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09    阅读:

醉翁亭记练习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一)

一、本文的结构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2段)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

第三部分(第3段)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

第四部分(第4段)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

1、“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3、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5、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8、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9、第三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10、“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11、第③段写了哪些人?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写了滁人(游人)、太守、众宾。他们共同的心情是“乐”。

九、开放性试题

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3、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

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下联:

*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

1、文中“太守醉了”,联系全文,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文中“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3、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4、第文中三段写了那几个场面?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6、分别用一句话写出“禽鸟”“人”“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

禽鸟:山林之乐;人:从太守之乐;太守:滁人、宾客之乐

7、如何理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点明文章主旨,把醉和乐统一起来,也暗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深层意义“与民同乐”

8、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 欧阳修与民同乐

9、《醉翁亭记》中作者寄情山水,所以在写山川景物时,融入了主观感受,请举例并分析说明这种融情入

景的写法。

《醉》中作者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此景皆从作者眼

中看出,世道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他自己的功劳,在写景中融入自豪、骄傲之情。

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

11、“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12、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异同之处?

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

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13、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

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他的立足点是“民”,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

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

“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4、《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在语言上有何异同?

《岳》文在语言上骈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造词精

警,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

„„„„„„„„„„„„„„„„„„„„„„„„„„„„„„„„„„„„.

三、写出从本文中演化而来的成语,说说它们现在的意思。

峰回路转:指山峰迂回,道路曲折。今常用来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指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了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相聚宴饮时欢乐热闹的场面。

四、作者用“乐”贯穿全篇,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答: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五、文章除了山水之乐外,还写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

的理解。

答:(1)从内容上理解,太守为人们富足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太守虽然位卑失意,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是值得

肯定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宁静祥和,彼此和谐相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

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

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忧”和“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

修虽然遭到贬谪,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心忧天下,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七、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从政,心系百姓,与民同乐,具有宽阔的胸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为榜样,学

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八、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热爱读书 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九、“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

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①表达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之情

②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十、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因不胜酒力而醉;因秀丽的山水而陶醉;因与民同乐而醉;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政绩

斐然而自我陶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十一、“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

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十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在思想上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范仲淹表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欧阳修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不同点:《岳阳楼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思想勉励自己并规劝友人,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

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十三、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①表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

②侧面表现了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斐然;

③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

④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十四、“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

什么?(2分)

答:(1)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2)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斐然。

十五、本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答:滁人如此的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体现了太守与民

同乐的思想。

十六、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我们身处逆境时,不要怨天尤人,要时时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积极乐观,

勇于进取。

十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

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十八、《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的表达方式,主题思想有什么异同

答:《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而

《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

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宽阔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从这一点

来说,范仲淹的境界要高出欧阳修,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十九、开头的描写“环滁皆山也„„”有什么作用?

答:(1)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2)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醉翁亭记》简答题汇总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二)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

《醉翁亭记》简答题

一、本文的结构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2段)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

第三部分(第3段)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

第四部分(第4段)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三、写出从本文中演化而来的成语,说说它们现在的意思。

峰回路转:指山峰迂回,道路曲折。今常用来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指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了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相聚宴饮时欢乐热闹的场面。

四、作者用“乐”贯穿全篇,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答: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五、文章除了山水之乐外,还写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答:(1)从内容上理解,太守为人们富足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太守虽然位卑失意,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宁静祥和,彼此和谐相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

六、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忧”和“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心忧天下,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七、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从政,心系百姓,与民同乐,具有宽阔的胸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八、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热爱读书 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九、“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①表达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之情

②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十、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因不胜酒力而醉;因秀丽的山水而陶醉;因与民同乐而醉;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政绩斐然而自我陶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十一、“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

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十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在思想上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范仲淹表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欧阳修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不同点:《岳阳楼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思想勉励自己并规劝友人,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十三、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①表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

②侧面表现了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斐然;

③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

④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十四、“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答:(1)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2)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斐然。 十五、本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答:滁人如此的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十六、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我们身处逆境时,不要怨天尤人,要时时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

个人的荣辱得失,积极乐观,勇于进取。

十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

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十八、《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的表达方式,主题思想有什么异同

答:《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宽阔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从这一点来说,范仲淹的境界要高出欧阳修,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十九、开头的描写“环滁皆山也„„”有什么作用?

答:(1)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2)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欧阳修中考题《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三)

中考题《醉翁亭记》专练

一、2007遵义市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伛偻提携 ④觥筹交错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16、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④交互错杂。(答对一词给1分,共4分)17、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对一句给2分。共4分)18、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4分) 二、2007吉林省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代的文学家。(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10、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

1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1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8、宋(北宋)(1分)

9、(1)倾泻(倾注或快速地流)(2)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10、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2分)

11、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2、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共3分,启示1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语言表达1分)

三、2008年河北省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3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答案 :6.(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8.琅琊(山) 酿泉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四、2008年临沂市醉翁亭记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临溪而渔 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陈: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答案 :6.(A)山间之朝暮也 (B)山间之四时也 (C)酿泉为酒 (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

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

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

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五、(09北京燕山)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答案 :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六、(2009温州)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

初中文言文大全
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四)

岳阳楼记(范仲淹) 宋定伯捉鬼<搜神记>
木兰诗<乐府诗集>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
论语十则<论语> 三峡(郦道元)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 口技(林嗣环)
工之侨献琴(刘基) 陋室铭(刘禹锡)
黔之驴(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公输<墨子>
卖油翁(欧阳修)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为学(彭端淑) 地震(蒲松龄)
狼(蒲松龄) 山市(蒲松龄)
狼三则(蒲松龄) 童趣(沈复)
孙权劝学(司马光) 魏公子列传(司马光)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桃花源记(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伤仲永(王安石)  陈谏议教子<能改斋漫录>
陈万年教子<汉书·陈万年传> 陈遗至孝<世说新语·德行>
崔篆平反(崔篆)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夸父逐日<山海经> 李遥杀人案<梦溪笔谈>
墨子怒耕柱子<墨子> 牧童逮狼<聊斋志异>
南歧人之瘿(刘元卿) 娘子军<续世说>
书法家欧阳询<书林纪事> 陶侃惜谷<资治通鉴>
田子方教育子击<资治通鉴> 王翱秉公(王翱)
一箧磨穴砚<砚谱> 小儿不畏虎(苏轼)
鹦鹉灭火<杂宝藏经> 于令仪诲人<渑水燕谈录>
猿子<
  •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2016-06-13)
  • ·醉翁亭记翻译(2016-06-14)
  • ·醉翁亭记深秀者的翻译(2016-06-14)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