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鲍勃康克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5-16    阅读:

心理健康第一章
鲍勃康克林(一)

第一节

智慧的本质是适应。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有人说,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胎儿失去了襁褓,才能学会站立和走路;

青少年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才能成为具有独立能力的人······

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惧怕丧失,都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那么我们也终将失去发展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痛苦和不适应,换来的正是明天的飞跃。 费洛姆说,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转变心境;

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挫折,但我们可以选择微笑面对;

也许我们无法扭转命运,但我们可以是自己生活的更快乐些。

如果你能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适应能力,那将比一味地消极低沉来得智慧得多。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的反应。

——鲍勃·康克林

【心理故事】

一张雪一样洁白的纸片如是说:“我生来纯洁无瑕,愿今后永葆这份纯洁。我宁可被焚,化为白烬,也不愿黑色玷污我,不愿脏物靠近我。”

墨水瓶听了白纸的话,在心中暗笑,后来便再不敢接近白纸。

彩笔听了白纸的话,也不去碰它了。

果然,这张白纸得以永葆自己的洁白和纯净了:洁白,纯净,又空空如也。

适应环境很重要。曲高和寡,却使自己的才能无法被别人所赏识,自己的观点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环境,要多想到适应环境的好处,多从别人那里吸取所长来丰富自己。

【适应的内涵】

是个体对环境的主动调节,是个体行为方式更符合环境变化,达到内外平衡的过程。

【心灵鸡汤】

懂得适应的蚌

当傻子进入蚌的内壳时,蚌觉得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只顾抱怨,却又无济于事,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受;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相处。于是蚌开始把自己的精力和营养分出一部分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时,蚌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蚌的成分越多,蚌就越把它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越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了。

适应“异己”的结果是:蚌孕育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第二节

在很大程度上感受你的思想,如果拟能改变思想,你就可以改变感受。

——艾伯特·艾丽斯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合理情绪行为治疗的创始人)【鲍勃康克林】

【心理故事】

一只乌鸦打算搬家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了一只不愿搬家的鸽子,一起停在了树上面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的搬家,要搬到什么地方去呀?”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的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走,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搬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的奉劝说:“别白费力气,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无论飞到哪里都会不受欢迎的,” 不适应是个体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案例】 福州李女士花3000元坐飞机为读书儿送馄饨

亚纲是青岛一所大学的大一新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亚纲性格有些内向,与同宿舍的同学交往有点困难。不仅如此,亚纲的自理能力也比较差,开学不到一周,脏衣服就攒了一堆。别的同学在洗衣服的时候,他就有些不知所措,往往是将脏衣服放在肥皂水中浸泡半天后,再用水冲一下了事。。“新生入校时,亚纲就有些与众不同。”亚纲的大学辅导员于老师告诉记者。“我当时也跟他谈论起这些事,亚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从小学到高中,12年间,他从来没有洗过衣服,这些事全部是由家长代劳。”于老师叹了一口气说。

当天中午,于老师突然发现亚纲的母亲李女士出现在校园里,怀里还抱着一个保温瓶。李女士见到于老师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她接到亚纲的电话,亚纲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很揪心。这些天,亚纲不在家,我的心里也空空落落的,时常跑到他的房间里,呆上半天,他想家,我也想他呀。”李女士对于老师说,头一天晚上,她包好了馄饨,早晨煮好了,然后赶乘头班飞机,从福州飞到青岛。中午11时30分抵达青岛后,李女士又乘坐出租车赶到学校,将热乎乎的馄饨递到儿子的手上,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李女士欣慰地笑了。

李女士说,她在政府机关工作,每月的工资收入在3000元左右,送这碗馄饨差不多花去了一个月的收入,但能见儿子一眼,看到儿子吃她亲手做的饭,这也值了。李女士曾跟老师商量过“陪读”的事,老师不赞成。

亚纲说:“妈妈的做法让我感动,但也让我尴尬。”

“眼前的那一幕虽然很温馨,但我却有些揪心。”于老师说。

【案例分析】

李女士不但打“飞的”送馄饨,还准备来到青岛,在大学附近租一套房子,既可以陪着儿子读书,又可以帮着孩子洗衣服、做饭„„现在社会的确存在如此“舐犊情深”的现象,父母“包办”也是导致现在很多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很差的原因。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应该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要不将来怎么建设国家?【鲍勃康克林】

【随想】

对于“12年没洗过一件衣服·······妈妈花费近3000元打‘飞的’给儿子送来馄饨”,你是怎么看的?

【心灵鸡汤】蝴蝶脱蛹

有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家,要看蛹如何羽化成蝴蝶。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所以,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它的身体臃肿,翅膀干瘦,根本飞不起来。

小孩以为几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会自动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

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拖著臃肿的身子与干瘪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开展飞翔。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每一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神奇与壮严,瓜熟坠地,水到渠成;蝴蝶一定得在蛹中痛苦的挣扎,一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小孩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体会出"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的真缔。炖、熬、磨练、挫折、挣扎,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急于成功的人,别忘了日本名将德川家的一句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鲍勃康克林】

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

第三节

困惑人们的不是事物,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

——爱比克泰德

(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

【心理故事】一只山羊

早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想吃栅栏里面的白菜,可是它进不去。这时,太阳东升斜照大地。在不经意中,山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它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我如此高大,一定会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对自己说。远处,有一大片果园,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五颜六色的果子。于是,它朝着那片园子奔去。到达果园,已是正午,太阳当顶。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唉,原来我这么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的,还是回去吃白菜的好!”于是,它怅然不悦地折身往回跑。跑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重又拉得很长很长。“我干吗非要回来呢?”山羊很懊恼,“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许多时候,我们就像这只山羊一样,对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殊不知,在轻易丢弃自己明显的优势、追寻另外优势的同时,却发现这一优势并不完全适合自己。这样一来,到最后连自己的优势也消失殆尽了。

【Tips】看起来难的方法往往是成功的捷径 大学毕业时老教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狂风暴雨来临,泥石流滚滚而下的时候,你正好站在一座大山脚下,这是你是向着风雨猛烈的山顶跑呢,还是迅速向平坦的洼地撤退?”“当然是向平坦的洼地撤退了。”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错。”老教授平静地说。接下来,老教授讲的话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如果向平坦的地方跑,你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快过山洪爆发引起的那一泻千里的泥沙石块,这些泥沙石块随时都有可能将你悄无声息地埋没。如果你继续向山顶攀登,向上跋涉,虽然这样很缓慢,但至少山顶是没有泥石流的,这样你就少了一份危险,你等于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是在一步步地向生的希望迈进。

不论什么情况下,不管是什么样的困境,你都要迈向风雨。有时看起来比较难做的方法

往往是成功的捷径。

【多看效应】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效应实验】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效应作用】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是不太让人喜欢了。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想想看,你周围有没有常在你面前“露脸”的人。如果想给别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常出现在他面前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好方法。所以,作为大学生,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人缘,不妨多在寝室间走动一下,即使只是露个脸,借瓶开水,换本书。在这些细节的来来往往中,就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也获得了你所期待的群众基础。作为职场人士,埋头苦干也并非明智之举。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遇事逃避退缩,只会让你的职业发展之路止步不前。简单地,看看身边,经常与人聊天,拉拉家常,带点小礼物的同事,是不是人缘要好许多?经常在领导身边出现的人,是不是往往比较讨领导欢心?当然,不是鼓励溜须拍马,露脸也要讲技巧,比如吃饭时的礼貌招呼,电梯里的寒暄问候,会议上的相视一笑,某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只要你不再低头走过,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多看效应”并非万能钥匙。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即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差,如果第一印象就很差,那么见面越多就越惹人讨厌,“多看”反而让人“多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切的前提,还是认清自己,理顺了,再拿给别人看。

【心灵鸡汤】美洲鹰的“缩小”与“扩大”

美洲鹰生活在加里佛尼亚半岛上,由于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在当地人的大肆捕杀以及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下,美洲鹰终于绝迹了。可是,近年来,一名美国生物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这一惊奇的发现让全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三米,体重达20公斤,由于加里佛尼亚半岛上的食物充足,将美洲鹰养成了这样一种巨鸟,它锋利的爪子可以抓住一只小海豹飞上高空。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海洋上空的庞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阿·史蒂文在对岩洞的考察时发现,那里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与岩石之间的空隙仅0.5英尺(0.1524米),有的甚至更窄。那些岩石像刀片一样锋利,别说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那么,美洲鹰究竟是怎样穿越这些小洞的呢?

为了揭开谜底,生物科学家阿·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阿·史蒂文用许多树枝将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蒺藜做成一个直径0.5英尺的小洞让它飞出来。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阿·史蒂文只能从录像的慢镜头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紧紧地贴在肚皮上,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同样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粉条,它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地穿越了蒺藜洞。显然,在长期的岩洞生活中,它们练就了能够缩小自己身体的本领。 在研究中,还进一步发现,每只美洲鹰的身上都结满了大小不一的痂,那些痂也跟岩石一般坚硬。可见,美洲鹰在学习穿越岩洞的时候也受过很多伤,在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中,它们终于锻炼出了这套特殊的本领。为了生存,美洲鹰只能将自己的身体缩小,来适应狭窄而恶劣的环境,不然便很难得到新生!

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想改变现状,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缩小自己身体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缩小自己,不是向困难低头,而是放低姿态,虚心进取,待绕过了困难的障碍,再继续前进。在创业的过程与人际交往中也是一样,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会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梦想,让梦想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会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生存空间。

“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之中,只能是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之中。”)

【心理电影】蝴蝶效应1 2004 英文片名:The Butterfly Effect  主演:阿什顿·库彻 艾米·斯马特 埃尔登·汉森

 导演:埃里克.布雷斯

 地区:美国

简介:伊万(艾什顿·库奇)曾经有一个糟糕的童年,因为他行为闯下了大祸,令他童年充满不堪回忆的往事。而事实上,他确实只是依稀记得一点可怕的情景,这些情景一直纠缠着他的正常生活。伊万接受心理学家建议,把琐碎生活记在记事本里,却偶然发现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这时他才清楚记起,童年时候的自己做了那么多的错事。他幻想着用现在的意识,潜入童年的身体,去弥补种种过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尤其是希望与当年暗恋的凯西最终走回一起。然而他一次次的跨越时空的更改,只能越来越招致现实世界的不可救药。一切就像蝴蝶效应般,牵一发而动全身。

电影启示:其实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遗憾,人生的旅途一个小小的决定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做着选择,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选择的影响可能会慢慢积累,一直影响着我们。如果当初我们不那样做,现在会不会更好?如果我们有能力改变过去,我们回去改变吗?也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努力地把握好每一天,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注:蝴蝶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蝴蝶效应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

第六枚戒指(名人名言)
鲍勃康克林(二)

第六枚戒指

易卜生: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车尔尼雪夫斯基: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卢克莱修:生活就是在黑暗中的长期拼搏。

库尔茨: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一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雷诺兹: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

泰戈尔: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鲍勃·康克林: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作出的反应。

达尼尔: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上的安慰高于一切。

雪莱: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尼采: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

莎士比亚: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

荷奇曼:我把我的一生用于学习如何生活,现在我学会了,却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 费洛姆: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罗曼·罗兰: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苏格拉底: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罗曼·罗兰: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复返。

纪伯伦: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弥尔顿:心灵建造了天国,也建造了地狱。

德·莱布尼茨---

相异律: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同一律: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辛波斯卡--

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而充满情节的书本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适应
鲍勃康克林(三)

第一章 适应

第一节 生活方式要适应

第二节 管理制度要适应

第三节 思维方式要适应

第四节 心理状态要适应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作出的反应。——鲍勃·康克林【美】

环境不易改变,解决之道就是改变自己。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费洛姆【美】 人一半是外力造成的,一半也是自己造成的。 ——朱光潜【中】

第一章 适应

金秋九月,同学们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不仅原先的环境几乎彻底改变,而且身份也发生转变,这标志着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对于这一系列的变化,同学们会表现出种种不适现象,那么如何让个体在一系列的变化中找到平衡,那就得学会“适应”。张大均是这样认为的: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大学生适应性行为的形成,又是通过一系列思想的“内化“后”外化“为行为,并最终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总而言之,同学们来到大学,为了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应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管理制度的要求,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

第一节 生活方式要适应

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大学生活在同学们的心中应当是多姿多彩的,庄严的教学楼,肃静的图书馆,家一般温馨的寝室,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碧绿的草坪„„,但是毕竟大学生活又有着一些特殊性,如原来大部分同学基本是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起居几乎由家长全部包办,事事以你为中心,学校的老师全天候管

理教育,而这一切在大学里是不能相比较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方式昵?

适应生活上依赖型向独立型的转变。中学时代所有的生活起居由依赖父母安排,转为凡事要靠自己处理的独立生活,自己管理财物,自己打水,自己洗衣服,食堂排队用餐„„,这些都得由自己亲历亲为,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开始肯定有着一些不适,但是如何由不适到适应昵?首先,在来到大学之前就得有一个适应的“过渡期“,在高考结束后,应抓紧对学校独立生活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模拟实训,如洗衣服、采购生活用品、与陌生人交流、外出办事等诸方面,使心理有所准备。其次,到校园后,按照新生报到指南,抓紧找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如储蓄所、教学楼、图书馆、水房、饭卡充值所、医务室、公交站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并弄清楚各个部门上班时间。再次,勤问。遇到生活中不懂的事情,多问学长,如网络如何开通、饭卡丢了如何挂失,一般在开学初,各专业辅导员老师都会安排学长对新同学生活方面进行指导。一般经过半个月左右的生活实践,你就能完全独立于校园生活了。

适应寝室集体生活,寝室是集体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自己的“家”。有的同学在中小学阶段没有住过宿舍,大学里少则6人多则8人住在一间寝室里,每个人有每个人习惯、性格、家庭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等不同因素,这就要求大家要共同遵守宿舍公约,必须要有宽阔的胸怀,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否则会因扫地、打水、睡觉早晚等问题而引发不愉快,进而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加剧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感

觉。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的老师不像中学班主任那样管得具体、细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培养与发展学生自学、自立、自理的精神;学习方式上,大学的学习特点是自主性强,学习计划的安排、网络选择课程、学习时间的分配,都要根据情况自己决定,因此,更要求大学生学会自学,善于抓好学习重点,进行自我督促和自我检查。

适应大学的生活消费习惯。刚进入大学校园,脱离了父母的约束,主体性和独立性增强同个体心理的不成熟之间的矛盾,必然会产生思想认识的误区,如好面子、虚荣心等不良习气的滋生,这样就会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在大学生的总体消费中,饮食消费占整个消费的比例比较低,但用于交际、手机、恋爱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较大,而且这种比例还呈上升趋势。目前,学生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拉大,少部分消费可以“无忧无虑”,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处于“生活线”上下。攀比心理较重,一些学生为了拥有一款新潮手机情愿缩衣节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从中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人为出的基本消费原则,而虚荣心的驱使又容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大学生们的交往愿望迫切,但是主动性不够。不少大学生在交往中由于缺乏交往经验和不够重视社交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虽然渴望真诚、深厚的友谊,但是由于性格比较内向,自

我保护意识过强,导致交往的主动性不够,总希望他人先主动与自己 接近,处于被动状态。刚入校园,在新的环境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都渴望同学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都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也希望自己了解更多的同学。但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怎么表现自己、如何与同学联络感情、如何了解别人和得到他人的理解,因而常常陷入人际关系的窘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礼貌待人,热情大方。与同学见面应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不管是对男同学或是女同学,是初次见面或是多次见面,与同学交往要举止大方,同时应顾及对方的兴趣、爱好和风俗习惯;交谈时语言得体。第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大家都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间互相关心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能得到同学的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那是非常宝贵的,很可能就是好同学和好朋友关系建立的起点。第三、为人谦虚,诚实守信。虽然新同学来源不尽相同,生活背景不太一样,每个人的经历亦不同,但是大家都经过高考的筛选,文化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别,每个同学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如城市来的同学见多识广,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农村来的同学则有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生活自理能力也较强等等,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因此,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就很有必要。另外,与同学交往一定要诚实,恪守承诺,讲信用,不说大话。这样,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第四、宽容大度,学会谅解。新同学来自天南地北,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与同学朝夕相处,有时因看问题角度不一、

思想水平不同等,难免会有些行为摩擦和心理冲突,这时就需要我们相互谦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处理问题上要求同存异,这样,友好相处就有了根本保证。第五、克服自身不良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损害自己在同学中的形象。如生活缺乏自理能力,不勤洗衣服、鞋袜、床上用品等,不注意宿舍及环境卫生,随地吐痰,随便扔垃圾,衣冠不整,讲话粗言秽语。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应尽快去掉。 适应大学的休闲方式。大学的业余生活不同于中学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首先大学的课余时间多,其次业余生活可供选择的项目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安排好自己的休闲生活非常重要,安排得当就有助于学习、生活、交际、素质等向好的趋势发展,安排不得当往往向相反方向发展。大部分学生休闲活动的动机主要还停留在消磨时间上,他们花费时间最多的休闲活动是上网、逛街、聊天等,他们很少理智地、自觉地、认真地考虑过自己的休闲生活,基本上还处在一种盲目的、自发的、不觉醒的状态。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应该使各方面都能得到有益的锻炼和提高,在智力、体力、技能、心理、友谊等方面都能有所收获;同时,大学生的休闲方式应切合实际,不能什么都跟着时尚走,力戒玩物丧志,应根据自己的素质、能力、兴趣潜力、爱好特长、经济等因素.选择和培养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应该着重培养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在当今时代,大学生应该提倡和追求高雅的生活方式,自觉增强人文艺术素质的修养,提升休闲生活的质量和层次,提高对生活的审美能力。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银行中层竞聘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