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平困说明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2    阅读:

贫困证明范文(非常实用)
平困说明(一)

贫困证明范文

贫困证明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

××年××月××日

尊敬的xx政府部门:

我是即将****校读书的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生。我来自四川内江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每天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但是由于近几年天灾不断,家里庄稼几乎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父母只能外出打工,建筑工地又常常拖欠工资,再加上前几年靠贷款修的房子,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我还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妹妹也需要用钱,加上我上学高额学费,,使我们家庭难以承受,父母为了使家庭的生活水平好点,常常在外面打小工,努力挣钱,望着父母那一天天瘦下的身躯,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望着妈妈那有黑变白的头发,望着爸爸那魁梧的身躯越来越瘦弱,我恨自己不能长大,为父母排忧解难,减轻家庭负担。

我进大学时的学费大部分是靠亲戚朋友借来的,今年要把学费交齐就更加困难了。听说国家对贫困学生有补助政策,非常高兴希望能得到补助,减轻家庭负担,所以我申请了贫困补助。为了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自己的学业,能及时、足额地把所欠学费交清,于是,我特向贵社提出助学贷款。我借款的额度是6000元,计划毕业后4年内还清本息。我父母也同意我贷款,并同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贷款后,我保证履行还贷义务,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同时,继续努力学习,争取以优良的成绩来回报省农村信用社对我的关心和扶持。望省农村信用社批准为盼。

此致【平困说明】

敬礼!

申请人:

贫困证明要求:

【平困说明】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门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注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量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3、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

4、贫困证明要求用材料纸或文稿纸,且用钢笔或水性笔书写,用圆珠笔书写无效。

贫困情况说明
平困说明(二)

我是一名云南师范大学的一名贫困大学生,来自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一个偏远的农村山区。家里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还有一个弟弟。家里紧靠三四亩地维持日常的生活,平时农闲时节爸爸妈妈也会出去找几份工做做,保证每个月我和弟弟的生活费。 考上大学,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既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同时也是一件令父母头疼的事。父母微笑的皱纹下不难看出丝丝的无奈。4000的学费再加上1200的住宿费,还有一学期的生活费就已经接近1万多了,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四处为我筹钱,目的就是能够让我顺利的入学,该借的地方都跑遍了,还是凑不齐大学四年的费用。爸爸由于性子急,白头发不知不觉的增加了好多,妈妈也是整天在亲戚家晃悠给我筹钱。每次回去见到他们都忍不住的躲在房间里泣不出声。

2010年弟弟也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云南大学,这下又给家里面雪上加霜,加重了父母的负担。父母不得不一天做几份工,晚上都要九点才能回家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而换来的仅仅只有一个月不到1500的收入,父母也渐渐消瘦了,身体也不如以前,医药费用上的开支也占据了家庭收入的主要大部分。加之外公外婆年老体弱多病,更加重了家里面的负担。现在弟弟在学校也是靠学校补助维持生活,课外只能靠做兼职赚取一点点钱零用。

现在,每每一到九月份,便成为了家里的不好事。望着父母枯涩的眼眶心里都有一种生活不出来的痛,尤其是在筹钱无获的时候,看着父母的无奈,作为孩子的我们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安慰父母。只能静静的陪父母坐在火塘边,跟他们说说话,聊聊我们在大学的生活,也许这就是对他们精神上最大的慰藉了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也不能再像往日哪样整天干活了,家里面的收入也开始慢慢少了,欠亲戚家的钱也是一年比一年多,现在已经欠了3万多的账了。爸爸还在说:“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尽管亲戚说不急着还,但急性子的爸爸还是不敢闲下来,只要闲下来一有点时间,就去帮别人做小工,尽管只有几十块钱。为了这个家,爸爸妈妈付出了很多汗水,也流过了之前从未见过的眼泪。

寒冷的冬天,对于农村而言,应该来说是该闲下来好好休息的日子,但对我父母而言,却没有农闲时的舒适。他们为了我和弟弟下年的学费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到煤矿帮忙上炭,冰冷的铁锹每次撞击在手上都是揪心的疼,手上的老茧也是脱了一层又一层。可父母从来不叫痛也不叫累,只是默默的为家里面输着自己的血液。

为了父母少吃点苦,少受点累,作为孩子的我只能想到通过这些渠道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帮助,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更好的做社会有用的人。

贫困说明
平困说明(三)

【平困说明】

上海海洋大学2012—2013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通知

各学院:

根据国家、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现将2012-2013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以下简称认定工作)布置如下:

一、相关文件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通知》(沪教委学[2007]88号)

3、《上海水产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沪水大学[2008]63号)

4、《关于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操作的补充办法》

二、认定对象

我校在籍在校的全日制本科、高职学生。

三、认定标准

以上海市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主要参考依据,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特别困难2档。

基本分档标准如下:①特别困难: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70元(含);②一般困难: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570元,但低于855元(含)。

对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855元,但低于1026元(含),且由于学费高额(学费每年10000元及10000元以上,不包括住宿费等其他费用)、或家庭成员(包括父母亲、配偶、子女及本人)得大病而需承担巨额医药费、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突发自然灾害而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等情况而造成的家庭经济困难的特殊困难学生,各学院可视具体情况,对其给予适当补助,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可认定为一般困难或特别困难。

四、认定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

公平、公正。

五、认定程序

(一)认定工作启动

1. 9月9日之前 各学院受理学生申请,学生提交《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附表1)

2. 各学院的“学院认定工作组”、“认定评议小组”如有调整,请于9月10日前将《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成员表》(附表2)、《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成员表》(附表3)提交学生资助中心。

(二)学院认定(初审)【平困说明】

【平困说明】

1.9月10 日—9月11日

各学院认定评议小组组织民主评议,填写《认定申请表》中的“民主评议意见”,确定本学院各年级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评名单,并填写本学院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评名单汇总表,于9月12日前报学院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2.9月12日—9月18日

各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评名单。经公示5个工作日且通过后,填写《申请认定表》中的“学院审核意见”,确定本学院各年级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并填写《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初审名单汇总表》(附表4)(Excel格式,字段均要求文本格式,书面材料需加盖学院公章,经办人及院领导签名,电子文档发送至hgsun@shou.edu.cn),于9月18日下班前提交学生资助中心。【平困说明】

注意:各学院提交《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时,请按照一般困难和特别困难两个类型分开,每个类型按照学号大小排序,高年级在前,低年级在后。《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初审名单汇总表》的顺序须和提交的《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纸质材料顺序一致。

(三)学校认定

1.9月19日—9月25日,学生资助中心汇总各学院审核通过的《认定申请表》,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9月30日,《上海海洋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汇总表》上报上海市教委学生处。

六、联系方式

1.咨询电话:61900163 联系人:孙红刚

2.认定工作相关表格可在“校园网页学生在线”下载。

水浒传梗概
平困说明(四)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着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着,而罗贯中则做了整理,金圣叹删节为七十回本。水浒传梗概


水浒传梗概(二)

宋仁宗时期,东京开封有个叫高俅的无赖,因为提得一脚好球而结识了端王。端王后来登基成为宋徽宗,这个无赖也被任命为殿帅府太尉,晁盖与宋江的信被发现,并以此威胁宋江。情急之中,()宋江失手杀死阎婆并逃亡,后却在逃亡中被捕,宋江被判死罪,却被梁山等人就出,人称“及时雨”。

梁山日益强大,晁盖却不幸阵亡。宋江成为首领。经过几番周折在宋江的劝说下为国效力,被派往攻打辽国,许多重要将领战死沙场,最后只有二十几位豪杰到京城受封。宋江本人也被毒酒毒死,因为担心李逵造反,给李逵也喝了毒酒。后来宋徽宗盖起庙宇祭奠众位豪杰。


水浒传梗概(三)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庭出身和官场生活,养成了他奉公守法,安分守己的性格,但他毕竟也被逼上梁山,这说明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政治极端黑暗的情况下,统治阶级内部必然发生分化,其中的一些人因受到当权派的排挤打击,起而反抗,也会投身于农民起义的洪流。

<水浒传>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而终于全面展开的。英雄们的起义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由小山头到大山头,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巨流。鲁智深、武松等人的斗争活动,开始多半是出于被迫,或是抱打不平,或是出于个人报复性的反抗,后来上了二龙山落草,接着又参加梁山起义。“智取生辰纲”最初就是有组织的反抗行动,但晁盖等上梁山后,就更大规模地反抗政府了。起义的武装,也是由小股发展到大股,最后都汇合到声势浩大的梁山泊。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还比较重视战争经验的总结,起义军战胜敌人,不仅凭勇敢,还*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毛泽东曾经赞扬“三打祝家庄”是合乎辩证法的最好的事例。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水浒传>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与<三国志演义>相媲美。清代刘銮的<五石瓠>里说: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张献忠“日使人说<三国>、<水浒>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的政治主张,虽然说得不十分明确,却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之分,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这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这一点,有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有所觉察的。明人郎瑛就说过:“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常讲义,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产生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种愿望,在为生活所迫、流落他乡异地的一些游民身上,反映得尤为强烈,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水浒传>里的“义”,还不能取代旧的伦常观念的地位和作用。<水浒传>里的“忠”,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容,但它又有忠君思想,在许多场合里,“忠孝”这种封建伦理大节被放在首位,而把“义”置于次要地位,这就是江湖义气没有突破封建道德的表现,梁山泊一些斗争性最强、革命最坚决的人物,最终也不免在讲义气的情况下跟着宋江接受招安,义气服从了忠君,就是<水浒传>所写的“义”本身存在严重缺陷的证明。

<水浒传>作者歌颂梁山义军,却又反对方腊起义,实际说明他同情、歌颂的是一种不彻底的农民起义,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义,不“僭号称王”的起义。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替天行道”的口号。“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义,但是由于遵奉天命,这就不能突破君主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正是统治阶级借天命来欺骗人民,所谓“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历来帝王正是借天命来统治万民的。<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意义,说的是朝廷无道时,由这些好汉来“替天行道”,而朝廷昏暗的原因,则是“□臣蒙蔽了圣聪”,因而他们造反便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服天子脚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终于换成“顺天”、“保国”了。这也是<水浒>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梁山泊领袖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后来在县里作了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对于衙门里公事和官府的应酬,十分熟悉。他虽为官府中人,却又喜欢结交江湖上好汉,对下层人民也富有同情心,“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这样的一种特殊经历,形成了他思想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要作个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触中,使他较多地了解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愿望,又成为仗义扶危、同情劳动人民对官府的反抗行为的人物。总之,宋江在上梁山之前,他对人民的造反,只是抱着同情态度,或在某种情况下在行动上作一点有限的支持。从他思想上说,他是不愿投身到造反行列里去,他后来上梁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他是一个广有谋略的人物,决不甘心长久屈居下僚,他原本希望*着他的才能将来能够“为国立功”,作出一番事业来。“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而当时朝政黑暗,佞臣当道,一些才能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恰在这时宋江又犯了杀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后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拿住,问成死罪,亏了梁山好汉的搭救,才得保全性命,只有在这时,宋江才上了梁山。

宋江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人,再加上他在江湖上的声誉,前后有大批好汉随他上山,壮大了山寨力量,给山寨事业带来了一番兴旺发达的气象。梁山起义军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接连打了许多胜仗,给予一些贪官污吏以严重的打击和惩罚,并且震动了朝廷,这些胜利都是和宋江的功劳分不开的。但由于他忠孝观念根深柢固,虽造了反而这种观念并未改变,这就伏下了他日后接受招安的契机。他上了梁山后口口声声说皇帝是“至圣至明”,只是“□臣当道,谗佞专权。”他反复申言:“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因此他是“权借水泊栖身”,“专等朝廷招安”。他在与官军对阵中,总是想到如何为日后的招安预留地步。这样,梁山起义军的力量越强大,梁山的事业越兴旺,也就越为宋江的受招安积累资本。他终于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打得朝廷军队大败亏输之后,光荣体面地受了招安,而把梁山起义事业断送。宋江投降之后,又奉朝廷之命去镇压方腊起义军,正如鲁迅说的:“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这是对<水浒>的最尖锐的批评,也揭示了作者思想的严重局限。

<水浒传>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后半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其中田虎、王庆两部分是后来加的,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但有的研究者认为,征辽也可能是插增的,因为第一,征辽的事不同于受招安和平方腊,历史上无迹可寻。其次,和平田虎、王庆一样,征辽中梁山一百单八人无一死亡。这个看法尚有争论。从思想内容来说,<水浒传>前半是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后半则是写忠臣反□臣,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忠□矛盾。作者写了宋江的受招安,固然是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但也反映了民族爱国思想,鲁迅说:“其中招安之说,乃是宋末到元初的思想,因为当时社会扰乱,官兵压制平民,民之和平者忍受之,不和平者便分离而为盗……但一到外寇进来,官兵又不能抵抗的时候,人民因为仇视外族,便想用较胜于官兵的盗来抵抗他。”这话是有根据的,水浒故事流传的时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水浒传>的后半部分写宋江等人受招安,和这一背景不无关系。而征辽部分的出现,则是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至于忠臣反□臣,也是和这一思想有关的。在小说结尾写“史官有唐律二首哀挽”宋江等梁山人物,其中说:“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水浒传>的作者是把宋江作为忠臣来描写的。第85回辽国欧阳侍郎招降宋江,吴用向宋江献策:要富贵,投降辽国;要忠义,报效宋朝。宋江说:“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这里的“尽忠报国”实际上就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立场。

宋江投降之后,“水浒”英雄始终受□臣排挤、打击和陷害,最后宋江等被□臣害死。这样的悲剧结局,对于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和作者对受招安者的鉴戒来说,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它所表现的梁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冲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它描写的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尽管讲忠义,打外敌,平内乱,还是不见容于当权执政者,还是落得悲惨的结局,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历史教训。(读后感)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做面条调料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