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木患子皮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3    阅读:

无患子果皮的家庭使用方法
木患子皮(一)

无患子果皮的直接使用方法

1.洗手: 取1-2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然候清洗。

2.洗脸: 取1-2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按抹在脸上,然候清洗。

3.沐浴: 取5-10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按抹在身上,或放到浴盆,然后清洗。

4.洗发: 取5-7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按抹在头皮及头皮上,然候清洗。注意:小心不要进到眼睛。

5.洗衣: 取10-20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和衣物一起投入洗衣机可重复使用2-3次。(选项:可添加除味济或香料。)

6.亮丽喷发胶: 用7-10粒无患子。 加1/2公升清水,加香芬油或香料,摇匀,24小時后开始使用。三个月內用完。

7.卸去化妆:用棉花沾取无患子撮取液,在眼部及脸部轻轻揉抹。

8.洗水果: 加无患子或撮取液适量,加水放到洗果盆。

9.洗地板: 取7-10粒无患子或撮取液适量,无患子加水放到喷喷,喷在地板拖抹。

10.足浴:无患子皂素具有抗菌作用,有效清理死皮及皮肤炎。

11.其它清洁用途或自创用途 -尝试用水稀释到不同浓度,用于去除地板,家具和几乎所有表面的污迹,无患子皂素具有抗菌作用,常保家居建康。

无患子果皮的使用方法 与小苏打、白醋和茶籽粉一样,无患子果皮也是无毒清洁的一个重要元素。

无患子是无患子树上结的果实,属天然产品,特别是野生类的,对皮肤非常友好,所以不会造成接触性湿疹或过敏反应,更不会加剧由其它各种因素造成的已有皮肤问题的症状,由此最适合洗涤婴幼儿和孩子的衣物,当然也就适合所有人群洗衣使用。无患子可以百分之百降解。

1. 直接用果:将2-3个(衣服不太脏的情况下)或4-5个(水硬以及衣服较脏)装进一个棉布缝的小口袋或一只旧袜子,口上系好,然后将其放进洗衣机。如果用温水洗衣服,这些果皮可再用两三次。

2. 自己加工液体皂液:用一个厚底带盖子的不锈钢锅,在里面添加1000毫升的清水,外加10个无患子果皮,可装在袋子里,盖上盖,将水烧开,然后关火,放置几个小时或一个晚上。在泡过一段时间后水温不太高时(如果是第二天则需稍稍加温),用手尽量将无患子果皮里的皂苷挤出,你会发现有许多泡沫,直到尽可能将果皮攥干为止,这时就可将果皮扔掉了,如果有条件自己做肥料,可将其加进去,这样无患子在为我们清洁尽了力后又返回了大自然!然后将液体皂液装进一个带盖子的盒子或瓶子,避光低温保存,夏季要放在冰箱里。这个一升的皂液够洗5-10次衣服(5公斤装的洗衣机),这要看洗衣机的功效如何。每次做多少,可根比例自行调整,用多用少也要根据自己洗衣的感觉来定。用过一段时间就能大概齐掌握用量了。

用无患子果皮在洗衣机里直接洗衣服时,不用担心在漂洗和甩干时会有皂苷出来,因为皂苷只在温水和热水下才大量出来,所以用果皮直接洗衣服时,应用温水和热水(前开门的洗衣机都有温度设置),而漂洗时机器会自动选择冷水。自制的液体皂液,冷热水下均可使用,而且使用方便。

不管是用果皮直接洗还是用自己做的皂液洗,洗出来的衣物都是软软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或无味,没有必要使用任何“化学柔软剂”,如果水硬,可以在洗衣机加柔软剂的盒子里添加白醋作为柔软剂。

另外,长期使用无患子洗白色或自然本色的衣物,衣物会逐渐变得发灰,也就是说不那么白了。办法是在用无患子洗衣的同时添加过碳酸钠即氧漂可保持衣物的白色。在欧洲,生产生态洗涤用品的企业,也都单包装过碳酸钠作为环保的漂白助剂来销售。我家里只有自然本色的衣物,有些发灰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看,一般是隔一段时间就用小苏打加白醋来洗一次。

还有一点就是,用惯常规和生态洗衣粉或洗衣液后,初用无患子会不习惯它的不起泡,因为里面只有皂苷而没有介面活性剂,但这并不妨碍洗涤效果。

最后,如果衣物非常脏,尤其是孩子的衣物,可以先用肥皂把很脏的地方预洗一下或用无患子液体加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手洗或机洗。

用无患子制作香波和洗手液:

按上述方法,先用无患子果皮制作液体皂液,这个皂液除了可直接用于洗衣物外,还能直接洗头发。但用贯了常规洗发液,可能难以适应这种不怎么起泡的天然产品,但不起泡不等于洗不干净。为了让它有点起泡,可用1/10左右的天然香波外加9/10左右的无患子液体皂液,摇匀后就成了略带泡沫的无患子洗发液,比原来的香波还要好用,因为用这种香波洗发后头发柔软,可以不用护发素。至于加进去的无患子液体皂液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调整,比如比例可以加到2/10或3/10。无患子本身有助于养护头发和去头屑。这个香波也可以用来洗手和洗澡。

洗过的头发,干了之后如果觉得发涩,是用量过多的结果(觉得泡沫少,往往会多用),洗几次就知道合适的用量了。有人问为什么用无患子洗头会掉很多头发,我和我的家人倒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如果只用纯的无患子液体洗发而不添加任何天然香波在里面,用起来的感觉有点像用水洗发,因不起泡而多用,经过揉搓,可能会导致掉头发,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试试添加天然香波在里面。

天然香波原液,可在淘宝网上购买“维蕾德”或“真理”的产品。有关维蕾德的介绍可参见《欧洲的有机和环保产品》系列帖子。我用的是维蕾德金盏花洗发沐浴露,大人小孩洗手、洗澡和洗头均可使用,也用“真理”或“蝴蝶”(国内还未见有售)的香波。在哪里购买无患子和天然香波可参见《北京有机食物及环保安全家庭生活用品采购点》一帖。

注:淘宝网上有很多无患子是药用的,而且是带核的,如果非要作为洗涤用,需加量。如在淘宝网上买,一定要问商家皂苷的含量及是否有核。

无患子果皮
木患子皮(二)

【无患子果皮】天然植物无患子树的果实,通过人工晒制、剥皮,而后得到的纯果皮。可以直接用来提取其有效成份--皂苷,制造天然无公害洗洁用品--无患子皂乳无患子手工皂等。这一类天然植物洗洁用品,在日本、台湾、韩国、美国等国家已经相当流行。特别是欧洲人,更是喜欢将无患子的果皮,不经加工,原原本本的包裹在棉织袋子内,直接泡水搓挤,使其产生泡沫,用于洗衣、洗头、洗身。 无患子除污去垢,带领人重返自然

去面斑 护肤 护头发 去油脂 洗高档衣服

无患子肥皂果可使用于一切清洁去污用途,是世界上最优良第一位的 “天然万用清洁剂”。

使用无患子果皮的最大好处是用得很安心,不用担心对人体有害的 paraben或苯二甲酸盐残留在皮肤上或进入人体。

使用方法:

1. 洗手: 取1-2粒无患子,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然候清洗。

2. 洗脸: 取1-2粒无患子,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按抹在脸上,然候清洗。

3. 沐浴: 取5-10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按抹在身上,或放到浴盆,然后清洗。

4. 洗发: 取5-7粒无患子,放进棉袋,加小量水分,搓揉出泡沫按抹在头皮及头皮上,然候清洗。注意:小心不要进到眼睛。

5. 洗衣: 取10-20粒无患子,放进棉袋(或棉袜),记得在封住开口以免无患子掉出来,和衣物一起投入洗衣机可重复使用2-3次。(选项:可添加除味济或香料。)

6. 亮丽喷发胶: 用7-10粒无患子。 加1/2公升清水,加香芬油或香料,摇匀,24小時后开始使用。三个月内用完。【木患子皮】

7. 卸去化妆:用棉花沾取无患子撮取液,在眼部及脸部轻轻揉抹。

8. 洗水果: 加无患子或撮取液适量,加水放到洗果盆。

9. 洗地板: 取7-10粒无患子或撮取液适量,无患子加水放到喷喷,喷在地板拖抹。

10. 足浴: 无患子皂素具有抗菌作用,有效清理死皮及皮肤炎。

11. 其它清洁用途或自创用途 -尝试用水稀释到不同浓度,用于去除地板,家具和几乎所有表面的污迹, 无患子皂素具有抗菌作用,常保家居建康。

注意事项:

*提防儿童把玩。

*不要吞入体内,只供外用。

*不可接触眼睛,若不慎接触眼睛,须立即用清水冲洗。

*无患子加入水后,请尽快用完。

缺点

1、由于无患子果皮是晒制,绝无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所以在刚开始使用时你可能会不太习惯它的味道,但那是无患子果皮本身的味道,请别介意。

2、因干燥的无患子果皮本身有一些颜色,清洗花色及深色衣物有固色效果,但是对白色纯棉衣物稍有染黄现象,不过站在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个缺点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3、由于无患子果皮是晒制,果皮里的水分很少,所以在首次搓泡沫时会比较缓出泡沫,建议将果皮放水里泡一会儿,等果皮柔软后搓揉更多泡沫出来。

附:无患子的传奇

无患子,别名:木患子、洗手果、菩提子、鬼见愁。属于无患子科的一种落叶乔木树种。在民间也称为肥皂树,在没有日化洗涤剂的时候,有把无患子果实浸泡液来洗头、洗衣服的传统习惯。

一 无患子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医学记载:

无患子果实蕴含天然净菌素,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天然洗护珍果,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无

患子洗发可去头风(头皮屑)明目,洗面可增白去斑。”“肥皂荚(无患子)……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它在我国的台湾、印度、美国已被开发利用到日常生活和医疗上。在台湾,无患子洗护用品的使用已很流行。

二 无患子,纯天然的界面活性剂,具有水土保持,不伤人体,不污染水源之特性。

无患子是世上清洁能力最好的天然洗涤原料,它的汁液PH值在5—7之间,呈自然酸性,泡沫丰富,手感细腻,去污力强。

无患子具有抑菌、去屑、防脱、美白去斑、滋润皮肤的作用:“无患子可预防头皮屑”,这对于惯用传统的、天然的洗护用品的中国人来说,根本就是普通常识。使用无患子皂乳洗头,对於预防掉发据民间传说也有效。无患子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脂、收敛毛孔,能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能减少日光中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无患子中的阿魏酸是公科学界公认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同时还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血等作用。无患子中的果酸能帮助皮肤去除堆积在外层的老化角质,加速皮肤更新,帮助改善肌肤青春痘、黑斑、皱纹、皮肤干燥、粗

糙等肌肤问题。

【木患子皮】

三 无患子的故事

相传漳州有一位老妇女,常年吃斋念佛,每天烧香跪拜菩萨,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有一年春天,漳州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当大水冲倒这位老妇女门口时,突然从天上掉下一粒无患子(又称:菩提子),落地生根开花,大水便绕道而走。别人的家被大水冲了,老妇女的家平安无事。从此,家家都在自家门口前种一棵无患子树,用来消灾驱难,保佑平安。多年下来流传一首儿歌:无患子 种门前 佛造光 家宅安子孙后代无患难 菩萨保佑万万年。

认识中药植物-无患子篇

一、 无患子的分类及别名

(一)无患子的科属分类

无患子科(Sapindaceae)无患子属(Sapindus)植物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例如龙眼、荔枝、红毛丹(Rambutan)及栾树都是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属的范围较小,此属植物已知有文献记载的共有13种。

(二)无患子的别名

无患子在中国,自古即为人所熟悉并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及医疗上,因此相关记载繁多。由于幅员辽阔且资讯流通不便,对无患子之称谓也就各行其是。审视医书古籍,其别

无患子(圆皂角)的功效及典故
木患子皮(三)

无患子花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枝开展,小枝无毛,密生多数皮孔;冬芽腋生,外有鳞片2对,稍有细毛。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小叶8~12枚,广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斜圆形,左右不等,革质,无毛,或下面主脉上有微毛;小叶柄极短。圆锥花序,顶生及侧生;花杂性,小形,无柄,总轴及分枝均被淡黄褐色细毛;萼5片,外2片短,内3片较长,圆形或卵圆形;花冠淡绿色,5瓣,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短爪;花盘杯状;雄花有8~10枚发达的雄蕊,着生于花盘内侧,花丝有细毛,药背部着生;雌花,子房上位,通常仅1室发育;两性花雄蕊小,花丝有软毛。核果球形,径约15~20毫米,熟时黄色或棕黄色。种子球形,黑色,径约12~15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取出晒干。

种子球形,直径约14mm。外表面黑色,光滑;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绒毛。种皮骨质,坚硬。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胚粗壮,稍弯曲。 地理分布

【木患子皮】

原产我【木患子皮】

无患子

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现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浙江等地区有栽培。

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不耐水湿,能耐干旱。萌芽力弱,不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是工业城市生态绿化的首选树种。

园林绿化 树干通直,枝叶广展,绿荫稠密。到了冬季,满树叶色金黄,故又名

黄金树。可算是彩叶树种之一。到了10月,果实累累,橙黄美观。是绿化的优良观叶、观果树种。

无患子

▲福建德化、长汀、漳浦,2008年种植35000株;广东增城、普宁地区,种植12000株。目前,有些地区将茶园改种、套种无患子树,德化县一家公司,2008年04月就将400亩茶园套种植无患子树24000株。 ▲广东汕头市林科所,于2006-02向该场引种:无患子、青钱柳、沉香等树种

▲深圳铁汉园林公司,于2008年4月,到该场引种无患子大苗,用于园林绿化。

▲慈溪市绿怡苗圃,到该场从2001年就开始引种无患子苗,现有各种规格的无患子苗木10000株,为慈溪市最大的苗木培育场,用于园林绿化。 据说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已被评为“无患子之乡"

功用

无患子

①无患子树用于绿化。

②无患子果皮含无患子皂苷等三萜皂苷,可制造“天然无公害洗洁剂”,用于日常洗涤:餐具清洁、美容、洗头、皮肤保健。

天然植物无患子树的果实,通过人工晒制、剥皮,而后得到的纯果皮。可以直接用来提取其有效成份--皂苷,制造天然无公害洗洁用品--无患子皂乳无患子手工皂等。这一类天然植物洗洁用品,在日本、台湾、韩国、美国等国家已经相当流行。特别是欧洲人,更是喜欢将无患子的果皮,不经加工,原原本本的包裹在棉织袋子内,泡水搓挤,使其产生泡沫,直接用于洗衣、洗头、洗身。

③根、果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④无患子果核用于制作天然工艺品及佛教念珠。

⑤无患子种仁含油量高,用来提取油脂,制造天然滑润油;最新科研透露:无患子种仁提取油脂,可用来制造生物柴油。【木患子皮】

作用

【木患子皮】

[1]无患子具有抑菌、去屑、防脱、美白去斑、滋润皮肤的作用:“无患子可预防头皮屑”,这对于惯用传统的、天然的洗护用品的中国人来说,根本就是普通常识。使用无患子皂乳洗头,对於预防掉发据民间传说也有效。无患子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脂、收敛毛孔,能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能减少日光中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无患子中的阿魏酸是科学界公认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同时还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血等作用。无患子中的果酸能帮助皮肤去除堆积在外层的老化角质,加速皮肤更新,帮助改善肌肤青春痘、黑斑、皱纹、皮肤干燥、粗糙等肌肤问题。

1、无患子治小儿腹中气胀:用木患子仁3~4枚。煨熟食之,令放出矢气即消。(《岭南草药志》)

2、无患子治双单鹅喉:无患于三

钱,凤尾草三钱,煎服。(《岭南草药志》)

3、无患子治牙齿肿痛:无患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

,泥固煅研,日用擦牙。(《普济方》)

4、无患子治哮喘:无患子煅灰,开水冲服,小儿每次六分,成人每次二钱,每日一次,连服数天。(《岭南草药志》)

5、无患子洗面去斑。用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6、无患子治厚皮癣:无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热搽洗患处。(《岭南草药志》)

7、无患子去风明目。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8、无患子治鹅喉:无患子二钱,元明粉一钱五分,梅片六分,研极细末吹喉。严重者加麝香一分。(《岭南草药志》)

9、无患子治虫积食滞:无患子五至七粒,煨熟吃,每日一次,可连服数日。(《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脾胃虚寒者慎用无患子。

栽培技术

无患子

1.小苗培育:用种子繁殖。秋季果熟时采收,及时去皮净种。因种壳坚硬,既可当年秋播,也可用湿沙层积埋藏越冬春播。育苗圃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整地要求深翻细耕,施足基肥,开好排水沟。播种以点播为宜,密度为行距25厘米,株距12至15厘米,盖土厚度以5厘米为好。亩用种50至60公斤,亩产苗1万至1.2万株,苗木出圃高度60至100厘米,地径0.8厘米左右。无患子的病虫害较少,种子发芽期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小苗期重点防治天牛。

2.大苗培育:选好圃地,施足基肥,按东西向作床,床宽1.5米,床高25厘米。自秋季苗木落叶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挑选树形好、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木,按株行距60厘米×80厘米定植。起苗及定植时,应保护好顶芽及根系,并尽量多带宿土。定植后,在做好常规的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工作:

第一、定植后,如有侧枝萌发要及早抹除,以利培养通直的主干,定干高度2—2.5米。

第二、修剪时,要特别注意顶端一层侧枝的修剪,确保中心主干顶端延长枝占绝对优势,削弱并疏除与其同时生出的一轮分枝,保留定干后的第二、三树枝。

第三、采用自然式树冠可促进枝繁叶茂,要特别注意保护顶芽,切忌碰伤,除密生枝和病虫枝要及时修剪外,其余应任其生长。

经过3至4年的培育管理,所培育的苗木生长良好,苗木平均胸径可达4厘米,苗高可达3.5米,此时,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虫害预防管理

普宁苗木网了解到目前无患子常发的病虫害有蜡蝉,天牛,桑褐刺蛾这三种,根据笔者走访农户得出的有效预防与治理方法如下:

1、蜡蝉(透明疏广蜡蝉):若虫刺吸嫩枝梢为害,成虫产卵于寄主小枝一侧,造成长10-20cm伤口,影响树树木枝条的生长。体长1公分(0.4吋,气候凉爽地区)~5公分(2吋,热带地区)。

植物学实习报告
木患子皮(四)

[篇一:大一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2014年5月22日早上,我们专业准备前往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进行为期五天的“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野外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

实习时间:2014年5月22日——2014年5月26日

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

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

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植物学实习报告。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实习内容:

(一)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这次实习的时间比较匆忙,很多植物还没深入了解,分析它们的形态结构的异同,进而了解它们所属的科属的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印象最深的是豆科,因为它十分常见,又喜欢吃豆类食物。从它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分析它的特征是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叶枕发达。花两性,5基数;花萼5,结合;花瓣5,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常10个,往往成两体;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数胚珠。荚果。种子无胚乳。

(2)农田杂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周密的调查、细心的调查,我发现农田作物与杂草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作物叶变黄,被虫子吃。杂草分布过多,导致作物养分不足,生长状况不良。我觉得,适当的除杂草、除虫能改善作物和杂草、昆虫之间的营养关系,缓和竞争关系。这样才能使作物得到更高产量,更好的质量。

(3)标本的压制。

标本采集回来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标本的压制和干燥,目的是迅速压干新鲜含有较多水分的植物标本,将其制成扁平的腊叶标本,保证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不起很大变化,并防止植株部分脱落。

1)标本整理和修剪的注意事项有:

①将标本折叠或修剪成与台纸相应的大小(长约30厘米,宽约25厘米)。

②将枝叶展开,反折平铺其中一小枝或部分叶片。调整植物体上过于密集的枝叶及花果(保留叶柄以表明叶片的着生方式和着生位置,花果部分不要重叠)。

③茎或小枝要斜剪,以便观察中空或含髓的内部结构。

④大叶片可从主脉一侧剪去,并折叠起来,或可剪成几部分。

⑤草本植物可折成v形或n形、w形。如根部泥土过多,则应整理干净后再压制。

⑥野外采集的弱软花朵花序可散放在餐巾纸或卫生纸中干燥;若为筒状花,花冠应纵向剖开。

⑦若果实过大可切成片状后干燥。

2)标本压制的注意事项:

注意调整由于标本的原因造成的凹凸不平,使木夹内的全部枝叶花果受到同等的压力。压制时应注意植物体的任何部分不要露出吸水纸外,否则标本干燥时,伸出部分会缩皱,枯后也易折断。在最初的几天,特别要勤换纸,每天应换干燥的吸水纸至少1-2次,标本基本上干燥了,则可隔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全部干燥为止。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备以后使用。在换纸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标本进行继续修整,铺展枝叶,收藏脱落的花果和清除霉烂等。

由于之前有些事项我们没有注意到,例如大叶片可以剪成几部分,大的果实可切成片,因此我们组几乎没有大叶子标本,大的果实没有切片,整个压制,干燥不了,发霉坏掉了,或不敢要植物的果实。压制过程,我们并没有对标本进行继续修剪,霉烂清除得也不够。放假时,标本已基本干燥,但偏逢上南方的雨季,我们都回家去了,标本再没换过纸,一些标本因此坏掉了,但总的来说还算成功。

4、实习收获和感受: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虽然说有点辛苦,但收获匪浅。通过农田杂草物种调查综合实验,进行农田杂草样方调查,农田杂草物种调查;我大体上认识湛江周围的植物,尤其公园中的植物;学会了通过辨认植物的科属,进而辨认植物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我们开阔了视野,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将所学知识在野外工作中运用,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意志品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我还了解到:每一种植物既有与其同科植物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因为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本身的特性来辨认它们,例如:桃金娘,水蒲桃等有自身各自特有的气味:木麻黄有退的鳞叶;对于同一科的植物则可以通过比较法来分辨,例如短长鱼尾葵可通过是否是簇生来区别:椰树树杆比假槟榔树杆光滑和节间较短等;通过对湛江植物分布的观察可以得出亚然带地区的植物埀直分布规律:阔叶林——灌木林——草甸区——水域;对于采集标本一定要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可持续地采集。

整个过程,我一直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从没有把实习当作旅游,而是认真对待。在实习时,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作记录,不懂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请教老师。采集植物回来以后认真辨认和压制标本,记好实习日记。实习中,我认识了200多种植物,了解部分植物的用途,了解到红森林的作用: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3)丰富渔业区,这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4)药用价值: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5)食物利用: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6)旅游业开发: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通过植物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的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识,实习的过程是难忘的,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知识要温故而知新,所以,我们有时间就得常逛逛公园,多跑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更多的生物知识。

5、实习意见和建议:

我们的野外实习没有真正到野外去见习,虽然经济不许可,但我还是觉得植物野外实习应亲临野外,亲临大自然。湛江地区的植物分布不是很集中,植物的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植物。有一些情况令我们担忧,有些植物、植被,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遭到了破坏,树木被砍伐、红树林遭破坏等。在此,我建议加强植物保护区的管理,在各中小学加大保护植物的教育宣传力度,深入农村对村民进行保护大自然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开发的科学发展观,使开发利用应有序化,避免出现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效益的情况;发展高新科技,人工研究与繁殖植物,实现物种的快速繁殖。还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意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减少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的破坏行为。

政府要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品质的引进,使湛江公园的植物更加丰富,成为科学考察、科学实验的试验基地。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保护公园的植物,使湛江成为度假、旅游、休憩的场所。

[篇四:植物学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2实习内容

7月5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11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 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建议可能还很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够对黑石顶实习的不断改进起到一点帮助。

[篇五: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感受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实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而我们也收益颇丰。

三次的外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在教室里永远也学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的充实。而这些外出实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从病害常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的方法,压制植株标本到实验室里的病害的鉴别,还有标本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每一步我们都在亲自实践,每一环节我们也都有不同的体会。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里面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课本的东西是别人总结的,一种病害它的特征它的危害单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几张图片并不能令我们学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实践,自己亲眼的观察,亲自的采摘,亲自的总结,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令学习更加深入。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很多还不及当地农民,令我们羞愧的同时,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将来要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并不时地去请教老师,请教农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次实习我们都感到很充实,但外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们所认识的病害种类也十分有限,这一点我们也感到十分的遗憾,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进入山区或其他地方的农田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另有一点遗憾并且很惭愧的是在外出实习中发生的一点小意外,坐公交车这件事情也使我们受到了文老师的批评和教导,这使我们十分的惭愧,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体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也将自己的安全于不顾。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严重的缺点,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也会牢牢记于心中,今后不会在做出类似鲁莽的行为,在自己今后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保持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品质。这次实习安排在了各门考试频繁的阶段,大家在实习的同时也要兼顾复习,很多实习的时间都用于背书了,希望以后的实习能排在时间宽裕的时候,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实习,也会研究的更为深透。

二、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主要分为:病害植株的采集,标本的制作及病害的鉴定,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

1、病害植株的采集

这次实习我们共外出三次,分别去:毛庄,森林公园和农大第三生活区。病株的采集让我们亲眼了解了常见病害和发病植株的各种特征。像是去毛庄我们认识最多的便是小麦。文老师更是亲自深入田间并详细的为我们讲解各种病害植株的鉴别。像是小麦赤霉病麦穗上会有粉红色粉状物且麦穗多比正常麦穗发白,这让同学们在找的时候更加容易。大家的积极性也十分高,都分散的去寻找有病害的植株,遇到不懂得都积极的去问老师,而文老师也十分耐心的为大家讲解,使大家受益匪浅。

2、标本的制作及病害的鉴定

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对于含水量少的标本,我们组采取集随采随压制,保持了标本的原形;对于含水量多的标本,我们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后,再进行了压制;同时,我们对有些标本进行了可适当加工,如标本的茎过粗或叶子过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压制,防止标本因受压不匀,或叶片重叠而变形。有些全株性的标本,将标本折成适当形状后再压制。在前期标本材料整理过程中,为避免压制的标本变形,并使植物组织中的水分易被标本纸吸收,标本夹好后,我们用绳子将标本夹捆紧,放到干燥通风处。每天勤换标本纸,使标本尽快干燥,以保持原有色泽,并避免发霉变质。干燥后的标本移动时我们始终十分小心,以防破碎。对于茎秆、枝条等粗大标本,我们放在宿舍通风处进行了自然干燥。然后又进行了标本的分类,并利用我们从图书馆借的大量书籍对标本进行了鉴别,共鉴别了34种植物。

3、玻片的制作

这是一个十分细致的工作,我们从一些病害比较严重的植株上挑去菌落菌丝及孢子并将其分散在滴有蒸馏水的玻片上。压片是个技术活,经常我们压了几次都还有气泡,后来陶家顺从中找到了技巧,我们一同学习,技术也娴熟起来。封片也算比较难,还好都还做得不错。这个过程全组都认真参与,最终也做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4、病原物的分离

这个过程是我们认为最难但最有意思的过程。我们以前的实验中也用到过几次培养基,但做培养基还是第一次,全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一心,成功的做出了na培养基,看着从最初的一些原料变成了一个个凝胶状的培养基,心里说不出的满足。再做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时,大家更是认真仔细。由于是最后一小组,我们组的成员都认真的观察了前面几组做实验的过程,并从中总结了很多经验,由毛培和韩钊杰在无菌室中进行操作,由于看了多遍实验过程很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但其中病原物小麦纹枯病的分离可能由于灭菌时间长并没有成功,我们又重新做了一次,做的是玉米斑病,这一次很成功。另外,我们组还额外做了病害植株的保湿,最后也十分成功。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了很多实验的技巧和很多专业的知识,收获十分大。

经过本次实习,让我懂得知识不仅仅是从课本上学来的,还要深入田间,了

解病害的基本情况。此外,明白了病害的发生不仅局限于病害的发病情况,还与田间管理有关。“书上得来终觉浅,不若田间半日长”,深深地的让我理解了田间了解病情的重要性,只有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理论,以“田间知识”为拓展方向,才能做好植物病害这一大课题,才能解决植物病害这一问题。当然,随着植物病害防治的进步,病害也在不断进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彻底解决植物病害这一问题,而在于将植物病害,充分的、有效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极高的提高农业产率。毛主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农业上来讲,“一切的病虫害,都是纸老虎”。只要一手抓理论知识,一手抓田间知识,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采取“两手都要抓”,以消灭植物病害为目的,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为基础,争取以植物病害消灭于萌芽状态为崇高理想,为中国农业做贡献,为老百姓谋农业,彻彻底底解决植物病害这一块。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为这一理想,这一目标,不懈努力,不懈奋斗!

实习在同学和老师们的汗水和勤劳中结束了。作为我们专业重要的学科之一,这次实习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农安工作者道路的艰辛。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将学习和实践联系了起来。让我体会到了一些学以致用的好处。掌握了正确地描述一些病害症状的方法,加深了对一些植物病害的感性认识,了解了一些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了解了植物病毒、细菌和真菌所致病害的外部症状的区别,并掌握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诊断的一般方法。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一些预防措施,我们不能根除病害,但我们能认识病害规律后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同时,通过这次实习,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植物病理学的实习主要是采集病害植株,在还没有采集之前,我以为采集植物应该是很容易的,但真正开始的时候,我才知道,其实病株的采集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我深刻体会到“经验”对于农安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缺乏经验的我们,在经过病害植株的时候,完全视为不见。而老师经过的时候,就可以轻易的发现,当提醒我们它是有病的时候,我们才蜂拥而至地去采集。我经常会将虫害叶子拿给老师帮忙认,她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虫害而并非病害。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到,“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只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农安工作者来说是不足的,农安工作是一份重实践的工作,还应有充足的实际操作来充实自己,而“经验”就是最好成果和工具。

实习中,每一个环节,自己都亲身经历过,所以知道每一步都是多么的不容易。长途跋涉的采集过程、操作细致的鉴定步骤、费力繁琐的标本制作,可以说辛苦的同时,也是一个考验我们耐力的过程,而当我们见到病株的时候、鉴定到新的病原物的时候,成功的喜悦也是难以言喻的。

以前在书本学习的知识在这次的实习中得到很极好的验证。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是植病诊断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经过这次实习,我意识到在接触病害的时候,特别是没有病征的病害,我们应该把把想象的空间放大,不能单纯以为无病征的就是病毒病害,因为譬如气候等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状和病毒的病状非常的相似。

鉴定的过程,我始终认为是最难的。挑取病原物是很有讲究的,挑针的力度把握要合适,用力太轻无法挑取病原物,用力过猛不仅挑不到病原物,还有可能连寄主的组织一同破坏掉。针对比较干的叶片,可以在病原物的部分滴少许水,这样可以提高挑取的成功率。另外,制片的时候要保证载玻片上的病原物没有其他病原物的污染。用显微镜的时候,不能急,应该慢慢调试。在参考书籍的选择上不宜选年代过久的鉴定书,因为随着植病的发展,很多属名或者病原物的名称等都有少许的改动,特别是在无性和有性阶段不同上,所产生的名字也是很多的,这给我们的鉴定带来一定的难得,但也要求我们要分清其无性和有性阶段。

压标本是很繁琐的一个过程,一定要有耐性。标本一定要干,否则就会发霉,可以带标本到日光充足的地方晒,这样可以有效地蒸发水分。不过,最有效的还是换纸,换纸讲究的是一个“勤”字。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充分体会到水分给标本带来的损害有那么大,所以换纸没有很勤。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标本中,前期的可能有少许的发霉,但后期的标本会有很大的改善。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