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飞鸿踏雪泥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11    阅读: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飞鸿踏雪泥 第一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撰写者:朱荣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渑池。)

诗人一生宦海沉浮,展转做官与流浪中。但诗人并没因人生的坎坷而消极悲观,在逆境中随缘自适、旷达豪放,仍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我们从苏轼的诗文中可以透视苏轼这一人生态度

一、坦坦荡荡、自然率真

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在朝为官明知与当权者相左,但仍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看风使舵。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云。他是自然之子,其高风亮节能与日月争辉,其品行高洁与当世不容,其绝

世才华招致众小人的诋毁。但苏轼面对生活中的遭遇坦然处之,“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遭受诟辱折磨,几致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结案出狱。他的秉性并没因此改变,“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此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五年的谪居生活。在黄州的生活非常拮据,他亲身垦荒种地,又筑室郡城东门山坡,因字号“东坡居士”遂缘自适的思想使他在适宜中得到解脱,后来他的官一贬在贬,离别亲人,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依然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的确,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足迹何止万里?但是,尽管不幸接踵而来,他却从未放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九死不悔。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吾济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让苏轼处变不惊、坦然面对,他从不趋炎附势,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他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他作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引申。在于中照常舒徐行步。坦然的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是悠然的面对政治风雨。“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苏轼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予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接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着饱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途中所遇风雨,又指几乎治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综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坦然的胸怀、超然物外的精神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中记载:“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当时的考官,文坛领袖欧

阳修也很赏识他的才华,曾兴奋地对梅圣俞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不仅如此,“其为文章,才落笔四海已皆传诵。下至闾巷田里,外及夷狄,莫不知名。其盛盖当时所未有。”《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明·李绍)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达到了“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显赫风光。然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念头,苏轼没有。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的变迁,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首《初到黄州》就是在这起“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所作。在处地偏僻的黄州,苏轼当一个“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小闲差”,对于一个昔日的京官、当时的天才来说,当然“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当时43岁的他自觉前途一片渺茫,百感交集,真是只能摇头来一句“荒唐啊,荒唐!”不过一味哀叹不是诗人的人生态度,这位进士初到黄州还能见“长江绕郭(城)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意趣。是啊!这城郭之外的江水、水中的鱼儿,那满山遍野的绿竹、春天的新笋,不正是下酒的好菜嘛!鱼美,笋美,口福之惠实在诱人!哈哈!被贬职又怎样呢?我还是回归本原,享受我的鱼笋和美酒,做我的新诗吧!真是酣畅痛快、潇洒非凡啊!只是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得很啊!”(“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压酒囊”指工资)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哈哈!

《初到黄州》是一首七言律诗,充分反映了苏轼乐观豁达的天性。在人生途中前有狼后又可能有虎的当口,生命才是最最宝贵的,生活是自己的,乐观才是最大的坚强。苏轼真是“活得精彩”!他能适应艰难的生活环境,作到以苦为乐,面对人生巨大落差他几乎没有太大心灵颤动,他把悲与喜、荣与辱融进了自然山水。 一代文学巨匠,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超然台记》中他有这样一段话:“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知足感恩,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澹泊自持。“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由于苏轼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无论身在何方,总能随缘自适,自得其乐。苏轼晚年遭贬,一次比一次远,最后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天涯海角--海南,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

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活着渡海回来,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问翁大庚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三、寄情山水,物我两忘

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艰难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苦闷和矛盾。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这首〈〈临江仙〉〉〉里表现了苏轼的苦闷和彷徨,但作者仍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作者在静听江声中思索人生的真谛,感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为名缰利锁所羁绊。在为夜晚江上静谧美好的景象陶醉的同时,作者不由产生了归隐江海以寄余生的想法,试图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中,以求得精神的自由。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之中坦然处知的旷达情怀,写得飘逸脱尘。在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他的壮志豪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这篇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不变者观: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减,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有为的生命仍其永恒的价值。况且,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慷慨,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无穷无尽,任你享用。正象李白的《把洒问月》那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成败得失,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生命的彻底把握。作者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中解脱出来。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作者借助对山水的认识来阐释社会人生,对人生的认识多么彻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所以许多人认为,贬居黄州,放逐领海不是苏轼的不幸,而是时代对他的磨炼和造就。就连苏辙也感叹:“(轼)尝

【优化方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四 分析评价诗歌的情感力避三个失分点提升训练
飞鸿踏雪泥 第二篇

专题四 分析评价诗歌的情感力避三个失分点练

1.(2016·四川省绵阳市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②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③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 ①嘉祐六年(1061年),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作者遂作此和诗。②据苏辙所注,兄弟二人昔日一同应举,过渑池县寺舍,曾在老僧奉闲的僧房壁上题诗。③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1)诗歌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渑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飞鸿踏雪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是个设问句,意思是“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这句话是追溯往事,回忆当年旅途艰辛,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答案:诗歌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或答“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共同经历的怀念;暗示弟弟,我们曾经经历过不少的坎坷艰难,但我们都战胜了,走过了,如今只须放眼将来,鞭策自己奋发向前(或答“表达了作者面对未来乐观、豁达的情怀”)。

(2)宋诗富于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说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中“何似”“应似”使用了比喻手法,把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知道这个成语了,首联理解起来就较为简单。颔联紧承首联,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雪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颈联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举一事来对比说明事物的消亡乃自然规律。尾联在问答中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暗含困难终会过去,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

答案:①前两联用比喻说理,诗人把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但鸿飞雪化,很快就了无踪迹;人生也是行无定踪,充满了偶然和未知,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或答:人的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个偶然,际遇就像雪泥飞鸿,转瞬间已了无痕迹,难以追寻。)②第三联借事明理,用路过渑池县所看到的人事变化来说明事物的消亡乃自然规律,人生中偶然留下的痕迹也很快不复存在,因此不必过分在意。③运用对比(今昔对比)说理。曾经留

宿的渑池寺舍人物已非,诗人以寺舍的今昔变化说明世事变化乃自然之理;兄弟二人的境况也今非昔比,昔日兄弟二人赶考路途的艰辛,与如今二人高中进士、前途光明形成对比,暗含困难终会过去,只须放眼将来,奋发向前之意。

2.(2015·广西省北海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缕衣

【飞鸿踏雪泥】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 遣

罗 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有何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金缕衣》一诗中作者抓住“花”这一意象,写花开、花空,告诉读者“珍惜当下、及时行乐”,《自遣》三、四两句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结合全诗看,出现同一情感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含有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

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

(2)《自遣》一诗在情感上和字词运用上“重叠之中有变化”,请针对其中一方面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题时紧扣“重叠之中有变化”,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从情感或者字词运用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情感上重叠而富于变化。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两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

字词上重叠而富于变化。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叠,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叠形成同意反复。三、四两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叠,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叠,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

3.(2015·云南省曲靖市高三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唐]贾 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作者在首联是怎样描绘山村景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数里”就可以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村的“寂静”,而“水”又是“寒”的,可见环境的“冷落”。映在眼前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可见山村的“荒凉”。诗歌的首联从视觉与听觉点出了题目“暮过山村”。

答案: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听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次句为视觉描写,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2)结合全诗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听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颔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一路行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然后诗人逐渐走近山庄。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

答案:诗的开篇以“寒水”“少四邻”写起,渲染荒凉景象,给人以寂静清冷之感;三、四两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给人以恐惧不安之感;五、六两句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给人以平静心安之感;七、八两句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先前的恐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飞鸿踏雪泥】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飞鸿踏雪泥】

[注]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注】 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

(1)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答此类题的方法如下:①描绘诗词中主要景物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加以创造,再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即可,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恬静优美、闲适安宁、朦胧迷离等,注意能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通过景物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春末汀洲,绿影阴暗;落花满地,风静帆收;垂杨映舟,春水湿滑;夕阳西下,游子未归,这些意象气氛凝重充满忧愁。画面幽静又萧条。

答案:草树、落花、风、帆、垂杨、舟(木兰舟)、春水、夕阳,描绘了一幅幽暗、寂静(寂寥),令人感到冷落(萧条、凄迷)、忧愁的画面。

★(2)词的上片写道“一段夕阳愁”,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愁绪包括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答此类题的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着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歌前面的小序和诗歌后面的注解。

答案:①伤春之愁。暮春时节,落花满地,勾起作者惜春、伤春之感。②怀念亲人之愁。游子凝想当年分别的时候,佳人倚窗凝望,而现在无法托青鸟传信,令人惆怅。③萍踪游子的羁旅之愁。上片明写木兰舟,暗写舟中游子,幽暗的景物烘托出忧愁。

5.(2015·黑龙江黑河市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元好问

①偃蹇苍山卧北冈。郑庄场圃入微茫。即看花树三春满,旧数松风六月凉。

②③蔬近井,蜜分房。茅斋坚坐有藜床。傍人错比扬雄宅,笑杀韩家昼锦堂。

【注】 ①偃蹇:高耸的样子。②扬雄宅:西汉辞赋家扬雄住宅,以简陋著称。③昼锦堂:北宋宰相韩琦的住宅。

(1)本词写了农村生活的哪些场景?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活场景的概括,主要涉及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提炼与概括。通过分析可知,这里写了所住之处的山、场圃、蜜蜂、茅屋等意象,然后联系词句对场景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住房所处位置山势高耸,场圃景象隐约可见,菜园水井一体,蜜蜂正在分房酿蜜,茅屋简陋,呈现出一片幽静的环境。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解题时,要先弄清山水田园类诗歌主要涉及哪些情感,然后加以对照鉴别,确定本词的思想感情,再从词句中找到相对应的点进行分析。如从词中所写幽静的环境、简陋的茅屋都可看出作者的追求。

答案:本词描绘了农村田园生活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不为功名利禄所累的思想感情。词的上片描绘了所住之处幽静的生活环境,下片写了简陋的茅屋,最后以扬雄住宅自比,从而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的追求。

6.(2015·长春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注]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 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作寒食节。

(1)试从景与情的关系方面分析诗歌的前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的前两句写江南二月繁花竞发、花满枝头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贫居异乡、于寒食节思亲念远的痛苦与悲伤。这两句诗一写繁花似锦,一写痛苦伤悲,以乐景衬哀情,其情更苦。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末尾两句用“无烟火”写出人们都在为“明朝”寒食节的到来准备熄火,以纪念介子推;而诗人却以一个“贫”字写出了异乡人时常因缺衣少食、迫于生计而断炊的辛酸,同时也揭示出诗人当时的生活处境,寄寓了深切的不平之气。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注]过 岭

苏 轼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注】 元符三年(1100年)大赦天下,六十多岁的苏轼被命移居廉州,九月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行至英州,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军任便居住。年底途经大庾岭,写了这首诗。

★(1)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解答时,要先找到诗中能体现诗人心情的句子,然后逐一分析概括即可。如“南冠不到头”写出了被贬职后的烦闷与失落。“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表明了高洁的情操。“剑关西望七千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①被贬的失望心情。“南冠不到头”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被贬的失望心情。②保持高洁情怀,不同流合污。“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两句点明了诗人自己不像有些官员狡兔三窟,而是保持高尚的节操。③思念家乡,放下一切世俗的杂念,像神仙一样赴家乡逍遥游乐一番。从“剑关西望七千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从“乘兴真为玉局游”可以看出诗人的游乐愿望。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解答时,要先将已掌握的表现手法与诗中相关内容相对照,然后锁定本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且要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飞鸿踏雪泥】

答案:①引用典故。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借指羁留异地或作为囚犯的代称。诗中以“南冠”来指自己被贬的身份,流露出诗人失望

永不分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飞鸿踏雪泥 第三篇

永不分离的句子

1、你的微笑,是穿肠毒药见血封喉。我的痴枉,如无形绳索甜蜜束缚。你的睫毛,是我留恋的天空;你的目光,是我飞翔的翅膀;每一次心跳,是我对你的思念。

2、流连的灯火,勾起我思念万千。茫茫的夜色,引燃我望眼欲穿。抹一下两鬓寒霜。抖一抖两袖情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想你。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那些说给树听的话,嵌在树的年轮里,随流年一点点长成参天的回忆。

5、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6、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7、独唱一首歌,凄风苦雨的寂寞,独喝一杯酒,百无聊赖的孤独,独发一条短信,轻易不露的真情。独说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我很想你!

8、时间过去了,留下的孽种叫回忆!

9、我愿意,让我的那些与青春、与温暖有关的回忆里都是你的影子。

10、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11、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12、你是我的唯一,认识你我的生活充满生机;爱上你我的生活充满激情;离开你我的生活失去意义;没有你我的生活无法继续。

13、如果你爱我,我愿折断天使的羽冀,只为人世间与你的这次相遇;如果你爱我,我愿来世青灯古佛,但求修得今生永不分离。

14、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15、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7、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18、回忆,是值得感触的,却也仅仅是拿来自己与自己寒暄的时间,给所有诺言一个期限。而这个期限则是短暂的瞬间,你甘愿,便是永远,若不是,你也可以说,这仅仅是一个谎言。

19、曾经是那样美丽,而如今却是那样安详、那样平淡,一切似乎都已伴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唯独那只有记录在纸张的文字依旧华美、依旧诠释曾。

【飞鸿踏雪泥】

20、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一颗,溜掉的小鱼总是最可爱的一条。错过了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一场,正在看短信的人总是我最珍爱的一个。

21、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22、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娇,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的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

23、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24、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像星光闪闪的,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25、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表达永不分离的句子

1、你的微笑,是穿肠毒药见血封喉。我的痴枉,如无形绳索甜蜜束缚。你的睫毛,是我留恋的天空;你的目光,是我飞翔的翅膀;每一次心跳,是我对你的思念。

2、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3、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4、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娇,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的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

5、你是我的唯一,认识你我的生活充满生机;爱上你我的生活充满激情;离开你我的生活失去意义;没有你我的生活无法继续。

6、独唱一首歌,凄风苦雨的寂寞,独喝一杯酒,百无聊赖的孤独,独发一条短信,轻易不露的真情。独说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我很想你!

7、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8、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0、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11、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像星光闪闪的,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12、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13、流连的灯火,勾起我思念万千。茫茫的夜色,引燃我望眼欲穿。抹一下两鬓寒霜。抖一抖两袖情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想你。

14、如果你爱我,我愿折断天使的羽冀,只为人世间与你的这次相遇;如果你爱我,我愿来世青灯古佛,但求修得今生永不分离。

15、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一颗,溜掉的小鱼总是最可爱的一条。错过了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一场,正在看短信的人总是我最珍爱的一个。

16、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1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8、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19、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别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飞鸿踏雪泥 第四篇

别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1、认识你是快乐,离开你是痛苦,在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是对重逢之乐的深切期盼。

2、山和山无法相会,我与你总会重逢。

3、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咽首不胜愁。

4、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5、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6、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7、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9、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0、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1、真正的友谊决不会因离别而断隔。你的朋友将因离别而加倍地珍惜你的友情。

12、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13、献上依依惜别的祝愿,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分离只熔得友情更浓,重聚首将在那更灿烂的明天!

14、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15、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16、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愿这儿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的深情的祝福和祈祷。

17、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9、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20、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21、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22、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23、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离别的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6、《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

唐·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10、《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送人东归》

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别离》

唐·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5、《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赠钱征君少阳》

唐·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17、《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9、《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0、《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016-07-07)
  • ·人生到处之和是影视飞鸿踏雪泥(2016-07-20)
  •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016-07-22)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2016-07-25)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2016-08-0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