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15    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一篇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看图列式策略的实施

潘涛

(婺城区塔石乡中心小学 ,金华,321000)

【摘要】 数学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塔石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遇到的情况,借助看图列式教学,提出了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富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看图列式 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正文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谓“问题”就是意味着要去寻找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可立即可及的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看图列式部分作为解决问题的伊始,既是低年级知识探究的开始,也是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承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充分感受到: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理解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以下我结合看图列式教学,阐述几种我在课堂上得以实践检验的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变静态图片为动态画面,促成形象感悟。

教材中的素材多是以图文静态形式呈现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图片,以动态形式出现。比如,我们可以用课件展现情境或直接模拟情境呈现事情变化的

过程,最后定格在书上图文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收集信息,理解数量间的内在联系,搭建“最近发展区”。

二、 关注信息的收集整理,促使有条理的表达图意。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学思考”中明确指出:“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类与类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序地思考。”这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当学生能有条理地把图意用数学语言表达时,需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实现思维的加工,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清晰地、完整的数学表象,进而与生活原型建构联系,再根据运算的意义,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分块强化练习,并进行有效链接,注意引导学生形成会“看”→“说”→“问”→“答”→“思”的数学思维过程。“看”:指我(这里的“我”指学生)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他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即解决问题的条件;“说”: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数学信息的能力;“问”:根据观察到的信息,我(学生)最想知道什么?即提出数学问题;“答”:指列式解答;“思”:指解释算式中每一项的含义,及整个算式的意义,通过解答这一个问题又有哪些新的收获?等等;然后将分块内容进行有效链接。

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不均衡性,为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最初教学时我采取了“我问你填”的问答形式进行教学,即“我(指学生)看到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我最想知道什么?”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精练。如在讲这道题时,整幅图可叙述为:“左边有6只小狗,右边有2只小狗,我最想知道的是一共有几只小狗?”通过两部分小狗先后出示,并指导学生看图说话,使学生了解“左边有6只小狗”和“右边有2只小狗”是告诉我们的条件,在大括号下的“一共有?只”是问题,是要我们求的。这样,学生就形象地感受到原来有6只小狗,后来又来了2只小狗,这两部分合起来得到的总数就是一共有几只小狗。如此进行了用加法求和的数量关系的

渗透教学,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应用题结构上的特征,初步学会了看图口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这种思维链接模式也同样适用于减法教学。

在教学减法时,要引导学生看清图上原先有哪些信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情况,结果是怎样的。如下题整幅图可叙述为:“原来有10个圆圈,圈起来3个,再划掉4个,还剩几个?”并看图指导学生描述,使学生了解“原来的10个圆圈”、“圈起来的3个圆圈”和“划掉的4个圆圈”是告诉的条件,“还剩几个圆圈”是问题,是要我们求的。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感受到原来有10个圆圈,圈起3个圆圈,再划去4个圆圈,也就是从10个里面去掉3个,再减掉4个,得到的结果就是还剩几个圆圈,用减法来解决问题。

三、捆绑式训练,促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提到:“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和掌握后,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熟练,应用数学“捆绑式训练”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如:在教学时可以按加减法进行归类,精选典型例题,同类题型在练习时,我采用了“两自两评”的教学方式,即自讲→自练→生评→师评的形式。这种方式把“想”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了学生,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一起学,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四、加强变式练习,构建知识体系。

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根本要素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建立合理和本质的联系。”组织合理的有层次推进的“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新知识是如何从原有知识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建立新旧知识的合理的本质联系,促进学生有意义的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我将“看图列式”这种类型的题目转换为用文字描述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图画信息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纯文字信息,这样就由看图列式

自然过渡到加减法应用题的列式计算,实现了与文字描述加减法应用题的有效链接。学生的思维方式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五、习题纠错,分层指导。

数学习题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常要根据习题的具体情况和针对学生数学习题训练中反映出来的理解偏差、普遍的问题、典型错误等对习题进行讲解,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目的。

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这一环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能正确列式的目标。要在“最低要求”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自主的、多样化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时间,这也顺应了课程从“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基本转变。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通过各种看图列式策略的实施,我和家长们欣喜地看到课堂的变化,学生的变化:一年级的孩子对“看图列式”等基本题型掌握的较扎实,做题的正确率能达到98%以上;优等生和中等生已经能够自主分析此类题目,而且思路清晰、条理,明确;个别后进生在引导下,也能描述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正确列式和计算。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班平均分达到95.44分,略高于乡镇同一年级的平均水平。

数学的核心应该是越过数学知识表面而存在的数学问题、思想和方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而问题解决是整个数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应伴随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图列式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合理、适时、恰当地使用,能凸显出其实效性,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策略。围绕“解决问题”所提出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富生机和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11。

[2]刘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孔企平,张维忠,黄金荣: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李星云: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J]。广西教育2010.5(p20一p21)。

[5] 张锡波: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科研论坛,2010。

一年级数学题,绕晕大人难住孩子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二篇

一年级数学题,绕晕大人难住孩子

5只猫在5天里能捉到5只老鼠

100天里要捉到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

“悲催啊!儿子一年级的题目已经辅导不了了:5只猫在5天里能捉到5只老鼠,请问要在100天里捉到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昨天, 一位博友在微博上发了周末儿子的数学练习题。让她郁闷的是,她和老公还有上六年级的侄子研究了好久才得出答案。还有一道题更是如脑筋急转弯,把全家都绕晕了。

据《现代快报》11月7日报道 没想到在微博上,不少大人同样做不出这两道题。到底是题出了问题,还是大人们都得到一年级“回炉”?□记者黄艳

究竟要几只猫:

1只、20只、100只还是5只?

需要多少只猫?博友们开始接力说答案。一位博友说,一只猫每天捉一只,100天捉100只。 而另一位博友的答案是5或20只。终于,有一位博友明确回答是5只,他还说了自己的思考过程:5只猫5天捉5只老鼠,那平均下来一只猫一天就是捉了0.2只老鼠,100只老鼠100天,就是每天一只,再用1除以0.2得到5只猫的答案。不过这位给出正确答案的博友也质疑,难道这是万恶的奥数?

发微博的家长说,自己和老公都是理工类大学毕业的,而小侄子的数学也一直都不错,就这样还做出了1只、100只和5只三个答案,而且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我们就想着用加减法去找答案,但根本没办法,最后还是用了除法。但这不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过的知识呀。”她说,儿子的作业本无奈地空着,因为以他现有的知识,家长再怎么帮忙,也解不了这道题。一些博友戏言,“我们得到一年级‘回炉’了。”

她接着又发了一题:房间的桌子上有10支刚点燃的蜡烛,风从窗户吹进来,吹灭了2支蜡烛。过了一会,又有1支蜡烛被吹灭。主人把窗户关上后,再没有蜡烛被吹灭。最后还剩几支蜡烛?这道题被博友质疑是道脑筋急转弯,有人认为是10支,有人认为是3支。最后细想才肯定应该是3支,因为关窗之后,除了原先熄灭的3支,剩下的7支正在燃烧的会一直烧完。

老师:三年级题,答案是5只猫

记者拿着这两道题请教了同仁小学数学老师陈琦。“蜡烛这道题是脑筋急转弯,不是数学题。”陈琦说自己上一年级的女儿就曾在脑筋急转弯的书上看到过这道题,答案就是3支。但这道题即便是大人也未必能做对,对一年级识字不多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而对于猫和老鼠这道题,陈琦也确定答案是5只猫。目前正在同时教二三年级的陈琦说,这是一道典型的三年级数学题,是表示数量关系的,需要连除。而且在三年级,这道题也不算简单,属于课外拓展范畴。“但它不是奥数题,在课本上有类似的题目出现。”而对于网友做出的含有小数的方法,陈琦表示也可以,但要到五年级,学生才能掌握这样的方法。小学一年级学生要想给这道题找答案,只能用文字来描述,没法列算式。“其实到了三年级,学生自然会做这道题了,掌握了方法就不难。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确实太难了。”陈琦说,一年级上学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加减计算题,孩子们的字认识得还不多,有一些意思也理解不了,所以要尽量少布置文字上比较绕人的题。

质疑:是为学奥数做铺垫?

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题目出得很难,而且试卷上会有10分多出来的这类题。”他说,那10分附加题都比较难、比较绕,老师也暗示孩子,能做出来的人比较聪明。“感觉有点像奥数题,但是又不是奥数题。但也是超出孩子学习范围的题目,

解起来很费劲。”这位家长表示,在他孩子所在的学校里,三年级的试卷就会出现一些真正的奥数题,感觉现在一年级这么难,就像是为以后学奥数做铺垫。“我认为老师可以给有需要的学生出一些这类题,但不能对所有学生有要求。这样的题学生做不出来,如果是经常现象,就会有很强的失败感,会影响学习兴趣,影响自信心。”

【思考型】

回答【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1、5只猫5天抓5只老鼠,也就是5只猫1天才抓1只老鼠,自然5只猫10天能抓10只老鼠!所以100天抓100只老鼠当然还是只要5只猫喽!

回答

2、5除以5除以5,这样算出一只猫一天抓0.2只老鼠,0.2乘100,算出一只猫100天抓20只。100除以20,算出100天捉到100只老鼠要5只猫。

回答

答案为1只猫是错的。如果答1只,那你们的脑子太简单了,不会拐弯来想。你们想想5只猫5天抓5只老鼠,答1只的肯定以为就用除法取平均数就行了!那你们反过来想一下:如果1只猫1天抓1只老鼠!那1只猫5天就能抓5只老鼠了。回到起点,题目的前提是5只猫5天抓5只老鼠,所以100天抓100只老鼠还是只要5只猫。

【调侃型】

●没个准数!因为这5只猫5天捉5只老鼠是不是一个标准呢?不一定每天都能达标吧?

●一只就够了,猫捉老鼠那是猫的本职工作,所以猫一见到老鼠就会捉的。

●如果是大家一起5天才捉5只,那么就是5只猫,平均一天一只。如果是有猫在休息,那这个答案就广了,至少1只猫。

●至少要一只猫。但也可以一只猫也不要,用老鼠药、老鼠夹也可能抓到老鼠啊!

2015教案检查总结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三篇

第1篇:迎春街小学小学教案检查总结

为了落实123全全教科研行动计划,全面促进我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同时更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9月份和10月份教导处连续两次将任课老师的教案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检查。

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班级实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课时教案目标突出,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一定教学准备,过程清晰。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练习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3、多数老师能根据教学对象和所教科目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能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内容和进度。

4、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大部分老师课后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能及时写的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使下次备课更加完美,较有效地达到了反思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

1、个别老师的文字书写较潦草,建议今后在书写上尽量用正楷字,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2、教学流程设计时最好能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课题研究等。

3、老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理解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教学设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5、个别老师的教学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再有部分老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

6、个别老师的教学反思写得粗浅,形式化,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没有写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没有改进措施及从中受到的启发或启迪,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

改进措施

1、组织老师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

2、研组要加大教学研讨的力度,教导处要增加抽查的次数。

3、必要时,对个别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4、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以上是我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况。教案反映老师的教学态度,希望在大家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也希望做的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理想的要端正态度加以改进,真正将“教好书”的口号落到实处。

本次检查,可以看出程琪等教师的教案干净、工整、全面、完善,她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而个别年级教师在备课态度上,整体有待提高,望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多督查,多指导。对于本次教案不完善的、不合格的,本次不予点名,望在这两个月内进行补充完善,期末检查如果还没有进步,一定提出严厉批评。

第2篇:作业教案检查总结

我们在4月24日、4月25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作业教案检查与展评。本次检查与展评我们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注重检查作业、教案的质量,依据我校制定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主要目的是对老师们前半学期的工作做一个记载,同时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因此,我在总结过程中希望每位教师都能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这样有利于完善自己。下来,我就从三方面对本次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优点:

1、全体教师作业、教案数量达标;能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注重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合理安排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备课方法,较为突出的有:***

2、教案书写工整、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条理清楚,较为突出的有:***

3、教材基点把握准确,能显示教研教改思路,注意学法渗透,具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

4、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案备写中能看到课件、碟片、大屏幕等字眼。

5、教案注重教后修补***

6、新、老教师听课记录达标,记录认真,评析到位。六年级复习案,能详细列出知识点,备写密度大,体现全体教师高度负责的精神。

7、教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对难点、重点的反复推敲,如**等。

8、作业批改详细、认真,鼓励语新颖准确,作文批改认真、批注到位,如***等老师。

9、作业布置分量适中,注重双基,分层次作业,形式多样(活动作业),如***等。

10、各教研组通报会通报到位,注重实效,为作业批改、教案备写指明方向。

二、不足:

1、个别教师备课过程简单,教学设计粗略,字迹潦草,龙飞凤舞,重数量忽质量,更重要的是个别教师有错字、病句现象。

2、个别教师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与课时案及不吻合。

3、个别新教师教案只是教材内容的罗列或者是教材内容的填充,未能体现教学组织和设计,就象是教材的翻版。

4、个别新教师的教案记流水帐,如师说什么,生答什么。

5、个别教师教学反思没有落到实处。

6、个别教师作业批改不规范,细节、步骤中的问题来纠正,一道大题只打一个对号(

7、备课新授课多,极少见备练习课和试卷讲评课。

8、个别教师欠认真、细心,如作业本学校名称写错等现象说明这一点。

9、教师对什么是教案知之甚少,不能学习常规制度。

10、听课记录参与活动的评析认真,不参与的记录评析粗略。

11、照抄教案书籍现象严重。

12、作文批改不认真,批注模棱两可。

三、努力的方向:

1、教研组长应加强对个别教师作业、教案进行个别指导,力争将作业批改、教案备写纳入正规化。

2、教务处加强教案的质量管理,要求教师写实实在在的教案,要注重备教法和学法。

3、提倡广大教师备表格教案,要求教师对教案实行再回笼。

4、要求写实实在在的教学心得,不要写空洞的理论,就课堂的得得失

失。

总之,本次作业教案检查与展评比以前好得多,好的做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发扬广大,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断完善。作业、教案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我们决不能走形式,走过程来应付检查,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全体教师的展评,我们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3篇:教案检查总结

为了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教导处将各老师的任课教案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检查情况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制定教学进度,并书写在自己的教案本上,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每个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教学准备,过程清晰。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3、部分教师要备好几门或好几个年级的课,任务繁重、备课量大,但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仔细备好每一门、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

4、多数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科学内容和进度。

5、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在为数不多的优秀反思中,也确实有老师做到了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在设计,真正达到了反思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在本次教案检查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要求。但是个别老师的教案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个别教师的教案书写不能解释自己的教学进度、不能落实教材的内容。

2、个别教师的备课过程过于简单,教学活动无体现,文字性表述偏少,且字迹不够工整。

3、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具体操作没有,只是概述,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

4、教学反思的书写不及时,而且大多数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一句话、两句话结束,反映出对反思的认识不深,教师自身的思想工作没做通。

5、部分教师的教案书写的项目不齐全。无进度、设计环节、设计意图、甚至板书。

三、改进措施

1、今后教导处要加大检查的力度,要增加抽查的次数。

2、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3、必要时,对个别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况。教案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希望大家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也希望做的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理想的要端正态度加以改进,真正把教好书的口号落到实处。

第4篇:教案检查总结

根据本学期教育局工作安排,3月1日教育局各股室、教师进修学校部分领导、教研员对我县中小学进行了期初视导。其中将教师的常规备课做为本次视导检查的一项内容。本次教案检查改变以往的做法即查各校最好的数学教案进行评比促进教案优化,为随机抽查即抽取各校任七年一班数学课教师的教案。以呈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出发点,促进我县构建“兴趣、活跃、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更好的实施,真正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目的。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教案检查侧重于:①教案节数是否和期初制定备课节数一致。②是否是在集体备课下进行了二次备课。③教案内容是否详细;书写是否规范;各项栏目填写是否齐全。④对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对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做到了“四备”。⑤教学反思是否是有价值;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体现侧重学法的指导;让教案体现实用性的价值。

1、教案喜人

①全体抽检教师都能根据开学初的教学进度备足课节。【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②80%的教师教案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小结言简意赅有实效;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合理、体现了学法指导。

③老师的集体备课体现较浓,但也不失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体现了个性化的设计。例如二道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李敏老师的教案对例、习题的提炼表现的突出,对教学中的重点环节或习题用不同的方法预设或分析,对拓展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的习题进行了补充,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部分教师能够进行课前的复案,呈现出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的二次备课。例如绕阳河一中的齐彩云老师的教案有内容的填充和部分环节的旁注;

⑤各校集体备课时间安排体现的较为充分。教师在对教材分析、目标制定、方式方法栏目填写的较为认真,书写的工整。

2、存在问题

①部分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对教学目标制定的较为抽象水平层次要求过高。有的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目标还是分解式,没有将三维目标有机的交融。有的老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究竟指的是什么还不清楚,例如一位老师在“过程与方法”中:填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教师对备课认识不够,教师对教案的书写停留在应对领导检查的层面上。

③有的老师缺乏对教材的研究,缺乏对教学内容呈现及呈现形式的研究,教案只是将教学参考的路子从前照抄到后。例如教材每节课的内容基本都是按“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路子呈现的;但对于每个小环节的内容如何呈现给学生,用什么方式呈现出来的设计没有体现。

④教师不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案中体现的不够明显。老师的教案内容不能引发学生思考,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内容空泛,教学指导性不强。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

⑤部分教师对例习题的处理缺乏不同的方法预设或分析,对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现得较少。

⑥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存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

3、改进措施

①走入基层学校指导教师备课,书写有实用价值的教案。

②开展数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③加强备课管理,制定高效课堂教案书写评价细则。

④加强教学反思,开展优秀教学反思评选活动。

通过对上学期教案抽样检查,看到了教学常规备课存在很大的问题。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一种书面呈现形式,是教师上课的思维导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细备课是上出精彩课的保障。优秀的教案往往凝聚着教师辛勤的汗水,彰显着教师的智慧。希望各位同仁,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从检查反馈信息中,吸取经验,写切实可行的,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教案。促进黑山教育发展。

第5篇:教案检查工作总结

全校任课教师的所有教案,在两天内,我都已经仔细地读过,仔细地欣赏过。可以说,在检查教案的过程中,我真的被大家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感动!

我知道,在备课的过程中,大家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没有一位老师到教务处去找,也没有一位因为各种原因不写教案。比如:边缘学科如地方课和校本课没有教材,老师就自己找素材,上网查找资料。有些年级是新编教材,比如一年级和六年级数学,教材来得晚,但老师也克服了困难进行仔细地备课,认真的书写。老教师眼睛花了,他们就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认真写教案,这些,我们都逐一看在眼里。现在,我代表教务处向在座的所有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说一声,辛苦了!感谢大家对教务处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现在,我就从两个方面将教案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点

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有些教师详尽到每一环节教师说的话,认真到每一个细节,比如打格用的笔的颜色啊,板书设计的精巧啊,教学情境的创设啊,等等。课时数量充足且能做到提前备课。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教材及班级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案书写字迹工整、美观,设计合理,教学环节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师生活动安排合理,备课详细,有很强的操作性。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有些老师还设计了展示交流、或拓展的环节,体现了学生学法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在本次教案检查中,学年组长给大家做了很好的表率:李楠、王磊、窦海波、刘文娜、庄丹丹、郑国梅;老教师的代表:史凤奎老师;老师的代表:陈艳华、程艳辉。以上这些老师对教案的书写及备课情况提出表扬!如果能列出本单元的课程标准,就更好了!

二、问题:

1、单元教材分析不够透彻。

有些教师只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没有进行重难点的设计,也没有列出本单元所用的总课时。

2、每周的课时标注不准确。

有些教师不理解第几周第几课时是怎么回事。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二年级语文每周8节语文课,那么在你的教案上就应该有八节教案。分别标注为1—1,1—2,1—3…。一直到1—8。这一周的课时量就满了。而内容上,就是你的教学进度所规定的课时内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比如作文指导课,练习课等都是要占用课时的。占用课时了,就要有相应的教案。

3、设计意图不够明晰。

有许多教师把设计意图与目标等同起来,与做什么等同起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师生活动是做什么,而设计意图是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是在督促大家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加深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多读些教育专著。不盲目备课和上课。

4、要认真对待反思,认真进行反思。

在检查教案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课还没上呢,反思先出来了,这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个别老师不明白写教案的目的是什么,写教案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为上课做准备,反思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份教师的专业尊严。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如今,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时间少,任务重,课程表上的课时量非常有限,我们辅导的时间很少很少,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更少的时间上出更高效率的课,这就需要一线的教师们,开动自己的脑筋,详备课,精上课,不仅备课标,备教材,备方法,还要备你的学生。有些教师反映说学生纪律不好,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就得几分钟,那么,这些因素是不是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思考,你的课应该如何上,才能吸引你的学生,如果你在课前就应该画好的图却在仅有的一节课时间花上几分钟去画,试想,怎样的学生才能耐住寂寞,坐住凳子?这样的课堂,何谈效率?说到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我们不妨到一年级的课堂上看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最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短,但为什么老师在前面讲课,学生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听老师讲课?课堂秩序为什么会井然有序?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老师们,如果我们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将会不断地带给你惊喜,那时,你将会体验到从未有过的职业幸福感。

第6篇:教师教案检查总结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加强教师干部作风建设及教学管理规范年中,我校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化,教务处于11月底,对各学科教师的教案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通报如下:

本次共收到78名教师的教案,上交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音乐、美术、微机共八个学科。从这次上交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另我们非常满意。值得肯定的几个方面表现在:

1、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步骤齐全,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条理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教学过程比较详细,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等都写了下来,有的把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也都呈现了出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部分老师注重课后反思,撰写具体详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语文史桂英、陈永敏、王娜、方圆、周育华、杨书香、马书利、霍永翠、高爱琴、刘书平;数学李艳华、曹晓燕、刘慧、董雅梅,英语王艳芳,美术李书霞。其中杨书香、马书利、刘慧老师用一个本专门写反思,非常认真。

通过这次教案检查,发现几位老师的亮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达心眼儿里佩服。在这里特提出表扬。

王艳芳老师:她的教案全部是电子稿,采用的是表格形式,非常规范标准,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样本。每一课教案都含有七大项。包括:1、课题;2、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过程(有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5、板书设计;6、教学后记;7、教学随笔。王老师的每一篇教学随笔写得都非常深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表白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有对失败原因的分析,有对疑惑问题的探究,总之,她善于抓住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去琢磨、去思考、去研究,她的这种精神,真值得青年教师去学习。

李艳华老师:她这学期刚过来,任一年级的数学兼班主任,从李老师的教案来看,就能反映出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周到、朴实无华。她的第一份教案是“欢迎新同学”,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和孩子们,孩子们之间是怎样认识,老师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怎样指导的等内容都体现了出来。她写的教学反思,特别真实,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也是对近段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找到了成功与不足,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当我看到之后,被她的诚实所感动,她那种对工作的执着

和热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霍永翠老师:大家都知道,霍老师在老师们当中,可以称得上是文坛之秀,她虽没有艳丽的外表,但她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佩服的。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总是努力不断地探索新思路,开创新天地,营造教研的大环境。在教学上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走在课改的前沿。她在教案的撰写,学生作业的布置等方面都进行着创新,独具风格。希望青年教师们在业务上多向霍老师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快速提升业务本领。

王娜老师:她经过近两年的锤炼,成长的非常快。首先说她的书写有了明显的进步,前两年检查教案时,她的字写得就很幼稚、特别孝字迹不清,现在大有改观,比较成熟了,看上去规范整洁清晰。另外,她的课堂也有了显著提高,上课大气、活泼,教学机智、课堂调控等多方面能力都有了提升。看到她的进步,我们也感动欣慰。希望王老师不负众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徐国艳老师:她从不爱张扬,非常踏实、朴实,很风趣。从教案可以发现,她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很到位,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平时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教案呈现的学生课堂小练笔写的精彩片段,反映出学生的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语句优美。看了着实让人赞叹。

史桂英老师:在史老师身上可以看出一种实干精神,对待工作扎实负责,肯下功夫。今年担任了一年级教研组长,对学校布置的工作积极传达、以身作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完成。她备课认真,教学理念转变很快,课堂教学迅速提高。她的课堂朴实、扎实、充实,注重对学生识字量、词语的积累,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室里墙壁上贴满了生字卡片,都是自己亲自剪切制作,黑板上有名言警句)。她的教案不仅有课后反思,还有单元性总结,具体详实,有使用价值。

杨书香老师:她总是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工作,有一种韧劲。抓班非常紧,每天我们转早读时,都能看到杨老师的身影,很负责任。近两年来,她都是用一个本专门写反思,每一课都进行认真的分析,非常具体细致,为教学能够起到指导促进作用。

除了以上几位老师之外,还有好多老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里就不在一一介绍了。

下面就这次检查教案情况提几点建议:

1、在教案的封皮上,要写明年级、学科、册数、姓名。

2、教学步骤要齐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都要呈现。教案内容的书写格式布局要美观。

3、每个单元必须有一篇详细教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呈现,重难点部分要详细,写出重要环节的设计意图。

4、要及时总结课的得与失,写出针对性的反思,做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备课,不断完善充实教案。

5、教案的书写要规范,整洁清秀,要经得起上级的检查。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要加强书写基本功的练习,快速提高硬笔书法能力。

总之,通过检查教案,能够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业务能力,希望老师们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使我们撰写的教案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规范性、实用性,从而使我们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015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四篇

第1篇: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二、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

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利于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使用课本提供的素材。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预习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识浮浅。因此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原文用的除法例子:课本上是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重点是平均分及如何平均分。为了防止学生背答案而不去深入思考,可以改为: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

诚然,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生(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流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第2篇:教学二年级《用数学》的课后反思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执教的用数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P59的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对“用数学”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组织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收集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观察,初步提出问题。还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播放《大象运木头》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从画面中收集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汇报解决的方法,学生自由提问。在此环节中,重点强调乘法的含义。让学生在思考中,在师生交流中,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二。新课

课件出示动物聚会的图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让学生自己收集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解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练习

设计了两个情境:1、小兔子采蘑菇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自己提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使学生逐渐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肯德基的图片

学生很喜欢吃肯德基,所以对这个情境比较感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提出和解决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实际问题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拓展练习

学生联系身边的事,自己编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再次回到完整的用数学形式,真正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看图时,应注意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教师的语言有时不够简洁,有些地方处理的过于草率等。希望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3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由黄丽娜陈艳红两位教师二次分学段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级教研组《循环小数》一课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十一月中旬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第六届教学节,七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讲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六年纪《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四年纪《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年纪《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

综合起来看这次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反思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李巧莲老师以《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在11月30日进行的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梁爱英黄丽娜王桂荣三位教师的《乘法的简》课被评为特优课;阳泉市陶行知研讨会作课《乘法的简》受到与会的教师好评。12月22日山西省示范小学验收时王桂荣的《认识一位小数》受到验收老师和领导的好评。12月中旬,4位教师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杨少波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月十二日王桂荣赴盂县作课,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们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石晨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家长评一条龙,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情况扉页栏中,周五下午学生以小组评定等级后带回家,有时把班里同学好的作业带回家,双休日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学习、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对比后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周始老师综合激励换星,(2个优A换1枚章)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学生的学习距离缩短,(9、10、11、12、1)五星级作业评定,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校园网,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全体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分了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在11月12日进行了期中质量检测,全校学生全都参加,及格率为97%,优秀率为78%。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与此同时,我们统筹安排学生在校一日活动,课外兴趣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时间、内容、老师、场地均得到落实,各兴趣活动期中组织汇报表示,12月底结合迎新组织展示。学生在多样的兴趣活动中不仅巩固、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今后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具备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真正做到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发展特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加强直观,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有”,我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教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2015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五篇

第1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1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3对物理教学前概念教学的反思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一、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

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往开来,做好教学反思,写好课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物理教师。

第2篇: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3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要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

1、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凡是实验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还要认真做好。总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动眼看、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学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如放大法、对比法、代替法、转换法、比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

二、从物理教学内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教材内容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双边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我们选择教法应从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经过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通常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随意凑合,一定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二,还要改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在课堂讲解,可随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方式:如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启发式的讲解;对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或进行练习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所提疑点,作释疑性讲解。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活动。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基础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中常希望独立思考求解,学习气氛比较沉闷。这给教师了解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讲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特别是讲解时要注意反馈系统运用,如作业、讨论、考试中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口头的、书面的练习。

四、从教学关系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但教师的活动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可见,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少不了学生的配合;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本。

总之,物理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法,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第4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之我见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一、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物理新课程标准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冲量”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动手边动脑,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将抽象的冲量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找出答案,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一堂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的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疏漏和失误,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所以要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内容的详略和时间的统筹。例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力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

四、对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学习课新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将所得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促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

第5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另外,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

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4.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

2<1,“天经地义”,现在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接受。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1.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要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坚持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①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凭直觉。

②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

③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记忆是学习任何知识包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创造性的源泉。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记忆造成的困难。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2016街道失地农民情况调查报告
为什么现在一年级数学提这么绕 第六篇

农业、农民、农村历来是我党农村工作的重点,“三农”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作。最近,我们分会就失地农民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历史性变化

,原是区的一个建制镇,原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3.68万人,耕地面积40815亩,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容,国家西气东送、苏嘉杭高速为、市绕城高速和东方大道等建设工程的实施,镇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16年5月8日撤镇改为街道,归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原21个行政村,加上从车坊镇划入3个村,撤并为14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原有4.08万亩稻田、湖荡烂田,现仅为1.5万亩。各项工程建设征土用地涉及18个村,2016年止,有失地农民16519名,占总人口的44.8%,其中老年人员3541人,保养人员5490人,剩余劳动力5380人,被扶养人员2108人。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被拆迁的村民已搬入国泰、通桥、塘南、姜家4个居民新村定居,其中国泰新村目前已有1600多户农户分别住进了别墅或公寓楼等安置房,过上了有保安、环卫、医疗配置比较齐全、交通便捷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体产业格局,劳动力以务农为主变为就业多样化。2016年,全街道完成工业销售17.7亿元,财政收入1.5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55.4%,农村人均纯收入8010元,增长10.8%。通过有序、良性转变,呈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局面。

二、积极的举措

街道党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区区委、政府出台的[2016]63号《关于对被征使用土地农民实行补偿的规范方法的通知》和[2016]81号《关于市区进一步完善已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失地农民养老、医保、低保、就业四个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建立起了失地补偿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

街道目前养老保障待遇的落实分为六种情况:(1)失地时已达退休年龄(即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享受120元农保金和40元补差,计160元。2016年1月1日起再增补差20元,计每月180元;(2)失地后达到退休年龄的,农保转城保,即2016年达到城保退休年龄的失地农民,每月养老金385元,2016年7月1日起月增47元,为每月432元。对这一农保转城保政策,失地农民尤为拥护,若老夫妻俩有800多元月收入,生活基本不愁。目前全街道有502位失地农民已享受这个标准;(3)保养人员(即男45-59、女35-54周岁)每人每月发放160元生活补贴费;(4)剩余劳动力(即男18-44周岁、女18-34周岁)每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补贴费(限发10年);(5)被抚养人员(指失地时不满16周岁,但取得二轮承包证的)每月补助生活费50元(限发10年);(6)区委[2016]63号文件出台之前失地的剩余劳动力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每人发18000-15000元。

2、失地农民医疗保障。

主要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到目前为止,100%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16年,参保人员个人出资50元,村(社区)出资40元,区财政补贴50元,全年共计每位失地农民的医保金额是140元。一旦生病就医可以按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手册规定标准结报医药费。

3、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据民政办2016年统计,农民月收入不足180元/人、城镇居民月收入不足300元/人的低保户共349户,全年发放低保金79万多元(区和街道各半负担),并对近600户临时困难户发放补助费18万余元,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有了一定保障。

4、失地劳动力就业。

据统计,目前全街道共有失地失业劳动力2200人,除间隙性零杂工外,已采取种种途径解决就业的占近70%,还有30%左右仍需着力安置。

三、期盼与建议

通过对失地农民“三保一就业”的调查,我们感到:街道对贯彻落实失地农民的各项政策措施是有力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大多数农民在就业增收上反映较好。如六丰村顾水林,他今年62岁,原为六丰村10组,现已搬迁入住安置房,他上有老父母,下有三个儿子、老父母及妻子享受每月180元农保金,自己已由农保转城保,月享受432元退休金,三个儿子均有自己的工作和稳定收入,加上均已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生产比较稳定。他对失地补偿政策比较满意。据调查,像顾水林家这样的村民户约占全村的30%以上。

调查走访中,我们也实地听到有的失地农民反映的意愿和期盼,原塘东村村民沈小泉,现年70岁,随征地拆迁,2016年全家5人已搬迁国泰新村。他说:失地前是小康户,现在变贫困户。失地前儿子开爿羊毛衫加工小厂,年收入2-3万元,自己在村打水机房管水,每年有1万元左右收入,全家承包6亩多地,种种、养养、吃吃,粮、菜、禽还有余,全家人均收往前超万元,生活基本达小康。现在厂拆了,地没了,收入降了。老夫妻俩靠农保,小夫妻俩做打杂工,年收入不足2万元,孙子15岁在读书,开门七件事,加上人情往来,样样得化钱,原积蓄用完,生活达不到一般人家水平。他又讲,现在指望小辈忠诚点(敬老、爱幼),领导关心点(社保、医保标准逐步提高),我们开心点(心情舒畅,乐观);对家庭,现在住得舒畅安稳,希望子女工作认真,收入稳定,孙辈好学上进,早日成才。有人对此现象戏称:住新房(拆迁安置房),穿西装,口袋缺钱心里慌。

根据调查和农民座谈的情况,如何进一步搞好失地农民的“三保一就业”工作,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强化:

(一)深化养老保障。一是农保应逐步向城保转化,以缩小城保与农保的差距。尤其要注重解决早失地难进城保,仅享受农保的问题。按理说,早失地者早贡献、多贡献,不能让这部分人员吃亏。二是对2016年区委63号文件出台前,实施失地农民一次性补偿安置的,应采取适当措施,如建立相应的补助机制和逐步列入农保转城保的方法,以消除后遗症。

(二)完善医疗保障。失地农民的医保,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在今后实践中还应在制度设计、个人帐户、大病统筹、门诊报销以及医疗网点等等方面多考虑失地农民人群、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强化人性化管理,深化医保制度。

(三)改善低保制度。对因病、因灾或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户,要充分发挥民政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机制,扶贫帮困,使弱势群体有基本生活保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强化再就业工作。失地农民就业如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各级各地都比较关心重视,区、街道、村(社区居委会)均做了大量工作并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仍需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引导、鼓励、扶持的力度,形成政府、失地农民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稳定社会的目的。

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竞争力。农民从田里走入企业、单位,要有一个技能升级的适应过程。对此,近几年来,以镇(街道)为主体加强了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2016年我街道就培训了1762人次,并发了培训证书,这对改善失地农民文化素质、生产技能“两低”(低文化、低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仍需加强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失地农民适应就业需求。

2、办好聘专场,积极推荐就业。据统计,近几年来镇(街道)已办劳动力招聘专场46期,企业提供2640多个岗位,应聘成功的有1690人,成功率64%,其中本地劳力达1192人。今后仍要进一步办好招聘专场,沟通就业供求,方便失地农民就业。

3、搭好就业平台,内联外扩,促进多渠道就业。一是要进一步发挥街道劳动社保中心作用,建立好一户一表的劳动力数据库。强化数据库的动态管理,有的放矢,提高就业率。二是进一步加大街道、村(社区)和企业的联动,互通培训、招工、用工信息,全力推荐或接纳本地劳力就业,倡导企业后勤岗位全部使用本地劳力。三是进一步发挥商会作用,积极推荐农村劳力就业。据调查,近年来在商会支持下,已有44户“两低”劳力就业。今后仍要继续做好工作。四是进一步外扩,向辖区周边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镇、村推介本地劳力,使失地劳力就近择业上岗。

4、加强引导,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一是政策上扶持,对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应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一样,在准入、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对吸纳失地农民劳力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社保补贴。二是创业引导,对有能力开店、办厂、搞运销的人员,应积极倡导鼓励,并在工商、税收、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三是扶持“双低”劳力就业,对于文化水平低、技能低的原长期务农劳力,应在环卫、绿化等岗位给予优先安置,发挥他(她)们勤劳和吃苦耐劳的优势。

在此同时,要教育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克服怕受人管、怕苦怕累、嫌报酬低等想法,提倡艰苦创业,理性就业。有人讲,原来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战天斗地冒寒暑,早出晚归都不怕,现在失地了,不能挑三捡四,应及时调整再就业者心态,不能企业上班拒三班倒,不能岗位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岗位,主动干好,干出成绩来,以获得相应报酬。

另外,应拓展失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一是农民变股民。鼓励失地农民利用手头积蓄参加股份合作社。双浜、姜庄社区从今年起成立了农民自治管理的股份合作社。双浜社区物业股份合作社首期吸股1000股、计股本金500万元,其中个人股占80%,集体股占20%。合作社有章程,有“三会”、有盈利方式,有6%红利的目标。二是房东经济。经济发展,企业增多,外来人租房需求增加。失地农民安置房的部分出租既提高了房屋利用率,又相应增加了收入。要有序、有效发挥房东经济作用。在增收的同时,要加强社会治安、卫生管理,并自保、互保,促进发展。

总之,善待失地农民,做好失地农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使之安居乐业。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三百三百弄

下一篇: 苦难辉煌,通知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