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31    阅读:

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我在回上海的飞机上看完的,当时有数部新片可以选择,但看看《蚁人》的重口味,还有一些打打杀杀,我就比较没胃口,《十二公民》的简介吸引了我。

  《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是由何冰、韩童生、钱波、赵春羊联袂主演的犯罪悬疑片。该片讲述了当代中国一个由富二代“杀人案”引发了最为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借用百度百科上的信息让大家了解下故事大概:

  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对于这部电影,精简的我只说一句:

  这是一部很好玩的一群人吵架的电影。

  以下长篇赘述,可以不看。

  在电影的背景下,对于这个人证、物证和动机具全的杀人案件,社会上的舆论的一边倒的认为嫌疑人“富二代”有罪。因此这些参与模拟陪审团的家长一方面为了速战速决,一方面也是笃信自己不会有错,所以12个人中有11个人在第一轮投票即投了“有罪”。对于竟然有人持不同意见,其他人一开始都是不理解甚至愤怒的。

  如果是我,也会觉得这人有病吧,故意找茬拖时间来的吧?

  然而,随着一个个看似毫无破绽的疑点被抛出,不断有人倒戈,尤其是力排众议要求讨论的那个刺儿头说“既然还有疑点,怎么能判他有罪呢?”,又或是“怎么能那么轻易的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又或是对法律的严谨性不肯退让的坚持,让一些人动容。

  噢,他真像处女座……芝麻绿豆的细节都要追究,每句证言都要推敲,有时候镜头扫到不肯改变主意的人快要抓狂的表情,确实有点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随着推理展开,众人从最开始的不情不愿、不屑一顾、愤怒焦躁逐渐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案件,并且贡献出自己的意见和知识。我觉得,从这一刻开始,他们才开始摆脱舆论影响,主动思考起来了。

  因为看这部电影前我刚看完《乌合之众》,里面讲到群体的想象力受暗示性非常强,可以把黑白颠倒而不顾及逻辑。在这里,“富二代”、“弑父”、“曾被亲生父亲抛弃”、“常常争吵”等关键字非常容易帮人们产生一系列的联想——无论是对“富二代”的莫名仇视,还是对“弑父”不孝的反感,还是对父子关系恶劣产生的一连串对动机的合理化的臆测……都使人们对嫌疑人有罪的判断深信不疑。而证人和证词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没有人去仔细推敲证词,因为没有人会想证人是不是也会有错?

  在每人陆续开始发表意见后,他们自己的故事随着推理一起被道了出来。虽然一开始都认为嫌疑人有罪,但每个人依据的内容不同,这是他们的经历不同所致,有的是因为地域歧视、有的因为仇富、有的憎恨子女不孝……当放下个人情绪,他们才从谜团中走出。

  当最固执不配合的那个人最终说出“无罪”时,我突然有种巨大的感动,好像是战胜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就像海报上所写:“言无刀锋,却能杀人。”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对法律如何公正判决的反思,也是对大众舆论的一种反思。是不是大部分人都认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

  总之,虽然从头到尾镜头就只是一张桌子13个人,但完全不觉单调沉闷,一来演员们的演技都非常棒,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情都值得推敲,二来台词时而逗趣时而引人沉思,我个人感觉很不错看的一部电影。

  • ·筑梦中国观后感(共10篇)(2015-08-30)
  • ·血战台儿庄观后感(共6篇)(2015-08-30)
  • ·道士下山观后感(共9篇)(2015-08-31)
  • ·筑梦中国(共10篇)(2015-08-31)
  • ·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共9篇)(2015-08-3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