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10    阅读:

篇一: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成语专项练习

成语专项练习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类别写在横线上,并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 )舟( )剑 ( )己( )人 ( )己( )人 ( )死( )归 自相( )( ) 拾金( )( ) 千( )一( ) ( )山( )岭 ( )株( )兔 花( )柳( ) 神采( )( ) ( )发( )颜 翠色( )流 愁眉不( ) 一( )不染 ( )烛夜游 一( )千里 眉( )色( ) 1、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有: 2、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有: 3、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有: 4、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 5、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6、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有: 二、填写近义成语。

心不在焉( ) 一模一样( ) 五颜六色( ) 乘风破浪( 仗势欺人( )小巧玲珑( ) 日以继夜( ) 海底捞针( 心中有数( )生机勃勃( )千奇百怪( )眼花缭乱( 随机应变( )不由自主( )交头接耳( )形影不离( 三、填写反义成语。

一心一意( ) 一成不变( ) 垂头丧气( ) 单枪匹马( 横冲直撞( )奋不顾身( ) 胸有成竹( ) 生气勃勃( 哑口无言( ) 名副其实( ) 目不转睛( ) 不计其数( 安居乐业( ) 专心致志( ) 举足轻重( ) 理直气壮(

) ) ) ) ) ) ) )

四、划出下面词语中的别字并修改。

穿流不息( ) 永往直前( ) 身临奇境( ) 暗然泪下( ) ....目之所急( ) 头昏脑胀( ) 济眉弄眼( ) 洛绎不绝( ) ....背道而弛( ) 千恣百态( ) 亭亭欲立( ) 换然一新( ) ....小心奕奕( ) 五采缤纷( ) 心扩神怡( ) 目不转晴( ) .....五、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 2、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 3、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 4、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 5、接着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前进。 ( 6、不说对,不说不对,不表示肯定或否定。 ( 7、就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态度镇定,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 8、指人们做事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达到目的。 ( 9、不怕劳苦,不怕埋怨,形容一心为公的思想。 ( 10、做事有开头,也有结尾,非常认真,能坚持到底。 ( 11、举动非常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 12、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 13、用来形容事情、道理很明显,容易清楚。 ( 14、常常做某事,成了习惯。 ( 15、医治不好的病。 ( 16、做了一件事,得到两种好处。 ( 17、白天干了,夜里还要接着干。 ( 18、年纪虽老,精力却更加旺盛。 ( 19、气得头发直竖,把帽子也顶起来。 ( 20、高兴得像发狂那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按要求写成语

1、写出带有“风”“雨”的成语(8个)

2、写出有关“自”的成语(8个)

3、写出有关“天”“地”的成语 (8个)

4、写出有关“一”“不”的成语(8个)

5、写出有关“无”“不”的成语(8个)

6、写出带有“花”字的成语(8个)

【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7、写出带有“风”字的成语(8个)

8、写出带有“水”字的成语(8个)

9、写出描写山的成语(8个)

10、写出描写海的成语(8个)

11、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成语(各6个)

12、写出描写“绿色”意思的成语

13、分类写出描写人物的成语,各6个 A、描写人物的外貌

B、描写人物的神态

C、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D、表示“看”的意思的成语。

E、表示“想”的意思的成语。

F、表示“说”的意思的成语。

G、表示“走、跑”意思的成语。

篇二: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常见成语答案

2014成语答案

(新课标卷Ⅰ)1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①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②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故只有选C项。

2(新课标卷II)【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中各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仔细分辨各句语境。

3(浙江卷)A 解析:A项,“推托”是借故拒绝或推辞,使用正确;B项,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此处应为“不温不火”,指的是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D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重庆卷)B 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出。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而发生作用。抵御:抵挡;抵抗。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

本题难度不大,但特别要主要语境和词语间的搭配。①小题,“损害”只能“抵消”,排除A和 B;③小题,“自我”和“防御手段”综合考虑较妥当,排除D。(②小题,“抵御”和“侵袭”比较搭配;④小题,“抵制暴力”较常用。)

5(安徽卷)A (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褒义。B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望文生义。C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适用对象错。D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合语境。)

6(1)C 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C项在内容上能够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2).A 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吟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3).D

7(北京卷)C 解析: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A“按下葫芦起了瓢”,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意思是自家人不说客气话。D“君子之交淡如水”,指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8(广东卷)A 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 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正确。

C项“梳理”,本指用梳子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项“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艺作品等的接受者。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受众”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适用对象正确。

9(江苏卷) C 【解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巧妙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

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排除“别树一帜”;“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

10【答案】A 【解析】按照“对仗”的规则[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对“水面”和“楼上”,(定中短语相对)“雨细”对“风回”,(主谓短语相对)“墙头雨细”和“水面风回”相对:即可选A项了。

11、(江西卷)D。 【解析】【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也可以用来指一个人或者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汇。“词汇”还可以指语言中词汇的某个特定部分,例如:“基本词汇”“一般词汇”“科技词汇”“外来词汇”“方言词汇”“行业词汇”。“词汇”不论用来指哪类词语,都表示某种词语的“总汇”。也就是说,是指词语的某种集合体,因此,“词汇”不能用来指单个儿的词。这是目前使用“词汇”时往往出现错误的地方。对此,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说:“一部词典只有一个词汇,不能有几千几万个词汇。我们只能说这部词典共收录两万个词,或两万【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个单词。”因此,“这篇文章里有不少新词汇”“读范文的时候要注意学习词汇的使用”“这几个词汇的意思要细心体会”之类说法中的“词汇”都应当改为“词”或“词语”。可见,(1)中应选“词语”。“不免”、“难免”和“未免”的区别:1、“未免”这个词用得最少、用起来也最为简单。它必须与“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否则句子不成立。如果想对某个超出正常范围的事件、情况进行主观评价进行表达的时候,出于礼貌最好用上“未免”。2、“不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若表示一种理想结果或中性结果时,应使用“不免”;若表示一种不理想的结果时,可以用 “不免”,也可以用“难免”。3、如果要表示具有消极意义的某种客观事件发生或客观结果出现的“不可避免性”时,我们常常选择“难免”,也可用“不免”,但是在否定句式中只能用“难免”而不能用“不免”的。4、“未免”和“不免”的词汇化程度较高,它们一般不会离合使用,而且主要用来修饰主干谓语而不是做谓语;而“难免”在不同,经常离合使用,尤其是在做主要谓语时。根据第一点,(2)中应选“未免”。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3)中应选“无可非议”才合适。】

12. .(湖北卷) D 【解题思路】滋养:①养育;培养,如滋养身体;②养分;养料。如丰富的滋养。滋润:①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②浸润;使湿润,如:雨露滋润禾苗壮。滋养,一般做拟人的修辞,荆楚文化对国画的作用,用“滋养”比较好。//创作风格,一般多用形式多样,故第二空选“多姿多彩”。“绚丽多彩”多用于色彩繁多。//“顽固”程度重,更能体现故乡的味道在人脑海中根深蒂固。//框定: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处用锁定,强调难以摆脱。【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13(辽宁卷).D。A.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B.洞若观火: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C.外圆内方:比喻为人处事圆通豁达,内心有固守的准则。D.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14(全国大纲卷)A。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D叹为观止,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句子说的是高价票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望而却步”比较合适。

15. (山东卷) B 反映:①光的反射、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②化学反应;③打针或服药所引起的呕吐、发烧、头痛、腹痛等症状;④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根据语境,第一句应用“反应”。 “曼延”指延伸得很长;连续不断。“蔓延”指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根据语境“火势”,该句应用“蔓延”。 “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或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终于”是副词。到底;终究;毕竟。根据语境“几年虽然很艰难”,该句应用“总算”。

16. (山东卷) D 【试题解析】A项,“不寒而栗”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反戈一击”指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所给语境是蓝军对另一方的行为,用词不当。C项,“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句意是代表们积极发言,应该是会议组织者广开言路,而不是代表。D项,“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用在此处恰当。

17、(四川卷)D。 该题考查的是词语(成语)的意思辨析。该题四个句子A和C选项的两个句子,体现了浓郁的四川地域文化,李劼人是川籍作家,熊猫是四川的标志性动物;而D选项则和传统的手工艺消失的现象相关。

A选项中“今后”一词,是“此后,从这以后”的意思,“这”是一个时间点,而李劼人不可能听一次评书就掌握了四川方言中幽默的精髓,“以后”更恰当。B选项中“从而”一词的使用是与“进而”一词混淆了的。“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此外,如果进一步采取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是前一行动所产生的结果,那么既可以用“进而”,也可以用“从而”,但意思上还是有差别的。C选项主要是成语的意思理解错误,“安之若素”的意思是“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D选项中“息息相关”,是“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处恰当。

18.(天津卷)B 【解祈】精细:楕美细膩;精明能干;精密细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语出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慧振法师志业该练,心力楕确。”题中侧重“细膩”而非“准确谛听,动词,意思是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明月松间照,凊泉石上流”是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是仕阔的场景。

篇三: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形容明白的成语大全

1、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2、达地知根:指根底清楚、明白。

3、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4、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5、明白易晓:晓:知晓,明白。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

6、明白晓畅:晓:知晓,知道;畅:畅达。形容非常明白清楚。

7、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8、漆桶底脱: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9、朗若列眉: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10、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1、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12、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13、人心如镜: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14、博物通达: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15、牙清口白:牙齿洁白,口齿清楚。比喻说话清楚明白。

16、不明事理: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17、真相大白: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18、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19、豁然确斯:指明白透彻。

20、洋洋洒洒: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21、洗眉刷目:比喻清晰明白。

22、独具会心:会心:领会别人未明白表示的意思。指对事物内含的意义有独到的领悟。

23、一览了然: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24、有道之士:明白事理的人。

25、晓以大义: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26、久梦初醒:形容长期从不明事理中开始明白过来。

27、通达古今:通达:明白。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28、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

29、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30、酌水知源: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31、不明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

32、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33、一言而喻:喻:明白。一句话就使人了解或说明白。

34、一清二楚:十分清楚、明白。

35、众人察察:察察:清楚明辨。众人都很明白。

36、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37、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8、浅显易懂:浅显:浅近明显。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

39、发明耳目:发明:启发,使明白。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40、昭然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41、不清不白:不明白,不清楚。形容关系暧昧。

42、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

43、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44、似梦初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刚刚明白过来。

45、心融神会:指心神融会贯通,领悟明白。

46、愚昧无知: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47、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

48、心知肚明:指心里十分清楚明白,不言而喻。

49、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50、简要清通: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51、不通时宜: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52、炳如观火: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53、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54、不言而明:明:明了。不用解释,就已经明白了。

55、不明真相:明:明白;真相:事情的实际情况。不明白事情的实际情况。

56、简单明了:简明扼要,一看就明白。

【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57、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58、匡鼎解颐:指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59、昭然著闻:昭然:明白的样子;著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60、昭然可见:昭然:明白的样子。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

61、眼明心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62、固不可彻:固:固执;彻:透彻,明白。非常固执,无法说服。

63、一了千明:主要的问题了解以后,其余的问题也就清楚明白了。

64、心明眼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65、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66、炳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67、奖罚分明: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68、水清石见:清:清澈;见:同“现”,显露。比喻情况搞清楚了,问题的性质也就明白了。

69、简切了当:指简单明白。

70、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篇四: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形容自以为是的成语大全

1、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2、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3、摇头稾脑: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4、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5、以白诋青: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6、自以为然: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7、故作姿态: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

8、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9、高自标置:标置:放在某种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10、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11、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12、高自期许:比喻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13、不伏烧埋: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14、师心自是: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15、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6、以宫笑角: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

17、自鸣得意: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18、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19、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20、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21、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22、自作聪明: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23、善游者溺: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24、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篇五: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表示心情激动的成语大全

1、回光返照:指太阳刚落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生的天空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

2、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3、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4、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5、忘乎其形: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6、欢呼鼓舞: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7、回光反照: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8、眉飞色舞: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9、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10、豪情逸致: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11、酒酣耳熟: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12、哗世取名: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13、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14、忘其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篇六:表示很明显的成语
形容星星多的成语大全

1、井中视星: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2、满天星斗: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

3、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数量多。

4、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5、华星秋月: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6、棋布星罗: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罗列。形容多而密集。

7、万点繁星:形容天上星星数量多。

8、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9、星落云散: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10、皎如日星: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

11、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12、繁星点点:遥远的夜空,星星很多,闪闪发光。繁表多,点点表小,夜空星星很遥远,故小。其引申义为(可利用的)事物多的数不清。

13、繁星满天:繁星,很多的星星。形容夜晚天空的星星很多。

14、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15、寥若晨星: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6、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17、灿若繁星: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18、一天星斗:漫天都是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