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9    阅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一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课件》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二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三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赏析》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赏析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记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

梁实秋的散文怀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总之,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读来让你爱不释手。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梁实秋散文中写人的名篇,作者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全文共12自然小节,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小节):总写不能忘记国文老师的原因。

这一小节先交代“我”遇见国文老师的时间是“十八九岁的时候”,这是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也是个不太懂事的年龄。然后用“印象最深”、“受益”“最多”来概括“我”不能忘记这位国文先生的原因。开头很简洁,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最”突出强调了国文先生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同时也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

第二段(2——6小节):叙写国文先生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惯。

一般对于尊者长者的回忆常常总会规避一些缺点和不足,而梁实秋对国文先生徐锦澄的描写,却可以用“大不敬”来形容。

首先是绰号不雅——“徐老虎”,一旦一个人的名号与“老虎”挂上勾,就足见其凶其狠了。 再看他的“像貌”(现在一般写为“相貌”),脑袋“有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这一副尊容作者概之以“古怪”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们再看他的行为习惯,“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袍子上“油渍斑谰”。“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这样一些习惯性动作,描写细腻,个性鲜明,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梁实秋文风的谐趣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徐先生最突出的特点是喜欢骂人,作者连用四个小节写了徐先生的“骂人”。因为下午用国语讲授的课与毕业无关,学生们大都不认真听讲,其他国文先生总是例行公事,敷衍了事。唯独徐先生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即所谓的“正当防卫”)“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骂人”。在总写徐先生的骂人习惯之后,作者重点叙述了一次自己挨骂的经过。起因是一位性急的同学在徐老师作文题还没写完的时候就询问“题目怎么讲”,于是徐老师“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滔滔不绝”地把那个发问的学生痛骂了一顿。“我”出于义愤,挺身而出“分辩了几句”。于是,老先生把所有的怒火都泼到“我”的头上,“我”被“足足骂了”“一个钟头”,由此还得到一个使“我”终身难忘的“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也正因为这个机缘,使徐老师认识了“我”,从而也就使“我”成了从徐老师处“得益最多的学生”。

这一段的描述看似不敬,看似不雅,但我们丝毫看不出厌恶,看不出仇恨。我们感觉到的更多的却是有趣,好玩,甚至是可爱。作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风趣幽默的笔调来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的描写中饱含的却是深深的爱意。

第三段(7——11小节)叙写“我”从徐先生处所得到的益处。

第7小节是这一段的总领,“居然”表达了“我”的意想不到。“受益最多”既照应文章开头,又统领下文。

第8小节主要写徐先生选编教材的独到和讲课的亲切。徐先生不满足于现成的教材,他自编教材,新旧兼收,决不厚此薄彼。正因为徐先生的教材选得好,“我”对国文的兴趣也“因此提高了不少”。这表明徐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敬业的老师,更是一位有识见的老师。徐先生讲课介绍作者时说自己曾和作者一起吃过饭,使学生顿生亲切之感。

第9小节主要写徐先生的课文诵读。作者用“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等词语对徐老师的朗读作了高度评价。

第10小节主要写徐先生的改作文。作者先引用一般老师在改作文时常用的评语,然后介绍徐先生改作文的特色——“大勾大抹”,徐先生追求的是简洁、硬朗——“笔笔都立起来”,“虎虎有生气”。“我”后来所写的文章能够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正是得益于先生的“教诲”。这里又一次照应了开头。

第11小节主要介绍了徐先生给学生所讲的作文技巧。小到用字的技巧,说理的技巧,大到文章起承转合的技巧,徐先生都一一传授,使“我”“至今受用”。

从这一段的描述看,徐先生既是一位有见识的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又是一位敬业的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第四段(第12小节)写“我”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

作者先从时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将近五十年了”,可见相隔时间之久,将近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但先生的音容笑貌竟记得如此清晰,足见怀想之深;作者又从空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听说他已早归道山”,阴阳两隔,更添惆怅之情。文末的“怅惘敬慕”可谓是点睛之笔,“怅惘”是因为一直“未能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为先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

梁实秋的散文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欲扬先抑,似贬实褒

从文章的开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要褒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从文章的第二小节开始,作者不惜笔墨,连用四个小节,写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但这些看似贬损的描写并无恶意,作者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也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表和里的反向衬托,外在的丑正衬托了内在的美。

二、善抓特征,描画细腻

作者不愧为散文大家,在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究其因,是作者善抓特征所致。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的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斑的长袍都是我们在古今人物画廊中从未见到过的。也许作者本身就是漫画高手,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

三、语言幽默,谐趣横生

诙谐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文依然体现了这种风格。本来回忆自己恩师的文章应该严肃庄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写老师的鼻子,一会儿说他“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儿说他“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 ,一会儿又说他“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真是竭尽调侃之能事,文中这样风趣幽默的描写比比皆是,但毫无做作之感,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四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答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五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六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七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精品教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

江苏如皋中学 王学东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充分预习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提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回答时不得翻看课本)

1.“国文老师”我们现在称之为什么老师?(语文老师)

(这里教者可顺便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国文”与“语文”的区别:“国文”顾名思义是祖国的文字和文章,而“语文”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语”是“语言”、“口语”,“文”是“文字”、“文章”,因前面无“国”限制,中外的语言文字作品都可囊括其中)

2.题中的“国文老师”姓甚名谁?(徐锦澄)

3.作者写作本文时大概是多大岁数了?(“十八九”+“五十”,应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

(开始设计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一是检查预习情况,二是活跃课堂气氛,三是引出下一环节)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竟然还记得自己十八九岁时候的老师,可见这位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你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对这位国文老师印象如何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可以就一点说,也可以综合起来说。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逐步形成以下板书(破折号前的内容):

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就骂人

像(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 头尖、秃、亮 脸形方方的、扁扁的 鼻尖红

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鼻涕吸溜、长袍油渍斑斓、仰头迈八字步、狞笑、爱骂人

敬业——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满、自己选编教材、讲课亲切投入

爱生——敢于批评学生、耐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在题目的“国文老师”前加一个修饰语,来概括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总体印象:

示例:我的一位脾气暴躁、像貌古怪、习惯有趣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这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同时训练学生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一举两得)

(三)词语理解(5分钟)

在现代散文的阅读中,有些词语有着特殊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它所在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请说出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故事,乐得敷敷衍衍。(C)

A.旧事,以往的事情

B.旧业,原来的职业

C.先例、成法

D.典故

(“先例”、“成法”的用法在苏洵的《六国论》中有例句:“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2.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 D )

A.警告他人的语句

B.警示他人的语句

C.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D.好玩而印象深刻的语句

3. 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 ( D )

A.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B.国民经济的总称

C.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

D.用较少的笔墨表达较丰富的内容

(设计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体会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这也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紧张。如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先讨论,再出示选择题)

(四)亮点赏析(10分钟)

每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些亮点,那么什么是“亮点”呢?亮点就是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的地方,或结构,或语言,或立意,或描写„„我们要写出亮点,首先要认识亮点,今天就让我们来找一找本文中的一些亮点,并作适当的赏析。

亮点之一:欲扬先抑,似贬实褒

从文章的开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要赞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从文章的第二小节开始,作者不惜笔墨,连用四个小节,写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但这些看似贬损的描写并无恶意,作者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也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表和里的反向衬托,外在的丑正衬托了内在的美。(此处可适当联系一下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就是一个外表丑陋而内心极其善良的人)先贬一下,先抑一下,后面的褒扬就更引人注目了。

亮点之二:善抓特征,描画细腻

作者不愧为散文大家,在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究其因,是作者善抓特征所致。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的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斑的长袍都是我们在古今人物画廊中从未见到过的。也许作者本身就是漫画高手,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

亮点之三:语言幽默,谐趣横生

诙谐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文依然体现了这种风格。本来回忆自己恩师的文章应该严肃庄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写老师的鼻子,一会儿说他“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儿说他“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一会儿又说他“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真是竭尽调侃之能事,文中这样风趣幽默的描写比比皆是,但毫无做作之感,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我们的作文中如果运用恰当,也会让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的,在今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就出现了两篇幽默感很强的佳作。(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欣赏课堂所发的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段,如没有时间,就让学生课后去阅读)

(五)认识作者(3分钟)

本文写得这样好,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作者呢?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泛涉及人生世态,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记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

梁实秋的散文怀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总之,梁实秋的散文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读来让你爱不释手。

梁实秋先生与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鲁迅先生还曾经有过一段论战,论战的原因和细节因时间关系老师在这里就不细说了。鲁迅在当时的文坛上一直慨叹碰不上一个像样的对手,并由此而感到孤寂无聊。当他遇到梁实秋之后凭借直感,他明白终于碰上了一个理想的“敌手”,先生的情绪立即亢奋起来,一个能让鲁迅先生感兴趣的对手一定不是等闲之辈。只是当年的梁实秋还是一个年仅25岁的毛头小伙,而写作本文时已是年近70的老人了,他的文笔当然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作者介绍一般是放在上课伊始的,但我感觉开始不介绍作者并不妨碍学生理解课文,放在亮点赏析之后再来介绍作者,可让学生对作者加深印象,也更佩服作者了)

(六)单元延伸(5分钟)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单元的标题就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写人就要把人写活了,写人就要写出人的个性。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怎样写才能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呢?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作如下概括:

把人写活的方法:

1.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特征

2.善抓富有个性化的细节

3.善抓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七)复述迁移(7分钟)

在你的学习生涯中,你碰到过富有个性的老师吗?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一下,好吗?

(设计这个环节一是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语言实践之中,二是借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想让课堂出现一点小小的高潮)

(八)课堂小结(2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欲扬先抑的结构艺术,欣赏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还学会了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具体方法。老师希望大家能把今天课堂上所学到的技巧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去,也希望大家把今天学习散文的一些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散文阅读之中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拓展资料

一、作者简介

梁实秋,原籍浙江余杭,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梁实秋出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旧式官僚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他曾入同文馆攻习英文。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 B《晨报》第7版。曾与闻一多等组织清华文学社,主编《清华周刊》。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十学位。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辑《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八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教时计划 1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1、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情。

2、分析文章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人物特征等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这一路走来,总少不了老师的相伴,遇到困难时有老师的鼓励,有了成绩时有老师的掌声,老师帮我们排忧解难,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你一路扶持不求回报,能够给你摇旗呐喊永不喊累的,除了生你养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老师了,也许你觉得他很平凡,终其一生也只能在这三尺讲台上唠唠叨叨,也许你觉得他很贫穷,除了桃李三千只剩两袖清风了。但是他始终关心着你的健康成长,他始终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总能让你念念不忘,甚至一生都无法割舍。台湾著名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时隔五十年之后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预习检测

1、字音

绰( )号 玉箸( ) 两盅( ) 按捺( ) 选辑( ) 胡诌( )

张东荪( ) 冗( )长 模( )样 油渍( )扑拙( ) 鼾( )声 愕( )然 踱( )着 蔡孑( )民 怅惘( )

2、成语积累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

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迎刃而解:比喻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有关问题就容易解决。

3、词语辨析

传诵——传颂

辨析:传诵:流传诵读,对象一般为诗文、名字等。如: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

传颂:传扬歌颂,褒义词,对象一般为好人好事。如: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发泄——宣泄

辨析:发泄:(把情绪等)宣泄出来。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如:平常太压抑自己了,他今天要好好发泄一下。

宣泄:使水流排出;倾吐发泄(心中的某种情绪)。多用于书面语。如:低洼地区由于雨水无法宣泄,往往造成内涝。

三、读文章,知形象

1、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国文老师》,从全文看,文章哪些段落刻画了国文老师的形象?你认为哪一段写的最为精彩,“惟妙惟肖”?

明确:2-11段都是描写“国文老师”的。

最为“惟妙惟肖”的地方在第二段。

2、找同学来把这最“生动”的一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找同学来总结一下“国文先生”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二段,老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并提出建议。

明确:讨论总结“国文老师”的特点:

相貌——古怪

习惯——不好

样子----很凶

从全文看,国文老师还有什么特点?

脾气——暴躁 ,爱骂人

文中哪几个段落写了徐先生骂人?(3-6四个小节)让学生找到这几节,把描写徐老骂人的这几段自己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徐老师骂人形象的?(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边读边想象体会)

明确:“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一句,足足骂了一个钟头„„”徐先生的确爱骂人,就连梁实秋先生都挨过骂,还被骂出了“警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往到底!”生动的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3、可以想见当时的徐老师是气愤异常,作者为了逞一时之能惹怒了老师,还挨了一顿骂,那么是不是从那以后徐老师对于这样一个敢于顶撞自己的学生就恨之入骨,弃之不顾了呢? 明确:不是。

问:原文又是怎样说的呢?

明确:“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4、正是因为这一次“交手”,“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而作者所说的“收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第八段,徐先生选辑教材的方法独到。

“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难得的开通。使我对国文的兴趣提高了不少。”(这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不乏时代气息。把课外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第九段,徐先生善于诵读。(学生齐读此段)

“朗读可很有意思,„„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思的一半了。”

(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能加深学生读课文语言的理解,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读,要读得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得到许多感悟。)

第十段,徐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改作文都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徐先生追求的是简洁、硬朗的文风,“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作者说“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先生的教诲”。 (梁实秋先生在散文方面能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不能不说没有徐老师的影响,梁实秋说: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

第十一段,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技巧。

小到用字、开篇、说理,大到文章起承转合的技巧,徐先生都一一传授,使“我”“至今受用”。(这些对于现在的学生写作来说,依然具有指导性。)

5、分组讨论:这个“相貌古怪,脾气暴躁,行为不好”的国文老师能够算得上是个好老师吗?那你认为徐老师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我念念不忘?

明确:徐先生既是一位有见识、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师,又是一位敬业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至此,徐老师的形象鲜明的凸现出来:

徐老师是一位相貌古怪、习惯不好、脾气暴躁,但却敬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四、读文章,悟深情

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写这位国文老师的?文中有没有直接的表达?

明确:怀念、敬慕、感激、爱戴之情。感恩的心,师恩难忘

文章开头说“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的一位国文老师,我至今不能忘记他。”文章结尾又说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如今虽已阴阳两隔,他还清晰的记得他的话音容笑貌,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满怀深情的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徐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刻画了一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主要想表达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感激,敬慕之情。

五、读文章,习手法

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国文老师,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刻画的呢?

(导学案的“诱思导学”第3题——本文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调刻画了自己敬仰的恩师徐老师的形象。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请思考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明确:(1) 欲扬先抑的手法

对徐老师的描写从开始的“徐老虎”、古怪相貌、不良习惯、暴躁脾气,到后来的敬业爱生,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可爱,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反衬,正所谓“瑕不掩瑜”。

(2) 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国文老师”的形象之所以能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究其原因是作者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肩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得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斓的长袍„„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家。

(3)语言幽默诙谐

语言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来回忆恩师的文章应该严肃庄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谢老师的鼻子,一会说他“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说他:“鼻孔里常常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一会又说他“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真是竭尽调侃之能事,文中这样风趣幽默的描写比比皆是,但毫无造作之感,高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4)还有作者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六、拓展训练:

想让人物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就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练习:猜一猜“他”(“她”)是谁?

用100字左右刻画我们班其中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或是有关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来。

七、小结:

这位徐锦澄先生有幸了,因为他活在自己学生梁实秋的笔下。演员被观众记住,作家被读者记住,父母被儿女记住,教师被学生记住。这都是一种幸福!而今天我们的这些老师能被你

们记住,也是我们的幸福了! 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篇九
《第1课时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优秀教案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校:枣庄八中北校 备课组:高二语文 主备人:贾 璐

- 1 -

- 2 -

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③修改文章老辣: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3、我对国文老师的感情怎样?

明确: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品味语言】

(一)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为什么这些文字让人难忘?(学生自由发言)

1、×××!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2、“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

3、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师生小结:

①运用生活中的口语,通俗易懂。

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③展现时代、地方特点,给人新奇感。

4.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5.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顽笑。

小结:善于抓特征,描画细腻

6.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7.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小结:这两处文字比较雅致

(二)理解本文似贬实褒的写法

作者极尽调侃之词,把他的老师写得既丑又凶,是否有损徐老师的形象?

(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这些看似贬损的描写并无恶意,实际上是作者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和可爱,同时为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学生形成反衬,表达对老师的钦佩,令人印象更为深刻。

五、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学习丛书“过关检测”和“阅读与鉴赏”

板书设计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 3 -

人物形象: 写作特点:

不雅的绰号 欲扬先抑 似贬实褒

古怪的相貌 抓住特征 描画细腻

不良的习惯 语言幽默 谐趣横生

教后记:

这篇写人散文内容比较简单,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就能架构全篇。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内容和散文艺术风格把握较好,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写人散文的手法,在指导阅读时还要注意细节。

设计亮点: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典型问题架构全文,化繁为简,使课堂脉络清晰。

- 4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2个字女生网名

下一篇: 女的第一次没血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