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14    阅读:

中国城市文化概览复习大纲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一篇

中国城市文化概览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

1、城市:中国古代的“城”和“市”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市”,指的是交易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与市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在欧洲,该术语最初是指包含一座大教堂及主教任职处的一种欧洲城市聚落,而现在通常适用于大的城市地方。划分城市和镇的标准随国家而不同:在某些国家中人口规模为决定因素;而在另外一些国家中“城市”的地位意味着行政上的决定,并带有一定的权利和特权。

2、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e,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涵义是文治与教化。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3、城市文化:是城市这一特殊的特定地表空间的文化。它关注于城市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之间关系以及城市与人之间关系。它本质上是产生于一定地域空间并由一定地域文化哺育的具有能动性的特殊的地域文化;它生长发展的基本动力 就是地域的独特文化与不断发展的时代、社会普遍文化的交流、冲突和融合。城市文化研究是城市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为城市科学诸学科的研究提供文化依据和解读,为人的城市生活提供文化关怀。

4、坊市制度: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亦称市坊制。从西周到唐代,城市建置的格局,一直是市与坊分设,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肆。政府设有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这种严格管理的封闭制度,完全是专制统治者为便于管制居民而逐渐形成起来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事实。唐代中后期以来,坊市制度逐渐废弛,北宋,坊市制被彻底打破。

5、城市化:通常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称之为城镇化。这一过程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增大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本质上是居民由从事农业转为非农业生产并向城市集中,以及居民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组织的演变过程。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度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等多种因素制约。

6、明北京: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洪武间废大都城的北部,将北城墙向南缩入约5里,改为北平府。永乐间迁都北京,展筑南城垣。嘉靖后期增筑外城。整个城市平面呈“凸”字形,宫城在内城的中央,宫城之外筑皇城,中央主要官署都集中在皇城前方两侧。明北京城的规划重点是在宫城和皇城的建设上,特别是在宫城前的中轴大路两侧,对称地布置着太庙和社稷坛、中央官署和五军都督府、天坛和山川坛,从而加强了纵深效果,烘托了宫城的地位,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这在封建社会都城规划的设计上是非常出色的。

7、《东京梦华录》: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宋孟元老撰,是作者在靖康之变南逃江左后晚年追忆昔日旧京繁盛的笔记作品。备记北宋都市生活及风土民情,搜集了徽宗时期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料,反映出当时都城官、私手工业作坊、商业、文化、交通的发达情况和东京的风貌。是研究中国中古城市生活的重要文献。

8、《考工记·匠人》:《考工记》中国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技著作。作者不详。据考证,它是春秋末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西汉时被补入《周礼》。其匠人一节载有匠人建国、营国和为沟洫的职责,是井田制盛行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技术的总结,反映了理想的王城规划思想和各种等级制度,并为后世的中国都城建设所引申和发挥。

论述题:

1、 列举你所了解的中国古都。(五个以上,并指出在该地建都的朝代,当时的 名称。)

根据中国历史上各王朝建都的特点及其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古 都大约有九座。它们分别是: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这九大古都曾作为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首都。

由于中国早期文明及王朝的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及中原地区。早期王朝定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及中原地区。西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即是上述区域的典型择都城市。

西安:从西周(镐京)、秦(咸阳)、西汉(长安)、新(常安)、东汉(长安)、西晋(长安)、前赵(长安)、前秦(长安)、后秦(长安)、西魏(长安)、北周(长安)、隋(大兴)、唐(长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是中国古都中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洛阳:先后有夏(斟鄩)、商(西亳)、西周(雒邑)、东周(雒邑)、东汉(雒阳)、曹魏(洛阳)、西晋(洛阳)、北魏(洛阳)、隋(东京)、唐(东都)、后梁(西京)、后唐(东都)、后晋(西京)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的都城。

开封:先后有魏(大梁)、后梁(东都)、后晋(东京)、后汉(东京)、后周(东京)、北宋(东京)、金(南京)等数朝在此建都。

安阳:自盘庚迁殷以来,安阳是商代中后期比较固定的都城。此后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先后有后赵(邺)、冉魏(邺)、前燕(邺)、东魏(邺)、北齐(邺) 等朝代定都于此。

郑州:先后有夏(阳城)、商(隞)、郑(新郑)、韩(新郑)等数朝在此定都。

中古以来,由于战乱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数个王朝的都城择都有东移近海的趋势。南京、杭州即为典型。

南京:吴(建业)、东晋、宋、齐、梁、陈(建康)、南唐(金陵)、明(南京)、中华民国(南京)。

杭州:吴越(西府)、南宋(临安)。

自中古、近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兴起,随民族融合的加强,先后建立起区

域或全国性的政权,相继在北方定都。北京、大同即为典型。

北京:先后有蓟(蓟)、燕(蓟)、辽(南京,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中华民国(北京)等在此定都。

大同:先后北魏(平城)、辽、金、元(西京,陪都)等在此定都。

2、 列举你所熟悉或感兴趣的当代中国城市文化现象(一种或两种),并介绍其背景或特点。

3、 试比较唐长安和北宋东京的城市特点。

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发展的,其总体布局受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影响,将宫城、皇城和居住里坊严格分开,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宫城位置居中偏北,宫城南面为皇城,皇城外东、南、西三面为居住里坊,北面为禁苑。道路系统为严格的方格网状,全城划分为110个坊,有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是中国中古时期都市计划的典范。这种布局谨称、分区严整的城市规划风格,流风所及,遍于当时之内地及边城,也深刻的影响了东亚之朝鲜半岛和日本。

长安城是一座国际化的都城,外来宗教和文化在这里宽容共处,胡风氤氲,五方杂处。唐长安的城市生活和文化发展有容乃大,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兼收汉胡,并蓄中外,是一座规划严整体现专制威权并对城市日常生活有一定管制的国际化大都市。

北宋东京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的汴州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周世宗进行了有计划的扩建和改建,为后来北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东京城有三重城墙:罗城、内城和宫城。罗城又称新城,主要作防御之用;内城又称旧城;宫城又称大内,皇室所居。东京的城市规划重点未放在宫室的修建及管制居民方面,而是适应城市经济及居民生活的需要,改变了用围墙包绕里坊和市场的旧制。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和建设,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东京城是一座商品经济发达和日常生活便利的繁华城市。城内酒楼店肆遍布,勾栏瓦舍众多,专制权力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管制日益松弛,整个城市生活日益世俗化,达到了中国中古时期城市发展的高峰阶段。

4、 列举你所熟悉或感兴趣的当代中国城市(不超过两座),并介绍其城市景观或文化特点。

住宅小区命名与城市文化建设分析提纲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二篇

住宅小区命名与城市文化建设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住宅小区命名概述

1.1.1 住宅小区命名的发展过程

1.1.2 住宅小区命名的重要性

1.2 城市文化建设现状概述

1.2.1 城市文化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1.2.2 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住宅小区命名现象分析

2.1住宅小区命名存在偏差

2.1.1小区命名雷同现象严重

2.1.2 小区命名名不副实

2.1.3“洋名字”应用泛滥

2.1.4 小区名称朝名夕改

2.2 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2.2.1 房地产楼盘名不符实

2.2.2 房地产企业不注重文化体系建设

2.2.3房地产企业只关心销售业绩

2.3 城市文化的衰落

2.3.1 命名缺乏当地城市文化底蕴

2.3.2 命名缺乏传统文化内涵

第三章 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避免住宅小区名称的谐音相近等问题

3.1.1防止小区名称谐音、相近、一案多名

3.1.2小区名称应与其建筑风格相符

3.1.3 “洋名字”应运用得体

3.1.4 小区命名体现城市历史文化

3.3 房地产企业应注重城市文化体系建设

3.3.1 房地产企业应更好发展企业文化

3.3.2 文化赋予房子更多“使命”

3.3.3 文化地产造就城市文明

3.4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控

3.4.1 对小区命名进行监督和审批

第四章 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4.1住宅小区命名与其实体质量相辅相成

4.1.1 工程质量是首要问题

4.1.2 小区命名进一步发展

4.2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4.2.1 有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的发展

4.2.2 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4.3 多元画命名推动城市文化加速发展

4.3.1 命名中浸透特色文化的内容、氛围和精神

4.3.2 合理的命名能够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4.4住宅小区命名与城市文化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4.4.1住宅小区名称应彰显特色

4.4.2两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文化建设汇报提纲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三篇

文 化 建 设 汇 报

(2012年4月19日 王凤昆)

尊敬的高书记、张部长,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大家来渤海路街道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就渤海路街道在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工作的情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希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3月16日,全县“崇文尚德”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渤海路街道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研究会议内容,积极贯彻会议精神,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作为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以“四德建设”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下大力气狠抓基层文化工作,使街道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积极创造良好文化宣传氛围 为充分做好文化事业工作,提升街道群众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全面促进街道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充分提高群众认识,强化文化教育工作落实,保障安排部署到位、考核检查到位,渤海路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渤海路街道“崇文尚德”活动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突出特色,把活动与具体内容充分结合,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二是成立街道宣讲团。渤海路街道联合街道教办邀请文化界学者组建了文化宣团,走进社区(村)开展文化宣传,

并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走进先进企业学习参观先进生产技术,充分解放干部思想。

三是发放宣传资料。利用社区大喇叭、远教设施进行宣传,自活动开展来,街道共悬挂各种宣传条幅60余个,粉刷标语100余条,打造了一个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

二、严格要求,高标规划,建设一流文化宣教基地 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群众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广大农民群众口味的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阵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活动是载体。 一是建设了一批一流的文化阵地。渤海路街道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途径,加大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现在渤海路街道11个社区3个独立村,全部都有了自己文化大院,完善了各种健身器材、乐器 、象棋等配套设施。渤海路街道文化站组建了全县首个电子阅览室,为辖区群众提供了学习平台。

二是培养一批一流的人才队伍。为满足广大舞蹈着爱好要求,渤海路街道成立街道腰鼓队,在街道前院安装了探照灯,购买了音响设施,配置了统一的服装。在渤海路街道文化站的帮扶下,组建了养马王村舞狮队、杨习武锣鼓队、小李杂技团等文艺演出队,并深挖文化遗产资源,成立杜树刘西河大鼓文艺演出队。

三是开展了一系列一流活动。在全县重大活动中,渤海路街道充分利用活动机会,积极输送各种优秀文艺人才。在

4.16万恒电子一期投产仪式上,杨习武锣鼓队、养马王的舞狮队都义务为项目投产助兴。在每年全县举行的“消夏艺术

节”、“舞蹈大赛”和“六下乡”活动中,街道文艺人才都积极参加,并获得很多优秀成绩。

三、全面安排,认真落实,大力推动“四德”活动开展 “四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强化“四德”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举措,是“崇文尚德打造文化庆云”的核心内容。为此渤海路街道高度重视“四德”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四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积极倡导文明行为。渤海路街道机关先后开展了“诵读传统经典、传承文明利益”和“学雷锋”演讲比赛;在社区村印制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四十则》、《文明利益读本》等宣传文明利益的活动书籍资料;利用节假日期间,由街道文化站和街道教办组织了街道干部和杨习武小学学生对辖区公共场所进行义务清扫,彻底清除乱贴乱画、乱停乱放、随地吐痰等不道德行为,逐步引导街道居民养成文明习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秩序。

二是大力推进党政公开。渤海路街道及所辖社区(村)都设置了党政公开栏,实施“阳光政务”,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三三”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实行农村财务公开制,增加群众财务知晓权。街道机关实施“阳光360廉政服务制度”,严格恪守“机关八条禁令。

三是大力强化文明创建。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好少年、好军嫂”活动;在街道机关举行了“爱岗

敬业”演讲比赛,积极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街道下属各部门之间积极开展“文明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文明服务水平。

四是全力推进文化惠民。主要做到“四个经常化”。一是群众健身活动经常化。街道绝大部分群众对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闲和晚饭后,大部分群众都能在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体育锻炼娱乐,使文化活动中心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民间活动开展经常化。各村均利用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平台,自发组织一些曲戏、秧歌队伍,既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三是趣味竞赛活动经常化。文化站积极组织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象棋比赛、歌咏比赛等为主的趣味竞赛活动。四是日常学习便捷化。街道文化站选拨培养了14名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负责书籍借阅和日常卫生,街道去年又出资5万元增添了书柜、书桌、图书,对“农村书屋”做了进一步完善,充分保障了群众学习便捷化。

下步工作中,我们渤海路街道将继续把文化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街道干群文化素质。充分做好“四德工程”建设与庆云精神主题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将“四德”建设与“大走访活动”和“两区同建”结合起来,做好宣传报道,解放群众思想,用“四德”建设引领街道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以上为汇报,不当之处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希望各位领导为街道以后文化建设工作留下宝贵意见!

城市形象策划提纲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四篇

潼关城市形象研究报告

1.城市形象概述

1.1城市形象概念和结构体系 从广义上说,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某一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 如自然、人文、经济等)形成的综合性的特定的共识。

它的形成是建立在人们对城市形式结构系统感知的基础之上的。具体体现为城市空间内各显性和隐性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其在与社会沟通作用下产生的互动的机能表现形式。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形象应由城市建设理念、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形象设计三部分构成。

图 1-1 城市形象

1.1.1城市形象的产生

1.1.2城市形象体系构成

城市形象设计是由包括城市发展建设理念、城市规划以及形象识别设计系统在内的多层面含义的总合构成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设计以及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制定一整套事关城市生存、发展这一城市命运攸关的系统工程,以及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因此,导入形象设计、塑造城市新形象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其主要宗旨和目的,就是把城市的内部和外部、规划、设计、管理等各种等各种要素全面综合治理、把城市所希望塑造的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通过鲜明的整合、科学化的视觉形象体系展示给社会公众,而有别于其它城市,具有明显的个性。不管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所,只要看到或听到其有强烈特点和深刻印象的城徽、标志、吉祥物、口号以及城歌,就会联想到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该城市,并能感受到城市的魅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形象设计也是一种极富裕效率的传播手段,它把城市潜在的形象,个性、特点符号化,象征化,并卓有成效地传播给社会大众,它有助于城市向外界作传播活动,是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地一种手段。从城市内部来讲,城市形象设计又是城市管理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理念地共识,行为活动地规范协调,形成强烈地凝聚力,达到提高、发展建设工作效率之目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规划识别和城市视觉识别。

表 1-2 城市形象设计整体系统

1.2城市形象与城市发展

1.2.1城市形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城市特色犹如城市这个特殊“商品”的内在服务功能,是商品价值的主体部分,城市形象犹如商品的外包装、商品的品牌形象。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1城市特色是“真’,城市形象是“美”

城市特色是城市流淌着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变迁的记忆,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能够被人感知的且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真”,而城市形象则是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内在“真”的外在“美”,即城市形象是建立在城市特色的根基上的城市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城市特色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在“真”与外在“美”的和谐,只有真实地反映城市所固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才能令城市活色生香,才具有“美”的艺术感。城市形象应该是城市内在特色“美”的真实的表达,而非一味追求“现代化”,一味地“模仿”他人,丧失了自己的“真”。背离城市特色的城市形象包装犹如缺少“实质性内容”的商品。华美包装和夸张的宣传,实际上是欺诈、愚弄顾客的一种行为,最终会因“物非所值”而失信于消费者。城市特色的“真”,为“美”的城市形象提供了塑造、设计的平台。 2城市特色是“源”,城市形象塑造是“流”

城市特色是城市生命力的象征,是立城之本,是发展之“源”。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特色需要城市形象来加以继承、提炼、强化,因而,城市形象塑造作为突显城市个性与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发展之“流”。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变迁中历史的遗存,深深印记在城市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生活中,城市特色只有经过城市形象的塑造、提炼,才能使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才能使城是发展的“源”不被枯竭;而城市形象作为以城市物质环境外貌为载体的各种信息的综合反映,只有建立在城市特色基础上的形象塑造才有设计的“源泉”,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才不会中断,才能在文脉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

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才能在视觉上为人们提供轻柔明快、典型鲜明的视觉享受;在空间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舒适力便的生活空间。 1.2.2案例分析 实践经验

城市色彩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西安的城市建筑主色调为灰色、土黄色、赭石色为主调的色彩体系。周秦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最辉煌时期,周代出现砖瓦,在建筑上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秦砖、汉瓦是传统的灰色,西安众多的历史遗存建筑中,灰色所占比重很大,如钟楼、鼓楼、明清传统民居、西安城墙等,它们是构成西安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安市建筑色调定位为灰色,灰色让人感到厚重、沉稳,符合西安的古都特色,表达了我们对传统的尊重;陕西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与之相适应的窑洞民居,保持着与地貌一致的土黄色,土黄色平和、稳重,是典型的关中地方色彩,也是西安人尊崇的颜色,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都是土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赭石色赋予建筑庄重、高贵、典雅的形象,是汉唐建筑色彩的主色,形成了汉唐建筑庄重、典雅、鲜明的建筑色彩。灰色、土黄色和赭石色协调统一,共同构筑西安城市建筑的主色调,体现古都西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建筑的色彩必须突出地域特色,并且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为海滨丘陵城市,与上海、广州、天

津、大连井称为中国五大外贸口岸,年吞吐货物己超过1亿吨,既是华北南部、华东北部和西北地区进出日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太平洋国家与欧亚大陆国家联系的纽带。青岛地理位置、经济实力使其成为“承接日韩”的胶东制造业基地“领袖”,普遍认同“青岛强,则半岛强”,青岛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经过市场选择确定的。青岛在历史上为齐国的属地,崇尚工商致富孕育发展了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青啤等众多名牌,被誉为“国内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另外,青岛小仅海洋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海洋人文资源优势明显,关于海洋的研究机构有20余,占全国三分之一。因此,围绕“以港兴市”战略,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重点发展海洋环保产业,建设海洋产业基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构建电了家电、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与新材料产业的基地,青岛市定位为:以海洋文化为特色,“山、海、城、文、商”为主题,以名牌文化为动力,以港口、海洋、旅游为特色经济体系的世界海洋文化城。

苏州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风貌,四季分明,山温水软,加上人文史脉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品味 ,也促进了一种极具区域型的生活模式和消费习性的形成,并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逐渐浸侵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了一种精致性的城市生活理念:在民俗风情方面形成了独特的 “吴越”文化,主要包括方言系列、服饰系列、饮食系列、节庆系列等民俗文化,在视觉形象上的形成了“小桥流水’的视觉景观,在人居环境上形成了田园式、生态式的国际规范化住宅环境,在经济发展上通过机制的融入、人才的融入、产品的融入、观念的融入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使世界500强企业大批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积极与全球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文化建设规划提纲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五篇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文化建设规划提纲

(讨论稿)【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提示:与规划相配套,学校还将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尤其是近期建设方案,边规划边建设,请在讨论中将远期目标和近期工作相互兼顾,提出宝贵意见)

大学文化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结构、学科发展、创新水平、研究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向新的目标攀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建设以创新文化为主导的交大文化,弘扬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凸显交大的文化品格,充分发挥交大文化的凝聚、规范、导向作用,激发全体师生的精神动力,引领社会发展。

一、历史与现状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大学存在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112年的风雨历程,交大的文化始终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追求理想与抱负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创造和传播美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文化。

1、交大文化溯源

(关键要把交大的根基和血脉梳理清楚,包括老交大、医学院、农学院)

交大文化根基

交大文化的薪火相传

2、交大文化的特质

(关键要把交大的特点反映出来)

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

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

矢志不渝的报国之情;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2、交大文化面临的挑战

(关键要把握时代对交大文化建设的要求,及存在的不足) 文化传统的凝练;

精神文化的弘扬;

文化载体的凸显;

环境文化的培育;

学术文化的发展;

制度文化的规范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交大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向);

体现“学术为本、学生为本、教师为本”,以诚信为基,创新为魂的大学价值追求(价值);

体现交大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目标);

弘扬交大百十余年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传统);

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体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借鉴);

体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铸就交大特色,彰显交大人个性(创新)。

2、建设目标

通过使命导向、愿景共享、战略驱动,政策保障,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凝练交大精神,弘扬交大品格。通过建设“科学交大、人文交大、艺术交大、绿色交大”,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艺术熏陶的文化品位,师生生活愉悦,具有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园,成为引领大学文化发展的重要代表。

(关键还要与行动方案配套的具体建设目标)

三、主要建设内容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体现大学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交大精神。可把“思源致远”明确为交大精神,“思源”体现的是责任和奉献,“致远”体现的是境界和追求。

交大的使命。交大“十一五”战略规划和交大章程明确,在于宣传和强化

交大的品格。(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 交大办学传统。(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 交大文化性格。(交大的文化性格具有创业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特征:责任、敏锐、高效、大气、卓越、谦和)

交大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交大的校风。(目前尚不明确,清华:行胜于言。)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价值的具体化和重要保证。

制度规范。

激励创新。

评价体系。

师生参与。

3、学生文化

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一流人才。 文化认同。选择了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将交大精神融入学生血液。在国内大学率先开设校史课程。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敬畏、热爱之情。通过科学大师系列传记、科学讲坛等让科学精神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力量。

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大学人文之旅。面向学生推出百篇名著引导书目。改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增加课程的种类,提高课程的质量。【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艺术熏陶。架设科学、人文与艺术的桥梁,可以考虑在人文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人文艺术学院。丰富高雅艺术和原创艺术。

学生社团。鼓励更多的兴趣社团建立,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为学生搭建起更宽广的舞台;重点扶持一部分以文学、史学、哲学、心理、法学等为代表的学术型社团。

媒体宣传。建立在闵行校区建设校园广播,成立校园广播站。 就业文化。就业价值、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文化。创业大讲坛、创业基金、创业基地等。

4、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就是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引领是教师的文化引领。 文化认同。教师对学科的忠诚是天然的职业使然,对学校的忠诚来源于文化认同。加强新聘教师校情、校史、文化的认同。

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相互尊重、团队合作

人文关怀。职业生涯规划、文化艺术体育生活,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等。

职业道德。学术诚信、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等,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校长奖等做出品牌。

品牌教授。让科学大师、人文名家以及青年学者在校内外有追随者。

5、学院文化

良好的大学文化生态,应当是多样性的。

学院使命。学院的文化、价值观加以提炼、总结、传播。 学院识别系统。如院训、院旗、院徽等。

2016城市建设考察报告提纲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六篇

按照区委的有关安排和要求,区城建工作考察团于 月 日至 日,重点对 市、 山区、 市的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学习考察过程中,城建工作考察组将思想观念定位在学习经验找不足,谋划城市新发展的思路上,虽然时间短、行程紧,但很有针对性。通过实地学习,参观考察,大家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思想压力,激发了新的工作动力。

一、经验和体会

1、高度突出经营理念,城市建设大气势、大手笔。

近年来, 市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的发展目标,实施了以经营土地为重点的经营城市战略,用大气势、大手笔构建城市。仅 年和 年两年间,通过经营城市,政府收益就高达7.9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靠土地招标拍卖得来。通过对位于市区内的劳动湖进行综合治理,使昔日的“臭水湖”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建设的“黄金海岸”,增值近1亿元。并对开发权采取竞标方式,兴建了一个生态型、智能化的居民小区,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过去, 城市公益事业、公用事业一直由政府补贴,如今,道路、桥梁、广场、户外广告权等有形或无形资产都成为了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今年,通过对出租车经营权进行拍卖,为政府增收近亿元;自来水公司改制后,每年承担政府贷款300多万元;东出口的百米大道冠名权出售给联通公司,原市府路、新开路的冠名权出售给中环广场冠名为中环路、中环南路;通过出让广告权引资160万元将市区的公交站牌和候车长廊装饰一新;通过土地出让、资产置换、冠名权出售等方式,成功运作了一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拓宽改造了东出城口和南出城口道路,启动了修建11年的博物馆和停建5年的体育馆,建设了联通大道、中环广场、大齐公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并在昔日荒凉的嫩江边上新建了面积7.8万平方米、高20层的现代化党政机关中心办公大楼,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改善了办公条件,而且带动了沿江地带土地的大幅度升值,使周边地区形成了新的开发投资热点,增强了政府的威信与凝聚力,为齐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气与活力。

2、找准区位发展优势,城市建设新思路、新理念。

地处山区的 市 山区是我区的友好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但 山区委、区政府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创意新奇,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非凡是麦饭石花岗岩资源,找准了区位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打造石文化”的发展思路,“靠山吃山”,将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把古老文化运用于发展之中,从小处着手,把小事做大,推进城市建设及改造招商项目,建设了重山园,修建了生态广场,发掘了大卧佛。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广交友好市、区,充分让外界了解自己,关注自己,提升了 山区的知名度,变不畅为顺畅,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商流,将昔日封闭落后的小城建设的主题鲜明,生气盎然。

3、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城市建设高起点、高标准。

市地处东北腹地 山脉, 从该市中心穿过,睿智的 人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凡是近几年,把城市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大融资力度,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以道路建设、住宅建设、小区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攻坚战,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供保能力不断增强,建设了一批以世纪广场、临江广场、松江中路等一批城市精品工程,体现了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造型别致的单体和群体建筑为点缀,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创造融山光水色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和风格。按照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精取胜,地、树、花、草综合造景,运用大写意、小工笔,简洁、亮丽、新奇、时尚的造景方法,经过坚持不懈的发展建设,松江西路、解放大路等街路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成为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非凡是随着清水绿带工程的实施,沿江西岸在绿化建设上创精品、上档次,成为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观路,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和鲜明的地方风格特色。

二、差距与不足

通过考察,虽然各地在城市建设方面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贯穿于其中的普遍经验仍是大思路、大聪明带来大发展。大家在考察过程中,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对照先进,自揭已短,深刻感到我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以下需改进之处。

一是要重新认准区位优势。我区地处大庆市门户地带, 、 、 均在中心区内,并且与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遥相呼应,虽然我们已经熟悉到自身的区位优势,但没有得到有效和充分发挥,没有能在“水”字上大做文章。这是我们忽略的优势之一。

二是要努力做大做强自己。找准优势是思想和观念问题,打造特色是水平和干劲问题。那么,做什么,怎么做,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全区二十万人口和大企业集中的优势,在城区相联、市区相联、泡泽相联上下大功夫。这是我们忽略的优势之二。

三是要加快经营城市步伐。近年来,我区在经营城市等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广泛探索,尤其在老城区改造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城市资源和无形资产等仍没有得以充分利用。这是我们忽略的优势之三。

三、借鉴和思考

这次考察,耳闻目睹三个城市在短短几年的发展变化,令人感受颇深、耳目一新。通过学习、比较,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增加了我区今后发展新的思想压力,同时也激活了全新动力。

1、借鉴 山发展经验,找准生态区位优势。龙凤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泡泽较多,植被繁茂,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全国最大的城中湿地在龙凤,是少有的生态屏障,也是大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窗口,必将为大庆打造生态市景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我区交通发达,地处哈大高速公路路口,而且国家中省直大企业在我区且比较集中,绿色生态农业有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登高远望,从整体上体现生态立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这个核心,着力营造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拓宽新思路,借助 、围绕 湾、 和 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做文章,高水平建设 公园游客中心,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并要搞好旅游开发工作,大力建设工业游、农业游,重点突出生态游、湿地游,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用人流,带商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借鉴 发展经验,拓展经营城市新理念。要运用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加大对城市可经营资源的研究开发、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力度。与齐市相比,我区的地理位置更为有利,资源升值空间较大,随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和环境的总体改善,各种城市资源必然大幅增值,只要经营好这些城市资源,就可以获得大笔的回报资金,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将土地、道路等城市资产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本,运用城市经营战略,盘活城市资产,使土地升值,充分运用经营城市的手段大胆略、大气势进行大手笔建设。重点对龙凤大街、凤阳路、龙华路等主要街路两侧的站亭广告权、公共建筑的冠名权进行拍卖、置换或拍租。开发建设好青龙山地区、公安分局四周平房区,消除 新村、 小区、开发区与 区的明显界限,在地域、经济、文化上浑然溶为一体,努力构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真正把龙凤区建设成东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借鉴 市发展经验,突出城市建设特色。城市的优势不同,城市的规划发展和建设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区在发展和规划上应创特色,提品位,树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不仅要从单体建筑设计上下功夫,更要注重将住宅、商服等人工建筑与绿地、水面等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区的优势在水,劣势是无石少绿,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要补上石文化一课,突出品位。同时要继续加强主城区住宅区的改造和绿化工作力度,种植适合我区生长的树种和草坪,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力争在3--5年时间内把我区建设成为生态科学性、布局艺术性、功能综合性、风格地方性的生态园林石化新城。

4、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打造城市文化品位。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城市的高品位发展密不可分。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教育相辅助。因此,应在城市的商贸中心边缘,如龙凤电影院处建设一个集读书、看报、休闲、购书于一体的文化集中小区,辟建文化一条街,创建一个文化广场,吸引外商来投资建设,通过教育和文化来带动城市的文化品位。并充分调动辖区内各大企业的优势,联合运作,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积极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有偿性质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变过去政府的大包大揽,为经营城市理念下的政府监管、业主运作、企业实施的治理体制,既能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同时也能有效推动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标语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七篇

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标语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温馨美好家园。

3.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法治的新扬州。

4.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5.扬州城市精神:开放、包容、精致、创新。

6.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7.推进城市文明,提升公民素质。

8.推进城市文明,争做文明市民。

9.做文明扬州人,创全国文明城。

10.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11.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12.文明的言行能够提升您的个人品质。

13.扬州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14.道德新风与你同行,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15.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

16.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17.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18.履行市民文明公约,遵守市民行为规范。

19.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生活家园。

20.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家园。

21.人人都是文明城市创建参与者,个个都是文明城市创建主力军。

22.文明城市,温馨家园,创业乐园。

23.同爱一方热土,共建文明家园。

24.文明城市蓝图,你我携手共绘。

25.文明城市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秀、人更美。

26.文明每一分,温馨每一时,快乐每一天。

27.文明从脚下起步,奉献从你我做起。

28.手牵手共建和-谐,心连心同讲文明。

29.心连心,手拉手,共创文明新扬州。

30.你我携手同努力,文明之花遍扬州。

31.文明环境你我共创,美好生活大家同享。

32.点滴体现修养,细节彰显文明。

33.文明礼让,传承美好风尚。

34.多一句礼貌用语,增一缕人间春风。

35.道德新风与你同行,文明礼貌从我做起。

36.共创文明城市,同享幸福生活。

37.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38.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39.文明从细微处做起!

40.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41.家庭多一份温馨,社会多一份安宁。

42.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43.文明是把尺子,时刻衡量着你我他。

44.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5.共建文明扬州,共享扬州文明。

46.人人文明一小步,扬州文明一大步。

47.让城市多一份文明,让百姓多一份满意。

48.道德凝聚力量,文明传播希望。

49.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15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八篇

文章标题: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对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城郊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大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提高,农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城市活动,使我街道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也激发了农村文化建设热情。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街道的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群众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一、目前街道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富春街道地处富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富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03.95平方公里。下辖19个社区居委会,33个行政村,总人口1138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030人,农业人口32781人,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9295元,村级集体经济为9787万元。近年来,街道和村级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抓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在33个行政村有图书室阅览室15个,健身苑点18个,健身器材310件,蓝球场25个,其中塑胶球场2个,乒乓室17个;活动室35个。各种健身场地面积达5.7万多平方米。文化队伍建设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的基础。几年来,街道各村都十分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把文化事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先后组建了各种文化队伍,目前33个行政村有文艺演出队6支,女子乐队1支,腰鼓队10支,秧歌队7支,蓝球队15支,乒乓球12支,鼓乐队1支,龙灯队1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各种节日、纪念日各村都要举办文体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5年元宵节,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组织举办的“富阳市首届龙狮大赛”中,农林村龙灯队的“富春茶龙”,城东村腰鼓队“飞扬的青春”和城西村的“激情腰鼓”等,受到了广大群众和评委的充分肯定,一举夺得了最佳金龙奖和最佳金鼓奖,城西村的门球队和街道老干部门球队多次在杭州市级以上级赛事中获奖。春华村和柳溪村还有自己的村文化节,他们每二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了二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另外,村与村之间组织文艺队联合演出、举行蓝球、乒乓球友谊赛等等活动,既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能融洽关系,增进友谊,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有3个村荣获市文化示范村,12个村被评为杭州和富阳市文明村称号。二、目前街道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市创建文化先进城市活动的开展,市委、市政府、文化部门及街道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村抓好文化建设,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但由于部分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经济上、场地设施和人才等因素,农村文化建设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街道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村干部对文化建设意识比较淡薄,认识也比较狭义。认为文化是村民个人的事,无费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平时只重视抓经济建设,认为只要经济抓上去了,分村虽然经济条件较好,由于村干部意识淡薄,至今村里文化设施还是空白,也没有文化队伍。2、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薄弱,文化队伍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不够。新时代的农民群众解决温饱之后,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需求逐年增大,由于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至2015年,33个村对文化设施建设的的投入平均约为每年1.5万元,多的村10万元,最少的村3000元。到目前为止,有部分村还没有一支文化队伍,也没有文化设施,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主要是扑克、麻将。同时近年来,部分村村民建房红红火火,土地寸土如金,而要搞一个健身点、文化活动室却没有安身之地,群众想要锻炼健身,搞一些文化活动就找不到地方。3、文化骨干缺少,文化活动单一。由于农村相应的信息比较闭塞,加之人才的流动,部分有一定特长的人都进入城镇或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有的文化骨干由于年龄较大,已没有能力来做这些工作。现在有很多的村每年的文化活动只是春节期间请外来演出队演几场戏,平常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另外由于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的传统文化已失传,而现代文化又没有人来传授,从而使农村文化面临困境。三、加强农村文化建

2016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文化建设提纲 第九篇

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研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一、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突出提高执行力主题

市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了本市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目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城高速公路、新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生态环境持续的改善,“两湖一库”水质得到提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的完善,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了《生态功能区规划》,制定了《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搭建了11个投融资平台;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强化,开办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通过公推竞岗、公开选拔、实施“双百”工程等方式选拔干部,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全符合的实际,顺应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我们对本市增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市的最大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市的环境比较好。有两条环城林带,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空气良好。气候凉爽。夏季,市的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6.9%左右,不湿不燥,而且平均风速每秒2.1米,风和凉爽,非常舒适。纬度适宜。专家认为人类最佳的居住纬度为20-30度,市恰好处于北纬26度,处在最佳居住纬度上。海拔适中。市海拔在1000米左右,使人体处在大气压感觉的最佳地域上,非常适合人居住。自然灾害比别的城市少。从来未有地震和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生活居住安全。资源丰富。市有丰富的磷、铝等矿产资源,有尚欠开发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别的很多城市也没有的。这些优势构成了市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构成向纵深发展的后发优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进一步的向纵深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生态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较粗放,城市品位亟待提高;发动基层和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够深入,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够丰富;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素质和作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执行力不强。因此,强化责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应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对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分工负责与项目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市领导工作安排,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市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强化督查督办机构职责职能。改进和创新督查方式,对全市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凡向社会公开承诺的重大工作进展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通过电视、报纸、政府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三是严格干部考核。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方式,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把执行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示,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服务于“三创一办”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会议精神,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6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从调查情况反馈来看,市党员干部对“三创一办”活动知晓率达100%,卫生状况满意率≥90%,健康知识知晓率≥70%。。认为全市大环境的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生活环境整洁,创建工作很有必要,支持创建活动,但要加强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再教育和再认识,以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卫生的长效保洁意识,同时要加强卫生死角的保洁力度。使“三创一办”领导小组了解了群众的心理,为下一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乐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6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们三创一办的具体内容。“三创一办”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事关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创一办”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三、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办好职业教育

近年来,市通过整合资源、增加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等多项实招为职业教育发展“护航”。同时依托国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好政策,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职业院校50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4200人,年招生近3000人,专任教师442人。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市属中等职业学校4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52598人,年招生2万人,专任教师2393人。2016年初比2016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增加了13所,在校学生数同比增加33800余人,是2016年的2.8倍。这标志着我市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根据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16年,新建和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争创6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个以上重点优势特色专业。全市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万人以上。到2020年,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四、把生态文明市建设作为富民强市的“总抓手”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概念、新思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理论,而且是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才是真正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根据调研工作我们了解到,2016年市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编制完了成铝、磷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优化了矿产资源配置。强力推进了铝、磷、煤等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了磷渣、粉煤灰、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同时加大了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坚持绿色招商,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落户。推广清洁生产,逐步实行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污染源档案。加大整治违法排污力度,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关停。加强以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为重点的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快了清镇发电厂、钢厂、贵州水泥厂等重点污染源的异地改造项目建设,强化了生态植被恢复治理。采取了科学、有序、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大力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石采掘场综合治理、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加大了交通干线绿化力度。因此,市要把握好、利用好生态文明市建设这个总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全面构建生态社会,并以此去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去规划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生产要素、增强发展潜力;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文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真正把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强市名城。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工程保修承诺

下一篇: 公安晚会节目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