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2    阅读: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一篇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内容摘要: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揭示了三国时期复杂尖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罗贯中以恢宏高亢的笔调阐述了战争残酷,以更加尖锐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描绘出谋略的高深莫测。

关键词: 军事思想 深谋远虑 战争描写

古代战役典范作品《三国演义》,通过丰富的语言描写了大大小小近百次战争。精彩动人的描写是对战前准备:战争双方战略战术的确定,排兵布阵达到未雨绸缪,调兵遣将做到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刺探虚实做到乔装打扮,相互利用对方的弱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罗贯中 善于描写战争,为封建社会的战争提供了价值不菲的研究材料,《三国演义》充分显现了罗贯中著书立说重要意义。同时,这部古典名著在描写战争的同时,更具文学风采。

《三国演义》成功的塑造了战争的艺术,生龙活虎地刻画出众多人物的思想。惯于刻画战争的罗贯中,不愧是一位军事才能卓著的人物,别具一格地写出每一场战争的不同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具体描写不同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了作战的主观能动性,写作过程中做到避实就虚,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作者罗贯中每次战争的写法总是因时而异,塑造战争的同时,兼顾其它活动,使其成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让整场战争变得紧张激烈、惊心动魄,表现得一张一弛疾缓相间。赤壁鏖战前,作者罗贯中运用大量的笔墨成功地刻画了联吴抗曹、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矛盾、蒋干刺探军情,孙、刘联军诱敌深入巧施连环计等等,在众多人物的塑造过程中,作者把人物塑造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运用生动言行,表现每个人物思想性格。奸诈狡猾的曹操,其言行举动暗藏着诡计阴谋,挟天子而令诸侯,又名正言顺;心直口快带有莽撞的张飞,粗中有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未卜先知,作战总是得心应手,镇定自若;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不为钱财爵位美女所动,忠心事主;单骑救幼主的赵云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保存实力心胸豁达的司马懿,为晋朝的建立夯实了坚定的基础。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虽说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佳话,然而,人们的眼前闪现着的依然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作者罗贯中擅长描写战争,总是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出战争的不同场面。描写战争时,作者做到了不同战略战术的描写,文学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成功地刻画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场面,显现出文学创作的特色。

现在具体地对《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作如下分析。

一、《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

作者在描写战争的同时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和平出艺人,战争出英雄,三国时期带兵打仗者个个运筹帷幄,精通兵法,可以说管仲乐毅笔笔皆是,他们指挥的战役中,兵法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长达八十年的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心战、偷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纭而至,指挥作战的众多英才才能得以发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彝陵之战,军事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充分发挥发挥自

己的优势,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打败了智慧高超的曹操,以弱胜强。纵观曹操,自恃兵强马壮,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傲慢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丧失了作战的优势,最终遭致惨败。

连环计:据历史记载,公元191年,东汉大臣王允联合董卓的心腹部将吕布,诛灭了独揽朝政的董卓。而作者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加以杜撰,虚拟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演变成后来「连环计」的故事。

挑拨离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八回写道,貂蝉原是王允的侍婢,王允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先将她许配吕布,后将她赠与董卓,目的是让貂蝉完成自己的使命,挑拨吕布与董卓反目为仇, 刺杀董卓,结果事成。这就是连环计的妙用。

巾帼英雄貂蝉:貂蝉能歌善舞,重义气而又有主见,沉着冷静,手腕灵活,将两个位高权重、武艺超群的男子玩弄于股掌之上,巾帼英雄压倒须眉。

奇袭乌巢:公元200年8月,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企图消灭曹操。得不到重用谋士许攸转投曹操,为曹操献计火烧乌巢,断去袁绍的粮道。曹操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活捉乌巢酒徒淳于琼,火烧乌巢,导致袁军大败。

以弱胜强:官渡之战,袁军的兵力和供给均占优势,曹军虽然兵微将寡,但是能够坚守阵地以逸待劳,迅猛出击敌人的弱点乌巢。袁绍在战争上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忽视了乌巢安全和重要性,结果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溃不成军。号称中原霸主的袁绍,被曹操抓住弱点,当头一击,日渐衰落。真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啊,曹操却声威大振,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

草船借箭:据史记记载,公元213年,孙权乘船在长江上察看敌情,船的一侧被曹操军队放箭射中。孙权下令掉转船头,使另一侧也被射中,以便船身保持平衡。这就是后代「草船借箭」故事的来源。

《三国演义》的借箭故事: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赤壁大战之前,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设计排除异己,故吩咐诸葛亮完成十万枝箭的任务,暗中吩咐工匠拖延时间,导致诸葛亮不能按期完成任务,成为周瑜杀诸葛亮的借口。诸葛亮懂天文识地理,推算出三日后江上大雾漫天,第三日带领二十条船驶往长江北岸,上面装有布幔柴草等物。曹操见大雾弥漫,下令赶快射箭。这些箭纷纷落到诸葛亮的船上,共计十万余枝。周瑜收到箭后大感惊奇。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使东吴得到十万枝箭,又挫败了周瑜消灭异己的阴谋,可谓一举两得。

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是东吴的大将,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实行火攻,并且写信给曹操,假称愿意投降。至于曹操为什么会受他的骗,史书上缺乏记载。

小说中的苦肉计: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刻画曹操的狡猾奸诈,具有军事才能,不会轻信他人上当受骗,在人们眼里曹操足智多谋。为了刻画史书中记载的苦肉计合情合理,在第四十六回写道,黄盖事先与周瑜计议妥当,然后公开顶撞周瑜,被打五十军棍。阚泽代表黄盖到曹操营寨献诈降书,恰巧曹操从另一途径得到了黄盖受刑的消息,于是中了圈套。小说的写法,构思精巧细密,使曹操受骗的过程显得合情合理。

苦肉计的优点:苦肉计就是违背常理的自我伤害,让对方认为发生内讧,增强对方的信任感,它与反间计相辅相成。恰巧曹操派间谍到江东卧底,消息就不胫而走,苦肉计的优点得以发挥。

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附近,正值秋雨连绵,关羽仔细考察樊城以北的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曹军将领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善用天时地利:从水淹七军这个故事来看,将才必须善用天时地利。关羽熟读《春秋》,懂得带兵打仗的韬略,能够充分利用天时地利,打败了毫无防范于禁,大获全胜。

火烧连营:公元219年,关羽被吴军偷袭,麦城兵败被杀。在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初战连连告捷,江东心惶惶。危难之间,孙权大胆起用年仅三十九岁的陆逊为大都督,指挥作战。陆逊不顾许多人的反对,避实就虚以逸待劳决定坚守营垒,最后火烧连营,打败刘备。

以弱胜强:刘备与陆逊相持半年之久,斗志殆尽,加上天气炎热,就把营寨扎树木繁茂之处,躲避酷暑。以逸待劳的陆逊终于等来了时机,夜间潜入蜀汉营寨,顺风放火,火烧蜀汉军队四十余营,这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司马懿诈骗曹爽: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后,大将军曹爽权倾朝野,他仍然不放心政敌司马懿,派人到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为了躲避曹爽假装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顺嘴角流入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信以为真,认为司马懿不久于人世放松了警惕。

发动政变:公元249年年初,曹爽随同小皇帝曹芳祭祖扫墓。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丧失权柄,被司马懿所杀。由此可见,司马懿善于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制造假象迷惑政敌。时机一到,抓住时机迅雷不及掩耳将政敌置于死地。虽然说手段凶狠残暴,但是功效卓著。

二、《三国演义》中相同谋略不同运用。

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具有艺术性。以少胜多的三大战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陵之战”,都是用火攻的战略战术,写起来丝毫没有重复现象。官渡之战中火烧乌巢,赤壁之战中火烧战船,彝陵之战中火烧连营。罗贯中对战争的描写,或以逸待劳,或出奇致胜,或静待其变,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耳目一新。

著名的《赤壁之战》,奸雄曹操帅数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声势浩大,所向披靡,情急之下孙刘联军共同抗曹。天堑长江阻住曹操进兵,两军隔江对峙,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南屏山借东风,巧用火攻,火烧连船,大败曹军。曹操走华容道遇关羽义释之,才得以重返中原。

兵力悬殊的《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袁绍的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优于曹军。但是曹操足智多谋善于使用战略战术,充分利用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纳许攸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乌巢,火烧粮草辎重,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再次采纳谋士郭嘉生前的策略,各个击破,消灭了号称中原盟主的袁绍。

吴蜀彝陵之战以前,蜀军势如破连连获胜,吴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年轻的将领陆逊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等待时机。酷暑到来,刘备军队为躲避酷暑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扎营四十余座,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第八十四回),吴军战略反攻的时机到来,陆逊带兵夜间火烧连营八百里,结果刘备全军殆尽。

三、《三国演义》战争描写中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作者在人物刻画上,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曹操、关羽、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之为“三绝”,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鲜明突出的。通过战争的描写与策划,才智相当的人物之间的交锋显示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是《三国演义》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武艺超群忠义的关羽,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关羽形象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武勇神威,世称"万人敌"是也。关羽的武艺高强、威勇盖世是无庸置喙的,从他的出场开始,作者对这一点的着力描写就没有停止过。请看关羽首次独出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第5回 )何其震撼!何其神勇!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奋勇厮杀,但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背景的烘托却足以使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跃然纸上,收到了传神的效果。

《三国演义》大约有十八回是着重写关羽的,反映了他出生入死,纵横倥偬的戎马生涯。但大部分回目,并没有直接描写惊险曲折的战斗行动,而是运用"神似"的手笔,以精炼的笔墨,渲染人物的精神威力。这一特点在"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章节中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不同角度的体现。

其次,作者把"义"的品质倾注于关羽的一生,赋予了这一英雄形象以独特的鲜明个性。

关羽之超越众将、妇孺皆知,独具深远影响者,莫过于"义"了。作者苦心孤诣地描写了他的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重义品质,把他塑造成"义"的化身。在"屯土山约三事"这一情节中,作者便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在生死危难中义无返顾、视死如归的品质。当时,徐州失陷,兄弟离散,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约"并要曹操答应之后才肯就降。"三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约是"降汉不降曹",表现了他的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为了收服他,费尽心机,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都丝毫无法令他动心。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便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直寻刘备而去,表现得何等光明磊落!而这正是关羽,在他身上绝无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财色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不管在任何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不改变他的初衷。“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先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为他的忠义作了最好的注解。

此外,作者又通过"义释曹操"、"义释黄忠"等情节表现了关羽另类的"义",这是深化关羽重义品质的重要笔墨,反映了关羽性格的复杂性,使关羽这一"义的化身"更趋丰满。

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被称为奸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谋朝篡位。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

的瓮中之鳖。显现出曹操的大度,也是嫉贤妒能的周瑜所不能及的。周瑜眼中的诸葛亮是孙吴一统天下的大敌,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他才能高枕无忧,东吴才能天下太平。后来周瑜又发现刘备不同寻常,便巧施美人计,杀之而后快。这真是目光短浅的一只燕雀,哪能和志向远大的鸿鹄相提并论,非英雄也。奸雄曹操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怀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令人钦佩。

四、《三国演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三国演义》时期的割据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再现当时“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的悲惨图景。历史上出现了野蛮的大倒退,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这把火比起秦末那位项羽在阿房宫放一把火,烧了三个月也不灭的气势,可能略差一点点,但其残暴程度,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董卓杀富豪,徙贫民,富者或死于非罪,贫者庾毙于徙途,即或幸免于难,也难逃蹂躏践踏的虎狼之军。于是,洛阳一片焦土,赤县千里,夷为平地,数屡不覆。哪怕是局部的短期倒退,也是一场灾难。(《三国演义》:第6回 )

又《 三国演义 〉 第四回写道: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又如第十回写曹操为报父仇,悉起大军,洗荡徐州,“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还有 《三国演义 》第74回中写道:“于禁所领七军,皆死于水中。其会水者料无去路,亦皆投降。”及第九十回“火烧藤甲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口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这些描写集中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一面,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反战思想。

此外,《三国演义》在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来描写,采用对比方式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艺术经验。但是,应该指出,《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作者所描写的那些人物生来就非常了不起,看不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当时社会环境及人物切身遭遇的内的联系,一出场就定型化,而且在人物活动中还包含着不少迷信成分。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三国演义》的思想糟粕,给它的艺术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成分。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罗贯中 著

2、《兵家权谋》„„„„„„„„„„„„„„„„„„„李炳彦 著

3、《三国演义》 ——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中国人教出版社

4、《〈孙子兵法〉辩证思维研究 /王向清著著》„„„岳麓书社,2002.

5、《用兵的艺术——军事智谋通鉴 /林岩夫等编著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6、《三十六计 /王冲 沙雪良著》.„„„沈阳出版社,2000年11月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二篇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05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李春生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但其中更以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描写中体现出谋略的应用。

关键词: 军事思想 谋略的应用 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是写古代战例的典范作品,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动逼真。 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本书在描写军事战争的同时,也不失文采。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

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

如下来具体分析《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性。

一、《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

《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因为三国军事家们个个皆稍通兵学,因此在他们指挥的冬季战役中,兵学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 “心战、奔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纷运用,特别是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彝陵之战,军事

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连环计

按历史记载,公元191年,东汉大臣王允等人联合董卓的心腹部将吕布,诛灭了独揽朝政的董卓。

《三国演义》把这个故事加以扩充,又新增貂蝉这个虚构人物,演变成后来「连环计」的故事。

挑拨离间

《三国演义》第八回写道,貂蝉原是王允的侍婢,王允把她充作自己的亲生女儿,并先将她许配吕布为妻,然后又将她赠与董卓为妾。吕布进董卓府打探她的消息时,貂蝉假装出悲伤的样子,要求吕布救她脱离苦海。然而貂蝉又对董卓说,自己遭到吕布调戏,欲投水自尽。吕布本是董卓的义子与亲信,但在貂蝉的挑拨之下,二人反目成仇,董卓终于被吕布刺死。这就是连环计的妙用。

巾帼英雄貂蝉

貂蝉不只能歌善舞,而且重义气,有主见,沉着冷静,手腕灵活,将两个位高权重、武艺超群的男子玩弄于股掌之上,证明巾帼确实可

以压倒须眉。

奇袭乌巢

公元200年8月,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得不到袁绍的信任,转而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南)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以弱胜强

在这场战争中,袁军的数量与后勤供应均占优势,但曹军坚守阵地以逸待劳,发现对方弱点即迅猛出击。袁绍则死按老计划办事,对确保乌巢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吃了大亏。当时袁绍是中原最强大的军阀,经此一役,他便日渐衰落,相反曹操却声威大振,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借箭故事的由来根据史书记载,公元213年,孙权乘船在长江上观察敌情,船的一侧被曹操军队放箭射中。孙权下令掉转船头,使另一侧也被射中,以便船身保持平衡。这就是后代「草船借箭」故事的来源。

《三国演义》的借箭故事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命令诸葛亮监造十万枝箭,同时暗中吩咐工匠拖延时间,使诸葛亮难以准时完成

任务。诸葛亮算定三日之后长江上将有大雾,所以前两日按兵不动,第三日带领二十条船驶往长江北岸,上面装有布幔柴草等物。曹操见大雾弥漫,下令赶快射箭。这些箭纷纷落到诸葛亮的船上,共计十万余枝。周瑜收到箭后大感惊奇。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使东吴得到十万枝箭,又挫败了周瑜消灭异己的阴谋,可谓一举两得。 苦肉计

历史上的诈降计

黄盖是东吴的大将,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实行火攻,并且写信给曹操,假称愿意投降。至于曹操为什么会受他的骗,史书上缺乏记载。 小说中的苦肉计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黄盖事先与周瑜计议妥当,然后公开顶撞周瑜,被打五十军棍。阚泽代表黄盖到曹操营寨献诈降书,恰巧曹操从另一途径得到了黄盖受刑的消息,于是中了圈套。小说的写法,构思精巧细密,使曹操受骗的过程显得合情合理。 苦肉计的优点

所谓苦肉计,指的是违反常理地自我伤害,然后宣称这是发生内讧造成的。这种计策往往与反间计相辅而行。如果我方内部有敌方的间谍,我方内讧的消息就会变成假情报传递出去,迷惑敌方。 水淹七军

关羽破曹军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附近(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带)打败过曹操的军队。后世「水淹七军」的故事即由此演化而来。 《三

描绘壮观景象的词语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三篇

宏伟壮观

【解释】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出处】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衬下,那盘绕在山腰的红旗渠更加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波澜壮阔

【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浩浩荡荡【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气势磅礴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气象万千

【解释】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壮河山

【解释】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出处】唐 张说 《序》: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樱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声势浩大

【解释】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叹为观止

【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白浪滔天

【解释】波涛极大的样子。

【出处】《三国演义》七四回:却说-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益甚,城-渐渐浸塌,男女担土搬砖,填塞不祝

翻江倒海

【解释】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出处】唐李筌《太白阴经祭风伯文》: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

鼓角齐鸣

【解释】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江翻海沸

【解释】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情节描写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四篇

《三国演义》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吕布投靠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董卓想要出去丁原到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带着黄金、珠宝前去劝降。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到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曹操献刀:曹操佩着七宝刀径自到相府,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为太胖而侧卧,曹操正要行刺,却被董卓在镜子里看见。这是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跪下谎称献刀给董卓,并借口试马,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经去了洛阳。 温酒斩华雄: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曹操到了杯热酒给关羽。关羽说:“把酒放着,我去去就来。”他提刀上马,与华雄杀的天昏地暗,没一会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热着。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战败,吕布举起画戟要刺。一旁的张飞上阵来战吕布,接着关羽也舞着青龙偃月刀上阵来夹攻。两人仍战胜不了吕布,刘备拿双股剑来助战。三人围着吕布传灯一样的厮杀。最后吕布招架不住,飞马便回,逃到虎牢关。 巧施连环计:王允利用老粗布与董卓好色的特点,先将家中貂蝉作为义女许给董卓做妾,待择日送去。后又将貂蝉献给董卓,送董卓府中。然后里间吕布,使之认为是董卓夺自己的所爱,貂蝉也情迷吕布,使吕布和董卓产生嫌疑,最后吕布杀死董卓。吕布得知董卓纳貂蝉为妾,心怀不满。一次,吕布趁董卓入朝议事,入董卓府中一貂蝉在凤仪亭相会。貂蝉假意哭诉被董卓奸污,为吕布受他人制约而遗憾,吕布羞愧满面。这时被董卓撞见,董卓怒而夺吕布画戟刺杀吕布,吕布大惊而逃。董卓在凤仪亭见到吕布和貂蝉幽会后,要杀吕布。王允和貂蝉趁机离间吕布和董卓,吕布对董卓顿起杀心。后来,王允和吕布等人共同谋划,假传圣旨说天子将禅位于董卓,将董卓骗进城中刺死。 挟天子而令诸侯:汉献帝回到洛阳重建宫殿,改元建安。曹操应诏到洛阳辅佐王室,但是,不久又听董昭的建议,迁都许都。从此,朝廷大权被曹操一人包揽。他挟天子而令诸侯,所有大事都得先奏明曹操,然后在告诉天子。曹操遂分封大臣,自命为大将军、武平侯。 吕布趁夜袭徐州:刘备起兵讨伐袁术,派张飞守徐州城,张飞不听刘备吩咐,醉酒鞭打吕布的岳父曹豹,曹豹深恨张飞,派人连夜送信给吕布。吕布派兵与曹豹里应外合,攻下徐州。张飞正醉卧府中,准备不及,引数十骑兵,逃出徐州。吕布占领徐州,并软禁刘备家眷。

煮酒论英雄:刘备参与了反曹操的政治流派中,刘备就在家里种菜掩饰身份。有次曹操请刘备喝酒,在酒桌上,曹操问刘备现在天下谁是英雄,刘备说好斤个当时有名的人物.曹操都不认同.刘备反问曹操认为天下谁才算是英雄?曹操对说:“天下英雄,就只有你和我而已!”刘备以为身份暴露筷子都吓掉了.正好天上打雷,刘备借口说是被雷吓的.曹操也信以为真。 关公约三事: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侯被围在山上。曹操想要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妇人。三,一旦有了刘备消息,不管千里万里斗要马上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曹操答应。于是,关羽答应斩颜良。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 关羽挂印封金:关公知道刘备的下落后,入内告知二嫂,随即至相府,拜辞曹操。操知来意,乃悬回避牌于门。关公命收拾车马,早晚伺候;宅中所有原赐之物,尽皆留下。次日再往相府辞谢,门首又挂回避牌。关公乃往张辽家相探。辽亦托疾不出。关公去志已决,即写书一封,辞谢曹操,将累次所受金银,封置库中,悬汉寿亭侯印于堂上,请二夫人上车。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 官渡之战:袁绍兴兵攻打官渡,袁绍的军队围攻曹军营寨一个多月。许攸献计袁绍分兵袭击许昌,袁绍不用许攸的计策,许攸投靠曹操,曹操接受许攸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重地乌巢,将袁绍的粮草烧绝,袁绍军心大乱,最后带着800单骑,回到冀州,官渡一战袁绍终被曹操打败。袁绍在官渡失败以后逃回冀州,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程昱献的“十面埋伏”之计,伏兵十队引袁绍追至河上。曹操又绝自己军队的后路,于是曹军置之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袁绍两次兵败,不久,气绝身亡。曹操派军渡河取冀州。袁绍小儿子继承父业,袁谭不服。袁尚见谭大骂,袁谭见袁尚亦大骂,于是兄弟两人兵戈相见。二人亲自交锋,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袁谭大败。最后,袁谭投降曹操。 徐庶无奈进曹营:在单福的辅佐下,刘备连连得胜。曹操得知单福就是徐庶,于是想得到他。程昱献计,将徐庶的老母接来,并模仿她的笔迹写信给徐庶,徐庶无奈,只能到曹营。临走的时候,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刘备因长期寄人篱下,四处奔波不定,在其强烈的兴复汉室的思想下,经徐庶指引,到南阳隆中卧龙岗三次拜请诸葛亮出山。第一次刘备到隆中但无缘谋面,只见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刘备冒着大雪去仍然没有见着。:新春来临,刘备第三次

到隆中。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发怒。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悠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 火烧新野:曹操派夏侯敦领兵十万伐新野,失败后回。曹军再次攻打新野,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率领军队和新野的百姓弃新野移居樊城,新野成了空城。曹仁领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来时分,城中火起,赵云领兵赶来混战。曹军死伤大半。 赵云单骑救主:刘备将一家老小托付给赵云。在混战中,赵云不见刘备一家,便在乱军中寻觅,他找到甘夫人后啥开一条路,直送到长坂城。而后,再回旧路寻找,在一墙下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左右冲杀,突出重围。 大闹长坂桥:曹军大军随后追来,张飞巧设疑兵,叫随从的二十几个骑兵在马尾上栓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不知虚实而不敢进。张飞横茅立马桥头,面对桥西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死马下,曹军一时乱了阵脚。 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抵抗曹操,来到江东见孙权。孙权处早有一帮文武官员在等待。面对张昭等人主张投降曹操以自保的建议。诸葛亮侃侃而谈,一一辩驳,东吴群儒皆失色无语。黄盖与鲁肃引诸葛亮见孙权,诸葛亮使用激将法,终于使孙权茅塞顿开,同意两河抗曹操。 孔明智激周瑜: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两人心中早有主意,却故意用言语来刺激对方。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两人中间互相劝说。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曲解其中意思,说曹操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周瑜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夜窥曹军水寨,曹操招部下商量对策。蒋干毛遂自荐到江东。周瑜将计就计,设下群英会,故意作出狂态,大谈东吴兵精粮多的情况,让蒋干舞机会陈述劝降之意。后假装醉酒,故意假造的曹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曹操大怒,杀了蔡瑁和张允两人。 草船借箭:周瑜决意要杀诸葛亮,于是委任他十日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领命说,只需要三日,并定下军令状,他算定第三天江上会有大雾出现,便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草船,于是趁夜里雾起靠近曹营,曹操不知虚实,只命射箭不止。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借回十万多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苦肉计:为了实施火烧曹军的战略,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意配合实施此计。他在周瑜和众将领商议退敌之策的时候,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把黄盖打的皮开肉绽,

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曹操上当。黄盖顺东风率船纵火冲入曹营水寨,火烧赤壁,立下大功。 巧授连环计:庞统正与周瑜在密谋使用连环计攻打赤壁,用火攻曹操,可是没有人传递消息。正巧蒋干再次到江东将计就计,使蒋干引导庞统来到曹营。庞统借机向曹操献上了锁战船的连环计,为火攻曹操创造了条件。 火烧赤壁: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处于劣势的孙权刘备联合抗击曹操,并决定用火攻。周瑜行反间计杀了曹操水军将领,又用连环计将曹操的战船相连。诸葛亮做法借来东风。黄盖行驶苦肉计诈降,他率领船只顺风纵火冲向对岸,火烧曹操的水寨,延及岸上的大营,曹操军队打败。曹操在赤壁败后,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脱逃,此时军营战火腾空。曹操急忙率人马撤退,在逃奔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等伏击,在往彝陵逃命时,又遇到赵云、张飞,曹操被杀得胆颤心惊,待惊魂稍定之后,往华容道逃奔。曹操一路从华容道逃奔,见没有伏兵不禁大笑并感慨。话还没有说完,一声炮响,两旁刀虎手排开阵势,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去路。曹操见是关羽,于是求情,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是哭拜于地,心中不忍,便勒马回头,令众将士四面散开,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孔明三气周瑜:周瑜派甘宁领兵夺取彝陵,甘宁被曹操的军队围困在彝陵,周瑜率军来救援,曹军使用曹操的计策,假装弃城而走。周瑜入城,被伏兵用毒箭射中左肋,翻身落马。后被救回兵营,医嘱,急切不能痊愈。周瑜对刘备承诺,若不能事先夺得南郡,便让与刘备夺取。为了夺得南郡,周瑜率兵和曹操激战。他用计谋击退了曹仁,不想曹仁败退后,南郡(赵云取)、荆州(张飞取)、襄阳(关羽取)等地被诸葛亮趁机夺取,周瑜白忙一场。67、二气周瑜:赵云依照诸葛亮的计策催促刘备回荆州,刘备于孙夫人商议,借口到江边祭祖,瞒着孙权离开了南徐。孙权几次派人追杀都没有成功。周瑜带兵追杀时,遇到诸葛亮的伏兵。周瑜此计又败,羞愧难当,再次气病。病好以后,东吴想要取得荆州,周瑜想用“假途灭虢(guó)”的计策取得荆州,周瑜引水陆大军五万,往荆州出发。见城上插两面白旗,并无一人。周瑜将船靠岸,领骑兵到城下察看。忽听到一声梆子响,城上一齐竖起刀枪。探马又来报,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从四面杀来。周瑜大叫一声,旧疮复裂,从马上坠了下来,后看了诸葛亮的信而死。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夺得街亭后,司马懿亲率大军直逼西城。城内的诸葛亮身边仅有一班文官及士兵二千余人,别无大将。诸葛亮临危不惧,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会冒险,因此疑有伏兵,便急令撤兵。诸葛亮料定司马懿还会来,就连夜退守汉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他为自己与马谡义同兄弟、今为明法度而斩之,也为自己忘记先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临危叮嘱、用人不明而痛哭。

马谡死后,诸葛亮自修祭文安排享祀,并加意马谡家小抚恤,按月给予禄米,还上表自贬丞相之职。

木牛流马: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交战,而粮食皆在剑阁,孔明就召集随军匠作在上方谷(葫芦谷)中秘密制造木牛流马,用来搬运粮食,司马懿得知后派人去抢了几匹让巧匠仿作来运粮。诸葛亮就派王平领兵扮作魏人,夺其粮草、驱木牛流马而回。当魏兵追至时,蜀兵便将木牛流马舌头扭转,使牛马不能行动,弃之。魏兵牵拽不动,诸葛亮又派人扮作神怪,驱木牛流马而去,魏人不敢追赶。

死诸葛吓退活司马:诸葛亮死后,蜀兵密不发丧,向汉中退去。司马懿引兵追赶,忽见蜀兵回旗返鼓,中军大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端坐在车上的诸葛亮纶巾羽扇,魏兵魂飞魄散,自相践踏而逃。司马懿奔走了五十多里后,用手摸头:“我有头否?”后来才知道车上的孔明是一尊木偶像。

诸葛亮付锦囊计斩魏延:魏延脑后有反骨,孔明每次想斩他,因怜其勇而留用。他在临终时授马岱密计。马岱依诸葛亮的计谋附和魏延造反。魏延领兵来取南狰郑。杨仪打开诸葛亮预付锦囊,出阵对魏延说:“你敢连喊三声‘谁敢杀我’,我就将城池交给你。” 魏延回答三万声也敢。可一声未毕,身后马岱大叫:“我敢杀你”,手起刀落,魏延被杀。

三国演义 著名战争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五篇

一、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1万骑兵,以黎阳为大本营;命令颜良为先锋,渡河进攻白马。曹操用荀攸之计,扬言渡河抄袭袁绍后路,袁绍命令颜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击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自领主力直扑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夹击颜良,颜良遂阵亡。袁绍大怒,命令全军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将文丑与刘备为先锋,直扑白马。曹操放弃白马,向延津撤退,并亲自帅精锐殿后,并故意放辎重;文丑、刘备带6000多骑兵追击,四散抢辎重;曹操乘机命令攻击,袁军大乱,文丑本人也被杀;曹操为诱敌深入,退回官渡。袁绍又不听田丰的计谋,并将他押送到邺城。袁绍摆开联营,步步进逼;曹操作出反应,命令于禁、乐进攻击两翼,大胜。袁绍为赢得胜利,在南方向李通、刘辟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领兵消灭暗通袁绍的地方豪强;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带领骑兵星夜前往镇压刘辟、刘备。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写书让江东孙策北上偷袭许昌;曹操谋士郭嘉认为孙策过于轻佻,必死于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孙策受到仇人阻击,伤重而亡(一说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杀孙策)。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军粮不足,意欲退回许昌,荀文若力劝曹操坚守,并最大限度支援前线。公元200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袭袁绍大将韩猛,烧毁韩猛押运的几千车粮草。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偏师偷袭许昌,抢走汉帝,遭到拒绝后又因为家属被审配收监,许攸无奈投靠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军粮草堆放地乌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营,自己领夏侯渊、张辽、曹仁等直扑乌巢,同时命令徐晃偷袭袁军另外一粮草堆放地故市;曹军假装袁军,骗过袁军的盘查,偷袭乌巢。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不听从大将张合应重兵救乌巢的建议;却听从谋士郭图意见命张合、高览率重兵强攻曹军大营,只派出少量骑兵救乌巢。救兵到达乌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乌巢袁军营,擒守将淳于琼,烧毁所有物资;再回头击败来救的袁军骑兵;同时徐晃也攻下故市,烧毁所有的物资。消息传到袁军大营,郭图为免获罪,造谣说张合为乌巢之败而幸灾乐祸,同时派人通知张合说袁绍要杀张合,张合无奈投降曹军。曹操遂大举反攻,袁军毫无斗志,大部分投降曹军;袁绍等人仅仅与800亲兵逃走;后7万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谋士沮授为曹操诚意所动而投降,后得知家属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杀;袁绍另一重要谋士田丰被听信谗言的袁绍所杀。官渡大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刘表病重,孙权于是加紧时机向荆州进攻;投靠刘表、驻扎新野的刘备也借口抵御曹操和孙权,把所属军队扩充到几万人,并命令关羽于樊口大力训练水军,准备抢夺荆州;刘表长子刘倚为后母蔡氏家族所逼,进驻夏口。8月,刘表病死,次子刘宗在实力派舅舅蔡瑁兄弟、张允、蒯越等的支持下,任荆州牧。曹操于是率领大军迅速从叶、宛的小路南下,击败刘备守军,占领新野;刘宗在王粲、蒯越、蔡瑁等人的建议下投降曹操。刘备企图占领南郡(江陵),依靠那里大量的物资抵抗曹操;曹操得知刘备意图后,自己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星夜追击刘备,由于大量百姓跟随刘备南下,曹军于当阳长坂为追上刘军,而关羽、诸葛亮已经事先撤退到夏口,刘军大败,刘备、赵云等“仅以身免”;刘备无奈只好改变主意,退回夏口。曹操取江陵后,又攻取、招降了荆州8郡,受降刘宗水、陆军达10万人;刘备于是派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孙权在听取了周瑜、鲁肃、诸葛亮的分析后,决定抗曹,并命令周瑜、鲁肃、程普带3万多水军与刘备回合。11月,曹操率领10余万大军,进攻夏口的刘备;曹操水军在赤壁与孙刘联军遭遇交战失礼,曹操领主力到达后,大军在乌林驻扎;由于水土不服,曹军大量染上血吸虫病。为了克服曹军不适应水战的缺点,曹操命令把大部分船只用铁索连起来,形成为日后惨败致命的“连环船”。周瑜、黄盖等人发现连环船有不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通常冬天吹北风,而江南由于气候问题,每年在12月有几天是反常吹东南风;为方便纵火,周瑜、黄盖使出“苦肉计”,曹操被蒙骗上当。在一个北风转东南风的夜晚,黄盖诈降,成功纵火,曹军大乱,联军乘机进攻;曹军大量烧死、淹死、投降,曹操在亲卫队的保护下,仓皇从华容道逃回江陵;为避免战船落入联军手中,曹操命令放火烧毁其他营寨的所有战船。同时孙

权在南方进攻合肥,曹操无奈命令张辽、乐进、李典星夜驰援合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退回许昌。一年后,曹操命令曹仁、徐晃退出江陵,防守襄阳、樊城,荆州大部分于是落入刘备、孙权手中。209年,孙权从东线进攻合肥,于合肥为刘馥所挡。曹操10余万大军,败给了只有5--6万的孙刘联军,主要的原因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令北方军队丧失了战斗力,而曹操过于骄傲轻敌是主要的主观原因;而联军充分的利用了各个有利的条件,所以赢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

三、关羽失荆州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摇。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四、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彝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猇亭,这次战役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后汉末年,三国鼎立。吴、罗两国,实力不相上下、魏国最强。刘备为报东吴袭取荆州、杀死关羽的仇恨,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告,起兵七十多万,亲征东吴。

孙权先派年轻的孙桓、 后派年老的甘宁等将领阻挡刘备, 都被刘备打败。 孙权急得没有办法, 就把杀害张飞的凶手范疆、 张达送给刘备,还愿让出荆州求和。刘备不答应, 非要灭了东吴不可。

之后,孙权便任命陆逊为大都督。

刘 备 的 部 队 从 春 天 出 征 直 到 夏 天, 也 没 打 败 东 吴 主 力, 当时正是盛夏季节,天气异常炎热,蜀军士兵忍受不了蒸人的暑气,叫苦连天。刘备只得让水军离船上岸,和陆军一起,靠着溪沟山涧、树林茂密的地方,扎下互相连接的四十多座军营,以便躲避暑热,休整军队,等到秋凉后再向吴军大举进攻。 马良感到不妥, 劝刘备说:“这样安营,是不是征求一下丞相的意见?”刘备说:“我很懂兵法,何必问孔明。”

陆逊看到了蜀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士卒疲乏,土气低落,认为进行反攻的条件已经成熟。

为了使反攻有把握取得胜利,陆逊先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对蜀军的一个营寨进行试探性进攻,战斗结果吴军吃了亏,可陆逊已经找到了攻破蜀军的办法,那就是用火攻。陆逊命令水路士兵,用船只装载茅草,迅速运到指定地点;陆路士兵,每人手拿一把茅草,在茅草里藏着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到蜀营,就顺风纵火。

吴军又是火攻,又是突然袭击。蜀军毫无防备,顿时乱成一团。各路吴军乘着大火,同时发起反攻,接连攻破了蜀军的四十多座营寨。蜀将张南、冯习抵挡不住,被吴兵杀死。在慌乱中,刘备拨马向夷陵马鞍山逃走。刘备逃到马鞍山。陆逊的大队人马把马鞍山团团围住,从四面放火烧山。刘备只得带着残兵败将,杀开一条血路,向西逃跑。吴军紧紧尾追,刘备赶忙命令沿途驿站的人员,集中军用物资和士兵抛弃的盔甲,堆在要道上,放火烧着,堵塞山道,阻挡追兵。担负断后的蜀将傅肜,坚持战斗,率领部下往来冲杀,身受重伤,奋力死战,才使刘备摆脱追兵,逃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没多久,刘备也身死白帝城。

五、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投靠蜀,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自己也亲自到达长安坐镇。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抢先占据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不听副将王平的苦告,把军队驻扎在附近小山,同时让王平在附近驻扎;张合到达街亭后,分一部分兵马阻止王平与马谡合兵,自己带领主力把马谡军队围在山上,同时命令放火烧山;马谡大败,不敢见诸葛亮,而逃回成都,后病死在狱中。蜀军失去街亭后,基本为张合所钳制,无法突破张合防线;而东线的赵云部也为曹真的优势兵力所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在北伐前,大将魏延提出由他带领5000精兵从斜谷出发抄近路直取长安,为诸葛亮所拒绝。

当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为吴所败,关中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着,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南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蜀军粮草不足,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援;诸葛亮只得命令退回汉中,设伏兵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陈寿之父)取武都、阴平两个小郡。第三次北伐虽然是获得了两个郡,但无法扭转被动的劣势。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据点祁山。曹睿命令司马懿、张合等带大军迎战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王平领一部分人马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与司马懿决战;在路上击败曹魏凉洲牧郭淮部,抢收当地小麦当军粮。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补给线漫长而艰辛,于是坚守不出;后诸葛亮设计败司马懿,司马懿更是坚守不出。但蜀军由于负责后勤的第二号实权人物李严(李平)粮草供应不上,而假传后主命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命令大将张合追击,张合抗议,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张合为诸葛亮所置伏兵射杀;第四次北伐也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经过3年修养生产的蜀军,一改过去从祁山出发的老路子,从斜谷出兵,同时发函让孙权配合作战;曹魏也司马懿带领大军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到达五丈原后,为了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在当地进行屯田;孙权军队也为魏明帝曹睿亲自带领大军击败,孙权退回建业;司马懿知道蜀军不可能长期作战,也采用坚守不出的老办法等待蜀军粮尽而退,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还是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病重;诸葛亮抛开副统帅魏延与姜维、杨仪等商量后事。诸葛亮死后,以杨仪为主帅,让魏延殿后;魏延与杨仪不合,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和儿子逃回成都路上被杨仪派马岱所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失败便告终。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摘抄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六篇

随笔吧为您精选三国演义精彩片段摘抄请您欣赏。

1、不一日,袁熙、高干皆领军到城外,屯兵三处,每日出兵与操相持。尚屡败,操兵屡胜。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高干皆大败,弃黎阳而走。操引兵追至冀州,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于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操兵连日攻打不下。郭嘉进曰:“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操善其言,命贾诩为太守,守黎阳;曹洪引兵守官渡。操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2、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紥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3、操引关公朝见献帝,帝命为偏将军。公谢恩归宅。操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却又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曰“叔叔自便”,关公方敢退回。操闻之,又叹服关公不已。

4、曹操自冀州回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就探看虚实。时吕旷、吕翔禀曹仁曰:“今刘备屯兵新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图之。吾二人自降丞相之后,未有寸功,愿请精兵五千,取刘备之头,以献丞相。”曹仁大喜,与二吕兵五千,前往新野厮杀。

5、策不敢违母命,只得勉强乘轿至玉清观。道士接入,请策焚香,策焚香而不谢。忽香炉中烟起不散,结成一座华盖,上面端坐着于吉。策怒,唾骂之;走离殿宇,又见于吉立于殿门首,怒目视策。

6、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来搦战。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关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关公赶来,惇且战且走。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却是那诈降兵卒偷开城门,曹操自提大军杀入城中,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关公见下邳火起,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7、关公大惊,忙披挂提刀上马,请二嫂上车,尽出馆驿,果见军士各执火把听候。关公急来到城边,只见城门已开。关公催车仗急急出城。胡班还去放火。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马赶来。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关公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都赶散。关公催车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

8、郭图谓袁谭曰:“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后必终为我祸。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图之。”谭依言,遂刻将军印二颗,暗送与二吕。二吕受讫,径将印来禀曹操。操大笑曰:“谭暗送印者,欲汝等为内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取事耳。汝等且权受之,我自有主张。”自此曹操便有杀谭之心。

9、却说操长子曹丕,字子桓,时年十八岁。丕初生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有望气者,密谓操曰:“此天子气也。令嗣贵不可言!”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时操破冀州,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袁绍家,下马拔剑而入。有一将当之曰:“丞相有命,诸人不许入绍府。”不叱退,提剑入后堂。见两个妇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杀之。正是:四世公侯已成梦,一家骨肉又遭殃。

10、是夜风雨交作,及晓,不见了于吉尸首。守尸军士报知孙策。策怒,欲杀守尸军士。忽见一人,从堂前徐步而来,视之,却是于吉。策大怒,正欲拔剑斫之,忽然昏倒于地。左右急救入卧内,半晌方苏。

11、是夜月色微明。玄德在左,张飞在右,分兵两队进发;只留孙乾守小沛。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四边火光大起,喊声齐举。飞知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所领军兵原是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尽皆投降去了。飞正杀间,逢着徐晃大杀一阵,后面乐进赶到。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欲还小沛,去路已断,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军截住;寻思无路,只得望芒砀山而去。

12、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13、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14、孙乾见绍不肯发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见玄德,具说此事。玄德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张飞曰:“兄长勿忧。曹兵远来,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乃从其言,分兵劫寨。主

15、谭引败军奔平原,尚收兵还。袁谭与郭图再议进兵,令岑璧为将,领兵前来。尚自引兵出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璧出骂阵;尚欲自战,大将吕旷,拍马舞刀,来战岑璧。二将战无数合,旷斩岑璧于马下。谭兵又败,再奔平原。审配劝尚进兵,追至平原。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坚守不出。尚三面围城攻打。谭与郭图计议。

16、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17、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曰:“先生今日在庄否?”童子曰:“现在堂上读书。”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18、颜良败军奔回,半路迎见袁绍,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而去,因此大败。绍惊问曰:“此人是谁?”沮授曰:“此必是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绍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斩吾爱将,汝必通谋,留尔何用!”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之。正是:初见方为座上客,此日几同阶下囚。

19、众将请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20、正饮酒间,忽见座上一人大哭而起,拔剑在手,直取甘宁。宁忙举坐椅以迎之。权惊视其人,乃凌统也,因甘宁在江夏时,射死他父亲凌操,今日相见,故欲报仇。权连忙劝住,谓统曰:“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凌统即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仇,岂容不报!”权与众官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权即日命甘宁领兵五千、战船一百只,往夏口镇守,以避凌统。宁拜谢,领兵自往夏口去了。权又加封凌统为承烈都尉。统只得含恨而止。东吴自此广造战船,分兵守把江岸;又命孙静引一枝军守吴会;孙权自领大军,屯柴桑;周瑜日于鄱阳湖教练水军,以备攻战。

21、苏飞在槛车内,密使人告甘宁求救。宁曰:“飞即不言,吾岂忘之?”大军既至吴会,权命将苏飞袅首,与黄祖首级一同祭献。甘宁乃入见权,顿首哭告曰:“某向日若不得苏飞,则骨填沟壑矣,安能效命将军麾下哉?今飞罪当诛,某念其昔日之恩情,愿纳还官爵,以赎飞罪。”权曰:“彼既有恩于君,吾为君赦之。但彼若逃去奈何?宁曰:“飞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若飞去,宁愿将首级献于阶下。”权乃赦苏飞,止将黄祖首级祭献。祭毕设宴,大会文武庆功。

以上是关于三国演义精彩片段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形容英勇的成语大全
三国演义描写军队阵势 第七篇

1、驰骋沙场:驰骋:奔驰;沙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2、以一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3、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4、以一当百:当:相当。一个人抵挡一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5、安行疾斗:行动从容,战斗英勇。

6、雄兵百万:数以百万的英勇的军队。形容军事强大,兵多将广,英勇善战。

7、纵横驰骋: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8、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9、英姿勃发: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10、登锋陷阵: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

11、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12、飒爽英姿: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13、过五关,斩六将: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14、可泣可歌: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同“可歌可泣”。

15、百战无前:所向无敌,形容人英勇善战。

16、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17、摧坚获丑: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18、浩气英风:浩气:即正气,刚直不屈的气节;英风:英勇豪迈的气概。形容英勇刚直,气度非凡。

19、才气无双: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20、以一击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21、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22、将勇兵强: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23、临危不挠: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24、裹尸马革: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25、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26、横折强敌:横折:摧挫;强敌:也作“强梁”。英勇果断地挫败强大的敌人。

27、贯颐奋戟:颐:下巴。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形容英勇无畏。

28、攫戾执猛:攫:夺取;戾:暴;执:捉住。能扑取或捉住强暴凶猛的敌人。形容英勇无敌。

29、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30、大势雄兵:指实力强大,作战英勇的军队。

31、天兵神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32、至死不屈: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

33、驰骋疆场:驰骋:奔驰。疆场:战场。(

34、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35、可歌可涕:可:值得;歌:歌颂,赞扬。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36、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37、一以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38、神兵天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39、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40、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41、折冲将军: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42、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43、羿射九日: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44、一以当千:当:相当。一个人抵挡一千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45、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46、临难不顾:临:遇到;难:危难;顾:顾惜。遇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47、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快,引申为奋勉。指继续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一次比一次更英勇顽强。

48、前仆后踣: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同“前仆后继”。

49、槊血满袖:指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50、骁勇善战:骁:勇猛。指矫健勇猛,善于作战。形容战将英勇出色。

51、前仆后起:仆:倒下;起: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52、佻身飞镞: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