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5    阅读:

惊魂未定未敢言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第一篇

惊魂未定未敢言

——黄庭坚涪州心态及其诗词研究

高 月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 重庆市)

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黄庭坚(1045---1125),是诗文词的全才作家,在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甚至被推为宋诗的作高代表。黄庭坚曾被贬到涪陵四年,自号“涪翁”。历来学者对黄庭坚的研究成果颇多,但综观各种研究专著与论文,对其在被贬谪涪州别驾期间(1094——1098)的创作情况很少有人研究。本文试对黄庭坚在涪州这一时期诗词创作情况及创作心态作一尝试性研究。

黄庭坚涪州诗词较少有人研究,主要还是因为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成果太少的缘故。以诗歌为例,黄诗今存1900余首(据莫砺锋先生《黄诗创作的三个阶段》统计。另:根据朱刚《从类编诗看宋诗题材》计,黄诗今存1800余首)。今存最早的黄诗是他七岁时所作的《牧童诗》,我们即以七岁作为其诗龄算起,除去丁忧三年(黄在其母丁忧三年间很少创作诗词),黄庭坚60岁去世,以50年的诗龄计算,平均每年作诗38首(以53年的诗龄计算,也达每年36首)。而根据莫砺锋统计显示,黄庭坚贬谪涪州前后近四年共作诗仅19首。就词而言,此期间也不过创作30首左右。数量悬殊之大令人惊奇。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山谷出现创作的如此低谷,历来少有人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是黄庭坚第一次遭贬,又是无罪被贬,受到很大打击,处于一种惊魂未定的心态之中,不敢多言。

一 黄庭坚贬谪涪州及其涪州诗词

黄庭坚的遭贬,与北宋党争有关。黄庭坚处于新旧党争之际,虽属旧党,但对新旧党争能持较公允的态度,且行事谨慎,但仍免不了成为党争的牺牲品。元祐中,受命和范祖禹等人同修《神宗实录》。到了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章 为相,蔡卞为国史编修官,对范祖禹与山谷等人所撰之《神宗实录》大为不满,意欲打击报复,以泄私愤。(《任谱》云:“继除宫祠。按《实录》,绍圣元年六月丁亥新知鄂州黄庭坚管勾 州明道宫,于开封府界居住。就近报国史院取会文字。”)在本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甲午),谏官上疏:“实录院所编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熙宁以来政事,乞重行窜黜。”遂贬涪州别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安置。(见《黄庭坚传》和《宋大诏令集》卷270有《黄庭坚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制》)到了哲宗绍圣四年丁丑(1097)十二月二十三日,表兄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因黔州属于夔州路管辖,张向启奏朝廷移迁山谷以避嫌,于是诏移戎州安置。

黄庭坚于1094年12月27日遭贬后,到1095年正月,还有宰臣章奏修《实录》不实,乞重加贬谪,于是又被迫夺一官。此年正月,始赴贬所。到1097年12月23日接到移至戎州安置的诏令后,于次年二月才离开黔州,后在涪陵逗留了一段时间,六月才抵达戎州。实际上六月之前尚在涪陵。所以黄庭坚实际出峡时间应在1098年六月之前,在涪州时间近四年。(1095年初至1098年5月都在涪州)

据莫砺锋先生统计,黄庭坚在黔州期间共做诗19首,但并未具体指明。现根据最新黄谱,即于1997年12月第一次出版的郑永晓先生的《黄庭坚年谱新编》统计,黄庭坚在涪期间所作诗歌有:《竹枝词二首并跋》、《予既作竹枝词夜宿歌罗驿梦李白相见于山间曰予往谪夜郎于此间杜娟竹枝词三叠传世之否予细忆集中无有请三诵来得之》、《元明题歌罗驿竹枝词》、《竹枝词二首》、《和答元明黔南赠别》、《与黔 张茂宗》、《题苏若兰回文织锦图》、《送曹黔南口号》、《王圣途二亭歌》、《杨明叔惠诗格律词意皆熏浴去其旧习予为之喜而不寐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故次韵作四诗报之耕礼义之田而深其耒明叔言行有法当官又敏于事而恤民故予期之远者大者》、《庭坚老懒衰堕多年不作诗已忘其体律因明叔有意于斯文试举一纲而张万目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站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簇如甘蝇飞卫之射此诗人之奇也明叔当自得之公眉人乡先生之妙语震耀一世我昔从公得之为多故今以此事相付》、《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惊觉乃是见道之端发于此以而颂为报》、《谪居黔南十首》《蚁蝶图》、《赠黔南贾使君》、《放目亭赋并序》,共27首。

在贬黔州期间,黄庭坚所作词作也不多,有:《醉蓬莱》之《对朝云 》、《窜易前词》,《减字木兰花》之《襄王梦里》、《使君那里》,《画堂春·摩围小隐枕蛮江》,《减字木兰花》之《中秋多雨》、《中秋无雨》、《浓云骤雨》、《举头无雨》、《月中笑雨》、《当年夜雨》,《水龙吟·早秋明月新圆》,《品令·败月霜天晓》、《南歌子·诗有渊明语》、《忆帝惊·鸣鸠乳燕春闲暇》,《定风波》之《万里黔中一漏天》、《自断此生休问天》,《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木兰花令》之《风开冷面鱼纹皱》、《东君未试雷霆手》、《新年何许春光漏》、《黄金捍拨春风手》、《黔中士女游晴昼》,《踏莎行·画鼓吹春》,《点绛唇》之《浊酒黄花》、《几日无书》,《南乡子·落帽晚风回》,《懂仙歌·月中丹桂》。共27首。

二 惊魂未定未敢言的心态

关于黄庭坚如何面对遭贬,《豫章传》:“命下,左右或泣,公色自若。投床大鼾,即日上道。君子是以知公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也。”《姑溪居士文集》卷三十九《跋山谷帖》:“绍圣中,诏元祐史官甚急,皆拘之畿县,以报所问。例悚息失据,独鲁直随问为报,弗随弗惧,一时 然知其非儒生文士而已也。既而得罪,迁黔南,徙戎。”又《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七《跋

山谷字》:“山谷初谪,人以死吊,笑曰:‘四海皆昆弟,凡有日月星宿处,无不可寄此一梦者。’此帖盖其喜得黔戎,有过从之词,其喜气可摶掬。山谷得瘴乡,有游从,其情如此,使其坐政事堂食,箸下万钱,以天下之重,未必有此喜也。”又《豫章传》:“至黔,寓开元寺摩围阁,以登览文墨自娱,若无迁谪意。”认为山谷面对遭贬,心境坦然,无所畏惧。但黔州当时是非常荒凉辟远之地,人称“鬼门关”,被贬到此,有有去无回之意,所以闻诏令下,“左右或泣”、“人以死吊”,山谷被贬到 此是很艰苦的;加之他是无罪遭贬,次年正月还因宰臣参奏乞重加贬谪,又被迫夺一官,打击接连二三。因此,他面对贬谪所表现出的“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喜气可摶掬”是其泰然处之、临危不惧人格的表现,但其内心深处实际是充满着抑郁愤懑之情。只是面对被贬的重大打击,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下,未敢多言而已。

钱钟书认为:“文学创作可以深掘事物的隐藏本质,可以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宋诗选注·序》)从山谷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文词中,依稀可见他对贬谪的不满与愤闷。

黔州是蛮荒僻远之地,到黔州需要经过翻山涉水的长途跋涉。山谷《书萍乡县厅壁》有云:“初,元明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略江陵,上夔州,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送余安置于摩围山下。” 一百八盘、四十八渡等都是入黔必经绝艰之地。山谷一路备尝艰难险阻之苦,联系到自己的遭贬,心情必定郁闷,不论他多么谨慎,也难免会在诗词中流露出这种情感。如他在途中所作《竹枝词二首》及跋语就极其委婉地表露了对贬谪的不满:“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是兄弟。”诗歌极写了道路之艰辛。竹枝词本为巴楚民歌,多为哀怨之音。黄庭坚正是借此表达内心的抑郁不满之情。《文集》卷二十六《题古乐府后》云:“古乐府有‘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余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前二叠,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说明了他作此词的原因和当时的心情。另外,过巫峡时所作《减字木兰花·襄王梦里》词:“襄王梦里,草绿烟深何处是?宋玉台头,暮雨朝云几许愁? 飞花漫漫,不管羁人肠欲断。春水茫茫,欲渡南陵更断肠。”即景生情,从“愁”、“羁人”、“肠欲断”、“茫茫”、“更断肠”等词可感受到作者伤感之情之深,暗示了他内心对贬谪的不满。又其《谢黔州安置表》有云:“伏念臣草茅下士,诗礼小儒,渐阶清除,厕列文馆,误蒙器使,孤奉国恩,罪在至愚,刑兹无赦。有司议狱,期从铁钺之诛,明主原心,终全蝼蚁之命。虽投裔士,犹得为人。此盖皇帝陛下有天地好生之心,有尧汤不蔽之福。旁开用明之网,或漏吞舟之鱼。顾兹未死之年,皆是再生之日。罪深责薄,感激涕零。重念臣万里戴天,一生吊影,兄弟滨于寒饿,儿女未知存之。”末几句令人不忍卒读,透露出山谷内心之忧愤。而逼于情势,还对皇帝多歌功颂德,这是有违山谷的心愿的,忧愤之深可见一斑。再:《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有“急雪 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与张叔和通判》:“比舍弟知明携小子相、小侄 并两儿目到黔中。

独处客舍一年,得骨肉在眼前,少慰岑寂”,可见出他在黔中 是感到寂寞和无聊的。《醉蓬莱·对朝云 》中有“万死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答王补之书》云:“今者不肖得罪简牍,弃绝明时。万死投荒,一身吊影,不复齿于士大夫矣。”《与太虚公书》:“屏弃不毛之乡,以御 魅。耳目昏塞,旧学废忘,直是黔中一老农耳------先达有言老去自怜心尚在者,若庭坚则枯木寒灰,心亦不在矣。《答洪驹父书》“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此韵茂宗送别二首》:“一百八盘天上路,去年明日送流人”,“何时幽谷回天日,保教余身出瘴去”。《减字木兰花·黔首席上 作》“巨头无语,想见牵衣,月到愁边总未知”;《黔南十绝》“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苏轼《答黄鲁直书》有“度黔,亦无可处之道也。闻行橐无一钱,途中颇有知义者,能相济否?”足见其贫穷。《与七兄司理书》有:“庭坚处摩围之下,安固寂静,无时不潸然。愿勿以寄中书浮湛动念也。”----等等,无不折射出山谷抑郁忧愤的内心世界。他处初到戎州寓居南寺天等院,名其居室为“枯木寮”、“死灰庵”,以示其心如枯木死灰,即是其此种心情的最好写照。

三 造成此种心态的原因

造成山谷此种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宋代世风的影响。宋代文人的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是文坛上的文学家,同时又是学术文化的建设者和赵宋政权赖以运行的中坚力量,有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是集文学主体、参政主体和学术主体于一身的复合型主体。作为赵宋政权赖以运行的中坚力量,宋代文人在政治生活中无论是入参大政者,还是郁于下寮者,均怀有当世之志和报国精神,“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言必中当世之过”。生于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黄庭坚也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因此在遭贬的危难处境中,还有“何时幽谷回天日,保教余身出瘴云”的信心与斗志。在此环境下,始终无法像六朝文人和唐代文人那样洒脱,在不满政治现实时就走向隐逸,做文学与心灵的自由主体。北宋的另一大特点是党争频繁,政治始终与党争密切相关。北宋文人作为政治主体,党争必然影响到其文学创作。“从主体角度观之,文学是心灵的创造,而每一个创造的心灵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渗透政治影响的时空,其文学创作不能不受政治所投于心灵的支配与影响,文学主题在政治遭际中,必将化着论肌切骨的感受,引起心灵的震颤与抒发的渴望。”(沈松勤《北宋文学主体论纲》,选自王水照等编的《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20)由于文学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二为一,文学理应成了党争的工具。但当党争发展到无原则的派系倾轧和政治迫害时,会让人耸然而惧,文人关心政治的风气不能不受到扼制和摧残,因此不得不收敛锋芒,甚至变得噤若寒蝉。因而黄庭坚在因文字起祸,政治之身被贬谪流放时,

依然是自由的创作主体,本应该有更强烈的抒写愤懑的欲望,然而他却未敢多言,主要是沉浸于新党执政、旧党失势带给他巨大的震惊之中,怕再次遭祸。然而贬谪所引起心灵的震颤又使他内心极为不平静,继而只有把精力转移到研习佛理和书法,以求得内心的暂时平静,以等待重新出山的机会。这也是黄庭坚书法在此时期获得了一个飞跃的原因。

人们常感叹“国家不幸诗家幸”。在党争激烈的政治背景下,诗歌应该“更为醒目的是抒发政治失意时、被贬处穷中的心灵感受与在心为本、不为外物牵萦的自我内省中形成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般的人生与生命境界。”(同上20)黄庭坚在思想上受释家特别是受到禅宗和理学的影响较多,在人格修养上追求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因而对社会显示及人生矛盾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并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黄庭坚在政治上并无太明显得派别意识,但因与苏轼交往密切,在背诵末派系倾轧中仍不免屡受牵连。造成黄庭坚此种心态,在被贬涪州期间诗歌创作极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受到苏轼的影响,尤其是对“乌台诗案”心有余悸。苏轼比黄年长,在两人尚未交游前,苏轼已经名满天下了。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黄庭坚的岳父孙觉处初次见到山谷之诗,耸然异之。《宋黄文节公文集》卷首二陈伟撰《太常寺议谥》:“初,苏文忠公见公诗于孙觉座上,后过李公常于济南,读公诗文,以为超佚绝尘,独立万物之表,由是声名大振,世以苏、黄并称。”神宗元丰元年戊午(1078)二月,山谷寄书苏轼,并以《古风二首上苏子瞻》,初通消息,苏轼也有报书及和章。从此两人开始神交。黄在个方面受苏轼的影响很大。因与苏轼有诗歌往来,神宗元丰二年(1079)受“乌台诗案”牵连,坐罚铜二十斤。“乌台诗案”后,苏轼数遭贬谪,一次比一次偏远,在不断流亡贬徙中度过余身。这一点对黄的影响很大,当他第一次遭到人生重大打击且也因文字起祸贬谪黔州时,他怕得到和苏轼一样不断遭贬的结果,又无法像苏轼一样以达观态度处之,只是紧闭心扉,不敢多言,实际是其不愿多言。心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到诗学观也发生重大改变。《答洪驹父书》云:“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已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于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足可见他此时的心情。编《退听堂集》也是一例。

山谷此种心态的形成与他的家境和生活状况也有关系。黄庭坚的入仕可以说是迫于生计。黄氏虽“世为江南大族”,祖辈大而盛,宦学并显。但具体到黄庭坚一族,家道已经衰微。其父亲黄庶是庆历二年(1042)进士,虽有雄心壮志,但因品格刚直而仕途不畅,不被重用。“一官十年,其连蹇龃 居其半”(《上青州文相公书》),仕途失志,可知道家境不可能殷实。嘉佑三年(1059),四十二岁的黄赡去世,其时黄庭坚仅十四岁,兄弟皆未成人,经济更加困窘。其母仍然“遣子就学”,有人劝她让儿子辍学帮组维持和料理生计。其舅舅中进士后,于嘉祐四年(1059)监涟水军,赴任时携黄同行,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减轻黄母的生活负担。可

三人同梦为证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第二篇

三人同梦为证,苏东坡乃五戒和尚转世!【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2012-08-17 07:16:00| 分类: 轮回故事 | 标签:苏东坡 涪陵 五戒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三人同一梦,迎接五戒和尚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

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抚手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

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

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后来写信给云庵说:“戒和尚不怕人笑话,厚着脸皮又出来了,真是可笑啊!但既然是佛法机缘,我就痛加磨砺,希望将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不胜荣幸了。”【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喜着僧服,熟悉前生所住寺院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是前世因缘所致。宋

苏东坡原来是僧人投胎转世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第三篇

苏东坡原来是僧人投胎转世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苏轼,又叫苏东坡,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抚手大笑道: “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后来写信给云庵说:“戒和尚不怕人笑话,厚着脸皮又出来了,真是可笑啊!但既然是佛法机缘,我就痛加磨砺,希望将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不胜荣幸了。”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这是前世因缘所致。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陈衍说:“是僧衣。”哲宗笑之。

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苏东坡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象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息。

大约元祐初年,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苏东坡点头不语,黄庭坚却根本不相信,老者对他说:“你到涪陵时就会有人告诉你。”黄庭坚认为涪陵是被贬的官员才能去的地方,自己怎么会去呢?后来他果然被贬到了涪陵,几次梦见一女子托梦告诉他前世之事,方才不得不相信先前老者所说的话。

这五戒和尚又是何人呢?据说他一目失明,还有一师兄叫明悟,五戒因为一念之差,同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奸淫之戒,结果事情被已经有功能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难当,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经预见五戒下一世可能谤佛谤僧,这样可能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

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苏东坡刚开始时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离不弃地追随左右,苦心劝化点悟于他。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轮回之说,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去世时,他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没做什么坏事,相信不会坠入地狱的,你们不要太伤心了。”又告诉说神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的”。

苦竹甘泉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第四篇

苦竹甘泉的传说

分类:没错,我就是苦竹人

2006-08-06 03:18 阅读(64)评论(0)

从前,街河市西边有座古寺。寺旁一眼清泉,长流不绝,其水甘洌异常,谓之甘泉。泉畔几簇修竹,四时常绿不凋,其枝形如龙爪,故称龙爪竹,又名苦竹。此地景致幽美,风物俊逸,古人誉为松滋八景之一。

相传北宋绍圣年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谪,从京城赴黔州贬所,途经松滋。行至街河市,见一草庵,遂往庵中投宿。庵中主持长老,法名通慧,见有远方来客,热情相迎,安顿食宿,周全备至。用罢晚膳,黄庭些带上香烛,来到前厅拜佛。三叩已毕,庭坚抬眼前望,但见香炉中倒插一支中楷狼毫,不觉蹊跷,趋前近看,顿然大惊。众人见状,尽皆愕然。少顷,庭坚转过身来,朝通慧拱手道:“敢问长老,此笔从何而来?”通慧道:“此乃贫僧浚井而得。”庭坚道:“此极似晚生所遗之管。”“如此说来,请大人细观。”通慧取下狼毫,递与庭坚。“果如其然,长老请看,此处所镌二字便是晚生敝号。”通慧接笔,果隐见管尾“山谷”二字迹痕。“大人此笔何处所遗?”“蜀中虾蟆赔。一日书罢濯笔,不慎坠入井中。不期今日在此寻得,真乃异事!”众闻此言,愈觉惊奇。通慧寻思:“蜀乡遗物,楚地复得,莫非吾井与蜀中泉脉相通?”遂命小僧从井中打来泉水。庭坚连品数口,果与虾蟆赔泉味相同。通慧捧笔上前:“既是大人之物,理当奉还。”庭坚道:“晚生情愿相赠,恳请笑讷!” 送走客人,通慧手持狼毫,踱至井边,凝视泉涌,暗自思忖:“区区三寸之管,小小文房之物,何以能辗转黄泉之下,流徒千里之遥,穿山过岭,自蜀入楚?”百思不解,心中茫然,信手将笔插入井畔湿润之地。不想这笔管着土即活,顷刻泛青,不过半个时辰,已长出几根芽来,几日后便笋干森然,枝繁叶茂。此竹节生五枝,独具一格,全不似楠、桂、金、水诸竹。尤可怪者,是其长于此地,终年欣欣向荣,移植他方,立时凋零枝败。乡人争相观看,因闻其种于迢迢千里之外,艰苦流徒至此,故称之“苦竹”。通慧为酬敬神灵功德,乃游方化缘,重修寺院,命名“苦竹寺”。

星移斗转,冬去春来,不觉五个寒暑过去,黄庭坚遇赦归来。再经街河市,但见此处寺宇轩昂,塔楼巍峨,疏竹摇摆,佳木葱茏,景象大非从前。想自己几载备遭坎坷,一朝重受天恩,不禁感慨万端,诗兴大作,遂题七律一首,以抒情怀。诗云:

云生草履踏芒鞋,

双手摩娑醉眼开。

竹苦鸣柯招野趣,

泉甘濡笔写诗才。

梵声高处群鸦唱,

塔影空中落雁回。

通慧老僧能识我,

当年山谷又重来。

苦竹甘泉漫话 [日期:2009-10-28] 来源:1994年12月《松滋报》 作者:朱厚宽 [字体:大 中 小]

苦竹甘泉是松滋旧负盛名的一大自然景观,旧时《县考》将其列为“八景”之列,由此引来多方人士的思慕。

苦竹是竹科植物中不常见的一种。它节生五枝,形似龙爪,枝端每簇五叶,节稀,干【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上无顺水槽,其笋味苦。杜甫的《苦竹》诗前四道出特征“

清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

夏虫避,从卑春鸟疑。”南宋大诗人范成大在《寒食郊行书事二首》中也提到苦竹:“野店垂杨埠,荒祠苦竹丛。”松滋何时始有苦竹,尚未知晓。但知街河市有一古庙,初名竹林寺,后改苦竹庵,北宋末年改称苦竹寺,盖因院内有苦竹而得名。屈指算来,已近千年了。 苦竹寺内有一井泉,井中水面高出井外地面,天旱不减。水味清冽甘甜,以碗盛水,外现小珠。此井因名甘泉井。每逢盛夏,汲取甘泉者络绎不绝,以其能消暑解渴,清神益智也。苦竹寺

民间传说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公安县因寇准而有莱竹,松滋因“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间而有苦竹。宋人刘斧撰辑的《青锁高议记载:北宋宰相寇准曾封莱国公,后因遭受谗言,贬扑广东雷洲,路过公安斗湖堤西4里处,“剪竹插于神祠之前而祝之日:„准之心若有负于朝廷,此竹必不生。若不负朝廷,此竹当再生。‟其竹果生。”验证了他的一片忠心。后来寇准死于雷洲,诏令移柩北还。灵柩路过公安,时人迎祭,斩竹插地,以挂纸钱。插竹又生笋成林。为怀念寇准,此竹称为莱竹或相公竹。松滋人则因黄庭坚有幸来临而令山水增色。传说黄庭坚被贬到四川涪陵时路过西陵峡,在石鼻山下,虾蟆石旁洗笔,不慎坠笔入水,而竹林寺僧一日疏浚井中泥沙得笔,插于香炉。黄庭坚贬后8年游竹林寺,认出香炉中物是自己所坠之笔。植管与地,着土复活,笋干森然。此竹即苦竹。由笔之地底穿行,人们推断松滋甘泉与号称“天下第四泉”的虾蟆碚泉相通。两个传说,虽然人物情节各异,但主人公都是北宋名人,且都遭贬,都有插竹生笋的异兆,何其相似!

苏东坡的前世
黄庭坚被贬到了涪陵 第五篇

苏东坡的前世

苏东坡的前世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

苏东坡的前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抚掌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

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后来写信给云庵说:“戒和尚不怕人笑话,厚着脸皮又出来了,真是可笑啊!但既然是佛法机缘,我就痛加磨砺,希望将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不胜荣幸了。”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这是前世因缘所致。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陈衍说:“是僧衣。”哲宗笑之。

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苏东坡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象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憩。

大约元祐初年,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苏东坡点头不语,黄庭坚却根本不相信,老者对他说:“你到涪陵时就会有人告诉你。”黄庭坚认为涪陵是被贬的官员才能去的地方,自己怎么会去

呢?后来他果然被贬到了涪陵,几次梦见一女子托梦告诉他前世之事,方才不得不相信先前老者所说的话。

这五戒和尚又是何人呢?据说他一目失明,还有一师兄叫明悟,五戒因为一念之差,同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奸淫之戒,结果事情被已经有神通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难当,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经预见五戒下一世可能谤佛谤僧,这样可能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苏东坡刚开始时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离不弃地追随左右,苦心劝化点悟于他。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轮回之说,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党建化项目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