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6    阅读:

客家饮食的独特的风味粄类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第一篇

客家饮食的独特的风味粄类

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和小吃,是粄类的统糯米粄称。客家粄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还有用木薯粉做,经过不同的加工

手法制作出来,品种有200款之多。地道的客家粄,首先选料要精,如优质米细细研磨成浆才能蒸出透明爽滑的米反皮,馅料用时鲜,然后制作也要 精,做米反用的米浆一定要细磨,一点马虎不得。

簸箕粄

1、簸箕粄

做法: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现在大多数人用的是长方形的铁板),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再入锅用

猛火蒸。约五分钟后将蒸熟的薄薄一层米浆揭下,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簸箕粄细嫩可 口,多食不腻。

仙人粄

2、仙人粄(也叫仙水冻)

仙人粄,也叫仙水冻。是用盛产于赣南、闽西、粤东山区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由于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仙人粄

仙人草”重量多十几倍的板来。有如仙术般的神奇,因此,人们便将用这种“仙草”制成的食品称作“仙人粄”。

制作原料:仙人草、水、土碱(丙药)、淀粉、白糖或蜂蜜。

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干仙人草熬地瓜粉,另一种用青色鲜嫩仙人草熬米浆制成。客家地区大都用第一种方法制作。儿时,我常看母亲制作仙人冻。每至五、六月间,正是仙人草茂盛的季节,母亲便到山坡沟谷采回仙草,然后将鲜嫩的仙草洗净晒干,捆成一束束长条状贮藏起来。制作时,即取出一束,略加切断,以清水洗干净,添适量食用碱,放在锅中熬成汤汁,以洁净的纱布过滤去渣,复将去掉草渣的仙人草汁倒入锅中,按比例缓缓注入已经稀释的地瓜粉,用勺子搅拌成浆糊状,起锅后,倒入备好的搪瓷盆中,俟冷却后,即成仙人了。然后用刀于容器中将仙人冻划成若干小块,以醴泉浸泡之。既使其更加清凉,又便于延长储存时间。吃时,取一小块仙人冻置于碗内,打碎,加白糖(或蜂蜜),再洒上几滴薄荷水即可。入口清清的,滑滑的,软软的,凉凉的,凉爽透心。有股“仙”味在心头。

萝卜粄

3、萝卜粄

材料:粘米粉300克、白萝卜1条、香菇4朵、虾米25克、瘦肉50克、萝卜丸盐(少许)、鸡精(少许)、油 做法:

①、先把粘米粉用水调成桨加一点点盐(不能多,因为炒材料的时候还要加一点盐)

②、白萝卜切细丝(或是剁小沫也可以)、寻物网香菇跟瘦肉剁成沫、虾皮洗干净炒干备用

③、锅里放油烧热,放瘦肉跟香菇炒熟,再放进虾皮跟白萝卜翻炒一会加上盐

④、把3里面炒好的材料倒进米粉桨里搅匀。

⑤、把调好的材料倒进蒸盘里(蒸十分钟就可以了)

小贴士:蒸好的萝卜粄也可以放凉后再切成小块用煎锅稍为煎下,更香更好吃。

芋子粄

4、芋子粄

制作过程:

①、选好上等芋卵,洗净,蒸熟,去皮,趁热捣成泥状。

②、芋卵泥中拌入木薯粉、水等,和匀,使芋卵泥具有一定韧度。

③、抓一小撮揉成图中元宝状,入滚水中烫熟取出,加入各种配料即可。 黄粄

5、黄粄

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如干茶树枝、干稻草等),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调色用)和少许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黄粄吃后过冷),然后,把 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淋,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同时,将约占1/3的糯米和约占2/3的籼米淘净后,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把它加工成米浆。再将米浆倒在锅中用文火煮,注 意在煮米浆中要不断搅拌,使水分蒸发而不致烧糊,从而制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粄团,将粄团取出放在铜盆中,再把粄团蒸熟,然后将蒸好的粄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这样,黄灿灿、香嫩嫩的黄 粄便制成了。

苎叶粄

6、苎叶粄(也叫粗叶粄、清明粄)

苎麻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一年四季常绿常青。苎叶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备受乡亲和游子的喜爱。

苎叶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两季为佳。制作腌面腌粉方法是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常吃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味窖粄

7、味窖粄

味窖粄是客家最大众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浆后与少量土碱水拌匀,用开水冲浆,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胀,中间凹成窝形,以甜酱油(红味)佐食,故称味窖粄。梅县街头常有油煎味窖 粄,是客家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 糍粑

8、糍粑

农历十月初,秋收之后,农闲时的客家人便开始做糍粑,俗话说:“十月朝,糍粑录录烧”,这正是新鲜、热腾腾的刚做好的糍粑的写照。一个个白白软软的糍粑里头包裹着炒熟的花生、芝麻和新鲜的白糖,吃起来口感绵软香甜,在品尝糍粑的同时,或许你也能感受到客家人纯朴的情怀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算盘子

9、算盘子

这是一道客家传统小吃,既能做菜,又能当主食。

别小看这道菜,要做到既弹又爽滑,热吃、冷吃各有各的味道并非易事。算盘子是以木薯与芋头淀粉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制作的技术难点在于搅拌材料时温度的把握。在烹制时以香油、葱、蒜蓉炒香,注意在起锅时调味。

【谷乐坊】高浓度仙人粄粉-食用方法(流程图)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第二篇

谷乐坊仙人粄粉采用纯天然草本植物仙人草,经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它不含任何添加剂,口感特佳。 具有仙草特有的香、滑、嫩、爽、韧的感觉。

食用方法:

取谷乐坊仙人粄1勺子(约10克)倒入容器里,加入20ML的凉开水调成稀糊状,再加沸腾的开水500ML 顺同一个方向边冲边搅拌数次,至完全均匀为止,再倒入锅里搅拌中加热至沸腾即可,待冷却凝固后, 可依个人口味加入牛奶、蜂蜜、白糖等调味剂即可食用,冷藏后风味更佳(建议制冷温度不低于3度)。

品种名称:谷乐坊高浓度仙人粄粉(烧仙草粉/仙草冻粉)50倍浓缩

包装规格:360g/包 粉水比例:仙草粉:水=1:50(即仙草粉10g兑500ML水)

其他说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放入白糖、蜂蜜、炼乳、红豆等调味;冷却凝结后,请置于冰箱冷藏, 加盖保鲜膜,避免渗入异味。

客家小吃中隐藏的营养价值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第三篇

客家小吃中隐藏的营养价值

旅游101班郭绍英

【摘要】本文介绍了几种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味小吃,这些风味小吃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同时这些小吃又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营养价值。这些小吃经过历史的沉淀被继承了下来。原来这些小吃不单是好吃才被继承下来的,而是它们有自己独有的营养价值。这些营养价值也被我们一一发觉。

【关键词】苎叶、苎麻根、仙人草、笋

【客家小吃的来源】小吃起源于佐酒的熟食,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随意,付钱的时候也满不在乎,眉头不用打结,实在是便宜!盛载下酒菜的碟子很小,低调而实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称为“小吃”。 一般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无关宏旨,吃起来有一番惊喜,有点儿浪漫色彩,不携带充饥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进食行为。惟独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饥,几乎全是米制品。客家小吃已经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客家营养小吃一:苎叶粄

苎叶粄也叫粗叶粄、清明粄,是客家地区在清明那天的特色美食。苎叶粄的制作原料是苎麻。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也称白叶苎麻。其单纤维长、强度最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丝、毛、【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化纤等混纺,闻名于世的浏阳夏布就是苎麻纤维的手工制品。

苎叶粄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苎叶放进锅中煮熟,然后去水,捣烂;用适量的糯米粉和捣烂后的苎叶、随主人的喜好添加糖或盐,制成饼状;也有制成饺子状,里面用瓜、豆、笋或肉等作馅,放入蒸笼蒸制而成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的一种纯天然绿色小食。苎叶粄香气可口,软而不腻。客家人很推崇这种大自然恩赐的美食。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苎叶粄的功效: 苎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安胎之功效。可治痢疾、淋症及丹毒、痛肿、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还能耐饥渴、长力气等疗效。

苎麻的根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根含酚类、三萜(或甾醇)、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黄酮类、香豆精甙类、有机酸类、生物碱、氨基酸及多糖类等,全草和种子含氢氰酸。其功能与主治有:止血、安胎、清热、利尿。用于咳血、吐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紫癜、胎动不安、痈疮肿毒、淋病、水肿。

客家营养小吃二:仙人粄

仙人粄,也叫仙水冻、草粄。是用盛产于赣南、闽西、粤东山区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由于只需用少量的“仙人草”就可以做出比 “仙人草”重量多十几倍的板来,有如仙术般的神奇,因此,人们便将用这种“仙草”制成的食品称作“仙人粄”。农历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

会长痱子。

仙人粄的制作方法:将鲜嫩的仙草即凉粉草洗净晒干,捆成一束束长条状贮藏起来。制作时,即取出一束,略加切断,以清水洗干净,添适量食用碱,放在锅中熬成汤汁,以洁净的纱布过滤去渣,复将去掉草渣的仙人草汁倒入锅中,按比例缓缓注入已经稀释的地瓜粉,用勺子搅拌成浆糊状,起锅后,倒入备好的搪瓷盆中,冷却后,即成仙人冻了。然后用刀于容器中将仙人冻划成若干小块,以泉水浸泡之,既使其更加清凉,又便于延长储存时间。吃时,取一小块仙人冻置于碗内,捣碎,加白糖(或蜂蜜),再洒上几滴薄荷水也可。入口清清的,滑滑的,软软的,凉凉的,凉爽透心。有股“仙”味在心头。仙人粄制法颇讲究手艺,做得好的,软滑到要用手捧才拿得起,柔韧到要用刀(或竹片刀)来割碎,入口有嚼头。加冰叫仙草冰,加蜜叫仙草蜜,冬天冷呼呼吃一碗烧仙草,乐趣无穷啊!

仙人粄的营养价值:仙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仙草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元素。仙人草在《中国医学大词典》中记载:“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之功效。据专家研究,常吃仙人粄有止渴、解暑、生津功效,对高血压、风湿关节炎、中暑、感冒、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在仙人草所含成分中,黄酮类物质具有抑制癌症细胞生长、降低血压的作用;多糖具有增强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作用;香精素有镇静、清凉解毒利水的功效;微量元素具有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维生素能

调节和增强生理机能等。

客家营养小吃三:笋粄

笋粄是客家小吃中最典型带有浓厚的中原饮食文化烙印的风味小吃,笋粄也是客家人钟爱的小吃之一。笋粄中的笋用山上生长的竹笋制作,最好是春天生长的苗笋,平常一般用一年四季都有的田笋。笋粄的皮用木薯粉制成,搅粉的时候一定要用温度适中的水,冷水是做不出来的。笋粄蒸出来的粄皮是半透明的,咬一口下去,既有韧劲又滑润,粄里的馅料鲜爽,加上蒜蓉、香菜、调料的香味,非常特别。 笋粄的营养价值:笋粄中的原料“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 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

大肠癌的功效。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笋有一定关系。笋还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

【结尾】客家小吃的创造跟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小吃中独特的营养价值也正和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身体需要相辅相符。作为客家的一份子,我希望能将这些独特的客家营养小吃一直继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分享、感受客家文化。

客家小食——粄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第四篇

客家小食——粄

客家地区有很多美食,糕点类的小吃也是多且经典,在客家话里“粄”就是“糕”的意思。(粄:ban) 像钵粄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传下来的,已经流传的好久好久。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钵粄、味酵粄、甜粄、萝卜粄、糍粑粄、清明粄、艾草米果--蕉岭人叫青粄、腐皮卷、黄粄、捆粄、笋粄、忆子粄、老鼠粄、算盘子、仙人粄等十五种常见的“粄类”。希望大家能喜欢。

O(∩_∩)O哈哈~ 大家要是发现有其他“粄”可以补充,记得留言告诉我!本人不胜感激!

(以下图片均由网上淘来的,非常感谢图片提供者的友情赞助。)

一、钵粄(发粄、碗粄)

钵粄(发粄)是梅州客家人过年过节常吃的糕品,也是祭祀场合的主客。“钵粄”又被叫作“碗粄”。它是经过发酵的,粄面从碗里隆起来,会出现裂缝,就像是花开。

原料:大米(制成米浆)、酵种(小苏打粉)、白糖

做法:

1、将大米浸泡在冷水中,浸泡时间长短由米量决定。

2、将浸泡过的大米连米带少许水,一勺一勺地倒进石磨,将大米磨成米浆。

3、在米浆中掺一些用酒糟做成的“酵种”(今人用小苏打粉),充分发酵后倒入小陶钵中蒸熟。

4、蒸熟后的“钵粄”从碗面隆起来,像一座尖顶的小山峰,且出现裂缝,客家人称之为“笑”,喻为喜事降临的征兆,所以,钵(bo)粄要“越笑越好”。这是年节和红白好事常用的食品,可用于祭祀及馈赠亲人,红色的“钵粄”被人看做喜庆的象征。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温馨小提示:可以根据对色彩的需求在调味料上作调整。(白色的钵粄——加白糖即可、红色的钵粄——加白糖放酒曲、黄色的钵粄——加黄糖)

二、味酵粄

原始做法

原料:大米(用石磨磨成浆)、土碱

做法:

1、将大米浸泡在冷水中,浸泡时间长短由米量决定。

2、将浸泡过的大米连米带少许水,一勺一勺地倒进石磨,将大米磨成米浆。

3、用开水冲浆(这一步很关键),配以适量土碱(枧jian沙),盛在小碗中(个人建议:最好有大蝶子用大碟子)用旺火蒸至碗面周围膨胀,中间成窝形时即可。

现代做法

原料:粘米粉、土碱

做法:

1、用冷水将粘米粉冲成米浆。

2、用开水冲浆(这一步很关键),配以适量土碱(枧沙),盛在小碗中(个人建议:最好有大蝶子用大碟子)用旺火蒸至碗面周围膨胀,中间成窝形时即可。

吃法:

原料:糖、盐、蒜等

①醮吃:用黄糖以及少许酱油熬汁,成“红味”,或用蒜仁、辣椒、盐煎调,成“白味”,放进粄碗中,用竹签划成小块醮吃,前者香甜,后者香辣。

②炸吃:把面粉调成糊,碗粄切成两块放糊中均匀拌于表层,放进滚沸的花生油锅内炸熟后捞起,配以“红味”“白味”“蒜蓉辣椒”均可,各具风味。

③炒吃:把碗粄切成小块,配以肉丝、鱿鱼丝、香菇、葱花等配料烹炒后盛盘中,撒上胡椒粉即可,味道甚佳,客家酒楼餐馆常喜欢采用这种方法烹制。

三、甜粄(年糕)

原料:糯米、杂交稻米、砂糖

做法:

1、用三股剖法,即糯米三分之二,在来米三分之一混合磨成米浆,磨好后用石头压去水分。

2、把生粄放在拜箕内,一斗米用六合斤砂糖的程度,混合后放些香蕉油,用双手搓挪均匀。

3、把搓挪均匀的生粄放入蒸笼(蒸笼里最好铺好芭蕉叶),用猛火蒸,约一小时半就可起笼。

四、萝卜粄

原料:

粘米粉300克、白萝卜1条、香菇4朵、虾米25克、瘦肉50克、盐(少许)、鸡精(少许)、 油(两大匙 )

做法:

1、将粘米粉加入适当的水和一点点盐调成米浆(盐无需太多)。

2、白萝卜刷成细丝、将香菇跟瘦肉剁成泥状、虾米洗干净炒干备用。

3、锅里放油烧热,放瘦肉跟香菇炒熟,再放进虾米跟白萝卜翻炒一会加上盐。

4、把步骤3里面炒好的材料倒进米浆里搅匀。

5、把调好的材料倒进蒸盘里(蒸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温馨小贴士:蒸好的萝卜粄也可以放凉后再切成小块用煎锅稍为煎下,更香更好吃。

客家风俗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第五篇

生活风俗

广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来宾的客家人仍两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主食大米饭、大米粥,由妇女在早上煮好,凉冷,放进橱柜,粥白天吃,饭晚上吃。饭是倒出米汤后干焖而成。他们不喜欢吃烂饭,故用此法煮饭。吃粥时,喜欢熟盐拌粥。其副食是猪肉及各类蔬菜,不定时吃牛肉及其他肉类。一般猪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热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他们的传统名菜是扣肉、白斩鸡、醋排骨、醋大肠以及炒醋酱鸭。风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晒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坛,鲜黄即可打开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绿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馅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制好。裹粽用粽叶。农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饭,放入糖,再用树叶染成不同颜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馅制成的水煮馍。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汤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酿的米酒。

来宾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屋为平房,厅堂分为上厅、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厅后面是储藏室,上厅正宗摆八仙桌、挂镜屏,镜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饭在下厅,冬天烤火也在下厅。上厅两侧是大寝室,为老人和已婚夫妇使用,下厅一侧为小寝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侧为厨房,猪牛圈则在房屋的左右两侧。照传统俗规,旧房多留给长子住用。

家庭风俗【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由于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房活动,往往一个姓有若干宗房。整个姓氏,传统有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男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

由于重家族,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

【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

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或外甥女)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婚姻风俗

来宾客家人择偶,多为父母作主,媒人拉线,其婚礼一般有说媒、坐谈、合八字、定亲、迎娶、三朝几个环节。

媒人看两家年龄相当、人才相配的男女青年尚未婚配,就主动上门说媒,或是家中有待婚或待嫁的青年,其父母也会求媒人作好事。男女双方见面后,互相倾吐心事,于老人同意,认为合适,就开出“八字”,由男方交给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等捏算,假如男命是金或水,女方是水或金,就认为比较合适成婚。一旦“八字”合适,双方老人同意,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就有希望了。接着男方下聘金,俗称“外家钱”,多少由双方议定。下聘金就算定婚了,然后才到政府去办结婚证。待男方准备妥当,把迎娶时间告诉女方,女方就得着手准备嫁妆。婚礼前一晚,新郎在陪郎陪同下,给女方送去肉、酒、水、糖若干,新郎回到自家。第二天,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下去迎娶新娘,并带去名目繁多的封包,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婶婶,甚至厨房烧饭、砍肉的也得一份。新娘的哥嫂也得给新郎封包和新鞋。又从男家挑选两位姑娘拿稻穗、剪刀、镜子、公鸡到女家,由女方家招待。和当地壮族群众一样,女家都要给陪郎和男家来的姑娘挂彩,抬出嫁妆。出嫁那一天早晨,新娘站在米箩下向祖宗辞行,然后,穿黑衣、黑裤、黑鞋,束红头绳,撑黑伞,捂白毛巾,由嫂子背出门坎,向新郎家步行或乘车去。到男家拜堂后,新娘当晚要回娘家,第三天才在母亲、伯娘、婶母、嫂子等人的陪同下,担着小猪、小鸡到男家,以示为新婚夫妇准备生活的本钱。

信仰风俗

客家人的保护神是“灶王”——土地神。土地神的神位设在村口,旁种一棵大榕树,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二月二、四月八、端午节、中元节,客家人都要前往祭土地神,摆上猪头、鸡、鱼(均是熟的),三碗饭、三双筷、三杯酒,点燃香烛,席地而跪,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安好、生产丰收以及其他要求。供品的摆设位置是:香最近神位,酒饭次之,荤菜最远,蜡烛在两旁。另外,谁家添丁添口、出外读书工作,也要祭土地神。

伏波庙、大人庙、女庙,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参拜的,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三令五申严禁搞迷信活动,客家人还是暗中参拜。伏波庙,即为纪念汉朝将军马援南征而建的庙,庙会时间是正月初六。大人庙是纪念清朝丞相(大学士)陈洪谋为广西民众请命免交钱粮而建的,庙会时间是正月十九。女庙是纪念刘三姐建的庙,庙址是在一个山洞里,正月二十九日举行庙会。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客家人过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后以及秋收后集中于祠堂,一来听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解释家谱,续写家谱;二来商量姓氏内需要解决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纠纷、建筑、生产等。

婚嫁风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婚嫁礼俗,以封建礼教诸俗为基础,大多显得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可说是颇多陋俗。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幂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礼、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见其遗风。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历史。光绪《惠州府志》记曰:“婚姻,俗用槟榔为聘,以多为贵……其聘仪妆奁则称家之丰约为之”。“俗用槟榔为聘”中的槟榔,旧时中药铺有售,在聘礼中,它多具象征意义,而真正的聘礼传统都是以银钱、食用之物为主的。“府志”说聘礼“称家之丰约为之”,实际上,即始“约”者,聘礼的数量也是相可观的。

惠州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锁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滞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

惠州民间的繁杂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认婚)、“纳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今日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

丧葬礼俗

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

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

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客家风情

⒈补锅头

客家人节俭,锅破了,补补再用,于是就有了“补锅头”的行业。补锅人很辛苦,风风雨雨,走村串户,起炉火,推风箱,满面汗水,锅底煤灰一抹黑,好在大家都热情,倒茶水、送米菜,连小仔子(小孩)都搬椅搬凳,补锅师傅也“会出门”千恩万谢,伯姆长、大嫂短,嘴巴甜,手艺更好,补的锅平又滑,炒起菜来唔(不)挡铲(锅铲)。

⒉放车筒

围龙老屋门口有一个水塘,细仔子(孩子)们常往水塘“放车筒”,截一段麻竹来,捅穿竹节,唯留一底,往里放些蚯蚓,然后沉进塘底用石头压住,几天后再捞起来往簸箕里哗啦啦一倒,哇,什么滑哥(塘虱)、虾公老蟹、黄鳝鲫鱼等活蹦乱跳,十分喜人。

⒊砻谷

要将谷子变成米,就要去砻谷。砻是客家一种传统的粮食脱壳工具,由竹丝编形、内填红土夯实,上面旋转的为盘,固定的为座,交接处多有竹齿,用以碎谷脱壳,使用时以长木勾推转可省力,速度宜快勿慢,可使谷壳分离匀称、米粒不碎,故有快砻之说。

⒋放米【仙人粄是凉性的吗】

要使谷糠与米粒分离出来,就要放米,“放米”的工具叫风车,纯木质结构,利用手摇风力原理去除尘土和谷糠的粮食净化工具,风车的前斗出精谷(或米)、二斗出瘪谷(或糠)、尾口出尘土杂碎之物,分类有序。

⒌磨豆腐

客家人逢年过节都要蒸粄磨豆腐,这些都离不开石磨,石磨是用麻石刻置而成的粮食碾磨工具,外形原理与砻相似,主要用于磨浆,著名的客家豆腐和发粄、味窖粄就是这样磨出来的。与砻一样,使用时配用木勾可省力,而速度则宜慢勿快,磨出的豆浆或米浆才细嫩滑腻。

⒍踏粄

碓是客家传统的一种舂米工具,木质结架,末端有一石臼,装盛粮食,碓头包铁,另一端是踏板,上有扶架,使用时可扶手,配合脚用力踩踏,就这样利用杠杆原理舂米成粉,客家人过年必备的甜粄(年糕)就是这样打置出来的。

⒎对歌

以前客家人主要的娱乐生活就是唱山歌,客家山歌用有几种基本因定的内典调腔版,但内容极丰富,有叙事或对话式,更多的是情歌对唱,当然也有俏皮逗乐,男女刁搔的歌,任由发挥,即兴而创,因此,客家山歌一般都是在山间劳作时,为放松情绪、排除疲劳时才唱的,故称山歌。在莽莽的大山中,常常是不见人影,但闻歌声,男腔女调,尽情放歌,山风飘送,山高水远,无边无际,十分引人。

⒏捡等路

客家人走亲访友、特别妇女回娘家,都会准备些礼物,一般都自产的瓜果或自制米粄、发糕、鸡蛋之类的东西,方言称“等路”,谁家有人客来,左邻右舍,特别是孩子,都会跑过捡“等路”,那热闹的场面洋溢着暖暖的情意。

9.三叔婆

三叔婆是个有菩萨心肠的人,每当“唱歌人”(要饭的人)来到门前,她自己再辛苦,那怕只有一条蕃薯,都要送给人家吃。

10.讨饶

客家人有个习惯,两家小孩“搞上持”(打架),伤人的一方家长就会主动煮上一两只鸡蛋,带上自家小孩到对方家去认错“讨饶”(请求原谅)并保证以后改正。

11.讲古

阿公的“讲古”里,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讲祖上迁徙的传说,祠堂前竖立的功名,也讲才子宋湘、李文古和三斤狗的故事,更讲劝人向上,为人处事的道理。

12.端猪红

客家人有很多习俗都能体现“和亲睦邻”的观念,端猪红便是一例。不管谁家杀猪(是件大好事),主家都会把一碗碗香喷喷的猪红分送给同屋的左邻右舍,然后请各家的长者前来吃顿饭,于是大家都能分享到哪种快乐,十分惬意。

13.仙人粄

仙人粄是梅属客家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消暑食品,由一种叫仙人草的植物熬制而成,黑色稠状,味甘和平滑,加上蜂蜜,甜润可口,清热消暑,是盛夏里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14.照砂虫

点燃干艾草薰烤脚底,是客家山村的人们治疗脚气、杀灭砂虫的好方法。

15.偿酒

闻名瑕珎的客家娘酒,其制作工艺也很特别,其中最后一道叫“炽酒”,将娘酒原瓮置于露天空地上,在其周围点燃谷糠、锯末等燃料,用这种文火烤炽的酒既可去除湿气,又可使娘酒更加香醇,酒炽好后,主家都要当场开瓮打酒,请左邻右舍,尤其特别是有经验的长者过来“偿酒”,希望在大家的品评中学到更多。

16.客家围龙屋

被誉为中国五大古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围龙屋,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粤东客家地区的人文地标。也因为养育了无数的客家儿女,承载着无比深厚的乡梓情意,而成为无数客家人心中永远温暖的精神家园。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