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韩国危机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9    阅读:

韩国经济危机原因
韩国危机 第一篇

韩国经济危机得原因

一. 韩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

1 管制经济和政经勾结

1997年初,韩宝集团以5兆7千万韩元(约合47亿5千万美元)的负债倒闭时,世人无不震惊。人们不仅要提出疑问,为什么政府会给即将倒闭的企业数量如此庞大的国家贷款。很显然,这就是政经勾结。没有权力的支持,国内的金融机构是不会同时把数额如此庞大的资金拨给这几家大企业的。这些大企业并没有把高出企业资金300%或400%的金融贷款用于技术开发等有意义的项目上,而是将之据为己有,中饱私囊。垄断企业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有必要形成不为人知的隐性资金。数额庞大的不良贷款所能持续的原因,就是政府在事实上掌握了金融机构的人事权及其它权力。金融机构的借贷并不是以严格的贷款审查和客观实际为准绳的,而是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内部的勾结决定的。因此,这种管制金融就成了权力与垄断企业之间政经勾结的支柱。

2 韩国的财阀企业

韩国财阀企业的最大弊病就在于重复投资和拆借经营。根据韩国产业银行的分析,类似三星、大宇、LG等主要大型企业的重复投资过剩和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不善是导致韩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根源。

1998年3月6日,韩国产业银行公布了韩国国内业近10年来设备投资的分析结果。就企业本身来说,并未形成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型的设备投资势态。但在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电器、造船、汽车、煤油6个垄断行业中体现出向大型企业的强有力的投资倾向,在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电子、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等行业。韩国产业银行分析认为,这种投资竞争趋向不仅脱离了现有部门,而且向新的行业扩展。因此,其最终成为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另一方面讲,在国家经济未形成大规模时期,一个集团的倒闭或是破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政府会阻止这些企业的破产。况且以政府的权力做到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如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控制金融系统的话,宁愿让它负债经营也不会让它倒闭。但是过高的负债率不仅存在危机,同时也是个时代性的错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更希望这些企业集团能够将负债转为资本经营,但为时已晚,韩国国内企业要想持续膨胀经营,即无限地扩张附属公司,就只能靠庞大的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我们称之为拆借经营。在韩国经济以绝无仅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的同时,财阀企业的膨胀正是以这种拆借形成的。问题是银行的借贷行为并不是经过对企业的客观审查后发生的,而是受政府和其它部门的控制。同时,政府通过银行借贷垄断企业,将其牢牢地握在手中。企业的兴旺与能否得到贷款息息相关,在这种前提下,必然会形成政经勾结,而且政经勾结而形成的拆借经营,必然使企业丧失经营的透明度。

二. 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干预。

1随着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政策管理失去了一致性和一贯性,同时也丧失了其信誉度,而且政府的措施只限在表面上。金融成为韩国经济生长的血脉。而且,依据政府主导和发展的构想,金融市场对政府的影响力要远远超出证券市场。与此同时,企业在资金短缺时,并未想到消费渠道和增加竞争力的能量,而是将资本投入到政府经费上去了。随着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政府主导的金融已达到了临界点,虽然随着开放的扩大,不断显现出国际竞争力的脆弱性和危机管理能力的缺乏,但仍坚持着过去政企不分的惯例,政府干预金融机关的人事、资金、利息等的直接管理(directman2agement)权力不断增大,而运用通过协

【韩国危机】

商和调整手段的间接管理(indirectmanagement)相当微弱,这些结构性问题造成了金融系统贷款比例和人事委托的无条理性,以致于金融机构未能挣脱政府“保护”的牢笼,无法适应硕大的国际金融市场而遭失败。政府应实行金融救济,运用市场原理,使金融机构重新复活,不应让金融产业中道德性懈怠(moralhazard)现象不断蔓延。

2事实上,金泳三时期,大多数的议案是以政治的观点去形成的,改革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政治领域,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所欠缺。在公平竞争的大企业的支配结构或是经营方式上也未尝试过向国际标准靠拢。1990年是改革的时代,随着韩国进入所谓金泳三文人政府,认为有必要进行象卢泰愚政府所采取过的社会变革,开始加速了改革的步伐。比如,以金融制度为例,摆脱了过去金融就是实物经济支柱的意识,可以认为,改革的推进是从政府意识到了金融产业自身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开始的。但因改革程序上的问题和推进体系的界限问题,在政权初期,虽然金融政策有所变化,但却没能触及到金融产业开放的结构性改革上,而只限在了提及到金融监督机构的改编或金融机关的大型化和运行自动调节的阶段。而且,因金融实名制度的意图囊括了过多的政治性因素,其改革名不符实,最终导致失败。与此同时,在国家经营上过多强调了政治性,没能给负责经济的部门以实权。临近政权末期,改革的意志开始衰退,改革的权力基础逐渐削弱,潜在的矛盾开始激化。政府初期想要治愈公务员消极性的决策,也没得到实行。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政府的洞察力减弱和目标意识模糊,频繁的人事调动而引起了成就动机低下,不断强化的审计,预见性较低的政治干预等等诸多因素都结合在了一起。政府内部的人事变动只重视表面的进程,而以部长级为首的最高权力者经常替换,不仅不尝试恢复防御职能,反倒丧失了一贯性和一致性。

【韩国危机】

3由于韩国集权化的权力结构,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职位也就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巧合的是,当时经济部门负责人认为经济的实物部分是相当牢固的,因此,不仅没有鼓励对外汇危机的防御活动,而且在对策方面更加疏忽。因最近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发达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业务成为瞬间化产业,并迅速形成对其金融制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判断。而行使着莫大权力的部长的意识,公务员们的专业性知识的欠缺等,都可视为政权末期适应能力脆弱和在追随国际金融潮流的过程中起了逆反作用。

因为政府的具体政策提示不及时,才导致了金融市场混乱、大企业连续破产倒闭的恶性循环,同时,对不良企业的处理方案缺乏一贯性,政府的政策也失去了信赖度,其结果是与国家的总体危机密切相关。因政权末期的“漏水”现象和金贤哲(金泳三之子)事件,总统政权的凝聚力开始低下,期间潜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了。原以为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总统的面前出现的是悲惨的现实,其国家最高领导的地位也开始动摇,随之在野党(新韩国党)的内部龟裂不断加速。

4因金融系统的落后与政治社会腐败文化相结合,竞争力开始低下,总统的权位丧失与政权交替期相吻合,危机终于全面爆发了。期间除国内问题纷繁复杂之外,尚未成熟的经济外交无法对应国际环境变化,在初期平息外汇危机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因当权派强调文人政治,所以所谓的职权泛滥现象(lameduckphenomenon)比预计的来得早,在领导层的龟裂更加深化的情况下,不会存在控制经济危机的专门组织(controltower),而人们都在忙于选举间的责任回避。同时,政策方向的设定不确定,为对应危机的严密的政策步骤也未形成。如此这般,政府领导层的溃退现象,早在危机深化之前已经发生了。例如,虽然国际收支赤字仍在持续,但没能改善因僵化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不灵活的外汇供求。同时,因急剧的资本市场开放和外汇供求,使短期外债巨增,而政府对此却呈现出中枢神经麻痹状态。与此同时,对泰国、印尼的经济危机和香港的通货危机等异常气流的分析,都是以knowledgeworkers为中心提出的,政府只限于公式化的程序顽固地认为,国内经济体制与东南亚各国有所区别,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与其说企图正确剖析国际金融的内在,还不如说造成了以实物部分为优势持乐观态度的失误。而且,对大企业连续倒闭和金融机关的不良化而造成的对外信誉度下降,缺乏对问题深刻认识。在与IMF

的协商过程中也显露出专业化和准备工作不足,有评论认为,这不仅对金融支援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不利于今后国家信誉度的改善。【韩国危机】【韩国危机】

5其国内垄断企业持续不良,金融机关健全性恶化、危机对策能力的生涩,外汇流动性较低等国内性因素较多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否认国际资本急剧流动的变化及泰国危机的传染效果等外部因素,也是其主要原因的事实。要铭记的是国家的信誉度不仅受单纯的经济现状或外汇流动性影响,而且受克服目前经济危机的政治意志和国家能力的左右,同时受到处于危难时期是否有得到国际协助的外交能力的影响。韩国进入金大中当权时期,危机局面有所稳定,目前,很多部门都处于恢复状态。世界3大信用评价集团的Fitch-IBCA,Standard&Poors,Moodys分别在1999年1月19日,1999年1月26日,1999年2月13日,都将韩国的信用等级上升至投资合格对象国,美国投资银行JP-morgan将今年韩国银行规划的3.2%的经济增长率,展望在4%上。外国评论社也都争先恐后报道韩国克服经济危机的状况。美国的纽约时报在24日的报道中评价说,韩国是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救济之后一年内,在亚洲国家中最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国家。当天时报以“暗淡中的旺盛的活力扭转氛围”的题目,经3个版面,详细报道了韩国经济的恢复势态,而且现在韩国政府官员,JohnDuzwardIMF韩国事务所所长,许多经济学家,投资专家等都自信地认为韩国显示出经济恢复的势头。韩国经济已经走出了不景气的最低谷,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会达2%,而截止到目前,经济增长率已翻了一番,与去年的———-6%的增长率相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韩国实行了广泛的经济结构改革,得到了投资家们肯定,特别是金大中总统极力推进的表现为“Big-deal”财阀改革受到了好评。而且,将64兆韩元(约合533亿美元)投入到金融改革中,安定了金融体制的举措,提高了对韩国经济的置信度。韩国经济不断恢复的最好证据就是韩元稳定和利率回复到IMF危机之前状态。随着韩元的稳定,引进大量外资的韩国股票市场,被认为以去年美元标准指数最好的市场。金大中总统为引进外资所采取的大胆的开放政策,让外国人不再憎恶韩国,而成为赞美的对象,韩国是从战争的废墟中,以汉江的奇迹,建立了国度,支起了经济的框架,经过短暂的20年的经济发展,树立了今天的地位。而1997年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韩国的经济的一次失败,而是为了重新收获硕果的准备。韩国在当时掀起的集金运动,体现了韩国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原动力和强大的意志。当然,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国内问题和结构调整要进行。现在人民和政府正团结起来抵御此次危机。

三. 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四. 金融市场监管不力

1间接融资造成的不良后果。对国外短期借款依附程度高为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政府于60年代开始就选择了“间接融资优势”的制度安排,尽管70年代开始培育资本市场,但其规模一直都很小。原因是:第一,韩国企业历来对和别人分享所有权犹豫不定,而且害怕因发行股票而使其财务状况和其他事情被揭露,加之有政府的刻意培植和主办银行有求必应的优惠贷款等,使得企业宁愿借债投资而不愿通过证券契约获取资金。第二,为满足政府“重化工业治国”的需要,企业集团对政

府支持的项目进行广泛的投资,对它们来说,从银行系统借债比在股票市场筹资更为有利。因为从银行借债可以将企业的风险分摊给政府,借的越多,分摊的程度也就越深。第三,韩国股票市场上股票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被“大户”所操纵,“内幕交易”较严重,抑制了股票投资者的参与热情。韩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以银行借款、借用外债和政府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70—80年代占80%,985—1994年仍占60%左右;直接融资中,股票筹资

在70—80年代不足14%,1990—1994年也仅为15.9%,主要是大量利用短期商业票据筹资。商业票据由企业集团出具,综合融资公司贴现,商业银行再从综合融资公司购买,其特点是利息较高、期限短且无担保、风险高,而且企业集团经常采取“滚票”方式用于长期投资,其市场交易额1988—1997年扩大了10倍多。间接融资优势使企业过多地倚重银行,风险过多向银行集中。短期商业票据的不当使用,以及综合融资公司和商业银行又过多地涉及,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风险。1997年6月起亚集团就出现了严重的商业票据兑付危机。

韩国国内储蓄率历来是很高的(达34%),但投资率比其更高,因此企业仍需大量举借外债。在60年代后期国外借款占外部融资总额的38%;到1997年底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尚不包括企业集团通过所属证券公司向海外融资的数百亿美元),占GDP的37%,其中短期外债占60%。1997年恰逢还债高峰期,而实际可用于偿还外债的外汇储备仅为区区数十亿美元,在穆迪公司等降低其信用评级后外部筹资无以为继,于是就引发了外债偿付危机,并进而演变为灾难性的金融危机。【韩国危机】

2 政府政策的失败

2.1 对起亚集团处理的拖延

1997年初,韩宝集团倒闭后,不仅是中小企业,

连大型企业也在一个月内纷纷倒闭。1997年7月起亚局面扩大以后,拒付贷款的趋势日益明显。确切地说,如能正确地对待起亚集团的问题,对韩国来说也许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但政府当局并没有认真剖析起亚集团的本质问题,而是更多地考虑是否将它转让给三星,因此在枝节问题上白白浪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静观政府动态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商,开始对在韩国的投资感到不安,并开始迅速回收其已投入的资本,并不再投入新的资金。在这种局势下,国际金融组织对已到期的外汇资金不再给予延期,并把本金收回,也不再给韩国贷款。因此,国内金融机构的不良局面不断扩大,为了生存不得不回收投向企业的贷款。企业的资金流动因此出现的阻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的大企业开始从国外借入大量的资金,在这一过程中韩国的外债迅速增加。政府当局不仅未能解决起亚集团的衰败,而且还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同时决定将起亚公有化,即国营企业化,对起亚集团的错误的决定,令外国投资者开始怀疑韩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并对韩国经济的现状感到强烈的不安。

2.2 过早地对外开放

因韩国对资本引进的控制放宽及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吸引外资更为容易。众所周知,金泳三执政时期“世界化”成了时髦语言,自总统海外巡访归来的路上第一次提出“世界化”后,它就象是象征着韩国的未来一样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世界化的冲击波在不经意间向我们闯来。资本市场过大的开放程度和过高的开放速度,使韩国经济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在金融管制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国内金融机构,将无法抵御来自利息差异、汇兑损益,以及外商企业企图通过股票投资收益来收回大量投机资金等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以致造成资本市场的混乱。事实表明,韩国过于盲目地加入OECD成为韩国资本市场激烈动荡的开始。

2.3 金融监督的疏忽和综合金融社许可证的滥发

金融监督的失败是造成外汇危机的主要原因。因金融监督不够完善,银行之间,企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对庞大的不良债权视若无睹,也不进行更正,对资本自由化的进展也无法作出反应。特别是综合金融社向东南亚的投资没有得到控制,成为最大的问题。

综合金融社盲目吸引低于韩国利率的外国资本,开始玩起了借贷游戏,金融机构尤其要调整好长期信贷与短期信贷之间的结构,无任何经验的综合金融社买入利息较低的短期资金,用以购买东南亚、韩国,甚至俄罗斯的高利息长期债券。债券的利率越高,说明其风险越大,而致命的一点就在于综合金融社完全不考虑这种风险,将借入的短期资本全部投入到长期债券当中,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风暴一来,综合金融社的这种长期债券变成了一张废纸,为长期债券提供担保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开始要求其偿还债务。迫于无奈,综合金融社在国内的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由此,美元的价格也随之上升。外国金融机构很快就了解到综合金融社在海外的负债高达数百亿美元,并开始抽走资金,美元紧缺、美元价格也开始暴涨,综合金融社为防止最恶劣的势态发生,开始用一年的短期信贷,甚至一天的超短期信贷,欲堵住这个缺口,以债还债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在美国,也有过一些盲目的金融投资者,只片面地看到高利率向风险较高的junkbond(垃圾债券)大举投资,为此付出了昂贵代价,而韩国的综合金融社却没能吸取他国的教训,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4 盲目的汇率防御,耗尽了外汇储备

综合金融社的经营不善以及政府错误的汇率管理,使外汇危机又加深了一步。这期间政府并未遵循外汇市场的变化规律,而是将其一天的变动幅度只限制在2.5%左右。因此,与日元在1995年5月~1996年末平均下浮约40%同期比率相比,韩元在此期间只下浮了11%,也就是说,韩元相对日元,平均上涨30%,因此在竞争中韩国处于不利之势。经常收支急剧恶化,1996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237亿美元。进入1997年,因出现韩宝等大企业拒付贷款

经济危机对韩国社会影响
韩国危机 第二篇

浅析经济危机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摘 要: 2008年9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韩国作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灾国,在时隔11年后再次受到重创。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恐慌,经济低迷,股市和汇市一路暴跌,从而引发了社会危机和就业危机,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一危机由内需不振和出口骤减的形态逐渐转移到实体经济,对韩国社会各层面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韩国社会 金融危机 影响

在此次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风暴中,亚洲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而韩国却是亚洲受冲击最大的国家。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无一例外地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导致深刻的社会危机和重大的社会变革。本文主要分析这次危机对韩国社会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方面,同为亚洲的经济危机灾区,中日韩三国的合作较之前有所增加。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全身而退,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打击。这就要求加强各国各地区间的合作。就韩国来说,与中、日的合作对其尽快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尤为重要。三国共同携手,在经济上密切合作,在整个东北亚的范围内,尽快实现自我恢复,今后将在世界经济秩序中成为重要枢纽。

与积极方面相比,负面的影响较多。首先,从收入、就业失业状况等方面来看,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这期间,韩国各个阶层里都出现了就业困难和失业严重的状况。三四十岁男性是家庭负担最重的

2015赴韩国考察情况报告
韩国危机 第三篇

2015年10月6—17日,我随干部培训班组成的考察团一行对韩国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频多。

一、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

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内容十分丰富。接待方韩国三星公司为我们安排了较为系统的课程,听取了专题演讲16次,其中由三星公司领导层和有关专家作的演讲12次,主要内容是介绍公司概况以及他们在人才培养战略、经营战略、品牌管理战略、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深入地发表了他们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思考以及三星引领数码时代潮流的战略。期间,我们还访问了韩国外交通商部、信息通讯部、淑明女子大学和济洲道政府。有关方面负责人分别对韩国的外交政策、IT产业、教吐糜蔚惹榭鲎髁私樯堋T谔〗樯艿耐保颐腔嵛剩斡胩致邸3窝刑滞猓颐腔棺ǔ糖巴枪舅舻乃础⑵餍恕⒐晡踩夜こб约白ㄎ霉九嘌等瞬诺娜侨肆⒃海疾炝耸攵嗝教濉⒓愕缏贰⒐庀恕⑹只褪胪缟璞傅纳撸喂哿巳羌糯窗旃芾淼钠挡┪锕荨⒑颐朗豕荨衷啊Ψ裱芯吭旱壬缁峄埂?疾熘啵交拱才盼颐枪劭戳撕车母栉璞硌荩橹艘恍┯卫馈⒘?ANlang=EN-Ugt欢活动,对于我们了解韩国人民的生活和韩国文化的特色,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很有帮助。

三星公司对我们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接待热情隆重、周到细致。我们也充分展现了我国中青年干部的良好风貌。这得益于出发前党校充分的动员准备。

二、考察活动的主要收获

十二天的研修、考察,时间虽短,内容丰富。通过这次赴韩国调研,我对韩国经济腾飞的原因、三星崛起的奥秘,有了具体的了解和认识,获益良多。现择要简述如下:

1、渡过金融危机,经济快速发展

二战后,韩国曾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家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韩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汉江奇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韩国带来严重的困难。但目前危机期已经过去,韩国经济已步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1999和2000年,韩国分别实现了10.9%和8.8%的经济高速增长。2015年3月底,国际评等公司穆迪已将韩国的绩效评估等级提升了两级,成为A3,恢复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准;2015年第一季度韩国的增长率是5.7%;国际组织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以及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都发布了对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预测,新的预测率介于5.5—6.5之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率是难能可贵的。

目前,韩国在半导体、显示技术、新型家电等科技产业,以及造船、钢铁等传统产业方面,已晋升世界水平;韩国宽带(以ADSL和CABLEMODEM为主)上网率已达65%,排名世界第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方面也居世界前列。

过去5年间,韩国共吸引了520亿美元的外资(台湾过去50年吸收的外资约500亿美元),而之前35年,韩国吸引的外资总计也不过246亿美元。据韩国商业、工业暨能源部统计,今年l至5月,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达3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9.9%。2015年6月份世界杯足球赛在韩国举办。在此期间,韩国趁机举办了多项促进外商投资的活动。例如“汉城投资论坛”、“2015CEO圆桌会议”。商业、工业暨能源部认为,外资投资韩国的金额将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世界杯之后。

2、韩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韩国经济能够飞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美国的庇护、越战的机遇、日本政府带有赎罪性的赠款和贷款等,但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朴正熙时代,尽管韩国政府在政治上非常专制,但在发展经济方面,却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重大措施,如利用日元贷款和赠款,修建了从汉城到釜山的高速公路、大力扶持本国企业等。为了扶持韩国企业,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这些资金并不用来创办国有企业,而是贷款给少数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私人企业,如大宇、现代、三星等。尽管这样做政府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企业也不敢懈怠,努力工作,回报政府。鉴于这些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银行也给这些企业大量贷款,因为银行确信政府不会让这些企业垮掉。于是,韩国就出现了一批高负债、高速发展的大型企业,由此造就了“汉江奇迹”。迄今为止,韩国的经济仍然主要由这些大型企业支撑。

韩国在以这种方式获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官商一体化的问题,经济上也埋下了隐患。目前,官商一体化的问题随着韩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正在逐步解决;经济上则在金融危机期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东亚各国,韩国受灾尤其严重,许多大企业集团濒临破产,经济面临崩溃的危险。1998年甚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6.7%的严重衰退局面。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