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7    阅读:

《西游降魔篇》观后感

  由于在工作中经常和年轻人打交道,为了更好地了解时尚,不至于太OUT,我最近看了不少流行的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非常好,看后连夜写了一篇影评,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部电影,写的时候李安还没有获奖。《泰囧》挺搞笑,过后没什么印象。唯有对《西游降魔篇》的感觉有点一波三折。

  我当年是周星驰的超级影迷,这次看《西游》全家出动,想重温一下快乐的记忆,没想到电影出乎意料地暴力和血腥,感官刺激很强烈。看了一段后,感觉很乏味,因为对周星驰的电影太熟了,知道他导演的思路折腾来折腾去无非是想完成自己四、五岁时未完成的心愿(专业术语unfinish)。后来居然在喧嚣的音响和刺激的画面中睡着了,而且睡眠质量相当高,醒来的时候看了个结尾。当时感觉这是个十足的烂片,没什么意思,谁料后来它的票房直冲十亿,让我目瞪口呆,感觉不可思议。

  静下心来整理一下思路,慢慢有点明白了,之所以对这部电影没有感觉,是因为年龄和职业的关系,年龄让我少了冲动和欲望,职业让我能够及时调节心态,降低焦虑。环顾一下周边的年轻人,他们没有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所以对这部电影的感觉才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西游》,那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出现什么场景和声音”,而心理学对焦虑的定义是“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情的担忧”,两者是如此地吻合。

  漫天的雾霾、浑浊的河流、飞涨的房价、不敢吃的奶粉、掺了马肉的牛肉、兑了塑化剂的酒、不断加码的的业绩要求、捉摸不定的人际关系、变幻莫测的婚姻爱情------这些都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无法预知的事情越多,人的焦虑就越高,而这种感觉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排不出泄不掉,郁积在心里就形成了“心魔”。看《西游》的时候,电影中的“魔”和自身的“心魔”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我们就会觉得电影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想这也许是《西游》票房大卖的原因吧。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焦虑除了带给人沉重的压力,也会给人穷则思变的动力。心理学家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与其在焦虑中消极地应对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既然外界的压力无法把控,不妨先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面对焦虑与压力的“心魔”,积极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接受现实,怀抱希望!

  不妨试一试。

  • ·西游记读书笔记(共8篇)(2015-08-30)
  • ·西游记演唐僧的分别第几集(2015-12-19)
  • ·知道了错误语录(2015-12-21)
  • ·梦幻西游手游好看名字(2015-12-30)
  • ·梦幻家族名字大全(2015-12-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上海婚假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