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关于学习的论语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30    阅读: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一
《《论语》关于学习的论述》

《论语》关于学习的论述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各方面的言论。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儒家思想为特征形成的儒学文化圈里,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有人说半部《论语》可修身!《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基本面貌,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孔子和早期儒家的自然观,社会道德理想,以及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主张,而且可以真切感受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智慧与生存智慧。孔子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看的格外分明,对人心、人性的善与恶有着透彻的理解,而对于为人处世、治国安邦,孔子更是满腹经纶。

其中孔子关于学习方面论述更是精辟.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关于学习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孔子的时代,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为了“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总之,孔子是大学问家,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传延百世。

杨灵 建环113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二
《《论语》中关于学习思想》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

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目的的阐述可谓全面而清晰,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积极的借鉴,对于后人的学习成长则大有裨益。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三
《关于论语学习的句子

关于论语学习的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四
《论语关于学习方法及态度》

《论语》十则中是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的分别是哪些

学习方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修身做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思无益, 不如学也.

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9.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0.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迷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雍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公冶长》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就找了这么多,LZ自己挑吧~

《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

《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â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动词,作为。

师:教师,老师。

矣:句末语助词。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

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通“怠”。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7、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是:这。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五
《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句子浅释》

《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浅释

《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浅释 通读《论语》发现其中关于学习方法的精辟的言论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因此将《论语》中谈论学习方法语句作浅显的分析并且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1我们对于学习应该怀着怎样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对于学习我们应该怀着一种坦诚的态度既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进而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更好的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企图通过欺骗他人获得所谓的认同感最终会暴露无遗也会令自己难堪因为虚假的东西永远是藏不住的。 2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某种学习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即爱上学习。一个不喜爱学习的人如果硬要让他或她学习就好比有一把无形的刀架在脖子上犹如身上爬满了跳瘙就像一百条虫子挠心浑身难受。因此学会爱上学习它不仅是向知识宝库进发 的第一步也是遨游学海的船票。爱上学习吧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矣。”温习你所学过的知识不仅有利于你将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每次阅读你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一样的体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意思是说我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用来思考但没好处不如学习 啊因此在读书时学会思考并且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显得多么重要。因此只读书却不思考与没读书毫无差别 正如我初读《西游记》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西游记》中瑰丽的想象神魔的虚幻是取经八十一难的艰辛和修成正果之后的幸福。然而当我再次阅读的时候却有不同的感受我更加专注于孙悟空这个人物角色尽管他是虚构的并不存在的一个人物但是我却在其身上看见与一些人物类似的影子。 孙悟空身上体现的是 一个反叛英雄式人物的悲剧。孙悟空闹龙宫闯地狱自封“齐天大圣”将天庭搅得天翻地覆这些神仙最终无可奈何时选择妥协请他去天庭做官。直到悟空发现被骗爆发的一发不可收拾。。到最终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饱受雨雪风霜洗礼被唐僧救出以后“幡然醒悟”懂得“为人处事“了在取经的途中曾经战无不胜的孙大圣面对曾经的手下败将---于是上演狗血的一幕面对一些从天庭逃脱的妖精抑或是观音故意指使的妖精----曾经的天神悟空反倒举手投降被妖精打得落方而逃孙大圣跑到天庭去向神仙求助凡是有地位和身份的神仙手下出逃下界为妖的妖精 一概不杀 或作为人情送给天神收服当然没地位和身份无名的妖精就没那样的好运了  通通一棍打死。 孙悟空在天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天神们感叹---这猴子终于通人情了神仙们见了他也一口一个亲热的“孙大圣 ”叫着。当然悟空最终成佛了 进入了佛界。不知道当他再次遇到曾经像他一样特丽独行的猴子时是否也会 将自己的遭遇在那个猴子身上上演一遍呢。。。。。。进而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是事。。。。 生活中一些另类 或者我们理解的那些拥有独立人格即特立独行之人非自我

标榜之辈能否在名誉与利益的去驱使和诱惑下仍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信仰呢那么我们普通人在面对这些时能否仍然坚持道德底线和人格尊严不变相的屈服呢这又是一个不能不令我们深思的问题啊 学会 独立思考那么我们就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即使是不成熟却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无法代替的当然对于那些大师我们应该尊敬却不能盲从相信他们说的一切相信他们就是绝对的权威 您可能会 对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燕子冬天在冰下越冬”言论会感到可笑 因为这是一个 基本常识的错误很容易就发现。然而在当时几百年里人们却一直深信不疑。因为亚里士多德 在当时 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就是绝对的权威他说的话人们像真理一样看待人们认为他不一定不会犯错误的尤其是擅长的方面。。。 因此谬谬误就这样诞生了。我们是否在生活中

也有类似的做法呢不要说你没有做过这样愚蠢的事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您曾经发现老师说的一些错误了吗或者指出老师的错误即使有过您会好、不会因为其是老师而选择不去揭穿当时可能你心里会想老师不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吧。。这只是生活中的九牛一毛罢了...... 再次让我们回到《论语》中来 《论语》中还有许多如“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够了即应该学习知识应该广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做学问应该仔细钻研下狠功夫。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即一旦真正的开悟便能达到一种超脱境界对死便无所畏俱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经常反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善于向他人的优点学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说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学到知识还恐怕丢掉了即做学问应该不知足不断进取。。 《论语》中还有许多与学习有关的哲理和智慧。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开采真正深入其中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不同世界呢也也许对于其中的语句您有更好的见解呢。。。期待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六
《《论语》中关于学习语句的浅释》

《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浅释

通读《论语》发现其中关于学习方法的精辟的言论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因此将《论语》中谈论学习方法语句作浅显的分析,并且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1,我们对于学习应该怀着怎样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对于学习我们应该怀着一种坦诚的态度,既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进而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更好的提升自己。另一方面企图通过欺骗他人获得所谓的认同感,最终会暴露无遗,也会令自己难堪,因为虚假的东西永远是藏不住的。

2,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懂得某种学习,不如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即爱上学习。一个不喜爱学习的人,如果硬要让他(或她)学习,就好比有一把无形的刀架在脖子上,犹如身上爬满了跳瘙,就像一百条虫子挠心,浑身难受。因此学会爱上学习,它不仅是向知识宝库进发 的第一步,也是遨游学海的船票。爱上学习吧,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矣。”温习你所学过的知识不仅有利于你将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每次阅读你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一样的体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意思是说,我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用来思考,但没好处,不如学习 啊!)因此在读书时学会思考,并且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显得多么重要。因此只读书却不思考,与没读书毫无差别!

正如我初读《西游记》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西游记》中瑰丽的想象,神魔的虚幻,是取经八十一难的艰辛和修成正果之后的幸福。然而当我再次阅读的时候却有不同的感受,我更加专注于孙悟空这个人物角色,尽管他是虚构的,并不存在的一个人物,但是我却在其身上看见与一些人物类似的影子。

孙悟空身上体现的是 一个反叛英雄式人物的悲剧。孙悟空闹龙宫,闯地狱,自封“齐天大圣”,将天庭搅得天翻地覆,这些神仙最终无可奈何时,选择妥协,请他去天庭做官。直到悟空发现被骗,爆发的一发不可收拾。。到最终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饱受雨雪风霜洗礼,被唐僧救出以后“幡然醒悟”懂得“为人处事“了,在取经的途中,曾经战无不胜的孙大圣,面对曾经的手下败将---于是上演狗血的一幕,面对一些从天庭逃脱的妖精,抑或是观音故意指使的妖精----曾经的天神,悟空反倒举手投降,被妖精打得落方而逃,孙大圣跑到天庭去向神仙求助!凡是有地位和身份的神仙手下,出逃下界为妖的妖精 一概不杀 ,或作为人情送给天神收服,当然没地位和身份无名的妖精就没那样的好运了 , 通通一棍打死。

孙悟空在天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天神们感叹---这猴子终于通人情了,神仙们见了他也一口一个亲热的“孙大圣 ”叫着。当然悟空最终成佛了 ,进入了佛界。不知道当他再次遇到曾经像他一样特丽独行的猴子时是否也会 将自己的遭遇在那个猴子身上上演一遍呢?。。。。。。进而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是事。。。。

生活中一些另类 ,或者我们理解的那些拥有独立人格即特立独行之人(非自我

标榜之辈)能否在名誉与利益的去驱使和诱惑下仍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信仰呢?那么我们普通人在面对这些时,能否仍然坚持道德底线和人格尊严,不变相的屈服呢?这又是一个不能不令我们深思的问题啊!!!

学会 独立思考那么我们就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即使是不成熟,却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无法代替的!!当然对于那些大师我们应该尊敬,却不能盲从相信他们说的一切,相信他们就是绝对的权威

您可能会 对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燕子冬天在冰下越冬”言论会感到可笑 ,因为这是一个 基本常识的错误,很容易就发现。然而在当时几百年里,人们却一直深信不疑。因为亚里士多德 在当时 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就是绝对的权威!他说的话人们像真理一样看待,人们认为他不一定不会犯错误的,尤其是擅长的方面。。。 因此谬,谬误就这样诞生了。我们是否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呢,不要说,你没有做过这样愚蠢的事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您曾经发现老师说的一些错误了吗?或者指出老师的错误,即使有过,您会好、不会因为其是老师,而选择不去揭穿,当时可能你心里会想:老师不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吧!。。这只是生活中的九牛一毛罢了......

再次让我们回到《论语》中来, 《论语》中还有许多如“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仅仅具有一才一艺就够了)即应该学习知识应该广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做学问应该仔细钻研,下狠功夫。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即一旦真正的开悟,便能达到一种超脱境界,对死便无所畏俱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经常反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善于向他人的优点学习。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说,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学到知识还恐怕丢掉了)即做学问应该不知足,不断进取。。

《论语》中还有许多与学习有关的哲理和智慧。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开采,真正深入其中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不同世界呢,也许对于其中的语句您有更好的见解呢。。。,期待!!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七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

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后的一点感受,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让我有一种“人生处处尽学问,世间人人是我师”的感觉。今后,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本次学习,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啊!

2010.8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八
《关于论语》

(1)《学而》493字

(2)《为政》579字

(3)《八佾》689字

(4)《里仁》501字

(5)《公冶长》869字

(6)《雍也》816字

(7)《述而》873字

(8)《泰伯》613字

(9)《子罕》806字

(10)《乡党》642字

(11)《先进》1054字

(12)《颜渊》992字

(13)《子路》1035字

(14)《宪问》1340字

(15)《卫灵公》904字

(16)《季氏》863字

(17)《阳货》1019字

(18)《微子》618字

(19)《子张》824字

(20)《尧曰》370字

以上各篇,篇名字数未计在内。将二十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为15900字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的内容及特点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影响。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他不语怪、力、乱、神,而教人则循循善诱,重在启发,举一反三。孔子通音律,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为了行“道”,企图挽救“日薄西山”的奴隶制,曾周游列国,度不暇暖,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论语》一书主要是孔子弟子所记,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例和文章风格都不一致。据班固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从《论语》全书来看,决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班固这一判断和解释大概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柳宗元《论语辩》据书中记曾子将死,去孔子之后已数十年,认为是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那么,《论语》的成书至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孔子壁中,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凡二十二篇。以上二本早已亡佚。《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凡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

《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这是符合后来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的。因此,过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来巩固其统治,而尊之为“圣人”。

孔子处于矛盾复杂的过渡时代,他的某些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例如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如仲弓问政,他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冉求为季氏聚敛,他就严厉地谴责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是同情穷人的。公西赤使齐,冉求为其母请粟,与之五秉。他说:“君子周急不继富。”原宪为宰,辞粟九百,他说:“毋,以与你邻里乡党乎。”孔子的有关教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也有不少的精理名言,例如“有教无类”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孔子生平最重诗教,曾对弟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季氏》以后,章句较前稍长,文辞较前尤畅。但主要特点则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例如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这显然不仅仅是对松柏的礼赞,而是概括了丰富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后世多少诗人所歌颂的“郁郁涧底松”和“松柏有本性”,都是从孔子这一深刻的观察中得到启示。又如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看见孔子有道不仕,设问道:“有美玉于斯,韫卖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样就把当时孔门弟子间的新切谈话宛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又如《阳货》篇有这样一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段语录既诙谐,又严肃。孔子平日的风趣,子游的笃信师说,他们师弟子间的和平愉悦之情都宛然如见。

《论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例如《先进》篇弟子侍坐章,仲由的坦率,冉求、公西赤的谦逊,曾点的洒脱,以及《微子》篇长沮、桀溺、丈人遗世傲慢的隐逸形象,都写得具体生动。而全书浅近易懂,接近口语,如《八佾》篇“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及“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等,又是本书另一特点。 学习方法:第一是多读多悟,孔子晚年好《易》,读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后来有人说孔子能预测上下五百年,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这里也说明孔子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能在两千年前就达到这种学习精神,很不简单啊。

第二是能专能深,孔子曾跟师襄学琴,一首曲子自己练了十来天,师襄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只熟悉它的曲调,但没摸到规律。又过一段时间,师襄又让他换首曲子练练,孔子说还没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到最后孔子自己就听出了这首曲子是《文王操》。从一个初学者到一个专业人士花了也不过一个月左右,看来学习非专不能快啊。

第三,学以致用。孔子曾说过“六合之外存而不论”,“鬼神敬而远之”。虽然孔子承认鬼神的存在,但认为没必要研究他们。研究一些现实世界的问题更有意义。可以说孔子是两千年前的实用主义者。

第四,学会放松自己。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你为什么不学诗呢,不学诗生活就像面对着墙一样无味”。当时的诗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是可以唱的,看来孔子在当时还是很时尚的。 第五,锻炼身体。孔子是个射箭爱好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据说孔子给大家表演射箭的时候,观者如堵墙,而且他是百发百中的。

名言: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是“用心去学,快乐地去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说“了解一种学问或道理的人,比不上进一步喜欢这个道理的人;而喜欢这个代理的人,又比不上更进一步乐在其中的人”。

名言:学习态度:1.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诚,作为一般概念,具有真实无妄,诚信不欺的意思。《说文解字》释“诚”为“信”,“诚”与“信”两字的意义是相通的,古人言:“诚则信矣,信则诚矣。”在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中,关于诚信的内容极为丰富。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派,他把诚信作为修身立业和处世待人的根本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在此,本人意在从孔子的言行中去发现一代宗师的诚信思想。一、行“信”者能畅行天下以“信”教于天下,以“信”行于天下,按《论语》的记载,孔子是以“四教”教学生的。所谓四教,即“文、行、忠、信”。孔子深知诚信于国于民的至关重要性,首先表现在《论语》中,在《论语》中直接提及“信”的言论就有35次,是仅次于仁、礼、知、道、学、德等6个概念后的第7位。其次,更主要表现在孔子把“信”作为人的五种美德之一,他认为,能将“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施行于天下的便是仁人。孔子强调做人而不讲信用,是万万不可以的。他认为信德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孔子的学生......(本文共计1页

)

孔子的“信”伦理思想与当代德育环境建设 (查看次数:920)

作者:李保强

出处:[教育研究 第9期]

一、孔子“信”伦理思想的要旨

孔子的伦理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对“信”的解析主要有两个层面,即关于“信”的普适伦理和关于“信”的教育伦理。尽管教育伦理是普适伦理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两者并不在同一审视维度上,但它们之间的层递关系,更加凸显了孔子作为一代教育大家的特质和风范。

(一)“信”在社会生活中:普适的“信”伦理思想

就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而言,“信”固然不像“仁”处于“德”的核心地位,不过,在他看来,离开了“信”就无所谓“德”,就谈不上“仁”、“行”和“政”,因为“信”是一种普适的存在,并贯穿于全部社会生活。

1。“信”是“仁”的外在表征

“仁”乃德之根本,但它要借助于公众交往中“信”的程度和仪态来外显,“信”与“仁”的关系可谓表与里、形与质的关系。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可见,“孝”、“悌”、“信”都是“仁”的表征,这就是说,“信实”在社会上同“尊老”、“友善”品质一样接近于“仁”。当子张问仁于孔子时,孔子回答:“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足以说明,“信”是德性修养水平的表现形态和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个人无视信用,他将在社会生存中丧失“立仁”和“显仁”的必备资格。

2。“信”是“行”的基本前提“信”的功用不仅表现在“立仁”和“显仁”上,更重要地还表现在“用仁”或“行义”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3意思是说,人若离开了信,就不可为人,正像大车和小车离开了和就套不住牲口从而无法行进一样。

3。“信”是“政”的重要手段孔子的为政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其中所强调的为政的一个要诀,就是要取得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不止于此,取得百姓的信任尤为必要。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5也就是说,即使治理一个小国,也要对老百姓信实不欺,认真做事,不然国家就肯定衰败。在子贡问政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可见,取信于民乃为政要道,也是决定国运的关键。据《孔子家语》记载,子路在蒲做官,依照孔子的教诲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三年后,孔子路经蒲地,刚入其境,就赞不绝口:“善哉由也!恭故以信矣。”至蒲城,又赞美说:“善哉由也!忠信以宽矣。”到了子路的官庭内,又赞赏说:“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孔子对子路的成就十分满意,而且感到“虽三赞其善,庸尽其美”。这里孔子三赞子路,两次提到了“信”,说明“信”在治理蒲地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总之,“信”不仅是“仁爱”的必然要求,也是“仁行”和“仁政”的具体体现,没有“信”就不存在“仁”,“德”也就远离尘世了。这是对公共伦理的切身理解和客观判定。

(二)“信”在育人工作中:教育的“信”伦理思想

孔子的“信”伦理思想更多、更广泛地是在教育弟子、培养人才的工作中所形成的,其成就主要反映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上。

1。“信”是教育的目标要求

孔子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士”亦即君子上,且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此。他认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有“信”和守“信”。孔子郑重地说:“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7“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8可见,作为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信”是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意欲成为君子决不可“无信”。不难看出,孔子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不仅目标导向非常明确具体,而且目标体系相当缜密细致,其中达“信”是极其重要的子目标。

2。“信”是教育的关键内容

孔子施教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而在众多的内容之中他更强调四点,即通常所提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9这说明文化技艺、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对学生的发展最为关键。对作为教育内容之一的“信”,孔子曾多次进行论说,如,“信则任人焉”,“主忠信,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0“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1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2由此看来,孔子不仅把“信”作为人生的根本和归宿,而且确实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学子们进行了该方面的教育。

3。“信”是为师的人格魅力

孔子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为此,他特别关注“信”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14赞赏“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15极力反对“巧言令色”、“利口无信”的行为,憎恨那种言行不一、假冒伪善的“乡愿”,并称其为“德之贼”。16孔子自己已经达到了堪称忠信的模范的程度,因此,他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受到弟子们万分的敬仰。

总之,在孔子看来,“信”既是教育的目标要求,亦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还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身准则和人格魅力所在。

二、对当代德育环境建设的建议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信”伦理思想可借以衡量主体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价值观,也可规范主客体的交往行为及其互动过程,对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一)改造社会积弊,营建守信务实的社会德育大环境

“信之于人重矣。”17诚实守信乃中华民族一贯的美德,必须强调修“信”的重要性,并借以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会教化,使“信”伦理切实得到发扬光大。

1。奉行“取信于民”的从政要求

“信”是进行行政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维系国家政权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证,这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已得到充分展示。现代社会的管理者需要具有更全面的素质,其中“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绝不可无“信”、失“信”。某些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尽如人意,威信下降,有的甚至腐化堕落,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建设,引导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进行相应的“信”教育属当务之急,不仅是历史经验的苦苦忠告,也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关于学习的论语篇九
《论语与学习》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离别的词语

最新成考报名

  • 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
  • 对照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方面存在的...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四篇
  • 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材料3000字(通用8篇)
  • 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八篇
  •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检查材料【6篇】
  • 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五篇
  • 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50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