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2016年内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6    阅读:

2016年内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8.6亿元,增长8.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3亿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8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7元,增长8.1%,较好完成了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稳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工业企稳回升。建立和落实“五项制度”(1),强化指标运行监测,推动工业经济止滑企稳、逐步回升。狠抓帮扶解困,安排各类工业发展资金1.3亿元,解决难题149个,帮助19户停产半停产规模工业企业恢复生产。重视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和中小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新三板” (2)上市企业3户。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28.7亿元,增长13.2%。帮助企业开拓市场,52个工业大类产品中,32个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工业产销率达98.8%。七大重点园区(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新增承载面积3平方公里,新入驻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项目)28个。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增长5.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1%;工业入库税金达13亿元。

  投资高位增长。出台推进重点项目16条措施(4)和三级调度制度,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256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4.7亿元,其中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产业投资完成201.6亿元,中铁建西南工业园、梓橦宫药业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天津浩物汽车曲轴项目竣工投产。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0.9亿元,建成北环线三四段、大千路北延线、清溪路等9条城市道路,资中县城南新区综合体、威远县婆城公园、隆昌县人民大桥落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3.4亿元,成渝客专、自隆高速、内威荣高速建成通车,省道426田家至高桥段完成一级路改造,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内江综合客运中心开工建设,花园滩大桥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2亿元,4G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城市、乡镇全覆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8亿元,增长15.2%,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消费稳定增长。着力活跃城乡市场,加快培育汽车、信息等消费热点,成功举办迎春购物节、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大千网交会等展销活动,内江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商场相继开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6亿元,增长12.4%。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市本级棚改项目货币化安置率100%,我市的基本做法在全国、全省交流推广;落实楼市新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9.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二)调结构,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新型工业化推进加力。全市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3.5个百分点,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顺利推进,市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被评为全省机械制造品牌示范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纳入全省首批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园区。节能环保、信息安全、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4%、18.8%,分别提高11.2个、3个百分点。设立2000万元市级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其中省级5个),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1项。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户。新增专利申请超过100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枚、四川省著名商标5枚。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川南电商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农融网、中国禽苗交易网等一批电商平台建成投用,市中区荣登“2015四川电商区域竞争力”榜单,资中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522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增长44%。按照“把城市变成景区、把资源变成产品、把旅客变成游客”的思路,加快实施旅游发展“一三八”计划(5),古宇湖AAAA级景区成功创建,石板河景区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小青龙河、塔山公园景观绿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旅游总收入170.5亿元,增长24.5%。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3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04.5亿元,比年初增加67.3亿元,增长6.0%;贷款余额688.8亿元,比年初增加78.6亿元,增长12.9%。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畜牧业重点县、林业重点县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威远县、资中县分别获评全省“三农”工作、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镇西食品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改造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8万亩,发展林产业基地12.3万亩,建成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11个,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2户、农民合作组织122个、家庭农场294个、种养大户419户,生猪、家禽适度规模养殖面分别达71%、56.6%。持续推进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联合水库加快建设。强化耕地保护,耕地实际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达27.3万公顷、21.4万公顷。农业增加值增长3.9%。

  (三)促改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各项改革有序实施。新推出17项专项改革方案,全力推进38项重点改革事项。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在全省率先公开230个市级行政审批项目,项目审批提速87.1%;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九个统一”(6);深入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7)改革,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万个,增长28.4%。农村产权“五权同确”(8)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中国改革(2015)年会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高层研讨会”在内江举办。全市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加快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快融合,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获评“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9)。供销社综合改革、不动产登记、国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稳步实施。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成功举办川南电商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川商回家发展恳谈会等系列开放活动,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77.5亿元,增长15.1%,其中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占68.8%。到位市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3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转化率(10)达50.1%。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7亿美元。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新创办经济实体174个,新增就业1.6万人。

  (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达13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制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地方标准,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保险覆盖人数达333.1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上调至380元/人·年,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4800元/人·年、2460元/人·年,新农合居民参合率达99.8%。完成扶贫投资2.3亿元,帮助4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父母,给予6000元/人·年的扶助金。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7个,新增、改造养老床位4335张,为12.5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34套,向农民工定向提供公租房441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65户。改造133个老旧居民小区供配电设施,解决12.3万人用电安全问题。有效解决26.4万农村人口、2.3万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持续开展农村水井水质监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153口,建成公路安全护栏392.7公里。深入开展城区交通治堵,邱家嘴立交桥主体工程建成通车,沱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深化中心城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拆除市区及城郊结合部违章搭建14.7万平方米,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迈入常态化,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87.2%,威远县、隆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上验收,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毕业生100%就业,4.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享受了免费营养午餐,内江师院新校区、内江六中高新校区开工建设,桐梓坝小学整体迁建主体工程完工。继续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就诊率达90.3%,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新区项目加快建设,四川健康职业学院筹建工作顺利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4.5‰。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开展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等群众文化活动600余场次。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9次,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活动350余场次。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总量减排、污染防治任务全面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803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Ⅱ级以上天数325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为83微克/立方米,比省政府下达目标低13微克/立方米。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6%。加快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成功创建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20个,森林覆盖率达33.1%。

  (五)重法治,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依法治理能力提升。建成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13个,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件。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82件。深化“平安内江”建设,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网格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5.4%。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防范暴恐案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夯实基层基础,建成全国安全社区1个、全省安全社区17个,我市被表彰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依法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伤亡事故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9%、24%、15%、44%,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机构编制、广播电视、防灾减灾、检验检疫、统计、调查、气象、水文、无线电管理、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迈出新步伐,红十字、慈善、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六)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各项规定,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8.5%。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10件,满意率100%;办理政协提案284件,满意率99.7%。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有力提升。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强化行政复议工作。深化政务公开,市、县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实现全覆盖,清理并公开市级行政权力6461项。完成市级政府投资工程决算审计项目33个,审减资金4652万元。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政纪立案139件,政纪处分128人。

  各位代表,2015年主要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回顾“十二五”,我们高兴地看到:

  这五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迈上1000亿元台阶,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与2010年相比:GDP增加508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GDP增加14059元,年均增长1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近30亿元,年均增长1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近100亿元,年均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452亿元,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206亿元,年均增长14.7%。市中区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东兴区、资中县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隆昌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威远县被评为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底部基础进一步夯实。

  这五年,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6.6个百分点。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大幅提升,单位GDP建设用地指标下降32.8%。淘汰落后企业160户,关闭小煤矿34户,淘汰水泥370万吨、平板玻璃206万重量箱。成功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省级高新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万平方米。成功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11)、“宽带中国”示范城市(12)。

  这五年,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中心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31.8平方公里,三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均超过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9.6%,提升到2015年的45.6%。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是“十一五”的3.4倍,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公路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二位。建成新农村综合体6个、幸福美丽新村150个。

  这五年,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内江实践”在全省推广。财政预算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素价格改革等取得初步成效,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开放合作取得突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3个、5亿元以上项目250个。

  这五年,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561亿元,是“十一五”的2.5倍。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1034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5430元,年均增长13.8%。“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25.5万人。建成偿还历史欠账安置还房137万平方米。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三期叠加”(13)影响不断加深、老工业城市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探索中前行、在拼搏中奋进、在砥砺中跨越,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收获的启示弥足珍贵!五年的进步和变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深切关怀,得益于市委的科学谋划、精心指挥,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倾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430万内江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内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内江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务必坚持发展第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定要保持专注发展的战略定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务必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定要同步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务必坚持改革牵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火车头”,一定要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性作用,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潜能。务必坚持民生至上。人民是促进发展的根本力量,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推进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最大程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务必坚持实干为本。求真务实、以干为先,方能不辱使命,一定要坚持在实干中把握机遇、化解矛盾,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发展规模。这些成功实践,我们将倍加珍惜、继续坚持,努力推动政府工作迈上新台阶。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内江“底子薄、不协调、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7.1%、全国平均水平的65.3%;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化率,未实现2015年预期目标。二是产业结构仍然不优。服务业占比明显偏低,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阵痛,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三是投资后劲仍然乏力。大项目、好项目少,资源要素日益趋紧,民间投资呈下降之势。四是实体经济仍然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些企业运转困难,不少企业成本上升、盈利减少、亏损增加。五是民生问题仍然较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安全隐患不断出现,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六是行政效能仍然不高。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存在“懒政、怠政”现象,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行政效率还需提升。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视差距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正视问题、知难而进、主动作为,努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三五”发展的主要考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关于发展形势。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发展环境有望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速、工业品价格、实体企业盈利、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从全省看,经济发展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多点多极发展整体跃升期、发展动力转换关键期、产业转型接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既积蓄了重要动能和积极因素,又面临转型阵痛和严峻挑战。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国家实施“一带一路”(14)、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发展战略,四川成为全国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川南经济区率先突破等机遇,有利于内江在更高层面配置资源、布局项目。同时,作为老工业城市,我市传统产业占比高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新常态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广泛、更持久、更深远,必须更加积极稳妥地应对。

  关于奋斗目标。着眼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提出的预期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全市 GDP年均增长7.5%;到“十三五”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年均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27.2%,提高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提高7.5个百分点。

  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指标协调的全面小康,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同步提高,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就业持续扩大,物价更趋合理;绝对贫困彻底消除,贫困村全部“摘帽”,收入差距、城乡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保障更加充分,社会风气更加文明,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我们将建成和谐宜居的“双百”城市,中心城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00万人,新城展活力、旧城换新颜,成功打造“四方块”等一批“留住记忆、唤起乡愁”的城市名片,现代都市、现代产业、现代生活融合发展。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信息惠民国家示范城市,构建起现代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我们将建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一批“城市变景区”项目建成投用,旅游发展“一三八”计划全面完成,内江成为成渝地区新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我们将建成外通内畅的枢纽中心,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中心城区至三县快速通道、川南城际铁路、连乐铁路等全面建成,五个“30分钟内江” (15)和“县县通高铁”全面实现,力争纳入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16),成渝经济区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我们将建成天蓝水净的美好家园,沱江饮用水源地水质常年达标;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向内江引水工程建成投用,让中心城区和隆昌城区居民饮用金沙江水;资中城北水资源——河库联网工程建成使用,威远河、隆昌河等主要流域水质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和三县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提升。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

  关于主攻方向。打好“三大攻坚战”,弥补发展短板,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题。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把“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作为内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按照“扩总量、活存量、抓增量、优质量、聚力量”的要求,实施“七大行动”(17),打造“一中心四基地”(18),推进“三个转变”,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加快建设交通、市政、水利、环保、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发展条件。打好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抓紧抓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落地上下功夫、见实效。

  关于发展路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符合内江实际的发展道路。坚持创新发展,突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厚植经济增长新优势。坚持协调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城乡统筹、三产融合,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改善环境质量,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坚持开放发展,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主动融入成渝、配套成渝,错位发展、借力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坚持共享发展,努力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让全市人民共享甜蜜生活。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产业发展攻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共享发展新格局,努力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0%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着力夯实发展支撑

  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实施产业发展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规模,加快企业培育,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户以上;以七大重点园区为支撑,稳步提升全市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产业集中度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00亿元。优化结构,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步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资228亿元以上;推动医药化工向生物医药发展、冶金建材向新材料发展,增强机械汽配产业竞争力,壮大食品饮料产业,稳定电力能源产业;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孵化园,在数据处理、物联网等领域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3个、2.5个百分点。助企脱困,深化“五项制度”,定期分行业、分产业研究,强化金融、社保、税费、电力等支持,推动企业脱困发展。

  促进服务业上档升级。加快建设谢家河省级商贸集聚区,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一环两轴多片”(19)的商贸流通格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建设内江电商产业园,力争川南电商中心建成投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工程,保持电子商务全省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范发展寄递物流,启动川南快递物流园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继续推进旅游发展“一三八”计划,建成一批“城市变景区”项目,创建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开工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实现旅游总收入2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培育养老健康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提升保险业发展水平,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5个万亩以上特色产业示范片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粮食产量1万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培育家庭农场50个、专业大户200户、农民合作社2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打造“内江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品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推进“互联网+农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摸清“三农”情况。

  (二)坚持基础先行、协调发展,着力改善发展条件

  加快大城市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地下管网、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加快内江新城建设,狠抓城南新区开发,大力实施高铁站前综合配套、邓家坝安置还房等61个新城核心区项目,加快甜都大道北延线、东兴大道北延线、石羊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造重要节点景观,加快实施甜蜜花园、清溪湿地南段工程,启动滨江北路综合整治工程(20)。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内江三水厂、谢家河再生水厂、内江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步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持续开展中心城区交通治堵工作,完成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下道路拓宽项目,实施邱家嘴立交桥南延线、沱江大桥加宽改造、西林大桥南北端下穿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停车场,增设人行过街通道。加大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力度,启动中心城区“四方块”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滨江东路片区、容器厂片区改造,完成老旧院落整治116个。强化城市管理,加速形成大城管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拆除城区及城郊结合部违章搭建,整治城区违规占道经营和违规运输建筑垃圾,加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免费开放中心城区公厕。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推动中小城镇发展。推进县域“多规合一”,把城乡规划实施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确保实施过程规范有序。启动三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完善县城绿地系统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确保县城控规覆盖率在95%以上。引导县(区)积极创建全省县域经济50强,争创省级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加快资中古城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苌弘大道北延线等项目建设,提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美誉度。加快隆昌县影视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全省最整洁县城”。加快威远县15平方公里县城新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川南特色县城。加快白马、田家、银山、界市、连界等17个国、省重点镇建设,建成一批工业经济、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强镇。抓好5个新村重点片、30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善转移人口与建设用地、建设资金、转移支付“三挂钩”机制;实施居住证制度,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全市城镇化率提升1.5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的现代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开工建设川南城际铁路、连乐铁路,加快建设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黄荆坝大桥、内江综合客运中心、内江公交枢纽中心,建成花园滩大桥,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亿元。启动建设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向内江引水工程,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修编,加快建设联合水库,开工建设两河口水库,实施石盘滩、龙江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骨干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建设内江新城线路迁改电力管廊、220KV资铁和110KV越溪输变电工程。继续推进“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行电信、电力、广电等杆路资源共建共享,光纤到户覆盖家庭突破90万户,实现全市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建成内江大数据中心,完成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创建任务。

  (三)坚持改革牵引、创新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推进供给侧改革(21)。弄清全市产能现状,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在争取国、省支持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进一步减税降费,加强要素协调,强化技能培训,落实直购电、富余电量消纳等政策,加大贷款贴息、担保力度,狠抓企业股权挂牌和上市培育,推行差别化用地政策,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性、经营性、外在性成本。支持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买商品房,引导房地产企业适当降低销售价格,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全市货币化安置率超过60%,助推商品房去库存。打击非法集资,积极处置不良贷款,落实存款保险制度(22),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政府性债务监测监管,规范双创债、小微债等举债行为,积极争取国家债务置换,保持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市中区的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东兴区的全省首批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改革试点,依法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简政放权,完善责任清单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事业单位活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力争县域内就诊率在90%以上。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夯实市级国有平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组建区域性地方售电公司。深化价格改革,实施城区阶梯用水、用气价格制度。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加快组建内江农商行、资中农商行,实现隆昌农商行挂牌运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营改增”政策。加快不动产登记,确保年内颁发新证。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保障正常公务出行。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申报创建、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并重,加快推进白马新材料园等项目建设,确保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增强孵化器承载能力,新增入孵企业30户以上。推动建设企业研发机构,积极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专利申请10%,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新培育四川省著名商标2枚,持续培育四川名牌产品29个。加快引进一批科研团队和高新技术人才。

  (四)坚持投资拉动、开放发展,着力做大发展增量

  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扎实开展“项目年”活动,抓好235个市级重点项目和11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省级重点项目投资13.9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亿元以上。健全项目全程服务机制,提高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确保近五年平均供地率高于65%。发挥政府性资金导向作用,积极推进PPP项目建设。把握国家和省投资政策取向,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

  继续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十六届西博会等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税收贡献大、就业效果好的优质项目,全年到位市外资金525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资金占比不低于50%。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引导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在外内江知名人士返乡创业,确保引进返乡创业经济实体180个以上,实现投资总额12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外贸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互补互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工程互惠互利,力争川南大数据中心、“川南一卡通”(23)落户内江。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优选部分高校开展重点合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内江

  强化法规贯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国土资源“三条红线” (24),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25)制度,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探索研究。加强环境监测,依法公布各类环境监测数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夯实生态基础。加快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白马、椑木、连界、银山等重点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资中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扎实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营林造林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3.6%。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绿色改造,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开展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鼓励节水、节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生活习惯,提高清洁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加强环境治理。抓好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综合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着力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环境突出问题。健全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强力整治扬尘污染、露天焚烧污染、油煤烟污染,确保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继续实施“河长制”,推进沱江内江段、威远河、隆昌河、大清流河等主要流域深度治理,加强黄河湖、濛溪河等城乡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大土壤、重金属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医疗废物等危险废弃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全过程监管。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万元GDP综合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对违法排污问题的专项检查,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六)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办好民生实事。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确保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市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加快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实施全面参保计划,执行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预存款制度。减免1.1万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为3.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5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5个,新增、改造养老床位3150张,为11.8万名困难家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8461套,定向为农民工提供保障房300套以上。扎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继续开展农村水井水质监测,大力整改不合格水井,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3.6万人。

  狠抓脱贫攻坚。开展“四个一批”(26)脱贫攻坚行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27),做到目标、责任、资金、项目、措施、成效“六落实”。完善“七个一”帮扶机制(28),确保全市2.4万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村“摘帽”。积极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力争实现村级电商服务全覆盖。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贫困人口1794人。强化政策兜底扶贫,实行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职业教育学生“雨露计划”(29)全覆盖。

  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社会事业十大惠民工程”(30),开工建设内江大剧院,加快建设内江师院新校区、内江六中高新校区、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完成大千园改造提升、内江一医院新区主体工程;启动建设四川健康职业学院,开工建设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整体迁建项目、市精神病康复院。支持内江职院、川南幼专健康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入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13所,新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50所。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科学保护文化遗产,启动“高清内江、智慧广电”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积极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继续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继续做好外事侨务、新闻出版、档案方志等工作。

  确保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推进“打非治违”常态化,抓好安全社区建设,提高科技兴安水平,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施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平安内江”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配套机制,实行重大涉信、涉稳问题挂牌化解。深化社区矫正,加强法律援助。开展信访“三无”(31)创建活动,创新“大调解”机制,规范信访秩序,确保“六个不发生”(32)。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共建、人民防空等工作。

  (七)坚持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讲法治。把依法行政、厉行法治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规范性文件向人大备案,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推进综合执法,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推动行政权力平台有效运行,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重实干。把崇尚实干、拒绝空谈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追求,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少说多做,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力戒“虚言”“伪事”,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持紧抓快办,提升效能,力戒“懒政”“怠政”,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坚持善做善成,以“钉钉子”精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力戒“中梗阻、冷横推”,做到每项任务有部署、有检查、有效果。

  敢担当。把敢于担当、忠诚履责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勇担责。敢于“担急”,遇到紧急情况、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勇于站在一线,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敢于“担难”,勇于到发展慢、基础差的地方去研究方法,到问题多、意见大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较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敢于“担责”,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用脑用心、尽职尽责,既推崇创新、又宽容失败,推动更多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守规矩。把遵规守纪、廉洁自律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遵循,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市委权威,坚决服从市委领导,坚决执行市委决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洁从政贯穿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作用,加大对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民生项目和政府性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办各类腐败案件,让群众感受到反腐倡廉的更多成效。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奋精神、拼搏实干,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与说明

  1.五项制度: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重点工作定期会商制度、政银企对接联系制度、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制度、重点工作督查问效制度。

  2.新三板: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目前,新三板已成为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3.七大重点园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资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成渝经济区(内江)钒钛工业园、威远县严陵工业园、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市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

  4.重点项目16条措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加快重点项目推进16条措施》,包括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实施项目联动审批、举办项目集中开工、建立项目推进调度制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做好项目资金平衡保障、落实各类优惠政策、规范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强化项目推进合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突出项目谋划重点、做实项目储备工作、健全推进责任机制、健全项目考核体系、营造项目建设氛围。

  5.旅游发展“一三八”计划: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发展现代旅游业计划,包括建设一座休闲旅游城市,打造长江森林公园、乐贤半岛、威远穹窿地貌三个拳头旅游产品,创建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牛毛山-五星水库主题公园、圣水寺佛教文化休闲区、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隆昌古宇湖风景区、资中古城、罗泉古镇、威远船石湖旅游小镇八个AAAA级旅游景区。

  6.九个统一:统一实施交易、统一平台运行、统一场地安排、统一受理登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发布信息、统一进行管理、统一收费结算、统一接受监管。

  7.“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的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

  8.五权同确: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使用权五种权属同步确权。

  9.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面向全国传媒界的科技人员,是我国新闻传媒行业最高层次的科技奖项。

  10.固定资产投资转化率:全市到位市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的比值。

  11.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201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委将全国80个城市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

  12.“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内江市入选2015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13.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14.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5.五个“30分钟内江”:通过成渝客运专线,实现内江主城区30分钟到达成都、重庆;通过成渝客运专线和规划中的新机场至资阳城际铁路,实现内江主城区30分钟到达成都新机场;通过内江至宜宾、内江至泸州城际铁路,实现川南城市群城市之间30分钟到达;通过高速公路和4条快捷通道,形成内江主城区与三县县城的30分钟交通圈;通过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实现各县(区)与所辖乡镇30分钟通达。

  16. “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由交通运输部筛选“公交都市”试点城市。

  17.七大行动:布局优化行动、项目支撑行动、动力强化行动、融合发展行动、品牌塑造行动、要素保障行动、环境提升行动。

  18.一中心四基地:成渝经济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西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

  19.一环两轴多片:中心城区以城市商业中心为核心、区域商业中心为节点、社区商业为网络的商贸流通格局。

  20.滨江北路综合整治工程:沱江干流内江城区桐梓坝大桥至寿溪河口整治工程,包括水上立交桥、防洪堤建设等项目。

  21.供给侧改革: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国家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明确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的时候,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照规定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人以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制度。

  23.川南一卡通:建立内江、自贡、泸州、宜宾四市交通一卡通(含公交、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等)、医疗卫生一卡通(居民健康卡)、小额消费一卡通(商场、酒店、停车场等商业领域运用)、旅游园林一卡通(旅游、公园、图书馆、电影院等),最终完成川南城市一卡通。

  24. 水资源、国土资源“三条红线”:水资源“三条红线”是指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国土资源“三条红线”是指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市发展边界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25.环保“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6.四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27.10个扶贫专项方案: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教育与就业扶贫、生态建设扶贫、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

  28.“七个一”帮扶机制:每个贫困村有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技员和1个全面的脱贫工作方案,每家贫困户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体系。

  29.雨露计划:以农村贫困户中青年劳动力为对象,以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为目标,以转移就业前的技能培训为重点,通过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补贴和扶贫项目管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

  30.社会事业十大惠民工程:“一园、三校、三院、三中心”。一园:大千园改造提升项目;三校:内江六中高新校区、内江师院整体迁建、四川健康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三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区、市中医院新区项目;三中心: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市演艺中心(内江大剧院)。

  31.信访“三无”:无进京非正常上访、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到省集访。

  32.六个不发生:不发生到省进京集体上访和非正常到省进京上访,不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暴力恐怖活动,不发生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不发生特别重大的恶性案件和治安问题,不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 ·小学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模板(2015-07-31)
  • ·工作报告范文(共8篇)(2015-08-31)
  • ·大汉控股集团工作报告(2015-09-09)
  • ·大汉控股财务工作报告(2015-09-09)
  • ·与会区人大代表们这样评价政府工作报告 (2015-09-1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