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2016年汝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9    阅读:

2016年汝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5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全市“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体要求,紧扣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发展思路,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精准扶贫为总揽,忠诚履职,积极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2亿元,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9亿元,达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县提出的收入不减少、税比不下降的要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087元和7522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9.9%。

  (一)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农业方面,重点发展了有机茶叶、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特色水果等产业,新种茶叶0.6万亩,新增蔬菜1万亩,新建特色养殖基地12个。金晋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全市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龙丰公司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大坪有机蔬菜基地挂牌“供港蔬菜基地”。工业方面,以“一区多园”为主战场,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三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工业大道三期、农产品科技园路网等项目全面完成,兴业大道、现代建材宝石产业园路网等项目启动建设,13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白云仙风电场、东岗岭风电场投产发电,裕兴雷景科技LED、达琦华声电子、维海碳钢、和思生物科技等项目进展顺利。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1.2%。服务业方面,着力发展全域旅游和商贸物流。启动了长安生态城旅游文化产业园、罗泉温泉小镇、中华理学第一镇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强了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接待能力建设,实施了“十百千”现代农庄建设工程,九龙茶庄、金山农庄等现代农庄相继竣工运营。湘南起义会议旧址群、苏区广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热水镇被评为全国旅游名镇。全县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0.1%和23.1% 。湘粤赣边际商贸物流园、农惠通电商产业园、农贸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被评为湖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完成投资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9.2%。

  (二)城乡统筹锦上添花。强力推进交通大会战、城市大提质、生态大攻坚、美丽乡村大创建、农村环境大整治、农村建房大规范等活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大坪镇、延寿瑶族乡等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S910线县城至永丰段、G357线集龙至丰洲坳段二级公路改造竣工通车,盈岭、盈延公路建成通车,G353线县城至马桥段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18.5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水泥路目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镇1个、市级美丽乡镇3个、市级美丽村庄7个。继续实施“点亮工程”,基本实现亮化全覆盖。完成“一心两翼”沿线6个乡镇主要节点的立面改造和绿化提质。启动了35个小康新村、10个“空心村”的改造和建设,拆除危旧房面积20余万平方米、违法违规建筑5700余平方米。

  (三)精准扶贫开局良好。研究出台了精准扶贫五年行动计划“1+5”文件体系,创新拟定了贫困人口“五评”识别法。深入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农村、精准识别摸实情”和“一进二访”活动,识别确定贫困户20035户、贫困人口57990人。被列为第二批金融扶贫试点县,发放小额贷款8188万元,完成全年进度的163.76%。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群众增收途径,推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把政策、资金、项目精准“滴灌”到贫困村、贫困户。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8521人。精准扶贫工作得到省、市充分肯定,在全市扶贫攻坚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四)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基本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精简行政单位10个、事业单位11个,撤并乡镇5个。扎实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结算制度、工资等改革,全县112个单位实现预决算公开。完成县水电责任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75项,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实施“三证合一”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深入开展信访、司法、文化、教育、医药等改革,改革步伐稳健有力。

  (五)民本民生持续改善。坚持不懈为民办实事,“民生100工程”任务全部完成。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332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6%。完成各类社保基金征缴2.7亿元,率先落实被征地农民保险,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启动了城乡给排水一体化建设,完成了溪头水库集中供水主体工程建设和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66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扎实推进福利中心、康复中心、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项目建设,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1665套、农村危房改造2338户、移民避险搬迁247户,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3个。推进职教新城、合格学校、教师公租房等项目建设,教学条件有效改善。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濂溪风”、省际边界文化交流等活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实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老年乡村医生困难补助政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不断加快。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计生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完成专利申请20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承办了湖南省山地户外健身大会等活动。科学应对“7·4”洪灾,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武装、消防、物价、质检、邮政、人防、气象、机关事务、新闻出版、广电、科协、档案、史志、民族宗教等工作全面进步。共青团、工商联、妇女儿童、工会、老龄、残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事业全面发展。

  (六)要素保障强劲有力。先后获批“湖南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湖南省际边界示范县”、“湖南旅游特色产业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试点”等政策。争取到位上级资金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累计融资20.26亿元,其中省级政府代发债券资金9.94亿元,排全市第一位。引进长沙银行在汝城设立了分支机构,成立了锦达小额信贷、顺辉融资担保等金融企业。实施PPP项目15个,总投资90.63亿元。全年争取用地指标1350亩,复垦新增耕地380亩,完成征地2211亩。授予开发区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一站办理、全程代办”制度,执行限时办结和集中审批等制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化解征地拆迁产生的各种矛盾,对施工环境进行了强力整治。“双百计划”和“六个十工程”扎实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9亿元,同比增长25.9%。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平安汝城、法治汝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完成了濂溪、文塔、朝阳、九塘江等4个老社区调整和建设,新组建了爱莲、绣衣坊、开发区3个社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六打一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83起。健全领导接访包案制度,全面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妥善解决了一批突出的信访问题。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稳居全省先进行列。深入推进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和“四小”整规行动,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十大战役”,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57起。综治民调工作排全省第15位、全市第3位,公众安全感提升3.19个百分点。

  (八)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持续推进务实、高效、法治、廉洁政府建设,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干净干部队伍。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九项规定,全县各类会议文件比上年分别下降21%和23%,清理协调议事机构88个,办理县长公开电话、网上县长信箱、群众来信来电1377件。深入推进政务、财务、村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年政府班子成员累计廉政约谈231人次。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作用,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重大项目投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大领域的监管,全年审减金额4.87亿元,依法依规查处腐败案件88件。严格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常委会决议,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78件、政协委员提案125件,回复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00%和92%。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倍感欣慰;回顾五年的发展,我们更加自豪。过去五年是我县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抢抓重大机遇、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推进‘三城四化’、建设美丽汝城”,“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等战略部署,顽强拼搏、奋发作为,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综合实力大增强的五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6.2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1.22亿元,年均增长11.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4.3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99亿元,年均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0697元增加到2015年的17087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3914元增加到2015年的7522元,年均增长14%。

  “十二五”是结构调整大推进的五年。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的26.7∶35.5∶37.8调整为21.1∶37.3∶41.6。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型工业来势喜人,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省际边贸、有色精深加工、承接产业转移、文化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基地初具雏形。全域旅游开发扬帆起航,新增4A景区2个、四星级标准酒店3家,成功创建湖南省旅游强县,成功承办2014中国郴州国际(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摘取了“千年古县”和“中国温泉之乡”两块金字招牌,一举扭转了“有资源没效益、有景点没景区、有名气没人气”的尴尬局面,热水景区节假日经常出现“一票难求、一房难找”的喜人景象。“

  十二五”是发展活力大激发的五年。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社会治理进一步创新。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菜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46亿美元,内联引资108.28亿元,是“十一五”的3.03倍和2.47倍。粤旺蔬菜、长青农业、松溪茶业、汝莲茶业、金晋农牧、汉民牧业、中湘钨业、邑金矿业、君莲国际、龙腾国际、三江中心花苑等项目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二五”是城乡面貌大变化的五年。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2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30.2%。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完成投资168亿元,是“十一五”总投资的2.9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845公里,厦蓉高速横贯东西,平汝高速纵跨南北,打破了制约汝城发展的最大瓶颈,汝城由一个交通盲点变成了省际边界区域交通枢纽。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87%,比2010年提升8.1个百分点。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全省文明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生态建设成绩斐然,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5.23万亩,退耕还林1.79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建成国家级生态保护区3个,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558.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架设改造输电线路132公里;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0.77万人;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邮电业务量节节攀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用户迅猛增长。

  “十二五”是人民生活大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共投入80.9亿元,实施民生项目546个,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11.8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32.5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8.5%,跻身全省三类县前十位方阵,处于罗霄山片区前列。全民就业、创业形势喜人,累计新增就业1.7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医疗救助比例和救助额度逐年提高,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汝城香火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城古祠堂群、绣衣坊、湘南起义旧址群等3处14个点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共卫生投入逐年加大,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城南体育馆竣工开馆。人口计生工作连续24年保持全省先进。安全生产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先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汝城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市委、市政府先后在汝城召开了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等一系列现场会,“汝城经验”、“汝城模式”、“汝城速度”引起了各方关注。古老的汝城,已迈上后发赶超的快车道,40万汝城人民正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小康。

  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办好汝城的事情,推进汝城发展,建设和美汝城,造福汝城人民,必须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稳增长。充分认识发展不快,发展不优的基本县情,齐心协力谋发展,矢志不移抓项目。切实加快后发赶超的步伐,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必须始终坚持精准发力,千方百计调结构。立足汝城实际,发挥汝城优势,凸出汝城特色,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尽快拉长产业短腿。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千方百计促统筹。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更加生态、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汝城。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惠民生。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并在共建共享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发扬。

  各位代表,发展成就令人鼓舞,发展来势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县部队官兵,向在我县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和工程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产业结构不优,区域发展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工业短板问题突出,受经济下行影响大,资源路径依赖较重;旅游业态单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效益还不明显;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好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全县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十三五”时期工作思路和2016年工作安排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这一时期,国家将加快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五化同步”、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汝城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片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所享有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将产生叠加效应,我们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强化“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意识,围绕“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战略,努力实现在湘粤赣三省边际区域率先崛起、在罗霄山片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5∶40∶4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把产业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文化生态旅游为核心,加快构建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支撑、绿色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生态农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建材宝石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省际边界商贸物流基地,不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二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汝城。加强以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网络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兴永郴赣铁路、茶炎桂汝韶铁路、汝城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大“一核四极”建设力度,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田园温泉城市,力争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48%以上。三是聚焦扶贫攻坚,推进全面小康。落实中央要求,创新扶贫方式,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环节,落实好“五个一批”,力争到 2019年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动力。坚持创新发展,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坚持开放发展,对接粤港澳,融入珠三角,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探索省际边界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合作模式,建设湘赣、湘粤合作示范区,打造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县城。五是改善民本民生,构建和谐家园。坚持共享发展,统筹推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成功申报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力争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六是推进民主法治,提高治理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持用法治理念引领社会发展、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法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减少贫困人口18000人以上,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3.8%以上。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统筹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按照“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要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投资的重点转向能提供有效供给的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双百”计划和“七个十”工程。全年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0个,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着力抓好十大农业项目、十大工业项目、十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十大交通建设项目、十大生态建设项目、十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十大民生项目建设。加大争资立项力度,用好用活罗霄山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省际边界示范县、湖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县、旅游特色产业示范县等政策,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省、市规划笼子。切实抓好筹资融资,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推广PPP项目建设模式,积极争取省级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增强平台的融资能力。加大与银信部门的沟通衔接,设立国有控股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全年实现筹资融资20亿元以上。加强国土、规划执法,加大土地储备、出让力度,储备土地1000亩,确保完成土地出让收入3亿元以上。强化项目调度,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制度、一抓到底” 的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优化项目发展环境,确保在建项目提前完工、新上项目提前开工、储备项目提前立项、前期工作提前完成。

  (二)坚持转型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挖优增潜,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四年行动计划”,突出“一城双泉”特色,以“一心两翼三镇四区”为重点,加快长安生态城旅游文化产业园、罗泉温泉小镇、耒水历史文化观光带、热水温泉景区水务中心、福泉山庄扩建、三江中心花苑酒店、德寿山景区等项目建设。抓好热水汤河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祠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智慧旅游等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农家乐培育工程。加大营销力度,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圈,培育湘粤、湘赣等精品旅游线路。创响“理学发祥地、田园温泉城”品牌,提升汝城旅游知名度。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农惠通电商产业园、湘粤赣边际商贸物流园、农贸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着力去库存,坚持购租并举,提高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繁荣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存贷比例,创建金融安全示范区。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完成中心粮库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加强耕地抛荒治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绿色蔬菜、有机茶叶、生态养殖、特色水果等主导产业。抓好大坪、暖水、井坡、马桥等地蔬菜基地建设和卢阳、暖水、泉水、延寿等地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新建茶园1万亩,重点扶持金晋农牧、松溪茶业、汝莲茶业、金润茶业、汝华食品、鑫利食品、汉明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抓好文明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大坪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土桥花卉产业园等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十百千”农庄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热水桃金洞农庄、龙腾现代庄园等生态庄园建设。争取年内新建星级农庄10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提质增效,发展新型工业。按照“一区多园”、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大三星工业园、农产品科技园、现代建材宝石产业园、湘粤赣边际商贸物流园和创新创业园建设力度,抓好兴业大道、高科路、标准厂房和职工公寓等项目建设,提高园区的承载力。突出发展“三精两新”工业,重点抓好白云仙风电场二期、狮子岭风电场、大坪光伏发电场、水泥粉磨站、新兴环保建材厂、和思生物科技二期、双氧水加工二期、万美食品加工和LED灯具加工等项目建设,力争规模企业达55家以上。

  (三)坚持城乡统筹,建设美丽汝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城西南片区控规、“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安全饮水、异地扶贫搬迁等规划编制,完善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园区建设、医疗卫生、乡镇规划、村庄分布、传统村落保护等规划。县城建设由以扩容为主向以提质为主转变,着力抓好汝城大道五标、九龙大道泰来公园段改道、卢阳大道南延、锦江路东西段延伸、储能南路、园林路、福城路、周塘路、升平路等路网建设。完成卢阳商住步行街、湘南卷烟物流中转站、为民服务中心二号大楼、三号大楼等项目建设,抓好城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奥美森垃圾资源化处理、城乡给排水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九龙国际、君莲小区、广场丽都、商会大楼、汽车总站、三江中心花苑、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电力调度大楼、人防疏散指挥中心、气象观测站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城乡绿化攻坚和生态景观建设,重点抓好路边、城边、镇边、村边和景区绿化,突出抓好两条高速公路沿途绿化提质,全面完成烈士公园提质改造。抓好创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两年内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城乡查违拆违力度,坚决摘除违法违规建设“毒瘤”。努力提高大坪、热水、暖水、文明四个中心镇的区域首位度,切实抓好三江口、集益等口子镇建设。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抓好浙水河、李家洞灌区等中小河流治理和启动团结水库扩容工程。加强土地开发综合整治,抓好大坪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扩宽提质改造工程,完成S353线县城至马桥二级公路改造,抓好热水至三江口、G357线集龙至益将、水口至凉滩码头、盈洞至九峰等公路扩改工程和凉滩码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抓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倡导“空心村”改造。抓好湘江治理和东江湖保护项目的实施,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抓好泉水、延寿等10个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美丽乡镇”、“美丽村庄”创建活动。

  (四)坚持精准扶贫,促进全面小康。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五抓五促”帮扶措施,确保年内1.8万人脱贫。积极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帮扶措施,大力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引进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新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帮助更多的贫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切实抓好金融扶贫,确保全年发放小额扶贫贷款6000万元以上。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抓好移民避险解困搬迁全国试点和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工作。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等区域的贫困人口,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易地搬迁。完成马桥、南洞、延寿等7个乡镇地质灾害搬迁避让。落实后续扶持措施,确保异地搬迁扶贫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实施教育扶贫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贫困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实行社会保障兜底,统筹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大病保险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

  (五)坚持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推动发展,让改革红利大释放、开放水平大提升、创新创业大迸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稳步推进“营改增”改革,落实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改革。抓好公务用车改革。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加强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续管理,力争5月底以前完成建制村合并工作。扎实抓好生态红线制度改革,确保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推进公共资产资源交易改革,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优势,主动对接“珠三角”、“闽三角”,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包装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乡”招商、智库招商、对上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引领型、补链型、龙头带动型企业和项目。狠抓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提高招商选资实效。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到位内资3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600万美元。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鼓励到汝城设立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继续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力争完成专利申请30件,科技成果转化30项。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和激励创新创造积极性。

  (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本民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实民生事业,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继续抓好“民生100工程”,加大对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推进教育强县战略,着力抓好职教新城建设、汝城七中扩容、热水学校撤并、中小学校设施配套、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标准化学校创建等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汝城古祠堂群”申遗工作。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农村基层卫生设施配套,着力抓好人民医院创“二甲”、土桥卫生院扩建等项目建设。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协调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倡导阳光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完善被征地农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完成保障性住房供给2037套、农村危房改造2000套。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法治素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动态监控“网格化”体系,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抓好资源枯竭型工矿区转型发展,实施小垣矿区废渣综合治理。加强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和防汛抗旱,做好防灾避灾减灾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综合治理“餐桌污染”,提升“舌尖安全”守护能力。强化公共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扎实抓好老龄、民宗、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工作,统筹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七)坚持“三严三实”,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加强法治建设。牢固树立“治以法尊”理念,自觉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程序,制订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效能建设。完善行政职权清单管理制度,依照编制的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履行职责。落实政府工作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制,增强行政责任意识。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努力提高执行力,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人和事。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九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重点部门和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推进政府机关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建设。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加强公务接待报账监管。抓好审计监督,推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各位代表!长风破浪千帆竞,万紫千红又一春。“十二五”的辉煌已成历史,“十三五”的发展正拉开帷幕。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推进汝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宏图凝聚斗志,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在中共汝城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以蓬勃向上、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勇往直前、敢于亮剑的昂扬斗志,以使命在肩、时不我待的强烈责任,为“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实现“两个率先”而努力奋斗!

  • ·小学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范文 模板(2015-07-31)
  • ·工作报告范文(共8篇)(2015-08-31)
  • ·大汉控股集团工作报告(2015-09-09)
  • ·大汉控股财务工作报告(2015-09-09)
  • ·与会区人大代表们这样评价政府工作报告 (2015-09-1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