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9    阅读:

篇一: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再次表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扩大结构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3.2万亿元,降低利息负担约2000亿元,减轻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多次降息降准,改革存贷比管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薄弱环节建设。实施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城乡居民旅游、网购、信息消费等快速增长。去年还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的多种风险挑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二是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

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营改增稳步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价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国有企业、农村、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稳定对外贸易,调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外商投资限制性条目减少一半,95%以上实行备案管理,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大批创客走上创业创新之路。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针对工业增速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我们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近三年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各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公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四是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制定实施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居住证制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

五是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推出新的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又增长10.5%。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创新。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1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部。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建立重大政策落实督查问责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数量继续下降。推进食品安全创建示范行

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公共安全。【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锲而不舍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处。

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集中宣示了我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共护和平、共守正义的坚定信念!

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气候变化大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欧领导人会晤,启动中拉论坛。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在充分肯定去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全球贸易萎缩等因素影响,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预期增长目标未能实现。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严重雾霾天气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特别令人痛心的是,去年发生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和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必须认真汲取。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更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2万公里。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6400万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4013万套,上亿群众喜迁

新居。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80%。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经过五年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十二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无穷创造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

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

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我们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 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三、2016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篇二: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扩大结构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3.2万亿元,降低利息负担约2000亿元,减轻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多次降息降准,改革存贷比管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薄弱环节建设。实施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城乡居民旅游、网购、信息消费等快速增长。去年还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的多种风险挑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二是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

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营改增稳步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价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国有企业、农村、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稳定对外贸易,调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外商投资限制性条目减少一半,95%以上实行备案管理,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大批创客走上创业创新之路。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针对工业增速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我们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近三年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各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公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四是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制定实施促进西藏

和四省藏区、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居住证制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

五是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推出新的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又增长10.5%。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创新。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1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部。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建立重大政策落实督查问责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数量继续下降。推进食品安全创建示范行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公共安全。

我们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锲而不舍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处。

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集中宣示了我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共护和平、共守正义的坚定信念!

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气候变化大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欧领导人会晤,启动中拉论坛。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1]

折叠编辑本段报告版本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往往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而全国人大会议秘书处亦将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成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供少数民族代表委员

阅读。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在中国境内生活和工作的外籍人士日益增多,对中国政府工作了解的需求也不断高涨,因而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逐渐出现了英文版。2004年上海,深圳两城市率先发行英文版的政府工作报告。宁波市在2005年也将该市政府的工作报告译成英文发行。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被译成英文公布。2009年,全国大部分省、市政府都准备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版。[2]

折叠编辑本段报告亮点

折叠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报告原文:2015年,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折叠2016年GDP预期增长6.5%—7%

报告原文: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折叠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报告原文: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折叠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报告原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折叠扶贫脱贫是硬任务

报告原文: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

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折叠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报告原文: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折叠让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报告原文: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

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使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

折叠为政之道,民生为本

报告原文: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折叠“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

报告原文: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

折叠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原文: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

篇三: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愈加突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总要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破瓶颈、优环境、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逆势上扬、跨越赶超,增速领先、总量晋位”的可喜局面,美丽新衡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70.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部财政收入129.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5亿元,分别增长28.1%和3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分别增长22.5%和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8亿元,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1亿元,增长12.1%。外商直接投资20166万美元,增长12.1%。各项存款余额1854.6亿元,增长18%。全部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各项存款余额4项指标实现总量晋位。10个县市财政收入全部超3亿元,景县、安平突破10亿元。

抓项目,促投入,经济发展有了新支撑。100项省市重点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91亿元,100项省市重点前期项目有30项提前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35.5亿元,增长35.2%,竣工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03项。老白干三期改造、泰纳改性合成橡胶新材料、吉瑞精密铸造、养元植物蛋白饮料扩产等重大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威克多制衣、冀中能源矿用装备制造等加快推进;海伟丙烷脱氢、阳煤乙二醇开工建设,实现了单体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邯黄铁路建成通车,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邢衡高速、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等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狠抓项目谋划论证和结构性评价,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091项,计划总投资7703亿元;省市重点项目中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和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6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抓调整,促转型,产业结构出现新提升。深入实施“两改造一倍增”计划。完成技改投资363.1亿元,增长30.4%;列入省千项技改工程项目104项,获得省扶持项目和资金数均居全省首位;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围绕提高经营者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完成各类培训12.5万人次。实现“个转企”592家、“小转一”272家、“下转上”193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49家,养元公司、老白干集团纳税分别达到7.4亿元、4.6亿元,增长31.5%和20.2%。加快服务业拓展提升步伐。组建了市旅游局,成立了滨湖旅游有限公司,建成了马拉松广场二期、龙源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衡水湖晋升4A级景区。完成货运周转量274.7亿吨公里,增长18%,安平国际丝网物流聚集区一期竣工投用,衡德物流园晋升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244家,奥特莱斯项目开工建设,衡百国际正式开业。文化产业投资大幅增长,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入驻企业20余家,饶阳青铜雕塑艺术产业园、武邑硬木雕刻产业园投入运营。

抓规模,促流转,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粮食总产74.5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70亿斤以上。以规模农业、法人农业、科技农业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全市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12.5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7.1%,提高10.5个百分点;建成3000亩以上规模经营典型38个;注册家庭农场895家,登记农民合作社8123家,均居全省首位。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35项,完成投资180亿元,华都、新发地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预计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提高2.1个百分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现场会形式在我市召开,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抓城建,促统筹,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确立了“一湖三城”大衡水格局和城市组团发展思路,滨湖新城规划和招商工作提速推进,河东改造正式启动,南部新区土地收储圆满完成,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和增值效应明显提升。加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亿元实施供热一次网改扩建工程,可满足市区未来10年供热需求;铺设天然气路北环网18公里,实现了双线安全供气;滏阳新河深槽截污导污、滏东排河污水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实施13条街巷改造提升工程,榕花大街贯通工程建成通车,成为连接三区、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加快县城扩容升级,在建超千万元市政项目91个,完成投资35亿元。强力推进城镇环境质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10个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农村环境卫生和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投资16.5亿元完成805个重点村改造任务,全市涌现出冀州北内漳、饶阳圣水村、桃城区北苏闸等一批升级版的现代农村。

抓治理,促保护,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一揽子政策措施,组织开展7个专项行动,关闭重污染企业227家,拆除分散燃煤供热锅炉132台,淘汰黄标车27798辆,规范治理市区露天烧烤157处,对市区117处在建项目、53处砂石料场和煤场进行了全面整治。购置天然气公交车217辆,在全省率先淘汰市内公交黄标车。购置环卫作业机械62部,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5%。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压余热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改造和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等减排项目。组建公安环境安全保卫支队,加大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打击力度。预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均完成省下达的减排目标。以规模造林和通道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一人一亩林”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9.2万亩,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园区7.03万亩。

抓民生,促和谐,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3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1%。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5元,分别增长11%和13.1%。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人均月增182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4.4%和21.7%,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280元。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635所,为85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1500万元。全市856名孤儿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281套,竣工8113套,刘里马、孙三村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新建扩建水厂15座,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849个。投资21亿元完成覆盖全市637所中小学的校舍安全工程,改造校舍277万平方米;市区康复街小学、第四中学改扩建竣工;衡水中学新校区、衡水学院西校区加紧建设。普通高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升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人数稳居全省首位。成功举办第二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并获全国金牌赛事,市区新增篮球活动场地22块,创建长跑城、篮球城活动扎实开展。“厚德衡水”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平安衡水建设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打击“两抢一盗”取得重大战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改革,促开放,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在全省率先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商注册登记增长25.1%。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分类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6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大力简政放权,分3批削减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30项,平均办理时限由13天压缩到7天。滨湖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工业新区“三区整合”步伐加快。举办2016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全年签约项目168项,总投资2050亿元,引进资金1776亿元,招商引资开始由“走出去”、“请进来”向“找过来”转变。争进首都经济圈取得实质性进展,省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与北京铁路局、大兴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粮、首农、天士力、新兴际华等战略投资机构来我市洽谈,中国高新、中国铁物、恒大、居然之家等落户我市,“衡水湖号”客运专列顺利开通。3家企业在石交所上市,交通银行、河北银行、邢台银行入驻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比提高2.9个百分点。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实现出口总额32.1亿美元,增长18.5%,故城、枣强晋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抓作风,促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严格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预热升温工作,大力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查处“吃空饷”人员2152人,处置违规公务车341辆,取消O牌车829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7.06万平方米,市直机关“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压减5%。扎实推进市政府系统标准化建设,首批19个政府部门全部通过认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3件、政协提案276件,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注重加强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防动员能力持续提升,民兵预备役建设水平稳步提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口计生、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持续发展。统计、档案、气象、邮政通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全市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建设者、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朋友,向驻衡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省直驻衡各单位,向始终关心、关注家乡发展的优秀衡水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发展所处方位,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农业优势,变隐性优势为显性优势、落后差距为后发优势、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开放引领发展、改革破解难题,自觉运用市场、开放、创新、法治的思维和办法推动科学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必须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主动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道“必答题”,在加快赶超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发展转型。必须坚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创环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聚集改革发展正能量,形成政府与人民同心同向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我市产业结构总体低端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传统产业链条短,质量效益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心城区聚集度偏低,功能不完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瓶颈制约将成为常态,大气、水等生态红线约束更趋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任务仍很艰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关切,直面自身工作中的问题,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为切入点,采取更具针对性、更富突破性、更有实效性的措施大力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16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6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的一年,也是我市强势开局、跨越赶超十分重要的一年。综合研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外部环境向好,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省委、省政府即将批复《衡水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必将极大地激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必将为我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融合对接提供历史性机遇;我市原有优势不断巩固,过去的劣势向优势转变,经济发展一年比一年好,发展成效一年比一年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气势一年比一年足,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们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凝聚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共识,在正确的路径上踏石留印,在行之有效的举措上抓铁有痕,把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绘制的宏伟蓝图落实在衡水大地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继续以“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为总要求,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着力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改革、绿色崛起、富民强市、普惠民生之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奋力推上新台阶。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出口总额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3.21%、8.1%,细颗粒物浓度下降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3‰以内。上述指标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发展需要和支撑条件,与“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体现了稳中求进、合理增长原则,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突出“抓改革、打基础、造环境、求赶超”。抓改革,就是抓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这一重大机遇,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改革破解瓶颈,以改革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打基础,就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产业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造环境,就是强化环境是第一资源、生态是最大潜力的理念,创优发展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赢得区域竞争的软实力和硬资本。求赶超,就是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千方百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又抢抓机遇争先晋位。

三、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市委三届五次全会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全局,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首要任务,发挥投资第一拉动力的作用,努力在项目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抓好“1311”工程。全市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00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0项,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0项,确保竣工投产项目100项。把发展项目的基本着眼点放在市场自身发展的项目上,发挥项目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抓好投资100亿元的华德新型清洁环保金属板、投资40亿元的泰华伟业机器人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亚森工业机器人、投资15亿元的中恒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投资12亿元的博得轨道交通设备、投资12亿元的澳泰节能制冷压缩机组、投资11亿元的麦格尼菲复合材料等产业项目。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论证,对所有新上项目进行结构性评价,从源头抓起促进项目不断生成、科技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

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今年,积极推进石济客专、邢衡高速、衡德高速故城支线、大广高速衡水湖连接线等项目;创新体制,加大投入,加强县乡村公路改造养护工作,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同时,推进衡水通用机场、石衡高速、京衡客专等项目前期,启动衡水机场前期研究工作。

放大县域经济优势,千方百计保障要素供应。实行差别化政策,建立指标安排与用地进度、供地率、补充耕地挂钩机制,重点向大项目、好项目倾斜。通过改革做好存量文章,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实现县市区上市企业全覆盖;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进符合条件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二)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以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规模农业、法人农业、科技农业、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突破点,努力在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上走在全省前列。

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立足于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循环农业示范区和首都经济圈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市县两级都要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方案,从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入手,加大对武强北大洼、故城东大洼、饶阳众悦、景县津龙等典型的支持力度,每个县市区都要抓一个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业,抓好武强华都肉鸡产业一体化、故城正大农牧产业链、深州东方绿树果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中粮、天士力等战略投资者洽谈对接,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调整农业结构,设施蔬菜发展到90万亩,商品猪出栏达到460万头,积极鼓励奶牛养殖业发展,确保年内奶牛存栏16万头。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和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坚持线上线下同步,为农村经济组织搭建对接国内外市场的平台。

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按照中央“四个最严”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逐步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争列国家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大力推进省市重点村面貌改造提升,全面打响厕所改建、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六大战役,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三)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两化融合步伐,推动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加强立市主导产业培育。立足现有特色产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凝练提升,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培育立市主导产业。依托工程橡胶打造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及装备制造业,依托丝网打造功能材料及制品制造业,依托养元和老白干等打造食品及生物制品制造业,依托玻璃钢打造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依托橡塑制品打造物料输储设施及装备制造业,依托铁塔钢构打造电力通讯设施及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培育行业巨人,力争培育养元公司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加强园区(开发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探索整区招商等园区建设新机制,力争工业新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桃城经济开发区、大营经济开发区、武邑经济开发区、衡德工业园(北区)、深州化学工业园晋升省级园区。推进武强中外乐器文化产业园、龙华台湾工业园建设,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别园。加快开发区内陆港建设,争取年内竣工运营。加快饶安经济协作区、运河新区等园区建设。

加强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造。落实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计划,研究支持工业技改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争取列入省千项技改项目100项以上。继续组织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计划”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从标准、研发、渠道等关键环节入手,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省级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家、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5个。

加强工业运行调节和政策支持。完善“订单式”服务制度,推进“1 10”行动计划,每个产业筛选10家重点企业予以点对点支持。积极争列省“三个一百”工程。加快推进“个转企”、“小转一”、“下转上”,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0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资产效率。

(四)着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打造生态湖城、美丽衡水,努力建设融入首都经济圈、面向环渤海的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深化规划改革,创新规划管理,构建梯次衔接的城镇化规划体系。划定中心城区和县城开发边界,使城市规划逐步由扩张性规划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转变。推进中心城市“一湖三城”组团式发展。各县市按照“小县大县城”战略进行规划,建设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切实发挥乡镇积极性,力争每个乡镇都成为城镇化的亮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选择有产业基础、有文化底蕴的村优先支持,建设美丽新农村。编制完成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及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10个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启动榕花大街、永兴东路、南外环等街道改造提升工程,打通庆丰街、宝云街等城市断头路,抓好胡堂排干截污导流、前进街污水治理工程,实施垃圾池改造提升、城区公厕、停车场、菜市场、街头游园、小街小巷、裸露地面覆盖等城市功能完善工程。抓好桃城区南部新区建设和河东老城区改造,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以综合改革的思路推动滨湖新城建设,统筹推进安置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旧村拆迁、土地收储和社会保障等。实施工业新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谋划实施高铁新区建设,提高新区承载能力。坚持拆旧与建新相结合,大力推进县城城中村拆迁改造,组织实施一批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冀州、深州、安平、景县、故城、枣强要努力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其他县城要打造精品小城市。

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解决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延伸城管触角,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治违、治脏、治乱力度,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把生态治理与美化城市结合起来,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五)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把服务业作为落实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方向和抓手,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首都经济圈南部物流中心定位,争列国家和省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抓好与北京铁路局、省建投等战略合作协议落实,依托工业新区谋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积极推进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安平内陆港、安华国际物流园、衡德商贸综合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调整运力结构和运输组织方式,提升运输效率和效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新型商业模式,支持电商服务平台建设,抓好桃城橡胶、安平丝网、大营裘皮、景县胶管、冀州暖气片、武邑金属橱柜等市场改造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建设网上商城和中小微企业开设网店。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强化旅游品牌意识,以衡水湖旅游为龙头,推进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冀文化、儒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抓好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文化产业聚集区、董子故里、冀州古城恢复、老盐河开发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进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发展一批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

壮大提升商贸流通业。打造京南特色商贸名城,启动隆基泰和、深圳茂业、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强城乡便民商贸网点建设,提升商贸流通、餐饮购物等传统服务业,改善消费环境。在主城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央商务区,各县市培育1-2个商贸功能区和特色商业街区。

(六)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开放引领发展,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水平。

创新招商方式。在积极参加全省招商活动的同时,提升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影响力。建立常态化、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和队伍,继续抓好定向招商。围绕培育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制定专项招商行动方案,瞄准重点区域,紧盯行业龙头,拓展定向招商范围,争取在引进大集团、大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每个县市区都有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强攻重点招商区域。抓住京津功能疏散、产业转移和京津冀战略合作机遇,全面开展对接京津活动,争取首农婴幼儿奶粉等项目早日落地。继续加大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力度,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窗口,扩大衡水“走出去”步伐。

培育壮大出口主体。抓好安平、故城、枣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外贸企业分类帮扶,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为出口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力争出口备案企业新增100家以上,培育出口超亿美元企业。

(七)着力推进生态治理和造林绿化。把生态建设放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坚决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持久战,进一步塑造、培育和拓展我市的生态优势。

铁腕治理大气污染。严格执行14条防治措施,深入开展7个专项行动,从严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力争空气环境质量3年有好转、5年大改善。继续淘汰黄标车。严格控制扬尘污染,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全年完成11.2万吨煤炭削减任务。广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应用,实施农村取暖治理提升行动,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减少燃煤和面源污染。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切实减轻重污染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立大气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营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燃煤减量替代约束,组织实施节能项目10项以上,力争形成年节能能力6万吨标煤。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赵圈镇、龙华镇和工业新区污水处理厂4月份建成投用,其他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项目年底前投入运行。完成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烟气脱硝工程。

切实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把地下水超采治理放在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全力以赴抓好国家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力争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围绕调整种植模式、加强水利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严格控制超采等重点,科学制定综合治理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紧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抓好水环境治理,确保衡水湖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标准,滏阳河等重点流域达到省政府考核标准,全市其他重点河渠也要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使国家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继续推进“一人一亩林”工程,完成造林16万亩。按照大功能区规划理念,突出环衡水湖区域和通道绿化,滨湖新区、桃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深州重点抓好衡水湖森林公园、枣强森林公园等6-10个万亩以上生态片林,打造环湖生态隆起带。抓好以高速公路、国道为重点的主干道通道绿化百米拓宽工程。稳步扩大经济林比重。坚持抓大不放小,统筹推进各县市区造林绿化,做好省市重点村的绿化美化。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当前办好具体实事,着眼长远注重制度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员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到32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347元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2120元提高到2500元,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到65%以上,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808套、竣工7500套,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将市区中小学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支持桃城区中小学建设,缓解班容量过大问题,重点推进前进街小学、东方太阳城小学新建工程和新苑小学、胜利小学、第十中学改扩建工程。继续支持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等重点高中发展,努力将基础教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衡水学院西校区建设,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电子监管,抓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产业、社会办医。建立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贴制度。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文化精品创作,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办好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谋划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继续打造长跑城、篮球城。

深入推进平安衡水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常态化思维,深入实施“打非治违”、管道管网安全等专项治理,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工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继续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动员建设力度,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新闻出版广电、老龄妇女儿童、气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人民防空、邮政通信、统计、档案方志、外事侨务和涉台事务等工作。

四、全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今年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市作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必须争当改革排头兵,以改革先行一步推动发展快赶几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各方面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些“解渴”、管用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一天天在好转。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先行一步。

(一)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上先行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先行先试,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和保障平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培育300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典型,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比例。大力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在农民自愿、保证和提高农民土地承包权收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无能力耕种或不愿耕种的家庭土地整合起来,组织开展农业招商,实行规模化经营。建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公开规范交易流转。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在激活市场主体上先行一步。加快构建有利于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和壮大各类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除少数特殊行业外,一律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宽市场主体注册资本、住所登记条件,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支持衡水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等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创业基地。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领域,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民营经济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力争到“十二五”末,万人市场主体由现在的292个增加到500个以上。

(三)在简政放权上先行一步。围绕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发展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转到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来。承接和落实好国务院、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没有进入目录的一律停止审批。所有涉审部门都要成立项目领办服务中心,落实领办、代办等便民措施。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企业注册“一口清”、项目建设“一号通”、企业帮办“一卡通”。

(四)在增强县乡活力上先行一步。省下放到市的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到县。以扩权强镇(乡)为导向,调动乡镇的积极性,发挥乡镇所在地在推进农村“四化”中的生力军作用。首批抓好龙华、大营、赵圈等经济强镇放权试点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凡是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攻克难点,都是改革创新,都要大力支持。

(五)在优化金融环境上先行一步。抓住国家加快金融改革的机遇,放宽金融行业准入,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支持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网点,让金融市场主体尽快多起来、活起来。支持发展各类投资企业,参与政府公共建设、市场企业发展的投融资。

(六)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先行一步。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具有衡水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应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农民意愿,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户籍制度配套改革。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制度,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障。

(一)勇于改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坚持解放思想,自觉运用市场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靠改革寻出路找办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改革的大突破,促进发展的大跨越。把勇于担当作为奉献改革的精神追求,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创造财富的措施和办法,都大胆试、大胆闯,绝不坐而论道、左顾右盼、畏首畏尾。

(二)转变职能,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选择部分市直部门、服务项目作为试点,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以群众利益、群众需求作为决策的基本出发点,认真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总结基层经验,推动工作落实。继续推进政府机关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政府服务基层、企业、群众、来衡投资者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提升工作节奏和服务水平。

(三)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其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层级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深化政务公开,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改进作风,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把劲头鼓得更足一些,带着激情、责任、追求,自觉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实事上,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抵制“四风”,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持领导带头、依靠群众、注重实效,从解决具体问题做起,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转化为惠民利民成果。

(五)从严治政,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程序和形式,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大幅降低行政成本。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教育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将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评判工作的第一标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跨越赶超、绿色崛起是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美丽新衡水、提前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编辑:琛哥)

篇四: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6[图文]政府工作报告

[图文]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4月11日在峦庄镇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长王军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镇坚持“234”工作思路和战略,加快发展,各项工作亮点凸现、进展较快的一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并带领全镇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落实“一号文件”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既定的“234”工作思路,抓住“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两大目标,突出“特色经济、扶贫开发、城镇建设”三大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校舍危改、维护稳定、阳光政务”四大工程,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2016年的各项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个目标顺利实现。

农民收入增长。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44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0元。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人均产业收入达到1020元。

——两项工作有所突破。

一是农林牧产值有所增长。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和政府行政推动,通过农业、林业、畜牧业三个综合服务中心的优质品种推广及科学技术支撑,全镇农业、林业、牧业市场效益日渐突出。全镇春秋两季粮食复种面积达23000亩,小麦产量500吨,玉米产量2317吨,豆类产量790吨,实现产值757.38万元;止年底,全镇猪饲养量达7500头,羊饲养量达7800只,鸡饲养量达60000只,畜牧业产值达到919.65万元;在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林业生产有序开展,全年林业总收入达到492.65万元。

二是产业开发取得新进展。依托“千百万”工程的服务推动,根据市场需求和“适度适生”原则,全镇养鸡、养猪小区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进一步壮大,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全镇养羊大户达50户,养猪大户达32户,养鸡大户达6户,养羊基地村2个,林果基地村2个,中药材基地村2个,烤烟基地村1个,比较规范的产业协会组织11个。全镇肉羊饲养量达7800只,肉猪饲养量达7500头,鸡饲养量达6万只,林果科管7321亩,药材种植2500亩,劳务输出5500人次,人均实现产业收入1020元。

——三大亮点逐步凸现。

一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按照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综合开发、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走开发式扶贫路子,黄柏岔流域八期农业综合开发、上马石重点村建设顺利竣工,通过了市县验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回龙重点村建设已经启动,年度任务顺利完成;马家坪、四家村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得到有力巩固和有效利用;河口、汪家沟等村35户生态工赈移民有序实施;坚持“扶贫先扶智”,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技术培训,共定向培训学生23人,就业23人;加大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新投放小额信贷资金20万元,回收再贷资金60万元,累计扶持1745户群众调结构、兴产业;联通、移动两座新基站建成投入使用,电信宽带开通,大大缩减了我镇与外部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的差距;中南、河口、卧羊、马家坪四村的农网改造已基本结束,为群众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

二是生态建设成绩斐然。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同生态建设融为一体,不断争取新项目,吸收外部资金投入,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河口、街坊、四家、马峡四村8.28水毁修复工程,河口村八岔河流域治理一、二期主体工程,马家坪至四家村村道砂石化铺设已经顺利竣工;全镇共完成造林5900亩,实施退耕还林400亩,荒山造林1500亩,历年退耕还林补造2000亩,板栗野生改造1000亩6万株,四旁植树10万株1000亩,义务植树8万株,经济科管10万株,实施天保工程23万亩。

三是教育基础发展迅猛。抢抓各项目在我镇实施的历史机遇,以“两基”复验为契机,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教育硬软件投入创历史新高,全面提高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多方争取68万元完成了中心校13间两层宿办楼、河口小学5间教学楼、汪家沟小学8间平房、黄柏岔小学4间两层教学楼、元潭小学8间平房的校建工程;投资10.8万元,投工1640个,高标准建设了各校部室、农技校及校园文化体育设施。

——四项工作平稳运行。

一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紧紧围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镇目标,以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加强四项工作,巩固五项改革成果,使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98.3,三查率达到99.7,手术及时率达100,人口继续稳定在低生育水平,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在政法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以农用车安全、民

爆物品管理、护林防火、防汛以及学校安全为突破口,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和各项安全措施,常年开展巡查和综合治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较好;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民间纠纷排查和信访案件调处,确定了专人接待来信来访,落实了专人包抓信访案件调处责任制,及时化解矛盾,调处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大对贫困户、救济对象的救助扶持力度,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困难群众的“五不发生”。一年来,全镇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阳光政务”顺利实施。坚持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校务公开,增强了政务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化,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推进“村财镇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的管理体制和运作程序;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确保了日常办公的正常运转,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四是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佳评差、十星级文明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了民族精神和健康、向上、积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群策群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空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普法教育,全面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亮证执法制、错案追究制、执法评议制等,以制促行,提高全镇依法行政水平,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通过各项工作的整体推动,全镇农民增收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和突破,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镇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镇政府向一年来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知识分子、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信任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把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万众一心,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面对禽流感防治、自然灾害、财政拮据等不利因素,沉着应战、科学调度,及时化解影响加快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全镇工作的整体部署不变、抓发展的力度不减,始终如一地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破解“三农”问题的抓手,经济发展的亮点不断增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但是受各种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我镇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距离我镇人民实现小康的夙愿还相当遥远,加快发展,时不我待。我们的使命无限光荣,必须保持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无畏精神,全力推进我镇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二是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在过去的一年里,社会大局稳定是我们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有力保障。由于我们狠抓安全生产,坚持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措施,全镇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不断化解调处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全镇人民心齐气顺,目标同向、步调一致;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才能保持政治安定、大局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是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实践证明,我镇去年的“234”工作思路和战略是符合峦庄镇情实际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深得人心的。正是由于我们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不断突破工作难点,营造工作亮点,我们才能取得上述成绩;今年的发展思路更加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所实施的各项工作,都是根据峦庄实际做出的决策和部署,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坚持不懈抓好落实。

四是必须坚持工作到一线,全力抓落实。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到最基层,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意愿,掌握基层实际,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成果在一线体现;要围绕全镇工作总体部署,理清工作思路,通过问题的逐个解决,工作的逐项落实,获得整体工作的不断进步。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有效产业链没有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单一,对经济的垃动力度不大;二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发展意识不强,谋事、干事、干成事的竞争机制没有形成,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不够振奋,运筹帷幄、决胜市场的创业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政府财政极度困难,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政府职能、干部作风的转变。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16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年,全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及中省市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农民增收”一个中心,狠抓“政府职能、干部职能”两个转变,突出“特色经济、扶贫开发、城镇建设”三大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稳定、阳光政务、社会事业”四大工程。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村稳定,不断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法制保障。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继续保持全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达到11以上,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培育开发强势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综合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强化农业基础,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721万元,增长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0元,达到1580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670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在低生育水平。

(一)围绕一个中心

促农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各项支农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科技推广为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特色经济,不断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逐步建立促农增收的长效机制。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质量,提高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民负担“零增长”,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580元。

(二)抓住两个转变

1、政府职能。要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新途径,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大功夫,迈出大步子,逐步改变政府职能服务上的缺位、管理上的错位和越位问题,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稳定、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2、干部职能。今年,在干部管理上,打破行业、部门限制,整和人力资源,创造竞聘上岗、人尽其才的良好人事制度环境。鼓励干部走出机关带薪创业,可以回乡任职,带头发展产业,也可以带领群众下海经商、外出务工,也可以带资金、带技术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机制,共同发展产业,兴办实体。要通过多种方式,给群众提供资金、政策、信息、市场等全方位的服务,成为联接政府、村组、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得力助手和知心朋友。

村组干部也要积极转变职能,探索为农服务新途径。各村要结合实际减少小组数量,实行村干部包组包户制度,所有组长一律由护林员、计生中心户长或其他村干部兼任。纠正组长工资由农户承担的做法,减轻村级负担。

(三)突出三大重点

1、特色经济。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我们的产业越是特色化,就越能市场化,甚至国际化。要加强调研,深入研究我镇在经济发展上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峦庄特色的养殖业、种植业,逐步大产业规模。要努力探索农业向工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延长产业在生产、服务、流通领域的链条,加强产业发展的前后向联系,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形成产业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继续扩大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提高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做出品牌,提高效益。今年,要继续巩固河口、中南两个肉羊基地,不断提高产出和效益,认真扶持养猪、养鸡产业,发展大户,扩张规模,提升质量,建小区、建基地;鼓励群众

发展坎埝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和林果,继续加强中南、马家坪两个林果基地村及全镇林果业的科管,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全力扶持马家坪烤烟种植示范基地,在干部力量予以全力支持,在资金给予倾斜,在技术、信息给予全方位服务,为今后推广树立样板,积累经验;结合干部带薪创业、“千百万”工程等方式,加快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和转型,扩大劳务输出的数量,提高农民现金收入。止年底,全镇羊、猪、鸡饲养量分别突破10000只、10000头和70000只,发展中药材1000亩,林果科管10万株,发展烤烟200亩,劳务输出5500人次,人均产业收入实现1200元。

继续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增产技术,使全年粮食复种面积稳定在23000亩以上,总产稳定在3670吨左右。

2、扶贫开发。不断总结我镇在扶贫开发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输血式”和“造血式”扶贫二策并举,把重点放在强化农业基础、加强生态治理、加快产业开发上来,合理调度使用资金,提高项目建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要继续实施河口回龙重点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确保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加快实施工赈生态移民,力争在年内35户搬迁户全部建成新房,告别“三不通”历史;启动已经立项的元潭高寒边远山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投入,一次建设到位,建设精品工程;加强项目建后管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利用率和效益,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支持;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技术培训,全年培训贫困人口30人次;继续加大扶贫信贷资金再贷力度,争取新的扶贫资金投入,支持群众发展主导产业。

3、城镇建设。加大上县进省力度,力争建设规划通过审批,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启动并完成水磨大桥和过境公路建设,开展城镇建设前期准备、政策宣传和征地工作,把这一深得民心的百年大事办快办好。加强镇区综合管理,杜绝占道经营,加大卫生管理整治力度,改善人居及投资环境,为吸引外来人员、增加城市容量奠定基础。努力把峦庄建设成为豫陕交界地带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中心,提高集市贸易的知名度、综合性和辐射力,引导群众闯市场,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

(四)实施四大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抢抓“一号文件”落实机遇,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流域治理、公路建设、农网改造、通讯设施建设等更多的符合镇情需要的项目纳入县市计划盘子,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统筹项目资金,调剂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大搞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组织劳力和资金突击完成八岔河流域治理三期工程的年度任务,争取以高效优质工程通过验收;争取汪家沟流域治理工程立项并启动实施前期工程,争取卧羊村、西楼村、中峰河流域治理能够正式立项,尽早实现我镇流域治理的无空段全覆盖,夯实农业综合发展的基础;启动实施中南、马家坪、汪家沟三村的“村村通”工程,建成黄柏岔联通基站和镇区小灵通基站,进一步提高我镇有线电视和移动通信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消除我镇与市场对接的“信息壁垒”;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配合实施丹—庾—峦四级油路峦庄段改造工程;打通马家坪至河南兰草、回龙至河南官坡两条出境公路,完成马家坪至四家村油路立项及铺设任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抓早动快,完成西楼等部分村组的农网改造工程和卧羊、四家村的人饮工程。

2、维护稳定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围绕创建“安全峦庄”,高度重视和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对农用车、农鼠药、森林安全、防汛等重点工作的监管和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认真落实各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要切实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常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好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和利用邪教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治理,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今年,要完成镇司法所办公楼建设和规划化司法所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司法工作环境。各级领导、各位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变上访为下访,访问民情,时刻关心群众生活,掌握困难群众的冷暖疾苦,落实各种救助措施,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困难群众找项目、找资金,发展产业,逐步走向富裕之路,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3、阳光政务工程。重视扩大基层民主,开展普法教育,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村民自治;精心组织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搞好换届后的村务、财务交接工作;认真开展村务公开、校务公开、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依法落实好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快形成政府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决策民主的行政运行体制,提高政府科学决策、依法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政府集中采购职能,加强政府采购的法制化,厉行节约,严格监管,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4、社会事业工程。紧扣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镇目标,坚持政策推进、法制管理、规范服务,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认真落实“三个一”领导体制和“一票否决”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村为主”基层计生网络,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综合服务力度,及时兑现优惠政策。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建设,提高我镇整体医疗水平,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使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今年,要积极协调配合县卫生部门完成峦庄中心医院住院楼建设;我镇的学校硬件建设通过近年来特别是去年的大量投入,整体水平已处于全县前列,今年要利用“两免一补”等措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切实加强学校两个常规管理,加强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建省级教育强镇;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我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群众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加大减负力度,创造农民休养生息的大环境。今年要全面取消农业税,取消各种非税收入,规范“一事一议”程序及范畴,严格管好用好义务工和积累工,镇村统一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量村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好推磨转圈、以工换工、大体平衡的互助制度。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建“五型政府”

历史的重任,时代的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职能、狠抓落实、锐意创新、勤政廉洁,努力建设“五型政府”,提高执政绩效,建设人民和党满意的政府。

(一)建设学习型政府,夯实执政基础。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真领会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着眼新的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层次和思维方式,推进思想解放,增强公仆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政府机关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工作的能力,科学谋划发展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队伍。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护卫公共安全的职能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市场经济意识,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工作。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做法,改变主要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政府部门严格依法行政,更好地为基层、为农村服务;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安全稳定、矛盾调处、困难群体保障等工作,鼓励机关富余人员带薪创业,探索为农服务新途径。推行“透明行政”和“阳光行政”,始终把政府行为置于党的纪律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之下。

(三)建设落实型政府,增强执政绩效。牢固树立亲民爱民思想,坚持维护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关心群众疾苦重于一切,解决群众困难先于一切,亲历亲为抓落实,把政府工作做实、做细。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考核办法,对决策定了的事理清“线路图”,列出“时间表”,少说多做,一抓到底,干出成效,以实干的精神取信于民,用实干的绩效造福于民。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建设创新型政府,提升执政水平。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正确的政绩观和新的行政理念推进政府工作。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认真进行专家论证和决策评估;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真心听取群众意见。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坚决追究决策者的责任。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使政府各项工作经得起群众的评判,经得起后人的评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五)建设廉洁型政府,巩固执政地位。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和各级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对失职渎职、破坏投资环境等典型案件的查办力度,扎实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决刹住“三乱”和吃拿卡要歪风,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巩固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成果。对重点项目和扶贫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努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管好政府系统干部,严格遵守“五不许”和省委“七条禁令”,真正做到严以律已、清正廉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峦庄这方热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活力。光辉事业,热血铸就。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依靠全镇人民的团结奋斗,抢抓先机,扎实工作,为构建和谐、共建小康贡献新的力量,创造新的辉煌!

篇五: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6市长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述职报告

两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和政府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下,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科教强市”的战略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教育的宗旨,认真履行市长职责,积极承担教育工作责任,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创建教育强市,使全市教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2016-2016年履行职责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

我认为,市场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更是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任市长后对教育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首先是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我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科教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两年来,我市教育以均衡协调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等多个文件,为鹤山教育持续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我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执政理念,把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作为推动鹤山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我主动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坚持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教育工作会议,研究教育现状和发展等有关问题,认真听取主管教育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和意见。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教师与公务员平均工资‘两相当’”、“鹤山实验中学建设后续资金”、“鹤华中学创建广东省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新沙坪中学建设”等问题,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及时给予解决。每年教师节,我都亲自到学校慰问教师,平时也经常深入学校,与校长、老师座谈调研,倾听意见和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学校排忧解难,为教师办好事实事。

二、忠实履职,想方设法办好鹤山教育 (一)执政为民,落实政府责任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和民心工程,本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市委、市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优先划拨。2016年-2016年,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1.67%、1.86%、1.88%),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也逐年提高(19.19%、22.19%、22.21%);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教育财政拨款和增长比例三年分别是17085.9万元、22551.1万元、25165.8万元和15.66%、31.99%、11.59%;财政经常性收入及其增长比例分别是42412万元、53517万元、59296.8万元和10.16%、26.18%、10.8%);年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三年分别是4061.22元、5203.52元、5410.38元和1461.21元、1627.54元、1895.14元),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

(二)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责任,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高中普及得到发展。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我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尽管市财政压力很大,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2016年,我市投入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19,546,012元,其中省级补助2,355,226.4元,本级财政承担17,190,785.6元。2016年,我市投入免费义务教育经费29,474,008元,其中省级补助5,542,411.2元,本级财政承担23,931,596.8元。从2016年8月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到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三年来我市共投入专项资金达5960多万元,切实履行了政府的办学责任,保障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2016、2016两年我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升学率100%,辍学率为零。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99.6%以上,毕业升学率分别是92.1%和96%,辍学率分别是0.92%和0.66%,辍学率逐年下降。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实施高中“扩容促优”工程,近年投入近6800多万元,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建设。2016年我市高中学校共招生4642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148人,职业高中招生1494人。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3267人,职业高中招生1655人,全市共招生4922人。2016年,我市高中阶段在校生13440人(市职中学生4115人),是2000年6426人的一倍多,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学生371.3人(其中职高113.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6%。

2.建立扶贫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我也一直强调,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好的教育。为了改变山区教育滞后局面,促进全市学校均衡优质发展,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市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倾斜支持山区教育的发展,努力让山区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为使区域内经济欠发达的宅梧、双合两镇的孩子有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市委、市政府经过论证,作出了整合山区两镇4所中学的决策,并从财力上给予倾斜支持。仅2016和2016年两年,市财政就投入了2500多万元完善市三中的办学条件,今年还继续给予支持。

对家庭贫困学生,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市慈善总会、市总商会、各类民间基金组织的作用,每年资助了一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小学生,有效地解决家庭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保证他们也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据不完全统计,2016和2016年,我市共有受助学生达9000多人次,各类资助金额达500万元。

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积极承担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受教育条件。目前有6000多名外来人口子女在我市中小学就读,我们一视同仁,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规范幼儿园的管理,提高学前幼儿入园率。我市把幼儿教育事业纳入基础教育发展与管理的重要范畴,积极发展幼教事业。为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提高保教的质量,我市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全市托幼机构督查工作。组织检查组到全市幼儿园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幼儿园及时发出了书面整改通知书,并跟踪限期整改。二是推动幼儿园创优创等级活动。加强对幼儿园创等级的指导和评估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促进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幼儿教育规范、优质、持续、健康发展。2016和2016年,我市共创建了3所江门市一级幼儿园和8所鹤山市一级幼儿园,一大批幼儿园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2016年,我市共有幼儿园80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1所,江门市一级幼儿园4所,鹤山市一级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4453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9.6%。

4.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培养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市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努力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1992年,我市在沙坪城区创办了一所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职业高中,1996年市职中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2002年我市将分布于各镇的8所职中整合并到市职中(只保留址中、三中分教点),进一步提升了市职中的实力。同年,市职中被认定为省级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被认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机加工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成为省示范骨干专业。近两年,为做大做强做优市职中,市政府投入1120万元进一步完善职中设施设备建设。2016年12月学校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中复评和两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的评审。目前,市职中规模发展到77个教学班、4115名在校学生,增加开设和发展了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服装设计与制作、物业管理、印刷、经济信息与科技、商贸英语等特色专业。每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

(三)加强基础建设,促进教育优质、持续发展

1.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过从1996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16年两个阶段较大规模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全市基本完成了的学校布局调整。全市中小学校从1996年的178所撤并为现时的77所,基本实现“高中相对集中城区,初中一镇1校,小学规模布局适中”的目标。近年,我市积极推进创建规范化、优质学校工作,通过规范化学校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市有国家重点职中1所,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省一级学校8所,江门市一级学校22所,鹤山市一级学校9所。全市优质学校比例(覆盖率54.5%)和优质学位比例(覆盖率82.5%)均高于江门市的平均水平。规范化学校的比例也达到较高水平。

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260多万元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建设计算机室27个,新增计算器1255台,其中包括教师用机209台,新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160套。目前,全市共有62所学校拥有计算器室89间,覆盖率达80.5%。全市各类型计算器共6984台,多媒体教学平台746套。全市“校校通”工程稳步推进,所有中小学接驳互联网和江门基教网,建立鹤山市教育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保证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优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几年来,我市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在坚持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师德教育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实施校长和教师上岗在职培训、“名教师工程”、“千百万工程”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进修。目前,我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率26.77%、大专率80.92%;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07%、本科率72.94%;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是98.48%和99.37%。各项指针均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小学、初中的本科率提高比较快。各项指标居江门各市区前列。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我市依法依规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兑现。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列入市级财政预算,统一依时拨入银行开设的个人工资账户,保证教职工能每月依时足额领到工资,从未拖欠过教师工资。教师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在政府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还先后实施教职工岗位津贴、中学高级教师岗位津贴、中小学校长岗位津贴及增加离退休教师生活津贴等措施,改善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加快推进 “两相当”工作,由今年开始分步实施,争取三年内实现教师队伍与公务员队伍平均工资水平“两相当”。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质量全面提高。我市坚持“以质立校,以质兴教”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教学质量强市。除了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之外,还采取积极的办法和措施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与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在江门市名列前茅。近年,我市乘新课程实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东风,采取进一步规范课程设置管理、实施“数学质量年”工程、推广课改成果、开展课堂教学比赛、加强教研指导和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等办法,较好地促进了全市的教学工作,各类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2016、2016年,连续两年我市高考报考入围率、本科入围率和重点本科入围率等各项主要数据全部名列江门各市区第一。中考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各项主要数据处江门市前列。

(四)全力推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程

2016年,我市正式启动创建教育强市工程。成立了创强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国共产党鹤山市委 鹤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决定》、《鹤山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实施方案》,确立了鹤山市2016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目标。创强动员会上,市委书记向斌同志亲自作动员报告,我代表市政府分别与各镇(街)镇长(主任)签订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责任书,把创强作为市政府督办项目之一,纳入镇级领导班子教育实绩考核内容,落实创强工作的责任。

为保证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近两年累计投入创强资金达1亿元。此外,还适时在各个阶段召开调研协调会和现场会,及时解决创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总结交流创强经验,通过“树立典型、现场推广”,引领创强扎扎实实地开展。两年来,我多次带领分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深入镇(街)、学校现场办公,督导创强工作。

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先后有沙坪街道、古劳镇、桃源镇、鹤城镇、共和镇、址山镇、云乡镇、雅瑶镇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街)。市一中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督导确认验收,鹤华中学也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2016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加快创建步伐,努力实现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发展思路 (一)存在问题

检查自己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对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些方面还必须努力完善,如城乡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在师资、设备设施、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市地方财力有限,对学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教育现代化等面临较大压力。

(二)今后发展思路

1.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承担办学责任,继续增加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调动各方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今年启动新沙坪中学和市实验中学的建设工程。

2.积极创建教育强市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创建教育强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要力争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并在之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3.中小学校全面实现规范化。以创建规范化学校、教育强镇为抓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和现代化教育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

为了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加速实现教育强市的目标,完成教育“十一五”规划任务,我将忠实履行市长的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积极承担责任,办好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六:市长,2016政府工作报告
2015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经受各种考验,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按照建设“**跨越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市域次中心”的发展定位,凝心聚力,奋发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767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5490元,增长14%。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省和市要求,我市将用三年时间,消化历史问题,优化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结构。为此,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5年预算收入调整为40亿元,实际完成40.89亿元;其中地方税收完成30亿元,增长16.18%,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去年的54%大幅提高到73.15%,市本级财政收入质量显着提高。

一、突出质量效益,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加快“转调创”步伐,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工业经济规模质量同步提高。实施“131”和小微企业进规模工程,成立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开展全民创业扶持计划,新增规模企业77家,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利润预计分别达到1300亿元、300亿元、130亿元、75亿元,增长16%、13%、23%、22%。实施项目包挂、联合会审等制度,集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科技园项目填补了我市软件产业空白。科兴生物、彼岸电力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济南一机床、膜源水业等项目开工建设,圣泉20万吨酚醛树脂等119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工业投入172亿元,增长23%。提高科技奖励标准,引导30家企业与20所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新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9家,汇丰铸造创建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圣泉集团获批我市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昊月树脂主持起草两项国际标准,华凌第三代核电缆等15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20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2%,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评选首届市长质量奖,新认定市级以上着名商标19件,被评为全省首批商标战略示范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72.78万吨,实现十一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投资8.9亿元,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等26个重点项目,新增耕地6217亩,南水北调东湖水库和明渠建成通水,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市。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一期工程,鲍家芹菜基地创建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畜牧业项目管理、生态养殖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发布全省首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脉泉”牌,被评为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市)。实施大葱品质提升等12项科研推广项目,建设农残检测室32处,市级检测中心获得省农业和质监部门“双认证”,我市通过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被评为中国生态小康示范县市、果菜生态优质农业十强县市。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光大、北京等银行落户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8家,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20亿元、279亿元,较年初增长14%和20.6%。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开展“助保贷”等业务,为企业担保贷款7.9亿元。圣鼎园公司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走出了股权融资新路子。引进深圳喜来乐旅游综合体等大型项目,中邮物流投入运营。引进总部型项目27个,新增税收3亿元。实现外贸出口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分别增长19%、24.2%。

二、注重统筹协调,城乡面貌亮点凸显

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北片区、圣井新城、刁镇省级示范镇等重点区域及15个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市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开发区产业规划,实施框架路及管网、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开发,中心商贸区、双山大街沿线片区旧房征收基本完成。文博中心完成主体施工,龙山文化博物馆、桃花山公园建成开放。新建改造北外环相公驻地段、南外环、汇泉路中段、黄旗山1#路等骨干道路,国道309收费站顺利东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更新30辆公交车,开通第10路公交线。新建改造城区供水供热管网76公里、天然气输气管道110公里,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镇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漯河综合整治、集中供气供暖等建设,刁镇省级示范镇作用进一步凸显。相公庄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镇。朱家峪风景区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相公庄镇、刁镇旧军村和双山三涧溪村入选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施镇街驻地提升等62个城镇化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制定新型社区建设指导性政策,启动实施25个新型社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绣源河5个村搬迁居民迁入新居。

三、深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生态市为抓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城区集中开展“五小行业”、占道经营、农贸市场改造等专项行动,新建改造李家埠市场、机动车租赁市场等专业市场8处,改造亮化17条城市道路、884条背街小巷,新建改造公厕85座,设置停车位3900余个,实施30处公共游园绿化提升。推进环卫、园林、市政设施等一体化管理,城市面貌和市容秩序显着改观。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广大市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高质量通过国家爱卫会暗访和技术评估。注重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淘汰钢铁3座30吨转炉,实施埠村煤矿循环水、华电烟气脱硝等节能减排项目75个。持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31座生活污水处理站,18个涉农镇街全部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生态市通过省专家组预审。顺应群众强烈要求,采取坚决有效措施,严格规范矿山开采秩序,依法整治关闭46家石料厂、28家粘土矿,填埋废弃矿井502处,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群众利益,保护青山绿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个,建成循环农业示范园15处,天然气供应量提高51.9%。完成造林绿化、退耕还果6.7万亩。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水库、塘坝综合整治,完成疏浚14.8万立方。实施白云湖水质净化和湖区综合整治工程,白云湖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绣源河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百脉泉公园被授予全国首个“国际冬泳活动基地”和省级地质公园。

四、加大民生投入,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以“双十工程”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福祉。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6项补助标准,落实市属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建成公共卫生中心,市级公立医院改革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提高1型糖尿病、肾透析患者报销比例,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累计为大病患者补偿20150万元,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1012套公租房竣工入住,廉租住房补贴标准提高10%。积极开展慈善助学、阳光民生服务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6800万元。以创业带动就业,10个镇街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省级一类平台验收,新增城镇就业66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教育实现新突破。新建改造学校、幼儿园50所,高考一本上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本科上线率达到73.9%,高出全省30个百分点。城乡联盟、集团办学、条块教研等经验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发,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完成广电网络整合,我市电视台被评为全国市县电视台20强。建成100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特色文化村,完成第三批248个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创建任务,被评为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市。推广支部“一加三”工作,120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脱空”。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90个,被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圆满承办“十艺节”系列展演、国际泉水冬泳节、首届济南泉水节、台湾美食节等活动,我市参评“十艺节”两部作品获得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举办第四届全民运动会,为110个村居(社区)配备健身器材,我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重视人民武装,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深刻汲取“5.20”、“5.23”事故教训,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强化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注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开展“A级”平安创建活动,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五、转变工作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狠抓市委各项决策的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代表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市民服务热线、民生网等受理群众诉求5.95万件,办结率99.8%。开通流动政务大厅,实行审批专用章、建设项目“一口收费”等新举措,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20个镇街全部设立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济南市有关部署,强化财务收支管理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对全市公车安装GPS管理系统。率先开通“农廉网”和作风效能投诉短信平台,严肃查处和通报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物价统计、法制应急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章丘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磨炼了意志,推进了发展。这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章部队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缺少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好项目;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安全生产还存在薄弱环节,重点行业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城乡管理还不够规范、精细,人居环境仍需持续改善;有些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到位,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加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存在责任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的问题,服务效能和发展环境需要持续优化等等。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当前,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同时也要看到,中央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将会持续释放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内需潜力。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莱协作区加快建设,将为我市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敢于攻坚,就一定能够推进章丘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2015年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省、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两个率先”,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主攻项目、务实落实、全面提升的总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勇于担当、奋发实干,推进产业发展更加科学、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政府建设更加高效,奋力开创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开发区为主阵地,按照“抓管理、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思路,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有效投入,深化结构调整,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

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强化专业化、社会化招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普洛斯物流园等项目签约,力争全年引进项目实际投资230亿元。实施100个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包挂责任,加强协调服务,加快一机床、新型建材、华凌电缆研发扩产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投入190亿元。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加快500千伏龙山变、220千伏官庄变等增容工程建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提高新增耕地补助标准,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全年新增耕地400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强化环境审批和监管,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杜绝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新设采矿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双赢。

突出开发区主阵地发展。举全市之力推进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完善主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以济南高端装备制造、银江智谷、湘商科技等大项目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规划建设特色鲜明、业态先进、优势凸显的新型园中园。高起点运作开发区投融资平台,适时启动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园、软件产业园等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实施软件园框架路、轻卡北路东延等建设,完善排水排污管网,优先保障开发区项目用地,吸引优势产业和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促进开发区跨越发展。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快调整升级,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交通装备和机械制造产业,以技术改造为核心,发挥传统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配套企业升级换代,加快产业链价值攀升。食品饮料产业,以品牌集聚为重点,支持银鹭、娃哈哈等企业扩张规模,积极引进达能脉动饮料等知名企业,打造品牌影响更大、区域辐射更广的特色基地。精细化工产业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为龙头,以“北四厂”搬迁为契机,着力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拓展产业链条,推进循环生产,实现高端发展。重视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鼓励三爱富、利民制药等企业加快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坚持抓大促小、梯次培育,深入实施“131”工程,针对行业龙头和高成长性企业,落实扶持政策,形成一批支柱型企业集团。积极引导镇街特色园区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全年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华电二氧化硫减排等79个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循环化生产,实施工业燃煤窑炉改造,力争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认定。

强化科技品牌创新。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政产学研合作。实施“3322”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力争新增济南市级以上技术中心6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实施华民钢球自动化生产线等100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入110亿元。开展“品牌效益年”活动,培育“塔机之都”等工业集体商标,新注册商标500件以上,新增驰着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0件以上。全面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健全控制体系,积极争创省长和济南市长质量奖。

二、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培育为基础,以环境提升为重点,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规划,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打造“富裕、宜居、秀美、和谐”乡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实施“园区建设年、项目管理年、安全追溯年”活动,启动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百农大厦、高科生产服务区等10个单体项目建设,园区功能初步形成。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动绣惠大葱产业园、黄河农产品观光园、锦屏山高效林果示范园等36个基地园区提档升级,引领优质农业发展。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站水库除险加固等34项重点工程,加强基础建设项目管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信息中心,创新公用品牌推广管理,提高名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土地流转,推广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生产,严格投入品管理,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重点园区基地推行条形码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使用政策资金,促进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全面提升,集中打造一批整建制示范镇街、示范片区和示范村(居)。深化环境整治,开展镇街驻地创卫、农村污水整治、违章建筑清理等十项重点整治行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明确镇村责任,全面改善镇村面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建15处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站,对20个镇街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完成白云湖水质净化二期、漯河下游人工湿地等建设。实施省级生态农业和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新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000亩,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和污水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加大山区生态补偿力度,启动“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完成重要交通干线、重点区域山体治理。今年启动实施东岭山、胡山周边等山体植被恢复,治理垛庄上射垛泥石流地质灾害。实施济青高速南北线绿色通道建设,完成退耕还果和扶贫开发特色林果2.3万亩、荒山绿化2万亩。完成林火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实现全市山区林火视频监控全覆盖。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深化支部“一加三”工作,力争实现100个空壳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全市85%的行政村集体年自主经营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继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房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科学运作土地增减挂钩平台,引导集体建设用地城乡置换。健全完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镇街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职能,促进镇村资产透明交易。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设立农业担保公司,探索开展经济林保险试点、农村房产和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吸引更多资金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三、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引导扶持,积极构建省会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做大商贸物流产业。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体系,加快越海物流等龙头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现代物流项目,打造以空港为载体的物流基地。实施鲁棉物流仓储二期,打造全国知名的棉花现货期货交易基地。积极推进铁路物流园建设,尽快形成铁路物流基地。以开发区为重点,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化商业布局,支持名企名店做大做强,加快大润发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特色街区,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编制城子崖遗址公园、朱家峪风景区保护规划,启动龙山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实施文博中心布展、朱家峪二期提升工程,加强古镇古村保护开发,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美丽村镇,形成文化旅游新格局。加快白云湖湿地公园、绣江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等建设,积极创建绣源河国家4A级景区、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深化旅游宣传策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旅游产业,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创建一批星级旅游饭店、A级景区,持续提高章丘旅游吸引力。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深化农信社银行化改革。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引导民间资本组建新型金融机构,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以“新三板”为主攻方向,按照“上市一批、运作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分类扶持,重点培育,年内力争圣泉集团等实现挂牌。引导企业发行各类债券、集合票据,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国家级开发区政策优势,依托开发区投融资平台,加快资产整合注入,全面增强融资能力。整合金融资源,组建金融行业协会,规划建设金融街区、金融超市,迅速形成具有规模和特色的金融集聚区。

突破总部经济发展。发挥总部经济特有的产业聚集、资本放大、税收增长等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完善载体服务平台,健全金融、商务、物流等服务体系,逐步打造总部经济发展的环境洼地。着力抓好“四个一批”: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我市新建扩建产业基地、设立区域性总部;依托开发区、绣源河、双山大街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写字楼等,引进和培育一批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促进楼宇经济发展;以银江智谷科技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为载体,配套服务,延伸链条,带动发展信息软件、研发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型产业,构筑以信息为纽带的新型经营总部;注重培育本地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走出去”拓展市场,分离发展配套服务业,形成一批本地总部型企业。

四、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建设更具活力的现代城市

围绕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坚持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全域城镇化理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关系,规划“一主、一辅、四组团、多社区”的新型城镇空间体系。完善城区控制性详规,开展双山大街和汇泉路城市设计,编制白云湖片区、绣江河生态核心区规划。严格规划执行,严查违规建设,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控制和约束作用。

提升城区功能。坚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组团开发,加快重点片区建设。绣源河片区加快喜来乐、明水湖等综合体建设,拉起滨河新城发展框架。中心商贸区加快唐人中心及安置房建设,打造地标性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城北片区加快“北四厂”搬迁,实施绣江河综合整治,展现母亲河两岸新貌。双山大街沿线实施千禧龙周边、铁路货场片区建设,适时启动龙盘山等片区改造,打造商务金融、高端居住综合体。加快城东热源厂、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续建,新建改造山路东延、铁道北路东延等骨干道路。更新30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环绕城区的第11路公交线,客运总站建成使用。实施城中山生态保护和景观提升,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加强镇村建设。将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按照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原则,落实财税支持、扩权强镇等措施,加快刁镇、相公两个省级示范镇建设;以普集、文祖寨等四个市级示范镇为重点,实施100项新型城镇化工程,持续增强产业带动和综合承载功能。加快20个增减挂钩社区拆迁进度,稳妥推进25个新型社区和城中村改造,完成社区建设5000户,危房改造200户。

实施精细管理。巩固和提升创卫成果,不断完善精细化、网格化、一体化管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门前五包”等制度,持续开展亮化绿化、市容市貌、社区环境、市政设施等专项整治,强化城区和重点道路一体化管理。启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着手建设数字化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及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制定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力争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

五、更加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稳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附后),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加快镇街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更高水平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启动实施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一票征缴”,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排查、建档、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全部加入新农合,由财政承担个人筹资部分。特困群众新农合、大病救助报销比例均提高10%。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养老、医养结合等试点,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和“家庭病床”结算制度,实现市级医院新农合住院即时结报,提高新农合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扩大慢病免费筛查范围,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启动市医院三期病房楼、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和圣井卫生院提升工程。根据上级要求,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职成教中心、新城实验(国际)学校建设,诺德实验小学建成使用。新建改建10处以上镇村幼儿园。启动实施校车安全工程。深化招生、办学等制度改革,加快教育管理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市管校用”机制,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特色发展、普高职高提升突破,持续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水平。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建设3处镇街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提升40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启动建设全民健身广场、游泳馆和体育场,建设地面数字电视播放系统,实施有线数字电视双向技术改造。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组织惠民演出60场,为50处镇村活动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力争70%以上行政村创建为济南市文明生态村。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创建,开设道德讲堂,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全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能量。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做好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化双拥共建,做好优抚安置,建设革命烈士陵园。推进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基层执法机构和基础设施,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抓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预防控制,探索实施专家查隐患、企业负责人年薪与安全生产挂钩等新举措,夯实全社会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完善视频监控网络,推进警务进社区,强化打防管控一体化,统筹推进平安章丘、法治章丘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更加注重职能转变,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及各部门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增强创新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职能,不断改进作风,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和科学施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实效。健全民主决策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畅通市民服务热线,做好政务公开和政民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努力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政务环境。

强化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查找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更大力度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破解难题,提高服务效能。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推动发展提质提速。坚持务实求实,严格落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和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以机关作风的转变、工作效能的提升,为建设美好家园凝聚强大合力。

强化从严治政和廉洁勤政。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健全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坚决压缩“三公”经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加强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全市的发展任重道远,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章丘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附件:

十大民生工程

1、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加快职成教中心、新城国际学校建设,诺德实验小学建成使用。新建扩建10处以上镇村幼儿园,继续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青少年科技艺术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市青少年科普艺术教育培训基地。

2、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启动市医院三期病房大楼、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建立“家庭病床”结算制度,扩大重大疾病保险范围,降低卫生院新农合住院起付线。财政承担个人筹资部分,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全部加入新农合。特困群众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报销比例均提高10%。

3、贫困群众帮扶解困工程。建立完善贫困群众排查、建档、帮扶机制,通过财政投资、社会捐助、慈善救助、包户帮扶等多种渠道,举全市之力集中帮扶贫困群众。

4、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改造提升10个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发挥高职院校、农广校等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补贴标准和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促进高等院校等各类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

5、文体惠民工程。实施新博物馆布展,启用新图书馆、艺术馆。启动建设全民健身广场、游泳馆、体育场、龙盘山山体公园、龙山文化遗址公园、朱家峪改造提升二期工程。完成惠民演出60场、公益电影放映1万场以上。为50处镇、社区、村(居)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继续扶持“庄户剧团”,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地面数字电视播放系统。

6、继续深化壮大村集体经济“1+3”工程。深化支部“一加三”工作,继续设立1000万专项扶持资金,集中政策扶持,开展第二批次“百村牵手”活动,力争实现100个空壳村集体经济有收入,全市85%的村集体年自主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7、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十项重点任务,对镇街驻地、村容村貌、河道沟渠、主要交通干线等进行综合整治。对特色名村及建筑进行普查挂牌保护和管理维修。新建一批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站,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呈现整洁优美的乡村面貌。

8、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北四厂”搬迁,启动城北片区开发建设工程,以再造母亲河--绣江河为载体,全面修复绣江河流域生态景观功能。规划建设市民林荫公园,城区裸露土地全面绿化。对漯河下游、绣江河中段、西巴漏河下游等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完成退耕还果、荒山绿化3.6万亩。实施破损山体修复绿化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加强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等治理,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力争大气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完成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

9、城市管理升级工程。建立“创卫”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视频监控“天网工程”,推进警务进社区。建成城东热源厂、第三污水处理厂,新建改造城区供水、供热站网,改造提升排水排污管网27公里。

10、道路畅通工程。实施省道242线(章莱路北段)、省道321线大修和南外环续建。更新30辆天然气公交车,开通环绕城区的第11路公交车,新客运站建成使用。完善提升城区道路信号灯设置和管理,保障道路畅通。

名词解释

1、“131”工程:围绕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着力培育十大龙头企业、三十佳企业和百强企业,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2、“助保贷”业务:指由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作为增信手段,贷款企业缴纳一部分保证金且提供较低质(抵)押担保,由合作银行给予融资贷款的一项信贷业务。

3、股权融资:指企业股东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赢利。

4、“五小行业”:指小旅馆、小浴室、小网吧歌舞厅、小美容美发厅、小餐饮(食品)店。

5、一口收费:指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收费项目全部纳入市政务大厅或分大厅,在一个窗口合并收取。

6、省会城市群经济圈:2015年8月省政府出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与泰安、淄博、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组成都市圈区域。目的是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做大做强省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7、济莱协作区:2015年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立足拓展省会城市战略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推动莱芜优化结构壮大实力,实现济南莱芜两市同城化发展,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8、两个率先: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16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9、“3322”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围绕我市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3项引才工程,用3年时间,引进创新、创业型团队20个,引进科技、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创新、创业型人才200人。

10、“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11、集合票据:指2个以上10个以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12、金融超市:指将银行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并与保险、证券、抵押登记等多种机构和部门协作,向客户提供的一种涵盖众多金融产品与增值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方式。

13、一主、一辅、四组团、多社区:“一主”即规划主城区;“一辅”即刁镇市域次中心(含辛寨、水寨);“四组团”即文祖、曹范、垛庄组成的南部城镇组团,普集、官庄组成的东部城镇组团,绣惠、相公庄、宁家埠、白云湖组成的中部城镇组团,高官寨、黄河组成的北部城镇组团;“多社区”即到2015年,全市建设新型社区85个以上。

14、“五险合一、一票征缴”:指将原来实行分散计征的企(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五项保险集中到一个征收机构、采取一个征缴基数统一进行计征。

  • ·2016县市政府工作报告(2016-08-18)
  • ·2016政府工作报告,康复(2016-08-30)
  • ·2016成华区政府工作报告(2016-09-05)
  • ·巴州区2016政府工作报告(2016-09-19)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