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2    阅读:

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第一篇

告成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卫生镇”的目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在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惠民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告成镇地处登封市区东南部,总面积72.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44289人。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观星台景区所在地。

1、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告成镇综合文化站位于告成镇周公路中段,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主体砖混结构四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30万元,政府筹资120万元)。工程于2009年6月动工建设,2010年5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镇财政投资为文化站配备了办公设施和文体娱乐用品,建成了办公室、图书室、娱乐室、多媒体室、资源共享室5个室,完成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的安装,镇文化站功能基本完备。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为我镇文化站配备了投影仪、电脑等设备,配备图书3000多册。镇综合文化站的建成必将对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促进新农村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文化大院。全镇24个行政村,除贾沟、庙庄、田家门、森子沟4个村外,其余20个村全部建设了文化大院,并配备了健身器材。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3、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共为14个村配备了电脑,为水峪、曲河2个村配备了投影仪,配备了一定的科技光碟,不定期的组织农民收看科技讲座,运行效果良好。

4、农家书屋。除森子沟村外,共建成农家书屋23个,配备书柜156个,桌椅65套,图书75000册,为五渡村订阅报刊8套。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把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对文化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不仅将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而且把村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并指派主管副职负责统筹抓好此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二)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告成镇整体文化水平,镇党委、政府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实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投资150万元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二是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提出了规划和要求,对文化大院建设先进村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

(三)抓好文化活动队伍建设,基本实现一村一队伍。我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积极推进,使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队伍的新局面。如界头村建立了“文化宣传队”,冶上村成立了“冶上舞狮社”,关上村立了“盘鼓队”等。镇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了门球队、合唱队、嵩山文化义务宣传队等。文化活动队伍的发展、壮大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浓厚的文化氛围。我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积极推进,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舞台阵地。一是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开展了民间文艺活动汇演,营造了浓厚文化氛围和节日欢快气氛。二是定期开展象棋比赛、书画展览以及篮球、拔河、乒乓球等文化活动,再现了千年古镇的文化风貌。三是在重大节假日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或在村文化大院、或在镇文化活动中心为广大群众奉献上一台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让文化活动成为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同心同德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点。四是连年参加全市民间文艺汇演活动,展示了告成人民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风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受经济条件限制,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不经常;二是工作经验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全镇文化氛围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打算

2011年我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具体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镇文化站软硬件设施,包括桌椅、图书、电脑、音响器材、活动用品等,确保2011年能够正常开展活动;

2、计划每月组织群众进行一次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一是在“五一”期间组织学校、镇直单位开展一次篮球友谊赛;二是在“七一”期间组织开展“红色”电影放映周活动;三是在“十一”期间开展广场文化周活动,组织全镇幼儿园进行汇报演出,组织婚庆演艺团体进行技能大赛。

4、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每季度举办一次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5、开办图书报刊阅览室,免费对外开放,组织群众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6、搜集、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7、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文化大院和农民文化专业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8、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观星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011年我镇将紧紧围绕市文广新局的工作目标,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竹山县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第二篇

竹山县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调研报告【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竹山县文体局在竹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刻理解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意义,科学指导,创新工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发挥了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文化惠民工程建成人民群众的实惠工程。近日,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竹山县文化体育局深入县文化体育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文化宣传中心和城内各文化场馆及部分乡镇,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县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完善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堵河文化广场等一批场馆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完善了规模宏大的县文化体育中心,投资50万元,在原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上兴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竹山县博物馆,并以现有馆藏为基础建一个面积500平方米的基本成列,计划陈列文物400件。目前此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同时,兴办

竹山地方文化超市,全力打造上庸文化城;兴建奇石馆,鼓励民间兴办坤元奇石馆,支持官渡民间兴办民俗博物馆。建立了13个乡镇文化站,121个农家书屋, 6个社区文化活动阵地、4个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接收点;40 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一年来,共举办县级大型文化活动20次、指导乡镇开展文化活动5次、指导乡镇举行体育活动12次;组织艺术团下乡文艺演出30场次,组织文化单位开展“三下乡”活动6场次,捐送图书4000册。为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切实开展行政效能建设,自今年6月25日以来,对县文化体育中心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田径场、乒乓球馆等体育设施实行全面免费对外开放。成立了体育中心健身队,免费为体育中心健身队配备了音响设备,聘请专人每晚按时播放,邀请专业舞蹈老师义务教学。成立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利用文体活动阵地开办舞蹈、器乐、书画、篮球、乒乓球等各类培训班,极大地丰富了广大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

(三)文化市场逐渐繁荣。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经营实体:全县现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4个(文化体育中心1个、文化宣传中心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娱乐经营单位35个(歌厅酒吧11个、网吧24个)、文化生产销售单位9个(书店6个、印刷复印企业7个)。在一手抓发展的同时,一手抓规范,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近一年开展了各类文化行政整治行动33次,检查各类经营户621家次,查处了一批文化市场违法案件。

(四)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针对张振武故居和施洋烈士故居年久失修,在县政府指导下,县文体局自筹近万元,于2007年对两处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加固,确保了安全。2009年,县委、县政府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万元,对许明清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进行了维修加固装修,并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建起了花园、通透围栏和陵园大门。为切实保护好位于潘口电站水位线以下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盛院、黄州庙,县文体局多次请省古建筑保护中心的专家来竹山实地勘察设计,制订确实可行的迁移保护方案,将他们拆迁到新建的上庸镇进行复建保护。在省古建筑保护中心及相关单位的科学指导和大力协助下,此项工程2008年底完成拆迁,2009年9月15日正式动工复建,预计2010年9月1日前竣工并对外开放参观。为及时抢救保护潘口、小漩水电站淹没区内野外和民间散存文物,文体局于2008年启动了潘口水电站淹没区文物征集保护工程。计划投资50余万元,将我县的田家、深河、官渡、溢水等4个淹没区乡镇野外、民间散存的10000多件文物中的精品,抢救集中到县博物馆收藏和上庸镇妥善保管,力争在潘口水电站蓄水前完成此项工程。【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积极传承发扬竹山高腔小戏和皮影戏。定期邀请县内皮影艺人到上庸文化城为群众献艺。在保持原生态皮影艺术表演形式的同时,积极鼓励、大力扶持皮影艺人推陈出新,从皮影戏的唱腔及伴奏上进行改革创新,并丰富剧目内容,做到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并举,既有效保护了地方文物和文化遗产,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我县的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较大。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图书馆藏书不多,且多是不宜再示众的旧书,馆内也没有配套的文化设施。城内健身广场只有一处,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要求。乡镇没有标准的健身广场。二是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强。县文化馆创办的《堵河文艺》因经费原因停办多年年,本县文艺作品缺乏交流阵地;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和宣传的力度不够。三是文化活动开展相对显少。特别是民间组织的文化活动影响力小且水平不高,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年轻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仍然是上网、看电视和打麻将扑克,县乡街道随处可见麻将馆;农民最主要的文化活动仍然是逢红白喜事的响器班子“演出”。

(二)地方特色文化彰显不够。一是对高腔小戏和皮影小戏的挖掘、展示和宣传不够。二是忽视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形成的移民文化。在潘口电站移民搬迁过程中,我县发扬了“舍小家、为大家”和“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移民任务。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形成的移民文化将会对竹山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对移民文化的进一步总结、提升和展示做得不够。

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文化建设还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建议:一是由县乡财政每年核定一定数量的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年初列入预算,用于文化阵地建设及文化活动开展;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兴办文化事业,可以打捆整合现有文化资产组建公司融资以增大文化建设投入。

(二)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尽力丰富城乡文化生活。继续推进广场文化、假日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加大“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当调整收视费标准,提高收视服务质量;推进城乡文化互动,让农村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城市有展示的舞台,让城市先进文化在农村得到快速传播。二是促进文艺繁荣。恢复《堵河文艺》,提供创作平台;建立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定期表彰和奖励。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管理。一是在繁荣文化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打黄扫非”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二是进一步总结、提升和展示移民文化,发扬移民精神。三是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加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落实文物普查工作经费,组织力量对我县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四是进一步打击赌博活动,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群众文化志趣,鼓励官方及民间组织各项文化娱乐比赛,从而营造一个积极高雅的文化娱乐氛围。

2015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第三篇

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县目督办:

根据县目督发〔2015〕2号《关于下达2015年度民生工程目标的通知》,下达民生行动农机目标任务,我局在2015年的农机工作中,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1-9月民生行动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机耕道建设

截止9月,已完成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硬化机耕道道4条8.4公里。具体情况如下:

新修机耕道4条12公里

1、某某乡太一村11、12组机耕道3公里;

2、某某乡太二村13组机耕道4公里;

3、某某乡断七村3、5组机耕道3公里;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4、某某乡石机村12组-民丰组2公里。

硬化机耕路4条8.4公里

1、某某乡共有村小堰组机耕道1公里;

2、某某乡民全村机耕道3公里;

3、某某乡王家1组机耕道2.4公里;

4、某某乡虎成村机耕道2公里。

(二)、农机培训

我们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载体,通过开农机作业现场会,科技宣传、机手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以农机技术学校为主体,开展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电工、电焊工、农村修理工等培训。截止9月29日,已完成各类农机培训800人次,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技能起到积促进作用。

(三)农田水利建设

新增提水能力3.4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9万亩。

二、存在问题

今年的农村机耕道建设在省市都缺少项目支持,建设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县农田水利基建资金。县财政拨付给农机上的农田水利基建资金要兼顾全县40处农村电力提灌站和机耕道建设,由于资金分散,投入不足,建设的质量及标准就只能因地制宜,造成一些机耕道的宽度不够,路面砼的标号不够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

加大对项目工作的支持力度,以项目带动民生行动,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的机耕道建设。加大农民在农机技能培训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微型耕整机的推广普及,全县已有各类耕整机400余台,同时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在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进行农机具维修、操作等培训,以保证农机具的安全、正常使用。建议县财政把农民的农机技能培训纳入预算。

2016年计生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惠民生工程项目汇报 第四篇

2016年计生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报告

中共**县委督查室、**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狠抓三项民生工程建设,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并以青人口领〔2016〕8号文件印发了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截至目前,2016年三项计生民生工程建设目标如期实现,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奖励扶助工作全面完成。全年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2360人,其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239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14人、独生子女死亡家庭107人,资金兑现率和目标完成率均达100%。建立生育关怀基金100万元,对特别扶助对象实行提标扩面,构建了全社会扶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长效机制。2016年新增奖励扶助对象目前正在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和公示,完善相关资料后在12月底前如期上报。

(二)免费生殖健康普查目标超额完成。依托县内卫生计生技术资源,邀请市计划生育指导所深入乡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巡回技术服务,把县内平时普查与专家组集中普查相结合,实施免费生殖健康普查10.5万人次,占任务的1050%。

(三)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顺利完成。针对检查对象外出务工多、人员组织难实际,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年初将任务分解下达到36个乡镇,各乡镇千方百计组织人员参检。截至目前,960名农村应查任务和十月份新增80名城镇孕检任务年已全面完成。今年内新争取实施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设备和孕前优生数字化项目已完成招标采购,年内可全部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组织难度大。一是大部分符合条件的受检对象已经外出务工,回家接受检查对象很少,现孕妇女中大部分在外务工期间即已怀孕。二是部分符合条件的夫妇暂未计划怀孕。三是部分符合条件夫妇只有一方在家,人员组织难度极大。

(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多费用低。因我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业务委托县人民医院开展,检查项目多、程序复杂、收费较低,医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计生服务可及性不高。由于我县各乡镇基本没有计划生育服务站,群众到县城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或接受计生技术服务的车船费、生活费用较高,尽管很多乡镇给予了补助,但由于路途远、费用高,有的群众不愿到县城接受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全面落实特别扶助提标扩面工作,加大社会关爱扶助力度,做好各类奖励扶助对象调查公示上报工作,加强奖励扶助资金监管。二是计生机构改革后,构建以县内技术资源为主、县外技术资源为辅的生殖健康检查队伍,常态化开展此项工作,为育龄妇女构筑健康安全网。三是针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员组织困难的现状,我局将提早谋划,尽早将任务下达36个乡镇,以便各乡镇利用元旦、春节民工返乡有利时机,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编辑:圆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