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5    阅读: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第一篇

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县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县地处**边界,下辖十个乡镇,总面积728 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全县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5%,有19个贫困村,全县现有人均收入低于2763元贫困户12264人,通过调查分析,致贫的原因:1、因家庭劳动力缺少致贫的3820人;2、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致贫的1160人;3、因孤寡残、五保需社会保障致贫4225人;4、其他原因致贫3059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整村推进项目实施。

2014年度上级扶持我县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38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24条32公里;水利设施4条1350米;绿化、亮化工程1处;文化活动广场9处。近几年来,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县19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灯,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

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使广大干群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二)、以促进生产发展,全力推进产业扶持。

今年是产业扶持第一年开始,上级下达产业扶持资金380万元,我县19个扶贫村以主导产业建设和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通过整村推进,使各村级主导产业有较大发展,大部分贫困户都能具备脱贫的能力。通过反复调查,深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全县19个贫困村制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计划,使19个贫困村在整村推进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各重点村在整村推进中发展主导产

业项目建设的难题。

(三)、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中心,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我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地调研检查指导培训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对培训输出学员家庭遇到的困难结对帮扶,为输出人员创造良好的外出的环境 。今年我县完成“雨露计划”培训共210人,下拨资金19.8万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80人,拨付资金12万元,转移就业培训130人,拨付资金7.8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对象手中,转移就业率达100 %,有效的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为重点,确保移民搬迁的政策落实。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因此,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要求有关乡镇及部门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同时要求县级相应资金配套到位,确保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强力推进,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扶贫移民搬迁工

作方案,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组。

2014年省下达我县扶贫移民搬迁任务598人,通过乡、村、组层层把关摸底,在充分尊重移民对象的意愿下,全部进行集中安置,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确定在长平乡淡塘村“工业园安置点”,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封顶,配套基础设施

建设已经全面起动,全县108户598人已签订协议搬迁入住。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一是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分解扶贫开发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乡镇和帮扶部门,确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加强检查,严格奖惩,确保完成各阶段扶贫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对照整村推进开发目标,通过重点突破,示范建设,圆满完成了 “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任务。三是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启动贫困村干部培训工程,不断增强贫困村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扶贫开发能力。四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等活动,组织开展一系列访贫问苦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机关干部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主动性,并且每年年终岁末,县委县政府领导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走访低保、五保户,优抚对象,受灾

群众,帮助他们找资金,找政策,找出路,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讲扶贫、议扶贫、干扶贫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以贫困村村屯道路,人饮、通电、贫困户住房改造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行路难、饮水难、

用电难、生存难”等实际问题,为消除贫困地区自然条件障碍,奠定发展基础创造出良好条件。

(三)坚持以贫困村产业培育为支撑,着力解决贫困农民增收问题。因地制宜选准发展项目。将产业开发与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紧密结合,选准果品、蔬菜等特色经济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实行片区开发,综合布局。

(四)坚持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根本,大力实施智力扶贫。一是积极开展扶贫方针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法纪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脱贫的信心,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二是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农业科普知识,推广农业新成果、新方法,努力增强贫困群众就地创业、自主脱贫能力。三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抓好贫困劳动力的转移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

基本务工技能,拓展就业门路。

(五)落实项目资金监管措施,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使用报批制、公示

公告制、专户核算制、县级报账制、监督审计制等“六项制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县扶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摘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帽子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形势

下,扶贫开发面临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扶贫形势依然严峻。通过扶贫整村推进后,我县贫困现象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剩余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分散,其居住条件很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二是这部分贫困群体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在国家实施低保政策后,尽管这部分人温饱已得到解决,但现金收入较少,生活质量不高。三是贫困群体弱势地位十分突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整体收入远远低于城镇,而贫困群体的收入更不能与城镇收入相比,在长期的贫困状态下,其思维方式更加保守,心理素质极其脆弱,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必须对这部分人实施全方位的扶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四是贫困对象综合素质低,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术

难度大,脱贫致富能力低。五是现阶段扶贫政策及力度在不断加大,而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

(二)贫困人口致贫和返贫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始终存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群众因灾、因病等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任务十分

紧迫。【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三)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重点村所要解决的问题多,面很广,所需的财力很大。几乎所有的重点村修几条水泥街道,就需要好几十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本身都不够用,还要群众自筹几万元,才能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自筹资金占所有资金的比例一般在20%—50%之间,有的村因居住的很分散,由几个自然村组成,工程量很大,所需资金就加大很多,自筹资金量和财政资金量投入几乎是1比1,甚至更多,造成贫困村自筹资金的筹措难度很大,工作极其难做。加之扶贫开发主要任务是解决贫困村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等影响群众生产生

活的困难,主要面向全村群众,对于绝对贫困户没有扶持资金。

五、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困难和问题,今后要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努力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有利契机,以道路、供水、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思路高起点做贫困村扶贫开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想尽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资金,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来加大力度,重点解决好贫困村行路、饮水、卫生、移民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切

实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进一步开发壮大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中,大力发展内容丰富的绿色产业。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积极树立“要我做为我要做,给物不如给项目”的理念,变救济式扶贫为开放式扶贫。以“筑巢引凤”的开放心态,把企业引进来,把扶贫户、扶贫资金与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激励措施,让企业得以突破发展,最终实现“特色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强、贫困群众致富”的目标。

(三)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创新并做到七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扶贫项目的确定要与贫困群众的利益相结合;二是选定贫困对象要与低保政策相结合;三是整村推进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四是政府引导与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五是项目整合与资金整合相结合;六是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第二篇

坚持精准扶贫 同步全面小康

2015年7月至8月,我们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全村贫户家庭入户调查,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村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村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收入不稳定。部分村民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程度底,特色高效农业推广慢,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的实用技术少。

二、工作目标

(一)宣传政策。注重把宣传政策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结合起来,采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低保、养老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协助联系户申请办理“双业”贷款、妇女小额信贷等惠农贷款,引导农民敢贷款、会贷款、及时还款,及时发现、反映和制止损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督促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进一步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二)反映民意。注重把反映民意与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的长效机制,深入联系村召开村组干部与村民代表会议,商讨修订两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帮助村委会

建档立卡,推行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模式。双联干部深入联系户家中,了解村情户情、经济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就医就学等,提出个人帮扶计划。要认真梳理归纳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党支部或有关部门,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促进发展。注重把促进发展与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发展养殖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以种植核桃树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帮助村委会做好村级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工作,积极试点推广甜高粱种植技术,全力发展千亩优质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种植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输转等工作,帮助群众找准最适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产业。

(四)疏导情绪。注重把疏导情绪与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帮助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工作。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新风尚。

(五)强基固本。注重把强基固本与提升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帮助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党员培养教育等制度,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指导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提升村级党建工作水平。

(六)推广典型。注重把推广典型与凝聚强大力量结合起来,

注重发现和宣传推广在主导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改善、新农村建设等农村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村委会建设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

村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用“好”社会保障,确保精准扶贫“全面兜底”。把民生改善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教育、就业、医疗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补助标准,健全贫困弱势群体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坚决防止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在继续做好低保工作的同时,坚持“治贫先治愚”,促使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学习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上学、未就业的学生)免费进行就业培训,保证每个贫困家庭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致富技术。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着力破解脱贫致富瓶颈制约,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四)吹“响”攻坚的号角,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

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2016信贷调查报告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第三篇

信贷调查报告(一)

20**年,我国前总理朱镕基破例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惜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目前依然存在。我们对借款人历史还款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如果财务报表造假严重,我们的分析只能是徒劳。事实上,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状况时刻受到其行业、国家宏观政策、借款人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不断的变化中,如果我们更多的依靠真实性有待考究的会计报表,显然不能准确的反映和判断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非财务因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2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众多企业面临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倒闭,究其原因,还在于人们对财务危机发生根源的认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于公司内部治理、宏观经济变化等非财务因素存在直接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财务数据只是一种假象,非财务因素才是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非财务因素可以是成文信息,也可以是不成文信息;有来自企业内部本身的信息,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十分复杂而且呈多样化,比如企业档案资料、企业财务说明书、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资料、报纸、政府公告、法律文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在此,不得不提到曾经的“神话”——巨人集团,其破产就是典型的由非财务因素导致的案例。对于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对这个市场的开拓中,由于不了解该领域的消费者特性,不熟悉其资金运作和市场营销策略,巨人集团越陷越深,加速了财务危机,以破产收场。此外,巨人集团采用的是控股型的组织结构形式,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内部违规违纪、挪用贪污的案件层出不穷。因此,巨人集团的失败可以大体归结为投资策略的不当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合理,财务上的失控是其出现财务危机的一方面原因,但是从根本上要归因于企业管理层的资本运作和经营策略的失败。三株集团,作为保健品的龙头企业,竟然在一场官司的困扰下迅速走向衰落,其失败非常令人深思。三株集团曾在四年间向化妆品、医疗、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电子等六个行业长驱直入,随着机构日益庞大,层级逐渐增多,总部的许多指令层层递减、逐级扭曲变形。组织管理上的缺陷,注定了三株集团在后来危机事件上的反应迟缓,也注定了其最终的悲剧结局。从深层次上看,三株集团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不断滋生的大企业病和危机管理能力的贫乏。20**年很多企业破产,也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流程挤压和效率低下,进而导致资金断裂,加之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和银行紧缩银根,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还比如湖南“太子奶”集团等,通过这些案例,完美可以看出,财务危机的发生主要受其内部经营管理不良、经营策略不当、企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宏观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信贷分析者来说,要充分、全面的了解企业的非财务因素,首先必须认真全面的查阅以上相关资料所提供的主要非财务因素;其次,利用与企业人员的讨论获得有关相关资料之外的重要信息(非资料信息),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下,企业档案资料应能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主要非财务因素。对于管理基础薄弱,档案资料不够规范、齐全的企业来说,采取与其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增强和补充方式,再次,利用媒体和公共信息网络系统,获取有关企业的行业因素、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因素等非财务信息。

金融机构中,具有长期信贷分析经验的人才不胜枚举,在考察非财务因素方面,往往有着无可替代的发言权。相对于财务因素分析能力,非财务因素分析的能力更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具体在实务中,对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分析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抓重点,重点分析那些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性因素,而关键性因素一般是以行业类型、企业特性、财务特点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对房地产行业的分析显然区别于对企业制造厂财务的分析,必须在对所有因素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和因素的主要方面,动态的、全面的进行分析,这就对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CEO”水准,信贷员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高水平的判断,这些分析判断很难用电脑来代替。于是平常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非财务因素主要是定性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主观性判断,经过梳理,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企业所在行业分析。对这些行业基本经济职能的熟悉可以帮助银行家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特殊资产结构和融资需求。行业特性不同会使贷款风险的特征不同,比如服装业受季节影响比较大,而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特别明显。在行业分析中,要考察该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已有的竞争者、供应商、消费者及替代产品的情况,分析借款人在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判断借款人的基本风险。行业风险分析是研究借款人运作的环境可能发生什么的问题。该环境由借款人和放款人无法控制的经济、市场、人口分布等力量决定。行业分析将帮助我们识别该行业所有企业面对的主要风险,并对该行业的未来及其对借款人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测。

2、企业战略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以其独特的认识,归纳总结了“战略”的五个定义: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s)和观念(perspective)。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因其周围环境的转变而受到影响和制约。一般可将企业的外部环境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般宏观环境,第二类是行业环境,第三类是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环境。我们在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时候,必须要对这些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3、企业资源与管理状况。在授信审查中,重视非财务因素分析,结合企业财务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较好把握授信业务风险,合理设计授信方案,科学决策,提高授信业务质量。另外,在授后监控时根据企业存在主要风险点,明确监控重点,动态管理贷款,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预警信号,及时减持退出,确保贷款安全。

4、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目前国家对于钢铁、电解铝、汽车、电石、焦炭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制定严格的准入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结构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制定目标市场和行业投向政策提供了依据。

5、信贷人员要树立全面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提高信贷分析决策能力。信贷决策的本质,是对借款人未来还款能力和还款可能性的预测。在授信时,不仅要对借款人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特征等财务因素进行仔细认真的计算,而且要对财务指标的真伪、适用性和稳定性做出评价。如果将非财务因素与财务因素紧密结合,相互印证,可以使信贷分析决策人员全面了解借款人的实际经济能力和未来经济走向,为正确的进行信贷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何危机都不可能空穴来风,在发生前必然有许多先兆显示,如果能及时的发现这些先兆下隐含的风险,发出警报,就能使得信贷人员在不良资产形成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在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时,对获取的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要进行加工和整理,并比较分析,找出影响贷款偿还的关键性的本质因素,进而进一步判断这些因素的持续性影响是否对贷款的偿还有实质性的影响。其中特别指出关键性因素,即影响方向明显、影响程度较大的非财务因素,应评价其强度、依据企业的个性对风险点作出排序。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和迅速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对某些行业财务指标产生周期性的影响;一项技术、一个理念、一项政策(如环保要求、新的质量标准)、一个质量事故甚至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它有时可极大的增加产品销售和降低成本,有时却是灾难性的。作为贷款风险产生的主要预警信号,能否及时发现、运用这些信号,可以使信贷工作处于较有利的防御状态,确保贷款安全或减少贷款损失。

信贷调查报告(二)

一、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一向重视农村的发展,重视农民问题。党的第xx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了关注农村,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包括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都使农村金融朝着健康、完善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国家对农村发展建设的力度加强为小额信贷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的广阔的市场。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从1994年开始试验,XX年全面实行并推广小额信贷。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一直被国家重点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的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民的扶贫以及农民创收渠道的扩充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小额信贷不仅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同样可以支持农村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二、农村小额贷款的现状:

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为农户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了部分农民“贷款难”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户个体业主经营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小额农贷由于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自推出后,受到了农户、村组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也得到了各方的满意,取得了多赢的效果,满足了较大部分农民合理的贷款需求。小额农贷款的推出,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门槛降低,为很多信誉良好但无担保抵押措施的农户打开了融资的大门,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情况,成为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的助推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本积累。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仍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利率偏低,缺乏良好的风险评估方法,贷款种类单一,额度小,期限短以及资金供需矛盾大等。这些都阻碍着农村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进而阻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流转问题: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农户和个体业主未能按约还贷,给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流转造成很大的困难。

1、客观原因形成的风险:

首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于农户信用发放的贷款,贷款本身从借款人方面就潜在着“信用风险”,一个人诚信度的高低与其道德修养是密切相关的,而道德标准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不能对其准确的实行量化,所以信贷员要准确的把握成千上万农户的诚信度就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其次,农户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作坊产业的投入以及消费性贷款,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户个体业主及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互间竞争无序,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将直接转化为信贷风险。

2、主观原因形成的风险: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人力有限,有的网点甚至主任兼信贷员,要对辖区内成百上千农户做详尽了解,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农户经济档案的建立(年审)、信用等级的评定,(

(2)、贷款审查存在漏洞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凭证发放、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其发放大多由临柜人员办理,在办理贷款时严格坚持“两证”、“三见面”的原则,而临柜人员对其贷款用途的真实性是无法加以严格的考查的,这就造成有些农户乱报贷款用途,而贷款后转借他人,形成顶名贷款;另一些借款人贷款根本没用于其正常的家庭生产、生活等,而是用于个人的不正常消费支出(比如赌博等),造成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最终形成贷款风险。

(3)、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

贷后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为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贷后检查工作。但“重发放,轻管理”的经营理念已在大部分信贷员脑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象广、额度小、分布散、行业杂、所以工作量相对较大,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有限,这就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监管。另一方面,一些信贷员有“重企业,轻农户”的思想意识,认为贷后管理只适应于大额贷款,对小额农贷不适用。有的信贷员甚至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万余元。再加上有些农户贷款后外出经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多年不归,下落不明,这是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一大重要原因。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4)、部分信贷人员素质低,人为形成信贷风险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建档、评级、授信、发证、到最后放款都是人为操作,加之有些信用社人员相对不足,所以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假冒贷款,有的甚至给客户出主意化整为零,一户多证或一户多贷,形成实质上的“垒大户”,最终诱发贷款风险。

(二)贷款困难问题: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诚信度不高。一些农户受欠贷大户的影响,还贷时相互看齐的跟风心理也是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

(2)、自借他用,私借公用借款多,债务难以落实,影响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

(3)、担保抵押跟不上贷款需求,造成贷款困难。

(4)、贷款抵押物评估手续繁琐,评估登记费用过高。

四、对策与建议:

【扶贫贷款调查报告】

(一)、对农户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和合理限额。

(二)、纠正认识偏差,防止短期行为。

(三)、加强贷款管理,落实好“三查”制度。

(四)、动员广大群众,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五)、简化手续,减少评估登记费用,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六)、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这是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七)、建立健全信贷机制。

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信贷调查报告(三)

借款申请人xxx因的需要,特向我社申请信用贷款xx万元整,期限三年,根据信贷管理要求,位防范风险我社组织信贷人员对借款申请人的状况进了认真行细致的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借款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借款人,男,现年岁,贵州省县人,小学文化,身体健康,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组人,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人,儿子,女儿与常年在单位上班,经营地在。现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缺部分资金,借款人xxx以入股的方式投入部分资金,现尚欠缺资金万元,经调查,该户在征信系统无不良记录,借款人xxx在(户口所在地)建有房屋一座,价值万元,其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工务农,种植烤烟亩,年纯收入约为万元,夫妻均属于他是肯干之人,此次申请借款万元整,借款期限三年,保证按季结息,期归还,年息‰。

二、借款用途

经调查,xxx申请该笔贷款的用途是办厂,向我社申请贷款万元整,借期三年,年利息‰,按季结息,到期归还。

三、借款人的资信状况以及银企关系

借款人xxx为人诚实无不良记录,根据调查,借款人的个人信誉较高,能重合同守信用,家庭固定资产约为万元,每年收入约为万元,借款人及家庭成员一直都在我社开户存款,是我社的老客户。

四、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分析

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是经营收入和夫妻双方务工务农收入,年收入约为万元,家庭主要开支(包括经商、生活、人情)为万元,家庭年纯收入为万元,还款来源有一定保障。

五、贷款风险防范

该笔信贷业务还款来源稳定可靠,贷款风险相对较小,建议我社随时掌握借款人的资金流向及财务状况,发现风险及时收回贷款,确保我社信贷资产安全,尽量将贷款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六、结论

经调查,借款人xxx符合接任人主体资格,有一定的资产,其业务发展也有一定的规模,年收入较好,还款来源稳定,个人信誉良好,为人诚实,无不良信用记录,综合以上所述,调查人认为可以为xxx同志发放信用贷款万元整,借款期限为年,执行利率为‰,对以上调查情况我们愿意负责调查失实之责,请贷款小组审查。

主调查人:**

协调查人:**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