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9    阅读:

篇一: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切实提高农村义务

教育质量

二、调查时间:2009年5月

三、调查地点:恰尔巴格乡小学

四、调查内容: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的现状

五、调查对象:恰尔巴格乡小学学生及家长

六、调查方法:访谈提问

七、调查过程:

据调查,所调查到的孩子,均已从去年春季不再交学杂费了。但当问及不交费的原因时,超过90%的孩子不知道。而且,仍有近半数的家长也不甚清楚,往往就说,“学校说不叫交钱了,我们就不交了”。当然,也有占半数的家长知道,是因为国家的政策,为了帮助农民减负的。

对于“两免一补”的政策,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但是往往反映,地方学校没有切实的将国家的补助给予需要补助的孩子。而导致家长们不尽的抱怨。

当我们问到教学质量是否因此改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答,没啥变化。而且原因也惊人的相似:本来教学质量就不好,还能有啥变化。据了解,农村的小学,往往设备简陋,师资力量差,“会写几个

字就当老师”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不学杂费了,小学生不也再有升初中的压力,学校管理也相应变得松散。有位家长就说:“看我儿子都这么高了,还是不认识几个字。

不收学杂费以后,更多人关心的是,学校是否有乱收费,变相收费的现象。对此,我们的调查发现,除书费和必要的学习资料费外,有学校还收取暖费(学校根本没有暖气,冬天教室里只有一个小煤炉),体检后强迫性让学生购买药品(据说一盒药就要130元),还有要求学生买随身听,助记器等物品。而这些物品的价格,往往要高于市面价格

不管如何,这里的家长都很支持孩子上学,大都表示等孩子上完初中,只要他(她)还愿意上,就一定会供孩子上学的。而孩子们也都表示希望继续上学。也有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表示,初中读完可能选择外出打工。

据了解,在减负之前,一个孩子一学期要交近200元,而现在只需叫70元左右。然而,当问到是否真的因此有了“减负”的感觉时, 70%的家长认为,有变化,但不明显。这些家庭往往是只有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剩下的20%的家长认为,确有感觉。而这些家庭大都有不止一个孩子,免收学杂费的政策,让他们省下了不少钱,而这些钱大部分都用来盖房子了。也正因此,我们一路上,见到路边好多堆砌的砖瓦,以及正在拌水泥沙子的农民们。问及一位25岁左右的男子时,他说,“这俩儿子都不用交学费了,我们就省下了好些钱,这不是刚拉来的一拖拉机砖,正打算盖房子用呢。”

然而也有10%的家长告诉我们,由于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好,又愁于孩子的前途,就不得已将孩子转学到私立学校上学。但私立学校一学期就要交1000-1500元,这样,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而后,我们了解到,现在文盲,以及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青壮年人群依旧存在,而且并非寥寥几个。然而我们发现,这些人也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苦无良师。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1.这里的农村依旧处于一定程度的愚昧状态,往往对问题的表象关注,而对问题实质的发现不够。

2.据调查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都是很简陋的,不但占地面积小,而且楼也都是多年的老楼。

3.对于存在青壮年文盲这一现状,主要还是由于农村政府对农民的重视不够。

八、存在的问题:

1、正如我们问家长们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中完全都是“老师”,没有“学校”,似乎要不要钱都是老师一手操控的。

2、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3、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偏低。

4、农村学生辍学率较高等问题,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以解决。

5、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

九、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合理需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

4、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十、对策和建议:

1、推进教学改革。

2、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3、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4、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

5、希望农村政府,能够真正的将国家的政策思想落实到位,真正的给农民“减负”。也让孩子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日后为祖国多做贡献。

6、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7、多方努力,积极配合,共同营造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到了很多在城市里了解不到的信息。虽然本地农村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这里的村民100%的支持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希望日后的农村政府能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让孩子们有学上,有知识学,让村里的人们人人懂技术,个个能赚钱,这样农村才能达到真正的脱贫致富,才是国家减免学杂费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篇二: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整理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 前言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从总体来看,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并有较大差距。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三)、 农村环境的影响及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盛行

(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堪忧

三、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倾斜是农村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2、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及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物质化

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建议

1 国家加强对农村地区政策与经济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2、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与法律保障机制

3、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4、树立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

五、总结

一 前言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础。世界上

的各个国家无不极其重视其教育的发展,而历史也告诉人们,凡是重视教育的发

展,教育发达的国家无不领先世界,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

育的传统,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教学的

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教兴国战略的开展,更是把我国教育提到了更高的层

次,使我国教育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保障。但面对取得的成就,我们必须承认还有

不足之处。而在众多的问题之中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凸显。

此次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意在明确农村义务教育中的问题和可以

改进的方面。

在2012年1月至3月间,本人就地取材,以本人比较了解的家乡中小学为

主要对象,结合网络,书籍及走访等多种渠道的信息来调查农村的教育状况。虽

因时间较短,样本数量较少及本人能力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难免有管中窥豹之

嫌,但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教育的若干问题。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龙廷一中、龙廷中小在校学生及其家

长 ,以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开展,另通过书籍,网络等手段来了解中

国教育的总体水平及城乡对比情况,并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从总体来看,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并有较大

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继建立了几大经济开发区,不仅享受各种优惠的政策,

甚至举全国之力特别是本来就相对贫穷的农村来支援沿海地区的建设。三十多年

过去了,当在中国沿海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甚至

赶超英美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前提。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

最终追求,我们不能背道而驰,还美其名曰先富带后富。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

各种经费特别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

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要做很多

很多的实验,但很多学校,有的甚至是重点中学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很多

的功课只能靠听老师讲,自己很难独立地动手操作。以小学为例,大多数农村小

学并未开设英语课程,美术,音乐,体育等教学也基本“名存实亡”,这在起点

上就落后了城市学生。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

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待遇整体水平较低等原因,

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即使是当地培养出来的优秀骨干教

师,也因待遇低、职称提升困难等问题而流向城镇或城区,这给农村学校师资力

量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目前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头等问题。在农村许

多学校,计算机、音乐、体育、英语、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

课改后的需求。

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

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

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

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

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

质参差不齐。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

师资力量的调整使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没有经

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据对我乡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调查,该校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

占60%,大专35%,本科只有5%。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

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

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

队,专业化程度不高。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

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

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

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

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

“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

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 农村环境的影响及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盛行 首先在农村,家庭条件有限,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学校在教育着学生们,

一回到家中就是无人管教,孩子们只在学校里学习而到了家中基本上就是玩。 而在农村有些受传统愚昧影响的家长们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

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

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

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

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

书无用”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

的制约和对教育的需求很微弱以至很多孩子孩子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其次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其累积的结果之一,突

出表现在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

使农村的儿童——95%以上为农民子女,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

于劣势。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农民自身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

下,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高考。

在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

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

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

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

转。教育的高成本使得多数的家庭望而却步,而教育的投资期之长,收益性之不

确定,更使大多数学生早早放弃了念头。以本人亲身经历为例,小学同学大约有

30人(在十几年前学生还是比较多的),上到初中的不到20人,初中毕业的不

足10人,上到高中的仅仅5人,考上大学的3人,重点大学仅1人。

(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堪忧

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于是并出现了大

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

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

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而据最近的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当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

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的一个

局面如何能保证孩子们正常地接受教育。大多数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自己的孙子孙

女。最多照料他们的衣食生活。对于学习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

因此孩子得以机会更多地放纵自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给中国农村的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

三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倾斜是农村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的。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农业支援工业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成为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不够重

视,财政支出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没有改变千百年来看天吃饭的

情况。而农村交通与信息的闭塞倒着的农民素质普遍低下则更制约了农业的发

展。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

虽然现在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农业的重要形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近几年

的民工潮愈演愈烈,广大农村的年青一代不甘农村的辛苦生活纷纷走出农村追求

城市的生活。大量的农村人涌入城市不仅造成了畸形的城市化,也造成了农村的

空心化,留守儿童与老人的增多。劳动力的丧失则会着约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2 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及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物质化

现在学校的教育,与社会严重的脱节,造成学无所用的尴尬局面。大学生的

就业能力,专业技能不强,就业优势不明显。甚至大学生的工资都不如农民工。

可是大学生与农民工相比背后是更多的时间与物质成本,知识的力量与价值没有

充分点的体现,或者说在学校学的知识并没有转化成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普

遍偏低,工资水平不高,与供不应求的农民工就业市场形成鲜明地对比。出人头

地不只是有读书这一条路,而往往选择读书其实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当今

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大量需要的是具备专业能力的产

业工人,而不是现在大学教育的所谓的“精英”。也许在未来几年伴随着第三产

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社会主义

公有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的发展速度都有很大的

篇三: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2015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以往的义务教育都不是真正完全免费的全民义务教育。2015年苏州市和北京市都宣布:从2015年开始,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免费义务教育。这似乎昭示着,全国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拉开序幕,农村的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峻。2015年,中央党校组织的“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后奔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出现了较大反弹,并不是2002年统计所说的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辍学率远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3%,在很多地方达到了6%以上,一些农村学校不惜采取造假的办法来完成“普九”任务,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聊胜于无。有些学校危改资金缺乏,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以前分级办学,以村为单位负责,区县为辅;改革后农村以区县为主,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农村的危房改造出现真空。比如说武汉市新洲区2015年11所学校有危房,撤掉了8所,按照规定,应该把撤了的还建,8所学校危房全部还建至少需要30万元,而上面的经费只有15万,实际上落实到位的只有3万,基本上都没有还建。目前在农村,一方面由于生源减少,主要来自于计划生育和外出打工,学校进行合并,有些学校没有学生,成了空的;另一方面,村里面因为普九的债务,又把学校固定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重要资本,学校合并并未形成资源整合,达到改善学校环境的目的。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现代化教育环境离他们还很遥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深城乡之间的隔阂,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比如武汉新洲区的三店街,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50岁以上的老师比重偏大,因为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一般说来,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300多元,这样还不如出去打工。尽管如此,很多想要进来的毕业生还进不来。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另一方面,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还不如城里的二三年级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都拼写不出来。(三)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吃紧,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严重入不敷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大致徘徊在GDP的2.5—2.7之间,而教育法则规定政府应努力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远远跟不上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政府对此漠然,对应负义务举重若轻,则民间设置再多的这个工程那个工程,都近乎杯水车薪。2015年第二轮农村税费改革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也给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税费改革前,农村教师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乡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费附加、从学生中收取的教育集资和中央专移支付;税费改革后,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被取消了,乡级政府和农村不再直接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其经费基木上全落在县级政府身上,而大多数县财政较为紧张,基本上为吃饭财政。

篇四: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2016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

在今年的暑假我参与了我市遵义师范学院组织的以“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间,我们深入遵义市道真县棕坪乡进行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支教扫盲、文化宣传、法律普及、义务劳动、开展农技知识培训、社会调查、济困助学、走访老党员和重走长征路等。其中,我重点参与了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两项。

此次活动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近距离和农民接触,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有了整体的感性认识,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也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磨砺了意志。对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支教为主,故所得成果也是与教育有关。现将活动成果汇报如下: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点针对棕坪乡的小学、初中学生进行假期补课。授课内容以中学阶段的主科为主,兼办有兴趣特长班。我在这当中担任七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老师,支教为期十天,共授课21课时,教授学生一百余人。其间利用休息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当堂授课、家访以及同当地学校领导座谈,对农村的教育状况有了大略的认识,并为之作了相应的整理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初步分析结论和建议。

1、存在的的问题:

经过这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且加上近来大搞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就目前而言,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供水供电不成问题,教室教具给配充足(比如也能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食宿很有保障。所以,现在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已不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的问题,而是出现在软件上。具体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乡镇中学是严重不足的。首先是优秀教师不愿意进来,再者是进来了留不住。这是农村教育长期缓慢发的展的关键因素。

其次,教育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需要学校的管理,但家庭的管理会起更大的作用。但就调查下来的结果来看,家庭这一块基本上没能对学生的教育作多大的贡献。其中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长大多是农民,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如果是留守儿童则祖父母辈就更没有闲暇也无精力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现在子女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没有能力进行专业的指导的,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老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种教育体制下,并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背,就会成效显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但通过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劲头不足才是心腹大患。因为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劲头丧失、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改善改变这种状况而奋发读书。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具体是何种原因造成今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质之贫尚待查明。或许是今日农村的物质生活相对提高,也或许是电视网络的舆论作用。总之,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力量。据了解,当地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其原因并不是没人有那个实力,而是填本县以外的高中,万一落榜,即便是上了本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定能上该中学。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得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学生水平有限固然是事实,但当地教育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还如此设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畅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其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

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

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现总结如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该教育的传统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二)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三)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甘肃临洮,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我的不少同学也纷纷加入补课大军,充当假期老师。8月6日在农村的党家墩小学,我对补课学生以及周边补习班学生总共10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当假期真正到来时却又不得不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有的是看见同学都去补课,有的是家长的个人意愿,有的是学校的强制要求,那么学生自愿去补课的有多少人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70%

B、校外补习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参加补习吗?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20%

B、学校要求60%

C、家长要求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个月0%

B、1个月80%

C、10—20天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93%

B、没有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认为农村就应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9%

B、不认为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许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9%

C、或许是竞争激烈63%

D、没什么必要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盛行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综合原因77%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硬性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数农村学生都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给学生留了半个月的休息放松时间。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使学生不得不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期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不会有假期补课一说。当然老师也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巨额的教育资金大部分拨给城市重点中学,忽视农村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想获得财政上的补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质量。如今中小学补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有规定节假日不能补课,为什么学校还是要补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管。

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绩,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抹杀掉了孩子的天赋,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放松休闲的时间,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较肤浅,其中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压力。

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

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真正落实到位。

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老师工资等,政策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村农村老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帮助。可依拓展知识面,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对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会有益处。

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即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让农村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能有机会进行这次调查,在对《农村教育现状调查》课题中,我通过对家乡当地一所小学的调查问卷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很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充实自我。

篇五: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2016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一)

20**年10月8日我选择自主实习来到和平中学进行为期2个月的教育实习,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体育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的华丽转身。这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了更多。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和平中学体育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和平中学体育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体育教育的情况。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一所镇高中――和平中学。和平中学始建于1919年秋,是我县历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重点中学。九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为和平教育的领跑者,和平中学始终坚持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不断完善的奋斗精神,本着为全县父老服务的意识,向各高校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和平学子,圆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学校规模较大,和平中学有个校情,人数特别多了,一共有60多个班每个班60多个人,每节课就有八九班上课。

该校是河源市的一所重点学校,近年来生源增多,由于经济的影响,河源地区对教育的投资较好,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体育设备,较齐全,该校学生的体育成绩中等,基础薄弱,班里学生体育水平得到提高,两极分化逐渐减小。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体育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强度大的内容,以便学生达到运动量,达到有运动负荷的目的。调查中有的体育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体育锻炼不是很重视,尤其是田径类,认为体育锻炼跟学习成绩没有多大的影响,和其他身体素质好的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体育锻炼辛苦,就算坚持一段时间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练力量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练的。因此上课要多样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可的兴趣,特别是多做游戏代替枯燥的素质训练,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刻苦训练才能出成绩,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新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体育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体育成绩提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中考体育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

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短跑和弹跳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就是跑和跳,而且学生对跑和跳简单容易成绩比较容易上去。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重复的跑、跳,然后在原地做辅助练习,很少有老师采用游戏的教学手法,多是位移的跑跳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提高体育成绩。而技巧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跑跳,而对学生的兴趣不太注重。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活跃。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控制能力较差,游戏的应用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体育课的情况。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体育不感兴趣,不想上体育课。他们认为体育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上,以前上体育可放羊式,到现在的专门训练,心态上还没有完全接受,只是应付中考体育。学生对游戏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游戏过量,造成运动量上不去。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游戏方法太土,因此影响了对体育积极性。调查中,学生希望体育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

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努力去训练。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有的学生说上体育课就训练没有其他知识学到的,只是训练跑跳的内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兴趣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劳逸结合,不单单局限于体育成绩。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体育课开心而又有运动量的体育课,体育老师不爱大声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

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体育考试的内容难以理解。我觉得体育考试无非就是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摆了。该校放学时间为5点20分,6点50分又要上课,由于较晚,学生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大多数学生回去就冲凉和吃饭,然后回教室上课,这也是造成体育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喜爱的项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体育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篮球赛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做游戏、创新的教学,而不仅仅是跑跳上的枯燥运动。多说关于体育的名人故事已经具有教育性的例子。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兴趣,添加多点的体育设备让学生除身体素质外,多练技巧性的运动,培养学生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能通过体育的教学使学生应用到生活当中。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认真练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体育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二)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国共产党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16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 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三)

农村问题是国家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行动起来,要求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而在此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发展无疑应成为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发展农村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实告诉我们,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困难和不足。如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等。

20**年7月暑假期间,我们在安徽省团委的支持下,来到长丰县进行了以“青春映沃土,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以长丰县为例来调查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情况。作为分工调查,我主要调查访问了长丰县的基础教育方面情况。调查了水湖镇、吴山镇、陶楼乡及双墩镇的基础教育,在长丰县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和当地教育部门联系,并参观走访了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同时深入农户家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农民对基础教育的看法和认识。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长丰县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初步落实,逐步实现了“农村教育农民办”向“义务教育政府办”的方向转变,农民的教育负担有所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发放也能基本到位,没有出现新的拖欠教师工资的状况;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得到改善。在过去的几年内,长丰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县”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使长丰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长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主要成就

1、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结构渐趋合理。

长丰县在过去几年里全县“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轻壮年文盲)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在规模和水平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长丰高考本科达线率29%,超过了全省22%的平均水平),幼儿教育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显露生机,民办教育乘势而上。到20**年,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48 所(含社会力量办学),其中:普通高中九所(社会力量办学2所),职业高中九所(社会力量办学7所),普通初中30所(社会力量办学4所),职业初中3 所,小学22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72所(社会力量办学47所)。

2、义务教育成效显著。

长丰县于20**年、20**年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和复核。20**年底,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8%,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6、2%,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9、7%,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5、5%。全县现有基础教育学校267所,在校学生13、3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年的6、1年上升到7、6年,全县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3、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校舍总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大幅提高。在“两基“达标、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基础上,县里多方争取5000多万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面积14万多平方米,使全县校舍总面积达到648950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4、25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面积4、22平方米,创历史最好水平。创建各级各类示范学校、培植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工作成效显著。长丰一中、长丰二中分别创省、市级示范高中成功,长丰朱巷中学、下塘中学已通过市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庄幕职中通过省重点职业学校复核验收。教育信息网站建设、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加快了全县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学评估管理制度,加强了教育教学过程评估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20**年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均超过1100人,达线率位居全市前列。

4、建设了一支基本稳定的教师队伍。

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骨干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4%、82%、76%,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到专科、本科、研究生(含研究生课程班)水平的分别达到32%、29%、5%。全县有154名中青年教师被评为省、市、县骨干教师,12位教师被评为县委、县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出称号,124名青年教师荣获省、市、县“教坛新星”称号。

5、初步建立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撤消了乡镇教办,成立了乡镇中心校、县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统一发放,“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转基本正常。

6、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努力做到教育经费“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即全县教育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拔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平均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基本做到足额征收并全额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当然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丰县农村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的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仍还非常落后,党和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

长丰县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合理,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农民的大部分小学无法按国家要求开设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而在水家湖县城里进行调查时我们看那里的一小、二小基础设施齐备、课程完备,电教化、钢琴等设施应有尽有。这里任课教师的生活、住宿条件也要远远好于农村,教师的学历和知识水平也高于农村。而在陶楼乡大堂村小学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情景,这里总共只有几十个学生和三个教师,刚到那里时映入我们眼前的是几间破旧不堪的小瓦房,教师只给学生上语文、数学及自然课。且一个教师有时会三门课兼代,教师的学历、水平与城市相比,都相差甚远。且因为教师的生活条件差,农村中小学也难以留住优秀教师。

2、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长丰县职业教育尽管起步早,但发展缓慢,规模不大,且招生困难,与推进县里提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

3、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长丰县经济总量相对不足,加上“一费制”的实施,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尚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使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经费普遍不足,建设和发展经济严重短缺。

4、农村教师现状问题突出。

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教师年龄平均超过40岁,很少有年轻的师范毕业生,因为条件的艰苦,许多年轻人不原留在农村任教。同时在农村中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他们大多去了高中,市内,也有一部分下海经商。有些学校老师流失过多,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不得不从小学借调年轻教师到中学代课。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具体走访了一些农户和学生,在调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另一种农村教育存在的困难现象即“农民工”的遗憾。

5、“农民工”的遗憾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务工,成为“农民工”。因此,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由于留守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这一群体存在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通过对留守学生所作的专题调查,发现具体体现为:

(1)缺乏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许多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甚至多年未与孩子谋面,很难与子女交流,使得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在调查中,发现67.5%的留守子女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学校老师反映,从留守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其心理、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与正常家庭学生所不同的特征,如胆小、任性、孤僻、恐惧、习惯于防卫别人等等。在专题调查中,不合群,喜欢独处的留守学生占25.5%。

(2)隔代抚养,老人力不从心。调查发现,留守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的占70%。由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调查中,26%的留守子女认为父母外出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无人辅导,占第一位;调查还发现,29.5%的留守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无人可问。

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的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由于“代沟”现象的客观存在,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这使得老年人更不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留守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3)学校难和家长沟通,教育脱节严重。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家长外出,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大部分留守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他们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与监护人或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

(4)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专题调查中,留守学生自认为自己的学习一般、较差的占61%。学生们将“学习无人辅导”列为造成自己学习成绩偏低的第一因素,占39%,将“生活无人照顾”列为第二因素,占23%,将“心里话无人说”列为第三因素,占13.5%。由于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社会诱惑等因素,导致留守学生厌学、逃学、退学等现象的发生。对自己的未来也相当迷茫。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有18%的人打算将来外出打工挣钱,不想继续读书。

(5)留守学生成为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监护,使得留守子女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侵害的对象,同时也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道路。一些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约束,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一些孩子成了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

(6)父母行为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农民进城务工后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对金钱、家庭的态度上畸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6、农村地区农民的教育观念开始有进一步淡薄的趋势。

不少农村家庭对供养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已颇感吃力,而高等教育并轨以来,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更是让农村家庭难堪其受。另外,加上近些年大学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率低,使得农民子女上学“跳龙门”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父母支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突出的表现就是辍学率升高,学生大都完不成九年义务教育。更不用说上高中了。另外,一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收费混乱,教育乱收费,搭载收费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有的地方情况还较严重,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不少村民对子女上学受教育望而却步,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教育的淡漠思想。于是大多就选择了辍学。许多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选择出去打工了。

总之,近几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认为只要各级政府能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农村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思路,那么存在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速度是可以“提速”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统筹管理体制,切实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重点是要在人员统管、经费统筹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配备,要予以保障或倾斜。做到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教学设施得到合理更新,使农村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加大对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督导与检查力度。特别是要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挪用、克扣学校公用经费予以经常性检查,对老欠的教师工资进行一次清查,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另外,教师的“医保”,教师的看病就医等问题,也应有配套措施,着重落实。

3、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实和稳定师资队伍。一是要政府拨付师资培训经费,鼓励大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二是急需实行城乡支教、助教措施。城区的专业教师与骨干教师,必须轮流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支援农村基础教育,又把城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带向农村的目的,同时对城区教师本人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锤炼。

4、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网点调整与统筹规划。做到统而不漏,筹而有序,全面规划,加强建设。在各乡镇应建立和完善一所或几所基础教育中心,有利于人、财、物的相对集中,避免重复投资和网点布局铺大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要降低教育管理成本,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益。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未来,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未来的哲学。古人云:无以教而不知荣辱。在我们全社会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问题更是重要。人们应多关注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只有农村教育的发展了,才谈的上全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因为,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方面,是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我们美好和谐家园的应有之义!

思考长丰县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我们认为在今后发展中很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过去和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已形成特色的一些好的思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继承下去、延续下去。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大批有用之才,迎接美好的明天!

篇六: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2016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朋友们:你知道十年前的农村教育是什么情况吗?你看见过学生整体降班的情况吗?十年前的农村教育和今天的中国股市一样举步维艰。教师工资不但低而且每月关不齐,经费困难,师资薄弱。我在2016年撰写了农村教育现状文章《敢问路在何方》,该文发送到中国教育部,亲自送到泸州市教育局,市人大政协及江阳区教育局,物价局等领导手中,在江阳区教育协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看到今天的农村教育有了巨大的变化,我的各项建议均得到采纳,非常高兴。今作为历史资料上网保存,一可以为教育记者提供教育进步对比资料,二告诉广大股民朋友要坚定信心,中国股市也一定会像农村教育那样得到国家重视,像今天的农村教育那样走向辉煌!

敢 问 路 在 何 方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校由原来的江阳区黄舣镇中兴中心校和周永福第一实验校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泸州市周永福第一实验校》,两校合并后按区人事改革精神认真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越来越发觉乡镇农村学校存在着许多问题,学校发展的步伐十分艰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义务把当前农村学校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实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供各级领导在思考教育大计时作参考,现将乡镇农村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经费十分困难,扼制农村教育发展

在乡镇农村学校中,大多数学校经费十分困难,在今年区纪委对各学校经费检查时,98%的学校都存在着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经费困难所造成,其经费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不堪教育重荷,普九欠帐学校遭殃。

在14个乡镇中,很多个乡镇都还存在着拖欠教育经费现象,经济好的乡镇拖欠少一些,经济困难的乡镇拖欠多一些,这是前期体制所造成。以黄舣政府为例,无一支柱企业,每年连基本的税收任务都无法完成,财政经费十分困难。但在“普九”期间,即要完成“两基”硬件建设的任务,又要负担全镇100多名教师的工资,根本无力承担教育经费,因此只好欠帐贷款,普九期间修建学校共计贷款170多万元,每年担着沉重的利息负担。在教师工资方面,由于财政经费不足,在乡财政负责教师工资期间每月都拨不齐教师工资,学校为了完成两基检查指标,稳定教师情绪,只好用学校经费垫发教师工资,长年累月的拖欠,拖欠金额越来越大,至今全镇共拖欠教师工资104万,周永福实验校中学部和小学部合计已达62万多元。如此巨大的垫支,使学校已是寅吃卯粮,上期使用下期经费,学校本期开支大多是欠帐,在下期收费时再还。在“普九”之前,学校还可以招收几百个幼儿学前班学生,每期有数万元收入。普九后,由于政府欠帐太深,学前幼儿班统一收到镇教办管理,经费多数作为普九欠帐利息。这对于学校来讲,无疑是断绝了唯一的一条经费来源之路,因此可以说“普九欠帐,学校遭殃”。

(二)学校经费负担沉重,开支日益增多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讲,无经费来源,但所要支付的开支却日益增多,以我校为例,每期要承担的经费开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工资自筹

我校有81名教师,每人每月学校要自筹79.50元(自筹津补贴57元/人月,其它补贴22.5元/人月),每月6439.50元,一期要38637元,退休教师30人,每人每月自筹津补贴42.5元,每月1275元,一期要7650元,全校自筹津贴一期共需46287元。

2、单位对三项保险的匹配和公积金的匹配

①医疗保险按月总工资的1%;②养老保险也按月总工资的1%;③失业保险按月总工资的1%;④公积金按月总工资的1%,全校月总工资97487元,每月匹配4%,即7798元,半年需46788元。

3、公业务费的开支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加强,我校公业务开支日益加大,由于离泸州远,各种教研培训多,每月需旅差费2500元,全期共12500元,其它必需的开支,办公费12000元,水电费18000元,业务费12000元,房舍和各种设备维修15000元,报刊杂志6000元,各种实验、体育器材添制7000元,教研活动费及教师培训费26000元,绩效工资匹配40000元,共计162000元。

以上三项开支共需255075元,开支这样大,学校的收入情况怎样呢。按规定,我校每期只能收取杂费:中学部每生58元,小学部每生48元,中学部学生658人,计38164元,小学部学生1282人,应收61536元,共计收费99700余元,加上教育局拨下生均公用经费19400元,总收入只有119100元,不到12万元的收入,却要开支25万多的支出,资金缺口13多万元。学校不是企业,不是工厂,没产品销售没有经济来源,由此只好用学生结余代管费垫支,造成整个江阳区、全省及全国的学校结余代管费没有退给学生的局面,这是为什么乱收费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今年国家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作为重点,但在检查乱收费行为的同时,应该仔细研究为什么会大面积乱收费,读了这份报告是不难找到原因的。

二、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学校除了经费困难之外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由于农村学校大多处于偏辟的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师福利待遇太低,教师都不原在农村学校任教,越是边远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越薄弱。以周永福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为例,中心校在职教师26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只有8人,在35岁以上教师中,大多教师身体很弱,其中病残1人,常期患病不能正常上课的2人,大专学历的教师仅7人,占教师的25%。而城区学校大专学历教师多数在90以上,就连同属一个镇的镇所在地黄舣中心校大专学历教师也有17人,占65%,大多是青年教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悬殊的师资力量,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区之间教师福利待遇的差别太大,乡村学校,大中专生不愿意来,即使来了也留不住。学校连正常的开支都应付不过来,又能有多少钱增加教师福利。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我校为了庆祝教师节,往年只能给每位教师发慰问费30元,今年为庆祝两校合并,狠下心给每位教师发50元。而仅隔四公里路的区属十中学校给每位教师发慰问费是300元。城区学校多有上千元。如此大的差别,有多少教师不想往外跑呢。近年来,周永福实验学校每年都有多名教师调到其它学校,有的教师冒着不要工作的危险也要外出,今年我校有一名教师在本校竞岗后,听说其它学校需要人,不顾领导劝阻,一走了之。教师要调动,有好的前途,学校又无法给他好的待遇,强留下来工作也不安心,只能勉强同意。学校成了锻炼教师的基地,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教师又调走了,这样进不来、留不住,恶性循环,师资力量又怎能不弱呢,于是教师只好带病上课,包班教学。教学质量差家长意见大,我校小学96级毕业班由于由长期带病的教师包班上课,教学成绩极差,学生各科平均成绩都不及格,家长纷纷要求降班。学校无奈将该班整体降班,创造了农村学校教学的一个奇迹,这个班降班后由我担任班主任,亲眼目睹了这一悲催的现象。多数班级教师换动频繁,学生家长意见很大。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学校的又一个现实困难。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面临着经费和师资这两个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是非常困难的,我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向上级领导提出几点建议供作参考:

一、解决体制遗留问题,争取转移支付

上面讲到,自身很贫困的乡镇无法承担沉重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担,这是一个体制问题,产生的债务如果由政府来还可以说是不可能的。长此拖欠下去,学校怎样运转,要解决这样的困难,只能靠国家帮助。因此,逐级反应这一现实情况是应该的,只有靠有偿还能力的国家财政还清普九欠帐,学校债务才能还清,否则困难无法解决。

二、减轻教育负担,降低农村学校经费开支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没有门面出租,也没有代培费收取,靠收取学生杂费和学生公用经费是不能解决过重的经费负担的,因此要在如何减轻农村学校教育负担方面下功夫。比如在订报刊杂志方面,是否可以减少对农村学校的滩派,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教育不准乱收费,但各种报刊资料的分配任务有增无减,这又是给农村学校经费雪上加霜。还有就是教师工资的匹配,教师保险的匹配,学校又不是工厂,哪里有这样多的经费来自筹教师工资,经费从哪里来,因此上对教育单位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学校的承受能力,切实减轻教育负担,乱收费行为方能有效制止。

三、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教师经济福利待遇悬殊太大,因此我觉得要要建设一支稳定的过硬的农村教师队伍,除了加强农村教师政治思想工作以外,还得想办法提高教师待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对工作在偏辟地区的农村教师给以实质性的地区补贴,偏辟的地区教师编制很紧,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应该给这一部分教师以经济上的补贴,我校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稳定村校教师队伍,从2016年秋期起给在村校的教师,每人每月发给30元的补贴,竭尽全力稳定村校教师。如果在政策上给予乡镇农村小学教师扶持,缩小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待遇差距,农村教师千方百计跑调动的情况可以得到缓解。一方面稳定了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减轻了学校的工作压力。

2、对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要适当放宽,现行的教师编制我觉得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但工作量却很大。今年镇教办给我校81个教师编制,由于借调三人到十中,实际上只有78人,原计划从中心校抽调人员到村校,但中心校人员,已是老弱病残,(由于人少,男57岁,女52岁人员全部站岗,退不下来,师资十分薄弱,无法再调兵到村。)只好请代课教师3人站岗。今年江阳区中学成绩全市排名第四,表明处于大面积的乡镇学校有成绩滑坡现像,已经出现问题。从提高乡镇农村教师待遇角度出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应大于城区学校教师编制,可以按地区分类,根据类别,越是艰苦的地方,教师编制应越宽,让老教师退下去,充实青年教师。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减轻了,待遇又提高了,乐意在乡镇是工作的教师就会越来越多,乡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高。

四、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估方案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在建立对学校的考核评估方案时应该进一步合理化,黄鳝鱼鳅不一般长,同是一个乡镇的两所学校,师资力量都有很大差别,要根据各校实情制定出科学的评估方案,就像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承认差别一样,让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通过努力都能得到好的评价,否则无论怎样努力,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永远都处于落后地位,教师的积极性就要受到挫伤。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更实事求是的评估方案是有必要的。

五、应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农村学校一方面要承担普九带来的巨大转移债务,另一方面又要担负着超负荷的必须开支,资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从大局上讲,国家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严格讲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应该向学生收取费用,是应该由国家拨足必需的教育经费。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费的投入,但没有具体落实。这个问题靠镇、区财政都是力不从心的,只有国家才能有财力真正解决好普九必需的经费。因此如何切实落实加大农村教育费的投入是值得各级领导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真正体会到当校长难,当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更难,当我看到开学不久就有两名教师累倒在病床上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失职内疚,早就应该把农村教育现状写下来,向各级领导汇报。尽管前进的道路有千难万险,但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农村教育改革之路会越走越宽畅。

路,就在前方!

泸州市周永福第一实验学校王一丁

2016年10月6日

发表该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农村学校孩子们了解当时的教育现状。我教的96级毕业班同学大多数能够理解老师,也有个别同学对老师和学校存在意见,可以理解你们的心情,今天老师再次向你们道歉,你们不幸成为了受害者。祝愿你们的未来更美好,同学们圣诞节快乐!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