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21    阅读:

五年来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一篇

中馆镇五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馆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2006年以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招商兴工、富民强镇这一战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领全镇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形势和重大事件的考验,克难攻坚、团结拼搏,经济和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㈠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蓬勃发展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断强化措施,严格奖惩,营造全民招商氛围。我镇充分推介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发挥镇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结能人,返乡创业已成为我镇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先后引进了江西赣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江西珠

宝牧业有限公司、江西长垄山茶业有限公司、江西果丰有限公司、中馆床垫厂、江西惠民生态园、江西天康林业发展有限公司、中馆佳兴制衣厂、中馆一文制衣厂等企业落户投产,为我镇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逐步培育了服装、家俱、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同时入园项目也是接踵而来,馨雅制衣厂、九江民生电子厂、九江和谐门业、庐山机床厂、景隆饰品厂、怡乐进出口有限公司,纷纷成功进入县芙蓉山工业园和蔡岭集中工业园区,每年都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入园任务。

㈡镇域经济显著增强,财税工作稳步迈进

2006年以前,我镇由于历史原因,财政包袱过重,机关难以运转。五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广开税源、精减人员、加强内部管理等办法,逐步扭转了镇财政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通过紧缩开支,广开税源,五年来,我镇共完成税收1720万元,尤其是2010年我镇财税收入创历史新高,完成800万元财税入库,走在全县前列。由于几年财政状况日益好转,镇政府逐步化解债务近200万元,确保了镇机关正常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税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㈢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镇素有都昌“东大门”之称,但近年来,由于形势的发展,集镇规模、形象适应不了现代形势,人民群众多次建议镇政府改造集镇,提升集

镇品位。为此,党委政府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振中馆雄风,专门聘请设计院对集镇进行规划设计,把集镇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五年来,累计投入180万元逐步对集镇街道路灯进行维修和公路沿线绿化,健全了集镇管理机构。随着供销大楼、群喜超市、明德小学、卫生院医技大楼、中石油加油站的投入使用,特别是去年通过商品街路面硬化、原游泳池土地的成功拍卖、集镇下水道的拓宽改造、自来水工程的升级改造、小康大道的规划设计、征地等项目的成功实施,集镇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同时深入开展镇村卫生环境整治,新添置了垃圾清运车,硬化了三条通村公路,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㈣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农工作扎实推进

1、农业基础投入加大。五年来,我镇共争取项目资金1300余万元,对双桥水库、陈家山水库等二座小㈠型水库和六座小㈡型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完成了89公里的小农水沟渠硬化改造。2006年完成了总投资968万元的中馆、银宝、双桥、港西四村的低产良田改造项目。通过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民的耕作条件,奠定了农业生产基础。

2、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围绕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化农业进程。五年来,重点培育了生猪养殖、九江水梨、大棚蔬菜、龙虾养殖、油茶产业,逐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产业特色化、产品

品牌化的格局。全镇共形成了三个能繁母猪养殖基地和以长垄山茶业公司为龙头的五个种植基地,扶持了以中馆龙虾、银宝湖生态养殖两个专业合作社组织,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3、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紧紧围绕“20字”方针总体要求,按照八新一好的安排部署,着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五年来共建设新农村28个,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78个,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6%,绿化达到93%,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㈤社会秩序平安稳定,综治工作整体推进

我们始终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思想,扎实推进“和谐”、“平安”中馆建设。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争取上级资金对技防设施不断加强,在全镇主要交通路口实施了天网工程。每季度都组织开展驻村干部蹲点活动,积极化解农村各类矛盾。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注重稳定工作网络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力量,实行了三调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狠抓信访工作,及时排查调处、超前化解,一些陈年纠纷上访案件逐渐化解。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认真开展了农村混乱地区的排查整治工作。五年来,积极化解多年遗留的信访件7件,调处各类突发事件14起,有

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1、计划生育常抓不懈,稳定低生育水平。几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建立了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入手抓管理,严格奖惩措施,在全镇营造良好的计生环境。通过五年来的努力,我镇计生硬件设施得到加强,软件资料得到完善,实现了进位进步的目标。

2、教育、卫生协调发展。一是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五年来共争取资金576万元对中学、中心小学、6个村级小学的教学楼及附属设施进行了建设改造,稳定了师资队伍。二是进一步改善卫生设施。五年来全面完成9个村级卫生所(室)达标建设和中馆卫生院医技大楼的建设,新增医疗设备二台,保证了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全镇农民9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防疫得到了保障。

3、强农惠民政策优先兑现。五年来,我镇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县强农惠民政策,在粮食直补、民政优抚、退耕还林等经济补助中,严格按照政策操作,实行专项资金封闭运行、一卡通发放模式,累计发放863万元粮补资金和435万元民政救助资金、589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让广大农民及时享受国家的阳光政策。

梧州市政府五年来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二篇

梧州市政府五年来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2日在梧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战胜重重困难、实现大发展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大突破的五年;是着力改善民生、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难攻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2010年比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1.1番,人均生产总值翻1番,财政收入翻1.5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2.2番,工业总产值翻1.7番,工业增加值翻1.9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2.4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2.5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翻3.1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1.2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1番,港口货物吞吐量翻4.9番,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翻1.4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翻1.5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翻1番,开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五年开拓创新,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2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73.7亿元,年均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以上;财政收入由20.3亿元增加到56.1亿元,年均增长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9.9亿元增加到468.4亿元,年均增长35.8%,累计完成1268亿元,是我市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

五年开拓创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

21.8:42.7:35.5调整为2010年的13.9:58.9:27.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预计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70.4亿元增加到868.9亿元,年均增长26.3%;工业增加值由81.1亿元增加到30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5%提高到5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86家,年纳税超亿元企业6家。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园八区”初具规模,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市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1.6提高到4.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标志着我市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五年开拓创新,农业基础明显巩固。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 8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9.9亿元,年均增长7.5%。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十大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广西最大的砂糖桔产销基地,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2家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和2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共投入资金17.88亿元,完成7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和加固堤防17.69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

3.4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2.9万亩。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苍梧、岑溪、藤县进入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行列。

五年开拓创新,交通格局明显改变。洛湛铁路建成通车,南广铁路加快建设,岑溪至罗定铁路、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进港铁路开工建设,结束了我市“地无寸铁”的历史。梧州至南宁、梧州至广州、梧州至桂林、岑溪至筋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梧州至贵港、岑溪至水汶、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形成梧州到主要出行目的地的“三小时经济圈”。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推进,梧州至贵港Ⅱ级航道整治工程完工,长洲水利枢纽建成投产、三线四线船闸开工建设,李家庄码头一二期扩建工程、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一期工程相继竣工,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万标准箱。梧州机场恢复通航。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五年开拓创新,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先后投入5.73亿元实施平民冲、冰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帮助4420多户居

民搬离地质灾害高危地区。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基本建成红岭新区路网,启动南岸片区开发,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积极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城乡清洁和“穿衣戴帽”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风貌特色鲜明,城市环境生态宜居,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县域中心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2.1%提高到4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五年开拓创新,开放合作明显深化。预计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43亿美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功举办了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三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城市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高,宝石节成为我市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等多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共引进项目1856个,实际到位资金458.5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五年开拓创新,生态建设明显加快。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1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056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市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梧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县县建成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100%,走在全区前列。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森林覆盖率达74%,居全区首位。江河水质达标率、省界界首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100%,“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我市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五年开拓创新,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大力实施“科技兴梧”战略,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两基”攻坚目标提前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三年职业教育攻坚顺利推进,梧州学院“申本”成功,组建了梧州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市区河西片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社会保险待遇大幅提高,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住房统一保险。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以上。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活跃。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口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五年开拓创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7元,比2005年增加8300多元,年均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比2005年增加2300多元,年均增长13.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90.8亿元,比2005年增加1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8亿元,年均增长18.9%。新增城镇就业10.8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5%以内。政府共投入资金42亿元,为民办了54件实事。改造农村危旧房5360户,建设安置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5695套42.5万平方米。

五年开拓创新,平安建设明显加强。积极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五年被自治区授予平安市称号。加强重大活动安保和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及重要节庆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公安、司法系统执法能力建设,成立特巡警支队,建成“天网工程”,有效预防和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组建广西第一支综合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进一步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383件,政协委员提案933件,办结率100%。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深入推进。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强

化监察和审计工作,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

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消防、口岸、统计、工商、税务、供销、通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气象、地震、扶贫、农机、社会科学、市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战略部署,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7%;财政收入增长40.1%;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8%和3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4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4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4%和15.7%,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我们不负温家宝总理的重托,在春节前,全市5041户因灾倒房的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居!

过去五年,全市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发奋图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辉煌篇章,城乡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开创了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新局面;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时期;交通建设进入高峰期,加快由交通末梢向交通运输枢纽转变。我市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地位明显提升、作用更加突出。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城市一基地”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坚持以开放合作为途径,主动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向先进生产力靠拢;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障碍;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保护青山绿水,实现人与自然和

五年来汇报材料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三篇

肃北县国土资源局

关于五年来国土资源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县政府:

遵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有关材料的通知》(肃政办发【2011】116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文件确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专题讨论,做到了干部职工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在深入调研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局领导班子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县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目标及工作措施等,现将五年来我县国土资源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思路等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五年来国土资源工作情况

对于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来说,2007年至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是土地和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国土资源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五年,是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举、大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五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为目标的五年,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五年,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队伍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更是我县国土资源事业大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国土资源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抓服务,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实现双赢

1.多措并举,严把耕地保护红线。本着有保有压、严格控制、积极保护的原则,坚决执行占用耕地“六个一律不报批”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规定,有效控制了耕地的减少。全县现有耕地总量18168.45亩,比“十五”末减少了354.9亩。强化了基本农田保护,目前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已达到12488.01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69%以上。落实了县、乡、村、户四级保护责任,签订了农田保护责任书924份,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基本农田面积落实到每个地块,并加强动态监管,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

2.服务重点,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报批建设用地,积极做好建设用地供应工作。通过积极争取,五年间共上报省政府批准建设项目用地355.6365亩,并通过清查,收回和盘活闲臵、空闲土地58.95亩,保证了县上29项重点工程和项目的依法及时用地。同时,在异地补充耕地,实现了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保障了全县经济发展的用地需要。

3.依托资源优势,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培育矿业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五年来,全县229个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地质勘查工作顺利实施,取得了新进展。石板墩铁矿探明资源量1.62亿吨,黑山镍矿探明资源量10万吨,吐鲁—红沙梁煤矿探明资源量3.3亿吨。为实现肃北打造“草原钢城、黄金大县、全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基地、全市清洁能源煤电开发配套基地、高载能产业主战场”五大基地,提

供了坚实地资源支撑。

4.强化税费征管力度,保障财政增收。在全球矿业经济持续萧条和我县大多数矿山企业停产的状况下,我们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早日复工生产。同时,强化税费征管,规范税费收入,堵塞征管漏洞,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团结一致,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完成了每年度国土资源收益任务,有力地保障了财源增收。

(二)创新机制抓监管,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明显好转

1.进一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自2007年开展巩固治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的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了爆炸物品审批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共同监管和快速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等11项制度,健全了矿产资源监督管理长效工作机制,采取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执法,以严格爆炸物品管理为抓手,不断加大对矿山企业和各矿点的监督管理力度,狠抓各项整顿措施的落实。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和多部门联合执法,从源头上控制了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改变了以往国土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矿产资源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进一步好转。五年来,我们严格落实“三不留”的整治工作要求,对全县所有矿区、矿点和探采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依法查处无证采矿、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61起,取缔关闭矿山46处。尤其是2007年集全县之力对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非法采金

专项治理,彻底地清理了我县南山地区钓鱼沟、鸡肠沟、黑刺沟等11个采金区的29处非法开采的砂金点,实现了禁采砂金工作的总体目标,解决了多年来肃北县想解决但一直未彻底解决的开采砂金破坏生态环境的遗留问题,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2.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优化矿区布局。按照省、市资源整合工作总体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我们严格控制矿山总量,对矿产资源开采设定“门槛”,对达不到省规定最低规模标准和条件的矿山采取关闭、重组、资源整合等措施,促进科学化、规模化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制定了全县第一、二、三轮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煤炭、黄金等资源的整合工作。全县矿山企业的数量已由“十五”末的5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41个,减少了近22%,矿业布局趋于合理,资源利用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3.有偿使用制度全面推行,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稳步提升。按照有关政策和法规,我们对经营性用地和新设采矿权一律实行有偿供应,并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矿业权招拍挂制度。五年来,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32宗,成交额1475.37万元,采矿权2处,价款总额5.6万元。既优化了资源配臵,又显化了国有资产,市场配臵比例不断提高。

(三)依法行政推宣教,执法监察工作不断深化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1.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通过张贴标语、

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出动宣传车、新闻媒体播报、邀请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等形式,持续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日“六进”活动。营造了全县上下关注国土资源、自觉维护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增强了依法用地、科学采矿、保护和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法制意识。

2.动态巡查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建立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与基层资管站协调配合的违法防范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动态巡查职责,通过划分巡查区域,明确巡查频率,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等制度,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上报。五年来,共开展动态巡查173次,出动人员412人,车辆356(台)次,依法制止查处了狼娃山铁矿、掉石沟铁矿、盐池湾砂金点等多起非法基本开采行为,遣散了非法勘查开采人员,并依法进行了处罚。

3.土地执法监察稳步推进。积极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和土地督察预警行动。对涉及的卫片图斑和监测面积,2007年以来的新开工建设项目用地情况,进行了逐宗核查和用地资料完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和土地督察预警行动工作通过上级检查验收,实现了“零约谈,零问责”。同时,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新增建设用地供前、供后核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等重点工作。

(四)维护权益惠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1.切实维护牧农民的基本权益。根据全县城市建设规划要求,五年来共依法征地20.7091公顷,征地补偿及地上附着

财务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四篇

**镇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XX区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财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 区总工会本级五年经费收支基本情况

(一) 经费收入情况

区工会十五大以来,区总本级经费总收入174,990.4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是上届的5.15倍。其中:拨缴经费收入120,390.82万元,占总收入的68.80%;上级补助收入

15,487.62万元,占总收入的8.85%;政府补助收入20,619.44 万元,占总收入的11.78%;事业收入541.71万元,占总收入的0.31%;其他收入17,950.82万元, 占总收入的10.26%。

(二) 经费支出情况

区工会十五大以来,区总本级经费总支出135,813.43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用于开展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素质建设、权益维护、帮扶送温暖及工会自身建设所发生的经费支41,856.90万元,占总支出的30.82%;二是对下级工会补21,950.87万元,占总支出16.16%;三是机关正常运转支18,168.55万元,占总支出的13.38%;四是用于区总职工之家、区文化宫、区工人文化宫、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区劳模活动中心、区职工工伤康复中心等固定资产投入资金31,348.51万元,占总支出的

23.08%;五是对区总本级事业单位投入资金12,616.75万元,占总支出的9.29%;六是其他支出9,871.85万元,占总支出的

7.27%。区总本级经费收支相抵结余39,176.98万元。上届累计结余经费4,652.73万元,本届滚存结余经费43,829.71万元。 区工会十五大以来,区总本级经费收支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了省总和区总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审计监督。财政补助资金接受了区审计局的审计监督,监督结果表明,区总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总体评价良好。 二、五年来全区工会财务工作回顾

区工会十大以来,我区工会财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职工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发展工运事业服务的方向,坚持求实创新,强化经费收缴,规范财务管理,调整支出结构,依法履行职责,取得突破性进展,较好地完成区工会十大提出的各项财务工作任务。区总工会连续五年被省总评为财务工作先进集体,2008-2009年两次获得全国工会财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创新收缴机制,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抓住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区经济稳步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经费收缴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创新机制,勇于开拓,积极开发新的增长点,探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保证了各级工会组织的经费来源。

1、全面推行和规范工会经费(工会筹备金)委托国税代收工作。过去的五年,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持续增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不断变化,工会经费收缴难度增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总工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安徽省总工会、安徽省

国家税务局、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安徽省工会委托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实施办法》的通知,结合实际,于2006年将全区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应拨缴的工会经费或工会筹备金统一由区国家税务局全额代收(不包括由财政统一划拨工会经费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的全额代收、按比例返还基层工会帐户的代收方式,解决了各基层工会组织要经费难,行政不及时足额拨交经费等长期困扰基层工会的难题。将基层工会从经费收缴工作中解放出来,受到广大基层工会的积极支持。五年来,共返还基层工会经费5007.5万元。

2、建立和完善工会筹备金制度。对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全额代收工会筹备金,建会建帐后再按比例返还,激发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建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同时扩大了工会经费的收缴面,培育了经费收入新的增长点。五年来,我区新增工会组织开设银行帐户487家。

3、全力推进财政统一划拨工会经费。坚持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财政统一预算,统一划拨的方式。积极争取区财政支持,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从2005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700万元。各县、区财政统一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已基本实现足额到位。

4、加强工会经费收缴监督检查。积极争取国税、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采取工会经费专项检查、委托国税代为稽查、入户催收催缴等形式,收集、分析与经费收缴有关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基本情况,核查欠缴经费,督促企业依法、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及时、足额缴纳工会经费,有力地促进了工会经费源头足额计提、划拨和按规定比例上解。

在探索新形势下的经费收缴工作实践中,我区已形成了对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授权税务机关集中收取工会经费;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财政统一划拨工会经费;对相对固定的大企业由区总工会直接收取工会经费的经费收缴新模式。

(二)优化支出结构,为工会重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五年来,我区工会财务工作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工会重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区总工会本届总支出中(含各类专项资金支出): 围绕建功立业工程和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安排资金228.9万元,保障了工会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职工技术比武等各类竞赛活动的开支;安排资金95万元,对在工作竞赛、单项工作评比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发了大家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安排资金1716.4万元,广泛开展职工教育、文体活动、工运宣传、职工活动阵地建设,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影响力;及时将各级安排的劳模“三金”、低收入补助387万元发放到每一位劳动模范手中,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劳模的关怀政策。

围绕工会维权行动——安排基层民主建设资金286.6万元,支持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签订、“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等工作的开展;安排工会维权资金130万

元,为加强《工会法》宣传,职工劳动争议处理、农民工维权工作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安排工作经费70万元,切实保障以“安康杯”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维护了职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围绕工会关爱职工行动——确保中央、省、区三级安排的1002万元“送温暖”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筹集安排资金435万元,促进了区、区(县)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标准化建设,保障了日常困难救助及医疗救助的实施;上级下拨、区总本级安排及社会募集资金110万元,为困难职工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及子女上大学补助作出积极努力。

加大对基层工会的扶持力度——五年来,区总本级加大了对基层工会的扶持力度,补助当涂县总、各区、委、局工会,大企业公司工会等582.1万元,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依法科学理财,保证了工会财务工作规范运作

五年来,我区各级工会积极贯彻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有效提高了财务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全区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细化预算管理,规范管理秩序,完善预算申报、审批和追加(减)手续,确保了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加强财务归口管理,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一支笔”审批制度。三是完善了财务检查、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会经费监管体系。区总工会本级每年自觉接受省总财务

党委五年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五篇

马场乡党委五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化四建一推进”的科学发展思路。结合乡情实际,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

整,确保全乡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平安马场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全乡共完成生产总值4734万元,比2005年末

增加2009万元,年均增长8.49%;完成财政收入120万元,年均增长14.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9元,比2005年末增加1315元,年均增长9.78%。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预定的主要经济指标。

一、强核心,聚人心,把强化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之首

“干部力量决定着事业成败”,乡党委把充分调动和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作为推动全乡工作开展原动力。

——创新机制强班子。几年来,乡党委在班子建设上一直致力于“增进团结,提高水平,做好表率”,充分强化了基层党委核心作用。一是通过三认真,不断加强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带动全乡形成上下风气正、干劲足、精神好、面貌

新的新局面。三认真即认真学习贯彻“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做到勤政为民,廉政兴乡;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廉政规定,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和组织威信,从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集体决议,一般工作党政联席会通过,协调了党委与政府工作,解决相互扯皮的现象。二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作形式报告分析,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题培训、集中讨论等形式,带头给党员上党课、作形式报告分析,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全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把脉,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三是坚持了党政班子谈心谈话,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工作方法,适时疏通领导干部的心理障碍,有力地化解干部间的矛盾与误会,增进了党政班子间的团结、理解与支持,确保了班子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抓干部建设聚人心。在抓好自身建设同时,着力强化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新路子。一是定期组织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乡党委每月组织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一次以上,学习的内容主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州情、县情、乡情为主,同时紧扣党员需要,

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二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雨露计划”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乡党委结合乡情实际,紧抓“集团帮扶 整乡推进”活动契机,邀请县里专家、学者,有针对性的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分4期共培训980余人,使用培训经费20万余元。三是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求各村远程教育服务站点认真落实好站点“五防”措施,确保各站点达到“五好”的要求。按照《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分解及评分标准》的要求,认真做好站点的日常培训和管理工作,抓好远程教育示范点、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服务,同时做好远程教育宣传工作以及远程教育培训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照远程教育学习计划表,认真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学习,让他们熟悉掌握农业适用技术,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脱贫致富奠定基础。四是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发展目标,着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能带头致富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干部队伍,使广大党员干部既学到了政治理论知识,又学到了科技知识。每年举办村“两委”班子培训班、入党积极分

子、村后备干部培训班2期以上,参训率均达95%以上。

二、坚持党管武装原则、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发挥党管武装作用

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各项基本原则,严格贯彻落实党管武装的制度,大力强化党管武装的责任意识,立足乡域实际,针对新时期基层武装工作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党管武装作用。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管武装工作水平。组织学习《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武装工作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切实做好征兵宣传工作,超额完成征兵指标。通过设立宣传点、张贴宣传画、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使征兵工作深入人心,努力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每年都超额完成县里下发的征兵工作指标;三是充分发挥民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乡党委积极引导、支持、鼓励广大民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致富带头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

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巩固提高活动成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惠及亿万群众,造福子孙后代。为了更好的学习实践,我乡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大组织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是召开会议,成立组织。分别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全体党员会议,统一思想,

明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组织党员代表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知识,在学习形式上,做到了“三个结合”确保了学习效果。即: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在以各党(总)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的同时,要求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常规学习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在进行常规学习的同时,围绕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农村适用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石漠化治理示范基地”为主题,开展了主题讨论活动;帮学与促学相结合。以各村党(总)支部为单位,对无认读能力的参学人员,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负责讲解帮学;三是多种渠道,形象宣传。利用标语、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四、认真做好第八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2010年12月,村级“两委”班子任期届满。我乡深知做好第八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推进村民自治,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9]20号)、《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有关工作的通知》(黔组通„2010‟92号)、《贵州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晴

2015年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六篇

文章标题:2015年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工作报告——2015年1月22日

市财政局局长在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汇报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确定的预算目标,坚持依法理财,充分发挥职能,积极组织收入,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重点支出有力保障,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的目标。总体来看,2015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政预算任务。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9.4亿元,为预算的108.2%,超预算3.8亿元,比上年增加8亿元,增长1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为预算的108.4%,增长17.4%;上划增值税、消费税16.6亿元,为预算的104.8%,增长22.7%;上划所得税4.0亿元,为预算的123.6%,增长16.8%。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58.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24.1亿元,为预算的112.9%,超预算2.7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增长25.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为预算的117.1%,增长31.8%;上划增值税、消费税10.4亿元,为预算的105.3%,增长20.5%;上划所得税2.2亿元,为预算的133%,增长22.9%

全市财政总支出为60.5亿元,比上年增加12.3亿元,增长25.4%。剔除增资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20.3%。

市本级财政总支出为16.9亿元,比上年增加3.7亿元,增长28.1%。剔除增资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23.8%。

2015年市本级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县市区总体上可实现收支平衡。

2015年,全市财税部门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同心协力组织收入。近两年,在民本___执政和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全市各级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巩固和强化了财政增收的基础;财税部门积极改进征管手段,突破薄弱环节,做到了应收尽收;社会各界协同努力,诚信纳税,共同确保了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特别是国税、地税部门今年新推行了宏观税负分析,积极挖潜堵漏,效果十分明显。

为组织好收入,一年来,我们财政部门始终坚持把做大做强收入“蛋糕”作为第一要务,多次召开县市区财政局长座谈会,分析收入形势;着力抓好非税收入征管和税费清理整顿;全面推广平江涉房税收征管经验,重点抓好契税、房地产税等收入入库。2015年全市契税入库1.2亿元,比上年增加6335万元,增长110.4%,占全年预算的215.5%,我市契税、耕地占用税增幅排名跃居全省第一位。特别是今年7月份通过认真分析收支形势,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通知》,《通知》下发后,效果十分明显,有力促进了全市和市本级财政收支平衡。

2015年市本级财政超收2.7亿元,形成可用财力7475万元,超收财力和其他结余财力安排主要做到了“五个侧重”:侧重支持县市区发展;侧重增加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侧重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侧重解决基本建设支出缺口;侧重消化部分历史包袱。同时,在结余财力安排上,实行民主理财、开门关账,首次召开了专题通报会。

2、千方百计争取支持。将争取中央和省里支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转移支付方面,2015年中央、省共下达我市转移支付资金37.3亿元,较上年增加10.4亿元,增长38.9。上级转移支付中,市本级8.1亿元,县市区29.2亿元。二是洞庭湖区财政困难方面,通过不懈努力,从2015年起,省财政厅安排我市湖区华容县、湘阴县、___县、临湘市、汨罗市、云溪区、君山区、屈原区5县3区专项补助1200万元,并且形成了每年的固定基数。三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积极向省政府、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汇报,将过去未纳入国家教育经费保障范围的君山区、楼区、云溪区、汨罗市的农村学生,纳入了保障范围,省财政厅认可的我市义务教育学生人数比原核定数增加了近4万人,争取上级补贴基数604万元。

3、科学合理安排支出。一年来,紧紧围绕确定的战略重点,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科学合理安排,确保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投入5.8亿元支持农林水事业发展。与上年比,增长15.5%。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种粮农民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和农机购

2015二○○五年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七篇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确保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66万元,增长13,三次产业分别增长18、14.2、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026万元,增长15.1。实现财政综合预算收入11559万元,增长14,其中地方收入6546万元,增长17。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业经济效益显著。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严格执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政策,加大对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落实中央粮食补贴政策,及时足额下拨粮补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429万元。种植业喜获历史性突破,全年粮食总产达3.19万吨,较上年增长158.8。农民人均纯收入2766元,较上年增长28.9。

以“工业强区”为主线,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继续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协调、服务力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1628万元,增长15.4。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整体转让了新光皮件服装总厂,先后对3家企业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对1家企业实施了破产,共盘活存量资产6754万元,调整劳动关系1682人。轻工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汽车油箱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改制成果进一步显现,“工业强区”战略得到推进。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外向型经济水平有所提高。行政区划调整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区以此为契机,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在全区基本形成了“人人关注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重新制作了禹会区招商引资指南,着手启动失地农民创业开发区建设。不断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强化激励机制,拓宽招商途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实际引进内资1.2亿元,利用外资369万美元。天河景区开发项目已与投资商初步达成开发意向。

以提升三产层次和水平为重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三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安徽淮宇建筑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落户我区。2015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总量已占全区的60以上。

努力增收节支,确保了财政平衡。强化税收征管,大力开展协税护税工作,支持纳税大户发展,积极培育税源。全年支持经济发展支出资金近149万元,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强化支出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保证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要。严格执行财经政策,加强会计监督和服务。

(二)社区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在辖区单位大力支持下,全面完成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并被授予“安徽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构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做到了“四有”、“六到位”。就业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共成立非正规就业组织104个,各社区介绍就业1160人,并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带头人。大庆街道纺北社区居委会被授予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工作站。

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路子。按照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标准,建立健全以具有综合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为主体的多样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不断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张公山街道长盛路社区居委会“社区110”模式在全市推广。

广泛开展以社区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张公山街道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纬四街道上海栈社区居委会被中央文明办、文化部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城区面貌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修建了大庆长青社区等4条三、四类道路。新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张公山五村游园。整修了大庆长青社区、朝阳红阳社区等健身活动场地。全面维修改造了56座水冲式厕所。新建了6个地下垃圾中转站。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完成了红旗三路农贸市场、纬四路农贸市场和淮上路农贸市场一期建设任务。6.2万人次参加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新植树木3.2万余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

文明创建工作取得

2015温家宝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八篇

温家宝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星期二)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并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累计新**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着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着提高。我们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

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去五年,我们是在持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中走过来的。这场危机来势之猛、扩散之快、影响之深,百年罕见。(

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015年,在世界各大经济体增长全面减速、各种风险不断暴露的情况下,我们合理把握政策力度,保持财政预算支出规模不变,优化支出结构,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全面实现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2.6%,为今年经济发展打下好的基础。这五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显着高于同期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速,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稳定,充满活力。回首这五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1%下降到2.6%。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2015年底,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9平方米、37.1平方米,分别比2015年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1.5辆,比2015年增加15.5辆;旅游、文化消费大幅增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五年累计,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7800万吨、水泥产能7.75亿吨;新**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600万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5.7%和17.5%。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五年累计完成造林2953万公顷,治理沙漠化、石漠化土地1196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6万平方公里,整治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等地区跨越式发展,制定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2015年不变价),加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我们坚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建立健全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补贴标准逐年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补贴资金从2015年的63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923亿元。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涉农贷款余额从2015年末的6.12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末的17.63万亿元。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累计提高41.7%到86.7%。加强耕地保护,维护农民权益,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对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基层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大力兴修水利,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面积保持在18.2亿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并逐年增加。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6.5万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3万户,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无电区445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以来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冲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现有1260万农村户籍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惠及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15年的1.4%提高到2015年的1.97%,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五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15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现在的1721元。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等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项医疗保险参保超过13亿人,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并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健全城乡居民低保、医疗、教育、法律等救助制度,改革完善孤儿保障、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颁布实施新的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2015年底已达到12.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发挥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六是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我们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所提高;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制,实现增值税转型,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资源税制度,财税体制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增强。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明显,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实施,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相继推出,保险业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稳步推进,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着提升,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提高,竞争力明显增强。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

七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出台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2%,从世界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国际市场份额比2015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进出口结构优化,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528亿美元,利用外资的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质量和水平显着提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15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和职工收入,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框架。我们始终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迈出了新步伐。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政府决策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中分两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98项,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总数达到2497项,占原有审批项目的69.3%。大力推动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审计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明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并切实执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贯彻侨务政策,依法保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侨务资源的独特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着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全方位外交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我们积极推进同各大国关系,加强与周边邻国的互利合作关系,顺利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发展,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民警,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

党的十八大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性成就,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我们既要看到形势的积极方面,坚定信心,也要看到形势的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这里,着重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总水平两个指标作些说明。关于经济增长目标。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各方面高度关注。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这些年,我国制造业积累了较大产能,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储蓄率较高,劳动力总量仍然很大。必须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条件,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稳定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权衡,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关于物价总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2.6%,这是我们控制通货膨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也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有关。今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是: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这主要是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必要的。同时,目前我国债务负担率相对较低,今年增加赤字后,赤字率在2%左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不断优化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对局部和区域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结合过去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工作的体会,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建立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经济不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尊重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就一定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现阶段,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国既有投资能力,又有投资需求,关键在于选准方向、优化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小,必须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回旋余地很大,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都有发展的空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以扩大国内市场应用、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要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

(二)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近些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始终注重保护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积极性。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广先进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015年抗击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政府工作力度之大、财政投入资金之多前所未有。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全面开展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趋势,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善支持科技发展和成果应用转化的财税、金融、产业技术和人才政策,创造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坚持把深化沿海开放与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坚持把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结合起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汇合点。

各位代表!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我们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团结广大港澳同胞,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展望未来,伟大祖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016乡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来的财政工作报告 第九篇

乡镇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下,在全乡万父老乡亲的全力拼搏和奋斗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强力推进第二届广西(桂林)园林园艺博会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关键,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实施富民强乡战略,工作中我们不仅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各项工作成绩斐然,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势头日益凸显。全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11%;企业总产值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9亿元;财税收入完成105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22元,同比增长18.5%。并先后荣获桂林市级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发展周年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雁山区级第二届广西(桂林)博览园林园艺博览会项目征地搬迁工作先进集体、雁山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一)突破项目建设瓶颈,全乡经济发展实力有新增强。

工作中,全乡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改进作风,学用政策,敢作为,敢担当,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成功破解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一道道难题,也为我们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凝心聚力推进园博园项目建设。该项目落户后,全乡上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紧扣时间节点,紧盯任务落实,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举全乡之力推动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短短4个月时间里,先后完成土地征收800多亩,迁坟1237座; 2个多月时间中,完成了项目用地范围内24户房屋搬迁户的拆迁工作,并做到了和谐征地、和谐拆迁,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全乡百姓的一致赞誉,铸就了园博精神,也创造了雁山区乃至桂林市项目推进工作的园博速度。

二是平稳推动愚自乐园(天人谷)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推进的一大障碍,为缓解业主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乡领导干部多次下基层、抓落实,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近距离交流,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经过不断努力,项目建设在平稳和谐的氛围中稳步推进。全年艺术大道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4000万元,工程施工1.6公里,土方填埋4万方;围墙工程完成1000米;建设园区施工临时道路1.8公里。

三是精心筹划园博园周边土地的储备。园博园周边土地储备面积约700亩,因地理位置特殊,群众出让土地的积极性较高。作为乡党委政府,我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多次向雁山区科教组团项目指挥部上报土地储备方案和报告,并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经过不断努力,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待方案完善审批后即可启动。同时,我们还确定了条件较成熟、积极性较高的上等元村作为三村建设第一期策划、规划、建设对象,委托桂林理工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上等元村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已完成,设计规划的初步成果向村民进行了展示,反映良好。

(二)促成乡域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多年来,缺少规划是我乡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软肋。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从起,我们开始谋划上报乡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建设方案,经过多方努力,去年市规划局专家组审议已经初步通过,正在修改完善,待报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实施。与此同时,我们主动服务项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正在努力为萨马兰奇中国中心项目投资商解决土地规划问题,下一步,在满足乡域规划、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等要求的前提下,还将尽快促成该项目投资合同书的签订,为项目加快推进和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三)注重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新提升。

不断争取上级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五龙水库的储水,修造防洪抢险专用道路,年内新增灌溉面积200多亩;大山底、大屋底、大山背3个自然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受益人口近千人;改造硬化李汕坪村委、园博大道至思上桥、六塘路口至上等元、大埠路口至愚自乐园等4条农村道路共6.35公里;协调总投资1794.32万元的黄宿、付上整村推进1万亩土地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各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全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正在稳步提高。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新变化。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质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亩,建粮食高产示范基地2个,新增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面积近1000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625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2860亩,总产量5850吨,先后发展竹鼠养殖达到1200对,杂交黄牛养殖、兔子养殖20余户,辖区涉农企业带动农户增收效应正逐步呈现。同时,扶贫帮困产业不断发展,石漠化治理项目有效实施,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倍增。

(五)树立科学环保发展理念,健康持续发展能力有新内涵。按照我乡科教旅游休闲组团的科学定位,始终向环保要效益,向生态要发展,按照标准,先后有6家非煤矿山企业被关闭停产。虽然企业数量减少,但我们坚持服务企业的理念,确保了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企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内涵不断延伸。全年工业企业共完成销售产值9174万元,同比增%;实现利润总额493万元,同比增9%;实交本地税金88.1万元,同比增7%。

(六)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新进步。

始终坚持一心一意抓发展,千方百计保民生。全面落实强农惠民政策。全年发放粮农直补、农民购买农机、摩托车下乡补贴等资金120多万元;落实资金192万元,完成危房改造91户;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奖补资金41万元,完成了草底村委思上桥一期工程新农村建设;落实经费近6万元,完成了乡政务服务中心和草底村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办事提供了绿色通道,一路三园三村的工作也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过程中。计生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兑现计生家庭奖励扶助金42480元,全乡人口出生率为4.8‰。社会保障工作开展顺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的社会帮扶政策在全乡得到有效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95人,参保率达70%,新农合参保率为92.5%,落实低保221户630人,向49户困难家庭发放大病救助资金13万元。安全和谐氛围逐步形成,诉前联调案件43件,现场调解纠纷58起,确保了辖区的项目建设和十八大期间的社会稳定。此外,双拥、工会、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武装、教育、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城乡清洁、科技、应急等工作都有新进步。

(七)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服务意识作为意识有新拓展。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勤政为民,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和完善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办理质量,做到事事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事事有效果。积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对政府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加强督查督办,推动工作落实。全力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塑造了政府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代表、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和监督的结果,是全乡干部埋头苦干、积极奉献的结果,是全乡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乡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面对成绩,我们值得庆贺,但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期望,面对新的责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仍然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还面临诸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够快;工业发展滞后,产业无优势,对财政的贡献率低;没有稳定的财税来源,为民办实事资金筹措困难;一些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维稳压力严峻;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辖区控违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困难等难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加以解决。

二、目标任务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必须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这个关键,坚持扭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稳中求进,进中求好,主动作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三个率先为目标,以三个全面为重点,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城乡收入倍增计划;加大招商引资、服务项目的力度,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形成合力,推动大埠乡跨越发展。

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11%;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雁山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内。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在八个方面合心聚力攻坚,以此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一)强基础,调结构,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积极申报涉农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付上、黄宿土地治理整村推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包装、申报力度。重点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扶竹水库除险加固及路网建设、大埠河排涝泄洪工程及周边村委三面光水渠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跟踪、申报。继续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计划全年实施人工造林21公顷,封山育林1213公顷。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城乡收入倍增计划。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发展好塘头、黄宿、李汕坪等蔬菜种植基地以及陶家村委、大埠村委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手段,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点带面,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格局。扶持雁香米业有限公司、华洋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漓源酱菜厂等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大,并通过引导农业企业带动周边农户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健全农民培训机制,引导农民就业创业。在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乡政府出台奖励扶持政策,从财政上给予补贴,使农民群众善于谋发展,敢于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实施。

(二)转方式,促转型,走低碳经济产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发展工业化道路不动摇,促进企业发展提速。加大对蛇王李蛇业有限公司、利民机械厂等辖区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深度和广度,力争培养1家有潜质的企业成为规模企业。充分发挥大埠企业联合会的职能,鼓励和引导辖区竹木加业的整合,做大做强竹木加业产业。

坚定招大引强理念不放松,确保招商引资成效。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抓住大埠乡小城镇规划批复的有利条件,储备、包装一批项目,有选择、有重点的招大商、引名商。按照职责,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定目标,使全乡上下形成人人有任务、层层有压力,层层抓招商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力争年内引进一批有辐射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产业项目落户大埠。

(三)抓项目,强服务,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水准,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不断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项目土地征收工作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等工作,及时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全年重点抓好愚自乐园二期天人谷项目、中西汇萨马兰奇中国中心等项目的服务工作。突出推介唐氏庄园、五嵅一家等优质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做好重点项目后续工作,发挥园博后期效应。着重抓好园博园项目24户搬迁户的安置房建设工作,跟踪80亩集体建设预留地规划定点,并主动配合做好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加快园博园周边上等元、思上桥、草底村三村规划建设,先行完成三村的立面改造工程,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个打造精品村庄,以点带面,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四)重规划,解难题,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打造美丽和谐大埠。

持续推进规划工作,解决项目落户问题。坚持规划统领,重点促成大埠乡乡域规划和大埠乡小城镇规划的审批,确保建设规划和土地规划相衔接,推进在谈项目落地。尽快向上级部门争取园博园周边土地储备约700亩的土地和规划手续,完成700亩的土地储备任务,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落户难问题。

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村屯绿化任务。严历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市容市貌整治,打击乱搭、乱建、乱挖等违法行为,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五)抢机遇,早谋划,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充分利用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政策支持,主动融入桂林市世界旅游城建设,拓展开发一路三园三校经济发展圈。支持园博园申报4a级景区,推动愚自乐园升为5a级景区,力争实现地中海俱乐部旅游项目在5月前的试营业,打造以园博园、蛇王李庄园、愚自乐园、五嵅一家徒步游等为核心的三园一家文化旅游圈,通过提升辖区景区景点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文化旅游品牌的综合效益。办好第二届大埠乡经济旅游沙龙,打造具有大埠乡文化的特色品牌。利用地处桂阳旅游大通道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六)办实事,惠百姓,持续推动民生工程实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状况作为最大的政绩,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实施八项工程。

实施强基惠民工程。实施付中至黎家四级公路、扶竹公路建设,完成大草公路建设,修缮良丰一队至塘头四级公路;落实草底土地治理整村推进工作;完成陶家村水渠修建3700米,机耕道路2.8公里;完成各项石漠化治理项目,建设西头新村等人畜饮水工程;实施9条通自然村村道和水利基础设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项目。

实施社保惠民工程。推进创业就业工程,坚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快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每月增加20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人均每月1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90元提高到340元。

实施科技惠民工程。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新技术产值比重。

实施安居惠民工程。完成38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

实施生态惠民工程。完成任务石漠化治理综合项目工程年度任务,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作。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节庆文娱、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数字电影、农家书屋等工程。

实施卫生惠民工程。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水平。

实施计生惠民工程。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惠民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争创国优。

(七)建平安,促和谐,加强社会安全和谐统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抓实关键部位,确保安全工作到位。结合安全工作有关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深化企业、矿山、交通、学校、地质灾害、食品药品、消防等安全监管,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切实维护稳定,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以安全建和谐,深化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和整治。抓好六五普法工作,做好重点项目的纠纷调处、稳定工作,把矛盾纠纷调处与普法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八)改作风,树形象,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夯实为民服务根基。

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创新思路办法,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务实、为民、法治、廉洁的政府,深入践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终价值取向,把又好又快发展与全面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项目抓起,从群众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突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钱用在刀刃上,不遗余力地帮民富、解民忧、促民享、保民安,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要承诺于民,更要还诺于民,让群众切切实实相信政府办事的能力,真正能感受到政府干事的魄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给予我们厚望,我们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埠要实现跨越发展还需要我们加倍的努力。就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满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的事业追求,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全力而为的工作干劲,以求实务实、诚实老实、扎实踏实的品格作风,站高点、攻难点、抓亮点,为建设美丽和谐大埠而努力奋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