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4    阅读:

镇关于2010年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一篇

**镇关于2009年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

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市政府办: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年度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镇及时安排布置,按照考核内容及考核原则,对所分解的工作任务认真进行落实,自评分值为100分,并根据《**年**市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项目检查考评所需查阅的台账资料目录》准备好考核项目检查考评所需查阅的台账资料。现将工作完成情况及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高度重视、严格执行耕地面积保护政策。

**镇高度重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并加强对非建设性占用耕地的管理,确保耕地面积的总体稳定。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坚决杜绝和防止乱批、乱占、滥用、毁坏基本农田的行为。目前,**镇有效耕地面积**亩,基本农田**亩,均不低于本级政府确定的水平。

(二)切实抓好高稳产农田建设。针对**镇高稳产农田实际,以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治为主,在现有高稳产农田的基础上,于2009年,争取到省级投资的**亩土地整理项目和市级投资的**亩设施农业示范核心区项目落户**。目前,全镇共完成中低产田改

造**多亩。2010年,**镇再次争取到省级投资的第二期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已经进入项目评审阶段。在建的**水库灌溉范围惠及**坝区大部分土地。各大项目建成后,将不断改善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切实加大各项科技措施推广力度。

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今年,镇参与了**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项目,共引进100多个水稻、蔬菜等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1)水稻科技措施推广。一是**亩**种子提纯复壮项目;二是进行26个水稻品种、材料示范。在水稻中耕管理工作中,*镇根据市植保站发布的病虫简报,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水稻中耕管理技术指导,水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知识,咨询服务农民达3500多人次。

(2)蔬菜科技措施推广。一是加大间套种技术措施推广,进行了**亩玉米地膜覆盖丰产示范;二是在大旱之年,调整种植结构,水改旱,种植玉米共**亩,小米辣**亩;三是推广喷灌、管灌、滴灌等田间节水灌溉先进技术;四是在蔬菜农药残留快速监测工作中,对绿叶菜类、甘菜类、葱蒜韭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块茎块根类共计96个品种进行了监测,合格率达9.63%。

(3)桑蚕科技措施推广。今年,*镇共发展推广山区种桑养蚕户**户,**亩。在马桑村委会的阿者黑村建有面积**亩的丰产示范样板一个,建盖蚕房*座,修建消毒池*座。全年共养蚕140,75张,采鲜蚕**斤,实现经济收入**万元。

2、测土配方、试验、示范样板成效显著

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部的项目,目前镇农科站到今年11月29日止已取土样**个,涉及全镇*个村委会**个自然村**多亩耕地范围,涉及全乡水田旱地**万多亩。通过示范,群众对测土配方施肥反应较好,认为推广它是有效改善耕地养分状况,保护农业生产环境,达到节本增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 (四)稳定种粮面积,确保总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幅。粮食生产全年共完成粮播面积*****亩,粮食总产量****吨,小春总播种面积8500亩,产量552.6吨。大春总播种面积41910亩,产量达21322.3吨。其中水稻19849亩,优质稻推广18029亩,种植玉米18090亩,薯类2538亩。

二、切实落实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

(一)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执行情况。

2010年在*镇良种补贴30355.23+14917.63+5887.12亩,补贴资金663368元。品种为水稻、玉米、小麦三个品种。补助标准分别:水稻30355.23亩, 15元每亩,共455328元;玉米14917.63,10元每亩,共149170元;小麦5887.12亩,10元每亩,共5887元。农资综合直补补贴资金共2814485.35元,农户7878户。全部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给种粮农户,坚持增支一次性补贴,直接兑给农户,不增加中间环节,资金补贴发放率达100%。

三、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粮食购销市场机制和各级政府调控

机制 (一)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镇加强对辖区的粮食需求、库存、价格以及相关事件的适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支持粮食企业采取订单收购等方式开展购销业务,无供应断档、抢购粮食情况的发生,基本做好本地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保持当地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保障社会稳定。

(二)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镇种植的优质稻“云恢290”经过精加工、深加工后,畅销省内外,并在上海第八届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均荣获金奖,参加了南宁东盟农业博览会和上海优势农产品推介会,深受广大客户青睐。为了做强做大优质稻产业,**镇申请认证了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并支持**优质米加工厂进行了改扩建和技术改造,新增了年产***吨精洁免淘米的生产线。优质米加工厂的“**”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牌优质米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三) 进一步健全粮食调控体制。**镇大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零售价随行就市,以市场定价,在全市居中等水平,宏观调控粮食价格指数。

(四)切实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为保障全镇粮食供求安全,确保在特殊情况期间粮食供应不断档,粮价不暴涨,**镇粮管所配合市粮食局对粮食安全进行宏观分析和预测,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

(五)加强粮食库存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粮食库存检查暂行办法》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执行粮食经营企业履行粮食最

低和最高库存量规定。

(六)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稳定和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和人员,落实和健全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统计调查职责。

四、加强调控监管,保障粮油有效供给、保障市场基本稳定、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一)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对粮油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超市等实施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乡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蔓延。 (二)狠抓粮食市场管理。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密切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粮食市场的监管工作: 一是完善粮食流通管理依法行政的有关制度,健全工作体系;二是会同工商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成立联合检查组,共同对粮食市场准入、批发、零售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对全乡粮食市场、农村收购现场的仓储设施、库存情况、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卫生设施情况进行检查,依法打击违法经营者,对有违规行为的经营户分别给予了警告、限期整改、教育等处理。2010年,配合市粮食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20余车次,检查市场10余次,各类经营户10余次,超市10余次。 通过检查尚未发现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乱涨价、囤积居奇,散布虚假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效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二篇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务院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由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统计局、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粮食局,承担考核日常工作。

第三条 考核工作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结合日常工作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分体系。

第五条 考核内容包括增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保护种粮积极性、增强地方粮食储备能力、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落实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由各牵头部门具体落实。(详见附件)

第六条 考核采用评分制,满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7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七条 各牵头部门要会同配合部门和单位,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制定考核细化方案,经考核工作组审核汇总后,于每年3月31日前印发。 第八条 考核采取以下步骤:

(一)自查评分。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和考核细化方案,对上一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自评打分,形成书面报告,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抄送考核工作组其他成员单位。

(二)部门评审。各牵头部门会同配合部门和单位,按照考核细化方案,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上一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情况及自评报告有关内容进行考核评审,形成书面意见送考核工作组办公室。 (三)组织抽查。考核工作组根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自评报告和各牵头部门的书面意见,确定抽查省份,组成联合抽查小组,对被抽查的省(区、市)进行实地考核,形成抽查考核报告。

(四)综合评价。考核工作组办公室对相关部门评审和抽查情况进行汇总,报考核工作组作出综合评价,确定考核等级,于每年6月30日前报国务院审定。 第九条 考核结果经国务院审定后,由考核工作组向各省(区、市)人民政府通报,并交由中央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省(区、市)人民政府给予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资金安排和粮食专项扶持政策上优先予以考虑。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应在考核结果通报后一个月内,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报告,提出整改措施与时限,同时抄送考核工作组各成员单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由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约谈该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该省(区、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因不履行职责、存在重大工作失误等对粮食市场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条 考核工作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对在考核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瞒报虚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于2015年12月31日前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备案。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粮食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表

附件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表

分) 财政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节水重大工程建设(5分,4分)

落实粮食补贴政策(4分,1分)

保护种粮积极性,财落实和完善粮食扶

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政对扶持粮食生产持政策(7分,2体及社会化服务体系(3和流通的投入合理增长,提高种粮比较收益,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不出现卖粮难

抓好粮食收购(8

问题(15分,5分)分,3分)

分,1分)

执行收购政策;安排收购网点(5分,2分) 组织落实收购资金(3分,1分)

仓储物流设施建设(3分,4分)

加强粮食仓储物流

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粮食仓储能力,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安全(13分,18分)【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设施建设和管理(7分,9分)

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升级(3分)

落实国有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1分,2分)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机制

管好地方粮食储备(4分,5分)

(6分,9分)

落实储备费用、利息补贴

和轮换补贴(2分,4分)粮油供应网络建设;政策

完善粮食调控和监管体系,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不出现脱销断档,维护粮食市场秩

性粮食联网交易;完善粮

保障粮食市场供应食应急预案;粮食应急供(5分,15分) 应、加工网点及配套系统

建设;落实成品粮油储备(5分,15分)

粮食局 粮食局 粮食局 财政部 水利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农业部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粮食局 发展改革委 粮食局 财政部 粮食局 粮食局

农业发展银行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财政部 粮食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序。完善粮食应急保完善区域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障体系,及时处置突调控机制(4分,7粮食市场基本稳定(4分,发事件,确保粮食应分) 急供应(14分,29分)

加强粮情监测预警(2分,4分)

7分)

落实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及时发布粮食市场信息(2分,

粮食局 粮食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工商总局

统计局

4分)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培育发展新型粮食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市场主体(3分)济;培育主食产业化龙头

企业(3分)

耕地土壤污染防治(2分)加强源头治理(4分)

粮食生产禁止区划定(2分)

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10分)

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6分)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及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装备配备及检验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油质量监管(3分)

加强粮食风险基金

按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落实农业、粮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

确保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责任(6

分) 落实(8分)

管理(2分)

非主产区及时足额安排粮食风险基金;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管理(2分) 保障粮食安全各环节工作力量;细化农业、粮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6分)

农业部 粮食局

中央编办、 财政部等

财政部

粮食局

粮食局

财政部

严格实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3分)

粮食局 农业部 环境保护部

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 环境保护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农业部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

总局

粮食局

财政部

注:1.在设置以上六个方面考核内容的同时,由农业部对各省级人民政府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等进行

定性评估,加减分不超过2分;由质检总局对各省级人民政府配合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把

关进行定性评估,加减分不超过2分;由粮食局对各省级人民政府开展粮食产销合作、“放 心粮油”工程建设和节粮减损等进行定性评估,加减分不超过3分。定性评价指标加分后,

粮食安全生产总结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三篇

芝英镇2010年粮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芝英镇地处永康中部,是永康五金的发源地,现有人口49000多人,13794余户,耕地面积24900多亩。一年来,我镇根据金华市粮安办【2010】1号文件及《2010年度永康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的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粮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粮食安全生产目标。

现将我镇2010年的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统一,领导重视

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对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异常重视,始终将粮食安全生产做为一项重要的日常议事事项来抓。认真执行上级政府有关粮食安全的指示和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芝英镇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芝英镇镇长李浩锋同志担任组长,芝英镇党委委员、农办主任黄芦壹同志为副组长,下设政策宣传和劝导组、粮食应急供应和秩序维护组、粮食监测组、后勤保障组和善后处理组等五个工作组,做到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协助抓,责任明确,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芝英镇的粮食安全。

二、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成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生产的任务和要求为前提。行政首长负责全镇粮食安全,分管领导负责各项粮食安全生产工作,联村干部负责各行政村的相关具体事宜,各司其责,层层落实。

建立土地长效管理机制,严格保护现有耕地。加强农村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每周两次的定期土地巡查,坚决制止非法占用耕地。将土地管理情况列入机关干部的年终考核内容,强化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

三、深切落实,分头推进

按照上级政府有关粮食安全生产的任务要求,全面统筹芝英镇的农业生产工作,着重加快各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芝英镇的粮食安全生产。

1. 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市政府对我镇的任务要求为粮食播种面积17600亩,生产总量7370吨。2010年芝英镇共完成粮食播种17780亩(其中早稻3731亩,晚稻11000亩,其他作物3050亩),全年生产粮食7379吨。均超额完成任务。

2. 采取有力的支农惠农措施,特别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2010年芝英镇的种粮大户数升至64人,总承种面积从去年的800多亩增加到8610亩,其中100亩以上的有23人,并且承包年限在5年以上的达到2225亩。

3. 加强宣传力度,加快和扩大土地流转。2010年芝英镇投入流转的土地面积新增2500亩,达到了9022亩,占总面积的36.13%。

4. 开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目前该工程总面积达650亩,其中黄店村230亩,桥里村300亩,宅口村120亩。

5.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2058亩,其中黄店村647亩,桥里村449亩,宅口村252亩,王上店村448亩,南山沿村262亩。

6. 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及时反映粮价菜价波动,确保在发生异常情况时有应急保障能力。

7. 加快堰头畈稻米合作社试点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区位于我镇和石柱镇,共涉及1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2814户,总人口9146人,农业劳动力1654人。区域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6466亩,园地709亩,林地599亩,水域1607亩,未利用地687亩。

2010年即将过去,来年还有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会继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意识,加大对有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有力的手段与措施,继续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四篇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核心内容:国务院出台实施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建立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有十个方面29项内容,包括了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和责任,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等内容,明确了省长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的责任。法律快车为您一一介绍。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现就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和责任

(一)切实增强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意识。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和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确保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保障民生工作的基本任务,常抓不懈,毫不动摇。

(二)明确省级人民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省长(主席、市长)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的责任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管好地方粮食储备,确保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retype/zoom/14e8f6a6360cba1aa911da08?pn=2&x=0&y=1275&raww=168&rawh=44&o=png_6_0_0_135_1148_126_3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44&md5sum=e4b1c91358ab2947a8d8b6027cafaed6&sign=6eb69db573&zoom=&png=10818-20640&jpg=0-0" target="_blank">

五、增强粮食流通能力

(十三)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管理。组织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作为重要农业基础设施抓紧建设。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尽快建成与本地区粮食收储规模和保障供应要求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仓储物流体系。加快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支持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带有烘干设备的储粮设施。建立国有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

(十四)积极发展粮食物流网络。大力推广散粮、成品粮集装化物流方式,引导购销运企业联合运营,打造跨区域的粮食物流通道。将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进一步完善粮食交易中心功能,加快联网竞价交易平台建设,推进政策性粮食联网交易。培育一批公益性成品粮批发市场。

(十五)加强粮食产销合作。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主产区建立更加紧密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建立异地储备。粮食主产区要鼓励企业在主销区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和营销网络,主销区要给予必要支持。

六、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十六)培育发展新型粮食流通主体。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欠缴职工社会保障金、历史性亏损挂账等遗留问题。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培育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的新型市场主体。支持民营粮食企业和粮食经纪人发展。鼓励粮食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推动粮食企业对外合作,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retype/zoom/14e8f6a6360cba1aa911da08?pn=5&x=0&y=1275&raww=168&rawh=44&o=png_6_0_0_135_1148_126_3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44&md5sum=e4b1c91358ab2947a8d8b6027cafaed6&sign=6eb69db573&zoom=&png=40265-49998&jpg=0-0" target="_blank">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

清水县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五篇

清水县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清水县粮食局)

根据市政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结合《清水县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实施意见》中有关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清水县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主要是《清水县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实施意见》中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维护全县粮食安全方面承担责任落实情况。包括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粮食储备规模、加强储备粮管理,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基本稳定,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督考核等八个方面,具体考核指标由考核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下达(详见附件)

二、考核办法

考核实行百分制,采取量化评分的办法。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单独进行考核评分。考核以日常考核为基础,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重点任务,突出重点环节,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地考核评估各部门、各乡镇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一)定量指标考核。定量指标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查验、统计分析等方法综合考核评分。考核采用的数据以相关职能部门确认的数据为准。

(二)定性指标考核。定性指标以细化、量化的定量指标为支撑,采取平时督查、专项检查、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分。

(三)现场考核。将依据考核评分标准随机选取相关项目、相关单位进行实地检查考核,根据实地考核情况,对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进行评估修正。

三、考核组织

县政府督查室、县粮食局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等考核部门,根据《实施意见》所列职责分别进行考核。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粮食局对各考核部门的评分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并确定等次。县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实施意见》所分解的工作任务和考核需要,配合考核部门开展考核工作。

四、考核结果评定

考核采用评分法,满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五、考核程序

(一)申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每年12月底前,对本单位上一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作出书面报告和初步评分,并分别报送各考核部门。

(二)评审。各考核部门按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对各乡镇、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评分。并将评分结果报送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粮食局汇总,同一项指标由两个以上考核部门共同考核的,排名在前的部门牵头负责。

(三)抽查。县政府督查室、县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各责任单位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进行抽查,并提出书面意见。

(四)结果通报。县政府督查室和县粮食局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作出综合评价,向市政府、市粮食局专题书面报告,并在全县进行通报,重大情况向县政府和市粮食局报告。

附件:清水县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评分表(2015年)

2016林业局开展五进支部五到林农活动方案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六篇

一、活动目的

通过“五进支部”和“五到林农”的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执行政策带头作用,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社会稳定凝聚作用,产业发展示范作用,民生事业引领作用等五个方面作用。建立民情大台帐,推进矛盾大化解、技术帮扶大帮带、干部作风大转变,实现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定岗到林农,服务在一线。

二、主要任务

(一)五进支部1、教育培训进支部,确保党员教育常态化。主要是要上好四堂课:一是十八大精神宣讲课;二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政策培训课;三是党性教育课;四是业务培训课。2、业绩考核进支部,促进队伍管理精细化。制定《县林业局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考核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工作创新情况等三个方面内容。考核的优秀比例不超过30%,一般的比例不低于10%。考核结果与联述联评联考相挂钩,与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提拔选用相挂钩,与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相挂钩。3、经费保障进支部,确保干部激励制度化。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的保障:一是干部职工报酬有保障;二是活动经费有保障;三是养老保险有保障;四是转移支付有保障。4、规范建设进支部,确保基层建设标准化。着力抓好三项建设:一是抓好制度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下发《县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手册》,要求每个支部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二是抓好阵地建设。加大基层站所建设。二是抓好队伍建设。采取支部集中培训普通党员,确保林业系统党员队伍活力化。5、党内关爱进支部,确保党内关怀长效化。建立全局困难党员、老党员、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三个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采取三个一批工作法,以党内关怀提升基层弱势党员“幸福指数”。一是对困难党员实施接力援助一批。采取七一、春节走访、扶持就业、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困难党员,使其“不失志”。二是对有贡献的老党员实施待遇激励一批。推行“平时登门、节日专访、病时看望、大事征询、临终吊唁”五个一服务保障机制,让有贡献的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使其“不失望”。三是对有余热的党员实施岗位激活一批。根据老党员的不同特点和工作实际,设立政策宣传岗、纠纷调处岗、资源保护岗和防火巡逻岗,积极引导老党员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老党员的带头作用、监督作用、参谋作用,使其“不失意”。

(二)五到林农1、政策宣讲到林农。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至林农,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帮助林农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推广林农能人致富门道,培育林业科技产业示范户,提供林业政策技术支持,拓宽林农致富渠道。2、问政问计到林农。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帮助解决1至2个林农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困难和问题。3、代办服务到林农。大力开展送林业政策科技、送文化、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4、民生帮困到林农。党员干部深入林农家中,要鼓励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春耕生产等劳动,每一名干部至少要参加1次以上义务植树活动。进村入户访民情,进一步了解“农村、农业、林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的有关情况,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提出1至2条关于林业发展问题的合理化建议。5、矛盾调解到林农。随着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各类涉林矛盾纠纷、群众信访、上访事件依然存在。为及时化解林业矛盾,维持林区社会稳定,要充分整合单位力量,提高调解和处理涉林矛盾纠纷效率,力争最大限度将涉林矛盾纠纷化解“一线”。

三、活动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

四、扶助对象:

(一)全局10个支部

(二)造林大户、育苗大户、以林业发展为主的企业等。

2016政府工作报告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七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反恐维稳的艰巨任务,我们在自治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自治区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州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7亿元,增长10%。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5%、9.7%、13.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3.05亿元,增长17.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47亿元,增长1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2亿元,增长3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亿元,增长17.1%。进出口贸易总额1.5亿美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9元,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343元,增加1561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人口出生率12.24‰。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突出项目建设,“三化”进程明显加快。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增长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发展年”活动,大力推进35个重大前期和73个重点项目建设。南疆铁路吐库二线、柳树沟水电站、库尔勒—库车750千伏输变电线路、美克化工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或开工兴建。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414亿元,增长20%。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9.4%,其中非石油工业增长15.3%。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列入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规划。焉耆工业园、上库工业园升格为自治区级园区。各类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15%。农牧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农产品外销平台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至56家。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库尔勒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成效明显,轮台、和静、若羌三个副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全州城镇化率达55.9%。

——突出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扎实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组织实施25类90项重点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的82.3%。“三房”建设力度加大,惠及4万户15万名城乡群众。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49.5万人次,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一卡通”就医实现疆内结算。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2.6%,新增就业3.4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万人次。科教兴州战略深入实施。我州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双语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适用性增强,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州博物馆升级为国家三级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惠及210万人次,15个军民联建村(社区)文化室建成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建1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所县级急救中心。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建农村公路684公里,改善11万农牧民通行条件。0.6万农村扶贫对象越过低收入贫困线。

——突出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得到加强。坚持“两个可持续”,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活动。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稳步推进。博斯腾湖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国家试点治理保护工程进展顺利。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85亿元,新增造林13.5万亩,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20.5%。巴音布鲁克作为“新疆天山”四个区域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国土整治取得新进展,治理水土流失103.5平方公里,生态修复520平方公里。57个塔河子项目建成投用,新增高效节水50.6万亩。进一步强化水土资源管理,依法加大违法开荒行为打击力度。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城市环境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突出打防结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维护团结稳定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各敏感节点平稳度过,实现了“两个坚决防止”的目标。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及时果断处置突发案件。大力开展“四个专项治理行动”,“三非”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实施城镇网格化巡逻防控和农村(社区)警务战略。强化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居住证制度和“一证通”全面推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深入推进,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化解和信访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安全生产监管和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突出转变作风,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集中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密切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0件,政协委员提案159件,办复率100%。政府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行政执法和审计监督机制日趋完善。提请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单行条例1件;受理行政复议申请46件,结案率100%;实施各类审计303项,政府性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改革深入推进,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限81项,清理规范性文件79件。政府绩效管理深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政务公开不断加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和集资建房规范清理工作全面完成,“三公”经费下降22%。反腐倡廉建设和纠风工作扎实开展,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1起,处分83人。

过去的一年,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中央、自治区驻州单位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兵团二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充分发挥了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河北省全力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实施援建项目10个,到位资金1.1亿元,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2名,有力支援了巴州经济社会建设。

各位代表,在困难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自治州党委坚强领导、统筹谋划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委员依法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河北省和社会各界无私援助、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兵团二师职工、援疆干部、中央和自治区驻州单位、驻州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自治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农牧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稳控物价压力较大,民生改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增多,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6年工作部署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当前,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国际经济复苏缓慢;我国外需萎缩局面仍在持续,国内部分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就我州而言,面临着既要实现“快”、更要突出“好”的内在发展要求;面临着既要抓好“保”,又要促进“转”的紧迫任务;面临着既要充分运用经济上行“动力”,也要时刻注意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处境,制约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倒逼机制的加速形成,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和中央对口援疆工作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州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央、自治区关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更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州已经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通过近年来持续开展的“项目建设发展年”活动,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长期大规模投入效应正在不断显现,我们已经处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善于把握机遇,勇于抢占先机,大胆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夺取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巴州的新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和自治州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坚定不移推进“五化”,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州生产总值力争增长10%、确保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3‰以内;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必须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和园区带动战略,着力在支柱产业形成、带动、延伸上下功夫,推动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率先跨越发展。要用足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促进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价值链高端集聚,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力争非石油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全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油气稳产增产,力促大庆油田塔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强化油地合作共建,推动地方和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股央企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各类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精深加工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谋划实施地方主导、自主开发的大型油气项目,争取更多油气资源实现就地加工。着力推进美克化工三期、康丰精细化工等项目实施。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和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力度,力争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带勘探实现新突破。加快库尔勒塔什店和轮台阳霞矿区兼并整合和开发建设。力促新兴际华特钢二期项目达产扩能,支持新沛新材料40万吨煤电硅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推进“一城五园”纺织服装城建设,确保金富特一期130万锭纺纱项目建成投产。扶持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国家和自治区级园区的载体作用,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升园区的规模经济效应、节约集约效应、创新协同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加快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扎实推进企业发展“513”计划。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二)坚持提质增效,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三农”问题关系全局,必须毫不动摇紧抓不放。要按照促增收、强基础、兴市场、上台阶的要求,稳粮调棉、优果兴畜,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粮食行政首长责任制,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州域内供需平衡。引导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节本增效,降低种植风险。着力提升特色林果业发展质量。稳步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增加牛羊肉和禽蛋奶产品供给。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培育工程。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市场,推动外销平台建设,做好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原产地认证工作。认真落实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政策措施,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培育农民经济人队伍,扶持农村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力争解决4.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改扩建农村公路600公里,新增高效节水面积37万亩。因地制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力争2500户8400人实现脱贫。

(三)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要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全面落实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严格规划实施管理,注重历史和民族文化传承,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避免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质、形象单一的“千城一面”现象。深入实施“四位一体”战略,加快库尔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产业体系支撑,统筹发展新老城区,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今年要抓紧优化完善城市路网布局,加快实施重点交通路口拓宽改造工程,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优化轮台、和静、若羌三个副中心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档次,加大撤县建市工作力度。促进各县城和重点镇加快发展,明确功能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容纳人口、吸纳就业能力。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权益。

(四)坚持项目拉动,夯实跨越发展基础。项目是拉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新疆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更加突出投资的先导性和效益性,谋划实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争取格尔木—库尔勒铁路、巴仑台—伊尔根铁路、库尔勒扩建机场、且末迁建机场、省道206线博湖—库尔勒、尉犁—且末沙漠公路开工建设。加快若羌楼兰机场、轮台机场和国道巴州段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启动库尔勒—罗北—敦煌铁路、库尔勒—乌鲁木齐高铁、伊尔根—伊宁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丝绸之路大通道建设规划。以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为重点,加大旅游公路和资源路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工程,力促尉犁—若羌—依吞布拉克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轮台“五一”水库、若羌米兰河山口水利枢纽、和静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大石门水库、若羌河山口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完成5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力促小山口三级水电站投产运行,国电库尔勒、华能轮台热电联产和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切实抓好项目库建设,谋划和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骨干项目。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拓展招商引资途径,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五)坚持扩大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要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最大限度释放消费潜力。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强引导,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支持各类银行拓展业务加快发展,完善地方投融资体系,做大巴音国资公司、州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资产运营平台,推动县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积极引进各类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加快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园、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推动建立向西开放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农超对接”工程,完善城乡便民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居民必需品储备制度。做优做强特色旅游,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开发战略,扩大与“丝路”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加快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罗布人村寨等5A级景区创建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力争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科学调控房地产开发规模,保障住房供给刚性需求。发展和规范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业。提升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关政策,重点提高农牧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巴州。良好生态环境是巴州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倍加珍爱。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州”和“两个可持续”理念,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中的权重,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态保护与治理联动机制,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逐步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塔里木河、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争开孔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纳入《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加快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平原绿化、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荒漠植被及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对水源涵养地、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坚决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一条警戒线”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开荒行为。未经水资源论证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不符合环保准入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复合型污染以及城市沙尘型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计划”。促进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着力提高存量资源利用效率,坚决制止乱采滥挖、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强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强化环境监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七)坚持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改革是推进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始终高举改革旗帜,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让改革红利惠及各族群众。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切实做到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非国有资本参股国企、地方企业参股央企,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推进南天城建、库尔勒市商业银行上市工作。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扎实做好“营改增”工作。积极推进工商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慎重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启动棉花目标价格管理改革试点,推进棉花补贴向农民直补过渡。推动国有农林牧场改革。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制定差异化水价政策。

(八)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全面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大力推进高质量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引进一批符合地方特点、有一定基础、稍加扶持就能增加就业的短平快项目。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困难问题。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和创业辅导支持力度,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保障能力,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健全社会保险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新农合补贴标准。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低保提标,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做好稳控物价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关爱特殊群体,做好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加快推进“三房”建设,完成1.4万户安居富民、1244户定居兴牧和1.7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巩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师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鼓励民办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切实抓好特殊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办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诊疗水平。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入实施基层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春雨工程、东风工程、西新工程、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文物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工作。积极稳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扶持文化骨干企业、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密切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带动力。

(九)坚持标本兼治,营造平安和谐环境。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要牢固树立“围绕长治久安抓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一反两讲”,严防严打“三股势力”破坏活动,做到“两个坚决防止”。以“去极端化”为目标,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三非”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坚决把各类渗透破坏活动消灭在预谋阶段和行动之前,处置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牢牢把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过程,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深化“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成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加强社区队伍建设,落实居住证和“一证通”制度,做好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健全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和发展“双拥共建”成果。

各位代表,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打造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一是坚持科学理政。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完善政务、行业及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加大软环境建设和整治力度,全面提速政府工作效能、规范运转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科学性、增强针对性、富于创造性。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坚持从严治政。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资金审计,规范政府性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强关键岗位监督,抓好绩效管理和效能监察,建立绩效考核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做到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得新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地惠及全州各族群众。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大气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营造清明、清廉、清正的环境,凝聚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迎来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功举办州庆活动,对于全面展示自治州成立60年来的巨大成就,提高巴州知名度,树立巴州新形象,凝聚巴州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坚持“喜庆、节俭、务实、大气”的原则,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各族群众多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通过庆祝活动,充分彰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把全州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

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互通信息、衔接有序、高效运转的援疆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兵团二师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机制,深化兵地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兵地边疆同守、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

各位代表,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辱使命;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唯有加倍努力,才能克难攻坚;发展时不我待,我们唯有加倍努力,才能继往开来。让我们在自治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以敢打必胜的信心、以百折不挠的恒心、以真抓实干的决心,改革创新、开拓奋进,不断开创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各族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编辑:琛哥)

2015乡镇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自评报告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八篇

乡镇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自评报告

县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县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景政办发〔〕204号)、《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县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景政办发〔〕10号)文件要求,乡对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

自测自评。现将自测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我乡粮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牢固树立民以食为天的民本观念,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底,全乡实有耕地面积28877亩,保持了耕地面积总体稳定。

(一)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结合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组织相关部门利用街天、节假日加大宣传力度,粘贴横幅标语16条,发放宣传单多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严格土地管理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作为我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加以落实,坚决杜绝和防止乱批、乱占、滥用、毁坏基本农田地行为,确保全乡耕地面积总体稳定。

(二)高稳产农田建设情况。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支持,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显现,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争取实施了三营大沟、文仓大沟、勺么大沟、平地水库南干渠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施工中,投入使用后,可增加4500亩灌溉面积,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科技推广情况。在粮食种植科技措施推广方面,加大示范工作的力度。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完成地膜玉米推广500亩,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600亩,完成优质小麦种植1400亩,优质水稻种植300亩,水稻旱育希植规范化种植7000亩,玉米条播种植500亩。

(四)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在乡财力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全乡还拿出54万元资金,修建了6条机耕路,里程25公里,新建小水窖34口。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粮食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五)稳定面积,确保总量。,全乡种植粮食作物38019亩,比的35954亩增加2065亩,增长5.43%;实现粮食产量11853吨,比的10396吨增加1457吨,增长14.0%。其中种植玉米10341亩,实现产量3515吨;种植小麦6081亩,实现产量610吨;种植稻谷25957亩,实现产量8469吨。人均生产粮食508公斤,同比增加55公斤,增长12%。

二、切实落实好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

共兑付种粮农民补贴资金1657037.56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1353573.72元,良种补贴303463.84元,油菜补贴1元。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由乡财政所上报数据到财政局,资金由县财政局通过“一折通”汇入农户的个人专户,油菜补贴由农业服务中心上报数据,由财政所通过农村信用社的惠农“一折通”将补贴资金直接汇入农户的个人专户,上述补贴资金都已全部足额到位。

三、扎实做好粮食统计工作

一年来,我乡按时做好粮食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我乡采取由村民小组长统计本小组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报给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本村各小组上报数据评估核实汇总后上报乡经济发展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汇总各村上报的数据,并进行核实评估,最终确定当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方法进行粮食统计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自检自查,我乡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较好成绩。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乡粮食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储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产业和稳定粮食生产相互冲突;二是粮食价格趋于平稳,种粮成本高,种粮优越性未体现,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控制直播在心理上和体力上有难度;有些耕地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适宜插双季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大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做好粮食工作。

2016财政工作总结范文
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自评报告 第九篇

范文一:财政局工作总结

20XX年,财政局坚决贯彻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上级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协调引导全区财税系统,按照“提效破局”、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实质性突破的总体工作目标,坚持“保民生、保重点、促建设、促发展”,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XX年我区实现可支配财力208、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9%,其中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88亿元,同比增收10、3亿元,增幅19、59%,增幅位列全市各区、县级市第一,超额完成年初预算13%的增长目标。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20XX年完成各项财政支出177、15亿元,比上年同增长11、31%。其中区级公共财政支出为90、25亿元,同比增支32、37亿元,增幅55、93%,完成年度计划的86、53%。

二、20XX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筹措资金,保障新区建设“提效破局”

1、加强收入组织,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围绕着财政收入目标,我局通过多种措施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一是通过加强与税务、发改、国土、经贸、土地开发中心等部门的协调,健全财税联动机制,分解收入任务等措施,确保应收尽收,2016年实现税收收入45、69亿元。二是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入库,加强非税系统的宣传推广,2016年区非税系统上线单位达到了223家,通过非税系统上缴财政的非税收入金额70、54亿元,南方电网委托工程款1、3亿元、番禺支付大岗产业基地安置区建设款4、98亿元均上缴区财政。

2、积极协调加强对接,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一是继续积极与中央省市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衔接,主动协调省、市财政部门赴财政部争取扶持南沙新区的政策,重点争取设立自贸区、开展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二是会同区国税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给予我区增加的免抵调库指标,2016年实际争取到免抵调库指标为16亿元,增加区库收入3、13亿元。三是向省财政厅申请自2016年起,每年给予南沙新区15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推动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2016年争取到省政府转贷债券1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5亿元。

3、积极调整策略,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在抓收入、争政策的同时,在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贷款控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我局积极调整策略,继续在争取新增贷款、调整存量贷款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的规定,为保证今后开发建设资金供给,审时度势,在严控债务总量和债务率的前提下,从建设银行和农商行借款9、7亿元;二是为减轻今后一段时期还贷压力,腾出资金投入开发,积极沟通各金融机构,争取调整还款期限,2016年共调整延缓6亿元的债务还款期限。

(二)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1、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2016年财政集中资金共79、73亿元,保障统筹投资项目建设。其中:投入43、99亿元支持明珠湾起步区、蕉门河城市中心区建设,投入17、45亿元打造航运物流、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国际教育和健康医疗服务合作区等产业平台,投入9、11亿元建设地铁4号线南延段等一批轨道交通、市政道路项目。

2、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始终将招商引资,增资扩产放在关键位置,重点保障相关工作经费,2016年共投入各类招商引资经费672万元,并根据招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资金,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进一步促进南沙新区经济发展。2016年对区城投公司增资2、86亿元,支持其与大型企业合作,解决资产经营公司口岸大厦历史遗留问题,共同推进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另外,拨付财政资金4、76亿元用于支持我区总部经济、科技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培育等工作,有力地夯实了我区经济发展基础。

(三)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

20XX年全区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出87、4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3、26%,其中分别投入省、市、区十件民生实事资金3、56亿元、1、03亿元、5、73亿元。

1、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全年投入教育支出1、17亿元,新增学位3150个,落实了“区属公办中小学校12年免费教育”政策,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提高义务教育补助标准,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新建及改扩建学校,建设少年宫,落实校园校车安全所需资金,为全区各类学校学生免费配齐教科书等。

2、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强化财力保障,巩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医改工作成绩名列全市第二。落实了区镇医院、119个村卫生站、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二期工程等改造和建设资金,确保区镇村医护人员工资福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各类疫情防控、计划生育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区120中心投入运行,实现了对村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免费等工作。

3、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今年投入社会保障支出3、32亿元,惠及我区在册低保对象2353户、5895人、五保供养对象206人;农村五保月供养标准从2016年7月开始由1235元提高到1596元;资助我区11557人次的困难群众、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免费参加居民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大力促进“三农”发展。全年投入农林水支出7、74亿元,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置、柴油补贴等支农惠农资金,保障468公里机耕路硬底化和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支持水产越冬棚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园林绿化保护力度,全面启动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大力支持第二批美丽乡村48个项目、3镇1村的名镇名村创建工作。

5、村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快。根据《南沙新区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工作方案(试行)》和《南沙新区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竞争项目审核实施细则(试行)》(穗南开管办〔2016〕8号),投入资金1、19亿元,通过加大首期拨付资金比例,加快资金拨付程序等多项办法,加快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建设进度。

6、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加强。全年投入公共安全支出5、39亿元,重点保障区道路交通监控管理系统、区第二期电子警察项目、高清视频监控升级改造、广州市南沙区公安视频监控系统运维管理中心及监控室改造项目、广州市南沙区社会治安与城市管理智能化高清视频监控(4G)等项目有效推进了我区治安防控体系及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加强财政基础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1、优化镇街财政体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2016年4月制定了《2016年-2016年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提高了各镇街财政保障能力,加强了镇街在南沙新区发展中的作用,发挥镇街发展经济培植税源的积极性,建立了比较合理的、财权与事权相对一致的财政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改革,从2016年起三年内每年对黄阁镇、横沥镇等6个镇各给予一般性转移支付1000万元,调强了镇街履行职责的能力。

2、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在对区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清理整合区级财政专项资金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区委常委会;以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名义印发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广州市南沙本级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我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二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把部门经费预算关,在确保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加强对经费开支的审核,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16年全区会议费及“三公”经费下降28%。加大政府性债务清理力度,制订了《南沙区2016-2016年存量债务化解及举借规划的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南沙开发区(区)2016年政府性债务举债和偿还计划》、《2016年下半年~2016年南沙区存量政府性债务化解工作督办方案》,妥善安排偿债资金化解到期债务。2016年底按照全市统计口径一般债务率为20、51%,专项债务率为51、3%,均低于警戒线。

3、加强政府债务的管理。

4、加强政府采购管理。20XX年共受理政府采购1273项,采购预算金额超8亿元,节约7200万元。同时在广州市政府采购平台上审核采购方式、委托代理机构、预算金额等,并审批改变政府采购方式申请项目37宗。全年共收到政府采购投诉6宗,根据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调查取证,受理并处理政府采购投诉6宗,年内未收到投诉我局的投诉案。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是按照《南沙区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审批程序,共审核处理全区62项资产报废和30项资产调拨;按照《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发证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时完成产权登记工作。二是根据市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要求,组织全区各单位在完成前阶段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清产核资和自查评估工作是否存在缺、漏、错事项,确保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成果的完整性,并将结果上报市清产办。三是根据《广州市财政局转发关于对我省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开展调研的通知》(穗财资〔2016〕154号)文件要求,对我区各单位办公用房及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展开了清理自查工作,并将结果上报市财局。

6、加强会计事务管理。全年共办理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核发、变更、调转等事项共824宗,组织各类会计考试五场,参考人数2161人,比2016年增加了419人;全面完成全区128个行政村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审计工作,同时完成农村财务人员业务年度培训工作和农村财务监控平台的建设。

7、认真完成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工作。为提高我区对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统筹协调的能力,规范各单位信息公开行为,制定了《关于成立南沙开发区(区)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协调领导小组的方案》及《南沙开发区(区)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规程》,建立了信息公开协调机制,认真指导监督区直各单位及街镇做好“三公”公开工作,实现所有公开事项均在统一时间以统一格式在区政府网站公布。

(五)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绩效

1、加强支出进度管理。继续推进对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进度每月通报制度,切实加大对重点部门和单位、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力度,促使预算部门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随时了解和掌握支出进度,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共同研究和解决支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经统计,2016年全区49个部门项目支出(含土地开发资金)预算支出进度为83、61%。

2、加强财政规范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2016年开展了大岗镇、榄核镇、东涌镇2016年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预算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黄阁镇、万顷沙镇、横沥镇、龙穴街、南沙街、珠江街2016年转移支付资金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区2016年土地开发资金专项检查、东涌中学、区交管总站、榄核医院3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财政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相关建议,并督促单位落实整改工作。

3、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财经纪律。一是制订出台并实施《南沙开发区(区)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工作方案》、《南沙开发区(区)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南沙区关于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严格公车经费支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区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方案和规范,为我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组织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省、市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检查治理工作,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三是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央、省和市公务用车管理的规定,组织全区各单位对本单位公务用车基本信息进行自查,重点清查整治超标配备公车,着力查处整治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经费等方面,并将结果上报市财局。四是和区纪委联合开展了全区隐蔽违规公款消费专项治理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区内存在的若干违规公款消费情况。

4、财政评审业务工作上新台阶。一是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委托业务管理工作,健全委托评审业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保证评审工作质量,对《广州南沙(开发)区财政投资评审委托业务管理办法》、《南沙(开发)区财政投资评审委托业务分配操作规程》和《南沙(开发)区财政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评审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建立了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奖罚机制,提高评审工作质量。二是优先安排、压缩评审时限,全力推进评审工作。对于明珠湾区起步区、农村水改、美丽乡村等我区重点开发建设及涉及民生的建设项目,收件受理实行优先安排、随送随审,全力加快评审进度。2016年,累计完成工程概、预、结算评审411项,送审金额为109、71亿元,审定金额97、55亿元,核减金额12、16亿元(同比2016年5、6亿元,增长117%),核减率11、08%。

5、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2016年继续加大我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力度,共开展20个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39亿元,其中10个重点评价项目和10个单位自评项目,通过绩效评价项目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同时为下一年预算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

6、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贯彻《广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规定,出台了《南沙开发区(区)2016年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选取10个部门预算单位作为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单位,优先选择重点专项资金、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实施,逐步推进我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六)加强内部规范与管理,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1、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作风建设。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解决“四风”问题,顺利完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取信于民、惠及群众,有力推动了财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把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作为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重头戏”,制订并印发了《南沙(开发)区财政局发文处理流程规范》、《南沙(开发)区财政局督办工作制度》、《南沙(开发)区财政局公章使用管理办法》、《南沙开发区(区)财政(国资)局会议制度》、《南沙开发区(区)财政(国资)局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南沙开发区(区)财政局资金支付审批流程与权限规范(试行)》,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杜绝财政业务办理和内部事务管理的随意性。

3、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自觉接受区纪检派驻组长的监督指导,纪检组长作为局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全局重大事项决策;二是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将党风廉政、机关作风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举办“广州市南沙区财政投资评审2016年度业务培训暨纪律教育会”,提高了区评审办及各社会中介机构防腐拒贪、廉洁高效的意识;四是对新任职的公务员进行集体廉政谈话。五是按要求做好市、区的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廉洁广州建设检查考核。

4、有效推进财政业务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工作效能和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办公自动化(OA)系统,对公文模板、办文模块、文件流程等多次修改,并于2016年1月1日在全内正式推行使用。同时,完成了“南沙区财政局财政法律法规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实现了财务结算中心财务软件与财政局财政管理软件的顺利对接,为2016全区财政信息化大平台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

1、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2016年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组织全局的科级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走了领导岗位,极大地激发了全局干部工作积极性;同时,完成了财务结算中心4名公务员的选调、局机关及财务结算中心4名雇员的招聘工作,使我局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有所缓解。

2、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将“工作严谨、勤奋敬业、团结协助,健康向上”的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渗透到每个财政干部的一言一行中,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打造一支有社会责任感,形象良好的财政干部队伍。

3、加强财政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2016年,组织召开了全区报账员培训会议、南沙区农村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及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培训会等,大大地提高了各级财政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到顺德深入学习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业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到萝岗进行《新预算法》的专项调研与解读。

20XX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一是2016年公共预算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非税收入存在一次性增收因素,随着国家、省、市不断落实一系列结构性税费减免政策,我区公共预算收入增收压力日益增加,而社会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将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政治理论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南沙新区、自贸区开发建设的战略研究还不够深入;三是财政信息化建设仍有待于加强。对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和改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新区开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南沙新区实际,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继续先行先试,做好我区财政工作,保障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自贸区片区建设等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组织财政收入方面

1、确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持续增长。一是从年初开始抓收入进度,建立定期工作例会制度,与税务、经贸、工商等部门以及非税执收单位共同研究分析收入情况;二是鼓励镇街加大协税护税力度,积极协助税务部门加强重点税源的监管,强化小税种征管;三是提升综合治税平台运作效能,构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四是继续争取上级国税部门给予我区更多的免抵调库指标;五是挖掘非税收入的潜力,逐步理顺虎门渡口过渡费和污水处理费征缴等问题,促进非税收入增长。

2、继续创新投融资模式,提升资金保障能力。结合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计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点争取省财政厅落实每年给予我区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力争更大的债券额度。二是支持经贸部门、区国企探索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创业引导资金,举办科技支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相关投资基金。三是加大对区属国有企业扶持力度,通过租赁企业资产,财政注资等方式,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支持区属国企发行企业债券、上市筹集社会资金。四是支持区属国有企业与大型央企合作,通过注资、增资等手段,增强区国企实力,夯实合作基础,发挥大型央企的融资优势,共同推进南沙开发和经济发展。五是继续与金融机构协商调整还款期限工作。

3、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南沙新区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继续协助开展争取国家给予南沙新区财税优惠政策的工作,密切跟踪争取政策的每个环节,主动与中央、省市财政部门联系,重点放在争取中央财政每年给予我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省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规模地方政府债券、并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我们的政策需求,争取国家支持。

(二)发挥财政政策方面

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改革的通知》(国发[2016]62)的要求,结合我区发展规划,会同其它经济发展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经济扶持政策,运用各种财政手段,支持招商引资、支持引进总部型企业、大型投资项目和孵化型企业,支持产业集聚和发展,鼓励进驻企业及早投产,提高企业增产增税的积极性。

(三)安排财政支出方面

统筹安排财力,以适应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在切实保障南沙新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压缩行政经费,将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节能减排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环节的投入力度,构建开发建设成果共享机制。

(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方面

一是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进一步简化区对镇街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审批流程,提高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采取“年初通知、年初预拨、次年清算”的拨付核算方式,使镇街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及时得到资金保障;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16年开始在我区启动预算绩效管理,选取10个左右预算单位作为试点,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改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模式,推动预算编制方式向绩效预算的转型。三是扎实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依法依规核减财政投资项目资金,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部分项目的财政投资评审业务下放镇街。四是强化财经纪律的监督,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加强对土地开发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和区对镇街专项资金的检查工作,继续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五)提高内部效能方面

按照《南沙区财政局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工作方案(2016-2016)》要求,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谋划并逐步启动财政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等工作;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不懈地推进作风建设,提高财政服务群众的能力,为切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贯彻落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提供坚强保证。

范文二:乡镇财政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所全体成员在XX所长的领导下,在县财政局的指导下,团结协作,完满地完成年度任务的70%,取得不俗的成绩。我们协助镇政府做好镇的财政统筹,为我镇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实践,强化法律意识

1、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认真按照县财政规定的各项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以学习到领悟,以领悟到实践,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

2、组织纪律方面,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全体同志在认真完成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乡财政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严以律己,秉公办事,时刻铭记作为一名乡财政干部的工作准则,并定期进行自查自纠活动。

二、狠抓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监督

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对所有涉及单位进行财务监督检查,保证资金的规范、安全运行,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以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盘活政府性可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狠抓惠农政策,落实惠农资金发放

上半年以来,XX财政所认真做好XX年粮食及农资直补、综补发放工作,严格按照“一折通”的发放制度发放完毕。

四、认真做好汽车、摩托车下乡及家电下乡补贴的发放工作

上半年以来,我所安排2人及时回访,及时审核录入信息,兑现补贴资金,认真监督核查,加大家电下乡的审核力度,加强宣传,扩大覆盖,加大对“家电下乡”工作进程的管理和调控,严厉打击骗补行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家电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群众都能就近买到物美价廉、性能可靠、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家电产品,将家电下乡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五、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上半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在镇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了两次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宣传动员大会,在各村(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行顺利。

六、扎扎实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拥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所指导员王龙同志具体负责,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培训业务人员,组织村民民主议事,开展项目报批并精心组织实施,建成了一批农村公益事业项目,使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受到了农民群众欢迎,有效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确保征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结合我镇征地拆迁的实际情况,我所安排资金专款会计李鸿、姜华、翟新华、王翠侠、黄伟等到五个办事处发放征迁专项资金。上半年加大了对征迁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事前对预、拨付专项资金进行联合审批,事中对重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审批、巡查,事后进行绩效审核,有效促进了征迁资金的安全运行。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两个务必”,转变观念,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发扬“团结务实齐奋进,艰苦拼搏创一流”的精神,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范文三:财政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狠抓收入,多措并举优化支出,全力保障民生改善和重点建设支出需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财政收支运行总体良好,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2016年全市财政工作开展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XX年全市财政运行情况

1-10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8、54亿元,为年预算的84、8%,同比增长3、1%。1-10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218、51亿元,为预算的59、3%,同比增长4、4%。

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全市财税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迎难而上,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在促进经济止缓回稳促增,确保财政预算平稳运行,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引导和调节作用,助推全市经济止缓回稳促增。全面贯彻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扎实推进营改增扩面改革。全面开展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取消煤炭稽查管理费,取缔一切涉煤不合理收费,降低部分涉煤收费和基金的征收标准,严格按政策规范执行保留的涉煤收费项目,最大限度地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拨付53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十大主题产业园和设施蔬菜建设。积极落实园区企业税收返还等财税政策措施,支持园区经济发展壮大;安排下达科技专项资金4300万元,用于支持江铃重汽、锅炉集团、市民基础数据平台建设、院士工作站等科技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发展。认真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拨付风险补偿铺地资金3600万元,帮助144户企业获得贷款6、08亿元,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二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1-10月份下达资金1、32亿元,支持推进五中、十二中等22所新校区建设。下达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9、51亿元,支持企业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50元和22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每人每月提高160元,全市社会保障标准普遍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继续安排拨付社区惠民专项资金4520万元,积极支持社区开展惠民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区为民办事解难能力。拨付公交运营补贴8、35亿元,支持公共交通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继续安排2500万元,支持省城“每日四种蔬菜一元钱”惠民活动。拨付5327万元支持“百院兴医”项目及重点公立医院建设。下达11、6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九院小区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环保资金4、96亿元,全力推进省城环境综合治理。下达1659万元资金,支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和重大安全隐患举报奖励,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加大统筹资金力度,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已开工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所需资金及时到位。截至目前,市财政累计向城建投融资公司下达各类支持资金65、8亿元,直接安排还本付息及项目建设资金15、85亿元,确保了城建投融资公司的良好运转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四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今年3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我局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不能少,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同时精心安排“自选动作”,体现财政部门特色。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深入查找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围绕问题整改落实,使财政系统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初步形成了一批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明确了28项具体整改任务,27项专项整治措施,收集梳理116项制度规定,继续执行108项,废止4项,拟修订完善4项,拟新建制度37项。制定出台了《太原市“三公”经费管理和公开规定》、《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和《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定额,强化预算执行刚性,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围绕“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目标,今年预算安排中又对市直部门2016年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进行压减,较上年预算数减少5239万元,下降23、5%,较上年决算数减少513、44万元,下降2、9%。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在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过程中,要求所有项目预算都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对300万元以上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行重点审核,并将绩效目标作为财政资金分配和2016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选取142个单位163个财政投资项目22、2亿元资金开展以单位为主体的绩效自评工作,强化了各单位的支出责任意识,预算绩效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牵头组织开展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财政系统组织开展了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专项检查,对3亿余元民生项目资金开展专门跟踪检查,对81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依法依纪给予了处理。制定权力清单,推进简政放权。牵头完成了全市行政征收类、给付类、奖励类权力清单的梳理、汇总、审核工作,发挥财政源头治理职能,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资金的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五是加快推进财税改革,服务率先转型跨越发展。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和市委部署,积极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年初人代会上汇报的政府预算报告中,增加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内容,首次进行了全口径预算汇报。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人代会批准后,市级所有117个非涉密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并公开到了款级科目,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出公开到项级科目。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制定了《太原市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方案及应对预案》,起草了《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和《太原市本级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防范管理办法》(讨论稿),对债务资金的举借、使用、偿还及风险控制等各方面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加强了对融资公司的监管,要求融资公司按月报送资金运行情况。结合2016年的财政收支预计情况,对2016年市级新增融资规模进行了测算,合理确定了2016年融资规模。

总体看,全市财政系统基本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2016年,全市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财政形势不容乐观。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能源、原材料行业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逆转,煤炭需求及价格回暖不易,以及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性减收,都将影响财政收入,实现全年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全市重点工程和项目的深入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社区事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不断加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难度加大。三是预算执行力有待增强。一些部门和单位预算观念不强,缺乏资金使用时效性和均衡性,有些单位不能及时向市政府申报项目,或者项目和资金不匹配,致使专项资金下达迟缓,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20XX年财政工作打算

20XX年,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定不移加快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坚持不懈推动全市实现“六个表率”,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好全年的改革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深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细化公开内容和范围。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加快煤炭资源税改革。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

(二)着力健全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体系,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对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城乡统筹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确保重大项目财政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落实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统筹使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项专项资金,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整合财政科技专项,完善创新驱动政策环境。改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大科技风险投资支持力度。推进财政科技经费优化整合,建立各类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方式,大力支持科技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做强现代服务业、总部和楼宇经济。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专业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发展。从政策和财力上大力支持开发区加快园区扩区提质进程,提升其辐射力和带动力。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解决好“五有”等基本民生的保障问题。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区分教育的公共性层次,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推进22所新校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学生政策,支持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职业教育,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多渠道增收。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三是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继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继续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挂钩的联动机制。四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偿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继续支持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新院建设。五是强化就业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继续深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税费减免等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加强农民工和转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六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产业发展。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推进以基地和园区为抓手,扶植壮大文化产业集群;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做好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七是积极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继续深化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提高政法经费补助水平。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支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八是积极推进“城中村”整治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城中村”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省会城市基本形象。支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公交场站建设、更新公交车辆、扩大公共自行车覆盖面、公交专用道路建设等项目,对公交公司政策性亏损给予财政补贴。强力推进省城环境综合整治。继续融资放大中央和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集中供热改造,重点污染企业关停和城市河道截污清洁工程,实现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见效。

(四)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研究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统一制度框架。探索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控制,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

(五)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

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所有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依法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监控和国库资金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流程,提高采购的规范性和绩效。继续清理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方式,建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推动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并及时公开评价结果,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资金的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规范理财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纠正和查处在“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规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强化预算约束,坚决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

范文四:财政监督工作总结

2016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政局、财监办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管理,形成了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控、保障和规范功能的财经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依法理财和源头治理工作,为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年来,我们围绕《2016年陇南市财政监督工作要点》和市县财政、财监工作重点,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全省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体制,按照“收支并重、内外并举、监管结合”总体思路,努力实现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涵盖财政收支、寓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督自身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财政监管能力的需要,因此,我们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一是加强了预算编制监督审查。进一步完善了县直部门“零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综合财政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强化了预算监督力度。对15个乡镇和县直11个部门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单位所有收支都进了财政笼子,增强了单位自主理财的积极性,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程序。二是对部分重点项目资金专项审批。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保险费、丧葬抚恤金以及扶贫救灾、农业开发、社会保障、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点项目资金,通过专项审批和跟踪问效,确保其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惠农补贴资金财政专户,推行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对这些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提高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财政资金拨款程序。按照核定的预算指标,坚持用款单位按用途申请、财政业务股室按预算审查、主管领导按进度掌握核批、临时性项目报政府研究“一支笔”审批的财政性资金拨付制度,把预算内外资金捆在一起使用,有效克服了资金调度上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资金分配程序。四是健全财政票据核销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实行“验旧领新、限额控制、票款同行”管理办法,确保了政府非税收入的足额入库。对执法罚没和农税专用票证实行“交旧领新、报查核销”办法,彻底堵住了执罚执收单位截留、挪用财政预算收入的源头。五是注重发挥财政监督员职能作用。财监办4名专职监督员日常工作在财政预算管理、农业项目资金、乡财县管核算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机构,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收纳、划解、核算、指标分配、资金拨付、以及用款单位使用和报账情况实施日常全程监督,推进了各项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开展重点项目财政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服务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的原则,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查纠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

一是对乡镇落实惠农政策资金情况进行督查。年初,县局抽调4名人员,参加全县涉农惠农政策资金专项检查。对乡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抗震救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村级经费、教育“两免一补”、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各项补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农户。全县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启动以后,县局抽调3名业务骨干,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对全县各乡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改革实施情况和补贴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惠农财政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家电下乡政策推行以后,县局抽调人员,由分管领导带队,会同商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和定点经营商家贯彻落实家电和汽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资金兑现到位。

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从7月至10月份期间,采取单位自查和组织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期间的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情况、抗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进想了全面检查。自查面达到了100%,重点抽查面达到了20%。对检查发现的财务工作基础薄弱,工作质量不高;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操作现象;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不到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督促缴存非税收入108万元,结清往来款项36万元,回收职工欠款5、6万元,指导被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业务处理难点,由财监办在全县会计再教育培训班上进行了通报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其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从而提升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严肃了财经纪律。

三是扎实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意见和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这次专项治理,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从6月中旬起至年底期间,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集中处理整改建制4个阶段进行。在全县160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组织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从成员单位抽调16个业务骨干,分成四个检查小组,对20个县直部门和4个乡镇集中突击检查,重点检查面达到纳入治理范围总数的15%。对“小金库”治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小金库”发生的主客观原因,认真解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等问题,探索建立预防产生“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四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一是根据县政府安排,财监办牵头,抽调3人组成检查组,以会计信息质量为重点,于7月下旬,对陇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徽县管理部2016年度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进行了财政检查。审查范围为徽县285个单位6463名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缴存、支取、个贷等业务管理工作,检查资金总量3900万元,对检查发现的徽县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相对偏窄,应该履行住房公积金缴存义务的企业大都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或存在断缴现象,乡镇政府代扣所属单位职工个人缴交住房公积金划转进度不平衡,全县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部分没有实现与个人缴交部分同步划转,影响职工个人公积金权益和公积金制度发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检查建议,要求单位继续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增加资金积累,努力营造职工住房保障社会公平;健全归集协作机制,针对收缴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缴交措施,确保公积金缴交足额到位;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保障住房公积金运作安全,发放优质贷款。通过整改落实,促进管理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全县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二是按照市财监办统一安排,财监办抽调2人组成检查组,于7月下旬,对徽县燎原会计师事务所、正达税务师事务所的会计执业质量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其遵守独立审计会计准则、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职业道德规范、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以及业务开展基本情况等内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数据存在差异和会计执业程序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促进了会计中介机构规范运作,维护了《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条例》的严肃性。

五是组织开展重点建设项目财政绩效监督检查。按照县政府安排,从县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委抽调6人,组成2个联合工作组,由财监办牵头,于11月18日至30日期间,对县直12个部门127个建设项目会计帐薄、收支凭证和财务报表资料,进行了调阅审查,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审计,内容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国债投资基金、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以及县列一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等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项目会计核算信息不能全面反映项目资金运行全过程、项目管理和财务财务管理衔接不严密、会计账面暂付款科目发生频繁且数额过大以及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考评和财政绩效评价基础资料不全面等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和发挥最大财政绩效起到了一定作用。

六是完成省市财政、财监部门安排的专项检查调研工作。对全县贯彻落实农机具财政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国土整治专项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调研,为上级完善政策措施提供详实的依据资料。

七是配合省市财政、财监部门和县纪检监察、发改、民政等部门对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多次监督检查,促进各项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强化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抗震救灾政策,完善制度措施,加强资金管理,规范分配环节,及时拨付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了抗震救灾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发放,有力推动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日常监管合力,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接收发放全过程进行监督,形成了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实现了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全覆盖。二是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制度,确保了监督工作规范运行。为了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管,灾情发生以来,县上及时转发了上级关于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一系列文件,并先后制定下发了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出台了《徽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办法》,对重建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监督等事项作出了详细规定,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重建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依法、有效、规范运行。三是突出监管重点,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公开透明。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监督管理,救灾资金物资实行“三归口”即资金监管归财政、物资监管归民政、项目监管归发改委,救灾资金物资发放切实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接收,统一集中,统一安排,统一分配,统一发放。一年来,先后5次抽调人员,分赴各乡镇和有关单位针对救灾款物发放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从会计账务管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恢复重建政策落实、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验收和考核等不同角度,对乡镇和有关部门执行灾后重建政策进行全面的稽查和审核,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通过重点巡查和定点监督相结合方式,对资金物资收发台帐不健全、发放不透明、登记不准确、公示不及时和个别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同时,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却保抗震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灾区和受灾群众手中。

(四)大力强化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系统文明执法和依法理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把对外专项检查和对内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财政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成立“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做出了19条具体规定,是财政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财政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的行动纲领。二是完善局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徽县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把财政部门实施的25个法律法规按业务分类归口,确定具体实施部门和股室,并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强化执法责任,明确了依法理财的职责。财监办统一印制了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文书,加强日常督导,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印制《财政局机关制度汇编》,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抓好监督落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统一到制度的约束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责任制。我们就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措施予以公布,并就如何抓好落实和优质服务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开辟专栏予以公示。设立监督牌,机关干部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乡镇财政所推行异地交流制度,增强了乡财政干部廉洁理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五是切实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关于在乡财政所推行政务公开的通知》,促使乡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勤政务实。将乡财政所经费纳入县会计中心集中管理核算,对财政所职工工资、县外差旅费、接待费、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支出项目,实行专项审批核销办法,有效规范了财政所内部财务开支行为,预防了违纪问题的发生。六是实行局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落实制度。对乡镇财政工作和重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帮助乡镇建立健全有了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稽核工作,促进了县乡财政规范运行。

(五)认真履行财政源头治理职责,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按照县委、政府《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分配给财政部门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把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作为财政部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一是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巩固部门预算试点成果,细化预算项目,严格预算执行。县直部门预算单位和各乡镇细化预算工作规范运行,增强了单位增收节支的自我约束力,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秩序,总体节支率达到8、6%。县乡干部工资统发程序得到完善,实行统发工资数据库维护专管员制度,编制、人事、财政、银行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确保了职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二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编制非税收入计划,加大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由非税局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对全县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和资金缴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规范,督促入库非税收入208、56万元,通过新闻媒体对规范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执收单位进行公示,促进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体系的建设,有效规范了单位收费行为,政府非税收入实现了足额入库。三是强化会计监督。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业务稽核岗位,选配业务稽核员,在部分单位试行“柜组式核算,流水线作业”集中核算新模式,规范集中核算程序,完善了会管中心监督制约机制。今年以来,退回不规范会计凭证189张,金额达68、5万元,制止和纠正超标报销302笔,涉及金额82、51万元。会计中心还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发票稽查,对建筑按行业实行就地结算缴交税款,清查大头小尾发票,补缴税款12、5万元。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堵塞了支出中的漏洞,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单位财会违纪行为。四是着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机制。按照“预算共编、收入上划、帐户统设、收支平衡”的模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册明、一折统”管理,减少发放层次,规范发放流程,保证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兑现到户。五是扩展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大了《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度,规范了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程序,完善了统一保险制度,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对财政性工程建设项目和专项物资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部门分散采购项目的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集中采购与部门分散采购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城建材料、交通工程以及整村推进教学楼项目建设等招标投标活动,对相关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落实。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落实产权交易制度。拟定了《徽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理,重新核发使用证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督力度,对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实行审查备案,对粮贸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有效防止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企业改制规范运行。

(六)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受理的群众来访和电话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涉及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和有关抗震救灾款物发放的有关事宜。我们针对不同问题,深入村社调查了解,查找根源,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政策,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研究,严格按照办理规则,逐件逐代表进行了答复,满意率为100%。我们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内容涉及扶贫、社保、计生、教育、民政、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等多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整改,帮助单位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政专项资金的运做程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我县财政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的发展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前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财政监督还存在着“缺位”现象;二是财政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领域内违纪问题仍然存在,“小金库”还未彻底铲除,可能还存在着财会做假行为;三是财政监督检查力量薄弱,对预算收入征管质量、财政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专项监督检查乏力;四是财监机构与税务、审计、监察以及政法等部门联合执法配合不够,财经监督的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改进和克服,进一步发挥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三、2016年财政监督工作要点

2016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富庶、魅力、和谐新徽县的基本要求,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运行全过程之中;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和民生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会计行业、企业和财政内部监督,促进提高财政部门内控水平;更新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拓展监管事项,优化监管结构,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促进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这一思路,财政监督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五适应、五促进”:要适应加强财政调控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形势,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适应推进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进深化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要适应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适应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促进建立透明财政和源头治腐的惩防体系;要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促进建立高效有序的县级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好“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切实履行两个《条例》赋予财监机构的职责,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继续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财政系统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政监督质量和财政执法水平。

(二)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对税收征管质量、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政府采购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财政票据的领报缴销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实行跟踪反馈制度,落实财监机构对有关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近年来县财政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抓好财政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安排对一些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强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实现对救灾资金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组织对“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建立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入贯彻《会计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点查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账外资产以及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截流、坐支、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和财政绩效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四)抓好财政内部监督,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和反腐败工作职责。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完善乡镇财政考核督察和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稽核制度,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办法,保持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积极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五)抓好财政督查和调研,为财政改革和发展做好参谋和服务。主动参与部门预算试点、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监督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实。围绕财税管理和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过程中的的宣传和调研,及时反映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为规范财政管理提供参考。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落实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管理配套措施,保证全县恢复重建工作整体向纵深推进。

(六)抓好举报案件的核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本着“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的原则,认真核查群众举报案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财政违法行为举报激励机制,对有价值举报行为给予奖励,使社会各界关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大财政违法违纪案例依法公告,提高财政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注重财经监督检查信息交流,与纪检、监察、税务、审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努力做好县委、政府和市财监部门安排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范文五:乡镇财政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财政所在县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努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树立为党委、政府当家理财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资金管理,做好节支增收工作;并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面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搞好各项财政财务工作。继续搞好“零户统管”工作,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努力搞好内部制度和环境卫生建设,加强对《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纪律、政策、廉洁从政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学习新《党章》,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乡党委、政府做出的关于财政财务的有关批示和决定,搞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等。现从三方面对20xx年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一年来所做的工作

(一)、认真制定了20xx年财政工作计划

(二)、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相关的财经纪律制度。

(三)、节支增收,努力保工资发放、保机构正常运转。

(四)、按照所内学习、办公制度的规定,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乡党委、政府关于开展效能建设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召开办公会议,并作好记录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争当“服务明星”和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逐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以“九零服务、九带头”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五)、干好本职工作,服从领导安排。

按照乡党委、政府的“以中心工作为主,部门业务工作为辅,两相兼顾”的工作原则,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搞好全乡的中心工作。如下乡突击计划生育手续任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台帐和催收社会抚养费工作和村道公路的硬化等。全所同志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

(六)、按照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真干好各项工作,搞好财政财务管理和所内环境卫生、安全等工作。紧紧围绕全乡发展经济、节支增收这个主题,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财政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有机结合起来。以“九零服务、九带头”为各项工作和学习的总体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学习,强化理财观念,全面推进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实干型集体、服务型队伍,成为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廉政务实、公道正派的先锋。

(七)、抽出空余时间,对以前年度的有关会计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认真搞好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工作。

(八)搞好各项财政财务工作。在财政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领导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经济、社会和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的资金需要,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程序操作,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会计工作应对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逐步完善。

(二)集体学习办公不够,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多组织学习,共同探讨解决现行财政财务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平时安排的零星支出不及时打发票安排入账。

(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当今的基本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理论的学习和更新,熟悉现阶段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要向那些干得好的老同志、老党员学习,不耻下问;二是要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三个代表”和坚持“九零服务”争当“服务明星”的要求为各项工作的准绳;三是要认真制定计划和部门年初工作计划和草案,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九是要转变作风、观念,克服难情绪,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

总之,当前的财政形式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应踏踏实实干好各项工作,认认真真的完成县级财政局和乡党委政府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坚守岗位;清正廉洁,自律律人;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服从安排,努力搞好节支增收各项工作;严肃纪律,努力缩小与其他各部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秉公执纪;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贯彻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水平,经受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多向领导请示和汇报;认真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内强素质、外树形像,逐步把我乡的财政财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范文六:乡镇财政所工作总结

根据2016年工作责任目标的总体要求,XXX财税所在县局党委直接领导下,经过财税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1-5月份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严格责任,圆满完成粮食直补工作

为切实做好20XX年的粮食直补工作,我们认真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24小时值班制的要求,严格工作程序,切实做到“七不准、四到户”,群众对此非常满意,直补期间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今年共发放补贴资金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万元,综合直补万元。

二、财政收入情况

今年县财政局年初安排税收任务万元,其中:国税万元,地税万元,截止到5月底税收已完成万元,占全年任务的%。其中国税:万元,地税:万元。今后一段时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出人员,协同国地税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广植税源,深挖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全年财政收入圆满完成。

三、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入支出的平衡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搞好现金调度,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支出预算的正常执行。逐步减少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重点控制临时性预算支出,确保收支平衡。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持反对铺张浪费。要加大对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认真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农村中小学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四、加强财务管理,逐步规范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制

1、执行《会计法》、《预算法》,按照其规定的内容和管理要求,合理配置会计工作岗位,优化配置结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一是按照《鄢陵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办法》,完善并创新了财政管理体制。二是强化会计监督与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上报数据及时、准确,规范全镇的会计工作。并接受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管。三是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预算外资金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实行财政统筹政策,扩大政府统筹范围。

2、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做到单位购置交通工具、办公用品等按规定符合立固定资产的一律经政府采购统一购买,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在采购环节上节约了不少费用,也为采购单位提供方便。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我们在上一段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不足,正视差距,制定出强有力的举措,拿出超常规的努力,努力圆满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目标任务。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报告【6篇】
  • 巡察整改报告范文(通用9篇)
  • 被巡察单位党组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企业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2022年范文(...
  • 2023年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 被巡察单位工作汇报材料集合5篇
  • 关于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
  • 学校德育工作亮点汇报(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