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司法信息化方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7-08    阅读:

司法所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司法信息化方案 第一篇

关于推进司法所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

实 施 意 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推进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政法„2008‟1号)、省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政法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川政法„2008‟117号)等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水平与科技含量,为司法行政事业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根据上述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司法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司法行政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法部门网络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现有信息化资源,尽最大可能节约国家财力,推进司法所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投资的综合效益和司法行政信息资源的整体效能,以信息化提升司法行政系工作水平,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的总体要求,按照全省政法专网的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推进司法所信息化建设。

— 1 —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以司法所的现实需求为主导,突出司法行政工作重点,优先解决影响司法行政工作战略性、关键性的突出问题。

标准先行,同步建设。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司法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要求,综合考虑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业务特点,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防止标准混乱,重硬轻软。

整合资源,节约财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考虑部门和全局的关系,创新机制,推进共享,防止“信息孤岛”,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安全保密,运行稳定。安全体系建设应作为司法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1、依托政法专网,建立市(劳教所)、县、司法所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实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互联互通。

2、依托政法专网,建立VOIP语音系统。

3、建立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在线审核、管理系统,实现“减、假、保”等相关执法环节的网络化管理。

4、建立司法行政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司法行政系统与政法部门之间,司法行政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 — 2 —

三、主要任务

【司法信息化方案】

(一)打通各司法所到所在地国家电子政务骨干网的网络通道。要求光纤接入,带宽不低于4M。

(二)各司法所要抓紧建设局域网,已经建立局域网的要根据业务需要改进和完善,实现内部的互联互通。

(三)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安全建设标准框架和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有关规定,司法所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机制,按不低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2级的安全标准建设。安全保障机制建设与整个信息化建设同步开展,同步运行。

【司法信息化方案】

四、工作进度

2012年5月底前,根据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确定的政法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共享方式、共享软件(含安全技术标准)及其建设模式和方案,各区县司法局制定和完善司法所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规划。

2012年12月底,实现与政法专网、语音电话的对接。 2013年12月底前,按照省上部署,完成全省司法行政信息交换平台、基础数据库、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管理在线审批系统建设,实现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与各级政法部门之间业务网络横向间互联互通,初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013年6月底前,规范业务协同的网络化流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网络的安全保障机制,实 — 3 —

现与其他各政法部门业务网络横向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按需共享。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司法所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各地各单位一定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要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和工作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力量,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好实施方案

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具体可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落实相应的年度计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三)落实建设资金

我市司法所信息化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要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争取落实政府专项投资,建立有效的建设资金保障渠道和机制,采取“统一立项,分级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解决。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

(四)加强队伍建设

充实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特别要注意物色、培养和充实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善于管理,勤奋敬业的复合型人才。注意整 — 4 —

合现有技术人员资源,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尽快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各地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建设、管理和维护。

— 5 —

司法行政信息化解决方案
司法信息化方案 第二篇

司法行政信息化解决方案

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高科技服务司法行政工作,实现办公自动化、办案现代化,维护司法的公正和统一,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行政信息化解决方案”是以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管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监狱等司法行政职能为核心,通过计算机、为网络通讯、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信息化体系,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高效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面向社会公众的司法公开信息平台,将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服务社会、化解矛盾、宣传法治、接受监督的重要方式,以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公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及司法审判管理、司法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着力推进“阳光司法”,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行政特点,全面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各方面的司法公开。

一、建设目标

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网络,拓宽应用领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成比较完善的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体系;开发适合司法行政系统业务需要的应用管理软件,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管理,高效率、高质量地为部机关和各地司法厅(局)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服务;建立司法行政信息网站,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二、整体构架

司法行业信息化建设,按照“采用当前信息主流技术、符合

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有利于系统应用集成整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最终达到行业信息标准统一规范、网络互联互通、业务系统整合优化、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目标。整个应用架构将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门户展现层。各层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专注于本身的设计,各层次依赖度不高可以形成松耦合的协作关系,对实现的技术和产品的选择也提供了多种组合的可能。

三、软件与硬件应用

司法行政综合管理平台

司法信息化基础架构平台,承担法行政综合管理办公门户、集成与整合平台、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等重要任务。作为司

法行政综合管理办公门户,通过门户将市司法局各类应用系统及数据库资源集成以统一的访问入口、个性化服务内容界面和可灵活定制的系统界面为用户提供服务。

公证行政管理系统

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对公证工作的要求,切实提高办理公证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各市司法局建设了公证业务及公证协会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传统公证业务中由于 人为因素形成的工作流程不规范、工作效率低、统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主要功能包括:公证机构管理、公证员管理、投诉管理、报表统计、绩效管理、年度考核、 公证专题管理、数据管理。

律师行政管理系统

系统纵贯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律师等四个层级,覆盖律师业务、管理、监督、考评各项工作,是全市律师行业人员的专业、共享、规范、 安全的流程化律师管理综合信息实战平台。系统功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投诉管理、数据管理、年度考核、案件管理、行政审批、专项活动管理。

法援行政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包含信息采集与发布、通知公告、法律援助机构管理、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管理、咨询、投诉、报表统计、法律

援助会议、活动管理、行政管理、法律援助网上培训中心。

法援中心管理系统

目的是为帮助各级法援中心减轻咨询、案件及其他信息录入的工作量,收集各项统计数据,为法援案件质量跟踪监督提供相应的依据,实现科学高效的案件信息管理。【司法信息化方案】

司法鉴定系统

通过建设司法鉴定机构网站,以稳定的网上沟通平台,非常有利于司法鉴定机构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快速展示工作成果。部分鉴定机构行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各 地的司法鉴定机构都已纳入到一定级别的行业监管网路体系中,有关行业监管的相关问题,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办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社区矫正系统

是指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人民调解系统

2015法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司法信息化方案 第三篇

第1篇:法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审判工作的价值追求发生深刻变化,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应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审判效率。

【司法信息化方案】

一、提高重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X中、X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政法委等国家九部门《关于推进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的要求及XXX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全市政法工作科学发展、全面进步,我院专门成立“讷河市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作为该项活动的领导机构。

讷河市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

组 长:郭正洁

副组长:蒋彦江

成 员:谢德伟、白洪江、朱宏宇、赵庆春、王春雷

【司法信息化方案】

下设办公室:

主 任:谢德伟

副主任:王春雷

成 员:张婷婕、王 刚

二、加大投入,构建高标准信息工作平台:

我院在20XX年为四个基层法庭接通了光线,并完成了和法院的局域网连接,为审判工作构建了高标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近年来,讷河法院对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从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全力保障,自筹资金40万元,用于公判庭建设,一个数字法庭建设,整体改造机房,办公楼综合布线,安全监控,审委会系统建设,多功能会议室(含视频会议室)建设。院内建设了网络专线,与法庭、上级法院间实现了网络互联,建立了讷河法院网站,保证了全院的信息化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强化落实,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办法,切实提高法院审判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解决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清除思想障碍,更新观念,制定并落实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健全信息化管理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在日常工作,要按照“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办公、办案效率,认真履行法院审判职能,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二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现代化基础建设,购置大量硬件设备、开发软件系统,必须要有足额的经费保障。我院将通过制定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争取财政拨一点,办公办案经费挤一点,千方百计,力争信息化建设资金及时、到位。20XX年,该院共购置了新电脑45台,庭长以上人员全部实现手提电脑办公,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的目标。

三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切实加强干警技术应用培训。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方面招聘和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把技术精通、有责任心和热爱法院事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到法院中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技术人员发展的空间,保证信息技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全体法院干警的信息化素质。另外,通过定期不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给全院干警授课,使全院干警熟练掌握局域网操作的基本技能、软件使用,切实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

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和应用,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日常办公、办案工作中,要求干警统一运用电子化设备,特别是庭审速录、立案录入和档案管理。除此之外,网络的安全性是法院计算机局域网的生命性,安全的网络是我们进行应用的基础。为此还要求加强保密工作,通过对法院审判业务案件内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审判信息数据的安全,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

五是加强各类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完善。目前,我院已经使用了审判业务管理系统、干警考勤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正在开发和完善局域网、立案录入系统、庭审速录系统等等,逐步改变了以往资产管理混乱,资产不明,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的现象,切实提高了政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四、放眼长远,做好信息化建设前景规划

首先,继续加强法庭建设,自筹资金40万元,为四个基层法庭的审判庭购买审判台及旁听桌椅,并设计背景墙,铺设地板。

其次,完成机房、审委会以及多功能会议室的改造。进行楼体综合布线,并且完成四个基层法庭和本院的监控系统建设,并对接。实现四级语音联网。

再次,狠抓制度建设,落实奖惩措施。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流程的制定依据。要把现行管理规范和网络运行程序有机结合起来,建章立制,对信息化建设运用规范化,从制度层面对操作运用提出明确要求,为确保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把各部门和干警支持、协助法院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各庭室的年终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信息化网络建成后,将建立完善案件立案、审理、执行期限和审判监督,后勤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业务协作、社会服务等各项具体考核指标,按照平常个人业绩录入的基本数据,从流程管理中考核、考评干警中的成绩或错误等数据,进行量化考核,并记录到个人档案。【司法信息化方案】

根据讷河市委政法委信息化建设的总要求,结合审判管理工作的实际,对现代化信息管理,最终实现“无纸化办案”,讷河市法院有一个初步构想。即:依托一个平台,围绕一个中心,实现四大目标,结合讷河市法院的大工作特色,把信访、执行、审判无缝式连接,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上述目标,使讷河市法院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全省一流。

第2篇:法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促进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办公、办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选择,对于提高法院现代化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建华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要在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全院干警大力配合下,按照“两高”法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院的实际,以网络建设和应用为切入点,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推进本院的信息化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强化向科学要质量,向科学要效率的发展理念,以达到常规办公无纸化、审判记录无笔化、流程管理自动化、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院成立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徐江

副组长:王玲 李洪海 赵广平 杨连洪 王丽华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办公室负责信息设备建设和维修、网站建设和管理、协调软件开发、信息技能培训、推广系统应用,诉讼文书档案和司法服务等相关工作。政工科、研究室、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及其他业务庭按相关职能进行日常管理和应用。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我们将采取集中培训和部门培训、单独培训、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培训。坚决转变工作忙没时间学、岁数大不愿学的观念。坚持领导带头钻研学习、带头实践应用。采取全院集中、分部门培训、单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全员培训工作。

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信息录入等相关信息化建设情况随时检查,20XX年开始每周通报信息化录入情况,并将通报结果纳入本院绩效考评。20XX年3月1日、2日利用两天时间对全院进行全员考核。

四、有关要求

1、领导带头学习利用信息化技术。党组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带头学习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以榜样的作用带领全院尽快走上信息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2、法院全体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尽快掌握信息化录入技能,并使之应用于审判工作中。

3、对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影响审判工作的院党组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停止办案。

第3篇:法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法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的转变是法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工作重在建设,根本在推广应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审判管理网络化。适应审判流程管理的需要,利用诉讼管理系统,对每一起案件,从立案、审理、结案、评查、执行、归档、统计等各个环节都在网上运行,通过程序设定和对应输入审判要素的规定,实现对案件的全过程监督、全方位管理,实现外网和内网的有机结合。

2.庭审活动科技化。不断提升对审判法庭的科技含量,充分优化和整合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数字化监控体系和现成的网络基础,建成科技审判法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网上法庭”。科技审判法庭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音视频技术、多媒体图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平台,构建成一个功能完善、操作便捷、可视性好,能适合各类证据举证的庭审证据展示系统。它能够进一步拓展科技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使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环流,构成了法院各类资源齐全、充分共享的应用平台。

3.人事管理数字化。为了科学识别人才,建立开发《法院人事管理和评价系统》,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等要素以文字和声像方式存入微机;建立测试题库,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对干警的综合素质、智能特点和工作能力量化测评,测评参数作为任用干部的客观依据之一,初步实现人事管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为法院干警的分类管理、使用和定向培养打下基础。

4.机关办公无纸化。推行“网上办公”,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取消纸质文件的内部发放。各种材料的起草、签发、印制和政务信息以及下发通知、安排任务全部在网上运作、公布,全面实现办公无纸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办公经费,降低办公成本。另外,建成GPRS移动办公系统,外出人员可以利用GPRS终端通过法院单独的APN访问本院网络,进行移动办公。

2016司法局综治宣传月实施方案3篇
司法信息化方案 第四篇

第1篇

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县综治办部署要求,我局决定于3月份在全县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为确保宣传活动顺利、有序进行,我局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宣传目的

通过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社会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法规和规定,不断激发社会各界积极了解、参与和推动我局司法行政实务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

二、时间要求

2016年3月1日至3月31日。

三、宣传重点

1、深入推进我局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矫正安帮、法律援助、律师管理等各项工作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法规和有关规定;

3、2016年司法行政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

4、司法工作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

四、宣传形式

1、在社区举办大型的司法专项宣传活动;

2、利用横幅、标语口号进行流动宣传;

3、利用公益广告、户外广告、宣传栏、宣传册、宣传画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宣传;

4、利用知识竞赛、现场咨询、下基层等现场活动进行面对面宣传。

五、宣传步骤

综治宣传月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3月14日—19日)动员部署。召开局机关全体干部、局直属各单位代表司法所综治工作会议并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各基层司法所结合工作实际,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广泛动员,扎实做好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2、第二阶段(3月20日—28日)实施阶段。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局办公楼门前悬挂横幅,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县综治委举办的宣传咨询活动,各基层司法所在本单位宣传栏内开展司法工作宣传,悬挂宣传画、宣传横幅,派发宣传册;积极向县司法局提交宣传先进工作经验的新闻稿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现场咨询等活动。

3、第三阶段(3月29日—31日)总结阶段。各司法行政工作部门分析总结此次活动的成功做法和存在问题,为今后的宣传工作积累经验。并将宣传过程中的照片、宣传单、新闻稿件等资料复印件提交县司法局。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基层司法所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月活动,加强领导,周密策划,精心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抓好责任落实。以综治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各项司法实务工作。

(二)突出特色,营造声势。各基层司法所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特色上下功夫,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晓率,同时,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联系。

(三)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各基层司法所要认真落实本方案规定的各项宣传内容,不得走过场,确保宣传质量和宣传数量,取得宣传实效。县局将不定时对综治宣传月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第2篇

综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保证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政法综治及信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扎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为推进又好又快又稳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1、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局性工作,均衡推进“六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宗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活动,加大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改进方法、创新手段、增强效果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公民依法维权,履行义务。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焦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地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努力营造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注意对典型人和事进行认真剖析,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3、集中开展平安建设和综治宣传活动。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认真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切实抓好经常性的平安建设和综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宣传过程中,要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注意针对本地本单位实际,研究新时期综治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和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综治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4、认真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结合三月份综治宣传月、“三八”妇女维权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5”土地日等重要宣传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扩大教育面和宣传覆盖面。

二、以维护稳定为中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以全省示范化司法所建设和争创人民调解能手活动为契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联动,努力形成相互衔接、密切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坚持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的矛盾纠纷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明确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任务、方法和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高调处成功率。不断完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预案,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综治各项措施

1、要在巩固前期平安创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基层力量,以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突出工作重点,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成效,扎实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

2、继续加强对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配合县综治委组织召开全县法制副校长工作会议,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在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以社区和村为依托,协助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和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升全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水平。

3、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重新犯罪,消除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四、以司法行政职能为依托,大力强化法律服务工作

要继续坚持“大服务”的理念,在规范巩固常规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1、要继续发挥“12348”法律咨询服务窗口示范作用,切实履行服务承诺,注重跟踪问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服务效果,为广大咨询者排忧解难;要适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各级党政部门反馈信息,各方联动,疏导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要大力组织全县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参与县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积极推动和引导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3、要进一步净化服务市场,完善投诉、查处机制,依法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保障法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以“诚信服务”为主题,积极推广服务承诺制,建立法律服务行业诚信体系。

4、要继续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解决弱势群体“打官司难”、“请律师难”等问题,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五、以专项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1、要坚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加强对司法行政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小鬼难缠”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教育内容,深化教育成果,把学习活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贯穿于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要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正在开展的“爱民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精细意识,用新的视角和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着力解决影响良性循环发展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综治及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发展。

3、要把开展“小鬼难缠”专项整治活动同政风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结合,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创新司法行政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监督机制,使全体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所改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再塑队伍的整体形象。

4、要结合本系统实际,以强化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综合治理的领导机制;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综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以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奖惩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综治工作的激励制约的机制。

第3篇

一、重调解强宣传,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组织实施《人民调解法》,巩固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地位。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把人民调解向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物业管理和诉前调解、刑事和解等领域拓展、延伸,深化仲裁、保险引入专业调解的探索实践,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巩固深化“争当人民调解能手”竞赛成果,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职能和资源,共同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县、乡、村(居)三级同步推进,各行业、各部门协调联动,不留死角,不留断层。加大创新力度,丰富普法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完善做法,放大效应,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入推进多形式、多层面、广覆盖的法治实践活动,尤其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普法教育整体规划,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紧扣进位赶超步伐,做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篇文章

(一)拓展延伸法律服务领域

加大服务“保发展”力度。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切入点,积极为稳增长、控物价、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专业和专项法律服务。

加大服务“惠民生”力度。以深化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主线,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活动,加强“12348”法律援助专线管理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群体就业、就医、上学、社保、维权等法律援助需求。

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积极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基础建设提供有效法律服务。

(二)着力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鼓励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咨询,提出法律建议,继续参与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通过深化“法企联姻”、“法律体检”、“企业大走访”等活动,为企业转型升级,开拓新兴市场,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提供法律服务。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引导律师积极承办经济、金融领域犯罪案件和专项治理活动,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鼓励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代理经济纠纷案件,引导当事人以调解、和解方式解决争端,促进案结事了。

(三)规范完善法律服务管理

健全完善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机构自律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加大制度建设、诚信体系建设和法律文化建设力度,推进法律服务机构走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之路。

规范律师工作管理。引导律师忠诚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着力推动中办发[2016]30号文件中保障和促进律师事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优化律师执业环境。

规范公证工作管理。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增强公证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重视公证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补充,发展壮大公证员队伍;强化公证质量监管,严格投诉处理,杜绝错证、假证、减少瑕疵公证。

规范司法鉴定工作管理。严把从业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审批条件,优先发展诉讼需要的稀缺专业门类鉴定机构;积极推进认证认可和能力验证工作,提高资质等级和能力水平,树立司法鉴定的权威。

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管理。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建立健全我县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优化法律援助网点布局,打造便民利民窗口形象。加强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三、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全力做好特殊人群管理

(一)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管理

坚持把教育人、矫正人放在首位,把降低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推广建立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做法,推动建设社区矫正示范所,推进社区矫正数据库与GpS定位系统协调联动、动态监管的信息辅助管理体系,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教育矫正方式方法,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水平。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尤其要积极争取管理人员和经费的落实,确保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二)健全无缝对接工作机制

积极围绕县政法综治工作会上提出的“无缝对接、专人帮教、特长安置、友情帮扶”的工作思路,组织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大帮教”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在推进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上,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真正发挥数据库的基础平台作用,提高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衔接、人员对接、监管互联、帮教互动的效能和成功率。

强化无缝对接各项措施,完善督查通报制度,加强考核,把必接必送、生活补助、就业扶持、过渡安置、困难帮助等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真正做到刑释解教人员出来必接、回去必管、就业必扶、有难必帮,不留死角,不留缝隙。

四、夯基础强信息,全力打造优质综合服务平台

(一)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认真落实省厅制定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广泛开展“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做到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建设规范达标,努力打造市级、省级标杆所、示范所。以落实司法所人员、编制、经费、待遇为重点,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司法所人员短缺困难;把解决司法所长副科级待遇作为“一把手”工程,配齐配强司法所领导力量。坚持建设、管理、工作并重,全面履行司法所各项职能,真正把司法所建成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一线指挥部。

(二)加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

提升全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推进各项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努力提升司法行政业务审批网络化、管理流程化、服务电子化水平。加强安置帮教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工作,拓展和延伸服务功能,推进司法所联网工程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重视信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操作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培训、引进力度,为提高全系统信息化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五、抓作风促效能,全力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整体水平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搞好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对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要求,查找问题,剖析原因,积极整改,确保人人参与进来、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组织开展好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突出重点,着力抓好“治庸、治懒、治浮、治赌、治贪”,务求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二)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新进班子人员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重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

(三)强化司法行政惩防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党员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行政党风、干风、政风、行风。

2016司法行政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司法信息化方案 第五篇

2016年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为实现我区司法行政工作“整体工作创一流、重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创亮点”的工作目标,经局办公会研究决定,将2016年全区司法行政重点工作分为五项,分别由局领导分工负责,分头抓推进、抓落实,确保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提升。

一、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

目标要求:加强星级司法所建设。持续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加强司法所软硬件建设,加大对基层司法所的支持力度,再创建1-2个五星级司法所,三星级以上司法所争取达到90%以上,总结推广观音阁司法所在村居(社区)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室(站)的经验做法。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抓好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向物业管理、消费、环保等新领域拓展,在农村、社区建设一批个人品牌调解室。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打造社会矛盾预警调处中心综合分析平台,认真做好“双节”和“两会”期间的矛盾排查调处工作。落实好“以案定补”制度。

牵头负责人:

责任科室:基层工作科

责任人:

二、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成效

目标要求: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均衡发展。开展“监管教育双轮驱动”活动,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0.18%以下,打造社区矫正工作监督平台,确保不失控、不脱管、不漏管。统一编印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学习读本和学习笔记,探索在村居(社区)、敬老院等公共区域设置社区服务岗位,推行分散劳动、统一鉴定的模式,提升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务意识。提升安置帮教工作成效。落实重点对象必接必控,加强帮教对象动态管理,开展常态化帮教走访活动。试点运行“两类人员”远程视频帮教系统,开展视频会见活动。

牵头负责人:

责任科室: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科

责任人:

三、不断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标要求:稳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律师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建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办公室,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大力开展律师服务业。开展“牵手重点工程、中小企业和村居建设法律服务”活动,做好律师服务重大项目相关工作,引导律师服务向群众就业、就医、求学等民生领域延伸,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推动律师事务所与专业性调委会对接,建立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诚信红黑榜制度。(律师管理科)深化“驻所联村”活动,推行两所互帮共建,组织法律服务所进驻结对司法所,3月底前试点推行“法治村主任”工作,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接辖区村(社区)、农户,实现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基层工作科)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试点建立困难群众资料库,推动“法律援助便民示范窗口”建设。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0件。健全乡镇、相关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和村居联络员服务网络,培树两个示范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组织好“农民工维权”和“三八妇女节”系列宣传活动,倡导建立公益性法律援助志愿者组织,打造法律援助公益品牌。

牵头负责人:

责任科室:律师管理科法律援助中心基层工作科

责任人:

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目标要求: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普法30周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探索在全区中小学班委会中设立法治宣传员。继续做好“法治”栏目的拍摄工作,上半年建成一个普法微信平台,及时反映我区的普法工作及我局工作动态。5月底前召开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加大法治创建力度。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动态管理。7月底前部署完成“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检查验收和总结表彰,进一步挖掘和培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典型,11月份迎接全省验收,确保我区进入先进行列。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引导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加强“四个一”建设,普遍设置一个法制宣传书架、一个法制长廊或一个法制宣传橱窗、一个法制宣传电子显示屏。完善法治建设推进机制。充分利用普法考试中心,探索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学法方式。推动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

牵头负责人:

责任科室:法制宣传教育科

责任人:

五、着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目标要求: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敢于担当,忠诚履行使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将依法治国列入重要学习内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和凝聚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意见,适时召开全系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大力开展分类教育培训,提高司法行政队伍岗位专业化水平。开办业务大讲堂,组织全局优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和宣讲。加大青年律师扶持力度,提高执业能力和水平。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加大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状况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力度,保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压态势。

牵头负责人:

责任科室:政工科

责任人:

2016信息化建设审判管理调研报告
司法信息化方案 第六篇

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要切实落实“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有效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人民法院增强审判能力,提高审判水平,促进审判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技术给审判管理带来的便利

1、信息化在案件流程管理中的应用。网络流程跟踪能够对案件在各个庭室和人员之间的流转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案件流转的效率。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虽然也对案件各个环节的流转节点进行了规定,然而由于无法进行监督,规定往往沦为一纸空文。建立流程管理平台后,审判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流程跟踪对案件流转的时间节点进行严格监控,杜绝立案后久拖未移、当事人上诉后未及时移送案卷等类似情况,也避免了相关责任人员的推诿扯皮。审判日志的自动生成也可以对原始录入的情况、时间节点、修改经过进行记录,从而预防事后修改数据,保障司法过程的严格规范。

2、信息化在案件质效管理中的应用。对案件质效进行评查是审判管理的核心任务,其中对案件质量的评查主要通过对文书、卷宗以及庭审过程的评查来实现。网上评查具有全面性的优点,从而扩大了评查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在案件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每个案件都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电子卷宗,审判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看卷宗和文书,不必到档案部门调卷,也更加便捷。信息化还使审判管理部门对案件效率的管理更加及时,并使审判管理从事后监督的被动状态,转为更积极主动的状态。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审判管理部门可以对临近审限仍未审执结的案件进行网上预警、催办,对特殊、敏感案件进行重点督办,对发生迟延的案件及时发出警示标识,避免案件超期未结。

3、信息化在数据统计管理中的应用。审判管理精细化是建立在数字化管理基础上的,因此各个法院都设立了专门人员从事数据统计工作。实际工作中,司法统计报表的录入一直是法院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以审判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将审判信息平台与司法统计工作有效对接,实现司法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可以减少大量的核对、计算的工作量,并为数据的统计更加精细化发展提供保障。质效指标通过对审判质量和效率指标数据的收集、统计、评估与分析,为审判工作提供宏观导向和决策参考。收集生成质效指标往往耗时累力,而且形成的指标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信息化手段增强了指标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使审判动态的呈现更加精准、直观。

二、制约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原因

信息技术发展为审判信息交换、处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然而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审判管理信息化成熟度是逐步发展的,实践中制约审判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在司法观念上,许多法院人员对审判管理的主要印象还停留在繁琐的填报数据工作上,审判管理信息化后,往往需要涉及更多数据的基础录入工作。承办法官在完成审判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对这些管理事务性工作负责,工作热情往往不高。基础数据录入是审判信息管理平台运作的基础,但在一些基层法院,承办人员为了案件工作任务已经超时加班工作,面对大量数据录入工作,实在无力兼顾,故此一部分人对审判管理信息化缺乏积极态度,对完整准确录入数据也缺少必要认识。工作中有些法院选择由书记员或录入员代替承办人员进行信息录入,但由于人员配置等原因,使工作信息常常无法及时的录入系统,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在技术应用上,信息化对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人员的电脑知识水平和电脑操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它要求法院工作人员不仅能熟悉审判业务工作,还能熟练操作电脑。但对于一些老同志来说,他们在信息应用和操作中的确存在着困难,这要求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层面上必须更加可操作、易操作,加强实用性。实践中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者和维护人员往往并非法律专业人士,他们对法院工作常常缺乏了解,在系统设计中往往缺少专业的考量和前瞻性的意识,无法实现信息技术和法院管理的充分对接,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置在实践中不能完全满足审判管理的现实需求。

3、在资源配置上,审判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浩大工程。就目前来说,审判管理信息化仍旧面临着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各方面的重重困难。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了在建设初期要投入资金购买软、硬件外,信息化设备还需要持续的维护和升级换代。同时,审判管理信息化需要懂法律、懂网络、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使得审判管理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比起经费保障更加的急需、迫切。人才和经费的缺口,使法院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受到重重的制约,也造成现有信息网络的运行和使用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和效果。

三、对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1、审判管理信息化必须以审判信息化为前提。审判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应该是全面实现网上办案,并逐步实现常规办公无纸化、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和庭审记录电脑化。审判管理信息化必须以审判信息化为基础,先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现有的审判职能机构和办案程序中去,使管理所需的各项数据指标都能从审判信息平台中直接提取,减少重复劳动,减轻办案部门和人员的手工作业量,真正实现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的最终目的。

2、信息化必须以提升信息应用能力为突破口。信息化应用能力一直是制约审判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最大瓶颈,但受经费、时间等多种因素制约,信息应用培训工作成效并不理想。应用网络远程培训却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让工作人员根据自身需要主动选择培训内容。由于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级对于信息技术培训的要求不同,法院不可能有足够时间和经费去组织满足每个人员的培训需求,通过电子化远程的方式进行信息知识培训更便捷也更高效。

3、借助信息化发展实现审判管理职能的转变。审判管理必须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规律决定了审判管理的重心应当定位在审判上。信息技术拓展了审判管理的服务职能范围,使审判管理从过去监督、制约的单一定位逐步向服务、促进转变。在管理平台设计中应当配置更多的办案辅助功能,增强管理系统的服务机能,满足办案人员的工作需要,来激发办案人员使用的积极性,才能使审判管理发挥更大的效用。

审判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但是审判管理信息化和其他司法改革不同。在硬件上,它是一项需要巨额投入的系统工程;在软件上,要着力于富有法院特色的针对性和完善性;在应用上,要加快抓紧提高干警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改变传统工作习惯。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是审判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科技强院”的应有之义,审判管理应以信息化为载体,实现管理水平的飞跃,不断满足未来审判工作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编辑:华华)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养狗,标语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七篇】
  • 党支部组织生活班子整改方案(通用7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两会期间维稳应急预案【12篇】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通用9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