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30    阅读:

篇一: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生态农业项目策划书

生态化农业种植与营销策划书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已经不

仅仅再局限于满足温饱阶段,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更高标准、高质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似乎无所不能,转基因大米、转基因食用油等一系列高科技食品不知不觉地侵入到千家万户。我们餐桌上丰盛的美食无不都是科技的结晶,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人们生活好了,体重上去了,肥胖增加了,但体质却每况愈下,抵抗能力下降,怪病多发,新生婴儿先天畸形现象增多等等一系列令人恐怖的后果,使得人们不得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追求安全、生态、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首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当前我国的农业现状:

1.常规农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在我国非常突出。从农业背景分析,环境污染的问题主要是大量化肥、农药及其他化学物质无节制的投入,以致水、土、气农业环境和食物链遭受污染。

中国每年化肥施用量高达4100多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化肥中氮肥素肥料达51%,其消费量居世界第一。

作物对氮肥素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或更低,而70%进入环境。也就是说,每年进入环境的氮肥量达1464万吨。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国民经济的损失,更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大城市近城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更为突出的是南方江河、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和农业部的材料表明,农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奉献率高达70%。

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常导致农田环境和食物链的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全国癌症患者高达160万人,患者年龄趋向年轻化。心血管病也是如此。世界各国都有类似情况。 另外,关于农药污染问题也是突出的。我国年产农药居世界第二位。国产农药多以杀虫剂为主,占总产量的70%。其中又以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占70%),高毒有机磷农药量又最多达到70%。而且往往不

按施用规则施用,这既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又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消亡,削弱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土壤

生物活性。施用的农药大部分落于土表,过量农药进入土壤已成为降

低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可持续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我国生态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4国农业大学率先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研究和开发,

1988年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究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科研工作,

并于年在该所成立了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OFDC)。

1992年,我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

负责开展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出了绿色食品

的分级理论,绿色食品分为AAA级别。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绿

色食展中心于2002年10月组建了“中绿华夏有品认证中心

(COFCC)”,并成为在国家认可的记的第一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1999年3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有机究与发展中

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

认2003年该中心更名为“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

督管理委员会的登记。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组织的有机生工的

基本标准,参照许多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协会或组织的标准和规定,并

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于1999年制定了OFDC

《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2001年5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成为行业标准。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正式颁布并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统一管理,进入规范化阶段。除了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外,有几家

外国有机认证机构也进入我国。1995年美国的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

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

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

和OMIC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

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国外认证机构

认证企业数超过500家。

3.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发展较快,但发展很不

均衡,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各省区,其中东北

三省、内蒙古等省规模最大,东部省份有机产品发展很快。

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经有约50大类,400-500个品种,有

机农产品主要为初级原料,加工产品较少,主要为蔬菜、水果、豆类、

杂粮、水产品、野生采集产品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近年来,部分地方已形成有机食品集中产区,每年都以30%

的速度增长,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机企业中,

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加工企业数量增加。随着2003《认证认可条

例》的颁布实施,有机认证工作划归认监委统一管理以及有机认证的

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有机食品的发展,到年底,中国约有1 600个

企业,获得不同认证的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有机认证面积

169.4m2(包括捕捞水域、放牧区域),产量307万换认证面积61万hm2,

产量181万t。野生208万hm2,产量5万t,有效认证面积居世界第三

位,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4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均食

品消费总额计算,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只占常规食品销售.08%,比

2003年增长了4倍,而发达国家平消费水平达到2%。

4.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公司+农户”是目前中国有机生产组织模式的主要形式。和发达

国家相比,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

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

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农户”

就成为生态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一个贸易公司,特别是兼

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的公司与小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

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小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

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

管理等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

目前“公司+农户”主要有三种具体模式:一是公司和农户直接签

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

价格回收产品,简称订单式;二是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简

称合作社式;三是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

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

“公司+农户”有机生产模式管理的难点是克服农户在有机生产中

的机会主义倾向。面对大量分散的农户,公司不可能确切掌握每个农

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就是农户自主组织生产

的全过程,农户可能凭借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来追求个体利益的

最大化: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有可能不完全按照有机生产方式

生产,偷着施用化肥和农药。公司(信息劣势)无法事先确切知道农户

(信息优势)是否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因为信息甄别和监督农户的成

本太大。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

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中国有机农业持续健

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5.中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与贸易

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是先国际市场,后国内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持续高增长率,推动了中国有机农业的

产生和发展。在1999年之前,中国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根据日本、欧

盟和美国等发达归家的需求生产的,其中95%以上出口到国外。根据

国家认监委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总值为2亿多

美元,出口有机农产品总值1亿多美元;200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

口创汇2亿多美元;2006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值为3.5亿美元,

占中国食品出口总值的1.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2000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开始启动,此后的几年中,

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2006年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

售额达到56亿人民币,国内消费量超过了出口量。目前,国内市场

上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主要是新鲜蔬菜、茶叶、大米、水果和蜂蜜等。

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城市的超市里人们可以比较方便地买到认证的

有机蔬菜,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有数十家商店都在销售经【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过认证的有机茶。中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和国内市场都已初具

规模,未来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有机

农业面临最大的挑战。能否通过提高消费者认知和信任度以及扩大农

场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有机产品生产成本,扩大国内有机市场,提高

行业竞争能力,是中国有机农业能否进很大的风险,政策支持有利于

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目前来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农业

投入中,用于有机食品项目建设还比较少。

6.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树立品牌战略,发展生态经济作物

从国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粮、棉、毛不具备价格优势,蔬菜、水

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具有价格优势,另外速冻蔬菜、脱水蔬菜、

食用菌、果汁、坚果、茶叶、杂粮、杂豆等国际市场前景极好。

(2)统一认证标准,减少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数量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于1999年8月颁

布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目前,我国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的

机构与单位不多,进行有机食品认证的生产单位规模还很小,通过认

证的产品的种类也不多。只有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的产品认证制度,规

范生产,才能保证农民确实生产有机食品。消费者才能安心地选购有

机食品,祖国大陆的农产品也易于在国际有机食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

地。

(3)引进农业直接支付制度,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于发展生态农业时对技术、管理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比无机农业

高的多,存在农作物产量下降引起的效益问题,所以发展生态农业从

技术、、营销成本等也比一般的农产品高的多,所以目前生态农产品

主要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规模十分有限,农民发展生态健康农产品

的积极性不高,建议政府可在税收、认证费用减免等方面支持,保证

农业产业的有序、良性、稳定发展。

(4)加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生产的培训

我国目前尚没有为广大农民服务的体系和平台有进一步改善环

境,优化体系,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科技知识和生态农业的操作规范,

使农民了解农业产业化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现代育种技术、土壤

培肥技术、病防治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现有的理论和高新生物技术

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只应用现代育种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生

物肥料技术等,才能为生态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

持。

(5)建立与国际相符的农业标准,建立国际承认的农业认证机构

建立生态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

加工包装标准等;减少国家认证机构的数量,树立认证机构的权威性,

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加强同国际权威

认证机构的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

证机构

二、 生态农业的实施过程:

1. 在远城区寻求上规模种植基地,专门种植人们日常生活必

需品,如:白菜、茄子、黄瓜、豆角、辣椒等等。

2. 在种植方式上,合理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种植比

例;肥料主要以施用农家肥为主,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通过温室控制气温,整个过程主要要采用人工物理的方式来处理,

真正达到生态无公害。

3. 整个过程都实施全程网络监控,并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阶

【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段组织消费者进入基地实地参观。最终成果将严格执行国家食品

安全标准,并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的等媒体上允予公开,【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接受消费者监督。

三、 产品销售:

我们要明确我们的销售对象。网上卖菜并不像菜市场那样,可以

篇二: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生态农业项目报告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报告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四)项目建设地点:

(五)项目负责人: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1、种植区40亩,主要繁育和种植有特色的花卉、苗

木、果品等植物,出售花卉、苗木、果品和观赏相结合;建无公害蔬菜大棚10000平方米(15亩),以立体养殖以及滴灌技术。

2、养殖区10亩,主要建设2000平方米鸡舍,采取圈

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法养殖土鸡和野鸡。养殖区旁建设沼气池。

4、观光农业服务区10亩,主要为观光游客提供各种

服务设施。【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七)项目的特点

1、规模性。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0亩,集特色种植、

畜禽圈养、农业观光与一体,具有投资大、规模强、产出高的特点。

2、循环性。

一是资源利用的循环性,设立散养区以及圈养区,使

规模养殖自然化,别外,种植基地又将作为旅游观赏区;项目在设计时注重观赏性,将建立观光旅游带和相关服务设施,循环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

二是生产过程的循环性,养鸡产生的粪便等作为种植

业的肥料;部分粪便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供观光区餐饮燃料、生活用燃料和照明;养殖的畜禽将作为接待观光旅游人员的佳肴。

3、技术领先性。

种植区域采用目前领先的立体养殖技术,利用新兴物

联网的传感概念,采用温控以及湿度传感,采取集约化养殖以及滴灌技术,大量节约人力成本。

3、生态性。

项目力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在建设中,扬长避短,

保护现有的良好资源,维护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在经营中,力求循环利用,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及促进动植物生长的化学产品,生产过程全部为有机化;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用于种植业的肥料和生产沼气;沼气用于观光区餐饮燃料、生活用燃料和照明,在整个项目区内使用沼气作燃料和照明,

节约了能源;在旅游观光中,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不安排有损环境的项目,环保化处理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

(八)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期2年,即2010年 月至2012年 月。

第二章 项目背景

一、项目建设背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

【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连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业大都是传统的生产模

式,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尤其是立体循环式的生产。因此,建立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立体生态种养殖项

目是当前鼓励和扶持的产业政策。

****公司(北京科技公司名称)是专业从事农业种

养殖的科技企业,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具有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本项目符合当前产业政策,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农业发展,是目前国家发展的重点,同时物联网在农业项目的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国家农业政策的发展重点。

二是自然条件优越。园区远离村落和工矿企业,大气、水质、土壤未受污染,是建设生态园的理想地带。

三是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项目位置介绍以及市场分析)

三、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本章内容为项目建设单位介绍,介绍内容应以科技

领先为主)

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本章应为项目地址自然介绍,暂略)

第四章 市场分析

本项目主要是通过立体生态方式开展特种种养殖生产,

篇三: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2015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方案一: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

三原生态农业开发

二、选址

马额镇邵村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邵村沟地面积2000余亩,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48%。长期以来,沟壑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几乎颗粒无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化及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土地基本处于荒芜状态,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造成邵村沟地多年贫瘠的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气候干旱、少雨,人们对沟地的忽视,加之道路不畅通,从而使沟地利用率处于极端低下的状态。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经济、交通等的发展,为我们合理、有效的改善和利用每一寸有限的资源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能够在荒沟里成功引水,通过现代化农业设施,植树造林,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多样性,不但能够改变沟壑目前荒芜的状态,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绿化和美化自然环境的作用,为人们多创造一份绿色、多增添一份笑容,从而发挥出荒沟变绿地所带来的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观念,调整农业产业模式,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规模化养殖,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解决沟壑荒废、水土流失等问题,我本人计划在三原邵村自行开发荒沟土地80亩,积极开发林业、果业、养殖业等生态农业项目。

2、三原多沟壑,长期处于荒废状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果品和肉食品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对于土地的综合开发治理,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沟壑治理的推广有着深远的意义。

3、推广绿色生态立体农业模式,改变邵村沟壑荒废的状况,重塑自然环境,改善土地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无公害、新鲜、营养、优质、安全、无药残的农产品。

4、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大三原沟壑治理的步伐,大大提高沟壑的整治力度和效果,同时提高本地区农民收入和自然环境质量。

五、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以自筹资金为主,同时争取农业部门支持。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国内消费现状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速。就目前的消费状况来看,由于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认知度较低,有机概念宣传推广还没有深入人心;国内有机农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还没有真正形成,缺少有效的销售网络和平台;消费群体还没有真正形成;再加上政策、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阻碍了消费群体的培养。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品质需求进一步增强,更加追求健康、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消费模式。

二、市场分析与预测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有机农业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它对多种农业生态区域、气候类型和社会制度的适应性表明了它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将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全球性的农业运动,由区域性布局转向全球性布局,由关心环保到关注环保和食品安全,由绿色食品扩大到绿色产品,实现有机食品认证国际化,从事有机农业的农场数量将空前增加,其销售渠道将实现多元化。

第三章 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

三原邵村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三、项目建设进度

2015年1月开始,3月份完成核桃树栽种,5月份完成环颈雉投产,7月份完成蔬菜栽植。

第四章 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一、土壤害虫防治技术

危害农作物的土壤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它们在土壤中生活,危害时间长,较难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用农业防治(深耕多耙、借助机械力量杀死部分虫卵和成虫)、化学防治和诱杀防治(糖醋液诱杀、灯光诱杀)、以肥治虫(氮肥治虫、磷肥杀虫、草木灰液杀虫)等。

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特效农药,常见的有动、植物源农药,昆虫激素及微生物农药,如鱼藤精、烟草、除虫菊素、杀螟杆菌、白僵菌、春雷霉素、庆丰酶等。

三、生物技术

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

四、动物饲料添加剂和药品替代产品和技术

在当代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下,陈旧的饲养方法已经无路可走,天然饲料科技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接受和支持。一些经过研究的新饲养方法建立在与抗菌素饲养法完全不同的理念之上。它们含有益生菌、有机酸、脂肪酸、酵素、有机矿物质、天然霉菌霉素吸附剂,取代了含动物性成分的同类产品以及许多其它相关产品。

五、畜、沼、菜(果)一体化有机生态模式构建技术

围绕沼气池建设,把种植、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创新。

第五章 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第六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投资收益率高,正常运做5年后预计利润可达50万元,投资利润率达到6.2%,投资回收期较短,现金流量良好,偿还能力强。

二、社会效益

1、促进沟壑治理步伐,减少水土流失。

2、可以给社会提供大量水果、蔬菜和畜禽产品。 3、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改变当地自然环境,做出沟壑治理的标榜企业。 5、促进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就业。

第七章 结语

一、本项目的发展配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当地荒沟治理的速度和水平,有利于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

二、本项目可以充分发挥关中地区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建立起从林业、果业为生态养殖提供优良环境和食物资源,养殖业为林业、果业提供有机天然肥料,从生产到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经营体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提升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新鲜、安全”的放心食品,同时改善了环境,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三、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公司获利30万元/年;亦可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四、本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化政策,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方案科学可行,系统管理规范,市场运作专业,资源利用率高,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综上,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市场发展的需求,有资源区位优势,有政府的支持,有企业的带动,有标准化技术的保障,沟壑治理的发展一定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方案二: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百益生态农牧业观光园将建成“观赏生活体验区、有机产品区、生态养殖区、农业培训研发区”五个功能 区,总计占地500公顷,将景观、生活、生产、生态、培训等功能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观赏性于一体。在保证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 下,建造富有特色、具有农林氛围、生态意境的农林景观。

1、有机产品开发区:以引进企业合资开发为重点,在完善初级产品种植加工的同时,强化新品种开发,占地430公顷。

1)有机食品种植区:有机杂粮、水稻生产基地415公顷。2)采摘区:建设30栋节能日光温室及露地采摘园,占地10公顷。3)有机食品加工区:占地5公顷。4)有机食品配送网建设:以有机农牧产品为主导产品,为市民及餐饮业等提供上门服务。

2、 农牧研究发展区:为观光园的稳定持续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吉林省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及地方特色养殖和特色植物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证,占地10公顷。1)优 良种猪、牛、羊、鸡、鸭、鹅、鱼等生态养殖及繁育中心(详见有机猪养殖计划书):利用我省优良的养殖条件,引进企业,为我国的养殖业发展提供新思维和优良 种源,占地5公顷。2)珍贵植物技术研发中心:以组织培养技术为重点,加大珍稀、名贵植物的种苗开发,占地5公顷。

3、观赏区:占地30 公顷.1)热带植物资源观赏中心:建设0.5公顷的大型连栋温室观赏厅。2)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区:占地1公顷,其中连栋温室0.5公顷。3)有机生态 采摘观光园:占地25公顷,其中以北方寒地植物资源为重点,建设5公顷的百果园、1公顷的百花园、1公顷的百药园、15公顷百菜园、1公顷的世界百国国花 园、1公顷的中国百城市花园、1公顷的珍禽观赏园、挖掘、改良、开发一批具有寒地特点的植物资源。雾凇景观区,占地3公顷。

4、度假生活体验区:占地30公顷。

1) 建设具有住宿型、度假型、生产型等功能的市民体验农园:500栋(温室200平方米),农舍500个,每个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每个60平方米,占 地24公顷(包括绿化通道)。2)服务中心:具备接待、专业技术培训、科普教育、办公、住宿等功能,占地1公顷。3)生态民族特色山庄、温泉占地3公顷。 4)产品技术市场:为游客及其他消费者提供观光园的种子、种苗、花卉、蔬菜、农资等服务。占地1公顷。5)休闲健身广场:占地1公顷。

5、依托凤凰山风景区建设该项目,可以把凤凰山开发列入农牧业观光园项目之内,先和政府签订开发合同,和观光园同步逐步开发建设。

项 目建设基本情况:随着生态有机食品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意识增强,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逐渐形成了对生态有机环境的强烈向往,由于长期处于城市紧张、嘈杂、污染 的环境,大多数城镇居民更渴望多样化的返璞归真式旅游,以度假休闲方式取代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尤其希望能在生态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 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牧业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牧业把农牧业、园艺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 散养牧业,潮湿而又浓郁的泥土气息、质朴淳厚的民风、鲜嫩诱人的有机营养新鲜食品吸引游客,其所蕴藏的商机使得人们越来越坚定地把生态观光农牧业作为一种 产业加以发展。吉林市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共济,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吉林市是中国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也是以山水、冰雪、避暑旅游为主要特色 的旅游城市,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的大城市,它以独具特色的风姿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吉林市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交通便 利。通过生态农牧业观光园的建设,既可以体验白雪皑皑的冰雪胜景,又可以领略生机勃勃的浓浓绿意,形成极大时空反差的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生态农 牧业旅游观光业最高目标的实现。该项目拟建于吉林省著名旅游区凤凰山脚下,占地500公顷,通过科技支撑,坚持将农牧业观光产业与旅游资源结合、相互促进 的方针,建设四季常青生态农牧业观光园,丰富景区旅游内涵,大大改善景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将有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 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生态农牧业循环式链条发展化(有机食品加工—副产品—生态养殖—排泄物—农家肥 —种植有机食品),缩小经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项目已完成选址及项目建议书。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拟招商引资2000万元。出资方 式:双方协商投资。合作方式:合资或合作预计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效益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2年。

策划项目单位简介:吉 林省百益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座落于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内,地处长白山余脉,松花江流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1日,法人代表 付金超:(男,44周岁,满族,具有多年的经商创业经验)。公司是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经营有机杂粮、大米等产销业务。公 司目前占地面积20000㎡,建筑面积2700㎡,有待开发的杂粮、水稻基地约10万亩,公司在职员工108人。公司2015年10月8日通过了北京五洲 恒通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有机产品质量认证,并于2015年11月20日导入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总资产已达,32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约600万元,流动资产约2600万元,我公司和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是科技合作单位。

方案三:生态农业项目策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 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 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 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 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 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 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 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5

2、 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 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 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 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 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 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 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 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 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 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 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 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 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 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25亩的水库一座,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 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2 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 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架桥等安全设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 拟探险等项目。旅游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修复古建筑、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篇四: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2015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方案一: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1.1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1.2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1.3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1]。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9]、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二、生态园基础设施规划

2.1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m。

2.2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2.3园区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方案二: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全国新农村建设实施委员会专家高剑锋表示:“生态园将1600多年前陶渊明所设想的梦里桃花、生活富足、人与人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理念变为现实。将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描绘出一幅城乡田园生活的和谐画卷。生态园创造性地开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模式。”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执行副主任宋喜来表示,农业生态园这种农业模式在全国有不少家,主要是建立和推广高科技农业的项目与合作模式,最终达到村里满意、管理者满意、承包者满意、地方政府满意。所以这个项目还要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红海湾xx村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设计原:(1)因地制宜,凸显基地特征(2)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需要(3)以绿为主,倡导生态建设(4)贴和时代,彰显现代社会生活文明特质(5)放眼未来,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二、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基于某些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三、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四、绿色消费,形成品牌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

五、园林规划,生态布局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生态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2m。

六、科学排灌,保护环境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七、绿化设计,四季常青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垂钓区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以上,落叶树占20%以上,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方案三: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业生态园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农业生态园面临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线路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2、旅游形象定位模糊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

3、生态示范作用不强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4、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

1、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1.1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

1.2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

2、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2.1生态农业示范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

2.2、观光农业旅游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

2.3绿色食品生产园

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

2.4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

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

3、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3.1、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

3.2、生态农业示范区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3.3、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4、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4.1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m。

4.2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4.3、园林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篇五: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2015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新化桃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前 言

桃林旅游开发项目将成为一个集景点观光、休闲娱乐、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可满足“行、住、游、食、购、娱”等六大旅游环节的需求。力争打造成为湖南省新化县旅游龙头,新化县第一休闲度假胜地,文化宗教生态名区。

景区规划中设有“生态山水”、“爱国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度假休闲”“生态农业”六大功能,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开发10项旅游、度假板块。该景点建成后将具有五大竞争优势:湘中第一的生态山水、湘中第一的文化渊源、湘中第一的宗教名胜、一站式的生态度假区,一条龙旅游产业链。

新化桃林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不仅仅肩负起探索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任,建成一个省级的风景名胜区,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具有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调整、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功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启动了十二五计划里的小康经济。在建设农村生态旅游、加快新化旅游开发的今天,桃林旅游开发拉开了湖南新化生态宗教旅游的帷幕。新化桃林生态旅游风景区将会与新化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旅游公园相结合,打造湖南新化旅游新形象。桃林宗教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的实施,可以起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巨大积极作用。

一、项目开发背景

1.旅游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最高的经济产业之一,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现代旅游发展方式也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及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种专题旅游于一体的多种方式转化,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不仅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品味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

从新化桃林优美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人文宗教文化、源远的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的调查,新化桃林特别适合农业观光、宗教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新化桃林景区将旅游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突破口,顺应了湖南的发展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成为了湖南新化建设国家旅游强县的另一道风景线。

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旅游就是在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主要以欣赏和研究生态区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文化特征为目的,旨在突出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区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

湖南新化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正是这种旅游发展趋势最现实的反映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可以说是切准了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脉博,选准了旅游开发的项目导向。

3.桃林旅游开发建设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桃林,位于雪峰山脉东南麓,娄底市西部,资水中游,新化县城正南端,是新化县城的南花园。因古代多桃树而得名。桃林广义上由科头乡的岩下村,桃林村,和平村,农林村,梨岰村等五个村构成。距城13公里,经351公路沿汝溪河往上直达桃林。她南邻维山,北毗洋溪,西连苍溪,可通隆回邵阳。

桃林,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我们无需考证上古时代夸父追日,化身桃林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但我们可以从大量史料中追溯桃林的历史。桃林(梅山地区)上古之时属蚩尤,盘瓠时代,二帝三王是为荆州,《封神演义》中梅山七圣的栖身之地。秦属长沙郡,汉为长沙王国。长沙王吴芮曾经寓居梅山桃林,史家有云:“吴芮将梅山家桃林寓焉".此为桃林最早见于史籍。可见梅山桃林在秦汉时期便为兴盛之地,王化之地。后三国时王代衰落,自晋至唐宋,梅山桃林成为不事税赋的世外桃源。

其后,宋熙宁年间,章惇开复梅山,章惇诗云:“开梅山,梅山万仞摩星躔,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岩巅。负岩直下视南岳,回首局曲犹平川。”诗中提到的“南岳”据查史料考证,其所指不是衡山南岳,因为衡山南岳不在梅山地界之内。而它指的应该是“梅山桃林南岳”。诗中的“负岩直下”即是“从现在的岩下村狮子岩古道上笔直下来”之义,“岩下村”的地名便是从此诗中得来。因此,今天桃林南岳殿之由来,亦可追溯至宋朝,为章惇开复梅山,绥抚蛮獠,得颖诠,绍铣等高僧宣扬佛道时创建。有史家说:新化先有寺,后有县。这是确实可信的。而桃林正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

桃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汝溪河像一条飘飘彩带自西向东流经桃林五个村。河水清澈,游鱼历历,沿河两岸,青山苍翠,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稻浪千重,高楼林立。置身于美丽的桃林,感受到的是山的葱郁挺拔,水的清亮灵秀,神佛的庄严与护佑,人的热情与淳朴。

桃林有因之闻名遐迩的南岳殿,有古人吟诗赞美的古八景。清朝嘉庆15年,大学士萧松林吟诗十首,以咏桃林八景。其八景依次是;芙蓉峰寨、石潭仙洞、

温塘环次,狮子盘踞,滴水岩高,涟溪远注,龟山钟秀,蛤蟆古石。目前最令人喜爱的有:十里桃林,芙蓉日出,高铁长龙,烈马回头,千里来龙,九椅山奇观,将军守门,神龙谷瀑布,深不见底的隐龙潭,汉代梯田,春山杜鹃,竹海春笋,深谷幽兰,秋山红叶,芙蓉月色,观音坐莲。等等。其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在历史人文方面,最大的亮点有:萧季陶先生的墓志挽碑,孙科,于右任,冯玉祥,陈果夫,陈立夫,林森,张治中,程潜等十五位民国党政要员的亲笔题辞;有汉代长沙王吴芮开辟的数顷梯田;有抗日战争新化桃林阻击战抗日战场、抗日烈士墓;还有桃林十麻子故居,十麻子墓。

宗教方面有:始建于宋朝的桃林南岳殿、余公殿。以及新建的法华寺、观音寺、余公新殿、财神殿等。

美丽的桃林,她是湘中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目前,正处在全面规划,建设当中。计划以千年古刹南岳殿为依托,新建佛祖殿,关公殿,孔子庙,财神殿,着力打造宗教名山。修建毛泽东祠,吴芮寓居,十麻子纪念亭,复修萧季陶先生陵园,修建抗日战争桃林阻击战烈士纪念碑,推出桃林人文文化旅游景点。在神龙谷和观音崖下修建梯次水坝,兴修水库,架通神龙谷上空中索道,以索道向北连通洋溪南山寨和高铁火车站,以黎坳村公路向西连通洋溪以及新邵隆回。顺路依山傍水,建宾馆,度假村,避暑山庄,增设各式亭阁。在351公路与南岳殿 上山公路交汇处新建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仿古街。建三千亩竹林公园,建一百亩四季果园,殿前建二百亩桃花园,沿殿前殿后十公里公路及溪边遍植桃树,倾力打造芙蓉寨数百亩汉代梯田,形成颇具规模特色的桃花源。随着桃林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假以时日,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一个集宗教,人文文

化,自然风光,生态园林,生态农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桃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定位1.桃林旅游规划的主体定位

新化桃林旅游的主题定位是“融入自然与人文宗教,共享欢乐与健康平安”,给游人营造“天人合一”回归大自然、融于大自然与历史人文的美好气氛。

2.总体理念

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人与历史人文、人与人(家人、友人、同事等)和谐相处,给游人提供丰富的物质享受和精神陶冶,给游客最大的愉悦。在此理念的引导下,开发公司将实现景观、森林、山泉水库、宗教、生态、文化6大资源要素的完美整合,竭力创造湘中休闲、养生旅游的典型,塑造新化休闲度假的第一品牌。

3.开发与管理理念:1.始终坚持保护是开发的前提;2.生态旅游是开发的主旋律,桃林景区将先后开发出生态竹林公园、生态农场梯田、生态别墅、生态度假山庄等生态旅游项目。3.欢乐与健康平安是开发的主题。现代人旅游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在摆脱日常生活束缚的同时享受旅游带来的舒适和愉悦,追求欢乐与身心健康贯穿着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桃林旅游区把“融入自然与人文,共享欢乐与健康平安”作为景区开发的主题,;4.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桃林旅游景区的开发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落实到景区开发经营的全部过程中。经营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态和人文遗址的保护是景区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三、项目规划

1.项目规划概述

项目规划格局:三纵一横,两翼齐飞。南北呼应,东西贯通。

三纵:中、南、北三线山脉;一横:架通南北二山之空中索道,接通与洋溪镇南山寨、沪昆高铁客车站。东西贯通:通过公路连同新邵、隆回、溆浦。

2.项目规划策略:

滚动开发,均衡布局,维护生态,兼顾效益。

3.项目规划内容:

规划“生态山水”“历史人文”“爱国教育”“宗教信仰”“度假休闲”、“生态农业”六大功能,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开发(10)项旅游、度假板块。我们将风景区划分为桃花园与爱国主义教育景区、仿古街风景区、宗教信仰风景区、历史人文民俗风景区、度假山庄风景区、竹林公园风景区、桃花源与汉代梯田风景区、水库山泉风景区、生态农业风景区、石潭仙洞景区等10大风景名胜景区。

(1)桃花园与爱国教育景区:此区位于桃林小衡山的正面,是整个旅游区的名片,紧连仿古街风景区。规划接351公路新修40米宽(含绿化带)的公路到山脚,择地修建一个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十麻子”广场,有停车区、健身区、儿童娱乐区,建好旅游区大门和票务中心,同时向东南延伸修好1000米围墙。围墙内种植200亩桃树、樱花、杏花。

新化桃林是抗日战场。国民党73军77师曾在此浴血奋战,消灭了几百个日本鬼子,同时国军许多官兵阵亡。现于桃林幸存抗日阵亡官兵公墓(77师师长唐生海题词)、抗日烈士叶振东夫妇墓(77师230团团长柏柱臣题词)。规划重修烈士陵园,修建10米高的抗日战争新化桃林阻击战英烈纪念碑。让人们追思抗日历史,缅怀民族忠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每到春天桃树、樱花、杏花,竞相开放,适于清明时节人们来此踏青,祭拜民族忠烈。同时举办“桃花节”。

桃林肖季陶墓,有民国党政要员孙科、林森、陈果夫、于右任、张治中、程潜等15人的题词,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书法雕刻艺术、和参观欣赏价值。惜于文革中被毁。规划于此区中修建萧季陶墓碑纪念馆,将墓碑及墓柱及相关资料于此馆展示……桃林十麻子是湘中地区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聪明睿智和诙谐幽默的故事家喻户晓。此区有十麻子古墓,规划重修扩建,并于其旁修建“十麻子”亭,收集他最具代表性、最具趣味性的经典故事用书画或雕刻的形式在纪念亭中展示,让“十麻子”的传奇人生和精彩故事广为传播。

(2)。仿古街风景区:在y351公路与梨岰村上山公路(扩建)交汇处,兴建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的仿古街。仿古街建筑注重民族传统风格,经营宗教用品、旅游纪念品、特色小吃、地方土特产品。

紧邻一号水库建造一栋四星级宾馆,采取政府会议、商务接待、旅游住宿的经营目标。

打造一条供旅客“农家乐里的自给自足”“食南北美食、骑车赶集,购心仪“土特产”的民俗集贸市场旅游街。

此景区为最精华版,接连桃花园与爱国教育景区。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是现代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样板,在此建好旅游区东大门。

(3)宗教信仰风景区:此景区紧连桃花园与爱国教育景区。规划范围:该区规划面积为3公顷,共有8个景点,为全园精华之一。规划(1)全面维修和改造现有小衡山南岳殿。(2)在小衡山半山腰新建南岳殿(3)完善观音寺、法华寺、余公殿的设施 。(4)原址再造药王庙。(5)新建佛祖殿。(6)在新化桃林最高峰滴水崖上修建道教圣殿:三清观。

(4)历史人文景区:此景区紧连宗教信仰风景区。规划:(1)新建毛主席纪念祠。(2)新建孔子庙。(3)新建关公庙。(4)新建汉代长沙王吴芮庙,复修吴芮墓。(5)新建新化名人馆。

(5)度假山庄风景区:位置处于三纵的南线。沿科头乡农林村涟溪往上,进入隐龙谷。其山谷 幽美,纵深数公里,山奇水丽 。其中贺家冲依山傍水,有田土数十亩,可建传统风格的休闲度假山庄。篱笆数家农户,农户陈列着一些农具,并饲养牛羊等,牧童骑在牛背上放牧,命名为“耕作园”。当再现陶氏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遍地植桃树、梨树、杨梅及葡萄等,命名为“百果园”。景区中设有农耕体验区,采摘体验区(体验式销售农产品)。城市居民偶尔来此小住,可以体念和享受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开发情侣谷,沿涟溪建情侣小屋,为山庄的自然避暑别墅,让情侣们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安宁。核心建筑设计力求做到环境与自然的融合,在山林与溪水旁,游船、攀岩、野外宿营、滑索、戏泉、捕蟹、捉鱼,让人在感悟独特文化的同时,呼吸清新的山野气息,嗅着醉人的花香,营造一种把瞬间的美凝聚在心底的意境。

(6)桃花源与汉代梯田景区:芙蓉寨的南寨扇椅山、北寨傩珈牌,素有“世外桃源”之称。规划广种桃树:观赏性无果桃花及蜜桃。其中有汉朝长沙王吴芮开辟的数百亩梯田。梯田之中栽种特色五彩水稻,梯土及农家屋前屋后广种桃树,其中有数个农家乐餐馆。形成颇具特色的桃花源。

(7)水库山泉风景区:在贺家冲休闲山庄旁的涟溪以及滴水崖与芙蓉峰之中的峡谷中各修建一座蓄水8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此二处山谷狭长,筑堤截断溪流,峡谷便成为水库。水库中设有游艇、木船,水库边架几座吊脚竹楼、钓鱼台,水库下建游泳池,峡谷中山泉淙淙。溪水清澈甘甜,游鱼历历,怪石嶙峋,瀑布飞珠溅玉。沿溪修建石板小路或竹木栈道,游山玩水,让人多么惬意而流连忘返。

(8) 竹林公园景区:利用现有3000亩竹林,包括三纵一横的中、南、北和西部。其中沟壑纵横,竹林浩瀚如海,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区内以公路、人行水泥路、石板路、竹木栈道连通,架通贺家冲与芙蓉峰、芙蓉峰与滴水崖中间的空中索道,连通南北两线,向北接通洋溪。在景区最高峰滴水崖上建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新化、冷江等附近几个县市。(

(9)生态农业景区:其面积包括桃林旅游项目的5个村,其荒山旱土,稻田,梯田。种植特色旅游农业作物。稻田、梯田以种植特色水稻为主:五彩水稻是目前我国极具旅游观赏性和有机环保食用性的水稻品种。因其稻禾、稻谷、稻米有红、绿、黑、白、黄、紫等五、六种色彩而极具旅游观赏性;因其所含极其丰富的营养元素而极具养生价值。荒山旱土以种植优质水果(蜜桃、南丰蜜桔)、有机蔬菜等为主。

(10)石潭仙洞景区:此区融入生态农业景区中:石潭仙洞又名麒麟洞,位于桃林南岳殿正南2公里处,据曾觉先生《石屋记》:“其面维峰,南毗茶园岭,北邻麒麟洞。”此洞正在石屋之北,桃林之南。又据“新化县志”记载:“麒麟洞,长五公里,分四层,有大厅45个,长短廊104个,最大厅面积达900平方米,高24 米。洞内有一条阴河水深莫测,流水常年不断。遍布洞中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让人眼花缭乱,称奇叫绝。”此洞正在清淤扩道,处于开发之中。规划建好广场,美化环境,完善服务设施。

4.旅游产品:重点发展以下几大系列旅游商品:1)乌骨鸡、蛋 2)山珍野味 3)水果 4)竹制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 5)桃林园糯米酒 6)桃林彩米 7)山泉水库环保鱼 8)圣帝山泉矿泉水

四、项目建设和运营规划1.项目开发进度

本风景区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旅游开发工程,要出精品,就应该精雕细琢,细化开发工程的各项工作。本风景区在规划上采取“堡垒推进,步步为营”的策略,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2016):首先启动部分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修复与景区道路、进入景区。推进投入后续项目建设,形成良好的滚动发展循环。利用启动资金对桃林景区进行开发建设,首先完成景区公共空间、主题类公园、生态绿地、森林进行整理,构筑相关商业经营性项目环境及基础设施。道路的建设。完成宗教信仰景区、桃花园与爱国教育景区的建设。

第二阶段(2017——2019):通过持续的资金投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加大桃林景区的品牌打造,形成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大幅提升。度假小镇的建设以高品质开发将吸引慕名生态环境而来的承租户进驻风景区。

第三阶段(2019-2024):本阶段进一步完善休闲娱乐区、生态度假区内的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特色,启动度假地产区、酒店区及时尚运动区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建设,形成高品质的景区度假景观带、商务服务区、以休闲运动为主题的绿色、生态新景区。

五、企业投资收益

1企业项目投资

本项目投资额总计8000万元,投资资金企业自筹。

2.资金投入和滚动开发

企业项目投资在坚持“滚动开发,均衡布局,维护生态,兼顾效益。”的原则下,计划做到“当年开发,当年见效,当年收益”。

3.长短期盈亏

项目前10年总投资约为8000万元,后续经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追加部分投资:

附表:项目投资表

项目投资

建设内容

投资额

备注

1、景区基础修建

400万

景区、景点旅游路线的建设,停车场、商业配套等

2、景区景点新修、修复

300万

宗教信仰

3、景区景点新建

1200万

生态山水、索道、陵园、历史人文、生态农业、石潭仙洞、新化名人馆

4、景区生态保护

100万

蓄禁山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山地开发等

5、度假村、仿古街、四星级宾馆建设

5500万

仿古街、生态度假区、生态商务区、、景区管理服务中心

后期投资

500万

景点维护、景点新建,基础配套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

合计

8000万元

2、项目前10年亏损,前15年基本持平,后续经营中如操作得当则持续赢利

项目收益

收入项目

收益额

备注

1、景点门票

21000

10大景区,采用联票与景点票相结合的形式出售。

2、景区配套经营

15000

特色餐饮、游览和参与性娱乐项目共有20多项

3、度假村运营

18000

酒店客房、休闲设施场馆费、度假公寓

4、度假村别墅销售

21300

度假别墅采用全国发售形式

5、旅游产品开发

12750

山珍、野味、生态农产品、书画等艺术品

合计

88050

3、景区开发的操作具有巨大风险,除要求企业良好的操作水平外,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六。项目的社会效益

1国有资源投入及其收益

新化桃林风景区属于国有资源,在桃林风景区项目中需要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大力的扶持与协助。

附表:需要政府支持的几个方面:

需要的政策支持

类别

内容

备注

基础配套到位

风景区道路网的修建拓宽、维护,电网、通讯网等基础配套到位,二座水库的立项修建、饮水工程立项修建

无偿提供以上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及国家项目资金

景区经营权

政府出让风景区50年的经营权

土地出让

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用地

协调关系、组织配合

税费减免

在景区的开发的五年时间内给予税费减免,以求景区顺利完工

新景点开发建设期为5年

税收减免

在景区正常经营的三年内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支持,以求“放水养鱼” 使景区顺利度过“起步期”

景区正常经营的三年内需从经营权转移后第5年算起

资源倾斜

在景区运营的“发展期”(15年内),给予政策倾斜,以求资源汇集,形成合力。树立景区品牌在湘中地区风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经营权转移后的15年内

行政支持

政府对景区社会治安、群众关系协调。政府在地区法定文化节日与活动上以政策引导,如“大梅山文化艺术节”“桃林庙会’“桃花节”等

水利(新修水库)、农业(梯田五彩水稻种植)、林业(生态林保护)等的国家项目资金扶助

2.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新化桃林景区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带动地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据测算,当旅游业增长10%时,可以拉动农业增长8%、工业增长9.8%、建筑业增长0.2%、第三产业增长4.3%。本项目的开发可以加快社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尽快使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该项目以国家和地方民营投资相结合的模式,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项目的效益分析

类别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税收

增强城市的基础建设,增加对教育、农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就业

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安定社会,

实现区域人民增收,加快小康步伐

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地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建设,提升城市公众形象

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成城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

带动农村发展

整合系列资源打造农村新名片

通过对新化桃林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了旅游产业价值链。旅游促进生态见经济效益,地区商品销路畅通。

产业调整

产业调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尽快促进产业调整的步伐,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直接推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从3%上升至10%,间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30%——35%

七、项目资源申请

1.景区资源申请

景区经营管理权:70年。

2.土地资源申请

土地申请: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用地100亩,建设多功能、特色休闲度假小区。

3.相关政策的申请

基础配套到位:风景区道路网的拓宽、维护,电网、通讯网等基础配套到位;

税费减免:在景区的开发的五年时间内给予税费减免以求景区顺利完工;

税收减免:在景区正常经营的三年内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支持,以求“放水养鱼” 使景区顺利度过“起步期”;

资源倾斜:在景区运营的“发展期”(15年内),给予政策倾斜,以求资源汇集,形成合力。树立景区品牌在湘中风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八、结论

1.从新化桃林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来看,桃林景区开发项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具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调整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要的功效。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意义重大,极具必要性。

2.从项目建设的可能性来看,新化桃林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的实施有着一系列良好的条件:资源优势突出;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气候适宜性好;生态环境优越;组织上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有一定的先期基础。这些条件的具备,为桃林旅游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

3.从项目建设后的预期效果来看,新化桃林旅游开发项目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益极其巨大。

4.从项目本身来看,该项目指导思想明确,设计科学,财务分析合理,技术可行,符合项目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5.从新化县打造全国旅游强县的机会分析,新化桃林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整个新化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提升新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我司正是借助于这一宏观环境,成立新化桃林农业生态旅游开发风景区。

湖南新化生态旅游一定要发挥新化自身的特色,科头桃林农业生态旅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精彩华章,我们必倾力将其打造为“湘中第一的生态山水、湘中第一的文化渊源、湘中第一的宗教名胜、一站式的生态度假区,一条龙旅游产业链”的风景名胜区,争取为提升新化县旅游的品牌形象而多做贡献。

篇六:生态农业生产项目
2015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顺应我国及全球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求,根据xx市情,按照《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建设生态xx总体规划要求,制定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一、xx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xx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现辖天长、明光2市(县级),定远、凤阳、来安、全椒4县和南谯、琅琊2区,180个乡镇,2249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31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占77。国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3155平方公里,占23.7%;丘陵8644平方公里,占64.9%;平原471平方公里,占3.5%;圩区739平方公里,占5.5%;湖泊319平方公里,占2.4%。全市耕地面积6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84万亩,占64%;有效灌溉面积480万亩,占80%;旱涝保收面积360万亩,占60%。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边缘,南京都市圈的组成部分,xx市具有承东启西、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京沪、淮南和筹建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以合宁、合徐和建设中的蚌宁高速公路及诸多国道、省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合肥机场分别为60公里和110公里,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市,供电、供水、供气能力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可直接办理外汇业务。

(一)生态环境状况

xx市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常年平均气温14.8℃-15.4℃,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9℃-1.9℃,极端最低气温达-2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气温达41.5℃。全市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12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左右,时间分布上春雨适中、夏雨集中、秋冬少雨,地域分布上南部略高于北部。常年无霜期218天左右,初霜出现在11月初,终霜在3月底4月初。

我市土壤共分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四个土纲和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石质土、砂浆黑土8个土类。耕地土层深厚,大部分深度在1米左右,土壤较为肥沃,平均养分为有机质1.77、氮0.11、磷0.04、钾1.65,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境内河流纵横,共有淮河、滁河、白塔河等河流37条,高邮湖、沂湖、洋湖、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高塘湖等分布各地。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59座,总库容30亿立方米;塘坝12万座,总库容7亿立方米。

全市共有林业用地250万亩(其中有林地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

全市共有水面面积220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04万亩;草场面积300万亩,其中天然连片草场80万亩。

(二)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在1250万亩左右,复种指数达205%;年饲养生猪500多万头、羊120多万只、禽1亿只;养殖水面面积达115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山芋、油菜、花生、棉花、茶叶、畜禽、鱼蟹等多种农产品,历史上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有“安徽粮仓”之称,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蓝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粮食总产65亿斤、油料8亿斤、棉花36万担,肉类总产35万吨,水产品22万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2002年,人均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2年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1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其中小麦优质化率达76.3、油菜优质化率达86.4、水稻优质化率达76。畜牧业上大力引进推广三元杂交猪,使之已占生猪饲养量的48以上。同时调整畜禽结构,耗粮型的猪禽与食草型的牛羊之比已由8:2调整到了7.5:2.5。全市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54万亩,占养殖总面积60。

全市通过承担“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丰收计划”、“沃土计划”、“重点农技推广计划”、等,以及种子工程、水稻旱育稀植、麦油高产攻关、白色工程、畜牧进位工程、渔业致富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疫病程序免疫技术,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和蟹鳜混养技术,农业减灾和救灾配套技术等,适用技术组装配套能力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农牧渔业增产增收。“九五”以来,全市共取得省、市两级农业成果50多项,获奖成果30多项,其中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获省农村科技特等奖(第三完成单位)、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

  • ·生态农业项目的总论(2016-08-3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七篇】
  • 党支部组织生活班子整改方案(通用7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两会期间维稳应急预案【12篇】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通用9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