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15    阅读: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一篇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______ -个被忽略的的领域

一、 学校制度文化的路径来源

学校制度文化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发展道路。学校制度文化根植于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层面。而学校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因此组织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渊源。组织文化的概念又来源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因此文化概念的界定也是我们研究学校制度文化的一个前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研究热潮--校园文化也对学校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有什么关系也是我们应当厘清的。

1.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论渊源

探究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论渊源,我们需要理解"文化"这个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阿尔文·托夫勒曾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中明确提出:"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 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的日趋堕落的社会,不论它有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 能认为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物质生活和技术标准来衡量。"衡量的标准是"丰 富多彩的文化"。[1]可见只有充分认识了"文化"的根本涵义,才能深入理解学校制度文化的各个层面。

(1)"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对于我们是司空见惯,,但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非真知",我们若要给"文化"一个科学、全面且得到共识的定义却是极为困难的,因为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至今,对文化的定义就有 300 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871 年,泰勒在其论著《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人类学家米德认为,"文化就是社会或亚群体的习得性行为"。[3]我国《辞海》中的定义是: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4]浩如烟海的资料显示出"文化"一词的复杂性,为我们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支撑。纵观各种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以作为我们对"文化"最基本的认识,即文化是建立在一个民族或一个组织内部特有的价值观念之上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制度、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也是作者对"文化"的粗浅理解。

(2)"组织文化"的内涵

"组织文化"概念提出之前,企业界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这始于 20 世纪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二战后的战败国日本,到 70年代其生产率竟然大大超过素以管理先进著称的工业王国--美国,当时日本经济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而相比之下的美国经济却出现式微。日本人的成就使美国人极为震惊,于是一些美国管理学者如迪尔 (T.E.Deal)、肯尼迪

(A.A.Kennedy)、大内 (W.G.Ouchi)等,试图从美、日企业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角度,挖掘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深层原因。他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文化因素对组织的效益、组织的成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作用。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宣称: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包括信念和价值观等在内的文化因素混合体;迪尔和肯尼迪则认为:"一种能够清晰阐释的文化可以告诉雇员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什么是企业所期望的和他们应如何去行动",这种文化特征表现越突出的组织越容易成功,反之,表现得越平庸,组织成功的机会越少。[5]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管理界接连出版了四本畅销书:《Z 理

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被誉为企业文化的"四重奏",这四本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令人信服地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它们的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

正如人们对"文化"保持的"高山仰止"态度一样,关于组织文化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外学者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舒尔·多普森(Sue Dopson)和伊安·莫克内(Lan McNay)把组织文化界定为由礼仪、惯例、传奇、神话和信条等共同组成的混合体;[6]这对组织文化的描述,是在揭示其构成要素。埃德加·希恩(Edgar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一个基本模式的假定,即某一组织在尝试着解决外在适应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发明、发现或者开发出一种基本模式,并且这种模式相当有效,因此,它被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传授给新的成员,去思考或感受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7]沙因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组织文化做出定义,主要有: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8]组织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内部所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其核心是价值观。组织文化是一套在组织中被共同分享的假设、信念、价值规范、期望、仪式、符号等。

上述诸种解释虽然存在着分歧和差异,但多数都包含了以下特征:观察到的行为规则,即组织成员在相互交往中使用共同的语言、术语以及与相互尊重和行为有关的仪式和典礼。 规范,工作群体的行为标准。主导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典型表现是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高绩效水平、低缺勤率、低辍学率和高效率。哲学观,引导组织如何对待成员,是组织的使命声明。 规则,在组织中与人相处的准则。情感,组织的整体氛围。这些特征任何一个都不能独自代表组织文化的实质,它们共同反映着并赋予了组织文化特定的意义。

(3)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内容

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简称,是组织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组织文化在学校领域 中的表现。富兰在其关于学校改革的研究中发现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 键因素。因此,研究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转、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据台湾学者欧用生先生考证,对于学校文化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化的功能,限定教育内容,强烈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动。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这种奠定于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与反对,并采用现象学、诠释学、民族志等方法研究学校文化。他们认为一向被忽视的诸如学校或班级中的知识选择、组织和评价,学校中社会化和文化的传递以及师生关系等,是学校文化研究的关键。同时,杰克逊等学者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体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

尽管学校文化概念还没有达到统一,但因其有组织文化的一般性和学校的独特性, 可以做如下表述: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组织里, 学校组织成员继承和长期形成的并得到全体成员积极认同的通过组织内部的教学、科 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等活动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 准则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目前国内对学校文化内容的表述不一,如有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四分法,还有学校基本建设、学校价值观念和学校行为规

范的归纳;也有学者认为学校中的物质文化、历史传统、各种活动和仪式典礼及各种规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容。但一般都认为学校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方面,笔者在此也赞同这一观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涵盖了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即观察到的行为规则、规范、主导价值观、哲学观、规则、情感。而学校行为文化一般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笔者认为这应该属于制度文化中的行为方式,所以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是科学明晰,且易实践的."制"具有约束限定、管束"的意思;"度"是"达到某种质的规定性","制度"的涵义包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柯武刚 (Wolfgang Kasper) 和史漫飞 (Manfred E.Streit) 在其合著的《制度经济学- -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中,认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抑制着人际交往

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在新制度主义文献中,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制度是重要的"。总体上看,制度是人类创造的作用于个人以及对个人之间关系的限制和约束。制度是这样一些规范,由其产生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些权利和义务关系又是便于人们的交往和交换的,能够使人们对于他人的行动所形成的影响和结果做出稳定的和相对可信赖的预期。可以说一个组织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组织正常运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维护组织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组织的规章制度涉及组织的人、财、物等各个方面,是组织成员必须履行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同时也是保障一定权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还可以引导组织成员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接受与实行,使组织价值观真正成为引导组织成员思想与行为 的准则。

学校中的制度对学校正常运行所起的重要作用毋庸赘与,传统的教育管理对"制度"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依赖制度的效能,严格执行制度,"大棒"理论风靡一时;另一种是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过于宽泛、不具体,不适于执行,主要靠学校成员的自觉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学校的正常管理,即便有违背制度的也不严格按规定执行。这两种对待制度的态度明显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校成员的成长,正所谓"过犹不及"。营建学校制度文化就是要集合这两种"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点又补充二者的不足,可谓是"刚柔并济",既用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又以人为中心,对人充满着充分的尊重、信任、关爱、理解,使学校成员形成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使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团结、合作的氛围,并能够在这种民主自由、尊重个性的环境中追求创造和创新,学校也自然会有长足的发展。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解因对其理论渊源的深入了解而逐渐明朗化,对其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定、贯彻、执行各种典礼、仪式及规章制度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学校制度文化是以法律、法规、条令、制度、规定等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其特征是带有指令尺度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由学校基本工作制度、专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组成。

学校制度文化的界定

1、学校制度文化内涵

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优良的 文化行为需要辅之以规范化的常规管理。学校文化的形成,尤其是学校组织建立之初, 更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学习、生活等各 类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制度在我国古代是礼俗的总称,《辞源》中记载:"节以制度,不伤在英文中,"制度"含有建立、设立、制定、风俗惯例、

公共机构等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制"有"拟定、规定"的涵义,也有"用强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行为规范等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 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在内的精神成 果,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反映和体现着校园文化的 发展水平。学校制度文化是指渗透于学校的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 尽管众学者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涵义还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本研究综考证了以往研究并根据学校管理的实践认为: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具体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对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反映出来,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的规章制度反映出来。制度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组织内部的正式制度是指那些以具体条文形式针对其成员的行为而作的有关硬性规定,它对成员的行为具有引导、协调、约束和控制等作用;非正式制度则是指组织内部那些虽然是不成文的,但又可以被成员所理解、认同甚至被不假思索接纳的隐性规定。

本文是从学校中的正式制度入手,延伸至非正式制度所体现的学校制度文化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应首先并主要从正式制度开始,因为学校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章程、行为准则等这些正式规范,这样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学校制度文化才能形成健康的非正式制度文化,教师们才能不假思索地、主动地接受。所以本文主要是研究学校在制定正式制度中,如何建设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制度文化,如何提高教师积极性,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文化是保证和规范学校各项活动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 且是学校组织得以运行及向前发展的前提;学校制度文化又体现并强化着学校精神文化,健康完善的学校制度文化能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态度;学校制度文化能形成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内隐概念(大多数组织成员在主导的或者强势的做事方式的左右中形成的不约而同的某种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价值判断)

形成自觉接受管理、自我约束的内隐概念,这种内隐概念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综上,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物 质文化功能能否实现受到制度文化的制约,精神文化的统领功能要靠制度文化来实现, 因此可以说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2.学校制度文化的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 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学校制度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条文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对学校内成员的要求等,使管理对象的行为纳入特定的轨道, 用以保证学校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和良好的秩序,健全、成熟的学校制度文化能给予 成员正确的生存、发展目标,特别是能激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教 师潜能,使教师自主的向学校制度文化所要求和体现的目标努力。

其次,学校制度文化具有规范功能。由于学校制度文化的规章设置、仪式和传统的形成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环境,因此,学校制度文化能对那些不符合学校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纠正和惩罚,以使学校成员形成对违背社会道德、社会规则的思想和行为的判断力、自控力,自觉抵制

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也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对教师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 力,规范教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把外在文化转化为内在文化,从而主动接受学

校的制度规范,不带有任何逆反心理。

最后,学校制度文化具有陶冶功能。学校制度文化是刚柔并济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反馈、监督等应更多的考虑到教师的感情和接受力,时刻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赋予制度"人情味"的色彩,使生硬的、简单的条文具有文化色彩、人文色彩,

藉此教师获得道德情感和心灵的熏陶。学校制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 对人的影响更持久、更深远,健康的制度文化的陶冶功能就体现在这里。学校制度文化的功能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教育功能、整合功能、社会化功能等等,理论上的巨大作用都需要实践中的努力来实现,只有在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感情和需要、充分理解制度文化的深刻内涵、认真设计学校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才能真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性就能不断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们还相信为了能通过成长过程而达到自我实现,一个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最终责任,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去发展和完善自我。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广泛传播,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 21 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人本主义成为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着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业的潜力,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多强调环境和情感的作用,认思想的复杂性,从人的需求出发,激发人的积极性,以建立一种以职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企业开始研究实践人本主义到今天,国内外已有很多企业管理者运用这一思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说:"一个企业总离不开人和事,事是人做的,离开人无以成事。因人而成事,据事以断人。"在沃尔玛几乎所有的经理人员都佩带着:我们关心我们的员工!"的徽章。

海尔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的特大型企业,从一个乡镇小厂到世界 500 强,海尔的辉煌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成功典范。同企业一样,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即教师和学生(本文只研究教师),而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更有自己的需要,期望得到管理者的尊重、关爱、认可,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以人为本"更应该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特别是承担着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任务的中小学校,尤为需要管理者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和校长们也常常提到"以人为本",但往往仅限于"以学生为本"的思考,忽视了对教师的重视。事实上,学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教师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因此,本研究试图为那些还在忽视教师感受的管理者们提出一些建议。

(1) 真心的尊重,真诚的沟通

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作为高知阶层的教师对此更是敏感,因此要想最 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管理者就不能颐指气使,恣意行事,特别是制定那些不太 完善、效果不可预料的新制度,更需要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例如前面提到的"末位淘汰 制",就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感受、职业特点和教师的接受力,结果只能是有始无 终或怨声载道。教师聘任是体现真心尊重的绝好时机,招聘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一套合理、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已经公布的制度切忌随意改变。制度应该包括招聘前的策划、 招聘时的内容、招聘人员的选择、聘任后的业绩考核、解聘的相关条款等,学校管理者 要从招聘的第一天就让教师感觉到尊重,即根据制度要求严格挑选真正有能力承担空缺 职位的人员,并由需要新教师的部门负责人亲自去参加面试。招聘新人绝不是机械的、 冷漠的活动,而是展示自己学校的好机会,尊重教师的学校管理者更易得到应聘教师的 青睐,即使物质条件有所欠缺也因这友好的氛围而被忽略。如果学校管理者能设身处地的为青年教师着想,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并以身作则按时到校,教师们不仅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安心工作,更可以感受到上级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积极工作、不断进取是必然的结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二篇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______ -个被忽略的的领域

一、 学校制度文化的路径来源

学校制度文化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发展道路。学校制度文化根植于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层面。而学校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因此组织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渊源。组织文化的概念又来源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因此文化概念的界定也是我们研究学校制度文化的一个前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研究热潮--校园文化也对学校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有什么关系也是我们应当厘清的。

1.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论渊源

探究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论渊源,我们需要理解"文化"这个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阿尔文·托夫勒曾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中明确提出:"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 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的日趋堕落的社会,不论它有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 能认为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物质生活和技术标准来衡量。"衡量的标准是"丰 富多彩的文化"。[1]可见只有充分认识了"文化"的根本涵义,才能深入理解学校制度文化的各个层面。

(1)"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对于我们是司空见惯,,但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非真知",我们若要给"文化"一个科学、全面且得到共识的定义却是极为困难的,因为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至今,对文化的定义就有 300 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871 年,泰勒在其论著《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人类学家米德认为,"文化就是社会或亚群体的习得性行为"。[3]我国《辞海》中的定义是: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4]浩如烟海的资料显示出"文化"一词的复杂性,为我们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支撑。纵观各种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以作为我们对"文化"最基本的认识,即文化是建立在一个民族或一个组织内部特有的价值观念之上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制度、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也是作者对"文化"的粗浅理解。

(2)"组织文化"的内涵

"组织文化"概念提出之前,企业界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这始于 20 世纪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二战后的战败国日本,到 70年代其生产率竟然大大超过素以管理先进著称的工业王国--美国,当时日本经济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而相比之下的美国经济却出现式微。日本人的成就使美国人极为震惊,于是一些美国管理学者如迪尔 (T.E.Deal)、肯尼迪

(A.A.Kennedy)、大内 (W.G.Ouchi)等,试图从美、日企业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角度,挖掘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深层原因。他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文化因素对组织的效益、组织的成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作用。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宣称: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包括信念和价值观等在内的文化因素混合体;迪尔和肯尼迪则认为:"一种能够清晰阐释的文化可以告诉雇员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什么是企业所期望的和他们应如何去行动",这种文化特征表现越突出的组织越容易成功,反之,表现得越平庸,组织成功的机会越少。[5]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管理界接连出版了四本畅销书:《Z 理

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被誉为企业文化的"四重奏",这四本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令人信服地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它们的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正如人们对"文化"保持的"高山仰止"态度一样,关于组织文化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外学者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舒尔·多普森(Sue Dopson)和伊安·莫克内(Lan McNay)把组织文化界定为由礼仪、惯例、传奇、神话和信条等共同组成的混合体;[6]这对组织文化的描述,是在揭示其构成要素。埃德加·希恩(Edgar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一个基本模式的假定,即某一组织在尝试着解决外在适应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发明、发现或者开发出一种基本模式,并且这种模式相当有效,因此,它被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传授给新的成员,去思考或感受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7]沙因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组织文化做出定义,主要有: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8]组织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内部所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它包括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其核心是价值观。组织文化是一套在组织中被共同分享的假设、信念、价值规范、期望、仪式、符号等。

上述诸种解释虽然存在着分歧和差异,但多数都包含了以下特征:观察到的行为规则,即组织成员在相互交往中使用共同的语言、术语以及与相互尊重和行为有关的仪式和典礼。 规范,工作群体的行为标准。主导价值观,在学校中的典型表现是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高绩效水平、低缺勤率、低辍学率和高效率。哲学观,引导组织如何对待成员,是组织的使命声明。 规则,在组织中与人相处的准则。情感,组织的整体氛围。这些特征任何一个都不能独自代表组织文化的实质,它们共同反映着并赋予了组织文化特定的意义。

(3)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内容

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简称,是组织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组织文化在学校领域 中的表现。富兰在其关于学校改革的研究中发现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教学成功与否的关 键因素。因此,研究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转、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据台湾学者欧用生先生考证,对于学校文化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化的功能,限定教育内容,强烈地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动。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这种奠定于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与反对,并采用现象学、诠释学、民族志等方法研究学校文化。他们认为一向被忽视的诸如学校或班级中的知识选择、组织和评价,学校中社会化和文化的传递以及师生关系等,是学校文化研究的关键。同时,杰克逊等学者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体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

尽管学校文化概念还没有达到统一,但因其有组织文化的一般性和学校的独特性, 可以做如下表述: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组织里, 学校组织成员继承和长期形成的并得到全体成员积极认同的通过组织内部的教学、科 研、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等活动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 准则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目前国内对学校文化内容的表述不一,如有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四分法,还有学校基本建设、学校价值观念和学校行为规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范的归纳;也有学者认为学校中的物质文化、历史传统、各种活动和仪式典礼及各种规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容。但一般都认为学校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方面,笔者在此也赞同这一观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涵盖了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即观察到的行为规则、规范、主导价值观、哲学观、规则、情感。而学校行为文化一般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笔者认为这应该属于制度文化中的行为方式,所以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是科学明晰,且易实践的."制"具有约束限定、管束"的意思;"度"是"达到某种质的规定性","制度"的涵义包括"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柯武刚 (Wolfgang Kasper) 和史漫飞 (Manfred E.Streit) 在其合著的《制度经济学- -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中,认为: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抑制着人际交往

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在新制度主义文献中,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制度是重要的"。总体上看,制度是人类创造的作用于个人以及对个人之间关系的限制和约束。制度是这样一些规范,由其产生出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些权利和义务关系又是便于人们的交往和交换的,能够使人们对于他人的行动所形成的影响和结果做出稳定的和相对可信赖的预期。可以说一个组织的规章制度是保证组织正常运作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维护组织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组织的规章制度涉及组织的人、财、物等各个方面,是组织成员必须履行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同时也是保障一定权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还可以引导组织成员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接受与实行,使组织价值观真正成为引导组织成员思想与行为 的准则。

学校中的制度对学校正常运行所起的重要作用毋庸赘与,传统的教育管理对"制度"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依赖制度的效能,严格执行制度,"大棒"理论风靡一时;另一种是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过于宽泛、不具体,不适于执行,主要靠学校成员的自觉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持学校的正常管理,即便有违背制度的也不严格按规定执行。这两种对待制度的态度明显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校成员的成长,正所谓"过犹不及"。营建学校制度文化就是要集合这两种"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点又补充二者的不足,可谓是"刚柔并济",既用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又以人为中心,对人充满着充分的尊重、信任、关爱、理解,使学校成员形成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使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团结、合作的氛围,并能够在这种民主自由、尊重个性的环境中追求创造和创新,学校也自然会有长足的发展。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解因对其理论渊源的深入了解而逐渐明朗化,对其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定、贯彻、执行各种典礼、仪式及规章制度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学校制度文化是以法律、法规、条令、制度、规定等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其特征是带有指令尺度的一种文化形态,主要由学校基本工作制度、专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组成。

学校制度文化的界定

1、学校制度文化内涵

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优良的 文化行为需要辅之以规范化的常规管理。学校文化的形成,尤其是学校组织建立之初, 更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学习、生活等各 类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制度在我国古代是礼俗的总称,《辞源》中记载:"节以制度,不伤在英文中,"制度"含有建立、设立、制定、风俗惯例、

公共机构等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制"有"拟定、规定"的涵义,也有"用强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行为规范等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 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师生的价值观、行为理念在内的精神成 果,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形式,反映和体现着校园文化的 发展水平。学校制度文化是指渗透于学校的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 尽管众学者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涵义还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本研究综考证了以往研究并根据学校管理的实践认为: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具体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对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反映出来,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的规章制度反映出来。制度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组织内部的正式制度是指那些以具体条文形式针对其成员的行为而作的有关硬性规定,它对成员的行为具有引导、协调、约束和控制等作用;非正式制度则是指组织内部那些虽然是不成文的,但又可以被成员所理解、认同甚至被不假思索接纳的隐性规定。

本文是从学校中的正式制度入手,延伸至非正式制度所体现的学校制度文化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应首先并主要从正式制度开始,因为学校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章程、行为准则等这些正式规范,这样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学校制度文化才能形成健康的非正式制度文化,教师们才能不假思索地、主动地接受。所以本文主要是研究学校在制定正式制度中,如何建设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制度文化,如何提高教师积极性,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文化是保证和规范学校各项活动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 且是学校组织得以运行及向前发展的前提;学校制度文化又体现并强化着学校精神文化,健康完善的学校制度文化能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态度;学校制度文化能形成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内隐概念(大多数组织成员在主导的或者强势的做事方式的左右中形成的不约而同的某种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价值判断)

形成自觉接受管理、自我约束的内隐概念,这种内隐概念就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综上,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物 质文化功能能否实现受到制度文化的制约,精神文化的统领功能要靠制度文化来实现, 因此可以说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2.学校制度文化的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 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学校制度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条文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对学校内成员的要求等,使管理对象的行为纳入特定的轨道, 用以保证学校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和良好的秩序,健全、成熟的学校制度文化能给予 成员正确的生存、发展目标,特别是能激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教 师潜能,使教师自主的向学校制度文化所要求和体现的目标努力。

其次,学校制度文化具有规范功能。由于学校制度文化的规章设置、仪式和传统的形成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环境,因此,学校制度文化能对那些不符合学校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纠正和惩罚,以使学校成员形成对违背社会道德、社会规则的思想和行为的判断力、自控力,自觉抵制

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也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对教师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 力,规范教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而把外在文化转化为内在文化,从而主动接受学

校的制度规范,不带有任何逆反心理。

最后,学校制度文化具有陶冶功能。学校制度文化是刚柔并济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反馈、监督等应更多的考虑到教师的感情和接受力,时刻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赋予制度"人情味"的色彩,使生硬的、简单的条文具有文化色彩、人文色彩,

藉此教师获得道德情感和心灵的熏陶。学校制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 对人的影响更持久、更深远,健康的制度文化的陶冶功能就体现在这里。学校制度文化的功能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教育功能、整合功能、社会化功能等等,理论上的巨大作用都需要实践中的努力来实现,只有在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感情和需要、充分理解制度文化的深刻内涵、认真设计学校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才能真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性就能不断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们还相信为了能通过成长过程而达到自我实现,一个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最终责任,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去发展和完善自我。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广泛传播,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 21 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人本主义成为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着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业的潜力,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多强调环境和情感的作用,认思想的复杂性,从人的需求出发,激发人的积极性,以建立一种以职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企业开始研究实践人本主义到今天,国内外已有很多企业管理者运用这一思想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先生说:"一个企业总离不开人和事,事是人做的,离开人无以成事。因人而成事,据事以断人。"在沃尔玛几乎所有的经理人员都佩带着:我们关心我们的员工!"的徽章。

海尔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的特大型企业,从一个乡镇小厂到世界 500 强,海尔的辉煌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成功典范。同企业一样,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即教师和学生(本文只研究教师),而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更有自己的需要,期望得到管理者的尊重、关爱、认可,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以人为本"更应该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特别是承担着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任务的中小学校,尤为需要管理者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和校长们也常常提到"以人为本",但往往仅限于"以学生为本"的思考,忽视了对教师的重视。事实上,学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教师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因此,本研究试图为那些还在忽视教师感受的管理者们提出一些建议。

(1) 真心的尊重,真诚的沟通

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作为高知阶层的教师对此更是敏感,因此要想最 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管理者就不能颐指气使,恣意行事,特别是制定那些不太 完善、效果不可预料的新制度,更需要听取教师们的意见。例如前面提到的"末位淘汰 制",就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感受、职业特点和教师的接受力,结果只能是有始无 终或怨声载道。教师聘任是体现真心尊重的绝好时机,招聘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一套合理、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已经公布的制度切忌随意改变。制度应该包括招聘前的策划、 招聘时的内容、招聘人员的选择、聘任后的业绩考核、解聘的相关条款等,学校管理者 要从招聘的第一天就让教师感觉到尊重,即根据制度要求严格挑选真正有能力承担空缺 职位的人员,并由需要新教师的部门负责人亲自去参加面试。招聘新人绝不是机械的、 冷漠的活动,而是展示自己学校的好机会,尊重教师的学校管理者更易得到应聘教师的 青睐,即使物质条件有所欠缺也因这友好的氛围而被忽略。如果学校管理者能设身处地的为青年教师着想,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并以身作则按时到校,教师们不仅能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安心工作,更可以感受到上级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积极工作、不断进取是必然的结

学校美术教育工作总结 (500字)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三篇

学校美术教育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经验

1、重视艺术教育,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重普及,学有特长。

学校对艺术教育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方案,领导深入艺术教育课堂指导艺术工作,明确提高了工作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正规化,课外活动制度化,形成了以美树德、以美树体、以美树智的大艺术观和良好的艺术氛围。加强音美教师素质提高和培养,改善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我校在经费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购置音美教学设备,并配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空间,营造出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校园这个艺术殿堂中尽情地感受美、享用美、创造美。

1)选派最佳专职人员担任艺术课教学,开全课程,保证质量。

2)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组织开展课外艺术班活动,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3)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歌咏比赛”、元旦文艺联欢、“庆国庆师生书画展”等,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文艺才能。

2、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它走出课堂以后,往往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加大了领导和管理力度,制定了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举行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并经常参加镇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通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锻炼了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欣赏能力。这些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组织开展好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

近年来,美术教学组织开展了美术课外兴趣小组,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本小组不仅集中学习个种美术知识,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锻炼美术能力的课外活动,如教授他们如何画墙体画,制作高品质的黑板报等。集中活动时,地点主要是学校三楼美术教室。学生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取得优异的成果。

其次,我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他们每个人制定了学习目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又能从美术兴趣小组这里找到快乐,也能学到知识。

活动开展的得与失

美术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学生家庭困难,小组的开展很难要求学生购买绘画用品,兴趣小组整体的效果受到影响,但学生能从中学到真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二、不足之处

1、学校艺术活动室数量达不到上级要求。现在美术活动室只有一口,缺少书法活动室。

2、艺术活动的开展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增加摄影、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比赛项目。

3、各具美术学具不够齐全。

三、努力方向

1、东校区建成后,可以解决活动室不足的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亮点。

3、配齐各类美术教学用具,保质保量的开足课程,开好课程。

2013学校工作总结 (500字)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四篇

仲 山 乡 一 中

2013.1.6仲山乡一中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校在县教育体育局、仲山党委、政府、仲山乡教育办公室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坚持“一切为着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着教师专业发展,一切为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贯彻“勤、严、细、实、准、创”工作作风。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形成“明理、博学、求实、创新”的好校风;确立了“管理上水平、德育创特色、教学争一流、发展求和谐”的目标;团结并依靠全体教职工,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校务的管理工作

1、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公室安排学校各项活动、各类宣传及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各项信息汇报及时处理正确。政教处,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安全综治计划措施落实到位,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各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卓有成效。教务处,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教改实验等工作抓到实处。总务处在学校后勤、学校住读生寝室管理、校产的管理、维修等方面工作细致认真。目前学校管理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运转正常。

2、重视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聚集体智慧,共谋发展。仲山乡一中坚持以教师为本,始终相信和依赖广大教职工的创造性劳动;学校领导团结一心,诚恳欢迎和接受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建议和监督。学校领导班子实施行政分组管理,层层分解目标,签定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和校行政会议,小结前段工作研究布置后段工作任务,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学校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工作效益。

3、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教职工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尽量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工例会,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以及业务的培训,每月通报工作情况,表彰优秀,鞭策后进,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管理实行“流动制”,今年暑假,在程主任的支持下,有11名教师转岗,同时,从全乡选拨了10名优秀教师进入乡一中。

(二)德育的管理工作

1、实行年级管理负责制,突出年级组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地位。年级主任管理年级内的事务,每月对班主任工作考核,每个班的班主任对重点学生进行特别教育,体现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2、各项活动卓有成效,今年仲山乡一中相继开展了春季运动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

3、依靠班会促管理,由于我校正在建设中, 场地有限,校会了受限制,因此,每周班会尤其重要,作为校长,我每四周开一轮小型“班校会”,采取全班的形势得以实施。4、积极召开家长会

乡一中每学期如开一次家长会,尤其是本学期12月15日的家长会收效显著,家长对学校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5、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按照一宣传培训,二量化打分,三确认评定结果的程序。班主任都做到了认真填写《初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册》,操行评定优良率高于80%。

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有力地规范了学生的言行。

6、强化安全,狠抓行为规范教育。做到每天必讲安全,逢会必讲安全,每周必讲安全,全校共办关于安全的专题板报10次,主题班会260班次,黑板报190班次,大型讲座2次,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碟片3次。政教处成立安全、纪律、卫生、综治联防联查护校队,负责检查督办安全、纪律、卫生、综治等工作。每天都有两名中层以上干部带队,各年级两名班主任参加护校值日,值日领导对抓查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经过努力,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三)教学教研的管理工作

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认真落实教学各环节,教学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1、强化教学纪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抓住教师的关键是管理,强化教学纪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一是严格坐班考勤制度,教务值日每天对坐班情况抽查,并将检查情况公布警示。二是对老师上课情况节节查岗,教务值日及校行政值日天天从早到晚进行查岗,对无故迟到或缺岗情况进行查处。三是坚持早到位,明确要求,班主任早、中、晚至少提前10分钟跟班,课任教师上课要提前3分钟到位。

通过要求,严格检查,老师们均能提前到岗,坚持坐班,踏实工作,教风端正,学风良好。

2、强化考核制度。强化常规教学管理,认真落实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3、强化教研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教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持续提高。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让这条生命线充满活力,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本学期以来,我们的教研究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本学期,对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教研组相继举行了同课研究活动,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教学研究的落脚点放在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和教材研究上;在教研组内部,同学科的老师就该学科的特点,集思广益,一起攻关,研究学科教学方法,共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把教研的重点放在大面积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上。 二是培养青年教师,让他们外出参观学习,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基本上把每次学习的机会都倾斜给青年教师,分别派语、数、外、物、化、政、史教师到四中、纸坊、马集参加县级公开课,暑假学校派语、数、外三科近二十名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通过学习,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了较大的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三是实践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基本功,为了使新分配的教师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也让新教师更好地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先是开展了新教师上汇报课,教研组的同仁对其优点及不足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 同时发现了鲍红静、张庆华、王小丽等几名教学新能手。

四是督促实验、信息教师做好实验准备,开足开齐实验、信息课,物理、化学实验开设率达100%。

四是教务处深入课堂听老师的课,组织学生开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并将存在的问题与老师们交换意见。

五是认真组织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并对考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取得成绩的172名同学进行表彰。

六是早抓毕业班的教学,教务处会同年级组对初三采用月考制,每考一次集中分析各班各科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2012年中考,我校又取得新的突破,指标生分数线在全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县名列前茅。

(四)总务后勤的管理工作

学校总务处认真落实学校工作安排,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加强卫生、财产和寝室管理,完成了部门工作目标,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了比较优质的服务。

1、端正思想,树立服务意识。总务工作,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要做好这样工作,作为后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主动、热情、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本学年,李贵想主任带领后勤人员服务到位,尤其是夹相金老师不怕脏不怕累,为前勤人员树立了榜样。

2、坚持四条线管理住宿生安全。其一校长管理一条线,作为校长我始终把住宿生的安全放在心中,只要不出差,每天都到住宿生中转、看、问,到值班室督促值日履行值日职责,若有事还总是打电话询问住宿生安全情况。其二是行政值日管理一条线,行政值日把住宿生管理情况列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寝室巡查和督查。安排了每天夜间值班人员,并做到每天晚上有两名同志一夜不睡觉,彻夜值班。三是总务处管理一条线,总务处管理人员实行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法对管理老师的工作情况、学生寝室情况和寝室周边情况轮流进行督查;四是班主任管理一条线,班主任对住宿生的一切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能随时巡查住宿生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3、寝室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和住宿生家长及其本人签定了《住宿生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增强了约束力,规范了学生行为。

(五)校安工程

今年,我校在校安工程方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在教办主任程主任的积极协调下,中学综合楼和伙房餐厅主体工程都已竣工,向南征地30亩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目前,程主任正与乡政府协调,力求解决教师安居工程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在回顾和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的看到,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

1、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实干型的干部、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提供人才保证。

2、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坚持按制度办事。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过程,保证各项工作优质高效。确实解决干好干孬一个样的问题,培养更多顾继新式的教师。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和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对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认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作为对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完善资料台帐,使之更科学更规范。

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继续做好各组的教研专题,使之用于教育教学,为2013年中考奠定良好基础。

仲山乡一中

2013.1.6

学校中期工作总结 (500字)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五篇

中期工作总结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时光飞逝,秋去冬来,本学期的时间又过去了一大半,开学以来,在学校各处室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教育教学、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教师和相关业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结晶,也是同学们严于律己、刻苦认真的回报,下面我代表学校就本学期以来的工作作以简要总结,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一、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工作,千方百计抓教学,全力以赴提质量。

一是合理安排课程,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本学期在我校办学专业及机制较以前复杂化、教师专业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教导处经过多方调整,周密谋划,通过调整岗位等措施,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基本做到了使教师用其所长,尽其所能。

二是注重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从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及作业入手,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本学期以来,教导处组织检查教案两次、全校作业大检查和教学动态了解会一次,并对发现的问题作了及时的反馈,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行。

三是由教导处牵头及时召开了“两会”,即高三级高考动员会和九年级中考动员会,动员会又分别召开了教师会和学生会,在教师会上,两级各科任教师分别就本级本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在学生会上,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分别指出了毕业班学生在学习、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并向学生分析了当今高考和中考所面临的形势,指出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代表所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合情合理并且学校能办到的,校领导当场予以了答复并在会后逐一作了落实。事实证明,两会的召开是及时的、必要的,效果是明显的,在两会以后,5个毕业班的学风明显好转,希望毕业班的同学们,把这种良好的学风继续发扬广大,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希望其他班的同学,向毕业班的同学看齐,向他们学习。【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四是由教导处组织圆满完成了初中部四分之一月考和全校中期考试。对于科任教师和学生自身进行以考代练、查漏补缺、和总结反思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了较为真实可靠的依据。尤其是本次中期考试,由于考前组织严密,措施得力,监考教师认真负责,广大学生自律守纪,考务人员保障有力,各组阅卷安排得当,整个考试过程考风端正、考纪严明,井然有序,基本无考场违纪现象或失误的发生。

从这次中期考试总的情况来看,有亮点也有问题,亮点之一是涌现出了七年级张兵兵、八年级杨玺印、九年级杨真强等八位优秀的全科合格学生,评选出了王慧祥等42名优秀学生,其中九一班杨真强同学以719分的高分位居九年级第一名,并且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其它5门课程均为优秀,九一班刘雪雪以718分的成绩名列九年级第2名,八三班的杨玺印以总分691分的高分名列八年级第一名,并且除英语、政治以外,其他科目成绩均为优秀,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身边的榜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诚挚的祝贺!同时希望这些同学要戒骄戒躁,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不足和差距,要时刻牢记学海无涯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古训,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让自己的学业有更大长进。亮点之二是学生的总体成绩有较大幅度上升,低分群体较之以往有所减少,亮点之三是八九年级政治和九年级二班的语文这些科目的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较之其它科目高得多,例如八九年级政治及格率都在70%以上,人均分均接近70分,这其中固然有试题难易程度的因素,但与同学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反映出来的问题,问题其一是合格率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七年级近200名学生,仅有1名学生合格,九年级合格学生也仅有2名,其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具体表现在:七年级的数学和政史生地、八年级的数学、英语和生地、九年级的数学、英语、生物和历史科目的各

项指标都较低, 就全校而言,英语、数学两个科目仍然是严重制约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相当一部分班级的的英语、数学及格率还在个位数上徘徊;其三是高中部的文化课尤其是普高班的各门课程成绩都处于低下水平,要提高成绩,还需要这些同学们的加倍努力和付出。 五是继续坚持了毕业班周末补课制度。本学期开学以来,由于“两基迎国检”工作,毕业班补课暂时没有实行,现已于第十一周全面展开,以往的事实证明,此项制度的实施,有力的保障了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时间,必将对提高我校的高考、中考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5个毕业班的同学,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间,珍惜老师的辛勤劳动,更要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每个人都按时参加补课,不要弄虚作假、找借口不到校。

六是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学初以来,在教导处、各教研组的组织下,校领导、各教研组长累计听课平均达到10节以上,逐一听了新任课教师的课,并组织各教研组成员及时开展了评课活动,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有效课堂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七是狠抓学风建设,以学风促质量。通过教导处指导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思想教育以及每周一的讲话和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尤其是冯亚军、张永亮、南燕、王海燕、张少岚、杨金霞、杨建琪、蒲小平等老师和学校各位领导的经常性督查指导,全校各班的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七年级几个班的学生转变较大,初步改变了过去纪律观念差、目无组织、言行举止粗野、学习习惯差的不良现象,早操前晨读的学生增多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有所增强。

八是严格落实各项奖励制度。按照学校出台的各项奖励办法,结合本年度我校高科的上线率及各项指标,学校对于上届高三级科任教师及时兑现了奖励,目前全县中考质量分析会刚刚落下帷幕,学校正在进行量化核算,结束后对上届九年级科任教师也要按照量化考核情况兑现奖励。

九是各教研组坚持举办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和教研活动。本学期第五周,文科教研组承办了第四届学生作文竞赛,经过文科教研组李彦红等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评选出了28篇优秀作文,目前正在校核编排,预计于15周左右将印发,与大家见面。数学组举办的课件制作培训会也如期进行。此外,明天英语教研组将要举办英语口语竞赛,希望全体同学提前着手准备,积极参与,确保竞赛赛出质量,赛出水平,达到预期的目的。

十是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制作展板23块悬挂于各办公室及校园醒目位臵,悬挂横幅4条,固定标语6条,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渲染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其次是校团委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校园广播站于第八周开播了,其节目内容丰富、独特新颖,既符合校园特点,又突出了时代气息,不仅使全体师生受到了熏陶,也使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也成为我校向社会展示成果的窗口之一。

二、着力加强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

1、明确责任分工,堵住管理漏洞。开学初,政教处组织七年级、高一级学生和学校、家长、房东及派出所新签订安全协议351份,并且对部分变换了住处的学生补填了安全协议。

2、加强班级及值周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到人,量化考核。政教处继续完善并实行《王坝农中班级考核管理办法》,督促值周教师按时对各班的出勤、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进行检查记录、量化评分并及时公布,接受各班主任和全体学生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责令值周保证了班级考核评比的公正公平,有力的调动了各班及各班主任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为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议,进一步靠实责任,突出工作重点。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成效,开学以来,政教处累计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3次,对于每个时期突出的倾向性问题和工作中的应对策略及时予以传达,并广泛听取各班

主任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严格执行缺勤追究制,及时收缴各班的教室日志,对学生在校时间实行全天候管理。

4、由政教处牵头联合派出所不定期到学生住处、网吧、娱乐场所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在巡查过程中,查出了我校初中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部分学生上网的不良现象,政教处按照《王坝农中学生管理办法》予以了相应的教育和处理,希望其他有此类想法的学生引以为戒,以免重蹈覆辙,不要不见棺材不掉泪,见了棺材悔之晚矣。

5、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建立学生违纪档案,实行追踪管理。本学期以来,全体学生在遵规守纪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少数违法乱纪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不听学校劝阻违纪骑乘摩托车,上课用手机上网、学生之间酗酒、打架闹事、进饭馆、过生日甚至和老师顶撞,动手打老师等恶劣的行为。针对此类情况,政教处加大了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处理力度,一是建立学生违纪记录档案,将违纪学生的相关信息及违纪事件、处理结果记入政教处工作档案,二是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较重者通知其家长到校配合教育,情节严重者联合派出所进行处理,开学以来,共查处各类违纪事件5起,其中打架事件3起(学生打群架1起),学生进网吧上网、聚众过生日喝酒事件各1起。这都是个别学生素质低下、目无法纪、愚昧无知的表现。我这里要向那些参与过恶性打架事件尤其是和老师顶撞的学生提出严重警告:我们可以原谅你的年幼无知,但绝不能原谅你的嚣张跋扈,肆意妄为,我们可以原谅你的一时糊涂,但绝不能原谅你的旧病复发,屡教不改。如果再有人觉得自己了不起,对老师蛮横无理、蓄意挑衅甚至拳脚相向,那就是自绝于学校、自绝于班级,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6、组织召开家长会,建立立体化教育网络。11月11日,政教处组织全校各班分班级召开了家长会,从统计结果来看,受各种因素干扰,家长的到会率约为60%左右,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到各班就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会议重点和要求及学生现状作了概括的说明,各班主任、就本班学生在校表现和今后的工作目标给家长作了通报,双方就学生的德育、安全、智育等方面进行了融洽的沟通,从这次会议的整体来看,效果是良好的:通过这次会议,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家长对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及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各项方针政策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使部分家长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子女的方向和方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奋力抢险,确保校园平安,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学校硬件建设。

1、本学期9月11日早上9时许,由于连续几天大雨,加之我校地质结构疏松,周围沟壑纵横,学校上院男生厕所周围、下院教室东段突然滑坡,直接威胁到我校部分教师的人身安全和校产安全,而此时仍然是大雨如注,当此危机之时,我校在校的领导和部分教师翟富、王煜、冯亚军、滕彦鹏、李彦红、费峰、蒲小平、杨建琪、刘毓等各位老师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为了校产的安全,他们冒着如注的大雨,满身的泥泞,从早上九点多一干就是四个小时,中午休息不到一个小时,下午又接着干,经过一天的辛苦劳累,终于疏通了水道,修通了公路,虽然是满身泥泞,虽然是疲惫不堪,但换来的是校园的平安,在他们身上,切实体现出了我们的教师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在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灾害过后,面临的就是如何应对、维修的问题。学校及时安排将滑坡危及到的九年级两个班及时作了搬迁,学校领导由校长亲自带队,到县上呼吁,争取资金,进行维修工程。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共争取到维修资金23万元,总务处组织施工队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维修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硬化校园 ㎡,新砌护坡 m3,由于天气的原因,维修工程暂时停工,这项工程完工后,必将解决我们教学、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做好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和高中部免学费、助学金的发放工作。总务处严格按照国

家的有关政策,并依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初中部的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实行班级评议推荐---学校审查---公示—上报教育局---家长签字领款的程序,高中部的免学费和助学金则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如数发放,切实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及时足额发放。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纪律问题。首先表现在某些学生目无组织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把学校当成了自由市场,而且屡教不改,这种行为,已严重干扰了班级的秩序,目前,两基国检已经结束,教导处将严格学籍管理,自行离校的学生将一律按退学处理并注销其学籍。其次是时间观念差,不按时起床、上操迟到、上课迟到者大有人在,其三是自控能力差,上课、上自习说闲话、搞小动作,干扰他人学习。

2、文明礼貌及行为习惯问题。主要变现为个别学生不尊敬师长,目中无人,满口脏话粗话,在校园内勾肩搭背、追逐打闹、乱奔乱跑、横冲直闯、旁若无人,不爱惜公共财产,肆意破坏公务的也是大有人在,例如下院的铁丝网、各教室的墙壁、门窗、玻璃等,也是时不时的遭到部分学生的摧残。再有就是学生之间谈情说爱的现象有所蔓延,关于这点学校出于多方面考虑,这里就不点名了,但你的名声你的所作所为、不但学校老师清楚,周围群众更是一清二楚,你败坏的不仅使学校的声誉,更是丢了你父母亲的脸面,还有一部分男生躲在厕所里面抽烟,也不怕抽进去的臭气把你熏晕,也有的学生坐没坐相,站无站相,坐的时候弯腰彯腿,站的时候松松垮垮,在待人接物方面缺乏最基本的素养。

3、学风及学习方法问题。在学风整体趋于好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个班都存在着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己,同时也影响了他人,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得法,不善于总结与反思,不知道查缺补漏,不进行培优补差,不有意识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一味的死学,或者凭兴趣学习,结果导致事倍功半,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再者是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缺乏最起码的常识,究其原因就是网上的多而书读得少,学到的只是一些无用的东西而已,要知道,现在虽然是网络时代,但书籍的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替代的。4、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时时讲、时时抓,但因为大多数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安全常识缺乏,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其一是显性的安全问题,例如学生骑乘摩托车、农用车上学的问题,学校经过几年的大力整顿,学生骑乘摩托车进校园的现象虽然已经杜绝,但在校园以外还大量存在,开学第一周便有学生和当街停靠的客车相撞,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伤亡事故,但足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辆摩托车载三个人,在街上飞驰而过,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疯狂,在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摔伤了,或许还有救,要是摔残了甚至伤及无辜,那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吗,弄不好一个家庭就要永无宁日了,值得吗?此外,尽管学校拉了铁丝网,极个别学生不顾死活爬坡走小路的还少量存在(今早就有一例),还有就是随着冬季来临,在用电、用煤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隐患,这里提醒全体学生注意,冷一点没关系,最重要的是生命,不要因小而失大。

5、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以上所说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思想问题,如果从思想深处来分析的话,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没有最起码的学习生活目标,来到学校就是推天混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所以造成思想空虚,百无聊赖,二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看到眼前的、瞬间的利益而没有看到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片面的认为读书无用,而对外出打工者羡慕不已,三是没有经历过艰苦挫折,意志力薄弱,吃不得苦,受不得气,做事只有三分钟热情,结果导致半途而废,四是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五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只要求别人理解自己而自己却丝毫不去理解别人,把自己

短暂的所谓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六是不懂得珍惜,缺乏一颗感恩的心,认为自己所得到的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整天怨天尤人,岂不知这个世界上还

有连饭都吃不饱人的人,也有连自己的生命都时刻受到威胁而无法保障的弱势群体,所以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对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亲和谆谆教诲自己的师长,善意帮助自己的朋友,对他们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我们才能真正融入这个社会。

最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学习,二是希望同学们振奋精神,从过去吸取经验教训,从现在奋起直追,向将来阔步前进,三是要确立适合于自己的目标,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同学们,青春是美好的,也是易逝的,生命在与质量而不在于长度,只有我们尽力了,才能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学校、无愧于社会,更无愧于自己。衷心祝愿我们的同学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换来属于自己的幸福而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2015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六篇

方案一:南通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为响应中央省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结合闽侯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南通中心小学现有教育现状,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校情分析

南通中心小学下属十一个完小和一所公立园,公立教师135名,学生2800名学生。地点分散,教师资源难以整合。近几年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校园硬件建设。全镇学校校舍大为改观,各种办公条件大有改善。各校实现校园广播网,本部实现班班多媒体,教师的学历水平大有提升。外来人口剧增,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逐渐重视。各校办公经费都能确保花在校园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有了经费的保障,有了人力资源的支撑,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同时有了闽侯县教育局制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作指导,南通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迎来了很好的契机。

二、总体目标

根据闽侯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打造本地特色,体现乡村文化精华,培育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培养高水平高内涵的师资队伍,培养综合素质强的现代文明学生,打造一张响亮的名片。

三、工作任务

(一)环境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把幼儿园建成市级示范园。

1、校园美化

①重新完善绿化,对各种树木整枝造型,要求各校加强对学校绿树的定期修剪和养护。突出各校校门口的特色,改变校园绿化单一的局面,力求一年四季校园景色各不相同,鲜花盛开。同时结合地形特点,巧妙地将花卉点缀其中,营造美丽的校园氛围。

②要求各校把孩子活动的场地两边空闲的地方,改造成绿地;增加校园绿地面积。

③花坛中安置简洁的文明用语警示牌,给每棵大树编号取名分科,并建立档案

④学生流动较大的位置要有激励性的大号标语(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健康相伴每一天),增强育人内涵。

⑤校门口放置一块活动提示栏,外侧为“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内侧为“放学路上靠边走,平安回家勿逗留”或者是其他提示语,为行为文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⑥抓好黑板报宣传阵地,凸现德育主题时代内容。

⑦校园围墙内壁分专题绘制有本校特色的标志和宣传画,营造健康向上学习环境。如校本部的墙壁多为书画类内容,名家名画名人书法,泽苗小学的围墙多为乡村石头文化内容以及部分民俗特色。陈厝小学围墙多为军事题材方面内容。

⑧维修墙面,楼顶防水,所有体育设施、门窗油漆一新。并在适合位置悬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

⑨所有用房有标志牌,每层楼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温馨提示语,房内整洁规范。

2、功能室美化

①要求学校各类用房门窗油漆一新,墙面无破损,无乱涂乱抹现象。

②各科室用房有统一标识。统一标志可以根据学校特色设计成相适应的形状和色调。

③制作窗帘。

④各类专业用房布置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性。有固定的室训,有相适应的警句名言。

⑤各室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有专人负责卫生。

⑥各室线路规范,灯具安装整齐。

⑦各室规章制度张贴上墙。

3、教室美化

①教室设有卫生角、图书角等,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国旗,国旗两边配上富有本班个性特色的班训。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明

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张贴上墙。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闲置课桌搬至保管室备用;教室无杂物。

④教室外墙壁也要会说话,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级公约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⑤教室两侧墙壁统一规划为专栏,作为学习园地或评比栏,以促进班内学生间的竞争。

⑥让教室的走廊、楼梯的墙壁会说话,到处营造一个温馨、健康向上的氛围。

⑦让教室走廊绿起来,红起来。添置相应花草,点缀校园其中。

(二)校园文化特色创建

南通地区广泛,地形独特,人文地理丰厚,有浓郁的历史景观。再加上蔬菜批发市场入驻,该地区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经济发展迅速,学生人数增加明显,家长对教育重视日益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尤为重要。中心小学以本部为窗口,以泽苗小学做为突破口,作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先行学校。校本部以书法文学为特色,泽苗小学以乡村文化为特色。两校都是在考虑本校独特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想。本部教师资源丰富,书法人才众多,文学水平很高,是非常宝贵的本地资源,再加上所处地区村落历来有书香门第的美称,名人辈出,人文底蕴丰厚,名胜古迹众多,石碑文化随处可见,都是可以挖掘的重要资源。泽苗小学乡村文化明显,石头文化随处可见,校园布局优美,花、草、树各有特色,可以综合利用开发成乡村花园,再加上学校所拥有的名人真迹、历史文物,学校的人文底蕴不言而现。我们计划泽苗小学建设一道200多米长的乡土石头文化展览墙,建设500多平方米的孩子学习活动区域,结合现有的假山喷泉、林阴小道、根状奇特的大树、石凳石椅、湿地,规划成集欣赏、学习、活动、种植为一体的乡村乐园。装修一间约60平方米的学校历史展览馆,内置名人真迹字画、台湾本土文化、校友赠送文物以及学校办学进程,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历史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中心园重点突出园本特色的创建和发展,古城小学环保主题的特色创建、陈厝小学的军事教育主题的特色创建都形成自己的特点,其余的学校均要求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定位,从小处入手,所在区域协调开发,做到一片有一特,一校有一看。

(三)人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中的示范与表率作用。同时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并贯穿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开展跟学校办学特色主题相适应的活动,通过活动来丰富学校特色的内涵,同时不断总结,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校本部定期举行师生书法、画画展览,或者书画竞赛,举办兴趣小组,与福州相应单位、机构进行联谊,联合举办类似的活动,用行动来提升校园文化。每个阶段组织开展针对性很强的学校活动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氛围,加强文化的沉淀。

四、具体行动阶段

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召开校长园长专题会议,动员,组织全体老师学习闽侯县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和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确定先期重点开展的两所学校。要求各校也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凸显特色的近、中、长期的建设规划,做到分步走,有整体目标思路,逐步达到预期目的。成立南通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陈贤波校长任组长,郑德启、陈立宇任副组长,完小校校长为组员,由副校长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保障经费到位,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基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创建,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投入,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在认真学习县局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展开讨论,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设想好规划以及特色学校的创建与步骤。

中心小学要求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和制度,落实包干制度,设十一个包校人员,亲自监督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进程,落实校园环境建设,聘请美术院老师到校查看、设计,做出效果图,分步骤实施。特别是有设置浮雕展览的学校,要从经济、适用、特色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不浪费。

创建校园文化期间,安排人员参加教育局定期组织的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学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为更好地促进本地区内的校园文化建设交流,以本部和泽苗小学为突破点,先行先动起来,建设有一定规模后,形成一定的效应后,带动其余完小校逐步完善文化校园建设。

学校特色创建初具规模后,瞄准更高目标,实施学校“品牌战略”,建成闽侯县一流的校园文化单位,从更高定位来提升南通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方案二:xx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校园环境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我们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扇橱窗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张贴名人画像,修缮增设橱窗,板报等。

2、每班教室的布置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主阵地,营造读书的氛围,力争触动学生心灵激起学生读书兴趣。

我们的校园建设,努力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努力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一个“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二)校园文化活动:

1、开设特色活动。

目标: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使文体活动生动活泼,使团队工作有声有色,使课间活动形成风景线,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学校开展以下特色活动。

(1)人人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2)人人写一手规范的汉字。

(3)人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活动具体实施实施。

(1)注重学科渗透,形成特色文化。

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开展小学生古诗文,经典诵读竞赛;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开发编写书法校本课程.体育课加强武术以及自编拍手操的训练。

每天课余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在大课间中根据教师特长在书法、手工、武术、棋类、舞蹈、合唱、表演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特长培养。

(2)走进教育经典,构筑书香人生。

我们举办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营造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人生的特色读书活动。专门开辟读书时间,阅读方式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活动中要求做到“八个一”,即:

1、每班每天保证1小时的自由读书时间(早晨各20分钟、下午40分钟)。

2、每人读好一本书(选一本好书,读完,读懂,读透彻)。

3、每人做好一件事(做好读书笔记)。

4、每人设计一张小书签。

5、每名同学自愿参加一项读书竞赛活动。

6、每名同学保证上交一份读书作业(4—6年读书笔记、1—3年课文续写)。

7、每名同学向其他同学传递一本好书(读书节交流)。

8、每名同学上交一篇主题征文(读书节专题)。

(3)聆听大师声音,追随名家足迹。

1、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借机开展教师论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丰富校园文化。

2、购买经典,名家的书籍、磁带光盘等相关资料,供教师学习。

(4)学习说普通话,促进健康发展。

要求师生在校园内坚持说普通话,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师生展示普通话,每周评选普通话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让我们迎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曙光,共创曹小美好未来!

方案三: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 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花坛钵花为主,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 成为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外墙)

②在学校设置古诗、名人简介等内容的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校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合唱团 、舞蹈队等。

2.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等体育项目的比赛)、读书节、艺术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3.以展示校园文化成果的项目:校刊是最具有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浓缩的文化精品。继续办好校刊《笛音》,并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栏目。根据它易保存和传阅的特点,让其使用价值能够跨越时空,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辐射能力。

方案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在办好学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面,我校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以把学校建成“师生最向往的地方,孩子生动活泼的乐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紧紧依靠全校师生,扎扎实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从建立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入手,按照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中心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关注全局,带动局部,抓好重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推进,扎扎实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1、首先抓带有全局性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最终确定了“民主、创新、求实、争优”的校风,并将其用刷写在校园显眼处,让师生观之谨记,共同互勉,以培养良好的校风。

2、重点抓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1)抓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隐性熏陶的启迪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道德行为有一定的控制和制约作用。如:给花草树木挂牌,让花草树木会说话;给墙壁配画、题字,让其带有感情色彩、给垃圾箱寄语,让其带上环保意识。

(2)抓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学校尽量满足师生的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最终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

(3)抓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利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师生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激活了师生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情趣。

3、先易后难,分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在整个普遍铺开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项目中,班级文化建设相对而言操作比较容易一些,于是我校在分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先从此入手展开。具体抓好四点:(1)学校制定方案,发至各班。各班按之制定出本班文化建设方案上交学校审核后再实行;(2)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师生团结协作,体现出本班特色。

2、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马上进行第二步墙壁走廊文化建设。

3、把费时费力费财较多,操作难度较大的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特色排在第三步进行。

(1)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生生间、师生间)的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和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3)开展读书活动,升华师生情趣。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丰富矿藏,是经验智慧的高度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求教师读书做到“三个一”,即做到每天阅读一篇教育教学相关文章,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刊物,每学期阅读一套教育教学专著,学生中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读书笔记评比、书签展览、谷雨诗会、朗诵、讲故事等活动。通过这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全体教师将继续奋力扬帆,去谱写我校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新篇章!

2014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七篇

第1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广播站、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习党章”“一法一条例”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①本着“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

②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③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三)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

①开展与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开展以“三大”、“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校内秩序: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④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真正达到“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积极效果。

第2篇: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作为高职院校,她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直接冲击,每时每刻需要全方位的素养来丰富其文化底蕴,用以增强其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有他的特殊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是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所在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教育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现代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我们作为民办高职学院,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环境。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内化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全面发展的、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肩负起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三)坚持主流导向,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体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性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与其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只有坚持主流文化,才能促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校园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代表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大学校园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其自身文化和谐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落后的校园文化是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在校园生活中的反映,它销蚀人的理想和信念,涣散集体的凝聚力,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形成团结、奉献、奋进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须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不能假借构建和谐之名使落后和腐朽文化大行其道贻害青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校园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

二、建设基础

学院建校12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她与学院的发展,学校的品位的提升同步向前。为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增强,培养人才能力的可持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丰厚了校园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把一个时代性的容科技、人文、职业、思想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展示在一所崭新的文化型校园。

(一)建设现状

1、 湖湘文化建设

[硬件建设现状]

(1)耗资50万元人民币,建造了一座12.26米高的毛泽东同志塑像。

(2)20个园林景点均有一块湖湘人物的简介以及有关思想、学术等方面的提示牌。

(3)每栋宿舍和教室都挂有湖湘人物的名言录。

(4)团委、学生会,分别成立了湖湘文化交流联络部。

(5)院系两级学生会设有湖湘文化读书会和湖湘文化交流小组。

[文化渗透现状]

几年来,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始终看准湖湘文化园地的有利因素和重要意义,充分利用置身于湖湘文化环绕的条件,在加强院内湖湘文化园地建设的同时,坚持经常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使广大学生较长时间地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两年来,从我院所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就可以看出:

(1)我院学生具有很强的吃苦精神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

(2)我院学生的敢拼精神比较突出,很受企业欢迎。07年就业率92.6%,08年就业率94%。

(3)我院学生的敬业精神强,08年底受金融风暴最危机时期,我院毕业生下岗返乡人员不到2%。

2、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设

(1)课程建设。把《政治思想理论课》、《大学语文》和《职业道德法规》等课程作为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主要渠道作用的平台。

(2)宣传阵地。校园广播、电视台、学报、院报、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校内媒体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宣传阵地。

(3)学生社团。院级共30个学生社团,主要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兴趣爱好型社团和社会公益型社团三大类。积极拓展系级学生团,以专业教研室为依托,组建专业型社团。

(4)素质拓展。集中提炼了职业素质拓展主题,充分发挥了院、系、班三级认证体系作用,促进了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情感、职业审美等综合职业素质的整体提高。

(5)师德示范。严格执行学院师德规范,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并举行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春风化雨的育人环境。坚持年度评选表彰先进工作者,培养行政、后勤服务线全体职工的敬业精神,体现了全员示范育人的风范。

(6)校园文化活动。持续性开展了以“感恩、责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7)德育基地。建立了5个院级德育基地,建设主题是侧重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方面;各专业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中建立了2个德育基地,侧重点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方面。

(8)网络教育。建立了湘信院学子家园、学生创业、雏鹰艺苑、等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职业道德教育的网上家园,用以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目的。

3、企业文化建设

(1)整体现状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工科类,第二部分是经济类,第三部分是文科艺术类。

学院建有20000平米的“企业仿真集团公司”,公司内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4个仿真车间和计算机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嵌入式工程、计算机游戏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策划管理等16个仿真工作室;把工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管理、商务英语、旅游管理、播音与主持等9个专业建成情境模拟教室。仿真车间和仿真工作室内,一律按现代企事业生产模式设计,所有标志、标牌、提示以及各项制度、规定、工作要求、工作理念,按企业文化的规律进行情境式地仿真装点,造成一个企业人文环境。学生进仿真车间和仿真工作室实训,还须穿戴好相应的工作服饰,让学生在这里能较全面地深刻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

(2)情境模拟教室的建设。情境模拟教室,是学院部分经济类和文科艺术类理实一体教学的主阵地。它是通过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场所,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个模拟情境的环境中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传播,但是,从企业文化的广义来讲,还远远达不到企业文化的要求,而且经济、文科艺术类对文化氛围的创建要求更高、更全面、更富有活力,因此,我院在这方面做了较全面的构想和设计。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专业在理实一体的情境模拟教室中,展现其相应专业与企业融于一体的文化特征。它的每一个陈设和布置都必须与自己的专业有关、与自己将来就业的企业有关,尽可能地提高它的潜能熏染作用。

学院的情境模拟教室,是采用“固定”与“活动”两种标牌方式展示本专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固定的是通用理念,如企业的发展方向、职业道德、经营理念和人本观念等标牌提示;活动的则是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不断变换各种事先做好的物件或标牌提示,让学生在接受不同的知识、技能时能够得到不同的企业文化感受,切实为将来的就业生成创造有利条件。

第3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福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如:《后进生转化制度》)、细则(如《班主任、年段长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行为文化的设计,经过学校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以体现民主管理,倡导师生自勉自律,以达到全校师生员工共建校园行为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

为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书友会;记者站、广播站、文学社;体育俱乐部、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围棋队;音乐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怡心小屋”等。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民主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等);“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方法:尊重师生自由选择。根据项目特色,让师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的取名,择优命名。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6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教育教学开放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校外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资料展示平台,学校将通过资料信息中心对特色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素质展示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网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再次融合福州三十七中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五、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组织实施;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以德育处和团委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教育工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各项目组设首席指导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聘任指导教师若干名。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落实到位,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向其它企事单位募捐,扩大基金基数;另外将各种合法回扣全部上交基金。专项经费由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

3、校园活动文化实行课程化、科研化管理。为保障校园活动文化规范化,实行四定,定时定地定计划定人员,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纳入课程管理,排出校园活动文化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计划,项目组首席指导实行全程监控,指导教师积累指导材料,撰写阶段专题报告,以科研的形式来创建校园活动文化特色。

4、注重过程管理,实行跟踪考评。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过程,过程的关键是参与,特别是活动文化,过程就是氛围,参与就是效果,“关注过程,重在参与”是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此,根据活动文化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在滚动考评的基础上,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推荐。

第4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为创建一流的农村特色学校,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实校园生活内涵,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经镇中心学校领导研究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从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

组 员: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炼体现时代特征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实施

(一)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建设

1、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墙;在师生中征集校训。校训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校训要刻在校门或教学大楼显眼的地方。

2、增设校园内相关地点(如食堂、厕所等)提示牌,处处提示、警醒。在校园内的树上挂树牌,并介绍相关知识。

3、抓好学校的走廊文化建设。可以悬挂《三字经》;可以悬挂《古诗词》;可以悬挂《名人画像》;可以把师生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兴趣小组学生的手工制作精品,分别装帧分类,悬挂在各个楼层走廊墙壁上,学生每天行走其间,观赏自己的书画作品,开阔眼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4、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桌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各室建设

1、教室

(1)教室门前统一悬挂班牌,表明班级的名称等信息。

(2)教室前方贴国旗、国旗两侧贴校训,黑板左侧是“四表”,黑板右侧是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室左右墙是学校统一布置装饰的名人

2016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八篇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3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原洛龙区第十八小学,2016年3月更名为洛龙区孙村明德小学。

学校占地共5666平方米(8亩)。2016年由台塑集团捐资5万元、洛龙区政府投资100万元改造教学楼为“明德小学”教学楼并对整个校园进行硬化、美化,使校园整体效果突显在“明德小学”上。

“明德教学楼”有十五个教室,我校在校学生300人左右,占用教室9个、一个实验教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电脑教室、一个会议室。由于电脑基于80年代,陈旧且规格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现正进行改造。

由于学校教学楼处于校园正中,楼前是学生下课活动的场地,除此之外,教学楼西有一片空地,正好作为篮球场地,每天体育课就是在这个地方上的。场地上有一双篮球架、两台乒乓球球台供学生们上体育课、课外活动玩耍用。教学楼后有宽13米、长70米空地,除了3米宽的路,我校进行了《绿化、美化、课程化校园》应用——绿化。校门口两侧各7米宽、13米长的空地也进行了绿化,把校门衬托的格外明快、庄重。根据规范化办学要求,我校需要一个标准的200米跑道操场。

教师,现19名,均为合格学历在编教师,中学一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6名,中学二级教师1名,小学一级9名,二级1名,见习1名;在学历结构上本科4名,大专12名,中师3名;在年龄上50岁以上5名(其中后半年、明年初各退休一名),40岁以上2名,其他都是年轻教师。在教师业务能力方面占着绝对优势。

我校处在洛龙区白马寺镇孙村,属农村小学。辖区四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服务半径约5千米,均是从事农业村民的子女。学校的周边环境状态良好,校门口200米之内没有干扰学生学习、生活的工厂、商店等,环境清静。但学校辖在村民家户内左右不能发展。

村民均属菜区,一年四季都在种菜卖菜,虽然他们学历上大多是高中毕业,但是他们忙于生计,顾及子女学习、关心子女成长的不多,知道学习的更少。

正因为我校范围小,在办学条件上虽然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但与现代化教学条件相差甚远,虽然我校刚刚改进了教学楼、地面进行硬化、美化,可也是刚刚起步,各方面的建设还不到位,再说资金有限,还要努力。

09年3月,教学楼建成后,我们边上课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我们建立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以及必要的制度文化;第二在校园内集经典诵读、学科知识,德育故事一东墙,集安全教育版面于西墙,运动图标、涂鸦墙于北墙,大门外有办学思想、育人目标,校内房墙上有校风学风等,形成了我校浅层次的物质文化。寒假一过,进行绿化、美化,又对校园文化进行改进,添置了四个不锈钢展窗和两块黑板,供少先队活动、德育展板、体卫知识宣传、学生风采展示使用。在厕所外墙上勾勒出“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意在教育学生具有这些“君子”风范。

一、校园文化主体思想

集新教材所反映的教育思想、我区全课程教育理念,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我校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定位于“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平台,促进多面发展。”鉴于我校从属“明德小学”,综合明德小学的“全人教育”、国家的“素质教育”、洛龙区的“全课程教育”等教育理念,结合我校《涂鸦墙》、《益智创意》活动、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学校文化主题思想确立于下:

1.体现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办学,体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伦理、礼仪等人生观,凸显“真、善、美”。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全课程教育理念下开设多种活动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校园文化中显现出来的是与学科融合的内容,寓教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加大力度,各方面工作围绕“自主学习”、“探究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

3.依照明德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中体现“止于至善,社会永续”、“勤劳朴实,奉献社会”精神。

4.加强安全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唱响生命主旋律,体现和谐、平安、奋进的精神,熏陶着师生,滋养着师生。重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自救”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

二、校园文化发展目标

1.突出主题,围绕主题发掘、利用材料,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说话,都赋予教育意义;

2.注重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建设与改造、提升,凸显主题。注重人的行为培养,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来说,建立好规范教师工作行为的制度,提升教师思想、业务的制度,对学生来说他们是学生的典范,以校园文化主题严格教师行为,端正态度,具有敢想、敢干精神,培养创造能力。

3.充分利用物质文化建设,呈现其“陶冶、规范、纠正、熏陶”等隐性意义,引导师生发展。在做好学科课程下,坚持非学科课程教学的开发,为学生构建多种活动平台,融入物质建构内容、融入学科内容,形成系统,课程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与时俱进,善于挖掘、善于提升、善于利用。优化中挖掘,利用中提升。主题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注重把工作做细、做精,就是提升。

三、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物质文化建设

墙体文化:

1.校门前: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平台促进多面发展。

只有多种平台,学生才能趋于全面发展。十八颗珍珠是发展方向,做好已经进行的项目,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师发展所需要的项目,结合学科教学,实现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这就是以人为本。

育人目标:有计划有办法有文化有个性;会学习会生存会创新造福人类

这些是在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磨练出来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践行这些目标,制度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来发展这些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中,通过物质文化设置、制度文化设置和实施、精神文化彰显主题、行为文化规范有目的地实施。

2.校园门卫室墙

校风:明白事理以德立身以理服人雷厉风行

校风的形成在于人,思想、态度、行为决定一切。在日常我们围绕校园文化主题,通过各项活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在思想的引领下形成处事态度和行为。从而抓住理、德关键,引导学生为人方式、处事方法、礼仪行为、纪律约束、理想追求等方面,形成作风。

校训:你行我行大家行;敢想敢做创天地

校训,是理想目标,在工作中引导和实践是能够实现的;当然校训也是师生的精神支柱,倡导师生思想领域、处事态度、意志走向方面形成个性。为此,我们抓住校园文化主题——自主学习,在日常活动中突出“敢”、“创”精神,培养习惯,形成个性。

3.教学楼前壁

教风:务实严谨自主创新

学风:自主学习合作创新乐学善思奋发向上

两风中体现了“自主学习”,实质上只有师生能够自主学习,就能够自主成长,在自主中快乐进取,形成锐气,形成志向,形成人格。

校园东墙

1.经典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文章、诗词展示、每周一诗。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我区一颗珍珠,也是“明德小学”特有的“全人教育”。在双重教材下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经典诵读。经典诵读的目的和意义我们都很清楚,在此不一一赘述,但它是校园文化组成部分,在日常活动中育人育德,传承中华民族精髓。为此,多方面展示中华文化经典,有助于学生学习。校园东墙上,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诗词展示、每周一诗内容,特别是每周一诗,动态中呈现。

2.学科知识:

各学科知识要点显现。这方面在于教师收集、更换,使其能够成为学生学习中知道巩固作用,一学年换一次;“美术”教学扩展于“涂鸦墙”利用,在原有基础上,开创楼中走廊区域,进行“水粉涂鸦”。办好绘画展览活动,促使学生实现纸上创作;音乐,在课堂上“乐器进课堂”中扩展,在《无伴奏合唱》中提高,在地面文化中延伸;建设地面文化,利用透水砖进行写字练习、数学公式、重点概念、趣味数学等扩展学科内容;加强学科融合,在“绿化、美化”中运用。

3.明德精神:止于至善、社会永续;勤劳朴实、服务社会

“明德”办学理念是“全人教育”,重“德”重“能”,目标在于实现人的“真”、“善”、“美”。从而,注重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做好经典诵读课程、做好涂鸦课程、做好绿化、美化、课程化校园课程;做好“益智创意”活动和“学校艺术节”;注重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坚持学生主持活动意向。

4.博大精深文化:和、忠、仁、礼

学经典,诵经典,承精髓,学做人。中华美德,尽在和、忠、仁、礼,故而使学生从小熟识这些,日久会丰富牢固,助使学生思想品质形成。

5.品德教育:德育故事、警世语句

德育故事在于收集、在于创作,搜集学生中的,贴近生活的。结合校园生活、活动内容进行思想品德培养。

校园北墙

1.运动图标更新;

运动图标设置在北墙,一是让学生在玩耍中、在运动中熟识,而是让学生在涂鸦中利用素材。一学年换一次,使学生更多熟识。

2.涂鸦墙:各种不同形状的黑板,供学生粉笔涂鸦;教学楼走廊的窗下用水粉(广告色)涂鸦。注重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创造。通过一年的摸索优化内容,优化课程,开创多种涂鸦方式,使学生熟识美术技法。一二年级注重粉笔涂鸦、三年级以上逐渐学习水粉、油画、水墨、卡通、动漫等绘画技法学习和实践。

厕所:

中国“四大君子”图,梅、兰、竹、菊,以及荷花图、牡丹图。以物质品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每次解说都要赋予新意。梅的傲骨、兰的空灵、竹的耿直谦虚、菊的耐寒负重尽是学生所具备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一二年级认知、三四年级理解、五六年级深化。

西南墙体: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宣传、安全事故事例展板

注重知识、意识、能力链接,联系生活,注重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体系,配合日常安全教育活动,增加技能内容-疏散防护、烟、毒气、煤气防护等;躲避雷电;人工呼吸等。

教师办公室檐下:

1.益智创意:绘画比赛展板、写字展示、作文比赛展板;

2.安全宣传展板、健康卫生展板。

在暑假中完成展板设置。绘画比赛、写字比赛、作文比赛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宣传、健康卫生展板是即时性内容,配合活动进行。

走廊文化:

1.窗下:水粉涂鸦,全员参与,每月两次。

2.栏杆内(墙体):依照班级对应位置设置个学科内容。(待做)

3.教室门:古诗欣赏(待做)

4.廊柱:三个侧面设置成语接龙(待做)

5.楼梯间:陆续制作简易可更换挂图,每期更换一次。内容涉及学生风采,采集学生间有成就的事迹;社会百科知识。

班级文化:

1.各项制度的建立,贵在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从倡导观点出发,引领学生行为规范,树立信念、形成作风,养就品质。

2.班级风采的树立,应在精神。行为、信念、作风是基础,引领学生“敢想、敢做”,形成自尊、自爱、自强气质。注重活泼、积极、向上精神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做事、勤劳朴实行为培养。

3.特色设计

这些需要各班发展中修整、提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班风靠自己,根据文化主题、班级情况按照计划步步提高,形成特色。

办公室文化:

1.整洁有序,排列、放置合理;

2.具有个性的标语,能够暗示、提醒、鼓励或者激励自己发奋向上的语句。

3.逐渐设置个人职责标牌,使教师每天都能明白自己的职责。

4.张贴《教师十条禁令》、《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学校规章制度。

(二)制度文化建设

1.目标:呈现学校管理线条,体现学校人文精神。

板块设计:

班级、学校管理制度等。

校园必须显示: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

2.改变现有规章制度不适宜现代管理思想的部分,使其充满人性化但又有法规威力的制度,使校园人文充满和谐、协作、奋进气息。

注重日常行为规范建设,突出“小学生一日常规”修整和实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中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体现本校人文精神。

(三)行为文化建设

1.升降旗仪式:升旗、国旗下演讲、英语示范句、经典诵读、安全教育等。

降旗仪式:降旗、周工作总结、安全教育等。

两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课程化。由少先大队部负责。在原有基础上,注重生命教育和行为倡导,配合有关活动进行教育活动。

2.少先队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华魂读书活动、纪律卫生检查、礼仪岗、宣传。注重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性服务活动。有条件下进行一次红色基地参观活动。日常注重学生行为引领和倡导,负责“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活动。

3.《大课间行为艺术》: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区特色活动——跳绳、学校自主活动、军训巩固队列行进跑步校园集体舞健美操、学科融合(周一语文、周二数学、周三英语、周四音美、周五综合)。注重行为培养,以“好习惯培养”为引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行为。

4.小课间纪律:一如既往的执行着放凳、站队、下楼、到一定区域活动;站队、上楼、放凳、坐下、上课。由班长操作全过程。

在小课间里,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区域玩耍,师生一样快乐着,凝浓着师生情谊。坚持下去,凸显和谐,关爱学生,把思想工作做在平常,行为规范或者良好习惯培养做在平时。

5.活动主持:06年以来学校一切活动均由学生主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平台、一个锻炼机会。沿着成功的经验之路,争取做到全体学生参与。

6.教师工作规范:通过按照制度工作,依法执教;每学期学习《教师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教师工作十条禁令》

(四)精神文化建设

1.《大课间行为艺术》、班级文化、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华魂读书活动、爱国主义观影活动、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从日常工作中:

2.开展多项非学科课程为学生创建多种发展平台体现我们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平台,促进多面发展。

3.进行课堂改革实行开放是教学,学科教学融入校园文化的非学科教学体现我们的育人目标:有计划、有办法、有文化、有个性;会学习、会生存、会创新、造福人类。

4.主张自主学习、乐意探究,师生养成习惯,做到会学习,教师通过研究“教学四环节”、“全程说课”、“教师专业提升”等活动、学生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体现我们的校风:明白事理、以德立身;以理服人、雷厉风行。

5.在德、智活动中制度引领下,在行为规范下,勤劳朴实、自主创新,体现我们的教风:务实严谨、自主创新。

6.以人为本下,严格管理,和谐生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自尊自爱进行教与学互动,提高的是我们,发展的是我们,从我们的所做所为中体现我们的学风:合作、善思、乐学、创新。

四、实施措施:

1.领导重视:校委会参与,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发展方向,放在学校工作议事日程上。

2.注重更新:在不违反工作目标情况下,及时修正内容、扩充内容,与时俱进。

3.课程化:与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写出与该课程融合的学科链接指导计划,合理使用、有效使用。成立相应的教学研究小组,进行专项研究、实施。

4.利用评价:采取全体参与、多方共同管理评价的方式。教务处、班主任、少先队各司其职,由教务处制定可操作的管理评价意见,少先队、教务处负责监督、反馈、评价、总结,每月评价一次。

5.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记入教师本人工作考评,奖励突出贡献者或具有很大声望在外者。

五、要解决的问题

1.有待开发的地面文化

语文学科:练字。把楼前活动场地进行区域划分,按班级人数划分,地面做成小方格,在吸水的地砖上练字,达到人人同时练习、评比。

数学学科:地面呈现一些数学方面的游戏图形、知识提示等。

健身游戏:学生乐于玩耍的小游戏,在活动中健体。

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进行这方面工作,并且做好学科融合,使其事半功倍。

2、学校艺术节:

设计:彰显学校“益智创意”活动。

时间:每年十一月份中旬

内容:益智创意,绘画比赛(粉笔涂鸦、水粉涂鸦、纸质绘画、贴画等);作文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诵、吟、唱、舞);文艺节目、特殊技艺等方面。

现正在筹划,还不能具体实施。2016年后半年启动。3

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500字学校文化建设 第九篇

##第1篇: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而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班级加以比较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在理想追求、行为方式上,确实存在着差别。这就是不同班级文化的表现。这种差别可能不是教师有意造成的,但是它却潜在地、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这个班级中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生命的展示与张扬的坚实土壤以生发,因而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武珞路中学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渗透在班级的一切活动之中。这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交往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

第一,班级文化是一种班级师生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不是少数人的意识,它包括班级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班级精神。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第二,班级文化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式。班级文化是以育人为中心,以激发班级师生为实现班级奋斗目标而努力为目标的。由此可见,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职能就在于倡导和培育班级文化。

第三,班级文化是随着班级的建立和发展而生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有无之分,只有优劣之别。

2、班级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在选择和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显性文化要素,而且要重视隐性文化要素;不仅要注意文化的教化作用,而且要注意文化的熏陶作用。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隐性文化要素主要指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上述这四处文化,在结构上也形成了班级文化的不同层面:

(1)班级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表层面。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2)班级行为文化——班级文化的浅层面。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

(3)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的中层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制度文化是人与物的中介,是班级文化的关键。

(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深层面。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是班级文化的内核。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

3、班级文化的教育价值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并构成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内容。

(1)班级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并提供了彼此分享各自体验的环境与氛围。成员间不同类型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融与整合。班级文化使得学校各群体间的价值与行为间的冲突得到了缓解,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价值与行为的差距缩小,彼此产生共同的文化基础。

(2)班级文化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归属和依存需要,合理地对待班级各种非正式群体,更好地发挥不同学生的特色与优势,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3)班级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班级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课外文化活动,能使他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一种催人积极进取的良好气氛,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

(4)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行为有诊断和矫正作用。当有的学生表现出缺乏自我控制力,或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时,就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师和同学的批评与督促会帮助他们认识缺点并加以改进,从而引进其道德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因此,它具有明显的行为导向功能。如通过各种兴趣小组、文体活动、板报等形式,寓班级文化于各项活动之中,从而把班级所需要的行为方式树立起来,让学生知道班级和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班级文化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使学生在潜意识状态之下接受信息,获得感悟和启迪。

(5)班级文化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等,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能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拓宽视野,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启迪智慧,美化心灵,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规范。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道德素养,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

2、整体性——具有整体的文化意识,把学校、班级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种活动,都看成文化的积累,都是一种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形成“事事可育人”的观念,把班级文化建设的诸项工作融于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环节之中。贯彻学校的办学方针,围绕学校、年级的教育重点,整体规划,综合实施,达到育人的功效。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3、自主性——把学生当成完整的生命体,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本德育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把动机与行为方式统一起来,学会自己当家作主。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4、实践性——利用多种活动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合作,在实践中健康成长,在实践中焕发生命活力。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班级的环境布置。

2、行为文化:班级的系列主题活动。

3、制度文化: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4、精神文化:班级的学风班风、人际关系。

四、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思路

1、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追求高品位——把班级环境的建设权还给学生。

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视听效果佳的教室等),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班级教室的布置,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班集体奋斗目标,是维系班级师生为之奋斗的纽带。各班集体奋斗的目标言简意赅,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之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具体做法和要求是:

(1)、桌、椅、讲台摆放整齐,清洁无污渍,无刻画、涂抹痕迹。

(2)、地面无纸屑、无污渍。

(3)、墙壁无污迹、印迹。

(4)、门窗明亮、整洁(教室北面窗户除外)。

(5)、清洁用具、饮水机等物品摆放有序。

(6)、名人名言、标语牌、校训、国旗等无灰尘。

(7)、班级无零食。

(8)、每月一期黑板报,有主题、质量高。

2、构建班级行为文化,讲究巧安排——把班级活动的组织权还给学生。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学科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拓展想象的翅膀,尽情表现,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了,增强自信心。

3、构建班级制度文化,采用新方法——把班级工作的管理权还给学生。

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必须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第二,要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班级实际;第三,要注意突出班级目标追求、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因素。班级制度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时,不能仅满足于几条文字性公约的制订和强硬性规定的实施,而必须更新方法。要善于把班级有关公约、规定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观念和形态存在,以无形制度替代有形制度,将“制度”与“软文化”熔于一炉,使班级规章制度既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

4、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培育好班风——把班风的培育权还给学生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尊师、爱班、勤学、守纪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所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也集中体现在班风建设上。因此,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边者,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

正确的舆论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前提条件,有了正确的舆论氛围,才能有正气,并使邪气不致抬头。舆论对班集体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整体风貌,因此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是每个班主任带班过程中首先应该要做的事情。正确的舆论它来自集体活动中的准则和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以及他们正确对待批评及进行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言行来鼓励正确的舆论,并通过各种可行性的方式譬如主题班会、黑板报、学生交流来扭转错误的舆论,久而久之,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健康、良好的风貌。

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在班级中给学生个人造成良好的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班级人际关系的建设又分为四个板块:学生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板块、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板块、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板块、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板块,如何协调好四个板块,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方面。

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从其途径的六个方面来构建的。

(1)、环境中的文化构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2)、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构建:密切联系各科任老师,紧密联系教材与学生、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神与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人格。

(3)、人格形象中的文化构建:通过班会、课外活动、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形式,树立学生身边的先进榜样,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格。

(4)、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文化构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5)、班会、夕会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构建:围绕“五自”,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班会。

(6)、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文化构建:通过开家长会、开放日、家长联系簿、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五、班级文化建设形成和发展过程

1、建设各具特色的班集体的目标与计划。

2、建设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形成物质文化。

3、建设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成行为文化。

4、建设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文化。

5、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精神文化。

6、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的班级评价机制,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

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发现和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将是我们下一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

1、重物质环境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物质环境的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起始环节和层面建设,而各具特色的班级精神,良好的班风、学风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2、重课堂教学,轻班级活动建设

作为班主任不同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是善于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种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育学生。但有个别班主任不重视班会、夕会的教育,对于活动的开展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或者敷衍了事。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主任,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个别科任老师只管自己的教学,不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3、重学生工作,轻合作配合

班主任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科任老师、家长、学生都是;科任老师要注重和班主任配合,经常协商对特殊生的教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4、教师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育教学中,过激的话不讲,过激的事不做,要多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严格按师德规范要求自己。

##第2篇:三年级(3)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它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指引着学生的前进方向,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无声地影响并制约着每个学生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趋势及学习前景。半个学期以来,我们班开展了以“小蚂蚁”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学习小蚂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神。全班同学们,群策群力,主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使班级成为我们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有个性的家:

一、班级文化营造情况

首先全班动手营造教室环境文化,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

“中队风采角”:在鲜艳的红领巾下张贴个中队委员名单与职责。

“学习园地”:展示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

“知识宝库”:有最新的读物和大家见面

“卫生角”有序整洁;

“广播栏”:规范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四好少年评比”,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争做四好少年。

(一些板块的内容会不定期的更换,让更多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在班级进行动态文化教育活动

(1)定期召开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

(2)开展自评、互评相结合的“争四好”活动;

(4)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

(5)课间文明游戏跳绳、踢毽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充分享受阳光,在游戏中使身心得以充分的放松。

另外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定期和家长交流,进行家庭教育的经验交流和辅导,引导家长多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习惯,以求双向了解。努力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好助手。

二、目标的实施情况

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文化建设,我们班形成了有效学习、生活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同时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现在学生都能做到:

(1)、桌、椅、讲台摆放整齐,清洁无污渍,无刻画、涂抹痕迹。

(2)、地面无纸屑、无污渍。

(3)、墙壁无污迹、印迹。

(4)、门窗明亮、整洁(教室北面窗户除外)。

(5)、清洁用具、物品摆放有序。

(6)、班级无零食。

(7)、黑板报,有主题、质量高。

同时学生自身也有了很大进步:

1、学生思想开阔,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2、学生行为具有规范性,纪律约束具备刚性。各方面习惯养成较好。

3、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如:学习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思维能力等。

4、具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学生争相为班级增添荣誉

四、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本班学生发展情况,我认为以后的努力方向是:进一步围绕班级文化的主题,感染学生的心灵,重点是锻炼学生管理能力,形成正确、开阔的价值取向。

1、继续严格日常管理工作,建设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文化;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精神文化,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学校生活的有序性,逐步感受与社会的对接。

2、进一步放手、让学生作为班级主人进行自主、民主、和谐的管理。

3、多与学生游戏、玩耍和沟通交流,加强情感教育,即在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态、情感的培养。

4、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把全身的精髓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得以感悟。

5、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挑食,注意营养搭配,增强体质。

6、随时以科学的发展观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调整改进措施。

##第3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班文化建设已一年有余了,在一年中,我能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大力培育班级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打造“书香班级、诗化班级”的气氛,学生乐于看书,善于读书,很多学生真正把书籍当作了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读课外书成为孩子们的兴趣和习惯。积极利用学校图书室的优势,给学生借阅大量的优秀诗歌、动画等书籍,培养学生诵读意识和品味名著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教设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同时,还让学生进行诗配画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表达内心的感受,感受诵读经典诗文的趣味,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发展,如: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的灵活、见识更宽阔、思想更开阔(能初步明白用平常心、责任心来待人和处世)。当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但营造书香班级的活动确实让孩子们成长更快,更强化了内心朦胧的价值判断。通过打造书香班级活动,我班的周豪崇同学成为年级书香少年。

二、抓好学生的写字常规,打造书法班级的特色。

我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无论是上课,还是平时完成作业,能始终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同时在家长的配合下,上好书法课,现在我班有十二三位学生的书写已经相当漂亮,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书写工整,受到好评,尤其与美术老师王老师的交流活动中,王老师对我班书写大加称赞,称我班学生的书写令他“大吃一惊”。写字也给学生带来了自信与乐趣,学生之间相互竞争学习氛围浓厚,有利地促进了大部分学生的进步。

三、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充分尊重、发挥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让学生在板报墙报中尽情展现自己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明是非、知美丑”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以“情”、“理”、“法”管理班级,“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法”为班规。充分调起学生主人翁意识,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的。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今后,我将继续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精品班级。

##第4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实践文化引领的管理理念,我班在学校领导的引领和支持下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现就这学年所做的一些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营造和谐的有竞争力的班级氛围。

舒适整洁的班级环境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教室中的环境建设渗透着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折射出这个班级的文化底蕴,于是我和全班同学把班级建设的雅致、有文化底蕴。

二、建立规范有效地班级管理制度和学习小组。

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选择了班级管理这个角度,让学生由过去的管理的对象变成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在这种角色变换中加强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我们把原来固定的班干部制度变为一种流动机制。在班干部产生上,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班长轮流担任,班委会由班长提名,经同学表决通过,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也使班长在管理工作上驾轻就熟。形成一种班主任——班长——班委——同学的管理体制,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不仅加强班级工作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为了激励各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学生更好的发展,也为了促进其他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每周的班会课上,我就评选优秀课代表、优秀值日班长、文明标兵、卫生标兵、纪律标兵、进步之星等奖项。考试前每位同学目标的制定给同学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给每位学生制定了挑战书,确定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力争超越对手;期中考试过后,我及时让学生写了小结与反思,并让全体学生给父母写了一封"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信,双休日也让家长朋友们回了信"孩子我想对你说"。同学们知道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风雨过后是彩虹"。更体会了父母对自己的一片浓浓的爱。期中考试后,我让单科状元写了自己学好这门功课的经验,并把它们贴在了“我型我秀”一栏中,与全班同学共勉。

三、召开一系列有特色的班会提升班级文化内涵。

主题班会“尊重他人,传递温暖”,让同学们感悟了在校尊重同学、尊敬老师,在家尊敬孝顺父母的必要性,在社会上尊重礼让他人的重要性;主题班会“拼搏精神伴我行”让同学们更了解拼搏的精神,并传承这一优秀的精神品质,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发扬拼搏的精神,当失败的时候,带着拼搏的信念坚强地面对,失败也会变得渺小。唯有拼搏,我们才有可能到达巅峰。坚信“山高我为峰,爱拼才会赢”;“培育健康心灵、守护生命阳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懂得了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是多么重要,让生命像鲜花一样绽放才是我们生命最好的诠释。主题班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大家再一次明白细节决定成败,好习惯可以让你成功,坏习惯可以摧毁你的一切。

本学期,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努力下,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知道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将是长远的、全面的。我们班级的文化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中,良好的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勇气。我相信:健全的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第5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本着“和谐共进,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

1、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识到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于是我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让学生自己讨论确定有关的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定期一条名言警句。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开学一个月之后,我让全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选择了“博采众长、各领风骚”这一条把它做成深蓝色隶书字体贴在教室的正前方作为班训,八个字的内容生动活泼给人以跳跃感,蓝色又给人以凝重感。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同时也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另外,在班委的精心讨论下,我和全班同学有制定了言简意赅的“初三(2)班班级公约”,以此为宗旨统一管理全班同学,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3、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和学习园地区,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习园地,以及教室卫生工具整齐的排放、饮水机的摆放则是属于教室功能型的区域。另外在教室的前方的角落养殖盆花,在讲台上适时摆放鲜花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

4、充分利用空间,在教室左右的墙壁上开辟一块“金色园地”,是我最近班级工作的一项新举措。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在这里,时而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一篇篇折射学生思想火花的日记经过我的电脑版面设计,图文并茂,文质精美;一张张反映学生假期愉快生活的照片经过学生的文字润色编辑,能勾起甜美、难忘的记忆;一期期集学科知识、国事要闻、社会百科于一成的剪报,学生从这里开阔视野,了解社会,走向世界;一份份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告,融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一体……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外,还结合学生自评活动营造民主氛围。

5、另外,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也是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由于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开发出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才使得他们对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让他们去体验生活的乐趣,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学习,这是我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主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教育性,活动要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比如,集体活动需要友爱、关切和尊重,辩论需要理智和幽默,演讲要有激情,下棋需要沉静,阅读能使人深刻、博大,体育比赛能使人勇敢、顽强,文艺活动能使人大方、活跃,科学研究需要要周密和耐心。二是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生活呈现多样化。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激发参与和尝试的欲望。三是自主性,分挥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体作用,通过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体验,通过活动去丰富自己,培养某一方面能力。如果仅仅以为课外活动就是玩玩跳跳,将课外活动降低到游戏的水平,那就会犯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甚至对学生的教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事实上,课外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二渠道,形式活泼,内容多样,便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全面发展个性。

总之,实践充分健康和谐,文明优雅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枯燥呆板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七篇】
  • 党支部组织生活班子整改方案(通用7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两会期间维稳应急预案【12篇】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通用9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