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2    阅读: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一篇

俭平中心小学2011——2012第一学期

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为了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二个提高,达到三个结合。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二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的提高;三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实践相结合,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相结合。

二、组织机构:

语文教研组:

组长:万 玲 成员:全体语文教师

数学教研组:

组长:田茂霞 成员:全体数学教师

综合教研组:

组长:吴 群 成员:兼上音、美、体的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启动阶段(2011年9月)

1)、成立中心校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加强对校本教

研工作的领导。

2)、召开校本教研动员大会,对我校本教研工作作全面安排部署,并开展校本教研业务培训。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一2012年1月)

(1)各学校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扩展校本教研的成效,逐步使学校的教学研究特色化、有效化,使我乡的校本教学研究真正做实。本学期我校将积极实施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来推动课改进程。要求在2011年9月26日—11月,中心小学开展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探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活动过程中,要求全体上课教师针对同一课时内容,在求同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教学设计,却要求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活动束后,要求参与教师在教研会上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让活动精彩有效,提高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内涵的发展。并组织教师进行听、评、说等活动。

(2)开展教学示范展示课,开放推门课,聘请优秀教师或安排学科骨干教师或本校有实力的教师上示范课,为广大教师提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契机和启迪。

(3)每学期确定一个教学开放周,其主要功能是展示、交流、督促各校在开放周内做到:课堂开放——片区内其它学校的教师、家

长可以任意随堂听课,推门听课,不必事先征求上课教师的意见;资料开放——开放学校计划、教案,作业等各种资料,在指定的位置展示出来,外校教师、家长随意翻看、了解学习、检查督促。学校环境开放——外校教师、家长可以任意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感受学校的管理氛围、文化氛围。

教学开放周时间:第八周

(3)开展好反思补充式评课。各科教师要认真作好课后反思,每次集中听课要搞好集体反思,找出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以修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工作铺设成功基石。注重教学反思,深化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每周上交一篇教学反思给教导处。

(4)开展“四个一”活动。中心小学要求每个教师每期认真完成下列工作:

a、读一本教学业务书籍,并有读书笔记。

b、上交一篇创新教案。打破原有的备课观念,重点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习学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制订有效的扎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备出特色,备出新意,。

c、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上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或观摩课)。授课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由“学会”变为“会学”。

d、撰写一篇优秀教学反思。教师要在实践中解读新课程;在困惑中学习,逐步理解新课程;在研讨中反思,在反思中认识新课程。

(5)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各校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抓好备、授、批、辅、考各个环节;三是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6)学校认真开展学生写字活动。一、二年级的写字教材按教材要求完成,高年级如有安排写字的一律用田字格要求学生写字。并在第十三周,进行一次学生写字比赛活动。

(7)开展继续教育与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一德四新”,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并作学习笔记

(8)认真阅读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读本,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师们并在本节课的教案中体现法制教学内容,不分科目。

(9)课题研究.

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了语文组课题为高段《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底段《识字教学》的研究;数学为高段《应用题教学》,底段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艺术组为《短跑》。

(10)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实行分片教研,确定年级学科带头人,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争取做到研以致用。

年级学科带头人

一年级:丁访兰

二年级:丁访媛

三年级:吴 群

四年级:李志波

五年级:张肖锋

六年级:雷 敏

第项活动开展语文组由万玲同志负责组织实施,数学组由田茂霞同志负责组织实施。综合组由张肖锋同志负责组织实施,每项活动结束后并收集教研活动资料。

(11)11月底全乡教师优质课技能大赛。具体时间以后作安排。

(12)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碟,名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艺术都会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启迪着我们的教师。

(13)、组织全体教师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把新课改的校本教研经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积累起来。

四、工作要求和安排。

1、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收集整理好有关的书面材料(教案、说课稿、签到册、互动研讨记录等)。

2、要做好相关的简报编发工作,交陈云上传正安县教育信息网。

3、结合各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情况,每月都要安排一次活动。

九月份:学校进行调研,指导教师确立研究问题 ,集体备课,上研究课

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二篇

2012年度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实施方案

为加大学校教研力度,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门源县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指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课改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总旨,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努力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明确教学研究的方向,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从而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保证和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健康顺利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

三、组织领导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领导、规划并指导学校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试行。

四、实施步骤

1、2012年3 月召开全校教师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动员大会。确立今年的校本教研县级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校长、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确定以校为本教研内容。

2、2012年4月,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工作启动。由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实施方案。

4、2012年4--12月,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人员对各教研组的教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分析指导。

5、2012年6月,召开全校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工作研讨会。

6、2012年12月,召开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总结会,展示各教研组教研成果并对取得优秀成果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奖励。并将教研成果向县教研室报送,并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

五、措施和要求

1、组织教师传达学习2011年全县教研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中发生的,是新课程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

2、学校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树立科研兴教的教育理念。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教导处具体负责试行。在实施中,通过分析校情,确定以校为本教研的范畴,然后指导各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的专题。各教研组在研究中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

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以及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4、在以校为本教研工作中,把教师培训和教研指导作为重中之重。除了积极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外,学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领导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

5、学校教导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努力改进和完善教研制度和工作方式,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各教研组,理论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

6、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奖励机制。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教研成果展示会,每学年召开一次经验总结交流会,展示校本教研成果,并对取得优秀成果的教研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三篇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修改稿)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各级教研部门的文件精神,我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师的现状为基础,以学校为基地,立足教学实际,以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优选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要将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进行的教学实践性活动;要通过校本教研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三、目标要求【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1、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师群体智慧。建立共同提高、同伴互助的常态教研机制,确保校本教研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并可持续发展下去,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着力培养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意识,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为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和谐的课堂提供平台,让教育理念在相互撞击中得到创新,促进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在相互学习中得到锻炼,教师的专业水平在相互研讨中得到发展。

3、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优秀教师作用,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4、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活动制度,确保活动内容高效有序、扎实稳妥地开展,做到每次活动有准备、有记载、有汇报、有效果。

5、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利用优势资源,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探讨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开展师生双向互动,使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产生积极影响。

三、研训内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要求教师力争做到“四多三研二写一学”。【四多:①多听—同行的课;多看—教学参考书;多问—向有经

验的教师请教;多写—教学心得。三研: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二写:写经验总结;写教学反思。一学:学习课程标准】

2、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观、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学会制作或整合利用课件服务教学。

五、活动形式:

1、集体备课。在教研组中选拔优秀教师轮流承担活动任务,首先由任务承担者独立解读教材、解读学生的前提下写出比较详尽的教学预案,再以说课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想,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形成集体备课的初稿。这样承担者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再作调整补改,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学科内容将任务细化到人并以表格形式上报教科室,再由教务处和教科室进行学科调整后进行。如:

2、同课异构。学科教研组还可以开展“同上一节课”活动,每期一次,教研组分年级轮流上课,课后交流反思,重点研讨“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课堂高效情况,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制订改进措施,其他老师再到课堂中实施新的教学方案。

3、精品课再现。每学期挑选特级教师、名师等执教的精品课例或优质课中成熟的课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模拟再现,从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课堂生成等方面给全体老师以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罗淑华

副组长: 刘俊义 方晓红 龚永菊

成 员:方晓红 龚永菊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五、相关人员职责

1、组长、副组长负责对讲评讲教研同行活动进行监督。

2、教研组长职责:负责组织本小组按时活动,指导组内活动的开展,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

3、小组成员职责: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态度端正,认真负责、虚心好学;活动结束要及时写好活动总结和反思。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让全组成员进一步增加教研互助同进活动的责任感,努力克服困难,坚定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

2、学校认真挑选各科骨干教师,让他们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研互助同进活动内涵的基础上,自觉投身到教研互助同进活动中去,并能持之以恒。

3、落实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中心的教研互助同进活动。

① 听课。各教研组要及时听课,发现其优点,找出存在的问题。

② 学习或指导集体备课。注意集体备课的各大环节以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某些课时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开展集体备课。

③ 深入课堂讲示范课。每期分教研组准备一节高质量的课,运用先进教学技术与教学理念,上一堂优质示范课并作好说课。

④ 学习或传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学习或指导教师撰写优质教案、说课及教学反思。

⑤ 以课题实验为依托,开发校本教研,拓展校本教研的深度。以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为契机,扩宽校本教研空间,引领教师开展一系列常规教学活动,如:讲课、说课、评课、讲座、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不同形式,来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需求,以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4、定期总结反馈,做到步步为营。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并在工作中得以实施。每次活动都有书面总结,学期末要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

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四篇

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在是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出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 . 指导思想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

1、树立校本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利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学校并非别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并非是一般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也不同于别的学生,我们的体制也不是别校的体制,许许多多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忽视了我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游离于我们学校之外。“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研人员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理压力。领导、教研人员、教师无非是抱着共同的目的为了教学研究,为了提升教学水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此,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教研人员、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教研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也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也力争使我校在众多的民办学校中真正脱颖而也,用自己的实力说明一切。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

校本教研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目的;规范的过程;适当的方法。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专家引领、互助协作、自我反思”为研修模式,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专家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2、互助协作。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五、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

一级———校长、教导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 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每月坚持深入课堂,部主任每月听 10 节课,教研室人员每月听课 20

节并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 定期举办科研沙龙,定期学习理论,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5 、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6 、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部教研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8. 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部主任、教研室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5 、组织好每周 1 —— 2 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6、校本教研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般来说是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关,那些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出来的,与自身学校实际关系不大的问题不能称之为校本课题。因此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7 、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8 、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月 2 次听新教师课。

9 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达标题、考试题的质量,向建立学科题库方向发展。每学期要向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10、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研室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 , 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1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 、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共同研究: ( 1 )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 2 )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 3 )作业或练习;

( 4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 5 )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观摩课等活动。

5 、做好学科的复习、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6 、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 、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 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3 、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4 、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写 2 个教学反思,每月至少听 4 节课。

5、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新理念教案,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6、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7、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即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即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六 . 具体实施计划: 总体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结合。 一 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 两个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个提高 :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一)依托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每月每位教师进行1 次常规教学自我评价, 1 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由教导处进行检查评价。

(二)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1 交谈、讨论,每组利用单周教研活动,双周集体备课,围绕教学中存在具体的

问题(问题可由组长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师提出)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交谈讨论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教导处每周检查做好记录评价。通过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本学期学校要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教师论坛。 举行 1 次课改论坛, 1 次考试评价改革论坛。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开展组内合作研讨课,即由一个备课组共同承担一节课,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课,课后,主讲教师有教学设计,有反思,参与者评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克服不足之处。

3、帮助: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三)、立足本校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训,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做到“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IP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每学期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它不完全局限于在校内的力量,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校本研究会形成同水平重复、迈不开实质性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我校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利用假期培训时间,聘请专家来我校讲座或播放专家讲座录象。

(四)、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学校领导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提高,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教研工作以点带面,从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抓起,学校领导深入学科组的活动,集体备课,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反思,使教研工作更加扎实、深入,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五)、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展开论坛,形成资源共享。每学期每人须写 1 —— 2 篇教学案例分析。。

2 、开展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举行 1 次研讨交流。

3、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每学期学校进行两次面对全校教师的业务讲座,教研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备课组要进行教学反思;利用校园网采集前沿性信息等各种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4、继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会基本技能,会制作简单课件,用于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兴趣。每位教师必须学会使用IP资源上课,教导处有检查,并作为期末教师考核之一。

(六)加强备课的环节,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备课要本着“实用、有效、便于研究”的原则,据我校实际的情况、所代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本人的特点,在学科组共同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备课。不搞形式主义,不把有限的时期浪费在“抄录”、“摘编”上来应付检查。教案应是教师经过高度浓缩的一篇非常实用的“课堂活动计划”。主张教师把教案变为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五篇

广州路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班庄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向各学科延伸。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董玉景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杨强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

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员:王桂梅 韩晨霞 王玮 周杰 孙畅 郑胜利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校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建有本地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结合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六、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1、发掘本地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2、在1~6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逐步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年级实施拓展型课程的开发。

七、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应撰写校本课程教案,并建立校本课程教师档案袋。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写好教学反思。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3、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6、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九、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广州路小学

2011年9月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2.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3.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会一门实用技术或掌握一项专业技能。

4.珍爱生命,保护资源,健全人格,健康生活。

2015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六篇

第1篇: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依据《合阳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合教法【20XX】0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如下研修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以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眼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品位,为每一个师生的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校本研修组织管理

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鹏

副组长:张俊奇 安小艾

组 员:孙云肖 李丽萍 成晓芳

三、研修目标

1、 依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2、突出一个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二个转变:转变教学观点,转变教学行为;达到三个提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研修内容

1、新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学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课程开发研究。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

3、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训、少先队工作培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

4、开放多媒体教室,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互相学习和交流。

5、开展有效课堂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用。如 “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研修课”等活动,发动教师深入开展对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继续加强学校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激活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逐步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使教师真正向实践——反思型转变。

7、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锻炼的舞台,上级分配到校的外出培训名额优先青年教师,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8、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自己设计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将对老师成长提供尽量多的帮助,并建立起对教师成长过程的管理和阶段成果的展示与反思的评价机制。创设新机制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

9,开展教师“八个一”素质提升活动。要求每位教师:

——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包括中国教师行动网网上研修资源)。

——每年写一篇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包括摘录、心得、反思)

——每年参与一个科研课题,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每学期主讲一节观摩课,形成个人典型课例。

——每学期撰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

——每学期发表并上传一篇教学论文(包括经验总结、调查报告、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与评析等)。

——每学期制作并上传一个优质的教学课件或一节课堂实录。

五、研修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讨论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年重点学习教育理论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细致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更新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师观,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每周二下午的业务学习以各教研组统一主题来进行学习,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3.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我校把校本研修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1)教研活动常抓不懈。经研究决定每周二、周三晚上为教研活动时间,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通过教研活动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围绕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以教研组组织主题性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难免的失误、新颖的设想,并从中捕捉典型,撰写案例、设计反思、论文等,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每学期不少于2篇。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配合县教研室的培训计划,组织和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任务,定内容。学校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写字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以及写字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促进教师的进步,努力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科教师互相听评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上好汇报课,带领教师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5.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

对中年教师提要求,压担子,同时又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示才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带动更多的教师以他们为榜样。

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读书习惯。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其课堂教学流程为突破口,从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各方面把关。

6.课题引路,积极推进校本专题研究,以教科研促发展。坚持“立足课堂,发展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确立课题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充分挖掘提炼。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课题组成员在教研方面的核心带头作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活跃我校的教研气氛与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为校本研修增添新的活力。

六、保障措施

1、 成立校本研修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活动的领导、规划和指导。

2、根据学校研修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教师制定研修活动计划及时检查指导。

3、充分利用科研载体,努力营造良好教科研氛围。在教科研实践活动中,创造、完善活动载体。使学校教科研的氛围日趋浓烈。

4、拓宽教师的视野,扩大学校对外交流活动

通过各类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参加县级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交流活动;利用城乡联合体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5、明确评价与考核制度

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投入程度、提高幅度作全程记录,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目标管理奖发放挂钩,投入校本研修的过程,把每位教师带入在二期课改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打造教育智慧,使每位教师朝着既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方向努力。

6、学校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校本研修工作,确保校本研修工作顺利推进。

七.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3月)

宣传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校本研修工作;研究和制定适合校情的校本研修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15年8月)

全面展开校本研修的各项工作,确保校本研修步入规范化、常态化,及时总结校本研修经验,优化校本研修方法,确保研修工作稳步健康推进,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开展自查自评活动,全面总结校本研修工作,汇集整理研修成果,上报总结材料。

第2篇: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贯彻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有效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建设:

1、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屈罗维(校长)

副组长:张 静(副校长)

成 员:高向霞(教导主任)王军利(教导副主任)

朱利云 贺振兵 白秀英 贺兴凯(教研组长)

2、组员主要职责

组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副组长具体负责校本研修的各类计划,制订相关制度,改进培训和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教导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其他成员在教导主任的统一组织下落实学期工作安排、总结等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考勤、考核等工作;落实好教研、科研工作的相关工作。

三、基本原则

1.面向全员、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加强校际合作,和兄弟学校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3.以校为本、突出特色。以学校为单位,以校内研修为主渠道,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我校办学特色。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4.聚焦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研修目标

1、通过校本研修,组织教师自主研讨,解决继续实施新课程、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校本研修,改变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教师被动教研的习惯,让教师由被动教研者变成研究的主体,由教书匠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

3、通过校本研修,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研修制度,把我校建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型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五、研修内容

1、加强教师学习培训,转变教师教研观念,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2、开展备课、上课、评课、课后交流反思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

3、积极承担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根据本组特点,确定小课题并进行研究。

4、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5、“有效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施与研究。

六.工作措施

1、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工作。学校将以集体学习为辅和自主学习为主相结合的办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请专家来校讲课,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如骨干教师培训、课程通识培训、校本教研培训等;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普通话、信息技术的培训;按照学校校本研修学习活动安排表,定期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等。

2、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教师每周至少有一次高质量的反思。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研究活动和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扎扎实实抓好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成为切实有助于教师发展的平台。

4、充分发挥教师间的互助作用。新一轮的课改强调了学科间的整合,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我们将继续开展“骨干教师与新教师接对子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好的教师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进行“年级研讨课”,即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上课、研讨。

5、积极主动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学校将经常请教育教学的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对教师实行专业引领。通过专家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学习、研讨,剖析问题的症结,指明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学习、培训及实践研究整合为一体。

6、有效地进行教研组活动。

(1)教研组在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制定出本组的教研计划。(2)教学教研常规的落实,特别是年级组内集体备课的落实。每位教师都应进行教学反思或写教学述事,每学期至少交1—2篇优秀的论文或教学反思。(3)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1-2次研讨课,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按照有效教学的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6节,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要作好记录,并作适当评论。(4)开展好传帮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教研组在开学初两周内应安排好新教师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互相听课,互相观摩,开展教学咨询、教学指导活动。(5)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观摩教学、研讨课。(6)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参与教研,争取他们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7、 个人研修。要求教师个人制定出专业发展规划。至少每人每学期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参与一项研究。

8、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要确定小课题负责人,写出完成计划。

9、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结合我校和学生实际,继续研讨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培训形式:

1.指导提高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和领导举行专题讲座或报告,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安排计算机专职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等进行指导。

2.集中研讨式。学校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进行学习和研究,各教研组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教研活动。

3.自主研修法。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相应的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

4.校际交流法。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资料、信息交流。

以上是我校本学期校本研修实施意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培训特色,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第3篇: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1、聚焦课堂教学,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以学校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学校教师的研究能力。

3、探索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机制,提高教研质量。

4、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二、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完善校本研修机制,经校务会研究决定成立校本研修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任永进(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与领导工作。校本研修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研修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成员:孙建丽(副校长),负责校本研修的专门管理,组织和实施校本研修;

王娟、吕英(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协助做好校本研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张美婷(语文教研组长),负责做好语文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吕英(数学教研组长),负责做好数学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周晓辉(综合科教研组长),负责做好综合科教研组成员的校本研修工作。

各成员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研修、检查校本研修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工作组和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实施研修计划、对校本研修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教师对校本研修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研修档案整理工作等。

三、研修重点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1、落实《秋阳中心校校本研修方案》的要求,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技能、加强教育科研、提升师德境界。

2、围绕“实现课堂高效”开展主题论坛、专题讲座、优质课比赛等活动。

3、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组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主题学习、集体研讨等形式明确学习及在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在教师中开展听评课活动,教师个人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进行个性化积累、开展互动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创设多种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督促骨干教师完成中心研训组、年级备课组规定的任务。

5、分学科组开展课程标准学习、解读、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

6、以课题拉动校本研修。结合学校实际,以科研为先导,以研讨为主要形式,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案例反思、说课、科研课题研究、校本资源开发等探索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我校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7、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鼓励各位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成果向各级教育报刊投递、向教育网站上传,本学期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不少于2篇。

四、实施要点

1、融合校内外教研资源,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题学习资料和音像素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性的学校教研网络,及时提供课程改革信息。

2、能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有效活动,适当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走访。

3、坚持校本研修民主、科学、开放的原则,使校本研修活动形式多样,切实有效(如实施“听评课周”、“校本研修日”;通过集体备课、说课,教学观摩,评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类型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4、能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典型现象,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

5、骨干教师承担与教学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或自己主持、或自己参加一项课题研究。

五、主要活动

1、规范学校教研组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性,切实组织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要广泛开展业务理论学习,听评课、教学问题研讨等活动。严格落实县局的“五定四有”(定主题、定人员、定内容、定时间、定形式、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活动结束要有下次活动安排)和“六个一”活动。(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每周开展一次课题研究,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2、严化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要和教师签订培训目标任务书,并将任务完成情况计入年终考核之中。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关,信息技术关、理念关、教材关、备课关、上课关、教研关等培训活动和能力过关测试活动,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三是要继续开展“拜师徒、结对子”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

2、健全制度

(1)考勤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做好考勤登记。教师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学期末将作为教师学期综合考核的一项内容。

(2)记录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由组织者认真做好培训记录。

(3)研修制度

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围绕一主题开展研讨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相联系。

(4)自学制度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学目标,做好自学笔记,做到学以致用。

(5)奖励制度

学期末将对在研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将评选出研修工作优秀教师,根据学校有关制度给予奖励。

3、建立教师研修档案

学校集中培训做到有时间、有内容、有人员、有考勤记载、有考核,真正做到有安排、有实效,将教师的校本研修与考评紧密联系起来。

第4篇: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研修重点

1.讨论完成计划各项工作。

2.建立电子备课室,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互相学习和交流。

2016年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七篇

2016年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模式、方法,坚持注重实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营造有利全体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学年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实施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实施新课程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三、培训的主要内容

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由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为主的条件性知识和以教育教学经验的升华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所构成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着重是现代教师特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如人际关系与交流、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教研实践、创新能力等。

1、以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教师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依法施教,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形象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培养思想健康、行为规范的一代新人。开展“四比”活动:比师德、比作风、比敬业、比奉献;树立“五种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2、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

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和学科教学的特点、要求,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使教师能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以学科研究为主要形式,巩固、拓宽专业基础知识,使所有的教师都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根据教师职业和专业基本功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运用,提高教学技能。要积极引导教师,运用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有效性。

四、培训形式

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以校本培训、自我提高为主,教研培训、集体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以学校为阵地,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培训和提高教师的水平。拟采用听、说、看、思、做、写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

1、指导提高式

聘请校内外名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围绕教育、教学、教改、教研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学年内各科教师听讲座不少于4次),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安排计算机专任教师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运用等进行系统的培训。

2、师徒互进式

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每学期落实带徒计划和师徒双方职责。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得到较快的提高和成长。师徒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3、专题讨论、研究式

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有共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校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围绕某些专题,组织研究,老师们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使每个教师水平都得到提高。

4、“骨干”辐射式

学校要为骨干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使一大批师德好、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校要对骨干教师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要对骨干教师实行“优培、重用、厚待”的政策。要求他们带好一个徒弟,振兴所在学科,影响整个学校。

5、开展“二课”式

各教研组组要开展过关课、示范课等上课活动,使各个层次的教师在说课、上课、评课的活动中得到提高。要求新教师上好过关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每个教师学年内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新教师学年内至少上两节公开课。每个教师学年内至少听20节课并对每一节课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6、以“写”促进式

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文章交教导处。通过撰写案例、论文、经验、心得、反思等,使众多教师既能说又能写。鼓励教师向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文章,学校按“绩效”方案给予奖励。

6、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网上培训。

五、培训的实施

坚持以校本为原则,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己的人和物,实现培训后能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各层次的教师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使他们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使青年教师“一年入好门,站稳讲台;三年成型,成为骨干;五年成才,能挑大梁”。骨干教师的培训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要本着选好对象、培训骨干、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外出交流、访问,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其全面素质,使更多的骨干教师早日成“家”。

六、组织与保障

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工作由“校本培训领导组”领导,分管领导专管,语文、数学(综合)教研组实施”的管理体系。校本培训工作组不断完善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加强平时督查,确保校本培训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为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图书、音像资料、设备设施等。学校每学期召开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会议,研究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或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

2016年度上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要求,我校从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培训内容:

1、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1、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每学期写5000字的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同上一节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参观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加强家校合一的研究。

(4)开展教师基本功的培训,坚持每天一页钢笔字的练习。

(5)开展教师沙龙活动,交流学习心得,探究热点问题,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以达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6)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科研课题上好每一节课。

3、专家引领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指导,举办专题讲座,零距离地与教师接触,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修改完善每一位教师的子课题方案,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上交一篇教育故事,每学期开放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做一次专题演讲。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龙彬

副组长:刘保国、夏文品

组员:张敏、李刚、安明珍、柳月英、杨娟、镇属各村小校长

1、承担的主要任务:

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度,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七、时间安排:

九月: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课题组科研工作计划。

3、“开展同上一节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6、完成一篇教育故事。

十月:

1、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3、课题小组会议,汇报各小学教研、科研工作情况。

4、德育活动课研究。

5、专题报告会:①学校科研课题诠释;②教师怎样做科研。

十一月:

1、检查教师教育故事。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4、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十二月:

1、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3、检查教师培训计划落实情况。

2016年度下学期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汉川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指导手册》的精神为指导,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深入贯彻落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文件精神,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习型、研究型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通过学习市教育局编写的《教育教学管理手册》,培养教师的规范意识,让全体教师在规范中形成特色,在规范中提升质量,在规范中推进课改。

3、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通过系统的培训力争使全体教师能够使用好电子白板,利用并有效整合好优课和班班通的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解决教师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5、狠抓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技能。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建设。

6、努力打造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群体。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把师资培训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此项工作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二是培训执行层,即教务处,其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

2、把握“两个重点”,即“研与训”、“教与学”。把高效课堂打磨活动、“比教学”活动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在“比”中“研”、“比”中“训”,要在集体备课、深度说课、常态讲课、集中观课、反思议课、评课上深入探讨、深入研究,要努力促进自己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搞形式,不玩“花架子”。要通过“高效课堂打磨”和“比教学”活动,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教师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建设高效课堂。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明确师徒双方职责。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全体教师从中受益。

4、努力提高校本培训的效率。学校严格按计划执行,根据校内教研活动安排表,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在校内至少上一节研究课,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学校鼓励教师互相听课,采取老青结合,平行班结合的形式,互相听课,评课,并要有记录,每周不得少于1节,教导处定期检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竞赛活动。此项工作由教导处督促、引导,安排专人考勤考绩。学校继续抓好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自己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查数量,查质量。

5、根据上级规定的培训内容同时结合本校教师实际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继续开展高效课堂理论培训、电子白板和优课应用相关技能培训,观看名师授课实录。

6、逐步规范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推行校本培训“一把手”工程,通过进行教师“弱项分析”,进行教师“弱项”的查缺补漏,做到“边培训、边应用”、“树骨干、推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7、立足“校本”,狠抓“教研”,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校本研修机制,师训、教研真正结合课堂,真正指导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真问题”,通过教师反思、学习、尝试等步骤,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校本培训有关工作。

3、高效课堂理论学习

4、组织一次高效课堂打磨活动,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使用。

5、集中研讨培训:《汉川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指导手册》作业部分。

四月份

1、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

2、观看名师授课实录。

3、组织一次高效课堂打磨活动,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使用。

4、基于优课、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应用整合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检查教师业务学习情况

五月份

1、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实例。

2、组织一次优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新授课),对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如教学流程、教学时间分配、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等。

3、观看名师授课实录。

4、组织一次高效课堂打磨活动,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使用。

5、指导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汇报课活动。

6、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六月份

1、了解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汇报课活动。

2、组织一次优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复习课),探讨如何利用高效课堂搞好期末复习工作。

3、观看名师授课实录。

4、读书笔记评比。

5、优课应用培训。

6、论文教案交流评比活动.

2015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八篇

方案一:西张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2、制定计划(课时)3、落实教师4、分段实施5、考试考核。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卢锋

副组长:卢丽丹

组员:徐宏顺庄洁许丽萍甘中华陶丽芳朱家宜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习。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习。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方案二:田村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工作计划、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平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方案三:xx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

六、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一)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

(二)工作小组:

组长:c

成员:d

(三)编委分工情况: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

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

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习题。

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

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

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

七、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方案四:东街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文化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5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小学小本教研实施方案 第九篇

方案一:梨林镇水运庄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行为当中,我校现制定校本研修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基本理念,以“促进学生成长,构建和谐课堂”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日常的教学工作与与校本研修融为一体,确立本学期的具体目标,研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养成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良好习惯,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田建军

具体负责:马艳芳

日常管理:袁秋霞

三、起始时间

20xx年7月1日——20xx年5月30日

四、学时限额

80学时(72学时合格)

五、考核办法及学时分配

校本研修重视平时的流程管理,轻结果,以积分转换校本研修学时。学期考核办法如下:

(一)、阅读(每学年40学时,每学期20学时)

1、专业类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学年20学时,每学期10学时。本学年阅读书目为《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每位教师要在“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下“某某书目阅读交流”平台上,注明单位、姓名进行跟帖交流。每次交流内容不少于500字,方可计1学时。每学期至少跟帖10次。

2、人文类阅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每学年20学时,每学期10学时。本学年阅读书目由教师自由选定。读后在“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某某作品阅读分享平台”上,注明单位,姓名进行跟帖,发表不低于500字的阅读感悟,每次记2学时,每学期至少跟帖5次。

对于不具备网络条件或不习惯网络跟帖的大龄教师,可以自己书写阅读感悟和观后感想,感悟(感想)字数要求、次数同上。

(二)、主题研修(每学年30学时,每学期15学时)

本学年我校将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成长”主题活动,调动所有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观课,变学校的要求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必需,使观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且谋求更多的教师们参与议课,把议课当作合作多赢的平台,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议课,并有议课记录,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分享。

教师每参加一次有效的观议课活动(听课笔记记录完整,观议课表格及时上交),计2学时,每学期至少参加6次活动。

教师在校内每上一节公开课,有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计3学时。每学期至少1次。

(三)、教育电影(每学年10学时,每学期5学时)

在现代电影中有不少反应教育题材的优秀影片,这些影片从不同侧面反应了对教育现状的反思和愿景,观看这些优秀的教育电影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思考“教育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本学年我们将组织教师观看《热血教师》、《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横空出世》、《三傻大闹宝莱坞》等教育体裁电影。

教师观看电影,每在“教育电影观感交流平台”上传一次。

方案二:湛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校本研修是把教育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有机统一起来的实践形式。校本研修的效能为了适应我校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我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会备课、上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培训能力为重点,贴近教师,不断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目的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

2、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

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研团队。

三、实施校本研修的策略

1、建立校本研修中心,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1)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安排、布署全校校本研修工作。

(2)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校本研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尹叁

副组长:林飞

组员:梁广、莫维、李小丽、蔡茂青、罗中海、郭健荆

(3)教研组具体组织落实校本研修工作。

2、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2)校本研修要长计划、短安排,早准备、重落实,勤记录、详收集、抓过程。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建立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3、采取多种校本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1)课题带动:通过课题研究,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到课题研究队伍,形成校本办学特色,促进教师行为改进。

(2)培训提高: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类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有培训学习的机会,以拓宽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小组互助:教研组内各位教师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互助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

(4)观摩听课:广泛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落实观课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契机,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引导教师获得有益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5)个人自修:一方面,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寻找相应教育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在自修和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对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传授和指导须有一个自我消化吸收的过程,才有实质性的收获和帮助。通过此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6)校际交流: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开放、互通有无,实现师资、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定期到中小学、幼儿园听课、评课和教研活动。同时利用网站教育资源进行学习、提高。

四、校本研修措施保障

1、适时确定具体的研修内容,组织教师进行研修。

2、实施校本研修活动中,继续深化开展“四个一”,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上一节公开课、搞一个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个课题研究。

3、建立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研修档案,注重过程落实和资料收集管理。健全研修制度,创设研修条件,采取激励性措施,把校本研修与晋职、评先、选优等工作结合起来。

4、校本研究的资金保障。学校每学期要安排资金满足教师研修的需要。

方案三:中川乡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和落实民和县教育局颁发的《关于20xx-20xx你年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川乡中心 学校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系统性,发挥校本研修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素养中的重要价值, 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基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中川乡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先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坚持“突出骨干、深化校本”的方针,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载体,以提升教师的 教育教学实践智慧、培育学校的教师教育能力和学校的教学研究文化、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以“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 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校本研修建设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途径,切实改进教 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以实现学校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整体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情况

学 校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整体优化,并通过校本教研和培训,使得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高一层次学历教师日益增多,中高级教师结构比不断提高。现在岗教师中,具有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3人,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人数为5人,中学一级教师18人,海东地区“教学能手”3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这些优秀的师资都为校 本研修奠定了基础。

2、存在问题:

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在理解教育理念的同时,把理念转化为实践难度较大,教师教育实践与 科研水平发展不平衡。在研讨培训中,对教师中的优势资源、教师间存在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及利用。教师的发展需求呈多极化趋势,以往的培训对教师的个性 化发展需求关注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实施新课改理念的意识,基本能把握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但对教材的把握和 处理上还有欠缺。为使我校教师缩短课改先进理念与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距离,能合理使用新教材,提高新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

三、研修目标

1、构建学习型学校,建立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校本研修制度,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可持续发展,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增强教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3、树立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的内涵发展。

4、通过校本研修,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教育教学的提升夯实基础。

四、主要任务

1、研修模式

采用“基于专题研究的校本研修模式”开展研修活动。

以学校《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总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专题研讨、成果总结等形式,开展一系列研修活动。学校根据总课题确立各教师研究的子课题,形成学校研究课题的网络。

2、研修形式

通过“个人自学研修+团队伙伴互助研修+集中培训研修”的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教学实践、专题研讨、考察交流、成果总结、成果展示等多样的研修活动。

3、研修内容

按照《中川乡中心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根据“三类知识、三种培训形式”培训全部课程与学分要求,重点聚焦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性知识和研究性知识的发展。(学分不低于教师校本研修总学分的50%)。

4、学分认定

学校研修课程学分认定标准包括:过程参与的学分认定、研修成果的学分认定,分为:学习、实践和成果三个方面。过程参与的学分认定工作主要由教研组长负责,每项活动必须有完整的过程记录材料;研修成果的学分认定工作主要由教研组长和教务处人员负责。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 立“中川乡中心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年活动的领导、规划和指导。根据学校研修活动方案明确职责:①制定学校校本研修的总体方案;②深入 教育教学第一线,分管各相关组研修或讨论;③为校本研修有条不紊地推进实施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④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专业引领校本研修工作。

组长:马全山(校长)

副组长:陈雪忠(副校长)朱文林(教务主任)

组员:王先真喇元寿王玉琴李春花侯建昌吕忠德焦兴辉

2、制度保障

依据《中川乡中心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校本研修开展的有序性、实效性。

(1)“校本研修”考勤制度

每 周四下午第课外活动为学校校本研修时间;双周一个下午为教研组组内校本研修时间。各教研组每学期研修活动(含校级研修活动)不少于15次。教研组长每学期 末将《教研组“校本研修”考勤表》交教务处备案。教务处人员负责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出勤情况及时记录在学校《校本研修出勤表》。

(2)“校本研修”记录制度

每一次集中培训由教务处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各教研组长负责做好分组研修的相关记录。教师将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相关内容及时填入《教师校本研修档案袋》。

(3)“校本研修”考评制度

修 订完善《中川乡中心学校教职工奖惩办法》、《校本教研的奖励条款》、《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办法》等相关考评制度,将教师的提高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学 期考核”相结合,与教师“过程性评价等级”相结合,与教师职务晋升、外派培训等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健全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学校总评、专家评审的校本研修 评价方式,考评结果将纳入教师校本研修学时管理系统。

(4)“校本研修”总结奖励制度

每年开展一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会或学术研讨会,及时总结、提升先进经验,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年一次年度校本研修成果奖励表彰会,对在研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将评选出研修工作优秀教师和研修工作优秀团队,给予奖励。

(5)“校本研修”年检制度

每年年底整理好《学校校本研修档案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袋》以及相关的档案材料;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对各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情况进行检查,并接受教育局和中心学校办公室的检查考评。

3、经费保障

为了提高校本研修的成效,学校在自筹投入校本研修经费,满足各课题组、研修培训项目的经费需要。

附件:

一、中川乡中心学校必修课程阶段实施安排表

二、中川乡中心学校研修课程的实施要求和学分认定、完成时间表

三、中川乡中心学校教师个人层面研修课程一览表

方案四:白湾子镇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依据《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和《定边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西省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 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为突破口,以“打造名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创办特色学校”为校本研修目标、“以研修内容重实际,研修过程重实效,研修成果重实 用”为校本研修思路,坚持我校确立的“科研强校,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提升内涵”的校本研修理念,健全研修制度,创新研修形式,拓展研修渠道,大力开展校 本研修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1、建立校长——教研组——教师三级联动的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研修行政机构,教学、教研、电教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2、完成教师全员研修任务。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五年一轮200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其中每年至少完成40学时。

3、建立校本研修基本制度。积极构建以校为本,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4、组建专家引领团队。成立以校级领导、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小组,为学校教师校本研修提供专业引领。

6、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构建培训机制,落实学校对青年教师的“一三六十”(一年适应、三年胜任、六年成为骨干、十年成为名师)培训规划,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培养一支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队伍。

7、建设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和资源信息库。整合校本研修资源,充分利用中省市县及高校教研网络资源,建立白湾子镇学校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和资源库,推广应用已有的教研成果,开发一批新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

三、具体实施

(一)建立校长、主管教研的副校长、教务主任三级职责的校本研修责任体系。

8、 加强组织领导。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的责任主体,主管教研的副校长是校本研修策划主体、教务主任是校本研修的具体执行主体。校长全面领导学校本研修工作,成 立白湾子镇学校校本研修项目执行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校本研修的规划、组织、实施、评估、保障等工作,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学校要统筹利 用各种有效资源,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9、重视年度计划制定。根据本方案,结合学校学年度工作计划,教务处制定校本研修年度工作计划,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目标要明确,措施要到位,责任要到人,保证此项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10、 强化过程检查与落实。学校强化校本研修年度工作计划的落实,强化过程记载,开展活动要填写《白湾子镇学校校本研修校内培训活动记录表》,并及时登记《白湾 子镇学校校本研修学时登记表》,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到职称晋升、评优评模、年度考核、绩效考核之中,以确保校本研修工作取得实效。并设置校本研修工作专项奖 励,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七篇】
  • 党支部组织生活班子整改方案(通用7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两会期间维稳应急预案【12篇】
  •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通用9篇)
  •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范文(...
  • 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