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伤寒论读书笔记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5    阅读: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一篇
《伤寒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得到的启示

病有主证,治有主方,张仲景据证立方,故每一证候,有一相对应的主方。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在主证的基础上,往往出现兼、夹、变证,为了药与症对,丝丝入扣,就当于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不然的话,就可能无效或效不彻底,甚至有使病情变坏的可能。总结《伤寒论》方药加减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适应病情、病势而加减。病情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病情变化,原方则必须加减。

2、照顾兼夹症状而加减。

3、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而加减。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药物也就有不同的反应。

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

1、由药识证。相同的症状从加减药物不同来探讨,这是认识不同病理最有效的方法。譬如同为腹痛,论中有加芍药、人参、附子、大黄的不同,其腹痛的病理必有差别,也必各有特点。如芍药能破阴结,通脾络,其所治之腹痛,必是脾络不通,其痛亦时发时止,呈拘孪性疼痛,太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即是;人参为温补气血之品,所治腹痛为气血不足之虚痛,隐隐而作,喜温喜按,疲劳则加重,霍乱大吐大泻之后腹痛用理中汤加人参即是;附子为温阳化湿之品,所治腹痛为寒湿凝滞,痛有绵绵下坠之感,且四肢不温,四逆散证出现腹痛即是。大黄为苦寒泻下药,兼能活血化瘀,一般用量加入枳朴之中,能治燥屎攻冲之腹痛,若少量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就只能化瘀通络,而无泻下作用,太阴大实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少量大黄,就是因为这样的腹痛,是肠胃之外的脉络充血肿胀,其痛必呈弥漫性刺痛,腹皮不可触按,与实在阳明的燥屎攻冲之疼痛,腹皮可以提捏者不同。对于太阴大实痛,历代有胃家实与脾实之争,就是没有注意分析药物,简单地把大黄看成是专走肠胃的泻下药所致的错误。总之,临床症状,往往同中有异,异在何处?俱可从所加不同药物之中推测出来,所以因药识证,对于临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辨证选药。《伤寒论》中有些似乎相同的症状而所加减的药物不同,这些症状似同而实异。例如桂枝人参汤证,这是太阳病表证未罢,却屡用攻下,致使寒起中焦,痞利兼见,但这时表仍有微热而不和,所以治则是温中兼解表,桂枝

人参汤就是用理中汤温里,兼用桂枝解表。但解表药桂枝为什么用至四两、多于解表的常用量呢?这是在里寒的情况下,桂枝辛温散邪,温可助阳,故斟酌加量。又如小柴胡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加桂枝,从不渴看,可知其微热不是里热外蒸,而是表未尽解,加用桂枝就用解表的常用量—三两。又如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是由于心阳虚不能制水,肾水才欲上乘阳位,这样就必须壮心阳,降逆气,所以桂枝加桂汤用桂枝是五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镇水重用茯苓大枣,桂枝也用四两;四逆散之心悸加桂枝五分,桂枝加五分,只是原方量的八分之一,其量小可知,这就不是降逆气,而是通心阳。

总之,通过分析症状似同而实异的病理,以及素体的不同条件,和选药的不同,甚至药同而用量不同,从中可以把药物的认识,由肤浅引向深入。既能识证,又善于选药,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学习《伤寒论》的目的。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二篇
《伤寒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伤寒论》之少阳病

少阳病提纲的条文是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提纲条文,重点提示了少阳之经火气为病的基本病理特点及其主要病证特征。即足少阳胆,主枢机而寓相火,其经脉起于目锐眦,且肝经互为表里。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则口苦;灼伤津液则咽干;胆热内郁,火热循经上扰,则头目昏眩。值得注意的是,口苦、咽干、目眩三症虽然充分反映了少阳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火气为病的特点,可以作为少阳病的辨证提纲,但并没有概括少阳病的所有类型,故临证之时,见此三症,虽可以确认为病在少阳,而具体论治还须结合其它临床表现,进一步确定其汤证类型。如结合96条所述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某一主证,可以确定为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证的辨证要点即少阳病八大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其病机是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小柴胡汤证的条文是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纷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邪正交争,互有胜负,则表现为寒去热来,寒热交替,休作有时;少阳之经,侧循胸胁,邪犯少阳,阻滞其经脉,经气不利,则见胸胁苦满;肝胆表里互用,胆气郁滞,疏泄失职,情志不达,则神情默默而寡言;胆为中正之官,胆火内郁,上扰心神则心烦;胆气内郁,木失疏土,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喜呕。小柴胡汤的组成是: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參三两( (9g)、甘草(炙)三两 (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 (9g)、大枣十二枚。用法是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柴胡与黄芩相配:柴胡疏泄胆气,黄芩清泄胆热,二药相配,一疏一清,为和解少阳郁热的主药。生姜与半夏相合,和胃降逆止呕,为呕家圣药。人参和枣、草合用,补中益气,防患于未然。本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可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故称之“和剂”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三篇
《伤寒论 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受阻,—项强。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为表虚症。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内守则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及阳明了。脉数急者: “数”为有传阳明之势; “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 “躁烦”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误用辛温发汗而成风温,症见身灼热而脉象浮盛有力,热忧心神则神识昏迷,且多睡眠而语言难出。邪热上壅于肺,呼吸不利则鼻息必鼾,热盛迫津而见自汗出,邪热伤及元气可见肢重。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风温之证若再误下,重伤其津液,化源必然枯竭,则见小便不利;津伤热炽,神昏加重,故直视而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总之,若遇“风温”’一证,不明白清热以救阴之理,误用火攻,可因火毒剧烈,熏灼肝胆,肝风内动。证见发黄、惊痫、瘈疭等危候,故言之:若已被火,而复以火熏之,谓逆而再逆,终促命期。此为医家之大罪,实为风温之大戒!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热与恶寒并见 —— 阳气能与邪相争—— 称病发于阳;

只恶寒而尚未发热 — 阳气尚未与邪相争— 为病发于阴。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四篇
《伤寒论读书》

读书笔记——《伤寒论》概论

《伤寒论》是中医学史上最早(现存)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公元二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并涉及药剂技术及护理技术。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诊疗体系,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沿用到今天。它所收入的大量复方,配伍严谨,选药精当,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奉为“方书之祖”。《伤寒论》不仅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也是中医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如《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狭义伤寒是指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如《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是广义之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是狭义之伤寒。还有更狭义之伤寒,即太阳伤寒表实证。与西医之“伤寒”含义完全不同, 《伤寒论》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体系,所谓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是综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它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并结合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势、寒热趋向、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因此《伤寒论》六经辨证,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

则。

《伤寒论》六经辨证除了本经自病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如合病(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传而未尽者)、直中(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而发病。(主要是素体阳虚,使外寒得以长驱直入)、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

要想学好《伤寒论》,首先要弄通每个条文的本义,并熟读默记,娴熟于心。其次要深入理解,弄懂病机,并能够参照《内经》、《金匮要略》等其他医典,融会贯通。之后就要想学以致用,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实际应用之后再回顾条文中所学,加深理解。长此以往,必有收获。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五篇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论学习心得

一,背诵为先

我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学习《伤寒论》的。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去年寒假同学们都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顶读诵《伤寒论》,来年又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诵,现在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功底。现在想起来,我深深感谢这段时光。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就可以比较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二,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

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献的考察之后,认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倾向于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学医思路的一个大转变。这个学期,在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我申报了一个《从大历史角度审视伤寒论》的小课题,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伤寒论》的本源特色,现在正在进行中。

为何更倾向于“方证对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仲景原文以及其它文献证据支持“方证对应”是仲景医学的主要特点;第二个是,作为入门的学习方法,方证对应更容易尽快看到实际疗效,可以提高青年中医学医的信心。

于是除了教材之外,我认真听了胡希恕《伤寒》《金匮》讲课录音,研读了《皇汉医学》以及黄煌教授的书籍,开始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科的时候学习哲学,知道中医受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个人感觉现在的中医界有把问题复杂化神秘化的倾向,一个好的理论一定是简单的,可重复验证的,对于各种眩人眼目的新思想,神秘化的解释,我往往选择敬而远之。或许是自己悟性不够,我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东西。今年春天,阅读黄龙祥所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立论证据之充分,给我很深的教益。极大影响了我的治学思想,是我选择方证相应的思路的助力之一。

什么是方证相应呢?方就是指方剂和药物,证就是某个方剂或者药物的应用指征或者证据。这个“证”是从病人的症状,体质,生活状态等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里面挖掘出来的。每一个证都是实在的东西,没有多少推理的过程。方证关系的形成来源于经验,是经验的积累,可以重复验证。“有是证用是药,无是证无是药”是方证对应的要求。受着这种思想的影响,我当下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某一个方剂,某一个药物的功效主治,应用指征上面。

三,小试牛刀

医学是一门实践技术,我尝试治疗了一些有缘的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比如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葛根汤加苍术治疗肩痛、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嗽、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虚人外感、桂枝加葛根汤平稳血压等,最让我欣喜的是用苓桂术甘汤合桂附地黄丸治好了奶奶的角膜云翳,奶奶已经八十五岁了,取得如此好的疗效是超出我的期待的。

我刚刚学医,就走上经方的道路,应该是比较顺畅的。大冢敬节说“在学习的初期,没有涉及杂学,而能够直接全力攻读了《伤寒论》,这是汤本先生予我的恩赐”。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给了学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我也深深欣喜自己的选择。但是学问浅薄,经历尚少,有一些感想也不怎么深刻。龙野一雄说;“著者研究古方为主,最初混合的学习古方和后世方会陷于经验主义,而不能深入地研究。因此建议读者先根据古方学到一个体系。但是真正把古方研究到深处,自

然就会想到后世方,到这种程度时,对后世方也会正确地理解。希望在初学的阶段,还是正确地学习古方。”汤本求真氏亦云:“必须先就古方医术研究有得,行有余力,然后及于后世诸方可也。”我的未来的学习计划先是首先继续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再慢慢延伸到《肘后方》、《小品方》、《外台秘要》、《千金方》、《医心方》等这些中古时期的方药治法,然后进入四大家以及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学习。

07年开始接触中医,到现在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六篇
《学习_伤寒论_点滴体会》

河  南  中  医October 2009

                     

第29卷第10期2009年 10月

学习《伤寒论》点滴体会

张 莉  指导 李金田

(甘肃中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伤寒论》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学习《伤寒论》重点在于学习它的严谨的辨证论治精神,掌握书中具体的理法方药。切忌钻牛角尖式的学习研究,或刻板地记伤寒条文。条文不可不学,但切忌死背硬套,夯实中医基本功,为学习《伤寒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伤寒论》;学习方法;辨证论治;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09)10-0940-02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被誉为“方书之祖”学习《伤寒论》,对拓宽临床思路,籍。,方法,掌握学习要领,略有体会,现论述如下。

我们必须培养中医的思,、思考中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如果“学”相对来说较易掌握的话,那么如何“思”则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每天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且持之以恒,而“思”则是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开阔,多用发散性思维而不墨守成规。如《伤寒论》中桂枝的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桂枝甘草汤扶助阳气;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五苓散通阳化气;桃核承气汤通经活血,就是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产生的认识。而一见“颈项强”就认为是太阳病就是呆板的思维。

1 勤奋踏实,持之以恒

张琪教授在其所撰医论中曾云:“医者意也,此‘意’字寓意深刻,即言为医者必须思路广阔,善于运用思维分析病情,探微索隐,直中肯綮”,而思路来自学识,精湛的技术来自勤学苦练。中医优势在临床,临床优势在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和根本。读《伤寒论》首先要掌握其辨证论治的精神,只有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才能看好病,而这要靠刻苦钻研来获得。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思维清楚,利于记忆,应该认真朗读《伤寒论》条文,直至背诵,每天都把朗读背诵当作吃饭一样去对待,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定有所获。没有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要想学

收稿日期:2009-04-17

作者简介:张莉(1981-),女,甘肃白银人,学士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

2 博览群书,做好笔记

包括阅读古典医籍和当代书籍。学习《伤寒论》,应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按照中医学发展源流,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明代薛张、清代叶薛吴等各家著作,循序渐进地去读,打好学习《伤寒论》的基础。这些都是古代经典著作,文字深奥,内容丰富,医理难懂,“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所以应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坚持不懈,遇到不解之处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工具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求问题得解,这样才能拓宽学习思路,做到学一、思二,不断发现

StudyontheDecoctingMethodofEphedrainTreatiseon

Cold-inducedandMiscellaneousDiseases

ChaiRuizhen

(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YunchengCity,Yuncheng,Shanxi,044000)

Abstract:TheuseofephedraisveryflexibleinTreatiseonCold-inducedandMiscellaneousDiseases.Whetheritshouldbede2coctedfirstornotdependsonpatients’pathogenicconditionandconstitution,theamountofmedicinalsandcompatibilitycondi2tions.Generallyspeaking,forexcessiveperspiration,it’snotnecessarytodecoctephedrafirstandremovethemedicinalfoam;forslowperspirationandcompleteremovalofpathogenicfactors,ephedramustbedecoctedfirsttoremovetheform;forpeoplewithpoorconstitutionorsmalldosage,ephedramustbedecoctedfirsttoremovetheform;whileforthosewithstrongconstitutionandlargedosage,it’snotnecessarytodecoctephedrafirstandremovethefoam;forthesimplecompatibilitywithoutintercon2nection,ephedramustbedecoctedfirsttoremovetheform;whileforcomplicatedcompatibilityconditionswithmutualrestrain,detoxicationandinhibition,it’snotnecessarytodecoctephedrafirstandremovethefoam.

KeyWords:TreatiseonCold-inducedandMiscellaneousDiseases;ZhangZhongjing;ephedra;decoctingmethod;beingdecoc2tedfirsttoremovethemedicinalfoam

・940・

第29卷 第10期             张莉:学习《伤寒论》点滴体会             Vol.29 No.10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对问题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切不可浅尝辄止,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亦是此意。我们还要坚持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每阅读完一段、一章、一本、一条,自己如有新的想法、见解,提笔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我们将从中受益匪浅。同时广泛阅读当代医学著作,以获得新的思路,为己所用。另外,熟读诸家经典对中医学子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学习中医学,掌握中医学精髓的重要工具和钥匙,更是建立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思想源泉。

看各家注释,应把条文内容仔细推敲,自己多理解,然后再看注解,找出与自己解释的异同点,然后进行总结,这样我们才能有自己的思想,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这不仅有利于中医专业思想的巩固,而且看到了自身知识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中医的信念。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在笔者《伤寒论》学习中影响都较大。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3 熟读伤寒,掌握要领

《医宗金鉴》云:“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当代中医名家岳美中教授明确指出:“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变成了有源头的活水”。如:苓桂术甘汤在这两书中都出现过,《伤寒论》第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金匮要略》痰饮病篇第十六条“,眩”是同样的病理机转,衰了,胸胁支满”和“气上冲胸”联系认识,泽泻汤和苓桂术甘汤的区别。苓桂术甘汤证有心脾阳气的不足,较茯苓泽泻汤加重了桂枝的用量,意在通阳化气、平冲降逆;而茯苓泽泻汤证水气向上冲逆之势尚不剧,而以水气在胃中停滞过多为主,故加泽泻淡渗利水,加生姜温胃散水兼以降逆。所以只有对原文熟读、背诵、充分理解,才有助于记忆。具体要做到:3.1 打好古文基础,注意文法特点 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弄清《伤寒论》原文的涵义。原著条文文辞古奥,言简意赅,如不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很难读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一方面借助教材本身给予的注释,另一方面则根据条文整个语言环境和所述病证的实质进行分析,还应通过阅读《古代汉语》等工具书,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对于特殊文法,如倒装、省笔、插叙、夹注以及约略计算病程和瘥愈日数等方法,必须弄清,才能正确理解条文内容。3.2 方证互测,前后联系 原著文字简略,含义深刻,引人思考。这就提示我们不仅要从文字上理解,而且要前后联系,方证互测,以脉测证,或以证测脉、以脉推论病机、互文见义等法进行分析,将前后条文、疾病、方剂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达到掌握辨证论治的法则之目的。

3.3 掌握重点,分清主次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尤其

4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伤寒论》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而”,尤其是《伤寒论》,

,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准确处方用药。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门诊或病房实习,向临床老师学习经方运用的经验和临证体会,勤学苦练,积累实践知识,或通过前人的医案及现代经方的临床应用,体会其临床指导意义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和精髓,借以开阔辨证思路,为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联系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不断地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温故而知新”,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 明确学习内容

学习《伤寒论》,要知道学什么,否则有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无“用武之地”。关于学习内容,恩师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学习其广博的学术思想、缜密的辨析方法;其次,学习其精准的治疗法度;再次,学习其独到的思维方式﹙以辨证论治为基准﹚和丰富的用药经验。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四诊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及时;辨析要脉诊合参、结合病史、抓住主症﹙向愈、已变、未变﹚;立法要注意保胃气﹙具体体现:祛邪不忘保胃气、扶正尤重健胃气、调养之中护胃气、预后判断察胃气﹚、扶阳气、护阴液、因势利导、分步论治;选方分清主次、宜与或可与;遣药、煎药、服药和调护方面都要倍加小心,以求疾病得解。这对我在学习《伤寒论》中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6 求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

学习《伤寒论》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还要有其独到的见解与切实的理论依据,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样,才能将中医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可见,王永炎院士所言“读好经典,做好临床”确非虚言。要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须仔细研读中医经典。对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又要背其文,主动学习,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在创新中不段继承中医、发展中医、完善中医。参考文献:

[1] 王民集.邵经明先生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体会[J].河南中

适用于经典的学习。《伤寒论》有些条文不仅十分简练,而且寓意深刻,反复阅读直至能够背诵,这不仅有助于对原文的深刻理解,而且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伤寒论》是中医的一

本经典著作,它的主要原文可直接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或启发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学习《伤寒论》不仅要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还要求能掌握书中具体的理法方药。因此,不能满足于一般了解,对重点条文还要求能熟读背诵。在领会原文精神的过程中,要注意条文与条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证与方证之间的比较鉴别,这是学习《伤寒论》的难点,也是重点。只有将《伤寒论》的类方类证进行纵横比较,融会贯通,才有可能掌握《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髓。3.4 仔细推敲,后看注释 学习《伤寒论》条文,不要急于先

医,2009,29(1):26-27.(编辑:李 华)

・941・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七篇
《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一班 李建威 201135750115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 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 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 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 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 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