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3    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一)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书评

黄仁宇似乎注定了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18岁考上天津南开大学;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负笈美国,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后的第二年,他的屡屡碰壁的《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并由当时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从此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几乎每本都受到热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以致一时"黄书走红",有人开始筹办"黄学研究会",并申请创办《黄学研究》学术丛刊。难怪有人感叹在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间,一名华裔历史学家、美国的退休教授,竟成为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人,也真算是一个"异数"。

但正是这样一位被许多学者许多读者成为是“异数”的历史学家,将明朝万历十五年的故事通过手中的笔描述在我们的面前,细细读来,仿佛置身其中。也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的笔下的文字更加具有了生命力。即便是通俗易懂的文字,也能详尽地为我们展现一个朝代慢慢衰落的步伐。

全书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描述了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御史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李贽。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作者在文末这样写道。这就是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种看待历史的新方法,谓之为“大历史观”。那么,何为“大历史观”呢?

作者多次在书中用到这一研究历史的方法。“针对文官的双重性格,需要给予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万历皇室的所作所为,正是与此背道而驰的。例如,他有意地与文官不合作、不补官的做法等于革除了最高各位。具体来说,由于不能实现废长立幼的愿望,他在张居正事件以后,明白了一身具有“阴”、“阳”的两重性,既有道德理论、又有私心贪欲,这不是人世间的力量所能够消灭的。于是,他既不强迫官僚接受他主张,也不反对臣僚的意见,而是对这一切漠然置之,以顽强的意志与臣僚作了持久的对抗,坚持达十年之久。最终,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万历不得不屈服,但也让他的臣僚再没有机会使他按照他们的意志执行他的任务。因此。便产生了如下情况:各种法定的礼仪在照常举行,但皇帝已经不再出席。高级的职位出缺,他宁可让它空着而不派人递补,使那些文官们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已不再有升迁到最上层的希望。在奏章未果的情况下,有良心的官员觉得无法执行他们的职务,只好提出了辞呈。到万历临朝的后期,一个文官的离职就意味着一个名位被废弃。这种“无为而治”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万历离开人间以后,文官表面上是虚幻的,实则缺乏应有的和衷共济,反而集中了无数厉害冲突,形成了一个带有的爆炸性的团体。中枢无复具有领导全局的能力,大臣们不得不以消极敷衍的态度来应对全局,忠于职守者缺乏信心,贪污腐败者更加有可乘之机,如此愈演愈烈不景气的趋势,使整个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尽管十几个自诩为品德高尚的官员尽了很大的力量想要重新建立一种能为别人所承认的伦理道德,结果却事与愿违。想要依靠伦理道德的名义来与之对抗,是在为不可行之举。

文章从“立储”这件事情的详尽叙述,揭示出当时的文官集团与君主之间的对抗与联系,也更多的揭示出了当时的制度的缺失与脱节。文官集团需要用精神力量来补助组织上的不足,万历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是道德的解释却分属于文官,如此一个循环往复,鲜明的印证了制度之不良甚于个人之过失,

明末道德不振,长期的道德沦亡,即已标志社会形态和其组织制度的脱节。如此紧密的联系和查到好处的分析正是“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的良好体现。

在“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一篇中,作者多处引用书信、对话等样式的原话,例如“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接受讯问时,他回答“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形象生动地将李贽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加上作者引入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大事件进行类比,强调传统的政治已经无法孕育新的生命,因此李贽的不自信与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两千多年前的孔孟之道,在过去曾经是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至此已成为限制创造的牢笼。在一种社会形态之中,道德的标准可以历久不变,但把这些标准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则需要与不同的时代、环境相适应而有所变通。李贽没有创造出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他的片段式言论,也常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他在形而上学中寻找安慰——世间的矛盾,这正是为什么他被称之为“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行文至此,已不难看出明朝的最终结果。如此因果联系、环境影响亦是大历史观的一种体现。

当然,本书的精彩之处远远不止是作者看待历史的方法,还体现在作者作者的行文。作者在前文中写道:“万历主持殿试,试题的内容是无为而治,他对生活的厌倦已经越出了内心世界而要开始见诸行动。”此处提到的殿试题目为万历所主持,此处的无为而治与“世间已无张居正”一章中把无为而治作为自己所奉行的宗旨相呼应,亦可以说是埋下了伏笔。万历即便被作为了“紫禁城的一名囚徒”、“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还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对封建的体制进行反抗。

“以张居正的精明干练,他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十年首辅生涯,仅仅刚把问题看清楚。他的一套改革办法是文官们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而不能成功,而且招致了死后被清算。”此处详细地写张居正在职时风光无限到死后被除去各种名誉利禄互相呼应,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即将忘却那个“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摄夷蛮骚乱,锄当路芝兰”的张居正时又一次被唤醒记忆。同时,又与申时行形成了对比,指出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文官的双重性质的统一、阴与阳的统一越来越困难。

书中还出现了很多幽默的笔调。例如,“首辅申时行”中“文官还是人民的公仆”这一现代的笔调、“它既像皇帝与文官集团间的联络处,也像各部院以上的办公厅;有时又像是皇帝的顾问室,或是调解纠纷的超级机构”这种略点调侃的幽默之笔,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万历十五年》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了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看历史的方法,着眼虽小,意涵却大。在看待历史事件时,我们需要跳出当前视野的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了解前因与后果,以了解真正的历史。

11 政治学与行政学

祝菲尔

10111130117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二)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一年,

在史书上几乎无事可记,一本以一个极其平常

的年份作为书名的书,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波

澜,但是,这本书,我却读得惊心动魄,它引

发了我对中国当下整体命运的思考。就个人而

言,读此书确实启迪收获良多,这也就是对我

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了。

黄仁宇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他的“大历史观”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这种观念初露端倪。在此书中,作者以明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的横断面,展示社会的各个层面,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症结所在,并逐一描述处于这个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无论是皇帝,文渊阁首辅,高级将领、文官,思想家,无论他们进步抑或保守,无论善恶忠奸,最后的结果,统统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都逃不脱时代的悲剧。这样的描述是令人震撼的。明万历十五年,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剖析这样一个历史断面实在是令人沮丧的,而古为今鉴,现代人未尝不能从中得到若干启示,而有了“大历史”这样一个宏观工具,我们更可以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曲折看得更清楚透彻。

如黄先生所言:叙事不妨细致,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各章节中,黄先生正是逐一细致叙述社会各阶层中的人和事。王小波评《万历十五年》曾说: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化国家来。有位学者认为这话极其精到。他认为:1587年的大明帝国,就是处于一个“儒学的罐子”笼罩中,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封建体制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极其完备成熟的高级阶段。自汉朝,儒学即已被统治阶级尊为经典,成为统治的有力工具,而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又经宋朝程朱理学派的增加完备,至明朝又有王阳明的心学派之争,但都脱不了四书五经的道德伦理窠臼。

我们的国家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明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方式即是将几百万个作为社会主体的乡村均衡的分割,以每一个乡村为单位,构成近乎自治的集团。尽力打击富户豪绅,为了避免失去平衡,在这个集团中,以儒家简单粗线条的抽象道德取代法律,以善恶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并非合法或非法。不鼓励任何先进的生产力或者技术,因为这会带来社会失去平衡,同时也解决不了因为新的生产力或技术带来的立法问题和技术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为何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成长,为何始终重农轻商,商业没有繁荣的土壤,为何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生枝蔓叶。而即便如明朝初年进行过的币制改革――发行的大明宝钞无法兑现,由此可能带来的金融财政的发展完备就更无从谈起。如果我们当时的封建国家始终处于没有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这种国家的管理体制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外界的扰攘一旦来临,马上就显出了这种管理方式是多么低效和无能。当年倭寇的横行正可谓是这种国家体制落后脆弱的一个小小侧证。

处于统治核心的万历皇帝,曾踌躇满志,励精图治,想做一个尧舜之君,可是接连的挫败使他明白,他所有的努力尝试都是无用的,他只需要去做一个叫皇帝的符号,他只要在形式上成为万民的表率即可。这是他为这个以儒家道德治国的国家应尽的义务。至于他想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做太子,甚至要求死后与心爱的妃子共葬一处,那都是非分的。心灰意冷的万历皇帝用消极的方式对抗这一切――即几十年不临朝,由此被认为是最懒惰的皇帝。内阁首辅张居正凭借自己的权高望重,以吏治为出发点,试图重塑帝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以推动王

朝的进步。然而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这个官

僚体制下文官们敏感的神经,他们所奉行的原

则:确实严守成宪和社会习惯,以图保持政府

和社会的整体均衡。但他们迫于张居正的权威,

不敢妄自抗议,张居正也只能以一身挺立于合

理和合法之间,经受来自各方的压力,置己身

名誉于度外。在一个以威权代替法治的王朝,

张居正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果然,

张居正死后不久,便被清算,改革完全中断。

抗倭英雄,锐意军事改革的将领戚继光最终也潦倒落魄,因为其在帝国疆土里面推行的整套措施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维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而如海瑞这种期待以个人的道德力量为楷模,继往圣绝学,打击阳奉阴违的虚伪儒学道德,就更是只能碰撞得头破血流。因为当时的道德只能是表面的东西,谁能期冀这样的幌子能使人完全摈弃私心自利的阴暗心理呢?

而书中所写的人物,无一不是制度的牺牲品。“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三)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李晓倩 财管1251 2220120928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分别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李贽和戚继光这几个人为出发点,对明朝万历年间的现状做了宏大的叙述,间带着点滴的小事展现了文官集团的内部冲突、皇帝与内阁的长年对峙、文官与武将的难以协调、信仰冲突等问题,王朝的没落由此可窥。

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却人亡政息;戚继光威名震寰宇,最后也逃不过“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的谶语;海瑞虽受百姓爱戴,但在官场上却几乎是“无与立谈”;李贽欲用思想使人进步,却被冠上了“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在这本书中,只有申时行一人“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不能不使我对他格外关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能在这彬彬济济的大明王朝中站立不倒。

申时行和古代大部分仕人一样,寒窗苦读,通过科举做官。只是他的算得上顺利,年少得志,以才华见幸于当时的首辅张居正,经历了翰林院学士到部院官员,最后入阁拜相。

书中详写了申时行和张居正这两位首辅,在我看来他们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为官之道。第一,万历初年,张居正位居内阁首辅,帝师的身份也让他取得小皇帝的信任,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革,力度之大,触及了文官集团的整体利益,遭到强烈的抵制,然而,他却引用佛家用语“如入火聚,得清凉门”,可以看出他为了改革,虽然身在人间却已经把自己当成烈士看待了。而申时行却没有当烈士的决心,被视为张居正“私人”他在一片倒张声中上台,他看到了张居正的人亡政息,看到了万历帝在张居正事件后的疑忌,看到了文官内部矛盾使得政策窒碍难行,看到了王朝的风雨飘摇再经不起折腾,于是他花费了大量心力在协调文官内部的阴阳问题这一根本矛盾问题上。第二,二人都是帝师,可对待万历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张居正亲自安排万历帝的一切教育内容,就算是功课完毕后仍然被嘱咐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经史,第二天如不能背书如银瓶泄水,张先生就会立即拿出严师的身份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而申时行却懂得为臣之道,如果皇帝说他的问题在脚痒,首席大学士就一定要相信问题在于脚痒,还要欣慰皇帝陛下竟用了这么多语句细诉了他的困难。对于皇帝早起觉得困难,也给予把时间推迟之便。第三,而这对待文官的态度更是迥异。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这些官员之间又无一不有千丝万缕的家族与社会关系,因之得罪了一个人,就得罪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人也就得罪了全国。这正如王世贞所说,张居正一套偏激的方法是和全国的读书人作对。并且张居正还利用御史和给事中只检具对他不利的人,却不纠察他的行政,这种情况使他们与特务警察无异。而申时行却不同于他,为了表示胸襟开阔,申时行对弹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给予晋级。在每六年举行一次的京官考核中,申时行也力主人事上的稳定,即使有个别降级或罢免也没有一个出于吏部、都察院和翰林院这些最富敏感的机关。这种恕道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也稳定了首辅自己的地位,他被众口交誉为老成持重,有古君子之风。

申时行与万历皇帝。幼时的万历帝可以说只需尊敬两个人 ,就是首辅张先生和大伴冯保。经过张居正一案后,皇帝震惊过后对群臣都带有疑忌,当然也包括申时行。当时进行大规模清算,只要与张居正有联系的官员都被大肆打压,而

那些曾被张贬黜的官员很多都被看做“道德楷模”被迎回。申时行想要洗刷“张居正私人”这一标签实属不易,更何况后来还取得皇帝的信任。被委任为册封正使之一,又被派为总览大峪山今上陵寝的建筑工程,并到施工之处巡视多次,他报告一切进展顺利,万历大喜之下还特赏首辅申先生,可以看出,他和万历之间的关系已由协调进而为亲密。申时行虽然审时度势,不会讪君卖直,却也不失臣子本分,不时会有进言,例如,不放弃经筵这一形式,来保护皇家的威严,只是在时间上稍作通融。又比如委婉地请求今上放弃他禁中内操。很多人都说申时行就是一个和事老,以为只顾目前适用,放弃原则,可是如果不是他采用恰当的方式调停,很可能造成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冲突,而这之间的平衡点是很难把握的。而且明朝的官员为了名留青史都有一个喜欢以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姿态在御前谏言,申阁老防患于未然,确已尽到了从中调剂的职责。如果没有申时行,或许万历与百官的对峙会提前很多。

申时行与文官集团。起初,申时行应该是个尴尬的存在,皇在上皇帝对他既信且疑,在下,他虽是文官首领却被视为“张居正私人”,可以说两面不讨好。在后世多数批评者的眼中,申时行是一个“首鼠两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既无主见,也无能力,更无作为的人,特别是申时行入主文渊阁的这九年时间里的作为,和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实在是过于平静,以至于有点波澜不惊。但是正是有这样的一种类似润滑剂作用的人物的出现,才使大明帝国的经济和民生得以短暂的休养,才能期待以后的发展。他才是真正深谙儒家中庸之道的人,与其说他圆滑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变通。其实,在申时行的心中也有一个“万历之治”的灿烂理想,但是他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像张居正此等“没有独裁的地位,却有独裁的地位”的人物尚且无法改变这个帝国的弊端,他这样一个既无“背景”又无“身家”的人何以能做到呢?况且在他看来,此时的大明帝国真正的问题在于文官内部矛盾。他是一个现实的人,他知道与其暴露个人的阴,毋宁提倡它们的阳。

申时行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万历十二年及时将帝国从关于张居正的一切争论中拉了出来,避免更多的人事动荡。但最终王朝中兴还是没能成功,虽然申时行也不断后悔未能让皇帝成为一个有为的君主,但这是皇帝本身的问题,还有体制的问题,岂是申时行所能掌握。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四)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不是专业历史研究员,不是历史发烧友,仅仅是多了一丝求知欲,决定用两日看完这本美国学生的教科书《万历十五年》。寐前餐中,大概只能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就比预期多用了一日。书不厚,正文只有200多页,生硬的理论内容我大都略去,但还花掉不少时间。个中原因,是思考的时间太多了。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不管你了解或者赞同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与否,这本书都可以作为一本历史观和哲学观的启蒙读物来看。

这本书在学界固然自出世洛阳纸贵,但在坊间开始口口相传好像还是《明朝那些事》火了之后,读者求有没有和《明朝那些事》类似的书,这本纯学术性著作才被推荐并熟知。二者写历史的方法相似,不编年,不传记,依照作者意图作出相应的排列组合。但《明》作为故事小说看很好,风风火火,几百年风云变幻一个月看完,大呼过瘾。但是看完后会觉得除了感叹一下沧海一粟,时过境迁,接着就可以重新梳理心情去看下一本书了。书里写的故事很精彩,根据事实写出来的事情所以难免重复,所以我觉得《明》有一个缺憾就是没有把历史中轮回宿命的东西的升华出来,写地更加震撼心灵一些。《万》在点评李贽万年论史的著作时说“大段文章照史书抄录,所不同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见改换章节,编排次序,再加上若干评论。”其实这个中性的点评也挺适合《明》的。作为美国学生教材的《万》又在深度上如何呢?

《万历十五年》第一章“万历皇帝”,看得我饶有兴致,因为和《明》用的是同样的笔法。9岁小皇帝成长,首辅张居正的勤政,通过一个个事例刻画地栩栩如生。看着看着不禁想这是不是又是一部借古讽今的作品。比如我发现原来中国官员需要官员打伞的传统是文化的传承啊~~!因为古时上朝,雨雪不断,但是官员要手持牙笏,所以批准由张伞的随从一同进宫上朝。但时至今日,牙笏没了,随从却传了下来~~于是就在这种看故事加上自己的发散中结束了第一章。

接下来的三章就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历史环境的情形及形成原因。(自此一下三个自然段均为我自己的一些薄见,不是书中黄先生所述)万历皇帝从起初的主动好学,准备励精图治,到后来的不理朝政,这和当时的文官强大有很大关系。皇帝和文官间缺少一个丞相形成一个三方博弈,所以皇帝只能以消极来作为两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这样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所以1587年就正好形成了一个转折;张居正生前的飞扬跋扈变成身后差点被挖坟掘墓,作者通过史实精妙的分析,但是最后也没有给张居正盖棺定论,很巧妙;申时行这个人物我在读此书之前是压根没听说过的(惭愧),他的特点是中庸,温厚,这种人最容易在政治斗争中存活,但是也一般没有什么大作为的,他的目的就是在他的任期内国中不要出什么打乱,自己不求名垂千史,只求不要遗臭万年。他个人是实现了自我,但是放在打历史的条件下,他无疑也不能被打高分。张居正死后的被清算,致使申时行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甚至把张的一些积极的政策给取消。比如张

居正在位时的丈量土地方法被取消,全国要重新丈量以供税收。这样,张在位时一些秉公执法丈量十分详尽,把政策贯彻得力的官员反而因为新丈量方法的不同导致两次丈量土地偏差过大而被指责;一些张在位时模棱两可的官员此时却变成了有功之臣。

第五章讲了海瑞,这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官,真的没对历史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他的唯一作用就是当作了世人的楷模,时至今日依然是这样。他严格按照法度办事,国家给的年奉根本不够用,所有官员都在利用各种潜规则为自己中饱私囊,而海瑞依然只领固定的死工资,以至于在死后连做棺材的钱都没有。于是可笑的就是在道德高于法度的社会中,往往不道德却占了大多数。(似乎又在借古讽今)海瑞的官越做越大,但始终没他的名声大。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名声耿直的建立的确是在一件件为民的小事中而不是当时流行的“讪君卖直”中建立的。无奈名气实在太响,内阁首辅张居正都无法安排给他工作,安排的低了人民不愿意,太高的话以海瑞的耿直作风和威信自己可能就没饭吃了。最后找了一个二品大员,类似“齐天大圣”式的摆设职位给他。海瑞此时不干了,连孙悟空都看穿的把戏自己岂能忍气吞声,他给张居正写信,希望大人能帮帮自己。这时聪明的张居正找了个轻罪干脆让他回家赋闲了。这一去就是15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毕竟知识分子还是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下台后,海瑞以72岁的高龄重返仕途,以为自己可以老骥伏枥,但是没想到安排给自己的还是给百姓膜拜的不能动的佛龛,自己成了政治家愚民的玩

物,给皇帝反应,万历却还是只了解,不处理。于是海瑞连续提出七次辞呈,却没被批准,因为官员不能违背民意撤掉海瑞,而海瑞却极度地对政治失望了。正当矛盾激化时,在1587年年底,海瑞突然去世。政坛顽固的障碍被扫去,海瑞永远活着人民心中。

再说军事方面,本书第六章给我们还原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戚继光,作战英勇练兵有方的民族英雄固然鲜活,但是他由于张居正的赏识而发迹,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和张首辅的密切联系我却是首次耳闻,尤其是他向张居正献美女“千金姬”的这种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但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跃然纸上。张居正垮掉后,戚继光由于被人污蔑与张同谋,妄图谋反,致使兵权旁落。而“戚家军”却是一支严重依靠唯一精神将领的军队,所以明朝的军队也开始走向衰落。而申时行在当时是最有可能为戚继光翻案的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力大,精力不够?)申时行把自己的大半心思全放在了重树大明朝礼数上,而万历皇帝爷也在和自己的大臣玩着年复一年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博弈。于是在1588年1月17日,戚继光郁郁而终。而就在这一年前,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了全面征英的历程。

王小波说此书似一面镜子,我的确在万历的优柔与矛盾,申时行的努力寻求平衡等等上面看到了自己,以及自己对历史的新的感悟。

我的这篇文章在此可告一段落,因为本来此书的后三章依次选了文官、武将、思想家三个代表人物来写。但是我没想到最后一章对我的震动如此之大,所以接下来可以另开一篇来单说说第六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五)
《万历十五年_读书笔记》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1587年的中国,万历十五年,谈不上浮萍破碎,风雨飘摇,就像是冬日午后的太阳,虽然还是在散发着光与热,但却已不复当初的荣光。一个庞大的帝国,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地维持着向前的步伐,时不时被鞋里的沙硌得脚疼。

平淡却不平静的1587,有着万人崇仰的民族英雄,有着模范的官员,有着激荡的思想家,同时也有着灰心丧气的皇帝,有着变法失败的首辅,和一个腐朽却依旧难以撼动的制度。 虽贵为天子,但万历在很多的事上却无法遵从自己的意志。很有趣,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都是越来越集中。但在明朝,在万历这,中央集权的程度却不增反降。遥想朱元璋开国时期,可谓是真正的说一不二,但万历,在立储这种大事上,却要被文官集团所要挟。文官集团占据伦理道德的制高点,拥有对道德的诠释权,对万历任何违反“传统”的事情处处指责。 与其说这是民主的曙光,还不如说这是几十年权利倾轧的结果更加的合适。集权的依旧没有改变,但却已不是集于万历一人。 相比万历,张居正是幸运的。即使不英年早逝,他的改革也很可能失败。改革是和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有冲突的,必然遭受他们的抵抗。尽管张居正位极人臣获得万历的无限支持,但想单枪匹马赢得这场战争也断无成功的把握。而且即使张居正改革成功,也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明王朝。张的改革只是对颓废的政局的缝缝补补,明朝基础的礼教制度并未改变。即革成功,最多中兴大明,延缓明朝灭亡的速度,而无法挽救它灭亡的命运。 海瑞的横空出世只是徒增了一个青天形象和留下一段道德模范而已,并未使王朝的政局产生太大波澜。 海瑞相信严刑峻法可以治国,并将四书中的礼仪道德作为至高原则。殊不知二者根本上不能并列。法律要求严格规范,道德本身则比较含混不清。 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忠实实践最高的道德准则,为此,他不惜冒犯龙颜,直斥同僚,但是他没注意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本身上就是一个混沌的官僚社会,并无明确的法律,甚至法律处处让位与道德,而且海瑞的施法裁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对道德的理解,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思想界也是沉闷的。 由于坚持治国的一元化,即国家基础是传统道德,而传统道德来自于儒家的孔孟之道,尊孔重道,排斥“异端学说”,压制个体的个性解放和独立思考是明朝的必然。这也就容易理解李贽的荒诞了。一方面他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对其学说赞同理解,另一方面对儒家引申出的清规戒律持怀疑态度,追求个性解放;一方面他是一个传统儒家思想的信徒,另一方面他又是唯心主义的鼓吹者的,他集中体现了王朝深处思想的矛盾和危机。 年轻的万历失败了,立储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张居正也失败了,他甚至连自己的名声也没有保住。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他们就像是一潭死水里面偶有的微澜,注定壮志未酬,甚至,身败名裂。寂静的黑夜,只有着贪婪的沙沙声,一点一滴的在侵蚀着古老帝国的血脉。黑暗里的先行者,虽然各自努力呐喊,却还是无法唤醒大部分的人来撼动黑暗。

万历年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分界线,从此明朝的统治就无可救药的走向了下坡路。归纳《万历十五年》,万历年只是明朝建国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则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其中一切角色注定逃不开悲剧的色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六)
《读书笔记之万历十五年》

读书笔记之《万历十五年》

关键字:1587,张居正,申时行,万历皇帝

其实我看这本书,一直本着对历史的一种执着和热爱。我也不知道改如何写这篇东西。我先给大家介绍下黄仁宇先生好了!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国民党军官!曾抱着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的梦想去投戎杀敌,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这么做。。。。中国共产党解放中原大地之后,先生赴美研习历史,开始了弃戎投笔的生活,并于一番煎熬之中,用自己的双手拾起一部大历史观!先生主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以简单的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正是《万历十五年》的精彩之处!!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虽然少了一位拿破仑,但却多了一位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万历十五年,即时公元1587年,明朝万历年间,这是正处西班牙无敌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其实在这年,表面看是平平淡淡地一年,但内藏无数暗涌,且发生一些极易被历史学家们所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虽看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后面发生重大事件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黄仁宇先生,也就是从这些末端小节开始,带我们进入大历史观之旅。。。。。

1587年,是张居正死后五年,申时行担任首辅已经四年,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张居正吧,自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首辅其实变了实际上的宰相。只是没有个职位而已!他在位之时,也是万历的第一个十年,即是1572-1582.是本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北方虎患不再发生,东南伪患也已经绝迹。承平日久,国家的库户随之日渐充实。而这些超出预计的成就,自然不能不归功于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这也怪不得张居正偶感腹疼都可以令皇帝亲手调药给先生食用。这时圣慈太后对张居正也是言听计从。。。而他也掌握了官员的任命和人事大权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树大招风,他理所当然的招致很多大臣不满,于是在给万历皇帝的奏折中,几次接到弹劾张居正的本章。说他作威作福,以自己喜好而非国家利益为前提来升降官员。更有甚者居然指出皇帝要为这个负责。本朝历代有个习惯,就是官员一旦受到弹劾,官员会为了自己的气节而辞官!张居正自然不例外。。。

这里我又要插点题外话了,明朝的官员,尤其是文官,是历代以来最最有气节和文人气息的官员,他们十分固执,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为国家好的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哪怕皇帝要杀要剐也在所不惜。所以经常出现群臣和皇帝对峙的场面,例如万历皇帝立太子一事就完全可以领略文官们的精神。。。。还有与之对应的,明代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怪卡的皇帝,正德皇帝的整天微服出巡,还有一些木匠皇帝什么之类的,其实都是一些专业人才,只是错投帝王胎。。而万历皇帝,更是创下了历代皇帝以来不上朝的记录!!而原因,多是因为那群文官与皇帝的对峙。。。。

回归正题吧,皇帝当然不想张居正辞职,所以就哀求张居正留下,并且要重重的处罚那些弹劾的官员。张居正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宏,就要皇帝从轻处罚,这使得皇帝觉得张居正才德兼具,十分兴奋!但其实,皇帝不收拾这些人,自由站在张居正这边的人收拾他们,这些弹劾的人,要不后面是死于非命,要不就被流放。。皇帝对这件事感到惊奇,但很快就明白过来。后面慢慢这对张居正产生隔阂而开始任用身边宦官,身边宦官也慢慢升为最高级别的司礼太监,随后慢慢发展,也就产生了历代以来最严重的太监专政。。。其实也预示着王朝的衰败吧!后面,随之张居正因为父亲病逝而辞官。自己又在1582年突然暴病身亡,而张居

正死后更被清算和抄家,皇帝此时也掌握真正的大权。明朝至此再无张居正,接下来是张四维,但本书并未详细记录,而更浓重的笔墨,落在了申时行身上。。。

申时行担任文阁大学士的时候,一般都充当着一个和事老的角色,也是他从横朝堂多年,并且吸收张居正的经验教训得来的吧,故此他在人事安排方面也做得相当圆滑,例如1587年又值京察之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宣扬他作为大政治家的诚意。京察每六年举办一次,全部京官都将会被考核,各地巡抚也在考核之内,他与张居正不同的是,他力求人事上的稳定,于是政府便让大小官员各安其位,故此京察的结果就是只有33人降级和免职,并且此33人之中没有一个出身于吏部,都察院或翰林院这些传统上最富敏感的的机关,这种恕道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也稳定了首辅自己的地位,他,也被众口交誉为老成持重,有古君子之分。。。但是,就是因为他不敢触动上层的利益,不敢进行改革,也进一步促使明朝的衰亡。。。。

关于申时行,其实他的执政记录相当复杂。可在1587年执政中,更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就在1587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这年,辽东巡抚注意到一个建州酋长正在逐渐开拓疆土,吞并附近的部落。他感觉到了养虎将要为患,就派兵征讨,但出师不利。巡抚认为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其部下开原道参政不照命令办事,而坚持其个人改剿为抚的主张。于是巡抚参劾这参政的奏折一到京城,被参者反而得到了京中监察官的同情,反而他们又出来参劾这位主剿的巡抚。申时行认为这完全是一件小事情,不值得引起内外文官的不和睦,于是又以和事老的身份出面调停,建议皇帝视双方的互相弹劾已彼此对消,也不再作为是非可否的追究。于是!这位酋长今后得以为所欲为,而且还能继续利用本朝内外官员的不和来发展他自己的千秋大业!这位酋长并非别人,他的名字叫努尔哈赤,若干年后,也被称为清太祖!! 也就是申时行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事方针,并不能永远做到弥患补阙,相反的,有时候造成的严重后果,竟会大大超出他的始料未及!

还是申时行当值之时,1586年初,皇帝立储的争执已经肇始,但就在这前后,万历皇帝已经发现他想做的事情统统不能做到,于是他想励精图治的念头就一天天减退。随之而来的又是群臣上交的奏折指斥他的荒怠。更有一本奏折说如果皇上不接受他的意见,天下臣民必将视之为无道,而列祖列宗也必将痛哭于九泉。更夸张的是,皇帝刚刚批示说此人语无伦次,应当降级外调,另一个人又接着奏上一本,内称皇上朱批不合适,说那位进谏之人乃是忠臣,不应降级反而应该表扬奖励,以表现虚怀纳谏的人君风度。于是,这种“上下否隔”的情形已开端,至到1587就更加恶化!

此时的申时行也只是顾虑到有这种可能性时,万历的王朝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迈进了! 这一年岁暮,也就是1587年末,更是发生了一件事——皇帝所使用的监视内外的秘密警察—东厂遭到了攻击。那些服务于万历的内臣们纷纷被参,万历皇帝就更加没有实权了,所以,年轻的皇帝为此更加心灰意懒。他本来对早朝和经筵感到极度厌倦,指出他就拿定主意,今后他再也不愿意公开接见这些不诚实,口是心非的臣僚了。而他也隐居在深宫,一直于他的贵妃郑氏共呼吸。。大家试想一下,一个皇帝多年不上朝,这个朝堂还有什么威严呢,也就是1587这年,万历皇帝开始了他从此不上早朝的生活。。。。。。而万历皇帝,也就变成了活着的祖宗!

又是这年,1587!万历十五年,我们明代著名官员,著名古怪,著名清正廉洁,甚至到了极端的模范官员的份上的海瑞,也与世长辞。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也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却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而其实他的极端,都通通不能在王朝有所建树,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同样也是这年,1587!万历十五年,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也将星西殒,我们古老的帝国也失去了一个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也就注定在三十年后,本朝的官兵和努尔哈赤的部队交锋,缺乏戚南塘将军苦心孤诣拟定的战术和强调的组织纪律,结果当然是众不敌寡。兹后八

旗军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取代明代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1587年!明朝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黄仁宇先生说道:表面无事可记四海升平,可是事实上大明王朝却是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我读这本书,最大感觉是被黄先生明察秋毫的观察力所折服,他能从其他历史家看不到的东西,或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一个王朝衰亡的真正原因,而非人云亦云。可能他本身并不是学历史出身,而是军官出身,所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定超出了只知道整天专研在研究古书的那些历史学家。而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新体验,和观察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也带了给我无尽的思考,我们之前所作的一切,是否也会给今后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偌大的王朝在1587年发生无数看似末端小节的一切,却带来的是往后明王朝的没落和衰亡,更别说我们个人本身了。其实我们通过这本书,更重要是以史为鉴,通过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来对今天有所建树。黄仁宇先生的著作,总能让大家能在轻松阅读中开阔视野,发掘新的问题观点。其实我们的集体,企业,乃至国家是否都应该从《万历十五年》中获得什么呢。。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篇七)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梦想,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未曾得到这样的机会。然而有信得此机会的人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完成了匡扶社稷的使命;而另一类人却是失败的,他们雄才大略、志存高远,然而却生不逢时,最典型的莫过于闻仲、子婴,这之中自然还应添上一个崇祯皇帝。历史须有公允的批判,虽然这批判有时不那么一致,我们所知道的崇祯皇帝仅是亡国之君,事实上,他也算得是一个魄力非凡的政治家。他禁朋党,求国策,整饬边防,事必躬亲,就是这样一位明君,王朝却败在他的手中。

崇祯与他的祖父相比,似乎来自不同的星球。他的祖父是万历皇帝,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记录的皇帝,万历几十年不上朝,而崇祯事必躬亲,既是如此,为何明朝在万历年间平稳地过了几十年,而在崇祯年间旋即亡国呢?这其中的差异,绝非空洞的“历史的选择”之类说辞能解释,《万历十五年》则为我们洞悉了其中的秘密,对明朝,甚至几千年来的中国,做了体制上的深刻剖析,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万历时的明朝已是一个极度僵化的体制,文官集团延续开国以来的种种作为,而应用于今时今日的不同情况,说白了其实就是“比着框子买鸭蛋”。在这样的体制下,皇帝是仅仅为了代表天意或标榜道德而产生的,他终其一生并不能掌握多大的权力,而更像是被整个官僚集团绑架了。官僚们需要的是一个甚无主张的皇帝,而这也并非是对皇帝的不敬,在他们心中对皇帝还是怀有较大限度的敬仰和服从,可悲的是,这样的文官集团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将所有国事都可以安排得妥妥当当,从而造就了一种连续的稳定。但是,这种稳定是以牺牲发展为代价的,保守稳定的体制不愿意也不可能接受技术进步所必然携带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所以万历几十年不上朝,明朝仍然可以运转的井井有条,而崇祯想要着手变革,结果只是越帮越忙,只是在不断地对这台机器产生破坏。万历时期张居正曾利用他的权势和威望进行变革,然而他一逝亡,改革的绝大部分成果也就付诸东流了。凡此种种都说明这种稳定的体制不需要变革,如果崇祯不是一个魄力非凡的皇帝,那么明朝或许还能坚持几十年。

《万历十五年》就是基于对这种体制的深刻见解,全面描述了明朝政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万历皇帝或励精图治或宴享安乐、张居正的独裁或申时行的调和、戚继光的创造或苟安、海瑞的廉洁奉公或其他官员的贪污腐败、李贽的进步或耿定向的保守,不分善恶,在这魔咒般的体制下统统无法产生有意义的结果,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而名裂。这就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思考,事情为什么会如此发展?《万历十五年》给出了答案:“其中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能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首辅,下至百姓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受祸。”在《万历十五年》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描写张居正的部分了。在当今时代,也许不再有人会幻想出现什么青天大老爷,一个人功可抵过,便足以宽慰,可张居正就是这样矛盾的一个人。张居正私生活极端奢侈豪华,其父过世时,他归乡所乘坐的轿子需二十多位轿夫抬,里面有卧室和客厅。他死后被抄家,万历皇帝才发现张居正的田亩金银不计其数,还有许多绝色佳人。张居正也贪污,贪污的款项

却是提供给戚继光做练兵之用。张居正自然也会结党营私,悲哀的是这又是他施展抱负的前提。在政治上,张居正可谓雄才大略,堪称国之重器,他既能高瞻远瞩,又能了解各种人事的机微,从而在政治斗争中游刃有余。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文官集团的作风,其要求是力图振作,然而过于严厉以致抗拒丛生。张居正也是天赋异禀的理财高手,但明朝的财税问题从开国初就一直盘根错节,就在这种情况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此外,张居正改革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有的官僚徇私枉法,扶植地主和高利贷的利益;却也有年轻官员深受四书影响,真能不顾一己安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张居正的改革固然和第一种官员的利益大相径庭,可他也难以得到第二种官员的理解和支持,所谓曲高和寡,也莫过于此了,所以在生前他尚能以权势推行变革,而死后不免抄家累族,大多成果也都烟消云散。历史容不得假设,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若张居正再活十年,那变革自然也就成功了,明朝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文官集团虽不至于彻底改组,但总会在局部产生重大变化。可惜,如今这幅图景也只能仅供后人怅惘遥想了。

第一次读《万历十五年》,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不仅仅是因为它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历史,更最重要的是它分明在讲述明朝的事,却仿佛道出了我们当今时代的许多问题。如果把中国和印度做一比较,可以看出,印度的历史是长久的分裂间杂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史则恰恰相反,所以,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自古而然的,中国似乎总也逃不出同样的历史转轮:大乱——起义——重建——大治——衰落——大乱。现在我们该叩问自己,当代中国是否已走到了相同的历史转轮中?众所周知,十年前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改革家,虽然他的改革失败了,但人民至今还在深深地怀念着他,他在某些方面和张居正极其相似,他就是孙中山。他们都有志于系统改组文官集团,提高行政效率,裁撤冗员;他们都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他们都是财税专家,对经济改革有独到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都把自己当做牺牲者看待。不同的是,这位当代的改革家情操毕竟要高过张居正。历史开的可悲的玩笑仿佛在向国人证明,中国的历史就是在不停的轮回,这位改革家最终也失败了,自古以来,我们所知道的改革似乎就没有成功过的,这一切值得我们深思。当代中国仍是一个趋于保守和僵化的体制,我们的国家还是文官治国,这个集团和百姓的阶层有天然的隔阂,解决问题的办法无非是在两者间搭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可以是从民间推举出来的监察官,或者是直接从百姓中推选出的官员,但是这样的官员必须对他的选民负责,而不是对上级负责。纵观历史发展,时代还在召唤新的张居正,我们不要求他的道德有多么高尚,只要他能变革这个僵化的体制,也许很多的“张居正们”在这种体制下被埋没了,也许新的张居正根本就没出现。

另一方面,《万历十五年》中谈论的技术和道德问题也对今天有很大的警醒。一个王朝想要单纯依靠道德来治理它的臣民是不现实的,道德不光是空而大的,而且它的作用也确实值得怀疑,越是提倡道德,就越显得虚弱。凡是能先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就扯上了道德,因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更不能代替法律。国家若是依靠道德,那要么是牺牲发展的稳定,要么就是大厦将倾。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当代中国和古代王朝的相似点,但却找不出当代中国会做的更好的理由。在延安,黄炎培先生和毛泽东同志曾就建立新中国一问一答,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中国到底能否走出这个周期率还有待商榷,因为现在我们确切地知道我们还处在这个转轮中,可是变革这种体制的契机究竟又在何处呢?一

种僵化的体制可以长久地起作用,但一旦技术的累积到达一定程度,那必定会产生变革。这时的变革就不再是和风细雨了,而是让人胆寒的暴风骤雨!可悲的是,历史转轮,世间已无张居正。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