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诗经描绘女子笑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08    阅读:

篇一:《《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诗经》中描绘了众多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其中描绘女性形象的笔墨尤为更多。她们或大胆活泼,或果敢反抗,或多情胆怯,或美好贤淑,或勤劳坚强,或哀伤悲怜,或情感真挚。本文主要分析一下《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同时透过这些情态不一的女性,追朔历史,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女性最真实地生活状态。

关键词: 《诗经》 女性形象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诗歌在《诗经》中有很多,而这些作品又多是以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来照亮主题。总的来说,《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大胆活泼的少女

《诗经》时代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时期。这一时代前期,人们思想相对开放自由,民风豪放淳朴,没有像后世那样受到太多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文化心理沉淀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历史文化条件下,《诗经》中出现了一些思想行为相对开放大胆的女性,她们不羞涩、不保守,勇敢大胆地表达出对爱情的渴望。

如:《召南·摽有梅》中青春可爱的少女,在梅子树下击打梅子,看到梅子纷纷落地,树上的果实由“其实七兮”到“其实三兮”,从而联想到青春易逝,时不待人。强烈渴望爱情到来的她,便大胆地对男子示爱,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简单、直白的表白,没有丝毫地做作,显示出女子大胆的一面。与之相似《郑风·溱洧》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籣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女曰:‘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在郑国的阴历三月三日这一天,大地回暖,艳阳高照,男女老少齐集到溱水和洧水岸边举行祭祀,祈神求福。姑娘说:“去看看吧?”“已经去看过了”,小伙儿说。“不妨再去走一走?”诗歌中女子不愿呆在家中,喜欢去看热闹,从侧面表现出了她活泼好动的性子。而且她毫不羞涩的大大方方的去邀请男子一起去看热闹,并且把开怀的笑声洒落在宽敞的洧水岸边,也表现出了她不同于其他女子羞涩胆怯的大胆开朗,活泼的性格。在《郑风·褰裳》中的女子也将她大胆可爱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妙龄少女在河边直白而大胆的对着自己心仪的男子喊道“子惠思我, 褰裳涉漆。”示意他过河与自己相会。见男子迟迟未过河来,在岸边翘首等待的女子,急躁之中向心仪的男子撒娇的抱怨道“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她有趣的言语行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她的大胆、活泼。

此外,《邶风·匏有苦叶》中一位年轻美丽的怀春少女,在旭日东升、大雁和鸣,匏叶枯黄、济水上涨的深秋,在河岸边“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当苦苦等待的女子终于见到河对岸的心仪男子时,直白的告诉他“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自己希望佳期快来的焦急心情。诗歌中女子敢于打破女子的矜持,敢于直面表达自己的爱,也充分地体现了她可爱大胆的一面。

二、果敢反抗的少女

旧时代,女性无论在政治、经济、生活,甚至感情上,都处处受到压迫与束缚。俗话说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一批勇敢的女子,冲出封建的牢笼,打破礼制的枷锁。她们执著于情,痴迷于爱,对强加于自己的婚姻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召南·行露》中的女子被一名已婚男子看中,碍于礼教的压制,女子先是礼貌的表达了她的心声“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婉转的拒绝了男子的要求。然而那个蛮横无礼的男子却不肯罢休,无中生有,造谣诽谤,以上公堂打官司相威胁,要挟并强迫女子嫁给他做妾,但女子斩钉截铁,大胆而坚决地表示抗议:“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她不惧舆论,不畏强暴,坚决拒绝了自己不爱的男子的无理求婚。“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女子大义凛然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口气,再次表明了她不畏强暴,坚决抗婚的态度,也表现了她维护人格的尊严和爱情的坚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鄘风·柏舟》中描写的则是一位少女强烈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坚决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女子看到河里漂浮不定的柏木舟,从而想到自己的婚姻,想到那个“髧彼两髦”的人才是自己心目中“实维我仪”。为了真挚的爱情,她毫不畏惧父母之命,勇敢而坚决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凳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然而,少女的恋情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与认可,还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女子誓死也不改变主张,并对父母不能体谅她的心情而发出了的愤懑之音“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之死矢靡慝”坚定地誓言表明了女子坚决不屈父母之命,强烈追求婚姻自由的决心。而在《鄘风·鹑之奔奔》中,鹑鹊成双配对的宿居一处,喜鹊配对成双地相随飞翔,女子看到鸟儿这样,不禁想到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人呢?想到自己嫁给一个非出己愿的丈夫,想到“人之无良,我以为兄”“人之无良,我以为君”那样的一个心地丑恶的“无良”之人自己却不得不敬为兄长,尊为天地,内心便抑制不住的阵阵悲伤和愤恨。诗歌中女子没有激烈的言辞,只有简单的两句话语,却无一不表达了她对旧婚姻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与此同时,《王风·大车》中的女子更为勇敢,可谓是女子中的典范。“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女子穿着“如菼”“如璊”的大红嫁衣,坐着美艳华贵的婚车,理应眉目含情,满面春风,因为只有所嫁之人非富即贵,才会有“啍啍”“槛槛”的“大车”这般排场的仪仗。然而女子却满目愁云、黯然欲泣,只因为那所嫁男子并非自己心仪之人。裘衣锦食不是她所要的,为了追求幸福,婚姻自由,她不顾世人的嘲讽批判,流言蜚语,毅然抛弃唾手可得的富贵,大胆的逃婚,并要求心仪男子冲破礼教的束缚,勇敢地和自己逃出家门私奔,最后与意中之人自由结合。面对爱人,她更是用生命作为爱的抵押,发下“谷则异室,死则同穴”你若不弃,我便不离,生死同依的爱的誓言。作为一个生在封建制度下的旧时女子,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自与男子情定终生,甚至违背礼教大胆逃婚,不仅要受到世人唾弃,甚至要处以极刑,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多情胆怯的少女

封建社会,男子为尊,女子只能处于依附地位。《诗经》中的女子不都是大胆活泼,敢于追求幸福的,也有一些少女,矜持畏缩、多情而胆怯,她们把自己最真实最真挚的情感埋藏在心底,羞于向心上人表露。如《郑风·将仲子》:

这首诗歌是一个姑娘对其心上人思念万分,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迫于世人舆论的压力,不敢让他前来相会。诗歌中“仲可怀也”表明了女子对心中所爱男子的思念,但“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使得她不敢大胆的与心上人相见,面对面的直抒情怀,反而一再嘱托那热恋中有点情急,想要翻墙过园前来相会的男子“无逾我墙”“无逾我园”。诗歌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语言,

将一个多情而胆怯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又如《郑风·山有扶苏》,在一个山清水秀、花开鱼游的郊外僻处,姑娘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并不是为了看那美丽的风景,而是有意等着倾慕之人的到来。在见到心上人到来之后,姑娘心里虽然很高兴,可嘴上却羞于表露对男子思慕不已的真情,而是用“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不见子充,乃见狡童”一连串有趣的奚落俏骂来掩盖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诗歌中所描写的那种奚落俏骂,将小女儿的那种多情而胆怯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美好贤淑的佳人

女子的美好,或高贵、或质朴、或妖冶、或典雅,各尽其态,各展其颜,然而那少女的一抹灵动的美好,却也让人按捺不住的怦然心动。如《邶风·静女》:诗歌描绘的是一位女子与心上人在城隅幽会。诗歌的第一句“静女其姝”点出了主人公是一位怀风华正茂的妙龄美少女,她与自己的心上人相约在城隅相会,但活泼调皮的她却故意早到并且藏了起来,让痴情的小伙儿等得焦急万分“搔首踟蹰”。美丽善良的静女看到此情景终于不忍心再藏下去。“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她突然出现在小伙儿的面前,并且羞羞答答地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只色泽鲜明的彤管送给他,作为她进一步表达对男子爱恋的信物。“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无论女子送的是“彤管”还是“归荑”在热恋的男子看来,对方赠送的任何东西都觉得是美好的,看到小伙儿喜欢自己送的礼物,少女也感到无比的甜蜜。综观全诗,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形象地烘托出少女的活泼灵动及女子在爱恋中的甜蜜幸福。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卫风·硕人》中,诗人以美好的事物为喻,细致的描绘并赞美了庄姜夫人的动人美貌。现在人们常常用“倾国倾城”来形容一个女子美到极致的容貌,而诗人却没有那样笼统地赞美,而是通过恰当的比喻、细致的描绘,将庄姜夫人的美以美好的现实事物展现出来,使庄姜夫人的美更细腻、真实。

《诗经》中除了直接描绘女子的美好之外,还有一些通过描写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深深地思慕及眷恋来侧面烘托并深化一个女子的美好,就像在《陈风·月出》中: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人在描述女子的美时只是简单地概括为“体态轻盈、姿态优雅”,并没有像《卫风·硕人》中描绘庄姜夫人那样细致入微。庄姜夫人的美,在于她手指像柔荑一样柔软娇嫩,皮肤恰似凝脂细腻而白润,脖颈好像蝤蛴一样优美,牙齿洁白整齐若瓠子,额角丰满眉毛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而诗人在本诗中表现女子的美好是通过诗歌中的男子来侧面烘托的。诗歌中男子对少女一见钟情,汹涌的情意犹如海水般波涛跌宕,从此之后便再也忘不掉那容颜。“劳心悄兮”“劳心慅兮”道出了男子的心声,因为想要见一见那心中思慕已久却总是无缘一见的妙人儿,心中便抑制不住的涌起了浓浓的忧伤。随着时间的沉淀,对那可人儿的思念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按捺不住的想念一点点的积累,最后成为燎原般的焰火,灼伤心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子啊!可以让男子“劳心惨兮”,如此的牵挂思念,不禁使人遐想无限。诗人用男子对心爱女子如此强烈的思念,巧妙的从侧面烘托了女子像珠宝般的美好。

此外,《诗经》的第一首《周南·关雎》中讲述了一个男子对在河边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一见钟情而后一往情深。“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是男子的真情流露,然而越是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终是一厢情愿“求之不得”。之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那位男子的想象,他幻想自己一旦追求到姑娘,一定千方

百计的让她高兴,并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女子空有外在的美丽容貌是不行的,尤其在那样一个对女子要求甚严的时代,女子的德行也是衡量其是否贤良淑德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一个女子能让男子产生与她共度一生的想法,这足以说明此女子不仅仅是“窈窕淑女”其德行的美好也可见一斑。

五、辛勤坚强的农妇

女性,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们看似柔弱、无力,实则无比刚强坚韧。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在苦境中坚强不屈,积极乐观的活着。如《周南·芣苢》,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妇女劳作的的诗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明确地表明了妇女们劳作的地点是在一片长满野菜的田野里,“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描绘了妇女们是如何采摘野菜的,而“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则描绘了农妇们在劳作之后是如何将劳动所得的成果收获。整首诗歌按照劳动的前后过程,详细而深刻地塑造了辛勤劳作,坚强生活的农妇形象。

《魏风·葛履》中的缝衣女也让我们为之感叹。“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缝衣女穿着草鞋,由此推断出她的家庭贫困,并不富裕。单薄的草鞋并不能抵挡踏在冰霜上的阵阵寒意,然而勤劳的缝衣女并没有畏惧严寒,仍然出门去给别人缝制衣物。“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面对贵妇的傲慢无礼,生活的窘迫,缝衣女却能坦然面对,表现了她的坚强。

此外,《周南·葛覃》中“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简单地三句话看似描述了葛藤的长势茂盛,实则为人们留下一个想象空间。在这样一个蔓延了半个山谷,葛叶密的像网一样,几乎看不到地面的藤海中,一位妇女要将这些错综杂扰的葛藤采集回来,实属不易。砍伐时,柔韧的藤茎耗去了她的力气;整理时,带刺的藤叶划破了她的手脚;收获时,藤条上尖锐的硬刺也许会刺破衣服,在她的背与肩上留下一条条辛苦的痕迹。“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采集回来的葛藤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煮成丝,丝制成布,布裁成衣。也许煮丝时开水会烫伤她的手,织布时“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裁衣时细小的针尖儿会扎破她的手指。然而她没有被艰辛的生活打倒,在忙里偷闲回家“归宁父母”的时候,仍然“薄污我私,薄澣我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诗人通过简单地语言以及留有想象空间的巧妙写作手法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勤劳而坚强的农妇形象。

六、哀伤悲怜的弃妇

《诗经》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虽然当时的爱情也有一些自由快乐的,但奴隶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政权、夫权仍是压迫着女性。由于礼教制度的迫害,她们或被遗弃、或被虐待。幽怨、无奈、凄凉的她们成为“弃妇诗”中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弃妇形象。如:《邶风·柏舟》

此诗的女主人公是遭受抛弃后,孤立无援,独自忧愤郁结、痛苦哀怨的形象。诗中女子置身于一支依水逐流飘飘荡荡的柏舟,被丈夫抛弃的苦闷使得她日夜难安。借酒消愁愁更愁,酗酒并不能使她忘记痛苦,无奈之下只能以荡舟随波逐流的方式来放逐内心的痛苦。绝望哀怨的她向亲属朋友寻求慰藉,然而却遭到欺辱与打击,内心的悲愤全然喷发“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最终孤立无依,万分无奈之下,只能向苍天大地抒愤呐喊。

《五风·中谷有稚》中,女主人公是“遇人不淑”而后遭到抛弃。诗中“嘅其叹矣”、“条其啸矣”、“啜其泣矣”三个节层层层推进,全诗从初则的慨然叹息,继而条然悲啸,到终则的啜然而泣,成功而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在人后独自哀伤、怨责、自悔不已的弃妇形象。

与此同时《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被弃痴女形象。《谷风》中的女子和男子相爱结婚后,勤俭持家,努力劳动。但当日子稍稍好过了之后,男子却喜新厌旧另有所爱,最终遗弃了她。在男子新婚之夜,她被迫离开了家。而在她离开家的时候,男子只顾和新欢在一起谈笑风生,连送别都懒得来。她唯有痛心地回忆往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求之。”与之相似的是《郑风·遵大路》 中,被弃的女主人公跟在负心郎的后面,“掺执子之祛兮”“掺执子之手兮”,苦苦恳求“无我恶兮,不寁故也!”“无我丑兮,不寁好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她们,受着封建政权、夫权的残酷压迫,而在这些封建礼教伦理制度的迫害下,她们也只能是被夫冷落、遗弃,落下的也只有幽怨、凄苦和无助。

除此之外《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弃妇诗中此类形象,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篇作品。 诗歌以主人公“我”的形式,自叙了从恋爱结婚到遭受虐待,直至被无情抛弃的全过程。主人公在看似忠厚老实,实则道貌岸然的“抱布贸丝”的伪君子“氓”的花言巧语的欺骗和虚情假意的追求下,接受并轻信了对方的爱情,并且在伪君子“匪来贸丝,来而即我媒”的追求中,“虽子无良媒”但还是同意了“秋以为期”的婚约,最后与“负心郎”订下了终身大事。“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虽然男方迎娶未带上任何聘礼,但主人公不嫌贫爱富,不追求彩礼,自己带着嫁妆,嫁到了伪君子家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每天早起晚睡,操持家务,从无怨言,但伪君子却开始喜新厌旧。当我“桑之末落,其叶活若”年轻漂亮,犹如那嫩绿的桑叶一样惹人怜爱时,对“我”痴情迷恋“无与士耽”。可惜,当“我”为操持家务,多年劳累成像“桑之落矣,其黄而琰”一样颓废黯然无色的时候,伪君子则“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改初衷,反复无常,甚至“言既遂矣,唾于暴矣”,粗暴至极,直至抛弃。

七、情感真挚的思妇

新旧政权交替,社会动荡不安,大量男子被迫随军出征。因此《诗经》中出现了一些留守在家,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思妇形象。

《周南·卷耳》中一位朴素的妇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采摘野菜,一会儿功夫就整整装满了一筐。望着筐子里满满的野菜,本应该感到喜悦的妇人却没有丝毫的愉悦,反而怅然若失,因为想到了那离家远征的丈夫至今未归。于是放下筐子,站在回家的大路边,翘首期盼。急切的盼望使她情不自禁的陷入自己的幻想,她似乎看到了丈夫正努力归来的情景“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然而,妇人自己的幻觉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昙花一现归于现实,这悠悠而绵长的大路,始终不见丈夫的身影。于是,妇人再一次陷入了丈夫未归来的想象之中:是马儿的腿脚不好,还是马儿的眼睛花了,亦或是马儿生病了?诗歌通过妇人自己的想象描写,把一个思夫急切、情感真挚的思妇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

同样在《周南·汝坟》中,“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描绘了汝水边上的一位劳动妇女,无论在水边行走时或在劳动时,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丈夫。当她置身于水边,看到风吹过时,湖面荡起的阵阵涟漪,内心的思念和爱恋像那跌宕的湖水一样,越发汹涌澎湃。想象着忽然有一天“既见君子”丈夫回来,心中的那个老实憨厚的男子没有因有功分爵而变心,“不我遐弃”“父母孔迩”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

除此之外,《邶风·雄雉》中思妇看到飞翔在天空中的雄雉,恨不得自己也能像雄雉一样,“泄泄其羽”展翅翱翔,看看那远征人是否一切安好。每当独倚窗前,听到雄雉的声声哀鸣时,更加让思妇愁思满怀,寝食难安。《卫风·伯兮》中女子之夫随王出征,

篇二:《《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诗经描绘女子笑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十五国风”中有关妇女爱情与婚姻的诗篇不仅占有大量的篇幅,而且独具特色。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创作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诗经》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对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来讴歌和赞美女性忠贞的爱情;来了解和认识当时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对人们爱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 》 女性形象 意义诗经描绘女子笑

Image of women in the "Book of Songs

Abstract Book of Songs "is the first realist poetry collection, which reflects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the middle of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15 MAK poems about women, love and marriage is not only occupy a lot of space, but also unique. Which shape the image of women as well as writing styl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shape of the female image to start to analyze the shape of the female image on the paper to eulogize and praise the devoted love of wome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ailing political, economic, ethical, moral people love life the impact.

Keywords:Book of Songs Image of women Significance

目录

一.诗经当中的爱情诗................................................ 1

二.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 1

(一)婚前女性形象 .............................................. 1

(二)婚嫁中喜悦的女性形象 ...................................... 3

(三)婚后的女性 ................................................ 4

(四)其他女性形象。 ............................................ 6

三、《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7

(一)《诗经》中女性形象创作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 ................. 7

(二)《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创作对现代女性爱情观的影响 ............. 8

四、《诗经》爱情诗中女性形象创作的艺术特点......................... 10

(一)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 ....................................... 11

(二)特点鲜明的形象塑造 ....................................... 11诗经描绘女子笑

(三)深含意蕴的景物 ........................................... 11

(四)生动活泼的语言 ........................................... 11

《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一.诗经当中的爱情诗

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三百零五首中明显的就有七十二首之多”(张西堂《诗经六论》)而《国风》中的十五首诗歌就有四分之一是关于爱情的。正是通过这些爱情诗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女性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等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刻画。有的清新自然,有的柔然绵长,有的激荡肺腑不同的女性形象在诗歌中呈现出来或大胆无畏,或谨小慎微,或哀怨绵长。他们为情而动为情而生,久积在心头的情思如黄河奔流一发而不可收拾。展现出当时社会女性对于爱情的观点和看法,折射出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和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情感交流的表现,是一种发资本性的原始冲动和自我选择。诗经中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女子与男子幽会的《邶风·静女》;女性感叹韶光易逝的《召南•摽有梅》;男女相约出游的《郑风·溱洧》;期盼丈夫早归的《王风•君子于役》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世界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场景同样的主题,这些诗歌无言地向后人讲述着人类祖先对于爱情的理解但和崇敬之情!

二.诗经当中的女性形象

(一)婚前女性形象

1.渴望爱情,主动追求。女性内心对爱情的渴望、追求与呼唤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爱情的习俗。如少女大胆追求爱情,渴望与自己意中人结成连娌,非常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在《召南•摽有梅》中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一位少女面对黄熟又日益变得稀少的梅子,敏锐地感到了韶华的流逝,人生短暂,希望有人向自己求爱的强烈心情,于是少女便即情即景地唱了起来:“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①(《召南•摽有梅》)表明了姑娘想早日寻找到自己的真爱的愿望,语言大胆而直率!而在《邶风·静女》中, 女主人公则活泼诙谐地使用“计谋”来考验男子的忠诚“俟我于城隅,爱而不现”②竟然让小伙子“搔首踟蹰”.诗中女子性格聪明、淑婉,在未得到情人热烈的爱时,女子表现出一种复杂而又反复的态度。然而诗经中的《褰裳》则以更加直白的性占有为目的来表现女子渴望与心爱的男子幽会的场景: ①

②褚斌杰.<<诗经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褚斌杰.<<诗经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1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①

这是一首动人的情歌,又是一幅绝妙的少女怀春图,诗情画意浑然一体。宛若一幅精美的画卷,被后人所珍藏。诗经描绘女子笑

《诗经》中的妇女因较少的受到礼教的约束,因而显得大胆、热烈。如《郑风·叔于田》所写的女子,因为恋人叔外出打猎,在整个巷中就再也没有她可以看得上的男子了。“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②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把女子心里的叔的优点无一例外的介绍给了读者,如叔不但能骑能饮,且勇武英俊,有美好的品德。正因为如此,叔也就成了她心目中最杰出的男子,短短几句话充分表现了女子的心理活动。

2.缠绵热恋,欢快相约。在与情人一起约会的时候,女子更是表现出相当的主动、热情和开朗。如《郑风·溱洧》中,生动的描述了三月时节,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洧河畔,相伴游春。其中两个人的对话足以说明此时女子的心态。姑娘说:“去看热闹吧?”小伙子回答:“已去过了。”姑娘说:“还是陪同我再去看会儿吧,洧水岸边,地方广阔,可好玩呢!”于是两人边走边相互调笑,话语热情却不轻佻。并以芍药花相赠,传达爱慕之情。而《召南·野有死麕》中的女子在收到礼物之时,则与此相反,这位女子的性格似乎很害羞“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③”她让送礼物的人不要过于冒失,以免惹得犬吠人知。

3.相思的女性形象。相会在一起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可两个人还是有分别的时候,这时的女子则愈发显得惆怅不已,对恋人的相思也愈发显得深远。如《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④以“三月”、“三秋”、“三岁”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款款深情在字里行间不言而喻,而这种情意到了《郑风·子衿》则表现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⑤以一个女子特有的矜持的角度,诉说这位女子对男子为什么不主动地前来,为什么连个信也没有的埋怨之情。但是这种心情到《召南·鳔有梅》中则张显出不同,这首诗写女子思婚求偶,盼望意中的男子,早些来向她求婚。这里以梅来比喻青春,以梅越落越少比喻青春流逝不待人。“鳔有梅,其实七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鳔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鳔有梅,顷筐既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⑥”话语虽然不多,却把少女的心思准确的呈现给了读者。

4.失恋女性,为情所困。在两性问题上,女性历来要比男性承受更多的痛苦,然而不同性格的女性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则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①

②褚斌杰.<<诗经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褚斌杰.<<诗经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③吴慧娟.<<诗骚辉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④吴慧娟.<<诗骚辉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⑤褚斌杰.<<诗经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71页

⑥吴慧娟.<<诗骚辉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2

篇三:《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引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闪烁着耀眼光芒。《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虽然《诗经》篇章数量众多,产生的地域、时间不尽相同,描绘的社会风俗、生活面貌不相一致,但是都从各自方面反映了男女爱情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场面和心理活动,塑造了众多的妇女形象。这些形象千姿百态,情态不一,可以通过这些妇女形象去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也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已如滚滚江水,一去不返,但诗经中丰富多彩的伊人们的形象却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回荡在我们心间,也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树立正确爱情观、家庭观、婚姻观提供了一定借鉴范本。一、真实自然、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一)哀婉悲戚的女性形象虽然当时的爱情也有一些自由的、快乐的,但奴隶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权、夫权、族权仍在压迫女性,妇女也深受着礼教制度的迫害,也许一方面是因为妇女的过于痴情,另一方面更由于当时的“诗经”时代,是奴隶主义与前期封建主义的结合体,而让妇女一但坠入不幸婚姻的泥淖,就要遭受着无尽的折磨,过着悲惨的生活。《邶风·谷风》以一个不幸妇女的口气自述了自己无缘无故遭受丈夫抛弃的经历,无一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自叙性的语言,描写了古代妇女痛苦的婚姻历程和悲惨命运,同时也再现了古代妇女的勤劳、善良、宽容、坚韧的性格。“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在丈夫家举步为艰、生活困顿的时候,她义无返顾的嫁到了夫家,任劳任怨,日夜操劳,没有贪图享乐,与丈夫白手起家,创建家业,日子有了起色。“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女主人在操持家务和邻里来往方面尽之全力,实实在在,真真诚诚,然而却遭到了无情的遗弃。“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她对丈夫一片忠心和痴情,虽然丈夫无情无义,冷脸相待,翻脸相向,时时找茬,但她仍然婉言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希望丈夫不要忘记过去的誓言,不要以“颜”看人。当她得知丈夫已经准备抛弃她、休掉她时,她仍然心存和好如初、夫唱妇随的幻想,只是用委婉地口吻责备:“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当白头到老、相伴终生的愿望成空的时候,她仍然忍受着屈辱,她还极力希望丈夫能改变主意;当丈夫已迎新入门,自己被赶出不得不回娘家时,脚步故意走的很慢,希望丈夫能够为她送行。这一结局在当时社会不但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中,“我”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一旦回到娘家,等待“我”的将是更多的屈辱和不幸,如果脆弱一点可能就只有走向死亡之路。

(二)大胆热情的女性形象《诗经》中描写的男女情爱、婚姻等作品,使我们了解了在奴录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尚未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时,那些伊人们是如何去追求情爱,追求恋人,追求幸福的。当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还没有男子追求,她们就会大胆、直率地毫无顾忌地去向男子主动求爱、毫不掩饰自己的求偶心情,敢爱敢恨,无拘无束,洒脱自然。在那个时候,男女之间非但不受“授受不亲”的束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男女婚配。《诗经》中的《摽有梅》、《有杕之杜》、《褰裳》、《叔于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适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适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墍之,求我庶士,适其谓之。”这种从“七兮——吉兮”、“三兮——今兮”、“顷筐墍之——谓之”就足以表现出大龄女子渴望爱情而坦率、大方的表明。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内心的爱的萌动。她们把自己到了的婚配年龄比作熟透的梅子,迫切希望满意的小伙子可以马上来到她的身边快来采集:快来吧,别错过了我。大胆、真挚、坦诚跃然纸上。这种对爱情的渴望、热烈、追求,是符合人性的发展的,是不为礼法条规所约束的。青春易老,红颜易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褰裳》也是一首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戏谑情人活泼甚至泼辣的“我”,站在河

边对着自己的意中人隔岸大喊,挑逗着他涉过河水来看自己:赶快提起衣裳涉水过河来找我倾诉相思吧,千万别错过时机,来晚了就没有机会了,如果你不想我,有的是别人!“我”的话既是玩笑,又是真情,大胆泼辣而不乏真诚,坦率直爽而暗含机智,把自己的一颗爱意浓浓的心和盘托出,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却辣而不憨,爽直中透着女子在恋爱中的敏感细腻心思。《邶风·静女》描写了善良、美丽的静女要与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俟我于城隅”,但她一来到这儿,却偷偷藏起来,“爱而不见”,故意让自己的心上人痴情的小伙子着急万分。当情郎“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时,她再也不忍心让情郎担心,突然出现在心上人面前,给了心上人一个惊喜,并且送给他一个“彤管”做爱的礼物。女孩天真、活泼、真诚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三)彷徨犹豫的女性形象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诗经所描写的另一些少女性格内敛、彷徨犹豫,在受到阻挠和破坏时,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面对社会习俗的束缚,不敢反抗;面对社会礼制,不敢大胆表白,只能把炽热的爱化作深深的相思,埋藏在心中,让自己在无尽的痛苦中煎熬。《郑·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少女在城楼上望穿秋水,等候她的心上能过来,但却是时时不见他的影子。“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女孩牵肠挂肚,魂牵梦绕,忘不了心上人的形象,心上人的衣饰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

篇四:《诗经描写女子的句子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诗经描写女子的句子

2、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5、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6、绿兮衣兮,绿衣黄裹。诗经描写女子的句子。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篇五:《形容女人的诗句》

1、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3、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4、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形容女人的诗句

5、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风。

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7、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8、轻罗小扇白兰花,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0、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形容女人的诗句

11、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13、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招魂

14、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1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7、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19、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

20、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2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2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

23、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李白<清平调词杨贵妃>

2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25、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26、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27、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8、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29、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30、梨花一枝春带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