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正见》读书笔记

编辑:lin13459411179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17    阅读:

《正见》读书笔记

  在仁波切和公众号一样泛滥的时代里,他是一个公认的真的“仁波切”。

  我读他的第一本书《人间是剧场》,要感谢乐开书店和老板蜗牛姑娘,让我有这份善缘。我平常看书快,朋友常常笑话我在“啃书”,可这书我看得相当慢,一方面是因为要慢慢消化,这种书对读者是一种挑战,你必须要结合过往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作者在说什么,“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书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而一方面是不想那么快看完——如果你有过看好书的经验,你大概会明白我的心境:人们遇到一本好书,有时会有这种比较矛盾的心情,又想赶紧看看后面还有什么更精彩的内容,又害怕看完以后的那种怅然若失,仿佛登山者终于来到山顶,也不过看看风景,发呆,思考,感怀一下后转身下山,心中茫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嘛,我就有个朋友在实现了环游世界的梦想之后在所有人以为她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她却抑郁了,因为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扯远了,回到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那时就很想写一篇读书笔记,但终于觉得自己有许多受益却很难成文,满怀感触却不知从何说起,每一个话题都好大,但又和生活息息相关,在那些我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我画了许多红线在书本上,但却无法写出来一篇读后感。

  《正见》听说很久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说这真是一本好书,直到上周因为开讲座,在朋友工作室聊天中说及此书,朋友说有印象,好像有人放了一本在此,转身从书架上找了出来给我,我当时心中想,啊呀原来和此书的缘分在今日。

  人和书也讲究个缘,早了或晚了遇到便都不对。

  如今看小说少了,《正见》翻开以后却像读小说那样津津有味,真的是“手不释卷”,我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点头说“是的是的”,“是这样的”。

  书很薄,168页,印刷大气,许多高深的佛理作者用了最明白晓畅的语言娓娓道来,是那种最“善巧”的方式,这善巧背后,是作者广大的智慧和深深的慈悲,即使不通佛理,看看行文,学学如何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你真的认真读完全书,又怎么会不通佛理?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听闻佛法,作者特意请了明星人物来作序:李连杰,胡因梦,这也是作者的“善巧”,生活中我们常常好心办坏事,也许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学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书中所教授的“善巧”,他耐心地教授了最实用的方法并解释了方法背后的动机,让每个人都能明白并且马上让自己的生活可以受益。

  书的内容很简单,从一个飞机上的闲聊“如何才是佛教徒?”开始,作者用了幽默的语言客观公正地讲述了人们对于佛教徒和佛教的种种误解和偏见,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我想即使是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也能听懂他在说什么,可是他又没有一句废话一个多余的字词,他谈论的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举重若轻地谈论政治经济,军事艺术,谈论爱和恨,谈论生和死,谈布什和达利,减肥和选美,他三言两句就带我们去看到现象背后的实质,他不用道德标准评价和指责,他关心的是智慧的生长,“佛教徒最关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偶尔抽一口烟或有一点点风流韵事,不表示你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被容许去做邪恶或则不道德的事。”(p26)

  他整本书只在讲一件事情:佛法的四圣谛。认同并遵循的就是佛教徒,这是见地,而不是因为穿了红色的藏袍,素食或者禅修这些形式。这是真正智者的书。

  写到这里其实有点惶恐,我何德何能有资格来评价仁波切的书,我只是作为一个平凡的读者,一个时常会思考迷惑的普通人,一个希望“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道者,一个希望从各种先贤典籍中寻找到人生真谛的晚学后辈,一个从南怀瑾老师的系列丛书开始接触到佛法,有幸接触到内观禅修,缓慢走在学佛道路上的末学,一路走来,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地读着佛经听着开示跌跌撞撞步履蹒跚的学佛者,遇到《正见》,似乎把过去学习佛学的一些疑惑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一道光,也许是自己的幻觉,但心中的喜悦却是如此真实,闻思修真实不虚,学佛的道路上真的需要一边实修一边读经一边思考,如此才会有一点点长进,三者齐头并进,才能融会贯通,因为太多时候勇猛不一定能精进啊。

  说再多不如摘抄原文,这是学生时代养成的老规矩了,抄书是学习一本书最好最快的笨法子,抄一遍等于再重新读一遍,我是个笨人,只能用这种笨法了。

  摘抄一些我特别有感触的文字,有许多恨不得整篇照抄,所以非常建议大家赶快去读原著:

  本书的缘起有许多,最直接的一次飞机上关于“如何才是佛教徒?”探讨,我们通常认为的吃素,禅修,戴佛珠,穿红色藏袍,每天磕头做大礼拜,这些就是佛教徒吗?作者宗萨在自序就给出了一个定义,

  “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这四句佛陀说的话,称为“四法印”。“印”在此处意指确定真实性之印记。”(p26自序)

  简单直接,清楚明白,真理都是朴素的。

  因为吃素,有时我经常被人问起是不是皈依了,或者是不是信佛啊是不是一个佛教徒之类,每当此时我常常觉得尴尬,因为自己并没有寻得上师皈依,也没有受过任何戒律仪式,只是纯粹从健康和不愿杀生的角度渐渐吃素并习惯,而且自己也确实喜欢阅读佛经,但对于自己算不算佛教徒,坦白说我一直也很疑惑,我也觉得是要有一个真实的师傅并皈依受戒才算是佛教徒,我顶多算一个爱好佛学的学佛者吧,但是看了宗萨的这个“如何才是佛教徒”的定义之后,我便清明了,这四条除了第四条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明白,基本上都是非常认可的,是通过这些年来听闻和自己亲历的一些事情,结合各种佛经典籍的学习以及内观禅修课程的体验,不出差的时候周四晚上去复旦大学听哲学系的王教授讲解2小时佛经,如此一点点积累慢慢有一些体会,我想也许可以勉强算一个还在路上的佛教徒吧。

  而关于“佛教徒”这个称谓,宗萨首先又定义了“什么是佛教?”他说:“佛教虽然在要义上很简单,却不易很单纯地解说。它几乎是难以想象地复杂,广大且深远,虽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学,却又很难让它听起来不理论化或不宗教化。而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种种文化习俗地影响,更让它变得复杂而难以破解。诸如香、铃,彩色帽冠等宗教性地饰物,固然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同时也可能成为障碍。“(p6”自序)

  但什么令你不是佛教徒呢?

  如果你认为,并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无常,你认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恒常的,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绪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实在有某些情绪是纯然愉悦的,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现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确实本具自性而存在,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认为证悟存在于时间,空间及能力的场域之内,那么你就不是佛教徒。(p27)

  “那么,什么令你是佛教徒呢?你也许不是生长在一个佛教的国度,或出生在一个佛教家庭,你也许不穿僧袍或剃光头,你也许吃肉而且崇拜饶舌歌手或性感名模,这不表示你不能是佛教徒。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一切情绪都是痛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证悟是超越概念的。

  当然你不需要随时随地,不停地专注于这四项真理。但它们应该常存于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随处都忆起自己的姓名,但当有人问起来,你马上就记得,完全不会犹疑。任何接受这四法印的人,即使没有接受过佛陀的教法,甚至从未听闻释迦牟尼佛的名字,也可以与佛同道。”(p28)

  清楚,明白,确定,简单,这就是真理。我想起那个写诗要让路边八十岁的不识字的老太太也能听懂的伟大诗人白居易,佛法要利益众生,它本来就应该如此简单清明,帮助大众离开许多对佛法和佛教徒的偏见和误解,建立“正见”。

  “悉达多对学术论证和科学论证没有兴趣,地球到底是圆的还是扁的,他也不关心,他关切的是另一种实际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p29)

  我必须承认,学佛带给我最大的收益就是快乐的能力,许多曾经觉得是天大烦恼的事情如今可以一笑而过,有时候看到身边朋友为一些人事烦恼,就很想也建议他们学佛,或者,可以从此书开始。

  • ·名人传读书笔记(共8篇)(2015-08-31)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共10篇)(2015-08-31)
  •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共8篇)(2015-08-31)
  • ·红楼梦读书笔记(共8篇)(2015-08-31)
  • ·读书笔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8篇)(2015-08-31)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