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关于事的随笔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7    阅读:

怎样写好随笔
关于事的随笔 第一篇

随笔的写作

一、什么叫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新华字典》解释:"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叙事、抒情、议论"。随笔与同类的散文、小品文、杂文、杂感、杂谈、杂论、笔记等等,有什么区别呢?从形式、体裁来说,很难有区别,都属于散文,又都是短文,格式、章法自由。

最早见的随笔,是南宋洪迈写的《容斋随笔》。他在自序中说:"手目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多诠次,故自之曰随笔。"其实,洪迈并不懒,可谓博览群书。写作也勤奋,内容丰富。他撰写的一部《数坚忠》,就搜罗了大量的资料,反复阅读《太平广记》等书,写成了四百二十卷之多。这部《容斋随笔》是一部包罗经史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评价等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的书。后人接下这个传统,写随笔体的散文很多,直接以《随笔》为书名的也不少。

随笔即随时写笔记之谓也。随笔无非是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所感、所论发而为文。"随"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任凭自己的意思来写。随笔之"随",从时间上可谓随时可写。不拘什么时候,不必如小说那样需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典型形象;或如诗歌那样展开想象、抒发情感,要有创作上的思想准备。

随笔呢,看到、听到、感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就可以马上记录下来。随笔之"随",从空间上可谓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纵横十万里。不拘什么地方,都可以作为随笔的范围、地域,只要有感、有思就可发。随笔之"随",从题材来说,无论大事小事,或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都能作为随笔的内容。随笔之"随",从反映作者情感来说,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齐备,皆能入文;读者读后的感觉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这七情五味,可能就是人间百态。

二、随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随笔的篇幅必短,有一个字数不多的限度。小题故可小做,大题也不妨小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引人入胜。比之长篇巨作的大快文章,一篇随笔,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二千字,要求它描绘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或者塑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自然是办不到的。但正如古人所说:"尝一滴水,知大海之味;从一粒沙石看到大千世界"。随笔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

鲁迅的《风筝》、《一件小事》;盾的《白杨礼赞》;万宝的《搪瓷茶缸》以及《聂卫平也要注意深居》等等,篇幅短小,所写的又大都是凡人小事。正因为随笔的篇幅短小,字数不多,在这个限度内,大题也不妨小做。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2、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李云野的《四季随笔》、巴金的《随想录》、秦牧的《艺海拾贝》等等,就是抓住了一件事情,一点意思,生发开去,如话家长,如聊闲天。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喜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有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由感而发,因情而叙。

3、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朱自清对散文的鉴赏作过绝妙的比喻:"乍一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浓的滋味从口角流出"。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

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辞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

三、怎样写好随笔

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手笔;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而随笔的魅力即依靠着酝酿和记录下这看法的心灵的魅力。由此可知:随笔不必有什么固定的内容,也不必有什么知识性的、哲学性的、宗教性的或什么滑稽性的目的——然而,对这种种题目也并不一概排除。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泼的理解,受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这也不必遵循什么特定的规则。文学本来不外是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反响,人类某种表达习惯的再现。例如,戏剧演出便是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来摹拟生活;此外,还有说书人或民间歌手的说唱、歌谣、信札、谈话——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交流形式在文学当中无不可以找出自己的相应类别。

1、读书越多,落笔越奇

读书越多,是对写随笔的作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而言。读书的概念是广义的,指广泛吸取知识信息。广泛,指纵横两个方面。横的,指各学科不同领域,文史、理工等等。纵的,指除了书本之外,要参与社会实践。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广证博引,联想生发,才可以深思熟虑,驳难辩论,增进思想的光辉和魅力。

各种知识信息是写好随笔的题材源泉,从视听的两方面去吸取。如目前"出国潮"的风起,报告文学《死亡档案》、《乞丐王国》的披露,国际新闻中"世界末日钟"的播放;小草的《日本留学一千天》的出版等。读"书"越多,知识信息越丰富,题材也越广泛,才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联想生发。

2、探索生活,勤于思考

大千世界,天地广阔,皆可涉笔成趣。但要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去探索生活。多看:仔细观察;勤思:善于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能触发灵感。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短"。一个人阅历多了,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短",才能从必然王国大体进入自由王国。 以当前的出国潮自费求学为例,应该说,在日本这样一个经济高压,临时职业无保障的威胁下,出国是要有一些勇气的。要在那里安居随意,以清苦的生活向命运挑战,去抗争、去拼搏。当代青年的自我价值只能在充满荆棘的路上实践。这是主流,也是对当代青年的习惯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

3、娓娓而叙,形散神一

【关于事的随笔】

随笔的表达方式,以叙、议为主。叙事要娓娓动听,朴实无华,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仿佛是作者在和读者的推心置腹、敞开心怀的娓娓谈心。议,要有感而发,袒露至情、真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寄情于议,议中见情。

随笔的中心要集中、鲜明。我们通常说的散文要抓住"神"。具体写法可以抓住一事一物、一点情绪生发开去。联想议论,或叙或议,揭示某个见解、引发一点感触,或者抒发一份真情。章法上较自由,如话家常。力求言之有物,使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兼备。

附录:

【关于事的随笔】

鱼和熊掌可以兼顾吗?

格 老

人最快乐的是选择,最烦恼的也是选择。

吃稀饭还是喝牛奶?穿西装还是休闲服?打的还是坐公交车?与朋友去泡酒吧还是上网玩游戏?看体育频道还是电影频道?

如果这些选择让人轻松,那么下面的选择就叫人为难甚至烦恼。

捡到钱包是留下还是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污辱妇女或是偷东西,是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考试时秩序混乱是独力完成还是浑水摸鱼?上网是诚实待人还是欺骗放纵?

如果这些选择只是让人为难,下面的选择则是对人的考验或是定位。

老板上司提出不合理或让你人格受损的要求是低头接受保住饭碗或职务还是昂首挺胸走人?为了做名星与导演做皮肉交易还是宁肯做个清白的普通人?为官一任是廉洁奉公还是不拿白不拿收受贿赂?专家学者是板凳愿坐十年冷潜心做学问还是剪刀加浆糊名利双收?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存在生与死的选择,但哈姆雷特式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还是存在的。

也许有人说,你的问题太极端,不能调和一下吗?干吗让自己活得那么累?这些问题不是我的专利,是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来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问题并不复杂,鱼和熊掌都是吃的,后者珍贵一点,两者只能吃一种,我就选鱼得了,熊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也不能吃,孟子那时没有环保意识可以原谅。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鱼和熊掌只是孟子的比喻,他的真实想法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下问题就严重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仁义、理想而舍弃生命,那要多大的勇气。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生推销仁义,但并不成功。 奇怪的是失败者的教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此就成了儒家的道德规范,成了中国士大夫做人的标准,让国人活得很累很苦,但翻翻书,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有这种选择的标准,匈牙利诗人蓓多菲写过很有名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令多少少男少女仁人志士视为圣经。我年青时奉作座右铭。

有人说,真理是永恒的,科学实践已经作了回答。牛顿的古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期坦的相对论,都证明没有绝对的真理,人类对真理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今天,航天飞机在太空漫游,克隆动物已经是小菜一盘,克隆人即将问世,机器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克灵顿一边与白宫的女实习生鬼混一边在行使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总统大权,十四岁的巴勒斯坦少女自愿充当人体炸弹惊醒以色列人的美梦,湖北某地妓女坐上了法院神圣的审判台,韩国球迷打出希丁克当总统的标语,我们还要固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吗?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为了仁义道德而放弃物质生活的享受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上帝一百多年前就死了,毛泽东走下神坛也有几十年了,周恩来佩带的为人民服务的微章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雷锋叔叔已经成了雷锋爷爷想做好事也力不从心了。行贿已成了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受贿也成了当官发家致富的行规,三陪业不挂牌的红灯区成了有些地方经济腾飞的秘诀,我们还要高唱廉洁奉公,还要提倡贞操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有多大作用呢?

孟子说法,鱼就是利益、物质,而熊掌就是仁义、精神。他出的二选取一的问题有点不合时宜。孟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绪候争霸的战国时代,他想用仁义去抑制人对物质的无穷的欲望,可没有人听他的,有权有势的王候将相,笑他愚腐,仁义并不能带来土地和臣民。贫民百姓连生存都难,还有什么选择的自由?他的问题其实是出给自己的,最多是和他一样的的读书人的,既要闻达于绪候,天下扬名,又要保持知识份子的所谓人格,确实有点难。他出的二选一的问题并不严密,对于人来说,物质和精神都不能少,鱼和熊掌难道就不能兼顾

吗?

鱼和熊掌都要,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榜样还是有的,鲁迅是一个典型,当我第一次看到有资料说鲁迅曾经买过采票,不大相信,认为那是有人想诋毁鲁迅,中华民族的伟人怎么也钻到钱眼里去了呢?可是它是真的,花了八元大洋,一无所获。鲁迅在世时生活是好的,他在北京的住房连蔡元培先生都说豪华。有学者计算过,他的收入超过百万,是标准的百万富翁。这并不妨碍他教书写作,去批判社会的黑暗,张扬人类的理想。

李嘉城和邵逸夫是有名的企业家,富可敌国。我认识这两个人却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李先生为大陆的文化教育事业捐赠了十几亿港币,办了汕头大学。邵先生捐款建了几十座图书馆,都是为富有仁的好人。最早的还有陈嘉耕先生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可见,为富不仁不是普遍现象。

当代又涌现了一批富翁,我想有些是发了不义之财,也有些是靠自己的本事发起来的。比尔盖茨所以成了无数年青人的榜样,他靠的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也有机遇,他即吃鱼也享受熊掌,但这些成功者是极少数,中国上了福布斯杂志的亿万富翁榜的也不过五十人,据估计中国有五百万人开始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对这些人来说,可以比较好地处理鱼与熊掌的关糸,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只是一种符号,事业的发达与精神的愉悦更重要,一个人不为钱伤神,就可以像马克思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做梦想过,中大采,然后捐赠一半给社会,再给亲人,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令我苦闷的是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即想守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想发财,有点异想天开的味道。

有报道说,四川有一位老师,年轻时被打右派,平反以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他单身一人,省吃俭用,每天下班去菜场捡发黄的菜叶吃,就这样他省下近十万,五十几岁去世时把钱捐给学校要求建立一个奖励基金。我看了以后只感到冷,我尊敬这位老师,但却不理解或者说不赞同他的做法,为了理想或者说为了一种名份,牺牲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不道德的。当然为了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去坑蒙拐骗去巴结权贵富豪,我做不到;或者铤而走险,去走私贩毒,我没这个胆,那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苦苦思索以后,忽然想到,应该用数学的办法来解这个难题,打时间差。孟子设想的是鱼和熊掌同时摆在你面前,只能选一样。如果是先上鱼或者先上熊掌呢?一先一后,两样不就都得了吗?有这样的例子吗?还真有。

东汉有个王莽,在朝做官,非常仁义公正,深得上下欢喜,用现在的话说,形象非常好。可就是他,大权在握以后,废掉东汉的儿皇帝,自己做起皇帝来。有首诗说,“试玉要烧三天满,辨才需得十年期,假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王莽是先要熊掌后要鱼的高手。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高官、企业家走的是这条路,像褚时健还有李国庭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为国家为企业作了贡献,是功臣是楷模,可退休时还是大捞一把,贪污受贿几千万,最后为了“鱼”还是下了水。还有许多没有下水的呢?他们不是鱼和熊掌都得了吗?头上的光环不还是那么耀眼吗?

还有一种方法,先打鱼,不管用什么手段,先把钱搞到手,走私、造假、贩毒、组织黑社会,有了钱再去办实业,再去买熊掌,再去捐助社会慈善事业,同样可以功成名就。现在的社会只承认成功者,这样的例子读者也会举出若干来。

有人会问,你跑了题,这样的人还有仁义可言吗?

对不起,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如果你还有什么鱼和熊掌都能兼顾的办法,不吝赐教。

学会“赞美”

李智平

赞美他人,广义即是马屁,简言之说好话,亦称溜须拍马。有道是拍一时风平浪静,拍一世功成名就。小则让你工作顺利,上司青睐,彼此合作愉快。大则加官进晋爵,青云直上,从此走向光明大道。

所谓的小拍怡情,大拍立业。正是道尽了拍马屁中的无限妙处。古往今来,有多少拍中高手红极一时,位极人臣。可谓风光无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反观历史,又有几多不会拍马之人,美其名曰刚正不阿,一介耿直,高洁清白。在他们其中,又有多少人混得左右逢源,从善如流呢?其结果往往是抱着看若性命的虚名而陪上一辈子的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听好话。只要这个人性的特点一天不改(永远也不会改),拍马之学应有无限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有识这士要看准人性的弱点,本着实践就是真理的名言,从最实用的角度来看:现实社会,人无马屁不立。

拍马也是一门高深的心理学。人们常常说的“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这点和“脸皮不要,百事可为”,不谋而合。

【关于事的随笔】

哪个人前不拍人,哪个人后不被拍?须不知,现今社会,只要是人,从始至终,需要尊重。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管什么人,都想被人拍。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个马屁,无须成本,拍得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正是一拍即合。合拍合拍,不拍怎么合?不合怎不拍?

耶稣在犹太山上讲道时曾经说:“你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先怎样待别人。”当你的人生面对紧闭的门时,你可以利用拍马这把钥匙打开人生的新天地。

有一位颇具文才的作家叫霍尔•凯因,自从生下之日起,他就感觉到一种深刻的爱燃烧在自己的心中,这种爱便是对文学的爱。他出生在一个卑微贫困的家庭里,因为没有钱,所以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完成学业,只念了8年书后他就得辍学找工作养家。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他开始自修文学。没有任何人去教他,也没有任何人鼓励他,每天夜深人静时,在昏黄烛光下,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学习各种文学知识。

获得一本自己需要的书并不容易,为了找到恰当的书籍他经常要走到很远的地方。他挤出时间走遍了家乡小镇上的大大小小的书店,因为没有钱买书他常常要站在书柜前直到双腿双酸甚至麻木。但恶劣的条件并不能成为他放弃的理由。【关于事的随笔】

他开始学着自己去写作,他心中时时涌动着一种渴望,一种自己也写出伟大作品的渴望。霍尔•凯因的作品很有生命力,不过没有人认识他,他没有办法从别人那里取得帮助以便便出版自己的作品。

霍尔·凯因最喜欢十四行诗和民谣,他特别崇拜诗人但丁和欣赏罗塞迪的文学与艺术修养。可是他并不认识罗塞迪,那样著名的大文学家怎么会认识一个卑微的小学徒?罗塞迪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他也认识文学界的很多人。难道就那样冒昧跑到他家里去告诉自己的困境?即使自己愿意这样做,罗塞迪会接受自己的说辞吗?自己努力这么久,难道放弃对文学的执着与努力吗?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终于他决定写了一封信给罗塞迪,在信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自己的困窘,相反他热情地赞美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以及自己对他的孺慕景仰之情。收到信后罗塞迪非常高兴,心想:“如此赞美我的人,一定也是很有才华的人。”命运的门终于在此时打开,罗塞迪终于决定请霍尔·凯因来伦敦当自己的秘书。

这是凯因一生的转折点。自就任新职后,他和当时的文学家密切往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不久,其文学名声远扬各地。

诚心的赞美就有这样不可名状的威力,凯因的马屁可以说拍到了点子上。他命运的改变

随笔-农村事记
关于事的随笔 第二篇

农村事记

——谨此献给我小时候的记忆!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的户口分为两类,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

农业户口的人是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块土地可以养活自家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以前,地可是农民的根,在隔十年或者三十年分地的时候,地挨着的两家人会因为那一分两分的地争得面红耳赤。有些不喜欢吵架的人,会耍些小聪明,在刨地垄的时候会把垄偏向旁边家,这样自家的地能宽个几厘米。当然这样的人很少,平常人也不会跟他去计较,谁是这样的人全村的人心知肚明。分好地,全家人一年的时间都围着地转。 按照农村人的时间,一年大概分为夏收和秋收。所谓夏收就是夏天收割去年秋天种下的小麦;秋收就是秋天收获同年夏天种下的五谷杂粮。先从夏收说起吧,夏收就是在夏天收割冬小麦,冬小麦就是要过一个冬天的小麦。夏收的时间是阴历的五六月份,在农村人的时间观念里阴历比阳历重要,因为红白喜事等重大事件都是用阴历来记事。在收割麦子之前,要把家里所有的镰刀都磨一遍,“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当然小孩也有属于自己的小镰刀。这个小镰刀除了在割麦的时候用,在放学后给牛割草的时候也会用。一入五月份,天儿就越来越热了,麦子也已经逼近成熟。庄稼人三五天看一次,麦子一转黄就开始下地割了。家家都十几亩地呢,不早点,过熟的麦子就会随风落入地里。夏天的天气变化快,抢收麦子就是和老天爷抢好天气。大人一次割五六行,小孩一次割两三行。割完麦子还要把麦子扎成一捆一捆的,便于运输。有三轮车的用三轮车运,没有的用牛车运。从麦地收回麦子,运到自家麦场,烈日晒上几日。村里一人家有脱麦机,拉倒麦场,一家一家轮着脱麦。当然脱多少亩的麦子要相应的给多少钱。轮到谁家脱麦,平日关系好的都会自觉的过来帮忙,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麦场忙活,都等着脱麦呢。脱完后,脱麦的这家会买上十几根冰棍(雪糕),过来帮忙的人一人一根。每个人身上都是土,鼻孔都是黑的,吃着冰棍,聊着今年的收成,是极热闹的!有些籽粒不饱满的麦子,用机器脱不下来,就再用石磨来回地碾,麦粒就会脱落、沉底。最后抖出麦秆,把麦秆堆成一个个小山似的麦垛。在盖房子、烧火、沤肥等的时候都得用到麦秆。在毒辣辣的太阳下把麦子晒个六七天,晒的干干的,咬在嘴里嘎嘣脆,就可以装袋子了。把晒好的麦子拉回去,存在祖传下来的大瓮里,一年的口粮就有啦!这样夏收就彻底竣工了。

轰隆隆地下场酣畅的雨,就能缺什么种什么了。或是种点芝麻、玉米,或者绿豆、油葵、小米、、、

到农历的九月份就开始秋收了。秋收主要是收获玉米,因为庄稼人会把自家的大部分地种成玉米,其他的杂粮只种一小部分。先把玉米棒子掰下来,拉回自家院子里。然后把玉米杆子砍了,用麻绳一捆一捆地束起来,再装车运到麦场,八捆、十捆地拢成垛子。一整年的火力可全指望这些个玉米杆子了,当然玉米杆子也可以沤肥。拉回去的玉米棒子还要晒干了,搓成玉米粒。在以前没有脱玉米的机器,那么多的玉米可真真得搓一两个月了。如果种的是棉花,那可就遭殃了。先得在腰上绑个袋子把一朵一朵的棉花揪下来。拉回自家院子里晒干。冬天的棉衣棉裤棉鞋、娶妻嫁女的被子褥子都得靠它了。完了还得人一根一根地把棉花杆拔出来,再束成捆,最后搬出地来,一点巧都使不得!

等地腾干净了,下过一场绵绵的秋雨,就可以凑着地湿这个好时机耕种了。这次种的就是夏收的麦子。第一道程序就是犁地,有牛的使牛、没牛的使人。有牛可是省力多了,没牛的就得提前好几日跟亲朋好友借好。把牛牵到地里,照着垄的边儿摆置好牛,套上牛套,牛套连着犁地的犁。光是这,还不行,犁上还得踩个人,既要掌握方向,又能保证犁压在土地

上。牛屁股旁边还得守个人,左手牵着牛鼻子,右手使劲甩出牛鞭,照着牛屁股抽。犁完地,心细的人家还得用耙子耙地,就跟猪八戒的耙子一样。犁地是为了翻新土地,耙地就是把大土块捣碎。最后就可以放心地种种子了。这个时候全家老小齐上阵,流着哈喇子的小孩只要能端得起来碗就可以下地“点”种子。先刨个洞,往里面撒上肥料,再点上种子,最后用土埋好。一个个,一列列,一垄垄,一亩亩!这才算中上了庄稼! 忙忙碌碌地种完庄稼,冬天就来了,对庄稼人而言是最享福的一个季节了。天儿冷什么也干不了,也没活儿干。汉子们趁着闲工夫,在阳光正好的正午,席地坐在院子里,拿出所有的铲子、耙子、铁叉子,一一检查个遍。哪个铲子把儿坏了就换个新的,哪个耙子不合适了就修一修。等来年再用时就方便了。妇女们这会不下地了,这才是女人样! 她们团坐在家里,边唠家常边做布鞋、打毛衣、织毛裤、做衣裳,针线活做得好极了!庄稼人冬天的晚上真是美啊,窗户外面下着白茫茫的雪,水龙头都能结出冰棒子。大炕烧得通热通热的,一家人围坐着边吃馒头、喝米汤。边掰玉米棒子边看电视,电视插播广告的空当还不忘为剧情斗嘴、打赌!一整年的婚丧嫁娶都攒在这几个月份里。那些热心的一说就能说一辈子媒的能人又开始活泛了。东家的女配西家的儿,老王家的孙子搭老李家的侄女。若是对上眼了,媒人就光荣地一手操办,直到新郎把新娘接到自己家。第二天,给媒人送半个猪头,他就乐得合不拢嘴了!不出两三年这个小家就儿女双全,夫妻二人一起种庄稼,一种就是一辈子! 庄稼人过年也简单,也不简单,都是自家亲朋好友,有啥就备啥!半个西瓜那样大的花馍就能蒸几大锅 ,肉丸子、萝卜丸子、藕盒子、、、装的菜盆子都不够用了。亲戚、朋友来了,先下饺子。吃完饺子就上碟子、盘子、碗,最后再放个砂锅,砂锅最上面满满盖上猪肉片儿!保管吃得饱!庄稼人过年也不急,非到正月完才算是把年过完了。大队里早早地就摆上了七八米长的大秋千,大人小孩全聚在这里,轮番荡秋千。十几个人一同坐在上面,后面一排人推着,荡得老高老高的,旁边左右人笑得前仰后合,好不热闹!过了正月初十,几个村子一联系,妇孺老幼扮上相就走街串巷地闹热闹了。踩高拐、花媳妇骑驴、敲锣打鼓的,闹到二月二才行!

昨天还去前村闹热闹的大娘,今天就脱下新衣裳,换上旧衣服,扛着锄头去地里除草了。这个时候不能打除草剂,春风刚唤醒沉睡的大地,麦苗才探出头儿来,可不能和草一同死在农药下。遇上春雨少的年月还得浇地。一入五月份,天儿就越来越热了,麦子也快成熟了。又一轮的夏收工作开始了!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事都变了。

在2000年左右,村里开始大批的种香菇。在地里建起香菇棚,挖个一米多宽一米多高两米多长的池子,都是为香菇准备的。在2003年左右,村里有开始流行种蔬菜大棚,现在一眼望去全是排的整整齐齐的大棚。

可是现在的现在,种地的都是四十多快五十的庄稼人,他们的儿女已经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庄稼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农村也会变成大农场吧我不是专家,但我是我希望农村的一切会越变越好!【关于事的随笔】

谨此献给我小时候的记忆!

随笔小事
关于事的随笔 第三篇

随笔小事 第一章 回望过去 我不是那种总沉浸在过去的人,更多时候我喜欢自 己一人的感觉,也许会让人觉得性格孤僻吧,但我的心 我是知道的,自己活的快乐才最重要。 以前见过很多不同的人,他们或为一些小事大喜大 悲,或为一些鸡毛蒜皮斤斤计较,或为自己的利益不管 不顾别人的感受…… 应该谢谢他们,谢谢他们身上的这些让我敬而远 之,让我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终于相信人都是会变的,自己会变的不喜欢和他人 交往应该归功于我的那些所谓的好朋友吧。是谁会为了 一只破充电器而找我三次,你可知道我把你当作最好的 朋友,而朋友二字还不如五六元一只的充电器值钱,你 又可曾知道我为这件事一直在意到如今?不是我在嫉恨 谁,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一直把你当成兄长,对你没有隐 瞒。是谁会为了和女孩交往,忘了朋友,忘了亲人,忘 了曾经的誓言,只为那可望不可即的所谓爱情,到头来 人财两空,连朋友也不要了,着也是朋友吗?有些人更 加可恶,每天在人前装的象个人样,到了背后谁的坏话 都要说一说,表面上和谁谁关系不错,却包藏祸心,随 时都能给人致命一击,仿佛世界上只他自己是好人。 人是会进化的,趋利弊害是生物的本能。就象是培 养酵母菌和草履虫的烧瓶,他们不停的为生存竞争,事 物和空间,可到最后它们都得灭亡。人与人相处不该是 这样。 第二章 审视当下 现在家中,远离了那个繁乱的校园,没了往日的喧 闹,没了往日的嘈杂,也没了往日的牵强…… 自然吧 ,应该是吧。 而面对的是该如何接受自己的分数以及学校的选 择,应该很复杂吧。 长大的感觉吧。 是啊,也该长大了,用自己的一双手撑起头顶的一 片天吧。 我也该学着自信,是的,自信。 第三章 展望未来 应该学着坦然一些吧,过去的就过去了,毕竟未来 的路还很长,没有人会替谁走过,就笑着面对即将到来 的风雨吧,人生不可能会被一次高考定格,即使我失败 了,我也不会重头再来,我该向前看,车到山前必有 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自己的信誓依然掷地有声:只要有方向,就不会迷 失自己。 第四章 我会回来 一切的一切,都会有所回报吧,我会回来,不论是 否是衣锦还乡……

教育随笔:成长是自己的事
关于事的随笔 第四篇

教育随笔:成长是自己的事

教育随笔:成长是自己的事

很幸运,这次培训的内容都是我平时工作中所缺少的“营养”。

在前几天的有关小组合作方式的体验分享时,对比专家做的和自己做的,我感觉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缺少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但以什么样的活动内容进行,则没想好。而没想到阳光教育研究院真是了解我们,急人之急,紧接着就给我们提供了可口美味的“大餐”。邀请了来自郑州科技工业学校的美女班主任李迪老师为我们作报告。上午就有关班 主任学生沟通技巧做了许多理论和案例的分享,我也不想一一去复述了。因为她说的理论我们都懂,什么尊重、热情、真诚等等,下午她专门给我们介绍了她做班主任主题活动课时的一些想法和思路,特别分享了一个有关早恋内容的活动设计以及学生即将毕业时做的活动设计,很新颖,很有教育意义,更多的给人的感觉是很有智慧。李老师应该算是在班主任这块做得很突出的领军人物,特别是主题活动设计是她拿手戏。在现场提问环节,我们许多人都没法问,因为我们遇到的问题她都遇到了并解决了,我们没遇到的问题她也遇到了,并也解决了。我们都觉得这李老师无所不能,什么问题在她面前都能巧妙应答,那是我们无法达到的高度,我们只能真诚的从内心进行仰慕。尽管这样,但感动我的并不是李老师那一个个小方法、小策略,而是她说的人生“三件事”。

人生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爷”的事。自己的事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别人的事是你无法管控的,老天爷的事是谁都无法掌控的。自己要做好自己的事,人才会快乐。别去管别人的事,人才快乐。仔细琢磨,还真是这回事。作为教师,你做好本职工作是自己的事,有没有人欣赏你,那是别人的事。不要老想着自己做了多少事,就非得别人给你一个认可,认不认可是别人的事,是你无法掌控的,如果你总在纠结、在意别人的想法,那你永远也不会快乐,因为你总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总找不到自我。推而广之,一个人成不成长是自己的事,有没有能够帮助你那是别人的事。不要因为没人帮你,你就不去做自己的事,那最终损失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人生这三件事,其实说白了,就是心态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好心态,我想还有哪个人会不幸福呢?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
关于事的随笔 第五篇

【关于事的随笔】

教育案例

段世昌

从踏上教育之路已一年有余了,在这一年当中不能说我的经验就积累了很多,相对于其他老教师来说我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在从事教育这一个行业当中我发现这条路并不像我想象的这么简单,以前我总以为教书很轻松,只要有知识就足够了就可以将学生教好,可现在才发现原来有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在一节课当中你不能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他们学习的也不只是只有知识,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比如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等,而且一堂课当中纪律好不好直接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学习要在一个宽松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一个教师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管理的艺术,教育是智慧与爱并存的行业,为了能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我会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丰富起来,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使我的学生能快乐的学习成长。

去年我刚接手了初一四班,初为人师的兴奋感很快就被班主任的琐碎事务以及学生的少不懂事给打击没了,遇到了很多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的问题。其中:班里有一个小姑娘,名叫董燕。有一天她突然哭着找到我说:“老师,我想调班。我不想在四班了。”顺手还递给我一张《绝交信》,背面写满了班内大多数学生的签名。我当时就变成了丈二的和尚,这

事怎么可能?后来经过详细了解,原来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如果再得不到合理解决,这个班将就此分裂、沉沦。

事情要追溯到学生开学之前的暑假,班里有几个小姑娘都在归德的跆拳道馆学拳,由于一些小误会,导致董燕与班里的田丽丽有了矛盾,开学后正巧她们又都分到了四班,所以她们的矛盾从言语的冲突开始慢慢升级。董燕开学之初对班里的事情很积极,所以我让她暂代理班长及宿舍长职务。而她借助职务之便,竟随意辱骂班内同学,威胁几名学生不许告状,还曾经以宿舍说话为由让几名相关的女生在楼道走廊站军姿近20分钟。以上的一切行为使得班内的另外几名女生忍无可忍,她们私下里团结了班里的大多数同学,准备给董燕写绝交信,并说明四班不欢迎她,希望她自觉调班。事情终于在一节体育课上发生,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出现了此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开学几个月,班里将出现第一位被孤立的学生,其他学生肯定会认为他们的斗争胜利了,从而变得肆无忌惮,到处宣扬,不把学校纪律、班级规定放在眼里,更会觉得我这个班主任太好糊弄了。以后再出现同学矛盾,拉帮结派可以预见,被孤立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到时班将不班,分崩离析也就为时不远。后果如此严重,我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到底谁对谁错。要不是矛盾已经激化到如此地步,我还被蒙在鼓里。董燕在我的

面前一直很懂礼貌,说话非常注意,起初班内有同学告状也一直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直到晚自习我偶然杀了个回马枪,恰巧听到了她在班内辱骂同学,我才如梦方醒。当时真是气愤填膺,竟然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给玩于鼓掌之中。但是经过一晚上的苦思,发现这个事情暴漏出了我在班级管理之中存在的很多重大失误。牵扯如此之广的事情我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一个学生的真实面目竟然如此简单的就掩盖住了;曾经有学生给我提醒,但我却置若盲闻,我这班主任当得实在很失败。

然而我知道当时最重要的不是自责,而是解决矛盾。第二天我找到董燕,询问了事情的真实情况,虽说她的言辞还是有点闪烁,但当时我没有责怪她。下午第四节课,我召开了我的自我检讨会。我向全体同学说明并承认了我作为班主任的严重失职,向全体同学说了对不起,希望得到全体同学的谅解。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之后,董燕同学竟然主动承认了错误,向全体同学道了歉,说以后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并让出了班长的职务,而看到她的行为,绝交信的发起者们也主动起立向董燕同学道了歉。当时的场景太让人感动。为了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我让学生指出我在班级管理中的毛病漏洞,并向我提出整改意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了起初的隔阂,气愤异常热烈,全体同学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呵呵,虽然矛头直指的是我,但是我心里却有说不

出的感动与喜悦。最后,我们定下了当天的日期为班级团结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互相拥抱,展示我们的友谊;另外规定以后每一位同学都要给老板(也就是我)写日记,写出自己的欢乐与悲伤,意见与不满,要求我每周进行批阅。这些都是学生提出的意见。

在那一次的矛盾事件中,进步的不仅仅是学生,我想获得更大教育的是我。也是从那天起,我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与信任。

虽然在教育之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不管这条路有多难,但我还是坚信有爱有智慧,彩虹会在风雨后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大爱无痕,润物细无声,教育无处不在,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智慧,我为学生,为事业不懈地努力着。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