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4    阅读:

抒情随笔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第一篇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题记

春风,传递温暖的晓燕;夏雨,打湿孤单的屋檐;秋月,映照难得的团圆;冬雪,转眼又是一年。

腊月寒风瑞雪粘,白光似镁美如烟。正值冬晨尘无镜 ,却话点青蔓门前。

这是一株松树,是家乡的松树。白色的田野中或许它才会保持绿色。

一天天,一年年,两地互相的思念,不知还有多久可以回到你的身边。说不尽的希冀,深夜里的多少泪眼,与你团圆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何出此言?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啊,春节啊!

多少儿女想要在年三十那一天,看见自己熟悉的脸!互相牵挂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年年, 年年天天,不知何日能相见。终于靠到除夕年,家家团圆,亲情无限。

是啊,亲情无限也无线,心灵之间,似乎有着神奇的无线电,彼此共祝愿,千里共禅娟!

冬天是年的邮寄员,把春节的喜庆邮到人心田。

怀里,有你紧拥的温暖;眼里,有你微笑的痛哭;心里,说着不尽的思念;梦里,你在回家的路。

春节春天春团圆,冬雪冬天冬思念。岁岁年年三百天,冬日之中隐春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无论在海角与天边,此刻都欢聚在心间。看冬天里面现春天,让爱穿越五千年。

我们共依恋,我们共相祝愿,把酒当歌欢聚的笑脸!没有了抱歉,没有了抱怨,只剩下最亲切的祝愿!共挂红灯链,共贴红对联,全家快乐不在乎金钱!不怕道路远,不惧山峰尖,回家一起欢度中国年! 冬天里的春天,春节的语言,在宝岛台湾上盘旋,祝宝岛台湾冬天现春天,早回大陆情系海两岸!团圆!冬天!祝愿!春天!happy new year! 冬天里的春天!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后记

随笔记叙文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第二篇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一) 一生一世之中会遇到多少你所有好感的人,可是最后身边又会留下多少可以让你去珍惜,

缘起缘灭似乎在之前都已经规定好了方向与路径让你去走,你还能有什么选择,只是在走完

这条路的时间长短上或许还能产生些许的差异。但你已别无选择。 只能忘记自己吧,即便用面具把自己伪装得再深,再冷,其实谁又能猜透你心中那一道

密不透风的墙呢。 只能放手吧,对不是自己的东西太执着了,那些沉重的情感不是这一颗小小的心脏所能

承载得了的。人生啊,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它只会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线走下去,不会因

为你的痛,你的苦,你的爱而作一丝的停留与改变。 又是何苦呢,人生的路上按照真正客观的意义上来说,谁都是一名过客而已,即便你抱

着深深的执念,只会让自己的灵魂更加沉重,也许会因为它而拖垮你自己的灵魂与精神。 百媚千娇惹人疼,自是红尘专望景。 他日离尘步万丛,依旧红尘回望浓。 今日依旧见红叶,只欠当时醉颜容。 唯对昔日情独钟,怜自独酌盼相重。 随笔作文(二) 今天有两件好事;第一件是我在下午用我的《一千零一夜》换了胡杨的《兔子坡》。我觉

得十分高兴因为她借给我三天,而我只借给她一天。用这种方法我可以多看很多本书。下午

妈妈接我的时候给我讲了有人在网上用一个别针换了一幢别墅的>故事。我想能不能用我

的一本书换一座属于我的花园呢?嘿嘿! 另一件高兴的事是下午回到家里,我突然有点想臭美,就问妈妈:“我可以穿孔雀裙吗?”

妈妈瞪着眼睛严肃地说:“不可以!”我十分伤心,可是我脑子一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装可

怜!于是我就一边假装哭一边说:“我不高兴!您就让我穿一会吧!”妈妈很不情愿地说:“穿

吧!”(现在我才知道妈妈的心情是担心我着凉。)可是我还是很高兴。我现在就是穿着孔雀裙

在写日记呢。 随笔作文(三) 水依然静得如镜,天依然蓝得如海,花依然艳得如妖,草依然柔得如丝,阳光射进树林

留下斑驳的印记,那是时光的脚步,斑驳迷离令人捉摸不透,却又有规律可行,给人留下想

象的空间与思考的园地。静静漫步于树林中的小路上,聆听鸟儿动人的歌唱,路旁的野花开

得正声,礼貌的向我点点头。清风在树林里谱下动人心魄的佳曲,野花在树林里留下动人的

舞姿,蝴蝶在草丛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水中散发着难闻的臭气,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花朵低下了头,小草弯下了腰,

树林里静的瘆人,哪还有昔日的阳光,狂风代替了清风,狂傲的呼啸着。小河干枯了,花草

树木也不愿意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纷纷低下了头,那还有什么蝴蝶蜜蜂呢? 这些变化到底是为什么?是大自然给我的处罚罢了,是我们自己犯得罪罢了,是我们自

己的无知罢了。篇二:记叙文重要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记叙文的要点概括 文意把握

记叙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第一部分:梳理作文的脉络 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二) 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说真话 抒真情 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①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

章的表达技巧。

②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③理清

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并积累优美

的语言。

⑤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

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⑧课外阅读名著《童年》和《昆虫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⑨背诵规定的

诗文,积累语言。 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

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内容记叙文可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抒情为

主的记叙文。

写人的记叙文以描述人物的行动、心理、语言等为主,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形象,

表现作品主题。

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以写景来寄托情怀、表现主题。在表达上做到情景交融。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

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

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

的内容。如《爸爸的花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

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

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

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五、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

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

学生喜欢她。

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

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

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

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

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

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

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

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

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阅读记叙文,要做到“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从整体感知作者的

写作思路,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头一回作者的态度、感情。

1、 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或复述故事:这种题型通常表述为: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文章故事内容或故事情节,或复述文章内容,复述大意等。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是:

(1) 把握大意。复述故事内容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确切把握文章的大意,理清作

者的思路,依照一定的线索想想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有较为全面

的了解。

(2) 提取要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提取文章的基本要素,提取各段各层关键内

容,如一般记叙文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小说情节的概括要抓住故事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

(3) 组织答案。要提取文章有价值的关键词句,加以组合回答,注意语言通顺、简练、

概括,并注意字数要求。

(4) 一般答案的形式为: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结果如何?

2、 概括文章中心:这种题型通常表述为:阅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或简洁的语言)

概括文章中心,或者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阅读全文,归纳文章主旨。答题切入点:

(1) 分析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文章那个标题,能感知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中心。

(2) 注意开头:文章开头往往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3) 留意结尾:文章的结尾通常起着点明事情的结局,起着总结全文的作

用。

(4) 抓关键句:阅读时注意以下四种语句: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议

论句,抓住这些句子有利于快速把握文章主旨。

(5) 组织答案方法:a、摘录法:直接摘录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作为解

题答案。b、提炼法:提炼文中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词句作为答题的答案。一般答案形式为:本

文通过写??反映(表现、抒发、揭示、批判、赞美)了??(某种主题或思想感情)

3、 理解文章标题:

(1) 考题形式: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或者文章为什么要以“??”为 题,说说你的理解?

(2)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a、交代文章内容b、示文章主 旨,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中心c、提示文章行文和感情的线索d、交代 故事发生的环境,揭示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e、表达效 果:形象生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新颖独特,意味深长,引人深 思,给人启迪等。

(3) 解题方法:a、析字法:从理解标题关键字词的含义入手,在 联系文章内容和中心,答出标题的深层含义及在文章中的作用。b、 析手法:即结合文章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联系文中人物 形象及蕴含的感情来理解文章的标题的含义及作用。c、析内容主旨。即联系文章写作内

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分析标题所揭示的思想 内容。

(4) 分析背景结构:看看题目是否表明了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 复习目标:

1、梳理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体系。

2、梳理一般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二、复习重点:

品味重要词语、关键句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三、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计划:一课时

五、复习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同学们能说说都学过那些记叙文吗?

(二)中考中记叙文的考点: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2、归纳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落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6、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

(三)记叙文知识体系:

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概念) 一般来说,记叙文就是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

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

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记叙文的分类:【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按写作的内容来分:

(1)写人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

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

(2)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

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春》、《济南的

冬天》。

(4)状物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安塞腰鼓》。

3、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记叙的要素,是

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时间、地点 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 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

过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

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

4、记叙的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阅读时注意标志时间的词

语或句子。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2)倒叙,即以回忆的形式先把事情的结局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阅读

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篇三:教

育随笔: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 教育随笔: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 教育随笔: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 记叙文是用形象表现思想,即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抽象思维。完成形象的描绘靠形象

思维,概括形象中的思想靠抽象思维。 记叙文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是人、事、景、物,也就是文章的材料。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活

模型,是一个形象。依据题目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画面,曾经的人、事、景、物,表象在大脑

中,再用文字把它们叙述或描写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 同时,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理性思维也叫抽象思维。人、事、景、物的背后一定

表现着一定的情和理,也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情和理要靠理性思维来抽象概括。 情和理是文章的中心,是记叙材料的地灵魂的主宰和统领。没有情和理,人、事、景、

物就无所依附,表现在文章中,就是中心不够明确突出。 情和理决定着文章的选材。选择什么材料依据表现什么中心而定。同时它还决定着材料

的剪裁和叙述的详略。与中心有关的要详写,与中心无关的,但与情节发展有关的要略写,

与中心无关也与情节发展无关的不写。 依靠理性思维从生活形象中概括抽象出情和理。比如标题是“老师的目光”,那么你就依

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概括出老师的目光在不同的情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是慈爱祥的,

有时是严厉的,有时是鼓励的,有时是责备的。把这些方面分别补以具体的事例就行了。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到理发思维,再由理性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首先由题

目联想到生活画面,这是形象思维。然后通过理性思维对这些画面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找到

其中包含的意文章就完成了。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是不是要加些议论抒情,没有硬性的要求,

因为情和理已经表现记叙材料之中了。形象大于思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根据自己的经

验对形象进行再造,这样一万个观众的心目中就有了一万个哈姆雷特。记叙文是表现而不是

直白的说明。但在应试作文中往往要在记叙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议论抒情,这样就使文章的

记叙文重要笔记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第三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记叙文的要点概括

文意把握

记叙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第一部分:梳理作文的脉络

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二)

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说真话 抒真情

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

①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②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③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⑤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⑧课外阅读名著《童年》和《昆虫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⑨背诵规定的诗文,积累语言。

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内容记叙文可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写人的记叙文以描述人物的行动、心理、语言等为主,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

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以写景来寄托情怀、表现主题。在表达上做到情景交融。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如《爸爸的花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五、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阅读记叙文,要做到“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从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头一回作者的态度、感情。

1、 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或复述故事:这种题型通常表述为: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文章故事内容或故事情节,或复述文章内容,复述大意等。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是:

(1) 把握大意。复述故事内容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确切把握文章的大意,理清作者的思路,依照一定的线索想想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 提取要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提取文章的基本要素,提取各段各层关键内容,如一般记叙文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小说情节的概括要抓住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组织答案。要提取文章有价值的关键词句,加以组合回答,注意语言通顺、简练、概括,并注意字数要求。

(4) 一般答案的形式为: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结果如何?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2、 概括文章中心:这种题型通常表述为:阅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或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心,或者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阅读全文,归纳文章主旨。答题切入点:

(1) 分析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文章那个标题,能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心。

(2) 注意开头:文章开头往往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3) 留意结尾:文章的结尾通常起着点明事情的结局,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

(4) 抓关键句:阅读时注意以下四种语句: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抓住这些句子有利于快速把握文章主旨。

(5) 组织答案方法:A、摘录法:直接摘录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作为解题答案。B、提炼法:提炼文中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词句作为答题的答案。一般答案形式为:本文通过写„„反映(表现、抒发、揭示、批判、赞美)了„„(某种主题或思想感情)

3、 理解文章标题:

(1) 考题形式: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或者文章为什么要以“„„”为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题,说说你的理解?

(2)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A、交代文章内容B、示文章主

旨,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中心C、提示文章行文和感情的线索D、交代

故事发生的环境,揭示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E、表达效

果:形象生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新颖独特,意味深长,引人深

思,给人启迪等。

(3) 解题方法:A、析字法:从理解标题关键字词的含义入手,在

联系文章内容和中心,答出标题的深层含义及在文章中的作用。B、

析手法:即结合文章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联系文中人物

形象及蕴含的感情来理解文章的标题的含义及作用。C、析内容主旨。即联系文章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分析标题所揭示的思想

内容。

(4) 分析背景结构:看看题目是否表明了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 复习目标:

1、梳理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体系。

2、梳理一般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二、复习重点:

品味重要词语、关键句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三、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计划:一课时

五、复习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同学们能说说都学过那些记叙文吗?

(二)中考中记叙文的考点: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2、归纳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4、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落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6、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

(三)记叙文知识体系:

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概念)

一般来说,记叙文就是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记叙文的分类:

按写作的内容来分:

(1)写人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

(2)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春》、《济南的冬天》。

(4)状物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安塞腰鼓》。

3、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时间、地点 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 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过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

4、记叙的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阅读时注意标志时间的词语或句子。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2)倒叙,即以回忆的形式先把事情的结局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

从前从前 抒情文一篇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第四篇

从前从前

打开电脑,挂上耳机,调开播放器,放起这首《晴天》。试图去写这篇文章了,然而,突然眼泪就搞到我看不清屏幕。

真傻啊,明明就才前奏而已不是么,就流泪了,心房一抽一抽的,就像阔别许久的雨突然下下来了,顺然是一股凉意,刹时,好像吃过的苦什么都不算,能像露珠一样躲在草的臂弯里,似乎就可以过完一辈子,直到被烈日蒸发,为提供臂弯的它留下最后一丝凉意。

我想这首晴天,大约就是这样的心情吧。

“但偏偏,雨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其实,对于这篇文章,我没有多少故事。那年,我还是小孩,直到我大了一些,才听到了这首歌,小小的人儿,没有多少名为爱情的心意,只觉得这首适合在雨天的歌叫做晴天,我既然沉醉其中,那就是好歌。后来,几年之后,我明白了这些文学作品的渲染手法,知道了为什么要晴天下雨,也知道了我为什么沉醉其中。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啊,重要的是,我和这首歌一起长大了,好风好雨,波谲云诡,我都尝过一些,这时候,我慢慢能大概听懂这首歌了。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过许多的感怀,私心觉得他们的故事真的很棒,每一个都是过往,每一个都是青春。这中间,有无奈的校园时代,有懵懂的笼罩在校服内的热情,在那些年轻的岁月,在

那些无畏的时光。我也时常在感叹着,并且分享、咀嚼着他们的故事,我也想像着,想象着那些年的秋天,想象着沥沥小雨,想象着两人之间度过的美好的年月,想象着分配同桌的年岁,想象着不久之前的我们。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青春的恋情总是无疾而终,说离开的那天,也是特别美好。 因为这些旋律,我也追寻着周杰伦的脚步来到了现在。八年歌迷,在今年的四月十一日,很多的情感一朝迸发。

当我真的在那片粉红海里的时候。

我想,那是一个家。当你在一片粉海里,无数的人和你一样把他们炽烈的目光投向一个相同的人,那种感觉,活像多了四万个家人。

记得,主办方专门安排了一个歌迷举灯牌的环节,开唱数天之前,就在网络上发动歌迷投票,最后,这首《晴天》当选。

我不知道这首歌承载着多少故事,不知道多少人在这首歌里听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男男女女,因为一段旋律,获得了,或者,收获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

有人说,听晴天,听的不是歌,而是回忆。

我想,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人,恨我生不逢时,然而,当我真的在现场听到这首歌,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不需要歌手来演唱的这首歌,只需要我们的回忆,就可以化成音符。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我看到了很多表情,很多张怀念着的脸,不知道他们怀念的人在那里,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或许,这些回忆如今已经成了不能说的秘密,成家立业,过去的事,就过了吧。

然而,偶尔,他们还是会流露出这样的表情,微微笑,抬起头,安静的看着台上的人,思绪在远方。我想,这就是歌曲的力量吧,无论过了多久,无论你是否想忘,无论生活是否允许你提起, 那年的花、草、树、雨、人,都是不会忘的,总有某时某地,当你以为自己早就修炼的比钢铁还坚强的时候,可是,只要一段前奏,就能让你哭的稀里哗啦。

那晚,那个绚丽的舞台,更像是积压的解放,像是感情的溢出,像是…青春。

多少人流下泪水,多少场景重新浮现,多少含怀,就这样的,构成了一个人,赖以与别人区分的,不同的回忆。

从前从前的那句拜拜,在聚光灯下,慢慢浮现,紫色的镁光灯闪耀,场景迷幻,竟让人部分今夕何年。

我已经不想回去,但是,终生不忘。

怎样写好随笔
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第五篇

随笔的写作

一、什么叫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新华字典》解释:"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叙事、抒情、议论"。随笔与同类的散文、小品文、杂文、杂感、杂谈、杂论、笔记等等,有什么区别呢?从形式、体裁来说,很难有区别,都属于散文,又都是短文,格式、章法自由。

最早见的随笔,是南宋洪迈写的《容斋随笔》。他在自序中说:"手目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多诠次,故自之曰随笔。"其实,洪迈并不懒,可谓博览群书。写作也勤奋,内容丰富。他撰写的一部《数坚忠》,就搜罗了大量的资料,反复阅读《太平广记》等书,写成了四百二十卷之多。这部《容斋随笔》是一部包罗经史百家、文学艺术、以及宋代掌故、人物评价等内容广泛、资料丰富的书。后人接下这个传统,写随笔体的散文很多,直接以《随笔》为书名的也不少。

随笔即随时写笔记之谓也。随笔无非是把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所感、所论发而为文。"随"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任凭自己的意思来写。随笔之"随",从时间上可谓随时可写。不拘什么时候,不必如小说那样需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典型形象;或如诗歌那样展开想象、抒发情感,要有创作上的思想准备。

随笔呢,看到、听到、感到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就可以马上记录下来。随笔之"随",从空间上可谓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纵横十万里。不拘什么地方,都可以作为随笔的范围、地域,只要有感、有思就可发。随笔之"随",从题材来说,无论大事小事,或政治生活、或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都能作为随笔的内容。随笔之"随",从反映作者情感来说,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齐备,皆能入文;读者读后的感觉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这七情五味,可能就是人间百态。

二、随笔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随笔的篇幅必短,有一个字数不多的限度。小题故可小做,大题也不妨小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引人入胜。比之长篇巨作的大快文章,一篇随笔,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二千字,要求它描绘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或者塑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自然是办不到的。但正如古人所说:"尝一滴水,知大海之味;从一粒沙石看到大千世界"。随笔可以发挥这样的功能。

鲁迅的《风筝》、《一件小事》;盾的《白杨礼赞》;万宝的《搪瓷茶缸》以及《聂卫平也要注意深居》等等,篇幅短小,所写的又大都是凡人小事。正因为随笔的篇幅短小,字数不多,在这个限度内,大题也不妨小做。这个"小"的另一层意思,指其题材,大都是凡人小事。但能因小见大,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2、随意而谈,言之有物

随笔这种文体的特点之二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就行。李云野的《四季随笔》、巴金的《随想录》、秦牧的《艺海拾贝》等等,就是抓住了一件事情,一点意思,生发开去,如话家长,如聊闲天。当然,随意而谈,表面上看来,似乎章法自由,材料较"散",实际上都有明确的中心,随笔不"随"。随意而谈,的含义,也指随笔的题材可以说都是"信手拈来"。身旁周围,俯拾即是,喜笑怒骂,皆能成篇。要打消写随笔的"神秘感"。有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勤于思考,由感而发,因情而叙。

3、真情实感,发而为文

朱自清对散文的鉴赏作过绝妙的比喻:"乍一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浓的滋味从口角流出"。随笔要求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

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读后让人感慨、悲愤、沉思、冥想、自省,因为它是直抒胸臆,慷慨陈辞的。文字上也就自然形成质朴、无华、深沉、自然的风格。

三、怎样写好随笔

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手笔;随笔的妙处并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个性的魅力。随笔自然要写出某种“有意思的”东西,某种可供人嗅察、听到、看见、感知、想象、思考的东西;但是最根本一点,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又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灵中自然形成,而随笔的魅力即依靠着酝酿和记录下这看法的心灵的魅力。由此可知:随笔不必有什么固定的内容,也不必有什么知识性的、哲学性的、宗教性的或什么滑稽性的目的——然而,对这种种题目也并不一概排除。唯一不可缺少的东西却是那内容或思想必须经过活泼泼的理解,受到作者喜爱,对其妙味有所会心,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这也不必遵循什么特定的规则。文学本来不外是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反响,人类某种表达习惯的再现。例如,戏剧演出便是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来摹拟生活;此外,还有说书人或民间歌手的说唱、歌谣、信札、谈话——人类的一切表达形式、交流形式在文学当中无不可以找出自己的相应类别。

1、读书越多,落笔越奇

读书越多,是对写随笔的作者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而言。读书的概念是广义的,指广泛吸取知识信息。广泛,指纵横两个方面。横的,指各学科不同领域,文史、理工等等。纵的,指除了书本之外,要参与社会实践。有渊博的知识,才可以广证博引,联想生发,才可以深思熟虑,驳难辩论,增进思想的光辉和魅力。

各种知识信息是写好随笔的题材源泉,从视听的两方面去吸取。如目前"出国潮"的风起,报告文学《死亡档案》、《乞丐王国》的披露,国际新闻中"世界末日钟"的播放;小草的《日本留学一千天》的出版等。读"书"越多,知识信息越丰富,题材也越广泛,才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联想生发。

2、探索生活,勤于思考

大千世界,天地广阔,皆可涉笔成趣。但要善于观察,培养观察力,去探索生活。多看:仔细观察;勤思:善于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能触发灵感。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短"。一个人阅历多了,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短",才能从必然王国大体进入自由王国。 以当前的出国潮自费求学为例,应该说,在日本这样一个经济高压,临时职业无保障的威胁下,出国是要有一些勇气的。要在那里安居随意,以清苦的生活向命运挑战,去抗争、去拼搏。当代青年的自我价值只能在充满荆棘的路上实践。这是主流,也是对当代青年的习惯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

3、娓娓而叙,形散神一

随笔的表达方式,以叙、议为主。叙事要娓娓动听,朴实无华,没有"故作惊人之笔"。仿佛是作者在和读者的推心置腹、敞开心怀的娓娓谈心。议,要有感而发,袒露至情、真情。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寄情于议,议中见情。

随笔的中心要集中、鲜明。我们通常说的散文要抓住"神"。具体写法可以抓住一事一物、一点情绪生发开去。联想议论,或叙或议,揭示某个见解、引发一点感触,或者抒发一份真情。章法上较自由,如话家常。力求言之有物,使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兼备。

附录:

鱼和熊掌可以兼顾吗?

格 老

一【叙事抒情的随笔600字】

人最快乐的是选择,最烦恼的也是选择。

吃稀饭还是喝牛奶?穿西装还是休闲服?打的还是坐公交车?与朋友去泡酒吧还是上网玩游戏?看体育频道还是电影频道?

如果这些选择让人轻松,那么下面的选择就叫人为难甚至烦恼。

捡到钱包是留下还是交给老师或是警察?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污辱妇女或是偷东西,是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考试时秩序混乱是独力完成还是浑水摸鱼?上网是诚实待人还是欺骗放纵?

如果这些选择只是让人为难,下面的选择则是对人的考验或是定位。

老板上司提出不合理或让你人格受损的要求是低头接受保住饭碗或职务还是昂首挺胸走人?为了做名星与导演做皮肉交易还是宁肯做个清白的普通人?为官一任是廉洁奉公还是不拿白不拿收受贿赂?专家学者是板凳愿坐十年冷潜心做学问还是剪刀加浆糊名利双收?现在是和平年代不存在生与死的选择,但哈姆雷特式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还是存在的。

也许有人说,你的问题太极端,不能调和一下吗?干吗让自己活得那么累?这些问题不是我的专利,是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来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问题并不复杂,鱼和熊掌都是吃的,后者珍贵一点,两者只能吃一种,我就选鱼得了,熊现在是国家保护动物,也不能吃,孟子那时没有环保意识可以原谅。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鱼和熊掌只是孟子的比喻,他的真实想法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下问题就严重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仁义、理想而舍弃生命,那要多大的勇气。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生推销仁义,但并不成功。 奇怪的是失败者的教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此就成了儒家的道德规范,成了中国士大夫做人的标准,让国人活得很累很苦,但翻翻书,不光是中国人,外国人也有这种选择的标准,匈牙利诗人蓓多菲写过很有名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令多少少男少女仁人志士视为圣经。我年青时奉作座右铭。

有人说,真理是永恒的,科学实践已经作了回答。牛顿的古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期坦的相对论,都证明没有绝对的真理,人类对真理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今天,航天飞机在太空漫游,克隆动物已经是小菜一盘,克隆人即将问世,机器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克灵顿一边与白宫的女实习生鬼混一边在行使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总统大权,十四岁的巴勒斯坦少女自愿充当人体炸弹惊醒以色列人的美梦,湖北某地妓女坐上了法院神圣的审判台,韩国球迷打出希丁克当总统的标语,我们还要固守传统的伦理道德吗?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为了仁义道德而放弃物质生活的享受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上帝一百多年前就死了,毛泽东走下神坛也有几十年了,周恩来佩带的为人民服务的微章已进了历史博物馆,雷锋叔叔已经成了雷锋爷爷想做好事也力不从心了。行贿已成了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受贿也成了当官发家致富的行规,三陪业不挂牌的红灯区成了有些地方经济腾飞的秘诀,我们还要高唱廉洁奉公,还要提倡贞操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有多大作用呢?

孟子说法,鱼就是利益、物质,而熊掌就是仁义、精神。他出的二选取一的问题有点不合时宜。孟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绪候争霸的战国时代,他想用仁义去抑制人对物质的无穷的欲望,可没有人听他的,有权有势的王候将相,笑他愚腐,仁义并不能带来土地和臣民。贫民百姓连生存都难,还有什么选择的自由?他的问题其实是出给自己的,最多是和他一样的的读书人的,既要闻达于绪候,天下扬名,又要保持知识份子的所谓人格,确实有点难。他出的二选一的问题并不严密,对于人来说,物质和精神都不能少,鱼和熊掌难道就不能兼顾

吗?

鱼和熊掌都要,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榜样还是有的,鲁迅是一个典型,当我第一次看到有资料说鲁迅曾经买过采票,不大相信,认为那是有人想诋毁鲁迅,中华民族的伟人怎么也钻到钱眼里去了呢?可是它是真的,花了八元大洋,一无所获。鲁迅在世时生活是好的,他在北京的住房连蔡元培先生都说豪华。有学者计算过,他的收入超过百万,是标准的百万富翁。这并不妨碍他教书写作,去批判社会的黑暗,张扬人类的理想。

李嘉城和邵逸夫是有名的企业家,富可敌国。我认识这两个人却是在大学的校园里,李先生为大陆的文化教育事业捐赠了十几亿港币,办了汕头大学。邵先生捐款建了几十座图书馆,都是为富有仁的好人。最早的还有陈嘉耕先生办的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可见,为富不仁不是普遍现象。

当代又涌现了一批富翁,我想有些是发了不义之财,也有些是靠自己的本事发起来的。比尔盖茨所以成了无数年青人的榜样,他靠的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也有机遇,他即吃鱼也享受熊掌,但这些成功者是极少数,中国上了福布斯杂志的亿万富翁榜的也不过五十人,据估计中国有五百万人开始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对这些人来说,可以比较好地处理鱼与熊掌的关糸,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只是一种符号,事业的发达与精神的愉悦更重要,一个人不为钱伤神,就可以像马克思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做梦想过,中大采,然后捐赠一半给社会,再给亲人,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令我苦闷的是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即想守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想发财,有点异想天开的味道。

有报道说,四川有一位老师,年轻时被打右派,平反以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他单身一人,省吃俭用,每天下班去菜场捡发黄的菜叶吃,就这样他省下近十万,五十几岁去世时把钱捐给学校要求建立一个奖励基金。我看了以后只感到冷,我尊敬这位老师,但却不理解或者说不赞同他的做法,为了理想或者说为了一种名份,牺牲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不道德的。当然为了钱,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去坑蒙拐骗去巴结权贵富豪,我做不到;或者铤而走险,去走私贩毒,我没这个胆,那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苦苦思索以后,忽然想到,应该用数学的办法来解这个难题,打时间差。孟子设想的是鱼和熊掌同时摆在你面前,只能选一样。如果是先上鱼或者先上熊掌呢?一先一后,两样不就都得了吗?有这样的例子吗?还真有。

东汉有个王莽,在朝做官,非常仁义公正,深得上下欢喜,用现在的话说,形象非常好。可就是他,大权在握以后,废掉东汉的儿皇帝,自己做起皇帝来。有首诗说,“试玉要烧三天满,辨才需得十年期,假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王莽是先要熊掌后要鱼的高手。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高官、企业家走的是这条路,像褚时健还有李国庭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为国家为企业作了贡献,是功臣是楷模,可退休时还是大捞一把,贪污受贿几千万,最后为了“鱼”还是下了水。还有许多没有下水的呢?他们不是鱼和熊掌都得了吗?头上的光环不还是那么耀眼吗?

还有一种方法,先打鱼,不管用什么手段,先把钱搞到手,走私、造假、贩毒、组织黑社会,有了钱再去办实业,再去买熊掌,再去捐助社会慈善事业,同样可以功成名就。现在的社会只承认成功者,这样的例子读者也会举出若干来。

有人会问,你跑了题,这样的人还有仁义可言吗?

对不起,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如果你还有什么鱼和熊掌都能兼顾的办法,不吝赐教。

学会“赞美”

李智平

赞美他人,广义即是马屁,简言之说好话,亦称溜须拍马。有道是拍一时风平浪静,拍一世功成名就。小则让你工作顺利,上司青睐,彼此合作愉快。大则加官进晋爵,青云直上,从此走向光明大道。

所谓的小拍怡情,大拍立业。正是道尽了拍马屁中的无限妙处。古往今来,有多少拍中高手红极一时,位极人臣。可谓风光无比,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反观历史,又有几多不会拍马之人,美其名曰刚正不阿,一介耿直,高洁清白。在他们其中,又有多少人混得左右逢源,从善如流呢?其结果往往是抱着看若性命的虚名而陪上一辈子的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听好话。只要这个人性的特点一天不改(永远也不会改),拍马之学应有无限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有识这士要看准人性的弱点,本着实践就是真理的名言,从最实用的角度来看:现实社会,人无马屁不立。

拍马也是一门高深的心理学。人们常常说的“战胜自我,就能战胜一切。”这点和“脸皮不要,百事可为”,不谋而合。

哪个人前不拍人,哪个人后不被拍?须不知,现今社会,只要是人,从始至终,需要尊重。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管什么人,都想被人拍。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个马屁,无须成本,拍得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正是一拍即合。合拍合拍,不拍怎么合?不合怎不拍?

耶稣在犹太山上讲道时曾经说:“你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先怎样待别人。”当你的人生面对紧闭的门时,你可以利用拍马这把钥匙打开人生的新天地。

有一位颇具文才的作家叫霍尔•凯因,自从生下之日起,他就感觉到一种深刻的爱燃烧在自己的心中,这种爱便是对文学的爱。他出生在一个卑微贫困的家庭里,因为没有钱,所以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完成学业,只念了8年书后他就得辍学找工作养家。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他开始自修文学。没有任何人去教他,也没有任何人鼓励他,每天夜深人静时,在昏黄烛光下,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学习各种文学知识

获得一本自己需要的书并不容易,为了找到恰当的书籍他经常要走到很远的地方。他挤出时间走遍了家乡小镇上的大大小小的书店,因为没有钱买书他常常要站在书柜前直到双腿双酸甚至麻木。但恶劣的条件并不能成为他放弃的理由。

他开始学着自己去写作,他心中时时涌动着一种渴望,一种自己也写出伟大作品的渴望。霍尔•凯因的作品很有生命力,不过没有人认识他,他没有办法从别人那里取得帮助以便便出版自己的作品。

霍尔·凯因最喜欢十四行诗和民谣,他特别崇拜诗人但丁和欣赏罗塞迪的文学与艺术修养。可是他并不认识罗塞迪,那样著名的大文学家怎么会认识一个卑微的小学徒?罗塞迪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他也认识文学界的很多人。难道就那样冒昧跑到他家里去告诉自己的困境?即使自己愿意这样做,罗塞迪会接受自己的说辞吗?自己努力这么久,难道放弃对文学的执着与努力吗?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终于他决定写了一封信给罗塞迪,在信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自己的困窘,相反他热情地赞美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以及自己对他的孺慕景仰之情。收到信后罗塞迪非常高兴,心想:“如此赞美我的人,一定也是很有才华的人。”命运的门终于在此时打开,罗塞迪终于决定请霍尔·凯因来伦敦当自己的秘书。

这是凯因一生的转折点。自就任新职后,他和当时的文学家密切往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不久,其文学名声远扬各地。

诚心的赞美就有这样不可名状的威力,凯因的马屁可以说拍到了点子上。他命运的改变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另一个世界,随笔

下一篇: 短小随笔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