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书笔记 >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9    阅读: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一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0年。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直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寒假在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

这本书分可以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

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梦的解析》一出,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虽然今天,人们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们对于他的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

首先,《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的一点,上文也有提过。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第二,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

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虽然有不少缺憾,但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该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二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郑莉蓉 201204011129

对于《梦的解析》的评价,历来好坏不一:鼓吹者认为,本书开拓了研究梦的崭新领域;实验心理学家则因为释梦的种种说法不能实验,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志而不屑一顾。但这一本著于1899年的著作,其分析、研讨的内容却颇引人深思,至今仍然很有说服性、仍然很有指导性意义,足见本书的历史与研究价值,其地位也绝不是某一部分人不能赞同就能撼动的。而就弗洛依德本人的精神分析来说,释梦却是他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整本书阅读下来,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书中的精彩语录,我简要地摘抄几条与大家分享。

1.疯子是醒着的梦者。

2.当一个人爬山涉水,披荆斩棘;终于爬上一个视界辽阔的空旷地,而再发现下去便是一路坦途时,他最好是停下来,好好地想一想,下一步如何走才好?

3.梦中所展现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说人在梦中回到了自然状态。他冲破清醒时被意志禁固的压抑。

4.梦中的身体不能动等运动麻痹,是神经意识与肢体的矛盾体现。

5.梦中忘记的往往是重要的,是稽查的抗拒。

6.在科学的研究中,往往一个难题解不开时,不妨加上另一道难题,一并考虑,反而有时候能找到意外的解决方法。

7.最后渐渐明白:梦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潜意识,真实意图。

8.表面看来,梦常常是合乎逻辑与合理的;由一个可能的情况开始,然后经由一连串的发展而得到一个近理的结论。

9.前意识与潜意识。

10.再度校正是梦运作四个元素中最能被大多数作者观察到而且了解其意义,艾里斯曾有趣地描述过其功能:“事实上我们可以想像睡眠中的意识如此对自己说:‘我们的主人(清醒时刻的意识)’来了,它是具有强而有力的理智和逻辑等等。赶快!把材料收集好,将它们排好——任何秩序都行——在它又再掌握实权之前。”

11.梦的形成机制最喜爱的逻辑关系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似,和谐的关系,——即恰似。

12.梦的形成至少经过一天以上的酝酿。

13.焦虑是一种原欲的冲动,源起于潜意识并且受到前意识的禁制。

14.梦里所梦见的是梦的愿望,欲在醒后将之蒙蔽的事实。

接下来,我将逐章进行记录,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二者互相穿插。

第一章 一九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

一般守旧者对梦的评价,他们深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梦均来自他们所信仰的鬼神所降的启示。在亚里士多德的两部作品中曾提及梦,当时他们已认为梦是心理的问题,它并非得有自然。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的“精力过剩”,正好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动。

世俗世界一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释梦。其一就是把整个梦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一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方法从某些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我觉得无非是将梦中的一些事物近似等同于一些其他事物,对梦进行改造和解释,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无法论证的。一些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形式上来对未来进行臆测。另一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视梦作为一种密码,其

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一样,用另一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对照着一一解释。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周公解梦了,通过想做,找到梦中事物对应的密码,根据其意义进行合乎常理的解释,其一册结果又取决于我们自身信或者不信,老话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都成功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们的不可靠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可以说都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无意义的,并不是荒谬的,并不是以我们的观念储蓄的一部分休眠而另一部分开始觉醒为先决条件的。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它在清醒时我们可以理解的精神动作的长链中占有它的位置,它是通过一种高度错综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造起来的。”他说:“我必须坚持,梦实际上是具有重大含义的,一种释梦的科学程序是可能的。”

弗洛伊德用把梦本身当做一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病源,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强迫意念等精神病症状类似。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

精神分析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他本身能否将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托盘说出,而不因为自己觉得那是不重要、毫不相干、甚或愚蠢的而不说出。他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保持绝对公平,毫无偏倚。因为一旦他的梦、强迫意念或其他病状,无法理想地被解决时,那是由于他仍容许本身的批判阻滞了它的表白。

一旦释梦的工作能完全做到,那么就可以发现梦是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的实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无论梦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且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隐饰即可看出来的。我们知道,欲望虽然被压抑在无意识(潜意识)中,但它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寻求满足,由于在意识的门口有“检查员”的检查作用而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人们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检查作用的松懈,无意识(潜意识)中的欲望得以绕过“检查哨”(或者说绕过抵抗),并以化装(即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就是梦的内容,也并不是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才能寻得真正的根源。

有些梦,例如,口渴的人梦见喝水,就是容易理解的。我平时睡眠极好,不易被身体的需求所扰醒;如果我能用这喝水的梦,来缓和我的渴,我就可以不用渴得醒过来。有时候我们内急,在梦中我们甚至会梦见厕所之类,在我们上厕所的时候,现实中的我们就通过尿床来得以解决。它就是这样一种“方便的梦”,梦就如此取代了动作。但是,有时人会梦见各种各样的、不愉快的、甚至使人感到痛苦或焦急的、以及东拉西扯毫无意义的梦境,这又怎样解释为“一种愿望的满足”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弗洛伊德创用了两个名词--“显梦”和“隐义”。大多数的梦的解释都不是简单的,因为梦有显意和隐义。对梦的解释并非就其梦的表面内容作解释,是以探查梦里头所隐藏的思想内容而作的阐释。所谓显梦,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义,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做梦好比编造谜语,显梦是谜语所说出来的内容即谜面,隐义是谜语未说出来的让人猜测的内容即谜底。

第四章 梦的改装

在对这些梦作解释时,就要引出梦的改装现象。我们需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或谓倾向系统,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每一个人,其实也都有一些不愿讲出来的愿望,甚至有些连对自己也都想否认。如果我们想到那些梦的隐意均是经过分析才能为我们所意识到,而醒来后,意识到的仅是梦的显意时,我们当可推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反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可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

界。”梦之所以需要改装为不愉快内容,其实就是因为其中某些内容为第二心理步骤所不许,而同时这部分正是第一心理步骤所希冀的愿望。每一个出自第一心理步骤的梦,均为愿望之达成,第二心理步骤却加以破坏减裁,而毫无增润。

梦代表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人焦虑的梦,让人感到惊恐的梦?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一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达成的。事实上,这种梦并非梦的解析的另一对象,它只不过是以梦本身来表示出一般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实这些令人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绪一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种种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一起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梦的伪装其实就是一种审查制度在工作。针对所有梦中令人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公式: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

佛洛依德认为,神经官能症焦虑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力比多从正常的对象转移,而无法发泄引起的。焦虑的梦的内容很多和性有关,是因为这种内容中所带的“性欲”转成了“焦虑”。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弗洛依德深信每个梦的刺激来源,均来自“他入睡以前的经验”。只要是那些早期的印象与做梦当天的某种刺激(最近的印象)能有所连带关系的话,那么梦的内容是可以涵盖一生各种时间所发生过的印象。

我们经常由于潜意识的要求而忘掉某些事情;其实,我们可由这遗忘的事实,追溯出此人内心不自觉的用意。而遗忘掉某些事情;在这一步挨着一步的解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就是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开始必须从那些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逐步地吸取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来,上升到意识层面。这种转移想象在日常的动作和行为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一个孤独的老处女会近乎疯狂地喜爱某种动物,一个单身男人会变得很狂热地收集物品,一个老兵呢,会为了一小块有颜色的布条——旗帜,而不惜牺牲生命。

一、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没什么关系的印象

梦的来源包括:1.一种最近发生而且在精神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并不直接表现于梦中。2.几个最近发生而且具有意义的事实,在梦中凝合成一个整体。3.一个或数个最近发生且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足轻重的印象来表现。4.一个对作梦者本身极具意义的经验(经过回忆及一连串的思潮),却经常在梦中以另一个最近发生但无甚关系的印象作为梦的内容。

二、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

每一个梦,其梦的显意均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均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那些在醒觉状态下所不复记忆的儿时经验可以重现于梦境中。许多心理学家在分析病患的心理问题的时候,都试图从现实的恐惧中挖出童年经历给其带来的阴影和影响。当然很多例子都可以表明这两方面有极大的联系。

三、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

肉体上的刺激又可分三种:由外物引起的客观上存在的感官刺激、仅能主观觉察到的感官内在的兴奋状态,以及由内脏发出的肉体上的刺激。

四、典型的梦

1.尴尬——赤身裸体的梦

这种梦的要点就是“梦者因梦而感到痛苦羞惭,并且急于以运动的方式遮掩其窘态,但

却无能为力”。心理症病人童年时曾在异性小孩面前暴露自己肉体的记忆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患妄想病的病人,常在他脱衣时,有种被人窥视的妄想,这也可以直接来自于童年的这种经验。其他性变态的病人中,也有一部分由这种童年冲动的加强引起所谓的“暴露症”。

2.亲友之死的梦

其内容均为至亲的人之死,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儿女的死亡。在这儿,我们必须将这种梦分成两类:一种是梦者并不为所动;而另一种却使梦者为至亲之死,而深深地感伤,甚至于睡中淌泪啜泣。许多人,他们目前与其兄弟姐妹十分要好,并且为其死亡而悲恸逾常,但却在梦中才发现他们早年所具潜意识的敌意,仍未完全陨灭。

大部份的“父母之死的梦”都是梦见与梦者同性的双亲之一的死亡,因此男人梦见父亲之死,女人梦见母亲之死。一般而言,童年时“性”的选择爱好引起了儿子视父亲、女儿视母亲有如情敌,而惟有除去他(她),他(她)们才能遂其所欲。小孩最原始的“性愿望”是发生在很早的年岁,女儿的最早感情对象是父亲,而儿子的对象是母亲,因此对儿子而言,父亲变成可悲的对手,同样地,女儿对母亲也是如此。对双亲之一产生深爱而对另一方深恨形成了开始于童年的永久性的心理冲动,同时也很重要地形成了日后心理症的来源。

3.考试的梦

每一个在学校通过期末大考而顺利升级的人,总是抱怨他们常作一种恶梦,梦见自己考场失败,或者甚至他必须重修某一科目。这种梦只发生在顺利通过考试的人身上,而对那些考场的失败者,这种梦是不会发生的。

第六章 梦的运作

一、凝缩作用

一个人永远无法确定地说他已将整个梦完完全全地解释出来了。在梦的形成时,必有相当数量的心理资料经过凝缩的手续。凝缩作用的特点即在梦内容中找出那些一再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物(集锦人物,混合影像)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由“梦思”与值得注意的“梦内容”之间的联系正好由“梦凝缩”补缀。梦只有在睡醒后马上记下来才有可能精确地把握住所有内容,否则随着时间必渐渐淡忘而不复记忆。

二、“ 一个美丽的梦”

梦之所以会变得诙谐,多半都是由于表达意念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往往行不通所致。往往“梦中的话”是由所说过的一些话东补西缀地凑合而成,句法可能不变,但整句的意义却可能变得暖昧隐涩,甚至连句法均有改变,往往这些“梦中的话”只不过是追述重复那些印象犹新的话而已。

三、转移作用

一个意念或一大堆意念的产生是从一大堆意念间挑选出来后,才在意识界受到特别重视,那我们就会证实的确有一种特别的心理价值(某种程度的兴趣)会附着于脱颖而出的意念。在梦的选择中占有决定性地位的“多种意义”可能并非永远是梦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往往只是一些未为我们所知的精神力量的次要产物。

四、梦的表现方法

梦并没有任何方法来表现出梦思之间的逻辑关系。大体来说梦忽视这些连接词,它只将梦思的内涵夺取过来而加以操纵处理而分析过程的工作即是要把这被梦的运作破坏了的连系重新建立。梦处理相反意见以及矛盾的方法是值得注意的——它干脆不加理会,对梦来说, “不”似乎是不存在的。它很喜欢把相反的意见合在一起,或者把它们当做同样的事件来表现。如果某一事件是以梦中梦的方式插入梦中,那么似乎可以很肯定的说,这暗示这事件是真实的——最肯定的了,梦的运作利用梦见在做为否认的方式。

五、梦材料的表现力

六、梦的象征——更多的典型梦例

梦利用象征来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

七、一些例子——算术以及演说的梦

关于童年的梦亦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即把时间转变为空间。人物与景象好像是在远处一样,在路的尽头;或者象是从观剧用的望远镜直立倒过来看出去那样。梦的运作把数字当作是一种表达目的的介质,这就和那些以文字表达的名字和演说完全一样。

八、荒谬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荒谬即是梦运作表现其相互矛盾的一种方法——别的方法是把梦思的内容加以颠倒。审查制度的特性是:我们不可以谈论被抑禁的事物(事实),但是却可以撒撒关于此事物的谎言。梦愈荒谬其意义就愈深远。

任何一件在梦中看来明显是理智活动的事件都不能被看为梦运作的心智成果,它只是属于梦思的材料,它们不过是以一种现成的构造呈现在梦的显意中。我们必须把梦各成分间的连系看成是无关紧要的,同时必须由每一个元素本身去探索其源由。梦是一个凝合的整体,但在研讨的时候必须把它再度回复成碎片。由另一方面来说,在梦中一定有个心灵力量在运作,造成这些表面的关连,即是说将梦的运作所连成的材料加以再度校正。

九、梦中的感情

梦中所经验到的感情,和清醒时刻具有相同强度的经验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而梦确实以更大的精力要求把其感情包括到真实的精神经验中。梦运作还有另一种处置梦思中感情的方法——除了把它们转变或减少到零以外,梦运作能把它们变得刚好相反。神经质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某一原因产生的结果虽然在质上来说是适当的,不过量则太过了。

十、再度校正

我怀疑那些常听到的怨语:“我有好多梦,不过却忘了大部分,只记得一些零碎”。就是因为此种急速忘却的思潮引起的,在完全的分析过程中有时我们发现,它和梦思的材料毫无关连。

第七章 梦程序的心理

一、梦的遗忘

第一、我们所记忆的以及加以解释的梦本身就受到那不可信赖的记忆所截割——它对梦印象的保留是特别的无能,而且常常把最重要那部分忘却。第二、有许多理由怀疑我们对梦的记忆不但残缺不全,而且是不正确与谬误的。一方面,我们怀疑梦是否真的如记忆的那般不相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怀疑梦是否象叙述地那样连贯——是否在回忆的时候,任意用一些新的以及经过挑选的材料填被遗漏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空档;或者我们以一些装饰品将它修饰得圆圆滑滑,以致无法判断那部分是原来的内容。

精神分析的假设是正确的——它的一个条件是:凡是阻碍分析工作进行的都是一种阻抗。梦的遗忘乃是有偏见的,并且是种阻抗的表现。梦的遗忘乃是因为分析活动和清醒时刻的思潮间有一道精神的阻隔。清醒时刻的生命无疑倾向于要把晚间所形成的梦给遗忘掉——不管是整个儿在睡醒后就忘掉,或者在白天当中一点点地忘却;我们也知道遗忘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的阻抗,而它在晚间也早就尽其力量反对过了。

梦形成的唯一规则是:心灵必须处在睡眠状态下;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解释此事实:睡眠使梦得以进行是因为精神内涵的审查制度减弱的结果。

二、退化( 后退)现象

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和其他的一样重要;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它们之所以不被认为是愿望,而且具有许多特征与荒谬性,完全是由于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影响的结果;除了回避审查制度外,下述的因素亦在梦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某种角色:需要把精神材料凝缩起来;要能以影像来表现;需要一个合理可解的梦构造的外表(虽然不一定真)。梦中存在着一种原始人性,而我们不再能直达那里。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三
《《释梦》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之感悟

当时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读,是因为感觉它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不会给我一种很抽象的感觉,不会让我觉得很无趣,事实上,刚开始读时,不知道是弗洛伊德教授思维缜密还是译文缘故,感觉难懂的很,我都有点不想读了,庆幸我坚持了下来,发现不是想的那么难读,读了之后发现,这书是以精神病患者的梦作为案例来评析论点,有趣得很,这本书真的没让我失望。

我本人也经常做梦,在梦中会遇见十分奇怪的场景,时而穿越到这,时儿穿越到哪儿。我记得《盗梦空间》里也有类似的情节,造梦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潜意识力量对梦境进行一番构造,形成不同与外界的环境。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它是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分析的一部伟大著作。关于怎样解析梦,梦是怎样形成的,梦的象征是什么,梦的荒谬性是什么,它都做了一一的解释。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弗洛伊德在书中说道,‚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那最初具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引能量,而到某一强度才能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来‛。一个人如果潜意识中存在某种思想,那么他一旦进入梦乡,就会把这种思想表现在梦中,从而暴露出来,但梦有时又不会直接表露梦者的思想,所以需要通过解析获知梦的内涵。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梦的分析时举出的三种典型的梦。

第一种:尴尬——赤身裸体的梦。在这种梦里,梦者赤身裸体或者穿着很少的内衣,但是外人却对他的这种行为漠不关心。弗洛伊德教授分析说,童年记忆,只有在童年时,我们才会有那种穿戴很少地置身于亲戚、陌生的保姆和客人之间而丝毫不感到羞愧的经验。而童年的天真无邪,日后回忆,总令人兴起当时犹如身在天堂之感。一旦产生羞恶之心,我们便被逐出天堂的环境,唯有在梦里可以重温。他把此类梦称为‚暴露梦‛,我个人觉得这种观点挺有趣的。

第二种:亲友之死的梦。如果说之前是对弗洛伊德教授的佩服,那么看到这里,我感到他大胆推想的精神非常强悍,令人震惊。当我们在梦中遇见亲友的离去深深感伤甚至睡中悄然淌泪啜泣时,我们分兄弟姐妹的死与父母的死亡两类来讨论。A:弗洛伊德教授质疑兄弟姐妹永远相亲相爱的社会通用道德标准,而认为人本来都是‚原本自我‛,在其一生的某一段时间甚或童年时,曾有过兄弟姐妹离开的希翼。(比如生了弟弟后妈妈对弟弟更好,他就会对弟弟产生敌意,希望弟弟消失)。看到这里我想起我小时候确实有过让我妹妹消失的念头,弗洛伊德教授接着给了我解释,他说在孩子的思维中,他们对死亡的观念与我们成人的

观念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分不清这个人不在,是由于‚距离‛,还是由于‚关系疏远‛或是‚死亡‛。看到这里,我终于稍微舒了一口气,为自己不是一个邪恶的人。。B:父母的死亡。一般来说,男人会做父亲死亡的梦,而女人则做母亲死亡的梦。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他们把同性的视若情敌,这是人性的弱点。对于这种观点,我个人不甚理解,亦不敢苟同。

第三种:考试的梦。‚当我们自觉有责任在身‛时,我们对考试产生了焦虑。这种考试的梦,往往只发生在梦者隔天即将从事某种可能有风险而必须负责人的‚大事‛时,而之所以以考试为梦的内容,我觉得主要还是与教育体制有关。

尽管书中有些大胆的描写比喻还是让我很难接受,(也许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但是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看法,这真的是本值得我去读的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四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

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初读《梦的解析》时就发现解梦的确是一门很深奥很复杂的学问,由于梦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不仅是近期的,还包括孩提时期的经验,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遗忘的经历,以及梦的肉体来源。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然而这还不包括梦的凝聚作用和转移作用。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梦的寓意更显得神秘莫测。

然而,在通读全书后我发现,无论是浅显的梦还是深奥难懂的梦,无论是梦的显意还是隐意,大多数都是愿望的达成。书的作者弗洛伊德在第三章中也提到“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而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

一, 梦的运作压制了痛苦感情,从而达成了愿望。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提到了一种实验方法“如果我当天晚上吃了咸菜或其他很咸的食物,那么晚上我会渴得醒过来。但在这“醒过来”之前,往往先有一个同样内容的梦——我在喝水,我正喝着大碗的水,那滋味就有如干裂了的喉头,饮入了清凉彻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然后我惊醒了,而发觉我确实想喝水。这个梦的原因就是我醒来后所感到的渴。由这种感觉引起喝水的愿望,而梦告诉了我它已使这愿望达成,因此它确有其功能。”

相反的,在孩提时代我们也经常在睡前喝了过多的水后梦见自己上厕所,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尿床了,而成人后我们同样会做类似的梦,只不过我们通常会醒来去上厕所。

这这些都是由于梦的运作成功地相反观念取代了所有的痛苦概念,因此压制了归属它们的痛苦感情,结果造就了一个简单而令人满意的梦——一个看来是愿望达成的梦。

二, 梦能够满足现实中未能达成的愿望

梦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我们在学生时代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有题目做不出来时,睡梦中我们会反复梦见做题目的场景,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睡梦中成功解答题目。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在梦中解绝了科学难题。最著名的要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这个故事说: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在车上昏昏欲睡。在半梦半醒之间,他看到原子链似乎活了起来,变成了一条蛇,在他眼前不断翻腾,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凯库勒猛然惊醒,受到梦的启发,明白了苯分子原来是一个六角形环状结构,而在这之前他正为苯分子结构的构成而烦恼。正是他对解决该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得他在梦中延续清醒时的精神活动。

这种延续正是愿望的需求造成的,所以不难看出梦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未能达成的愿望。

三, 梦能满足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潜抑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

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但我们处于青春期时常常会做一些有关异性的梦。而另一个例子则是作者在第七章“梦的程序心理”中提到的“我一定整天都在潜意识内向R教授仿同,因为借着仿同作用。我孩童时期不朽的愿望——自大狂的愿望——才得以满足。而对我朋友的仇视(在白天当中,一定受到排挤)则混水摸鱼,取得机会而窜入梦中,但我日间的忧虑亦借着一些替代品从梦内容中表露出来。”

这些都说明当现实中我们无法达成愿望时,梦境能提供一个广阔的精神平台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四,令人不快的梦,也和别的梦一样,同是愿望达成。

作者在第七章中提到“一个属于潜意识的而R受压抑的意愿(它的满足对自我来说是痛苦的)在白天痛苦经验的不断激发下,把握时机,支援它们,因此使它们得以入梦。在第一种情形下,潜意识和意识的愿望相符合。在第二种情形下,意识与潜意识(潜抑与自我)之间的不调和则被泄露了。而这就像神仙故事中,神仙给那对夫妇的三个愿望的情况一样。这种潜抑愿望得以呈现后所带来的极大满足也许能够中和那白天遗留物所附带的不快。在此种情况下,梦者的感觉是漠不关心,虽然它同时满足了愿望和恐惧。或者睡觉时的自我在梦的形成中占据了一个更大的地位,因此对那潜抑愿望的满足产生强烈的悔恨,甚至会以焦虑感来中止梦的进行。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不愉快的梦和焦虑的梦同样是愿望达成,这和我们的理论是一致的,而且这和那些明明白白是愿望达成的梦没有两样。”

因而总的来说“一个简单而令人满意的梦——一个看来是愿望达成的梦”和“带有痛苦的经验的梦”其目的都可以统一为愿望的达成。

梦是在我们睡眠时所发生的精神活动,由于它本身不受外界限制,因而可以天马行空,也就决定了它满足愿望的作用以及愿望的达成的内容。一个人很想做某件事,实现某个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办法做成或者实现,心理上受到压抑。一旦进入了睡眠状态,所有的意念就自由地,毫无限制地涌现,在梦中满足现实中不满足。

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到:“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正是梦的满足愿望的作用,使得它能够缓解现实中愿望难以达成的失落感,减轻生活的压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可以说梦是最好的精神的避风港。然而这些满足感毕竟是一时的,正如网络游戏一样,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感受却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反而过分依赖于梦所营造的美好幻想中,一旦醒来,现实与梦境的巨大落差将会造成更大的失落感。相反的,一些痛苦经历的梦也会影响人的心情甚至动摇生活信心。这样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挫折后因为一个梦重拾信心,而有的人原本快乐却因为一个梦整日焦虑。针对梦是愿望的达成这一特点,就需要解梦者探索人们梦中的潜意识的愿望,并把它呈现给梦者,使他能够正确的对待梦境,而不受梦困扰。

了解梦是愿望的达成,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该书,更深一层的理解梦的现

象,洞悉梦的本质,从而正确看待它。

2009-12-12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五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是欲望的表达

——《梦的解析》读书心得

梦是常人都具有的现象,有时清晨醒来,我们会回忆起“昨晚”的梦境(也许发生在凌晨或各种可能的时间);或是感觉到梦的到来,却回忆不起它的内容;或是觉得自己没有做过梦。不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对梦有着一定的感知,将它作为人意识的产物。不过,不同的人对梦也会有不同的释义。古来就有解梦之说,这是从前的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如今的学者对于蒙又有了不同的解释。《梦的解析》一书便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向读者所展示的,他对梦的分析。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梦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弗洛伊德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证明他这一观点,他所列举的多个梦的分析,仔细、大胆、合理,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他的理论所“同化”。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案例,更多的是以自身为例来做分析。在书中,弗洛伊德毫不避讳的向读者展现他对不同梦境的具体分析,这其中有些反映了人性自私的一面。也许正是因为人的梦境会在一定层面上反应人的利己思想,弗洛伊德才更多的选择以自己为例。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身各方面以及经历的事情更为了解,更能与自己的梦境相联系,所以他选择对自己的梦境作出分析,更有说服力,也更为具体全面。在经过案例分析之后,弗洛伊德抛出了自己的观念“梦是人欲望的反映”。细细想来便对其有了认同感。社会中的人经常会被道德、舆论等因素影响,有着诸多顾虑,不敢直观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说是被束缚与压抑着的人。所以,他们的欲望往往也是被压制的,他们不敢将自己的私心表现出来,这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交际;他们也会对自私的想法产生愧疚感,从而抑制这些念头的增长。而在梦境这个虚幻的国度,人们道德感的束缚在松动,欲望的表达也显得自然而然。因为,在梦境之中的思想不需要你为它负责,也不并担忧会被他人知晓,同时也跳脱出道德的束缚,显得更为肆无忌惮、荒诞不羁。也许有人会反问,那如果梦境满足了人的欲望,人应该会感到开心,为什么还会有悲伤的梦?那是因为,即使在梦里,人们有时也会为梦加上一层伪装,这是由于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梦境的真实意图被窥探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希望也是一种欲望。所以,悲伤的梦并不是没有表达出人的欲望,而是人们为它刷上了一层保护漆,使得它不易被窥破。

在《梦的解析》一书阐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至今大体上尚未受到挑战。尽管我仍对梦的产生存在多个疑问,仍然对“梦”的意义有着诸多不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于“梦是欲望的表达”这一观点的认同。有时候,理性地直面梦境所反映的事物及观念也是人了解真实自我的一种方法。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六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

梦的释义(解析)——读书报告

《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当时我们中国是清朝)作者是奥

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西克蒙特〃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

的一个重要标志。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一个人自己

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的结果,目的在于从潜意识中揭示意识,

从不正常中了解正常,从人们活动的琐碎片断中找出意义和愿望。佛

洛伊德认为,人睡眠时由于超我监察的松弛,被压抑的冲动和愿望乘

机混进意识,就成了梦,是一种生理心理的现象。

第一章 有关梦的科学文献

着重介绍了关于梦的问题的文献,详尽地叙述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有

关梦的理论。我觉得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不正确的认识到相对正确

的认识而演变过来的.梦也一样.古人的无知,到后来心理学家对梦的

客观分析,都是要一定的过程的.

一、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似乎在清醒状态下,梦与现实体验没有交集,但梦的材料却来源于现

实,来源于观察到外部世界或思想,必定是我们客观或主观上体验过

的事。

二、 梦的材料来源

1.在清醒思想中并不会被记忆捕捉——发生在童年期。2.最近几天的

体验。3.对再现材料的选择(就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三、 梦刺激的来源

只要是外界给神经的刺激和肉体内部的刺激的强度足以引起心

灵的注意,即可构成产生梦的出发点和梦的资料的核心,并按照“复现的原则”,使某种心灵上的印象得到重视。

四、 梦在醒后为什么被遗忘

首先,在清醒状态中觉得太微弱了无意义所以遗忘了。梦无法承受感觉世界,还有大多数人对梦没有兴趣。

五、 梦的心理特征

完全合理的梦并不存在,梦是心灵的无政府状态。

六、 梦的道德感

梦是有道德职责的,生活越纯洁梦就越纯洁,反之亦然。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

以前解析梦两种方法,第一种 梦的象征性解析,从梦的意义翻译出未来的主旨。第二种用密码法,在一个特定的符号。但具有局限性和权威性。作者认为同一个梦的内容在不同的人、不同的联系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来解析梦的,解析梦可以为更难解释的神经症心理研究提供益处。这章介绍了对一个梦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注意要点,并每小部分逐—分析了一个名叫伊玛的人关于打针的梦。作者通过自己的梦境分析得出一个新发现,梦是愿望的满足。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满足

论证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和了冲动;又不致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意义上讲,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检查机制仍发挥相当作用,使本能欲望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因此本能欲望只能采取象

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以逃避检查。他强调说,从每一个梦中,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并且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

第四章 梦的歪曲

经过作者案例分析我们发现,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在梦里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也许是代表着一种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伪装的)满足。以此不管什么样的梦,都可以纳入此公式。

这样的话噩梦就可以这样认为,人做梦时有两种机制在起作用。简而言之,第一个机制是愿望的达成,第二个机制是阻止愿望达成,而对梦加以“改装”,将愿望在梦中以扭曲或相反地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产生了噩梦。

第五章 梦的材料和来源

前面已经提到过梦的材料,这章通过案例分析单独来讲,梦的来源可能是1.白天受到刺激,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2.是来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抑制的愿望。3.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抑制,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4.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口渴、性)。

第6章 梦的运作

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个层次。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其内容可以回忆起来;隐梦则是要通过显梦表现的本能欲望。着重介绍了梦的

凝结作用,梦的移置作用,梦的表现方式,梦材料的表现力,梦的象征,算术及演说的梦,荒谬的梦,梦中的感情和二级制作等等。

梦的表现形式与运作机制主要就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凝结作用是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是在梦中进行的,移置作用是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目的都是为逃避“梦的检查”。梦者将梦中经的材料再加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包括戏剧化和润饰。戏剧化就是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润饰就是指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真相。梦的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二级制作,就是这种整理使梦成为一种统一的、某种近乎首尾连贯的东西。所以梦幻想的命运及精彩程度由我们的反抗检查制度和凝结作用的能力来决定的。

第七章 梦进程中的心理

这一章为总结性理论部分,也是本书最抽象、最难懂的一章。 其中梦的遗忘注意取决于自我阻抗的结果,压抑、抵抗和润饰等工作都影响着梦的准确回忆。。概括下:梦是充满意义的精神活动,它的动机力量永远是一种渴望满足的愿望,受到检查制度的影响。但要逃避检查制度,首先要凝结精神材料的需要,其次,考虑感觉形象的表现力,再者,考虑梦结构物的合理的和明白易懂的外表。

梦的倒退特点是精神过程从清醒状态进入潜意识所遵循的方向。P312 在倒退现象中,梦思想的结构物分解还原为原始的材料。 愿望的达成(满足)

梦中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可能有四种来源,这个前面已经提过了

梦中惊醒—梦的功能—焦虑的梦

睡眠中意识对前意识的思想程序不感兴趣,但梦一旦变成知觉系统后,就能够获得新的性质而刺激意识,因此每个梦都有唤醒作用。 梦看来是对前意识状态进行保护。潜意识的愿望这个系统受到前意识拒绝和压抑,这两个系统发生严重冲突而形成焦虑的梦。梦中的焦虑是个焦虑问题而不是一个梦问题。

潜意识和意识—现实

弗洛伊德把梦分为原发性的梦和继续的梦。梦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程序,来源于完全正常的心灵活动,原发步骤是完全合理的梦思,第二步骤以迷乱、不合理的梦的工作,而进入意识世界。梦研究的价值 总结语

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有规律的,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梦表面上极其紊乱怪诞,也同样是有活动规律的,任何梦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他认为梦的研究不但是研究精神病的最好预演,而且梦本身也是一种精神病的症候。他否认梦只是脑细胞不完全活动的产品的说法。 释梦是相当困难的。原因之一是梦的对象不容易确定,无法进行客观研究。二是梦的内容杂乱无章。三是对梦的回忆报告已经对内容进行了修改,与实际梦差异很大。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七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上)》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篇八
《《梦的解析》读书报告(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范文三篇
  • 幼儿园大班教养笔记【三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1000字
  •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笔记《我为谁工作...
  • 轮椅上的霍金读书笔记
  •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师读书笔记
  • 《谈美书简》优秀读书笔记范文
  • 读书笔记大全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