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发言稿 >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集合8篇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22    阅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的文章8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篇一】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会议安排,我就xx县国税局优化营商环境作如下表态:

  一是减轻负担,让办税更便捷。大力推进上办税为主、自助和其他社会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办税模式,让纳税人多走“路”、少走“马路”。落实《“最多跑一次”清单》,积极推行套餐式、一站式服务,让新办纳税人“零门槛”办税。加大实名办税推行力度,简并涉税资料报送,简化税收优惠备案资料存查方式。积极提升新版电子税务局使用覆盖率,推进发票领用“线上申领、线下配送”,发票代开“线上办理、线下开具”,逐步推广银、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缴税。全面推进出口退税远程申报,实施无纸化管理,提升退税效率,逐步委托邮政等机构代开发票、代征税款,建立24小时自助办税终端点,让纳税人办税过程更简、办税方式更多、办税成本更低。

  二是创新举措,让服务更优质。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全面落实纳服规范,开展提醒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模式;加大政策宣传培训辅导力度,持续开展纳税人学堂培训,充分利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qq群、两微一端等媒介,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咨询辅导服务;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厚植涵养税源;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扩大“税信贷”受惠范围,根据纳税信用等级提供相应的便利化服务,落实税收失信“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有效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

  三是公正执法,让权力更透明。强化税收征管,积极推行分级分类和风险管理改革,实现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户、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转变,有效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全面推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事项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督察,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监督体系,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持续深化征管体制改革,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推进国地税合作,使国地税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同频共振、同步发力。积极推行税务稽查规范,严格落实税务检查、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规定,规范进户执法检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转变作风,让税企更和谐。树立税务系统内“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xx形象”的观念,切实增强尊重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肃查处破坏税收营商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严厉整治涉企税收服务的“慵、懒、散、慢、拖、冷、横、硬、推、卡”等不作为、乱作为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税收环境,力争服务作风最优,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税企关系。

  以上表态,是我们国税部门真情服务企业的庄重承诺,敬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给予监督。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县政协组织营商调研组赴沈阳市和平区、辽阳灯塔市学习调研。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对两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行政审批局进驻“三集中、三到位”情况、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优化简化政务服务工作情况以及软硬件投入与使用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和平区、灯塔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机构。两地形成了党委、政府统揽全局,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责的整体推进模式。成立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明确机构设置、人员和职责,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规章制度及长效机制,并赋予营商监督局监督、督查、通报等管理职能,严格把控本地区营商环境建设总体方向。通过构建畅顺的营商环境架构,保障营商工作有序开展。

  (二)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全面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围绕“放管服”改革,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等重点工作,创新实施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模式,全面优化政府服务职能。

  一是审批权限统一授权,方便群众一站式服务。将职能部门的审批权限统筹纳入到行政审批局,采取“一章审批”模式。将各单位审批人员编制进行划转,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同时加强督查、完善考核体系,做到一套标准搞审批、全力投入抓服务。实现“无差别对待、不求人办事”,从制度上解决审批行为不透明、企业办事不便捷、群众不满意、项目不畅通的弊端。

  二是投入力度大,服务多元化。在窗口服务单位实行AB岗轮班制,节假日正常办公,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出发点,尽最大限度使用网络化办公模式,做到群众办事资料内部共享、部分审批服务不见面审批、网上查找办事流程、网上预约办事时间,配备专人网络在线解答群众问题。

  三是主动维护市场主体利益。发布《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60)条》,对60项轻微违法经营行为首次违法的,免予行政处罚或罚款;对行政审批环节,根据情况给予“先审后补”的容缺审批机制;涉企检查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由政府主导,主动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利益。

  (三)找准薄弱环节,严肃自查自纠。两地对照我省提出的“八个凡是”要求和 “七病一症”问题,通过自查自纠、明察暗访、群众举报、省市督办相结合的形式,深挖群众办事难点,企业投资痛点,全方位、立体化剖析营商环境现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对解决不力、推诿扯皮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对涉嫌违法的当事人依法给予处罚,确保群众问题有改善,企业投诉有结果。

  二、我县营商环境基本现状

  (一)深化制度改革,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围绕商事主体登记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信用监管体系完善,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严格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进程,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全年各类市场主体新增2861户,与全同期相比增长5%。二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完成法人库共享应用平台建设,联合开展失信企业惩戒工作,推动建立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

  (二)转变政府职能,便民利企的政务环境初见成效。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初步形成。一是落实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编制公开,完善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体系。二是全面推进两个进驻,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两集中、两到位”,切实解决好“办事难”问题。目前,进驻县中心12家,审批事项38项,现场办结9家21项。进驻8个分中心的审批事项65项均可以现场办结。三是整顿规范涉企收费。全面清理和整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压减涉企收费项目,推动收费公开。

  (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惠商安商的社会环境日趋完善。一是强化政策支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助推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多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建立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常委、县长包保项目制度,实行保姆式管理,确保及时解决项目落地、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三、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营商机构设置迟缓。近两年来,我县营商办临时设在审批服务局,两个机构“合二为一”,形成“自己监督自己”的格局。营商办由于机构、编制、经费不到位,始终以“临时机构”“借调人员”的方式在运行,人员时常变换,导致专业性不够强,工作连续性不足。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三定方案”和政府行政授权,导致工作推进效率不高,任务落实标准不严。

  (二)“放管服”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基层单位仍普遍存在“抱着权利不放”,甚至与统计调查“绕圈子”,以种种借口虚报漏报简政放权工作进展,基层政务审批仍存在人情审批、区别对待,求人办事的情况,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事中监管存在怕担责、怕得罪人的现象;政府部门创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重审批、轻监管,重处罚、轻服务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在优化服务方面仍存在服务转型不到位的“官本位”思想,当下一些干部不适应、不作为现象比较突出,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愿作为成为少数地方官员的普遍心态。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还不顺畅,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的利益诉求还缺少有效的表达反映途径。

  (三)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方面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进展程度较迟缓,各单位审批职能不在同一科室、股室,同一主管局多者竟划分出6—8个审批职能科室,科室之间业务不通,数据不共享;审批业务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方面,我县目前仅有11个单位部门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审批窗口;网络集中,网络审批在我县属于起步阶段,但各单位各部门对网络审批大多持观望态度,推进缓慢;机关干部普遍将政务服务窗口岗位视为“苦差事”,缺乏服务企业与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县政务服务集中情况距离上级政府提出的“一张网、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总体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四)利企便民方面投入力度不够。一是硬件投入力度不够大。在人力资源,办公场所及智能化服务设备,政策倾斜等方面,仍停留在用什么补什么的阶段,缺乏超前思维。导致优化政务服务进程较慢,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无法全面铺开。二是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力度不够。部分企业反映一些涉及多部门职责的审批事项,答复时间过长,影响企业开工建设。有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部门之间资源、信息不共享。部分审批部门都有自上而下的审批系统,各部门之间因为管理权限不同而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一些证件跨区域通用和互认仍然有障碍,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政府职能部门自律性有待加强。近年来我们地区营商环境改善较大,但执法执纪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家对政府“雁过拔毛”“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感受仍然存在。招商引资中“朝令夕改”“重承诺、轻执行”“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投资者归属感不强。

  四、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的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是我省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东北地区考察座谈会中,将“持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第一条要求。今年行政机构改革当中,东三省省直机构设置也均将“营监局”作为独立机构单列出来。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进一步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结合2018年以来我们对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情况和我县工作实际,现在就我县营商工作提出建议如下:

      (一)合理设置营商专职机构。应在本次行政机构改革中,参照省、市机构设置情况,根据我县营商机构工作职能,设置人员到位、授权明确、职责清晰的专职机构,做到定人员、定编制、定经费。在此基础上,组织、纪检、督查等单位应积极参与到营商环境建设日常工作当中,将自身职能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做到优化营商环境全县一盘棋。形成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挂帅,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持续优化我县营商环境。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需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对与企业注册登记、资质认定、商标专利以及与公众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积极推行网上办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由县政府统一优化县级行政职权,除上级明确要求的行政职权外,其他权利由县政府统一收回,结合“最多跑一次”“跨部门联审联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新理念,重新制定行政职权目录、明确流程,并将其下放到各部门具体执行,严格明确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做好制度设计,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让百姓享受到“无区别对待,不求人办事”的政务服务。二是杜绝同一事项重复审批、交叉管理、多次跑腿的现象。同时严格对照近期《抚顺市第一批取消调整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证明目录(245项)》,积极取消、调整、优化各类办事证明。三是进一步优化、创建服务平台,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下大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我们要借鉴先进经验,由县委、县政府制定明确的“集中”和“到位”的标准,并责成县直单位迅速、严格执行,毫无借口,不打折扣地分批次将政府职权进驻到政务服务中心,实现集中办公;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从而真正实现“一扇门办事、一枚章审批、一张网跑腿”。营造主动服务的窗口工作作风,发挥政府与企业群众联系的桥梁作用。县政府应加大关注力度,对于优秀的服务型干部,在待遇上、政策上、精神上给予支持保障,让机关干部乐于服务、主动服务;制定完善的“奖惩激励制度”,积极探索“窗口业务培训制”“轮岗制”“窗口评价结果运用管理制”,从而激发服务窗口干部员工为民服务热情。

      (四)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探索零见面审批,一扇门办事的新模式。加大设备投入,搞升自助服务业务水平,提供自助打印复印、自助证件照拍摄、自助业务查询、业务办理功能;加大人力投入,通过公众微信、微博的形式,24小时接待群众咨询、在线审件;涉民涉企服务岗位,应实行AB岗制度,确保全天工作无间断,随时有一套“备用人手”根据需求开展上门帮办服务。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实现部分事情零见面审批、大多数审批无纸化办公、所有服务一扇门办理。

  (五)规范执法检查,积极维护市场主体利益。良好营商环境的核心是“亲、清”的政商关系。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的保护企业权益、维护市场主体利益。一是要始终规范涉企检查,严格执行涉企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所有涉企常规检查要严格履行批备案手续,注重与信用联合惩戒、行政处罚量化尺度和处罚程序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遏制权力“任性”,消除设租寻租空间,不断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二是积极探索容缺、容错、免罚机制。积极制定我县针对企业的《轻微违法经营行为面发清单》,和针对百姓的《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审批清单》,报批后予以实施。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由政府帮助其在企业扩建、贷款、转型等方面申请优惠政策;三是在招商引资方面,要对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建立详细的企业档案和政府备忘录,杜绝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事。杜绝“乱承诺、不兑现”的招商引资乱象。

  营商环境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我们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关注、齐心协力,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三集中、三到位”和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抓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打造百姓安居、人才流入、企业发展的沃土,为推动清原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既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抓好营商环境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但从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市依然存在行政审批涉企事项多,部分干部服务企业不作为,企业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一问题,导致部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强,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下面,我围绕这次研讨会主题,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是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前提。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政府自身要素优化组合,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的关系,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基层放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明确政企权责边界,规范政商交往活动,实现由“粗放式削权简证”向“精准式协同减放”转变。同时,成立高规格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增比进位指标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由市级领导带头,组织实施千名党员干部包联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通过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措施,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是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以行政审批事项入驻全覆盖为基础,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立全市一体化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事项,推动企业信息、监管信息、信用信息等互联互通,尝试推进手续办理“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细化网上政务服务,制定并公布准确完备、简明易懂的办事指南,优化调整窗口设置,扩大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比例,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事”。责成各旗区全面开展审批事项自查,取消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以及各种其他证明和繁琐程序,健全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建立可操作可考评的审批服务效能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推行审批服务“好差评”制度,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制度促进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行业讲座、巡回宣讲等方式,加深企业对各类政策的理解,提升窗口干部政务服务能力,让涉企政策落地“双向受力”。

  三是大力支持壮大市场主体。制定全市普惠性的招商引资政策,编制统一的产业政策汇编手册,集中发布各级产业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引商等,精准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引领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提升。全面系统梳理国家、自治区及我市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建立统一的“一站式”惠企政策发布平台,为企业提供及时全面的政策信息服务。建立常态化的政企网络互动、联席会议等平台及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互动机制,重视企业家的核心诉求,针对不同企业精准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开展招商引资违约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落实政府对企业的承诺,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及时兑付政府所欠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涉企政策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变“企业要政策”为“给企业送政策”,让企业多花时间跑市场、少费精力找政府。强化政府履约承诺兑现,研究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承诺事项等政策措施,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通过政府统一向社会采购专业服务的形式,引入律师、资产评估师、专利代理人等专业人士及其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法合规的专业服务,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不断强化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搭建完善的“政银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发展基金、担保基金作用,大力培育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健全市、旗、镇三级互相参股的担保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重点扶持企业和不抽贷企业建议名单,鼓励金融机构改进续贷方式,创新建立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为基础好、有前景的困难企业注入流动性,帮助解决股权质押融资等方面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以金融征信体系为主体、行政管理征信和商业征信系统为补充的层级化体系,促进其在信贷准入、利率定价等方面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并积极探索具有操作性、灵活性的预审批及预授信机制,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特别是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支持企业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党政部门、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组织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社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广泛倾听企业和群众的诉求,多献可行之策、务实之计,多做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之事,努力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出更多有高度、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各部门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分析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步重点任务。会前,我到榆林市调研了政务服务大厅有关情况,并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为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营商环境大会做好准备。刚才,省直各部门、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等中直机构、西安市政府都作了汇报,大家谈经验、找问题,讲得都很好。三位民营企业代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及时给予答复。梁桂、赵刚两位副省长讲的意见,我都同意,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充分肯定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推进审批服务“颗粒化”管理、“三级四同”和“一网通办”为重点,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现了市场主体明显增多、民间投资明显上升、企业成本持续下降的良好效果。2018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达到29.1%,其中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0.5万户,同比增长64.0%,增幅居全国第一位。民间投资增长22.3%,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我省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房产交易登记等7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1.8万户,同比增长达175%,其中99.4%是民营市场主体。刚才,企业代表也反映我省营商环境确有改善。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中央直属部门单位大力支持,以及企业家、媒体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密不可分,充分说明只要我们下气力真抓狠抓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积极成效。

  同时,我省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放管服”改革还需加大力度,“一网通办”尚未实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有待深化,简政放权等工作进展不平衡。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亟待优化,企业政策知晓率不高,一些惠企政策缺乏配套、难以落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在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鼓励参与国企改革等方面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新官不理旧事”等不落实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要切实加以解决。

  2019年,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拿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勇气、魄力和韧劲,一以贯之、毫不松劲地向前推进各项工作,切实解决企业关切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加快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向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力度,确保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明显改革获得感

  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按省委、省政府既定安排部署扎实工作,重点在推进减税降费、改进审批服务、实现“一网通办”、降低融资成本、实行公正监管上下功夫,真正让市场主体得到更多实惠。

  一要落实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降费政策。减税降费是党中央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办,确保落实落细。要优化企业纳税服务,搞好培训和政策宣讲,扎实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实施好普惠性税收减免、出口退税、个税抵扣等政策,确保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明显降低。要落实好国办印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妥善处理企业历史欠费问题。在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领域,要明显减少企业缴费,并继续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实行交通领域缴费优惠政策。要坚决纠正变相审批、违规收费等乱象,加快建设收费清单“一张网”,对政府部门下属单位收费和公共服务领域收费开展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重拳打击电力、电信“二道贩子”和相关黑恶势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严格预算约束,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把减税降费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二要简化审批优化服务。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多措并举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要探索更大限度精准放权,对现有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论证,再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向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等特殊区域再下放一批省级权限,加快已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步伐。尤其要大力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坚定不移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不见面审批”,持续压减工程建设、水电气暖、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审批时限,通过并联审批、严格时限等多种方式,促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

  三要下大气力推进“一网通办”。去年我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积极进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0%、实体政务大厅需由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的承诺。各级各部门都要聚焦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只进一扇门”,以更坚定决心、更强有力举措,全面加快工作进度,确保落地见效。特别要大力推进数据共享,提高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成全省一体化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功能更完善的政务服务大厅,为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便利。

  四要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主要是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防止随意减少授信、抽贷断贷等“一刀切”行为。要积极推进“依税办贷”“税银通”等做法,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促进信贷精准投放。要用好民营企业纾困基金,积极推广“智慧县域+普惠金融”,健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奖补机制,切实使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五要实行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落实“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要求,进一步明确监管的事项、责任、流程、措施和标准,依照清单强化监管。省直有关部门必须带头履行职责,加快转变职能,切实抓好事中事后监管。要在为企业开办提供便利的同时,注重监管有效性,及时跟踪关注市场主体注册、运营和注销情况,把主管行业掌握得更深入更细致。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健全信用监管,深化综合监管执法改革和“互联网+监管”改革,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坚决防止选择执法、任性执法、多头重复检查等现象。要按照竞争中性原则,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加快清理修改外商投资等相关法规制度,为政府全面正确履职提供保障。

  三、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切实把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各级各部门要把营商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正确处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关系,科学把握方法策略,蹄疾步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一要勇于创新。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紧密结合陕西实际,在复制学习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缩小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的环境差距。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积极总结各地的创新性成果、经验,努力把好的做法辐射到全省。尤其要切实发挥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验田”作用,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探索更多制度创新成果。

  二要务求实效。注重政策的可行性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的营商环境有关政策,都必须制定配套操作细则,明确谁来办、怎么办、多长时间办好、需要什么条件等要素,将具体流程汇编成册,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读工作,便于企业知晓掌握。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比如,对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反映的石料供应紧张问题,必须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在合法合规基础上尽快审批,决不允许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

  三要形成合力。发挥“八办四组”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健全多方联动、高效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中办《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创新督查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各项举措协同发力、有效落实。对标国家最新要求,尽快完善我省营商环境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及时通报、问责、惩戒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引导全社会形成维护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

  最后,希望广大企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模范承担社会责任,与政府携手推动陕西追赶超越。

【篇五】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宁东基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宁东基地党工委、管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四个新定位”以及“12111”战略,优化提升营商环,有力促进了宁东基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16-2018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年均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截至9月份达到513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2.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占全区的近1/3;全口径财政收入近百亿元,年均增长36.8%;今年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工业增加值增长9.7%。获评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6位,“聚焦重点降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典型经验做法三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一、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宁东基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宁东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包含简化企业开办手续、财产登记手续等10个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措施和要求。多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对宁东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落实,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世界一流煤化工能源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完善政策制度。

  印发了招商引资政策十条、金融扶持民营经济扶持政策十六条、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十条等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接地气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框架和机制,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夯实基础。

  二、减政放权,释放经济活力动力

  (一)落实简政放权。

  一是持续推进“不见面”改革,做好国务院、自治区政务服务事项的承接工作,目前管委会589项政务服务事项中86.25%的事项进驻大厅办理,“不见面”办理率83.70%。编制了《宁东基地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进一步规范了宁东基地部门权力清单和政务服务事项。

  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国务院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要求,对违规设定行政许可、增设行政许可条件,以备案、登记等形式变相设定行政许可等行为进行自查,严格依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

  (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手续。实现了“44证合一”,印发《压缩企业注册登记时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工商注册类事项审批时间在法定办结时限基础上压缩50%以上。登记注册、公章刻制、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企业开办工作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食品经营许可、药品零售经营许可等5项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的方式实施“证照分离”。

  (三)减税降费利企便民。

  制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方案》,落实减税降费工作,截止8月底,宁东基地共减免税费5.9亿元。

  (四)建立开放包容市场环境。

  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不在清单之内、不符合规定和设立依据效力层级不足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进行清理取消,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三、加强监管,营造公平市场秩序

  建立了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依托自治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完成宁东基地市场监管系统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计划2020年全面实现市场监管行业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和常态化。

  四、优化服务,提升品质增强便利

  (一)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升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三减一提升”活动,按照“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的要求,全面开展办事流程优化和办事材料精简工作,做到无法律法规要求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各部门(单位)较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前缩减了114项申请材料、压减83个环节、缩短1228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按照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结合宁东实际,共承接政务服务事项589项。

  二是创新实施“套餐式服务”模式。以给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优化跨部门、跨行业的事项办理流程,形成8个“套餐”,实现一张表单申报、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流转。

  三是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打造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梳理,并于6月底完成事项要素与国家平台对接。积极推行便民服务代办,辖区9个社区(村)设立代办点,群众不出家门、不出社区就能申请办理事项,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二)开展投资企业“全程代办”,做好“店小二”服务。

  精心设计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办事流程(备案类)/(核准类)》、《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流程图》,指导企业按流程提交各项资料。通过优化流程,项目建设审批时间进一步压缩到48个工作日,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最快可实现40个工作日以内办结。2016年以来,共为606家企业代办2671件事项,其中为102家招商企业代办1840件事项,协调督办3172件事项。为企业抢抓发展机遇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继续实施“多评合一”工作。

  一是管委会自2016年以来共出资近1.1亿元为79家招商引资企业120个项目提供环评、安评等282项“多评合一”评估事项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投资企业的成本,使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批效率和成本效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是按照基地投资项目“多评合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对中介服务机构实行日常管理与考核评价,对服务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严重逾期、重大质量问题等严重违规行为的26家中介机构予以清退出库,进一步规范了“多评合一”中介机构服务行为。

  (四)切实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率先开展区域评估工作。

  率先在全区启动园区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审查等事项的“区域评”工作。目前,核心区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水利厅批复;“十三五”规划环评已通过生态环境厅批复,煤化工园区、临河综合工业园区、灵州工业园区、化工新材料园区、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等5个规划环评已通过管委会环保局组织的专家审查,正在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预计年底前取得批复文件;园区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于11月16日通过专家审查,正在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预计年底前取得批复文件。

  (五)“预审代办”助力企业早建设、早投产。

  针对宁东基地受气候影响施工周期短的地域特点,启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投资项目“预审代办”实施办法(试行)》。截止目前,已为弘丰,恒泰,享誉,中泰富瑞等9家企业办理预审业务,确保项目早开工两个月。

  (六)提供优质可靠的公共服务。

  一是简化水、电、暖、气办理手续。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办理成本。2019年,为企业降低成本近3.5亿元。

  二是推进“互联网+教育”。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互联网+教育”系列专题培训,宁东学校与银川市二十一小、江苏常州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等区内外学校联合开展在线课堂和校际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三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宁东医院实现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心电诊疗合作,同银川市120急救中心建成网络医院,加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疗集团。借助银川都市圈建设,开通建设在线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打造高质量生活服务软环境。编制精细版电子地图,引入网约车平台和共享单车服务企业;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500套,配租3106户,解决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问题。

  五、优化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一)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启动煤化工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试基地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开展2019年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申报工作,计划组建国能宁煤集团等7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及重点实验室。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争取各类政策资金1.13亿元用于扶持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注资20亿元做大宁东投融资平台和担保公司,引导、撬动社会总投资133亿元,累计为企业贷款担保32亿元。

  (三)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与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建立合作育人长效机制。通过举办招聘会、网上招聘、学校定向培养等方式,累计解决企业用工9619人;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供给,开展了13个人才项目的组织申报和评审工作。

【篇六】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我市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水平,才能在绿色发展中抢占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重大,涉及面广。营商环境优不优,服务质量高不高,不能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关键要听企业和群众的意见,要看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这是检验营商环境优劣的根本标准。2020年,市政协围绕市委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安排,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年度重点协商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赴有关旗区、工业园区,深入企业、深入群众进行了调研,并组织各界代表人士和相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下面,我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结合调研成果,谈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关于提升领导干部服务意识的问题。领导干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推动者,也是营商环境优劣的直接表现者。近年来,我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下重拳、出实招,强化监督、严厉追责问责,整治“四风”惩

  治腐败,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更加规范,政治生态更加清正,营商环境工作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长期努力付出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回报,或者工作中出现错误后缺乏及时跟进的容错机制,积极性和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产生了“干的多错的多,受到的批评就多”的消极思想;还有一些干部事业观扭曲,服务态度不端正,抱着“干好干坏一个样,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心理被动上岗,工作中缺乏责任心,遇到制度中没有明文规定和细化的服务事项,能躲就躲。不敢担当、不敢作为、不敢负责、躲事懒政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协助企业和群众办理相关手续、解困纾难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对营商环境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所以,优化营商环境,在加强制度规范的同时,还要高度关注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和激励问题,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和素质,建立干部使用容错机制,对在工作过程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认真负责的干部,要尊重有加、宽容以待、视情免责减责,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激发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和干事劲头,让真正担当干事的人专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关于强化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企业做产业,更看重稳定性和连续性,更看重法治化和守规矩,最怕的就是不透明、难预测、

  “新官不理旧账”。从这次的调研中看,一些企业对我市营商环境反映比较强烈的,就是政府诚信问题,部分地方政府践诺守信意识不强,招商引资时作出的用地、税收、补贴、厂房、办证等方面的承诺兑现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后期政府投资类工程项目欠款数额较大,损害了企业的政策权益,挫伤企业投资积极性。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既可以借鉴三亚模式,分门别类出台更具系统性、明确性、稳定性、激励性的政策措施,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和水平,也可以参照深圳“先租后让”的做法办理土地手续,待工业用地手续批复后,如企业运行满足当地政府考核要求,租金可转为出让金,避免一些周期性较强的项目因土地报批等手续较长的原因,错过建设、运营黄金期。在强化政府诚信建设方面,要更加注重打造让人信服的“契约”精神,把招商引资依法诚信履约纳入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依法履行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与投资主体签订的各类合同,及时兑现作出的各项承诺。继续加大政府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清偿力度,确保应偿尽偿、按时“清零”。

  第三,关于解决企业运营服务缺失的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服务跟进不够,存在缺失、滞后的情况,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这个里面有3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市场不稳定。受贸易及疫

  情影响,我市重点调度的15种工业产品价格同比2增13降,有些工业产品售价已经跌破成本价,企业运转困难,稳就业压力较大。二是企业运营成本高。如,2018年我市煤企按要求积极参与了电力多边交易,但电费涨幅过高,单说长城煤矿仅电费一项就额外增加了1300多万元成本,企业压力过大。三是专业人才短缺。我市各行业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能源、建设、酒店等行业不同程度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一方面要持续推进政策的落地落实。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深化减税降费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直达企业。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要积极妥善处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将煤炭企业电价与电煤销售价格挂钩,实行浮动电价交易,进一步降低煤企用电成本。要利用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机遇,加快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之间联运体系建设,努力补齐互联互通等短板,降低大宗工业品物流费用。同时,要依托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各行业职业经理人队伍,扩大人才“朋友圈”,形成产业集聚的“创新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用工贵、人才短缺的问题。

【篇七】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营商环境的概念:营商环境是指商事主体从事商事组织或经营行为的各种境况和条件,包括影响商事主体行为的政治要素、经济要素、文化要素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交流、合作以及参与竞争的依托,体现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软实力。

  世界银行自

  2003年开始发布《营商环境报告》。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竞争能力的描述,在实践中对投资者具有引导作用。

  在我国的研究历史:“营商环境”概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首先对“营商环境”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是____省。2012年6月初,____省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课题的调研,并委托中山大学、____外语外贸大学开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专题研究。同年10月,中共____省委办公厅、__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____省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1月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的致辞中也提到了“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世界银行自21世纪初期专门成立了营商(DoingBusiness)小组,负责创建企业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此后,该小组将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不断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因各年度考察侧重点不同,营商(DoingBusiness)小组关注的指标体系也有所区别。如2004年侧重企业生命周期的环境指标;2005年侧重登记物权、税制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等指标;2006年侧重知识产权保护、跨国贸易、治安环境等相关指标;2015侧重监管效率与质量并重。2016年侧重监管环境便利度,该指标体系包括10项,即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

  世界银行旗舰报告《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是该年度报告的第15期,旨在衡量监管法规是否有助于推动或是会限制商业活动。《营商环境报告》应用量化的指数分析不同时间下,从阿富汗到津巴布韦的190个经济体的商业监管法规和产权保护。《营商环境报告》衡量影响一项商业经营的11个领域的法规。今年的营商难易程度排名涵盖了10个领域: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营商环境报告》也衡量劳动市场法规,但该指标今年不被包括在排名内。《2018营商环境报告》的数据搜集止于2017年6月1日。指数被应用于分析经济结果并且指出什么样的商业法规改革发生了作用,在什么地方以及为什么发生了作用。《2018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发现去年119个经济体的创业者见证了当地监管框架的改进。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报告衡量全球范围190个经济体,记录了264项商业改革。在2016/2017年度旨在减少监管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的改革中,最普遍的发生于开办企业和获得信贷领域。次之的是在跨境贸易领域。2016/2017年度在《营商环境报告》跟踪的领域中改善最多的经济体是:文莱达鲁萨兰国,泰国,马拉维,科索沃,印度,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尼日利亚,吉布提,和萨尔瓦多。这十大改善最多的经济体总共实施了53项提高营商便利度的监管改革。所有的地区都推行了的使营商更为容易的法规改革,

  但是欧洲和中亚地区有79%的经济体实行了至少一项营商法规改革,使得这个区域继续成为在此项目上占有最多经济体份额的地区,其次是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该报告包含了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登记财产和办理破产领域的四项案例研究,同时还包括了劳动力市场监管这一附加课题。

【篇八】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2021年x月x日,我县开展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查摆打讨论”活动。此次活动重点讨论了优化营商环境,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X县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环境支持。我们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美好X县具有重要责任。围绕着此次活动查摆问题和讨论重点,现我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强竞争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应有之义,是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从多方面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努力:

  第一,思想上再深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谈到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时用了“安不忘危,兴不忘忧”8个字,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中,相当一部分都与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要从政治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带着推动发展的强烈使命,带着为民服务的浓厚感情,责无旁贷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第二,作风上再提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说到底是考验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务实担当。近年来,我县开展了多种营造经商环境的活动,但在实际工作中,“小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伤害群众感情、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仍然没有根绝。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必须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营造亲上加清的营商环境,形成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确保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发展的高度出发,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以“软环境”弥补“硬环境”。

  (一)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要按照能减则减、能合则合的原则,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对审批时限实行极限压缩。二是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深入推进“互联网十政务服务”,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监督。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关于纪检监察党员组织生活发言材料【...
  • 党支部书记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
  • 个人意识形态发言材料【四篇】
  • 意识形态讨论个人发言稿范文(精选4篇)
  • 关于2023年组织生活个人发言6个方面...
  • 2023年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9篇
  • 去极端化发声亮剑发言稿(通用3篇)
  • 国有企业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