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06    阅读: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一)

热点:

HOT

小学奥数题

口算题

数学手抄报

首页

2014小升初

小升初资讯

小升初坑班

小升初简历

小升初择校

小升初面试

小升初推优

小升初特长

小升初衔接

奥数试题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奥数竞赛

华杯赛

希望杯

巨人杯

走美杯

课本

数学

语文

英语

教案

数学

语文

英语

单元测试

数学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语文

英语

专题推荐

回顾2013小升初

小升初衔接

分班考试真题

小升初指导

小学数学日记

五年级奥数题

趣味数学题

专题:间隔问题

专题:简便运算

专题:简单推理

奥数专题三:解决问题

专题:找规律

奥数专题一:第几

您好,欢迎来到巨人奥数网! 巨人网首页

奥数

中考

高考

作文

英语

论坛

巨人旗下业务

巨人小班

小巨人幼教

巨人网校

聚优1对1家教

欧文思外教

文体科技特长

金色湖畔冬夏令营

加盟合作

|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学脑筋急转弯:有个男子住在十三楼,他每天出门必搭电梯到一楼......

报班咨询:

400-012-6600【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奥数首页

幼升小

小升初

竞赛考级

奥数题库

课内学习

教学资源

重点中学

奥数解析

每日一题

小升初试题:小升初语文试卷 小升初数学试卷 小升初英语试卷

奥数试题: 三年级奥数题 四年级奥数题 五年级奥数题 六年级奥数题

幼升小: 幼升小指导 幼升小试题 幼升小衔接 数学知识 语文知识 英语知识

攻略: 坑班 杯赛 简历 学区房 择校 特长生 面试

试题:数学试卷 语文试卷 英语试卷 分班试题 仁华试题

奥数:华杯赛 希望杯 巨人杯 走美 解题能力展示

英语:剑桥少儿英语 三一口语 新概念

作文:春蕾杯 叶圣陶杯

奥数试题: 一年级奥数试题 二年级奥数试题 三年级奥数试题 四年级奥数试题 五年级奥数试题 六年级奥数试题

课内学习: 奥数单元测试 语文单元测试 英语单元测试 期中试卷 期末试卷

统测:奥数 语文 英语

口算: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教案:语文教案 奥数教案 英语教案

教师用书:语文 奥数 英语

素材:数学手抄报 英语手抄报 勤俭节约手抄报 母亲节手抄报

海淀区:北大附中 十一学校 清华附中 北京101中学 首师大附中

东城区:东直门中学 171中学 北京五中 166中学 北工大附中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朝阳区:朝阳外国语学校 陈经纶中学

基础知识:奇数偶数 等量代换

计算专题:几何计数 概率初步

应用题:周期问题 和差倍数

数学迷专题:加减竖式 乘除竖式

每日一题: 一年级 周汇总 二年级 周汇总 三年级 周汇总 四年级 周汇总 五年级 周汇总 六年级 周汇总

每日一题 05月23日 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 答案>>>

您当前位置 : 奥数网 >> 教学资源 >> 数学教师用书 >> 三年级数学教师用书 >> 正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

2012-06-20 17:44 来源: 网络编辑整理 作者: 网络编辑整理

[

标签:

数学教师用书

小学教师用书

]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 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 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 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如果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做成动 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情节)。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并进行计算。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可结合 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2.例1。

教学加法的验算。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 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 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做一做”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验算的结果怎么样?

3.例2。

教学减法的验算。教材的处理与加法验算相同,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是:(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教学这部分内容依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做一做”的处理方法与例1相同。也可以要求两道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七是本单元教学的综合性练习,共9道题。

第1题是巩固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安排了4道三位数加法题和4道三位数减法题,结合第三节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先计算,再验算。

第2题是找错题,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既巩固了验算,又巩固了计算。 第3~5题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和填空。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说说是怎样填出来的。

第6题是一道情景题,教材呈现一艘客轮到码头后旅客上下船的情景,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图意,找到条件和问题,提出解答的思路,再独立列式计算。

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给出一组商品的价格,要求提出 问题并计算。因为商品的品种较多,所以能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计算的结果也不同。接着由小精灵提出“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元?”解答这个问 题,需要先估算,再进行计算。提问题可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先在小组中提出三个问题,小组同学共同计算出结果,各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然后教师提出 小精灵的问题,让同学们发表意见,实际是一个进行估算的过程:买哪几件商品的价钱大约500元?最后让各人根据自己选择的商品,进行计算。

第9题是选作题,使这四个数建立起一个等式,实际只要考虑每个数的个位数。答案是107+108-106=109。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日记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二)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日记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一、神奇的数学

吴思杰

数学这玩意儿,神奇得很。它对我们人类的贡献可大着呢!我们平时用的化学用品,电器家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它,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它,比如说:

过年了,得算一算今年收入与支出的情况。“亲兄弟,明算账”,咱别的不管,单看收到的红包吧。

年,大伯家:鸭蛋,

妹:200元,姐姐„„找出去年的账本,对一对,算一算,今阿姨家:200元„„再算算支出,妹最后,把这一来一去的收入与支出相减,就晓得今年赚了多少,亏了多少,这其中用了什么?数学呗! 又比如说:

春节,许多亲戚好友都会来家中拜访,此时,必须准备些年货与爆竹,这下,又要请数学帮忙了,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冲天猴”5元,“五色树”10元,“妙笔生花”15.3元„„可乐4元,牛奶4.7 元,果汁5元„„这样比一比,看一看,就可以买到价格最便宜、质量最好、最营养、最放心的商品。 可是,一但用错,就麻烦了:

过年了,许多人都愿意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时刻有个喜上加喜,买地、盖房、搬家,但如果弄错了数字就惨了!例如:你要买一块78平方米的地,可不小心把“7”漏了,您的新家就成“猪窝”,面积单位更是不能错,你若在“平方”后边加个“厘”字(平方厘米),那你的家就只能“养狗”了„„

数学虽然是我们人类的大功臣,可如果我们人类不会使用它,它仍然“无利于世”,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聪明的大脑,利用数学,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神奇的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你一定会发现这神奇的数学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帮助着我们。 我爱您————神奇的数学!【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二、储 蓄

沈文璐

每年的春节,我总会收到好多好多的红包。当然,今年的春节也不例外。我把得到的压岁钱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全部存进了银行。到目前为止(每年存一次),我已经存了若干张存单了。

过去,我对存单从来不过问。而最近当我拿到存单写着本金、税收、利息„„我就发傻了,因为我对这些名词可所谓是一窍不通呀!

回到家,我便开始慢慢琢磨了起来。可想了半天,我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头绪,反而弄得满脑子的疑问。没办法,我只能不耻下问地请教奶奶老师了。我满脸疑惑地问:“奶奶,本金是什么呢?”“本金就是存进银行的本来的钱数,才叫本金呀。”奶奶说。“那为什么取钱后的存单上写的金额比实际的本金还要多呢?”我又问道。“那是因为取钱后的存单上的总额是由原来的本金加上(利息减去20%的税金)得出来的,这回你明白了吧!”可我还是一知半解。奶奶最终还是列出了公式告诉了我:比如100元的一年利息是x 元,那么10000元一年的利息是100 x元。税金就是100 x乘于0.2。100 x-(100 x× 0.2)就可以得出纯利息。纯利息再加上实际存的钱数就是应得的总金额了(人民币)。我接着问道:“奶奶,如果把我要提前将钱取出,那么利息应该怎么计算呢?”奶奶说:“那样的话,存款利息将会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所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提前支取。”„„

这回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储蓄的小知识,让我开阔了大脑,增长了知识但更让我感觉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

好数学,用它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

该学好数学,用题。【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

三、阿姨,您找错钱了!

袁若妲

今天是2月6日,后天就要过年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华联购物中心采购过年的年货。华联里面人山人海,被挤得水泄不通。当然,超市里

面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挑选好了物品,有我喜爱吃的零食,乐事薯片、百事可乐、营养早餐饼„„还有拜年用的金日西洋参、长城干红葡萄酒„„多得说也说不清。

付完钱以后,看着长长的收据单使我目瞪口呆。妈妈叫我对照一下收据和物品,瞧瞧有没有差错。我看了看,4.5×2+35+17+100×2„„+6+15+25。这一个个数字仿佛有了生命,围着我跳起了舞, 看得我眼花缭乱。算了很久总算有了结果,一共是316元7角。而妈妈付了350元,应找回33元3角,但是营业员只找了32元3角。这到底对不对呢?我又重新算了一遍,营业员果真少找了1元钱。我把事情告诉妈妈后,她向营业员要回了1元钱。我想:营业员一定是因为工作太忙太累了,所以才会找错钱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只要你仔细观察,这些数学问题就在你的身边。

四、记 码 单

刘梦兰

今天,吃完午饭,小张叔叔让我帮他记码单,反正我没事做就答应了。 20.2、21、20.7„„很快的,数字跑满了整张码单。我把写好的码单交给小张叔叔,他却让俺帮忙算一下。我心想:算一下就算一下。于是我答应了。

码单每行11个空格,每11个空格小记一次,再把每次小记相加起来就行了。第一次小记时,算出来是224.2,可当我验算时变成了244.9,于是我把224.2换成244.9。可当我再次验算时, 又变成204.4。奇怪了,5个20.7、1个20.1、1个21、2个19.8、1个20.2、1个20,20.7×5=103.5、19.8×2=39.6、20.1+21+20.2+20=81.1、103.5+39.6+81.1=224.2没错,怎么会变成244.9呢?接着我又算了几遍,可还是224.2。原来,244.9-224.2=20.7,我多算了一个20.7。原来如此。

正当我高兴时,发现码单上的一个角落已经被我涂得模糊得不得了。生活中的数学真不简单啊!

五、安利纽崔莱的产品

朱达天

生活中的数学到处都有,就看你留意不留意。

在买东西时也要用上数学。爸爸今天,要到嘉兴去进安利纽崔莱的产品。 原来每听大人蛋白质粉市场价295元,如果有优惠顾客卡的话打8折236元,儿童蛋白质粉市场价每听325元如果有优惠顾客卡的话也打8折260元。春节期间,安利公司为了回报市场,大减价,有一个礼盒在礼盒中有两听成人蛋白质粉,每一个礼盒424.8元,比单独买优惠了23.6元。儿童礼盒364.8元,比单独买优惠了90元。现在爸爸的口袋中有5千元,可以买几个成人礼盒?几个儿童礼盒?如果两个都要,一共买13个礼盒怎么买最合理?我帮爸爸列了一个表格:

方案 成人 (听) 儿童(听) 一共(元) 还剩(元)

1

2

3

4 1 2 3 4 12 11 4862.4 137.6 4861.4 138.6 10 4822.4 177.6 9 4982.4 17.6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第3种方案最合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三)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这学期我们数学又教了一个新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其实这二个概念我的理解非常简单平移,就是图形沿着直线方向,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移动到另一个的位置。而旋转,就是按照一个中心点进行转动,而图形的大小的形状是不变的。

在生活当中,我们身边进行平移和旋转的物体很多。第一如妈妈的汽车从家里开到公司,我的理解是汽车进行了平移;家中的椅子从客厅移到了我的小房间,我也理解为是椅子进行了平移。

旋转,也是比较多的。走在街上,看到小朋友手中的风车,它们用力的转动着,我的理解是风车的叶子进行了旋转。汽车轮胎中间的铁支承架,在汽车开动时也是进行了旋转。在理发店门口,黑白相间的广告灯箱在不停的转动,我的理解也是旋转。我们家中的电扇,在开启的时候,三块风叶进行了旋转。

总的来说,我感觉平移的旋转不是很复杂,就像旋转图形的判断只要记住“定、动、变、不变、等”就够了:定:即旋转中心;变:旋转前后图形位置变化(除旋转角度=N 360度);不变:旋转前后图形大小、形状不变;等:即图形的

每一点、每部分都围绕旋转中心旋转相等的角度动:旋转是个动态过程。

通过这样的理解,小朋友你们觉得平移和旋转简单吗?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四)

篇一:茶叶筒之谜

   近来,我们正在学习有关立体图形的知识。这引起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茶叶筒大多都是圆柱体的,这是为什么?把茶叶筒做成圆柱体,是出自礼貌,还是出自美观?还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决心揭开这个迷。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亮”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叔叔反问我说:”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亮’”


篇二:数学的用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篇三:有趣的数学实验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说:有一个猪妈妈带着三个猪宝宝去买花。一枝花20元,猪妈妈要买60支花。于是,猪妈妈问三个猪宝宝:“我们要买60支花,20元一支,那一共要多少元?”最大的猪宝宝说:“20乘60等于1200元,所以要花1200元!”第二个猪宝宝说:“不对!不对!是二个十乘六个十等于十二个十,就是1200元!”最小的猪宝宝接着说:“我想,你们两个都是对的,只是说法不同,其实都一样。”“没错!”猪妈妈赞扬道。
到了绑花时间了,最小的猪宝宝抢先问:“现在要帮花了,12支花绑在一起,可以绑多少束?”猪妈妈没出声,大家只能摇头说不会了。过了一会,最大的猪宝宝叫道:“1200除以12等于100,所以可以绑100束花。”
“虽然我们绑完了,可是我们还要送花给20个老爷爷,每个老爷爷分几束呢?”猪宝宝们说。过了30分钟,猪宝宝们才说:“哦!我们知道了,10020=5,所以每个老爷爷分5束!”
猪宝宝们把花给了老爷爷,老爷爷连忙说谢谢,猪宝宝们和猪妈妈都很高兴。
听完这个数学故事,我就更喜欢数学了,也加强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四:数学史上的明珠

在悠久的数学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数学神童。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数学界中的焦点人物。他们为研究数学知识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著名教授。24岁时蜚声数学界,名为<经典场——米尔斯扬>的研究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你听说过“歌德巴赫猜想”吗?它是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而进行这项研究的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他在20世纪国际数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们都是数学界中的皎皎者,正因为有了他(她)们的奉献,才更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的热爱。相信我们凭着对数学的热爱,也能搬动数学上的大山,也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立大志,树理想,勤奋地学习!


篇五: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8月6日周六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8月9日周二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8月11日周四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
   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五年级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五年级下册找错钱(五)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发下来了,当我看到成绩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还差。看到别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这个毛病,还怪我检查考卷时还没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检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我明明检查出来一题是错的,但没来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题4分,如果把这题的分数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这次考试给我的一个教训:考试前除了除了吃饭以外其它什么也别吃。五年级数学日记。而且检查是写起字来要快,我在这个月里,更加努力,因为我面临的不将是小考,而是期末测试,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我最好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数学日记(二)

前几天,我们进行了月考。我考完数学后心惊肉跳的,真怕考不好!

昨天,成绩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了。95分,我终于放心了,我()终于放下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考卷发下来后,我像以前一样仔细地分析错误原因,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呀,我有两道题都不应该错,还有一道如果我相信自己,那就一定能得100分。可是,我偏那么粗心大意,好象非错几题才好似的!”我想:我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让这个教训时刻提醒着我,再下次考试中,不再那么粗心大意,一定要考最好的“100分”!

从这一次数学月考中,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做一个自信的好学生。五年级数学日记


五年级数学日记(三)

我的数学测验常常得100分,其他同学问我有没有什么窍门,我告诉他们,我有一个“改错本”,它帮了我的大忙。

过去,作业本或测验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只看老师打的等级或分数,从来不考虑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么改正?结果每次测验,不是这儿错点儿,就是那儿错点儿,总是得不到满分。有一次,我的数学老师对我说:“我们学习知识要真正学懂知识,不能只看等级和分数,题目做错了,应该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建议你们每人都准备一个改错本,把错题的类型抄下来,找出错误的原因,并且认真订正。”从此以后,我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只有掌心那么大,在小本子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上三个字“改错本”。

每当作业本和试卷发下来时,我总是认真分析,并把错题抄在“改错本”上,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在错的地方用红笔标上记号,并认真订正。例如,我在学习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改错本”上是这样记录的。

题目

分析错误原因

订正

x-16=18

=18+16

=34

这是书写格式错误,它是受脱式计算格式的影响。解方程的x每步都不可少,并且等号要对齐。

x-16=18

x=18+16

x=34

16x=4

x=4

这里的x是一个因数,应该用积(4)除以另一个因数(16),由于粗心大意,认为能整除得4。

16x=4

x=4÷16

x=0。25

23-2x=3

2x=23+3

2x=26

x=13

这里是已知差和被减数求减数。应该用被减数减去差,本题用被减数加上差,不等于减数。

23-2x=3

2x=23-3

2x=20

x=10

平时有空,我总是把心爱的“改错本”拿出来,认真查看,把教训记在心上。这就是我常常得100分的窍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普通学生在校经历怎么写
  • 大学生个人自我介绍三篇
  • 简历的写法与注意事项
  • 最新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 个人简历自我评价精简100字左右
  • 个人简历中自我评价范文200字
  • 跨境电商面试自我介绍
  • 高中期末自我评价5篇 期末自我评价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