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6    阅读:

2016工业区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一篇

2016工业区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近年来,镇坚持以“区级跨入前列、全市跻身十强”为目标。为进一步提升招商选资品质,实现更大工业突破,2016年镇规划建设新工业园区。新园区规划占地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可达80万平方米。园区以新老249省道为轴向西延伸,建设“一纵两横”道路网,配套水、电、通信等,着力打造机械加工产业园、建工建材产业园、轻工轻纺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物流商贸园和公共配套及生活服务区的“五园一区”特色产业园体系。

一、园区建设现状:

1、建成新型建材产业园150亩,企业3家,其中建材完成2016年当年亿元开工、竣工考核验收,目前、业丰、华美3家企业都已经被培育成为规上工业企业。

2、建成轻工轻纺产业园100亩,企业2家,其中纺织项目于2016年三季度通过亿元开工、竣工验收,验资额1.2亿元,现已试投产

3、建成机械加工产业园250亩,其中核心项目齿轮建成一期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已安装国内最先进的齿轮制造设备120台,完成精车---齿轮加工、热处理---精磨工序,现已投产,并通过亿元项目开工验收,将于2016年12月中旬接受亿元项目竣工验收,二期将增加锻造---正火工序,进而形成完整的齿轮制造工艺

4、建成食品加工产业园100亩,总投资2.4亿元的牧香源屠宰项目5月进场施工,目前厂房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部土建和办公楼建设,年屠宰量达3000万羽

5、彩印包装项目已于9月份进场施工,目前主厂房地基出正负零,正在进行厂房主体建设,办公楼同步建设中。普朗克生物科技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即将进场施工。 6、2016年3月,启动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计划建成2层标准化厂房9栋,目前已建成6栋,重点引进齿轮上游原材料锻造和齿轮下游应用行业。

二、基础设施:

投入2600万元,铺设园区“一纵两横”沥青路面主干路2公里,管网、路灯、绿化全部到位,已于5月份建成通车;投入20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区内部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目前正在施工中;配套建设的5层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集购物、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目前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集中财力全力攻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内东西向二条主路西延至高速公路,南北向干道南延至镇区,再增一条东西向干道,使新老工业园区相连,工业园区和镇区融为一体,1.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主路网全部到位。规划并启动建设占地500亩的全民创业园,落户中小企业。同时,规划建设中型加油站1个、污水处理厂1个。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平台,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在手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工业强镇。按照新园区建设“3年推进计划”,2016年底,园区进驻企业30家,规上企业15家,力争在2016年打造“10亿级”产业园区,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年最新最完整工业园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二篇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园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一、园区概况

*****市*****开发区是2001年规划建设的新兴工业区,地处宁蒙陕经济区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环节,临近丹拉高速公路、109国道一级公路,海拉铁路、包兰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周边地区富含优质焦煤、石灰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工业利用价值高;临近黄河,水资源充裕,且地下水储量丰富。到目前为止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资9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修建道路40公里,铺设供水管网62公里,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三座,220千伏变电站两座,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一座;完成了开发区文化广场、商业服务楼等一批配套设施,安装了程控电话,实现了宽带接入,开通了公交线路,设立了联通、移动、邮政等服务网点,入区铁路专用线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也已经建成。开发区管理委员推行“一站式”办公、“封闭式”管理,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丰富的资源及优质的服务,显著提升了*****开发区的吸纳能力和集聚效应。目前*****开发区已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市的投资商前来投资兴业,引进各类企业124户,投资总额近100亿元,已逐步形成了以化学、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以白灰、腐植酸、泡花碱、耐火材料为特色产品的产业格局,并初步形成了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链条。一是“煤-煤焦-煤焦油-煤化工产品”,已形成了年产400万吨煤焦、2万吨煤焦油、5000吨粗苯、2万吨碳黑的生产能力,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建成后,还将延伸出近30余种煤化工产品。二

是“煤-电-电石-电石化工产品”,已形成了年产50万吨电石、2.5万吨石灰氮、7000吨双氢胺的生产能力。三是“煤-电-硅铁-硅系列产品”,已形成了年产50万吨硅铁、10万吨硅锰、4.5万吨硅铬合金、1万吨工业硅的生产能力。四是“煤-电-重化工产品”,已形成了9万吨纯碱、2万吨烧碱、1000吨白碳黑的生产能力。

2005年以来,*****集团投资200亿元规划建设500万吨捣固焦、4×200兆瓦煤矸石电厂、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50万吨煤气制甲醇、8万吨苯加氢以及一批煤焦化下游产品项目。以及佳鑫、泰和等4个年产100万吨捣固焦项目,这些项目致力于发展煤焦产业循环经济,对加速地区资源转换、提升产业层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开发区已被列为自治区2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成为本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推动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不久的将来,*****开发区将依靠资源优势,依托重点项目,发展配套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形成自治区发展煤化工、硅化工、电石化工的重化工工业基地。

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之滨,东、南北三面与鄂尔多斯市毗连,西与阿拉善左旗为邻,西南临黄河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隔水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8′——106°43′、北纬39°26′——39°29′之间,属中纬度区。

2、水文

*****警戒主要地表水为黄河,自海勃湾区和*****区南侧及乌达区东侧流经*****市,多年平均径流1017m3/秒,最大5820 m3/秒,最小60.8 m3/秒,水位标高1063—1069m,水深2.5-11.6m。

3、气象

*****区最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因受西伯利亚气候的影响,冬委较冷,最低气温-32.6℃,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达39.4℃,年平均气温9.7℃,年平均地温11.77℃,。

其气候特征是:少雨干燥,炎热多风和昼夜温差大。

本市年平均降雨量160—170mm,年蒸发量为3496mm。年平均日照3047.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9%,无霜期约156—165天,年平均冻土深度为

1.46米,最大冻土深度为1.78米。

本市多风,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南风,其次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1m/秒,最大风速28m/秒,年 风沙日66—97天。

4、地质、地形

该区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地形较为平坦,佩倾于黄河,由于山岳的隆起及黄河下切,形成Ⅱ—Ⅳ级基座附地,Ⅰ级附地宽0.151km,标高1077—1082m,高出黄河河床3—5m,Ⅱ级附地宽0.3—1km,标高1082—1100m;Ⅲ级地宽4.57km,标高11001200m; Ⅳ级阶地宽0.52.8km,标高12001300m。

土壤载力为0.2—0.5MPa,地震烈度为8度,应予设防,地下水埋藏较深,离浅在10米以下。

第二节 园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市*****区经济开发区*****项目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由*****集团*****煤焦化公司及50余家其他企业组成。

到2007年底,园区经过多次系统规划和多年的建设,还未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严重地制约着园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园区运输能力的进程,面对园区企业的进入和规模的扩大,道路工程建设已不能适应这种形式发展的需要,成为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道路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园区道路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环路建设尚未完成,不利于交通快速疏散,影响了道路系统的功能发挥。

2、道路铺装率低。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园区的路段现在依然是土路。原有的油路面由于车辆吨位太大已破损。

3、部分已建成道路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没有人行道、路灯、给排水、绿化等设施。

4、部分路段由于当年建设资金不到位,拆迁等原因,工程项目建设只完成一部分,带来很多不安全隐患。

5、园区部分道路由于历史的原因,道路修建标准和质量偏低。处于破损状态,以往的道路建设受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路面窄、路基、路面强度不够,加之多年来缺乏必要的养护维修,残损不全,使用功能大幅度降低。

到2009年园区捣固焦项目总规模将达到700万吨,现有道路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生产和交通的要求,必须加快道路的建设。

作为*****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集聚效应的增强最为明显。面对园区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园区规模的迅速壮大,园区交通已十分拥挤,要解决交通问题,需从园区道路新建、改造着手。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三篇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工业能效和水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大范围示范推广,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约70亿吨、再生资源12亿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4万亿元。

未来五年,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紧紧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

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工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推广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完善工业能效、水效、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依法实施绿色监管,引导绿色消费。

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鼓励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强化绿色设计,加快开发绿色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工业能源消耗增速减缓,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下降,部分重化工业能源消耗出现拐点,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工业行业碳排放量接近峰值,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稳步上升。

——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基本普及,钢铁、水泥、

积极推进利用钢铁、化工等行业企业的低品位余热向城市居民供热,促进产城融合。实施工业园区节能改造工程,加强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推进集中供热制冷。

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提升管理节能。贯彻强制性能耗标准,在电解铝、水泥行业落实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价格政策。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将能源管理体系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定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能源审计、能效诊断和对标,发掘节能潜力,构建能效提升长效机制。实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带动行业整体能效提升。围绕中小工业企业节能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节能服务公司进企业活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能源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工业节能监察,组织开展强制性能耗、能效标准贯标及落后用能设备淘汰等监察,实施重点行业、重点用能企业专项监察和督查,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和《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法规。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支持完善硬件设施、开展业务培训,切实履行监察职能。

专栏2 能效提升工程

重点行业系统改造。钢铁行业实施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烟气循环等技术改造;有色行业实施新型结构铝电解槽、铝液直供、富氧熔炼等技术改造;石化化工行业实施炼化能量系统优化、烯烃原料轻质化、先进煤气化、硝酸生产技术提升等技术改造;水泥行业实施高固气比熟料煅烧、大推力多通道燃烧等技术改造;造纸行业实施纸机高效成型、高效双盘磨浆机等技术改造;纺织行业实施小浴比染色、氨纶单甬道64头纺丝等技术改造。

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在电机系统实施永磁同步伺服电机、高压变频调速等技术改造。在配电变压器系统实施非晶合金变压器、有载调容调压等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信息技术。实施工程机械、农机、内河船舶用柴油机能效提升改造。到2020年,电机和内燃机系统平均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20%。

余热余压高效回收利用。在自备电厂实施烟气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超临界混合工质高参数一体化循环发电等技术改造。推广矿热炉高温烟气净化回收利用、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螺杆膨胀动力驱动等技术。到2020年,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80%。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焦化、煤化工行业重点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加大资源加工转化深度,推广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焦炉煤气制合成氨、甲醇或天然气及煤粉气流床加压气化等技术。工业锅炉优先实施高效节能技术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工业窑炉重点推进全(富)氧燃烧、蓄热式燃烧、燃料替代及余热利用等技术改造。

园区系统节能改造。开展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和园区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施园区绿色照明改造,建设园区能源管理中心,加强园区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推广集中供热和制冷。

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在重点用能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开展企业能效对标达标,定期发布领跑企业名单及其指标,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能效之星产品目录》。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四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部属有关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我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改 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工业能效和水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 能耗累计

下降28%,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 工艺技术大范围示范推广,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利用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约70亿吨、再生资源12亿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4万亿元。 未来五年,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 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 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 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 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二、总体要求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 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制造强

2016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五篇

2016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全市产业园区按照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总体要求,加快平台拓展,增强功能保障,狠抓项目建设,培育产业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再掀新高潮。

一、主要成效

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54.8亿元,同比增长35%。新增建成面积15.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77户,全市园区入驻企业达617户。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3.5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08.8万平方米。XX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邻水经济开发区分别进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1000亿培育园区和500亿培育园区。

(一)规划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的建设理念,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园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能力。XX经开区临港大道B、C段、广前路景观改造一期、新桥管理中心等项目顺利完工,10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启动,完成了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市规委会评审。邻水经开区完成了经开区规划环评和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可研及产业规划,完成了城南机电园1300亩

A、B、D线2公里道路黑化,园区供水管网完成了升级改造。前锋园区全线贯通了连接前锋片区与新桥片区的24米主干道,轻纺园区横八路建成通车。武胜经开区已完成翡翠大道道路主体、管网建设及路灯安装,正进行道路绿化。华蓥工业发展区全面完成了广华工业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机电四期整体平场、铜堡三期安置房基础平场全面完成。岳池回乡创业园大力提升园区形象,安装园区企业指路牌,实施九环线、科创路、兴园路及园区大道等人行道修建2.5公里,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各产业园区启动安置房建设4800余套,建筑面积达43余万平方米。

(二)项目推进成为新亮点。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投资105.9亿元,同比增长58%。竣工项目25个,新开工项目91个。XX经开区玖源化工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预计于9月底投入试生产;鼎恒锂电池项目办公楼和钢结构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于9月底试生产;铜铝型材已安装完成部分生产线并试产;岳池回乡创业园科创产业园项目,正加快硬化厂区内道路及预埋雨污管网建设;五星金方药业已完成围墙、施工便道、厂区

内雨污管网建设和2栋厂房地基圈梁浇筑;武胜经开区鸿岱科技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队伍招标,正加紧进行厂房基桩开挖和板房建设;英明、千贻达已完成厂房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预计9月初进行试生产。前锋园区耀业机械、国美汽配等7个机械加工项目快速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万豪三期办公楼建设完成至三层;国雅二期完成宿舍楼建设,已启动办公楼主体建设;邻水经开区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达76.2亿元。

(三)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XX经开区成功引进正威聚酰亚胺新材料、玖源聚苯硫醚、城市综合体、精密机械制造、华油二期、印刷包装6个产业项目,协议引进资金273亿元。重庆河北商会投资50亿元的河北工业园项目在邻水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正式签约。武胜县引进投资50亿元的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整体入驻。西部牛仔产业园协议引进项目18个。1-6月,全市产业园区共引进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428.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7个。

(四)功能配套有了新提升。积极规划布局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商业、学校、医院、污水处理、质量检测等项目,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快速提升。邻水经开区建设省级汽摩零部件质量检测中心和电镀园先后通过省上批复,已启动建设;华蓥工业发展区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武胜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银刚广场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生态长廊项目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岳池回乡创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确定BOT建设模式,正在编写设计方案;XX经开区积极跟踪华润集团希望小镇、北大教育城等项目,大力完善城市功能。

总体来看,园区建设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垃圾中转、商贸、金融、物流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园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个别产业园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

二、下步要求

下半年,全市产业园区要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工业产值500亿元,拓展面积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20亿元。

(一)立足扩容升级,做好规划修编。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承接转移,做好新一轮产业园区修编扩容,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要突出园区产业特色,明确每个园区2-3个主导产业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在园区供地、招商、优惠政策的兑现、运行要素的保障方面,给予调控。规划既要考虑切实可行,又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更要注重土地利用率和投资产出率。

(二)加快项目建设,尽早达产增效。强化协调服务,全方位保障项目加快建设,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早日竣工投产。要着重抓好15万吨铜杆、杂卤石钾盐矿风险勘探、4个总部基地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抓好群力汽配、渝腾锻造、英明、千贻达、超强连杆、贝德罗家具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玖源化工、锂离子电池、电积钴、五星金方药业、鹏扬食品包材、捷能新能源等项目建设进度。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提升配套功能。紧紧围绕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加快物流、商务、金融、居住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能力。着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资源配置中心、金融网点及综合性市场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型园区。

(四)创新融资手段,切实加大投入。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争取金融部门支持,用好用足省市出台的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园区项目立项争取力度,争取国家相关产业项目资金。继续探索国家廉租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五)破解用地瓶颈,保障发展用地。建立完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对上衔接,争取更多用地优惠政策。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土地关,对土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贡献、容积率作出硬性规定,力促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加大土地开垦整理和清理力度,积极争取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优惠政策,严厉打击违法违纪用地行为,积极盘活存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2016工业园区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案3篇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六篇

第1篇

根据《县工业园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如何实施好征求意见环节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征求意见的范围和要求

机关听取征求意见的范围:本单位干部职工、企业出资人、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普通员工、“三送”结对户。

企业党支部听取征求意见的范围:企业出资人和管理人员、部分班组长、员工、企业周边群众。

二、走访征求意见的方式

主要采取走访调查卷、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三种形式进行

三、时间要求

机关的征求意见环节,要求在4月15日前完成;企业党支部的征求意见环节要求在4月30日前完成。

四、明确责任

机关领导干部着重听取对作风突出问题的反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践行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他党员要根据所在的岗位和部门征求业务对象的意见;企业党支部书记要有针对性地向企业出资人、企业管理人员征询意见。

五、推进措施

1、做好“五遍访一座谈”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征求职工意见安排,按分管领导归责进行,分管领导与自己分管人员进行一对一谈话询问家庭情况和困难,征求意见,并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强调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填写好《关爱提醒表》上交贾淑蕊处。3月25日前完成。

(2)遍访一次企业。企业内每户企业上门走访一次,制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企业工作方案》下发。3月31日前完成。

(3)遍访一次“三送”结对户。集中时间组织领导和党员到“三送”结对户家走访征询意见。4月10日前完成。

(4)领导干部与富田村村干部之间座谈一次有关“三送”工作。4月15日前完成。

(5)邀请部分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到园区视察并座谈征询意见和建议。4月15日前完成。

2、建立整改台账,对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整改台账,落实整改责任,完成时限,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管理。

3、认真进行整改,对群众反映的利益诉求,区分不同情况遵循政策规定,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整改。

第2篇

一、重大意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永保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式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举措。组织开展好本次活动对于教育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实现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目标以及发挥好企业党组织、党员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切入点,以管委会、开发经营公司领导干部为重点,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集中解决在企业落户、生产过程中投资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园区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我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坚强保证。

三、目标任务

1、在机关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贯彻整风精神,消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要切实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标要求,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管委会、开发经营公司全体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做到破解七个方面的问题:①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办事“中梗阻”,得过且过、玩风盛行,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收受“红包”、公款送礼,出工不出力、“懒政”现象突出等问题;②着力解决涉及企业矛盾纠纷,增强企业安全感、提高满意度;③着力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项目、资金、人才、环境、体制等瓶颈问题;④着力解决贯彻上级及本单位决策部署打折扣、讲条件、搞变通,不遵守组织制度、不服从组织管理、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无组织无纪律、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特权思想,组织涣散、纪律松驰等问题;⑤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⑥着力解决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力、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党内组织生活不正常、不规范等问题;⑦着力解决“三送”工作中为民办实事少、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2、在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努力破解四个方面问题:①解决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助推企业发展力度不大的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中党组织、党员作用不到位、参与度不够、建言献策不多等问题,推动企业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提高质量和绿色发展;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反对假冒伪劣,公平参与竞争,自觉维护好市场秩序;引导党员企业主摒弃“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落后思想,避免大吃大喝、高档消费、戒奢淫逸,把更多精力和财富用到提高自身素质、推动企业发展、担当社会责任上。②解决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针对企业党组织软弱涣散、企业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业务技能不高等问题,加强理念信念教育,积极开展以党员展示身份、展示作用、展示形象,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员工、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三展示三服务”活动,实施党员“先锋创绩”制度,将党员在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服务群众、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细化、量化,适时进行登记、定期公示、量化评分。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为内容“双找双培”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党员在企业和职工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③解决服务保障职工权益不到的问题。紧紧抓住了解职工实际不深、倾听职工诉求不多、考虑职工利益不够等问题,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制度,引导职工全力支持和投身企业发展,打造忠诚度高、创造性强、执行力强和职工队伍,营造企业主尊重职工、职工支持企业、企业和职工互促互进的良好环境。④解决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宽的问题。以提升党组织组建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为重点,在继续抓好具备条件单独组建党组织的同时,通过区域联建,行业统筹共建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组织群团组织等办法,进一步扩大党的覆盖面。

四、基本原则

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领导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抓落实;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崇尚真理、改正缺点、修正错误;坚持开门搞活动,贴近企业、贴近群众;坚持问题导向、不等不靠、立行立改。

五、对象范围

1、管委会、开发经营公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机关全体党员,重点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全体干部职工配合参加。

2、县松源化工有限公司、优利玛工艺()有限公司、县通达汽运有限公司、保利制药有限公司、县南方稀土有限责任公司、鹰翔钢铁有限公司等六个党支部和党员(鑫盛钨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已于2016年7月份由江钨集团党委统一组织开展了本活动,县胜仙米面有限责任公司、鑫磊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明高电路版()有限公司三家党支部为临时党支部,没有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其流入党员按流动党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开展)。

3、组织关系在县外的流入园区企业务工的所有流动党员。

六、方法步骤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教育实践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9月份基本完成,分三个环节工作进行。

(一)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

重点搞好思想发动、专题学习、调查研究、听取意见

1、动员部署。管委会、开发经营公司机关动员会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部分企业代表、“三送”点富田村部分村干部参加。各企业党支部召开动员会要邀请企业出资人、管理人员、部分职工代表参加,园区党委将派出督导组参加。

2、专题学习

(1)自主学习。管委会、开发经营公司,机关领导干部(含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重点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同呼吸方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苏区精神的重要论述,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简明读本》,利用干部在线学习城这一平台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经济管理方面等知识讲座不少于60分,撰写不少2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文章,机关其他党员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撰写不少于15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文章。企业党支部召开动员会后同时组织专题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发放教育实践活动明白纸给每一位党员进行分散学习,其他流入党员由园区党员服务中心组织学习。

(2)集中学习。主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①邀请相关举办一次“工业园区发展路径”为主题的学习讲座;②组织一次“我为园区发展献一策”专题讨论;③组织一次廉政教育为内容的读书活动;④主要领导上好一堂“党的群众路线与党的历史”为内容的专题党课;⑤举行一次群众路线知识书面测试。

3、征求意见

(1)机关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听取本单位干部职工及企业出资人、管理人员、企业普通员工、“三送”结对户的意见。领导干部着重听取群众对作风突出问题的反映,听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践行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般党员按所在部门征求业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五遍访一座谈”进行纳谏:①领导干部遍访一次一般干部家庭,了解职工家庭情况、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征询干部职工家属意见和建议;②领导干部、一般党员干部遍访一次园区企业,听取企业出资人和管理人员意见、建议,了解3名以上企业员工在园区务工时存在的困难,听取诉求;③领导干部、一般党员干部遍访一次“三送”结对户,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④领导干部遍访一次“三送”驻村点村干部听取他们对“三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⑤领导干部遍访一次涉及园区建设、发展相关部门,征求部门意见和建议;

⑥邀请部分县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到园区视察座谈征询意见和建议。

(2)企业党支部动员会后党支部书记要带头向企业出资人、管理人员、部分班组长或职工征求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走访困难职工家庭、走访企业周边群众,了解职工和群众对企业的反映。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

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认真查摆和剖析“四风”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找真找实问题。管委会、开发经营公司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查找“四风”问题具体表现,要对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有关规定检查问题;普通党员要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合听取意见情况,有针对性查找党性党风上的差距;抓住园区建设、服务中带有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产生问题背后的干部作风问题。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建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党员问题台帐。

2、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要认真对照检查材料并报上级党组织及挂点领导、督导组严格审核把关。主要领导主持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并在一定范围征求意见;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个人成长经历,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机关其他党员认真填写对照检查材料项目清单;企业党支部要撰写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并上交园区活动办备查,其他党员不写对照检查材料。

3、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含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参加,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三送”联系点干部群众、股级以上干部列席。专题民主生活会按民主生活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会期不少于1天。召开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都要参加,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召开企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园区党委督导组参加。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

1、制定整改方案。机关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领导班子整改方案、专项问题整改方案,制定单位的制度建设计划,在方案计划制定过程中做到“两下两上”,“两下”即制定时要向社会公开,听取意见,征求整改措施,制定方案后要通过各类媒介公开,向群众作出承诺,接受群众评判和监督,“两上”即方案计划上报督导组审核并上报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备案。企业党支部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收集来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问题整改清单,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时限并报园区党委备案。

2、制定个人整改措施。机关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均要制定个人整改措施,领导干部(含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的个人整改措施报主要领导和上级督导组审阅;普通党员的个人整改措施要报分管领导审阅。企业党支部党员个人整改措施要交支部书记审阅并备查。【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3、上下联动整改。建立包括具体问题整改、专项整治、制度建设三类整改工作台帐,逐一明确目标、时限、责任并实行销号管理,及时向群众反馈和做好解释说明;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合力解决。

4、狠抓专项整治。认真完成上级确定各项专项整治任务,结合园区承担履行的职责和作风建设实际抓好专项整治。

5、强化正风肃纪。对长期不起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党员,进行严肃教育,对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给予组织处理;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找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党员干部,进行组织处理;对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纪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

6、健全落实制度。机关要全面梳理单位规章制度,列出清单,做好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行得通、能管用的制度规定,坚决维护制度规定严肃性,强化制度执行,提高党员、干部按制度办事的意识。企业党支部探索建立党员基本活动、党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党建经费保障等制度;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企业职工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宣传组织群众的能力探索一条可行的办法。

根据全县部署适时召开整改落实工作情况通报会和总结会。

七、推进措施

1、坚持以上率下。主要领导干部做到“四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查找和剖析“四风”问题,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其他领导也要立好标杆、做好示范。

2、坚持求真务实。机关要突出服务企业和利用“三送平台”抓好联系企业、群众的各个着力点,取得园区项目建设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园区投资环境有明显改善,园区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有明显好转。

3、在园区企业推进“两个基本”建设:①建好基本组织,适时开展党组织组建活动,在富田工业区依托明高电路版()有限公司组建电子企业联合党支部、鑫磊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组建稀土企业联合党支部,在良富工业区依托县胜仙米面有限公司组建区域性联合党支部,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党的组织全覆盖、规模以下企业的党的工作全覆盖;②带好基本队伍,通过内部民主选举,党委委派方式加强支部组织建设,选派党员机关干部挂职企业党建指导员,大力发展企业青年经营骨干党员,不断强化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员三支队伍建设。

4、在园区企业开展党员“四个一”活动。每名企业党员在活动中做到“四个一”,即开展一次党的政策宣讲、征求一次职工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为困难职工办一件实事好事、为企业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设,活动要做好记录。支部书记要与企业出资人、管理人员沟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使他们正确理解、支持活动的开展。

八、组织领导

1、落实领导责任。成立园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干部是直接责任人。领导小组成员和督导组分工协作,具体抓好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协调推进。各党支部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主体,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全体党员密切参与,全体员工配合,整个活动要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各党支部要制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园区党委将派出督导组全程参与督导。

2、注重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真正以工作推进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作取得实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3、强化舆论宣传。各党支部要办好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专栏,及时编印宣传材料。

第3篇

为加强对工业园区企业的管理和跟踪服务,强力推进企业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优化保障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增强园区干部的服务意思和宗旨意识,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工业园区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实现服务意识由“管理企业”向“帮助企业”、“服务企业”转变的目标,坚持把服务放在首位,以企业和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做到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当好企业的“娘家”。

一是热情服务。严格做到“五不让”,即不让布置的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来办事的客商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园区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

二是规范服务。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四制四不”,做到不向企业伸手索取财物,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干涉企业生产经营,不让企业反映的问题在各科室耽搁。

三是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保姆式贴近服务,帮办服务、跟踪服务三服务。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由等企业上门,转变为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

二、工作措施

1、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热情服务。(1)协调有关部门调度好企业用用电、用水等供应和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2)帮助企业协调处理矛盾纠纷;(3)帮助企业联系各行业、职业学校做好园区企业的培训和用工计划,同时加强与相邻县市、乡镇、村委的沟通和联系,想方设法解决入园企业的用工问题。

2、摸准企业发展热点难点,做到只帮忙不添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多下企业了解情况,并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各企业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报批、融资、招工、劳资、员工思想动态等各方面情况,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实行能办的保证畅通不拖延,难办的适当变通不推诿,需协调的主动疏通不畏难。

3、帮助指导企业建立党支部、工会组织,协助企业开展文体活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开展体育、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劳动竞赛等活动,活跃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4、协助企业做好项目建设、项目申报的工作。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方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协助企业落实土地、环评、安评、资金等各种实施要素,帮助企业做好项目投产的市场准备工作,促进项目建成后尽快投产,同时积极帮助已投产的企业上技改产业升级。

三、工作要求

挂点领导干部要精心组织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在方式方法和要求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问题收集。挂点领导干部每月必须有一次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实情,体察企业困难,并填写《企业问题诉求台帐》交至企业服务科,本小组不能解决的企业诉求问题,由企业服务科将统一调度解决。

2、突出重点问题解决。挂点领导干部根据企业及职工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三到位”:企业及职工的合理诉求要解决到位,不合理的要解释到位,确有困难的要帮扶到位。

3、接受企业管理。挂点领导干部实行岗位公开,并在企业公布相片、岗位、联系方式、邮箱及园区管委会监督电话。

4、严格工作纪律。在活动中工作浮在面上、不解决实际问题,弄虚作假,吃喝玩乐,甚至增加企业负担的挂点干部以及对包干责任不到位,解决问题无实效,反映上来的问题相互推诿的干部,严肃追究责任。

5、严格考核奖惩。挂点干部服务企业工作列入工业园管委会列入年终考核,奖优惩劣。

2016年工业园区工作方案4篇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七篇

第1篇: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地区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为指导,结合园区实际,对隐患集中的区域和场所开展重大火灾隐患清查、企业排查整治“回头看”、园区各企业排查整治三个专项行动,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原则,发动相关部门和自身力量,强力整治火灾隐患。同时广泛开展消防宣传,不断夯实消防安全基础工作,坚决维护社会面火灾形势稳定,为亚博会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整治重点和措施

1.全面排查阶段(3月20日-4月10日)。一是全面排查。园区各企业对易燃易爆场所、企业办公大楼、职工宿舍等场所开展“地毯式”的排查,对存在严重隐患问题“一个不漏”的记录在案。二是如实立案。对存在的严重隐患问题的单位,严格按照重大火灾隐患判定的方法和程序逐一实行集体讨论或专家论证,对符合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的单位“一个不漏”的如实立案。

2.集中整治阶段(4月11日-6月30日)。一是分级挂牌督办。对整改难度较大且严重影响本区域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工业园区管委会提请县公安消防大队挂牌督办;对辖区整改难度大的火灾隐患,县公安消防大队上报地区公安消防支队,由地区行署集中挂牌督办。二是严格“五个落实”。每个重大火灾隐患都要逐一制定整改方案,签订整改责任书,做到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资金、应急预案“五个落实”。

3.重大攻坚阶段(7月1日-8月30日)。园区管委会协同县公安消防大队安排监督员对园区企业实施分片排查火灾隐患,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所有隐患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和攻坚整改。对存在遗留难点隐患问题和不能按期整改完毕的,亚博会期间,一律落实“三停”措施;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专题报告给县人民政府。

4.严管严控阶段(9月1日-9月-20日)。重点落实“三查”措施: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查已经责令“三停”场所是否落实“三停”措施;查不能整改完毕的重大火灾隐患是否增加消防安保力量,重点部位是否落实严防死守措施。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园区各企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保稳定的高度,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协调、信息材料上报、编发简报等工作。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园区企业将隐患的督促整改任务落实到人并进行存档备查。实行“实名工作制”,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必须督促整改到位。

(三)加大消防知识宣传、警示教育和隐患曝光力度。园区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介质剖析典型火灾案列,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形成强大声势和浓厚舆论氛围,促进火灾隐患整改,增强职工消防安全素质。

四、报送材料

园区各企业将5月16日晚19:00前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报园区管委会;每个专项行动结束次日10时前报总结及相关材料;每月23日12时前报送整改进度。

第2篇: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自治区、地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有效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推动全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全面深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扎实做好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园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安全文化发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整治目标

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明显改观;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投入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立足于“预防为主、整防结合、查治隐患。遏制事故、强化基础、安全发展”,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全年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地区行署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三、组织领导

为促进园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现成立重化工工业园区2016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区管委会(县环保局1楼)规划建设办,办公室主任由孙厚兵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及组织实施工作。

四、专项整治和重点内容

专项整治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餐饮场所食品卫生、冶金等方面,也要针对突出问题,选择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切入点,认真做好专项整治工作。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1、认真组织开展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①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②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规定;③深入开展打“三非”和治“三违”活动;④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规定,做到持证上岗;⑤加大安全生产科技资金投入,促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⑥加强劳动防范用品和职业健康监管,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2、继续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完成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完善改造实施方案。完成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安全诊断,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带有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率100%。

3、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申报工作,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完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4、加大对园区化工企业监管力度,指导、协助企业做好“三同时”工作。

5、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覆盖面达80%。

6、按规定建立事故应急求援机构,配置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装备,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落实预案报备制度。

(二)企业餐饮场所卫生安全整治

认真组织开展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依法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强化餐饮场所监督监管,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三)冶金安全整治

认真组织开展园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三同时”备案制度;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规定,做到持证上岗。

五、整治步骤

1.部署和宣传动员(3月)。4月18日中午前将整治方案(纸质版、电子版)报工业园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2.排查和集中整治(5月-10月)。按整治方案和措施要求,深入细致进行排查清理,对查出的问题、安全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验收总结(11月)。2016年10月25日前完成自查自验工作,于11月25日前将专项整治开展情况报工业园区2016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主要措施和要求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整治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细化方案、落实措施。认真分析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实施步骤,落实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实施方案。

依法整治、加强指导。按照《安全生产法》、《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指导。

加强信息沟通和信息上报。园区各企业要按专项整治要求,及时整理上报(含图片)各阶段工作总结和整治工作信息,并与2016年11月5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上报工业园区2016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3篇: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方案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着力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坚决遏制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园区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园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重点领域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的重点领域。今年重点整治事故易发多发的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

(二)严厉打击以下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1、无证、证照不全或证照过期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从事生产经营和建设的;

3、因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被暂扣证照或因存在重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仍擅自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经营建设的;

4、生产经营建设单位超许可和资质范围进行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

5、建设工程通过违法分包、转包或租赁、转借资质许可证照从事非法生产,将项目交由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单位和个人承担的,租赁、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用钢管扣件和起重机械设备的;

6、不遵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违法组织生产经营建设的;

7、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非危货车辆非法载运危险品的;

8、非法违法用工的;

9、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及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10、未按规定要求对设施设备定期检查、检测和检验的;

(三)深入排查治理以下安全生产隐患和制度缺陷。

1、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的;

2、企业领导带班、隐患排查治理、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落实的;

3、未开展全员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持证上岗的;

4、未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或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的;

5、未按规定组建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编制、未备案、未组织演练的;

6、违反规定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不安全工艺、设备、设施的;

7、特种设备未按国家规定定期检测检验,安全辅件、安全装置保养维护不当,设备带病运行的;

8、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通道不畅通、安全警示标志不完善的;

9、未依法依规落实防瓦斯、防突出、防透水、防冒顶、防坍塌、防中毒、防泄漏、放燃爆、防电击、防坠落等相关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

10、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11、动火作业等未执行票证管理制度,受限空间作业防范措施不落实;职业病防治制度不健全,职业危害防范措施不落实,防护设施缺乏或带病运行的;

(四)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对近年来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将其他可能导致事故多发的非法违法行为也列为重点打击的内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组织领导

为促进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的顺利进行,现成立重化工工业园区2016年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排查摸底阶段(3月)。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专项行动的准备、动员部署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10月)。一方面,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针对各自的生产情况全面深入地开展自查自纠。另一方面对自身生产经营、拆迁工地、基础设施建设工地、项目建设工地、道路施工、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等事故易发的区域和重点开展检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对排查期间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和汇报,确保工作落实、不留死角。

五、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严格依法行政,严格责任追究,对“打非治违”工作认真负责,加强协调配合,完善和落实政府统一领导。信息报送工作要及时完成,不得拖延。2016年4月14日中午之前将本单位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此项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实施方案上报至园区管委会。

第4篇: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方案

为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升园区企业安全发展意识,促进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按照国家、自治区、地区、县关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园区企业认真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安全园区建设,为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使园区生产经营企业各职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得到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的“三违”行为明显减少,园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大幅降低,各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三、组织领导

为促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现成立重化工工业园区2016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领导小组。

四、工作任务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要做到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2.抓好安全生产宣传建设。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通过广播、信息、专栏等形式宣传国家、自治区、地区及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和安全知识,报道有关安全生产的热点问题,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3.认真贯彻23号、国发文件精神。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生产经营中再度掀起学习《通知》的热潮并纳入园区企业、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每年的安全生产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

4.加强联动,扩大影响认真组织开展好全国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的原则,注重宣传的连续性、持久性和实效性,开展广大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特别要结合当前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工作的开展,推出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企业间应积极进行学习与交流,传播安全文化,促进企业安全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宣传教育方式

各企业应积极利用宣传栏、制作发放宣传资料、黑板报、室外电子屏厢、悬挂标语,开展趣味性、常识性安全知识问答、有奖竞赛及征文活动等不同方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六、工作要求

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加强落实,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含图片)工作,园区各生产企业、单位于2016年4月14日中午之前将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此项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实施方案上报至园区管委会,年底报总结。

2016工业园区党员实施计划2篇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八篇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确保新发展的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和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力争全年新发展党员12名左右,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达到75%以上,35岁以下的青年达到70%以上,女党员达到25%以上。

三、工作措施

1、疏通源头,拓宽渠道,全面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一是要努力拓宽视野和渠道。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进广大群众对党的认识,努力把企业的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同时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众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推优”作用,完善与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组织的联系制度,经常征求他们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校、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等场所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定期集中培训,要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和具体的培训内容,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每年至少不少于3次。列为发展对象的,必须参加上级党组织的入党前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要将入党积极分子的每一次培训情况及成绩详细建档,作为能否列为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对培训次数不够或培训成绩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加强教育并责令其重新参加培训。三是要注重实践锻炼,促其早日成熟。要实行“压担子培养”,即有意识地给入党积极分子压担子,安排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实践磨砺中增长才干,锤炼党性;要实行岗位锻炼培养,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向入党积极分子延伸,引导他们成为工作的带头人、致富的领头雁,使入党积极分子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早日成熟。

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认真贯彻上级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业园区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私营业主、企业管理人才、企业生产能手、妇女等人员列为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坚持“三个侧重”的工作思路,即侧重从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中、侧重从优秀女青年中、侧重从生产一线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各类人员中发展党员要坚持“四个优先”的工作思路,即优先发展35周岁以下的优秀人才入党,优先发展高学历、有技术的人才入党,优先发展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杰出分子入党,优先发展优秀的女青年入党。

3、强化措施,重点管理,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党总支要对发展党员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对连续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党员年龄结构老化的党支部,要列入县重点管理单位;对连续2年未发展党员的党组织,要列入基层党委重点管理单位。对发展党员工作不力、程序不规范的基层党委,也将列为重点管理单位。对以上列入重点管理单位的党组织,要采取措施,加强教育和督促检查,对党组织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实行动态管理,促进转化。

四、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

园区党工委要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目标,并实行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各级党组织各行其职,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联动机制。组织员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好“三员”作用,即在对发展对象的审核把关上,要防止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员进入党内,当好“守门员”;在基层党组织履行发展党员程序上,防止简化程序、突击发展,当好“督查员”;在发展党员工作的计划和业务政策上,防止长期不发展党员或违反有关政策规定发展党员,当好“指导员”,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

在发展党员时,一是对发展对象做到“四查四看”,即查材料是否齐全,查手续是否完备,查发展对象是否公示,查程序是否规范;看入党动机是否纯正,看遵纪守法是否自觉,看业务技能水平是否突出,看模范带头作用能否发挥。二是推行“三个民主测评”制。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吸收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三个阶段均实行民主测评,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和模范带头作用等六个方面。三是入党材料要规范齐全,在工业园区党工委审批前,入党材料100%要送工业园区党工委和县委组织部预审,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返工补课。发现有原则问题的要慎重调查,待问题清楚后再予以审批,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视不同情况,将分别追究入党介绍人、党支部书记、党总支组织员及领导责任。

第2篇

一、工作任务

1、全面准确调查辖区内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信息,调查结果经审核录入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我委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确保全员信息覆盖率和准确率达到95%以上。

2、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工作制度,开展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全面及时收集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准确把握流动人口现状和发展变动趋势,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3、核查辖区内2000年1月1日零时—2016年10月31日24时之间的出生个案信息,为“六普”提供数据参考。

二、核查对象

1、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核查对象:

(1)常住在本地且户籍在本地的人口;

(2)居住在本地且户籍在外地的人口;

(3)居住在本地且户籍待定的人。具体包括尚未登记户籍的新生婴儿,尚未落户的军队复转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及户口已从户籍地迁出但仍未在居住地落户的“口袋户”人口。

2、全员流动人口统计工作对象:

(1)流入人口:调查时点户口不在本县、且居住在园区范围内1个月以上或有常住趋势的对象;

(2)流出人口:调查时点流出的对象,包含尚未外出但已办理流动人口证的,以及临时返乡的对象。

3、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工作对象:2000年1月1日零时—2016年10月31日24时出生的所有出生个案,包括:

(1)户籍人口;

(2)现住人口,包含因就医、旅游、探亲、访友、出差等原因临时离开本乡的人口;

(3)期内出生,现已死亡的人口;

(4)通过相关部门信息,发现在本乡出生,户口和现住地都不在本乡的人口。

三、工作安排

按照县人口计生委通知要求,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以及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等三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动员培训阶段

(1)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2)取得本单位以及各企业的大力配合和支持,搞好此项工作。

2、信息采集阶段

按照县计生委统一印制的各项工作调查表,结合人口计生部门现有数据库和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人口信息,入户调查采集各项信息并填写相关表格。

3、信息审核阶段

(1)审核采集数据。组织人员对调查信息进行核查,发现缺漏、错误信息及时进行补充更正。

(2)2016年2月5日前完成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并通过上报上级计生委;“现已死亡的”以及“通过相关部门信息发现在本乡出生、户口和现住地都不在本乡的人口”通过excel表格登记上报上级人口计生委。

4、信息录入阶段

将升级为jxpis,录入全员人口信息。

5、检查总结阶段

(1)信息汇总与分析。汇总全员人口信息,与现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总结工作经验。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上报县计生委,并于2016年3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上报县计生委。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重视。为确保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以及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等三项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方案,明确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

2、强化把关意识。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以及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等三项工作过程中,既要严把数据调查关,又要严把进度关,按照工作时间安排,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强化责任落实。完善职责分工制度、信息安全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一要坚持“谁调查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调查员和微机录入员均要在信息采集卡上签名,以示负责。二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所有调查信息不丢失,不外泄。

2016市政府工作方案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第九篇

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17号)和省政府《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6〕17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坚持水域陆域、城镇乡村、地表地下统筹,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综合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着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资源超采和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71.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8%。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到203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一、实施产业绿色转型,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结合水质改善及转型升级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江苏省落后产能淘汰要求。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实施行业范围更广、要求更严的地方性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鼓励企业主动提高标准,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和核准除减排治污、生态保护类新(改、扩)建项目。(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重点开展小型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农药等“十小”行业取缔整治工作,制定取缔项目清单。2016年底前全面依法取缔到位。(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发改委等参与)

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分区域、分流域研究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南通市化学品生产负面清单与控制对策(第一期试行)》(通政发〔2016〕10号)。提高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要求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并选择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在同行业内替代。沿江地区严格限制新建中重度化工项目,淮河流域限制发展高耗水型产业,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建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项目。(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水利局、海渔局等参与)

建立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到2020年,完成市、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加快监测评价体系建设。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制定并实施水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市水利局、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海渔局、建设局等参与)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严格生态红线保护。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湿地等涉水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加快长江、通榆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等生态廊道构建。(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加强规划蓝线管理。在城市规划区内保留足够的水域面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实行水域占补平衡,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国土局、农委等参与)

强化沿海岸线管控。开展海岸线利用现状调查,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海洋功能区划布局产业类型,强化沿海岸线及沿海港口岸线用途管制。(市沿海办、发改委、海渔局牵头,市港口局、国土局、水利局、农委等参与)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留足河道、水库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要限期退出,保证生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重要湿地等生态空间。(市国土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环保局等参与)

构建优江拓海江海联动新格局。把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城市规划蓝线作为产业布局的前置条件,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严格依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结果,合理确定发展布局。沿江“腾笼换凤”与沿海“筑巢引凤”相结合,按照“沿江、沿海、沿上海、沿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布局,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市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市沿海办、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港口局、海渔局等参与)

加快城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2016年,全面排查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现有化工、印染、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原料药等污染较重企业,制定企业改造退出方案和清单。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污染较重企业改造退出任务。(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局等参与)

(三)开展重点区域、领域、行业水污染治理

强化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开展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全面推行园区内企业废水和水污染物纳管总量双轨控制,重点行业企业废水实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一企一管”,区内企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善区内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开展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2016年底前,集聚区全部完成废水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深化化工园区整治,园区内企业不能达到接管要求的一律依法限期治理,化工园区及区内企业全部建成自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全面开展电镀集中区摸底调查,明确淘汰企业、项目、工艺(设备)清单和限期治理计划。加强工业污泥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工业污泥得到安全处置。对集聚区污水处理厂、重点行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污泥危险废物属性不明的,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工作。(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等参与)

整治“十大”重点行业。按照“调高调优调轻调绿”思路,以企业清洁化、循环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传统重点行业转型升级。2016年组织开展印染、化工、电镀、制革、农药等“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建立清洁生产企业清单和清洁化改造项目清单,全面推进清洁化改造,2016年底前,清洁化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船舶污染控制。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超年限船舶淘汰清单,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商用、渔业船舶。2018年和2021年新投入使用的沿海和内河船舶必须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其他船舶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标的,限期淘汰。航行于我市水域的国际航线船舶,要实施压载水交接或安装压载水灭活处理系统。规范船舶修造和拆解行为,严格行业准入,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船舶修造和拆解单位按要求配备防污染设施设备,禁止冲滩拆解。(市交通局、南通海事局牵头,市经信委、商务局、环保局、海渔局、质监局等参与)

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开展沿江沿海及主要内河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船舶修造厂废水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设施基本情况调查,编制实施港口码头和装卸站污染防治方案。港口、码头建设配套的污水存储、垃圾接收暂存设施,完善区域污水管网、垃圾转运服务体系,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港口、码头、装卸站应配置事故应急设备和器材,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活动污染水环境的应急计划。2016年年底前,65家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设施达到建设要求。2016年和2020年年底前,沿江沿海和主要内河港口完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市港口局、交通局、南通海事局牵头,市建设局、环保局、经信委、水利局、海渔局、商务局等参与)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四)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区、县城镇的污水处理,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到2019年,市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8%,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等参与)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016年底前,市区、县城集中处理设施基本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鼓励建制镇集中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域,鼓励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深度处理试点,尾水排放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或地表水质量IV-V类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等参与)

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实施建设、统一组织运营、统一政府监管“四统一”的建制镇污水处理工作模式,加快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整合进程。2016年底前,完成市级城镇污水处理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市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五)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全面开展城镇建成区污水收集和处理现状排查,制定管网改造计划,优先推动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截流、纳管,难以进行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城镇新区必须全部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积极推进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技术装备水平,强化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规范排水行为。到2020年,市及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新增污水管网长度820公里。(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等参与)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遵循“区域统筹、合理布局”原则,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或永久性处理处置设施。全面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的产量、泥质、运输和处理处置现状排查,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编制污泥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与改造计划。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现有污泥处理设施达标改造;2020年底前,各县(市、区)实现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严格执行污泥转运“联单制”,污泥运输车船安装GPS,强化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市建设局牵头,市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大力推进尾水再生利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市区和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设施,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规划局、财政局、城管局、环保局等参与)

(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5号)和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6〕275号)要求,科学编制《南通市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参与)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系统治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统筹建设”原则,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综合提升、径流污染有效削减、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构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既有建成区要结合旧城改造、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逐步实施。组织开展海绵城市省级以上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小城镇、村庄等示范建设。(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七)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优化养殖业布局。按照“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合理确定养殖区域、总量、畜种和规模,以充足的消纳土地将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就近综合利用。强化畜禽养殖分区管理,针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等生态红线区域,以及各重点流域、重点水体和重点控制断面,各县(市)和通州区人民政府要划定禁养限养区,报上一级相关部门备案,并对社会公开。全面开展养殖业调查,摸清家底,明确规模化养殖场清单,列出禁养区需关闭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清单,2016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及养殖专业户关闭或搬迁。(市农委、环保局牵头,市委农办、市发改委等参与)

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非禁养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散养区域推广海安等地的经验,实施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与利用体系,提升工厂化堆肥处理规模,推广高效液态有机肥生产技术。新建养殖场应采取生物、工程、农业等措施利用畜禽粪便。有条件地区积极推进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并网工作。自2016年起,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16年、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分别达到60%、90%。(市农委、环保局牵头,市委农办、市发改委等参与)

(八)防治水产养殖污染

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禁养区和限养区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在宜养殖区科学确定养殖地点、品种和模式,大力推广生态渔业、增殖渔业、循环渔业等。发展海洋牧场,鼓励有条件的渔业企业拓展离岸养殖、浅海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市海渔局牵头,市农委、水利局等参与)

强化水产养殖业污染管控。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冰鲜杂鱼饲料使用。鼓励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推广低毒、低残留药物的使用,严格养殖投入品管理,依法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并开展专项整治。2016年,各地要制定本地区百亩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方案,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尾水净化区,推广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技术,有效控制水产养殖业污染。(市海渔局牵头,市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渔业资源和水生生态养护。严格控制捕捞船网及马力总量,逐步减少渔民、渔船数量,降低捕捞强度,严厉打击“绝户网”。严格执行长江禁渔期和海洋伏休制度,健全禁渔期渔民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和海洋人工鱼礁投放工程,缓解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市海渔局牵头,市水利局等参与)

(九)控制种植业污染

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区域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特性,围绕“稳粮调油压豆棉”的思路,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区域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广农艺节水保墒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在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总体规划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并在实施建设中加以落实。(市农委、农发局牵头,市国土局、水利局等参与)

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根据《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案》,编制我市实施方案。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建立连片绿色农业污染控制区,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规模化发展,从源头控制种植业污染。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加大有机肥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和农民种植技术培训,鼓励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购买和使用商品有机肥,逐步增加农田有机肥使用量,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时机施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研究地方农膜使用标准,制定农膜使用和回收的优惠政策,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残留农膜回收试点。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渠、塘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到2019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水利局、质监局等参与)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统筹规划、集散结合、自主实施、政府帮扶、以奖促治”原则,以县(市、区)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施农村清洁、水系沟通、河塘清淤、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协同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及提升工程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各地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及分年度计划。统筹城乡、区域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县级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合理选择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等治理模式。优先推进通榆河清水通道等重点区域农村污水处理。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开展农村河塘疏浚和水美乡村建设。到2020年,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8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5%,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委农办、市环保局、农委、卫计委、规划局、城管局等参与,其中: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治试点由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参与)

四、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

(十)合理利用水资源

控制用水总量。按照《南通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16〕6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的通知》(通政办发〔2016〕8号)要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市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新(改、扩)建项目用水指标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运。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46亿立方米以内。(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加强再生水利用。以市区和县城镇为重点,建设、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开展建筑中水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扶持中水技术设备研发生产企业,探索建立建筑中水应用管理制度。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交通局、环保局等参与,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由交通局负责)

(十一)提高用水效率

建立用水效率评估体系。实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明确各地、各领域、行业节水目标任务,将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到 2020年,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要求,全市所有县(市、区)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统计局、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等参与)

抓好工业节水。实施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及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鼓励电力、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化、化工、制革、食品发酵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在沿海前沿地区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推行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循环冷却等工业用水。到2020年,高耗水行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市经信委、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海渔局、质监局等参与)

加强城镇节水。实施差别化水价、超计划加价收费,加大重点户监督力度。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控制在10%以内。规划用地面积二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力争2016年,创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市水利局、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物价局、经信委、质监局等参与)

发展农业节水。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到2020年,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农发局等参与)

(十二)科学保护水资源

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河流水域纳污能力,并加强考核与评价。(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等参与)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水位)。2016年底前,在市域北部区域的淮河流域,制定生态流量(水位)控制试点方案,分期分批确定河流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市水利局牵头,市环保局参与)

加强水量调度管理。制定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水量调度方案,采取区域联合调度、引排结合、生态补水等措施,发挥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维持内河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市水利局牵头,市环保局参与)

五、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十三)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健全总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统计范围。按照省级统一部署,适时将总氮、重金属等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污染物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试点实施总氮总量控制。各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目标,结合水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兼顾技术经济水平,统筹确定控制单元内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额度。(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农委、发改委、经信委、水利局等参与)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按照《南通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通政办发〔2016〕117号),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水质超标的控制单元,排污单位不得作为受让方与所在控制单元以外的排污单位进行交易。(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物价局、公管办等参与)

(十四)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

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在环保大检查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核定的基础上,全面核发排污许可证,2016年底前完成。(市环保局负责)

加强许可证管理。按照国家、省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排污许可证台帐管理体系,对排污单位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进行汇总,按管理权限向社会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禁止无证排污或超证排污。强化海上排污监管,研究海上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市环保局牵头,市海渔局等参与)

(十五)严格环境风险控制

强化环境风险源头管理。按照省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布局方面的指导意见,全面调查沿江沿河沿海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等基本状况,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污染源为重点,建立重点风险源清单,逐步开展重点风险源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2016年年底前,对水源地、环保敏感目标构成威胁的风险源要编制完成风险源转移、搬迁年度计划方案。到2020年,完成方案中全部高风险企业或仓储设施的转移、搬迁任务。(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安监局、卫计委等参与)

防范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根据国家、省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加强化学品生产、储运过程风险监管,落实重点环境管理类的化工有毒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建立水陆危险废物运输联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向水体倾倒、抛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交通局、南通海事局、安监局、公安局等参与)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按照省统一部署,2016年底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施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卫计委、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水利局、南通海事局、交通局、公安局、卫计委、安监局、农委等参与)

(十六)探索环境管理新机制

逐步形成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能力。2016年,谋划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与技术支撑队伍,强化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队伍的能力建设。2016年,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的评估机构、人员、鉴定评估程序等制度规范。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司法局、海渔局、法制办等参与)

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全面和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赔偿制度,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须排除危害,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给予赔偿,为环境修复提供资金保障,涉嫌刑事犯罪的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逐步建立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机制。(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交通局、南通海事局、海渔局等参与)

推行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依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成果,在长江、淮河流域开展水生态功能区划管理研究,逐步建立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管理体系,实现水生态监控、水生态健康评估、水质基准标准转化等三大技术支撑的新型水环境管理模式。(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等参与)

六、持续推进“亮剑行动”,依法加强环境监管

(十七)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依法推进全面达标排放。结合2016年开展的环境保护大检查,各县(市、区)应及时公布相关情况和违法案件查处信息,结果向市政府报告。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对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超总量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依法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依法停业、关闭。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年组织开展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抽查,结果向社会发布。(市环保局负责)

完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重大案件会商督办、信息共享、常设联络员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积极支持、配合环境案件审判工作。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监督,挂牌督办严重污染环境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环境违法案件。不断完善环保督政体系,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法制办等参与)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综合运用挂牌督办、区域限批、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行政拘留、司法介入等手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法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应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改工作。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负有连带责任的环境服务第三方机构,应予以追责。(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深化环保“亮剑行动”。本着“统筹治水、科学治水、绿色治水”的思路,持续推进并不断深化水污染防治,在化工、医药、印染、钢丝绳、涉重等行业,通过“人防”与“技防”等手段,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稀释排放、私设暗管、非法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并依法综合运用处罚、停电、停产治理、关闭、强制执行、责任追究、降低环境信用等级、取消政策扶持、实行挂牌督办、媒体公开曝光等“十个一律”的从严措施,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交通局、水利局、安监局、法制办、工商局、农委等参与)

(十八)提升环境监测监控水平

加强水环境监测预警。按照江苏省行政单元全类型水环境代表点位体系及评估考核办法,优化全市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饮用水源地、城市水体等监测网络,增补跨界河流、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环境监测点位,提升水环境监测网络的整体功能。健全自动监测系统,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入海河流等重点断面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加强水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持久性污染物、水生生物等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应急监测和快速监测能力投入,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支撑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水利局、海渔局、国土局等参与)

强化废水污染源监测监控。完善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国控、省控、市控废水污染源全部纳入市级监控平台,实现市、县(市、区)监控数据双向传输及交换。积极推进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控技术研究,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逐步安装含特征污染物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达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进出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水量,并联网至住建、环保监控平台。(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十九)增强环境监管能力

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按照《南通市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通办发〔2016〕96)要求,建立市、县(市)区(含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及其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4+1” 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市环保局牵头,市编办等参与)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察、环境应急、海监执法、渔政执法等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乡镇(街道)环保监管能力建设,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的人员。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环境监察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所有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县级及以上的监察机构装备达标率应根据环保部确定的比例要求逐年提高。加快海监执法、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市环保局牵头,市编办、人社局、海渔局等参与)。

【德阿工业园2016规划】

推行环境监管稽查。建立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环境监管执法职责情况的稽查制度。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进行稽查,稽查情况通报当地人民政府。(市环保局负责)

七、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高科学治水水平

(二十)推广示范适用技术。

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适用技术。(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卫计委等参与)

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市科技局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一)攻关研发前瞻技术

整合科技资源。通过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快研发重点行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海水淡化、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及盐泥处置、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技术。探索开展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新型污染物风险评价、水环境损害评估等研究。加强水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控预警、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南通海事局、农委、卫计委等参与)

强化科技对水环境管理支撑作用。跟踪国内外水处理技术发展动态,围绕水处理关键技术需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支持水生态功能监测、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跨区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研究。(市科技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环保市场准入、经营行为的规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完善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市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市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明确监管部门、排污企业和环保服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风险分担、履约保障等机制。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规范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的管理,从资格准入条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理顺各方职责,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强化融资及服务功能,探索第三方治理服务新机制。支持鼓励互联网技术与环保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环保电商等新业态。(市发改委、环保局牵头,市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委、建设局等参与)

八、完善经济政策,建立长效市场化机制

(二十三)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

积极推行差别水价。2016年底前,实施城市居民阶梯水价政策,并在具备条件的建制镇积极推进实施。2020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引导全社会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按照省要求,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探索实行分类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两部制水价,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适时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结构性调整工作。调整水利工程供水分类,研究制定新增用水分类的定价原则,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委等参与)

(二十四)完善涉水税费政策。

严格执行差别化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差别化征收体系,对地表水水资源费、地下水超采地区和非超采地区水资源费实施差别化征收政策。对易于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行业执行较高的征收标准,形成倒逼高水耗产能退出的机制。(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建设局、国土局等参与)

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体系,合理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收费标准满足支付污水收集、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运行成本及合理收益的需要。力争2016年6月底前,全面开征建制镇污水处理费和自备水源用户污水处理费。按照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等级严格落实差别水价政策,对评为“红色”、“黑色”等级的企业按照规定标准加收污水处理费。(市物价局、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建设局、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完善排污收费政策。2016年起,按照省定标准,提高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推进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按自动监控数据核定排污费。(市物价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环保局、经信委等参与)

依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大型环保设备,必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海关、质监局、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五)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推进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融资担保,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市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市经信委、环保局、建设局、银监局等参与)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研究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各级人民政府应逐步加大对水污染防治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统筹有关资金,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与运行经费、环境执法工作经费等分级予以必要保障。(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环保局、农委、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建立水污染防治投资统计制度。建立基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主体的科学实用的统计方法,确保地方各级财政、企业和社会水污染防治投入之和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市统计局牵头,市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二十六)完善激励机制

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在行业主管部门对水、电等资源类产品制定企业消耗定额基础上,建立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市水利局、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财政局、环保局、建设局等参与)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加大对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的金融支持,畅通融资渠道。加强环保部门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联动,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予以相应的鼓励、警示或惩戒,对节水环保产品和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信贷倾斜,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对节能减排显著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可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区(流)域限批的企业,从严控制授信。(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牵头,市发改委〈金融办〉、银监局、经信委、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推进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运输等企业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鼓励其他排污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和污染事故理赔机制。发挥保险机制的风险防范和社会保障功能,对参保企业贷款授信、申报污染防治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逐步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面。(市环保局、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市经信委、银监局等参与)

(二十七)深化跨界水环境补偿

完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根据流域治理及考核断面水质目标要求,不断完善全市水环境区域补偿断面设置,建立覆盖全市主要流域(河流)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市财政局、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等参与)

深化补偿断面水质改善研究。各地要从控制单元的角度,研究、分析补偿断面所在水体污染的主观因素,积极治理单元内纳污单位污染,合理调配水资源,不断改善出境补偿断面水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辖区内水环境区域补偿。(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水利局等参与)

九、深入推进流域治理,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

(二十八)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确保饮用水安全。市县两级政府相关部门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2016年起,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开。(市环保局、建设局、卫计委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等参与)

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定期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深入实施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保护区内的违法设施和排污口,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市环保局牵头,市建设局、水利局、港口局、安监局、南通海事局、交通局等参与)

深化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应急保障”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及应急备用水源达标建设。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市水利局牵头,市建设局、环保局、卫计委等参与)

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安全工程。加快区域供水设施建设,限期取消、归并小水厂,加强县以上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全面推进现有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新建水厂一律达到深度处理要求。到2020年,市县基本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市建设局、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卫计委等参与)

(二十九)深化重点流域治理

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围绕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重点流域,科学编制《南通市“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主线,实施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加大流域治理力度,到2020年,长江干流南通段水质保持优良,主要入江支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水利局、建设局、海渔局等参与)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加强长江南通段和通榆河南通段等清水通道保护,强化水体的修养生息,实施水源涵养、生态清淤、湿地建设、河岸带生态阻隔等综合措施,严禁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水体水质和生态服务功能不降低。(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水利局、财政局等参与)

(三十)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涉海工程管理。认真执行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围填海管理和监督。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控制围填海。加强海岸线调查,撤出非法挤占海岸线的产业,恢复自然岸线。将自然海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到2020年,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市海渔局牵头,沿海办、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环保局、交通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按照《南通市“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落实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坚持陆海统筹,以控制陆源污染物为重点,强化源头防控,协同治理近岸海域污染。加强沿海化工园区、入海河流、河口等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探索入海河流的河海断面交接制度。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开展入海排污口调查,2016年底前清理非法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市环保局、海渔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交通局、农委等参与)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海门牡蛎礁、如东小洋口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与管理,开展牡蛎礁等特殊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修复。加大滨海湿地、河口等生态系统,以及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力度。加强吕四渔场等重点海域生态修复。(市海渔局、环保局牵头,沿海办、农委等参与)

(三十一)加强地下水保护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落实《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在海门市的海门城区、三厂、常乐等乡镇共计136.9平方公里,实施地下水禁采;在如东县的掘港及马塘、岔河、洋口、丰利等乡镇,海门市除三阳、海永外的大部分地区,启东市的汇龙、吕四、北新等乡镇,通州区的东社镇、二甲镇,通州湾的三余镇等地2095.8平方公里,实施地下水限采。坚持分级分区管理、用水总量与水位双控原则,凡地下水超采区涉及到的乡镇,全部按超采区进行管理。严格控制深层承压水开采,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全面推进未经批准或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机井的整治工作,在对37口专用监测井进行改建的基础上,永久填埋366口和封存备用245口水井,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2900万立方米。2016年6月底前,海门禁采区地下水禁采任务基本完成。2020年底前,力争使超采区全面达到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红线控制要求。(市水利局牵头,国土局、发改委、建设局等参与)

防治地下水污染。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加快加油站地下油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2016、2016年底前,分别完成18、343共计361个加油站1200个油罐防渗池建设或更新为双层罐改造。在部分工业退出土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市环保局、商务局牵头,水利局、国土局、建设局、产控集团等参与)

(三十二)全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排查,建立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档案,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完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实现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口、水体无异味。市区、县城的建成区于2020年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定期通报各地黑臭水体治理进展,各地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市建设局、水利局牵头,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三十三)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建设,抢救性保护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滨海潮间带等自然湿地。对退化湿地以及勺嘴鹬、黑嘴鸥等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动物栖息湿地,开展生态修复治理,提升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扩大退耕还湿、退渔还湿范围,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自身生态调节和环境承载力。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及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市农委牵头,环保局、海渔局、沿海办、水利局等参与)

加大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对水生野生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2016年底前,制定实施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市环保局牵头,海渔局、农委、水利局、建设局参与)

(三十四)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推行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以行政区划和水功能区边界,综合考虑国控、省控和市控断面,逐一分析全市6条主要入海河流和5条主要内河基本情况,将省级划分我市的5个控制单元进行细化,根据控制单元水质现状及控制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2020年,各控制单元断面水质达到目标要求。(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实施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现状水质为劣Ⅴ类、Ⅴ类或其他需要改善的国家、省、市考核断面,各级人民政府应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制定实施达标方案,并于2016年6月底前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自2016年起,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断面达标治理进展和水质改善情况。加强对跨行政区的交界断面达标整治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十三五”期间,优于Ⅲ类断面比例逐年提高,劣Ⅴ类断面逐年减少直至消除。(市环保局牵头,水利局、发改委等参与)

十、落实各方责任,加强组织实施

(三十五)明确地方党委政府治污责任

强化地方党委政府治污责任。各县(市、区)要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应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迅速制定本辖区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备案。工作方案应明确污染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资金政策保障和监管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逐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十三五”期间,严格按照国家、省总体要求,逐年制定年度水污染防治计划,确定年度目标、治理项目及责任分工,并向社会公开。(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三十六)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

建立全市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召集成立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组成的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成员单位定期会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推进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市环保局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农委、海渔局等参与)

积极参与跨区域的联动协作机制。根据上级安排,积极参与长三角、沿江、沿海等地区之间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加强市际间的互动合作。(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科技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国土局、农委、海渔局、南通海事局等参与)

(三十七)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各类排污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排污许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开展自行监测或者委托第三方监测,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国有企业、上市企业要带头落实,向社会公开环境承诺。鼓励园区内工业企业建立环保自律机制,相互监督治污成效,共同承担治污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国资委、经信委参与)

(三十八)严格目标任务考核

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每年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向社会公布,并送交干部主管部门,按照《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16〕30号)、《江苏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环保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苏组通〔2016〕5号)等规定,将考核和评估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市环保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参与)

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市财政局、发改委牵头,环保局参与)

完善追究责任制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要求,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约谈县(市、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对有关地区和企业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取消或不予推荐相关环境保护荣誉。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和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或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市环保局牵头,监察局等参与)

(三十九)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

依法公开水环境状况信息。定期发布环境质量公报、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公布县(市、区)水环境质量排名,各县(市、区)在当地主要媒体及时发布水环境质量状况。建立重点排污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国控重点排污单位应在省级环保部门网站依法公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环保部门要定期公布对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结果。(市环保局牵头,水利局、国土局、海渔局等参与)

研究发布工业集聚区环境友好指数、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地区环境友好指数等信息。(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社会监督。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水环境保护公益活动,邀请其全程参与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一经查实,可给予举报人奖励。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积极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市环保局牵头,民政局、法院等参与)

(四十)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制定水污染防治宣传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年度组织实施。深入开展新闻报道,详细解读水污染防治措施内容,跟踪报道工作成效。把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客观规律的认识。依托各中小学及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广泛开展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排污单位提供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和咨询,引导自觉履行社会环保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市委宣传部、教育局、水利局、建设局、卫计委等参与)

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倡导文明、节约、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环保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动节约用水,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水环境质量。(市环保局牵头,市委宣传部、教育局、建设局、水利局等参与)

“十三五”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也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通”的关键阶段。水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突出重点,系统治理,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以硬决心兑现硬承诺,确保全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目标如期实现。

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顺利完成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0.17亿元,增长10.0%;来源于佛山市财政收入1486.70亿元,增长17.8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7.88亿元,增长14.01%;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40元,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03元,增长1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7.8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逐季抬升。“三驾马车”实现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3.65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4.10亿元,增长12.1%;进出口总额639.4亿美元,增长4.7%,其中,出口425.3亿美元,增长5.9%。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61.9:36.1。以“两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搭建“中国在线制造”公共云服务平台,实施“百企携万家登云”计划,全市累计有106家龙头企业、1万多家中小企业上线运行。佛山荣获“中国十大智慧城市”称号。以产业链招商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引进北汽福田、中国南车、三全食品等一批大项目。一汽大众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带动45家汽配企业进驻,二期正式签约,投资超150亿元。以节能减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新增省级清洁生产企业39家,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2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三水区工业园成为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行动计划,第三产业发展有新突破。欧司朗亚太总部、毕马威大中华区后援中心、慧聪中国家电电子商务产业园、苏宁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华南新加坡城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我市成为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

民营经济发展提速。出台推动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分别推出“醒狮计划”、“北斗星计划”和“顺德18条”,三水区实施产业培优工程,高明区建立“企业服务卡”制度。45家骨干企业制定了做大做强计划,9家企业实现产值超百亿元,其中碧桂园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产业载体集聚效应凸显。中德工业服务区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审议,定位为“广东工业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引进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VJP知识产权事务所、F+U教育集团等一批德国工业服务机构。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区与狮山镇实现“园镇融合”,加快打造狮山汽车产业城,做大做强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去年全省高新区考核跃升至第3名。广东金融高新区获批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累计引进14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93亿元。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南方智谷、广东工业设计城、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海尔(三水)创新产业园等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二、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创造能力提升

创新环境得到优化。全市财政投入科技创新资金超过20亿元。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44项,同比增长1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6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5个,总数达118个;集体商标1件,总数达16件;有效发明专利4537件,增长19.4%;11个项目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禅城区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院校合作不断深化,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70个、成果转化项目240个,实现产业化项目120个,带动产值40多亿元。西安交大广东研究院、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7个重点创新平台加快发展,佛山火炬创新创业园、南海瀚天科技城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开展顺利,选取铝型材、陶瓷、家电、3D打印、工业机器人领域进行全球技术招标。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初见成效。新增省级、市级创新团队15个,吸引国家“千人计划”人选6名来佛山投资创业。

金融创新成绩显著。金融创新“九个一”工程[1]顺利推进。建成佛山民间金融街,吸引金融、中介机构近50家进驻;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注册企业已达242家,融资意向60亿元;新增5家银行机构、21家小额贷款公司、45支股权投资基金。深交所企业上市路演中心进驻南海,天交所广东运营中心落户顺德。设立产业金融引导基金,在全省率先出台小额贷款公司分类管理办法和监管实施细则。美的集团和佛山总商会分别牵头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申请。中国集成金融集团、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分别登陆香港、上海主板市场,美的集团实现A股整体上市,我市上市企业总数达39家。

三、大力推进城市升级,城市形象品质进一步提升

城市升级亮点纷呈。《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年)》通过部、省联审,佛山城市中轴线规划通过国际竞赛确定实施方案。中心城区建设和改造提速。禅城老城区中山公园敞开绿化空间,与汾江河景观融为一体,季华路快速化改造及沿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禅西新城绿岛湖都市产业区、佛山市外国语(国际)学校等项目动工建设,智慧新城启动区全面建成。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平台等CBD九大项目加快建设,公共文化综合体主体竣工。千灯湖片区金融公园、灯湖广场等建设顺利,金融高新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实施狮山环境配套提升工程,博爱湖、南海中央公园、南海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顺德新城路(绿)网建设取得进展,43个重点项目完成10个,东拓步伐持续加快,大良、容桂中心区域明显优化。西江新城明湖艺术公园、君御温德姆至尊酒店初步建成,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封顶,成为新城开发的新亮点。三水新城市政道路建设、北江新区拆旧建新同步推进,北江体育休闲公园基本完成。城市升级由点到面成效初显。涌现出佛山新城滨河区、季华商务带、千灯湖片区、西樵听音湖片区、德胜河南岸滨水区、西江新城核心启动区等一批片区景观,以及江湾立交、广珠西线顺德站出入口、顺峰山公园东入口、高明大道海天立交、三水健力宝立交等一批节点景观,佛开、广梧等高速沿线及北江沿线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26.4公里。中心城区沿街景观综合整治和道路“五位一体”[2]改造同步展开,禅城区松风路,南海区佛平路(军桥—桂澜路段)、博爱路(佛山一环—虹岭路段),顺德区伦教羊大路、新成路、北滘林头村道路,三水区广海大道成为改造样板。北滘等镇(街)绽放小城魅力。“三旧”改造助推城市升级,岭南天地二期对外开放,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开业,伦教霞石村整体改造成效显现。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贵(南)广、佛肇城际佛山段征拆工作基本完成。佛山西站、广佛环线动工建设,广佛江珠轻轨开展前期工作,广佛线二期完成工程总投资的15.71%,地铁2号线TOD[3]招标完成,南海区新型公交系统试验段动工建设。广明高速西延线建成通车,广明高速陈村至西樵段工程一期、肇花高速三水段完成投资过半,汾江路南延线、魁奇路东延线佛山段、顺德环城快速干线等一批重点路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龙湾大桥主线和油金大桥扩建工程建成通车。东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国家重点项目500KV“西电东送”换顺线工程及东坡输变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佛山南部、北部电网得到加强。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出台最严格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整治工业锅炉、VOCS[4]企业,推广粤IV车用汽油,启动黄标车抓拍系统,设立黑烟车检测点,实施奖励政策提前淘汰黄标车,更新黄标公交车695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口水道、西南涌、芦苞涌等广佛跨界重点河流治理,汾江河告别劣V类水质;启动42条重点内河涌“一河一策”整治,丰收涌、谢边涌等治理成效初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4间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各区污泥处置设施基本建成。开展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21个镇(街)成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获评全国最美乡村。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新建和改造孝德湖公园、海逸社区公园、兆祥公园等一批生态公园。

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城市管理考评实现常态化。深入开展乱摆卖、乱搭建、建设工地不文明施工等城市“乱象”整治行动,重点区域和路段“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工作,“五个五”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5]顺利完成,“一区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垃圾设施全面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通过“管限引建”[6]推进交通治堵工作,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局部缓解。城市公交线路持续优化,禅城、南海、顺德三区公交对接加快,新增公交线路29条、公交站场13个、公共自行车4000辆、公共停车位7369个,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从前年的22.04%提高至23.7%。

《规划纲要》实施进入新阶段。“四年大发展”考核位居珠三角第4名,“九年大跨越”[7]工作启动。广佛同城化取得新进展,番顺公路五沙大桥扩建新桥建成通车,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开展招标,西二环乐平互通立交开工建设。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推进顺利。佛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佛山新一轮对口帮扶云浮工作正式启动,建立两市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对口帮扶指挥部,两市进入携手合作快车道。

四、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

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不断加强。古椰贝丘遗址、顺德糖厂和清晖园获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仁寿寺改造提升进展顺利,祖庙古建筑修复工程、梁园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完成。传统文化“走出去”取得良好成效,佛山陶艺文化系列活动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佛山粤剧、武术、醒狮赴国外展演均受好评。

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南海区、顺德区博物馆新馆建成使用,佛山市图书馆新馆、佛山大剧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村(居)全民健身工程和“五个有”[8]标准社区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2016年秋色欢乐节、佛山龙舟文化节和佛山美食节。“寻梦佛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夏令营荣获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魅力佛山”艺术惠民工程顺利实施,“梦想舞台”成为市民展示艺术才华的圆梦平台。

市民文明素质稳步提高。以“微文明·微志愿”活动品牌,推动公民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组织“道德模范巡讲团”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近50万人,占建成区常住人口的24.5%。“创文”工作在年度国检中取得良好成绩。

五、加快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人民群众幸福感增强

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公共租赁住房开建4647套,基本建成6494套,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保教费补助制度,惠及学前三年户籍幼儿9.63万人,补贴金额4589万元。实施学前教育户籍在校生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每生每年100元。全市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对象扩大到所有在校生(含民办学校)。新建6家健康村(居)。建立大病保险制度,报销最高限额20万元。完成未就业残疾人摸底统计。对本市户籍居民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的夫妻,每人每月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和800元。发放低收入群众物价上涨补贴2421万元,惠及群众近6.5万人次。新增家庭服务中心19个。率先实施生育保险新政策,共核发生育津贴3.08亿元。常住人口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9%。户籍人口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全额免除。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市财政民生支出313.9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4.24%。教育事业再创佳绩。成为首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体系。佛山科技学院新校区动工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城镇新增就业9.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6%,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8%,“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城乡居民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住院医保实现市级统筹,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增至2135元/月,失业保险金增至1048元/月,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达7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平价医疗服务,设立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和平价药包。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动工建设。稳定物价水平,新建平价商店114家。“两建”[9]工作全省领先,在全省考评中位居非试点城市第1名。对口援建和革命老区扶贫“双到”任务全面完成。

平安佛山建设成果突出。平安佛山细胞工程建设[10]扎实推进。公安专业化精确打击战略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专业化管理在全市推广,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2%,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城市应急综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增至1.03万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23个,建成省级市级“菜篮子”基地29个、阳光厨房1483家、食品安全示范点1028家、食品集中加工中心10个,全市实现肉品冷链统一配送。成功举办第二届广东(佛山)安全食用农产品博览会。

六、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活力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呈现新亮点。合并卫生、计生部门,重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调整佛山新城、乐从镇管理体制,委托顺德区管理,实行区镇融合、联动发展机制。佛山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全省领先,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全市可网上申报审批事项达97.34%,全程网上办理事项达24.07%。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实现1300多项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在禅城、南海成功试用,12345政务平台实现全市热线统一呼叫和指挥调度。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全面实施,登记时间压缩到7个工作日,初步建立“宽进、快审、严管”企业管理新模式。建设工程联合验收改革实现三级联动,验收时限从约100个工作日压缩到平均7.8个工作日。顺德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国内率先发布企业经营审批事项目录,南海区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程序化和电子化运行。

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整合集中优势资源,稳步推进政府优债工作。改革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项目管理体制。成功举办第九届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会。引入财政支出项目“过程绩效”管理机制,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范围;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比例达100%。实施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11]改革,规范农村“三资”[12]管理。探索统计体制改革,新增“四上企业”[13]入库1199家,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工作推进顺利。

社会组织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市新增社会组织656个,增长18.5%。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市、区、镇(街)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试行社会组织登记和年检委托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引进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财务监管。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培育发展“街坊会”、“邻里中心”等社区社会组织,实现民办社工机构五区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复率达100%。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开展政务微博、“微访谈”活动,通过“线上收集、线下解决”方式,广集民意、广汇民智、共谋民利,丰富了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公开“三公”经费,精减文件、会议,大力整治“四风”,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以打促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全面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审计、粮食储备、民族宗教、双拥优抚、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档案方志、社会科学、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群策群力,风雨同舟,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异地务工人员,中央、省驻佛山单位,驻佛山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佛山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重道远;资源能源要素制约仍待化解,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偏弱,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基本公共服务向外来人口全覆盖仍然不足;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仍需深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必将激发全国各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从佛山实际看,产业发展基础扎实、活力足、后劲强,支撑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优良,经济发展稳步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阶段。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将有助于我市进一步发挥市场体系较为完善、民营经济较为发达、政府服务高效快捷的综合优势,加快打造佛山经济升级版,实现新形势下新跨越。

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抓手,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佛山”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产业提升、城市升级和环境优化,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创佛山发展新优势

发挥佛山善于改革、勇闯新路的传统优势,全方位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不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营造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为目标,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14],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交通、通讯等公共服务领域,增加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市场供给。健全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市场投资多元化、流动自由化、运作高效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企业注册登记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全面实施企业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赋予企业更大的自由投资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推进“金财工程”[15]建设,试行重大建设项目跨年度预算管理办法。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健全“两建”工作机制,完成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联合征信系统。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三单”[16]管理制度,构建透明公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新机制。推广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规范政府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压缩自由裁量权。以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重点加大网上办事服务力度,推进“三网融合”[17],完善12345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联合执法、统一执法。进一步完善大部门制改革,调整优化机构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加强对基层事权监管和业务指导。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法定机构试点。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六个一”工程[18]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社区自治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各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制度,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全社工人才评价办法,引导本土民办社工机构健康发展。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和信访工作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村居“政经分离”、“政社分离”改革,加强“两个平台”[19]监管,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区建立农村集体股权管理交易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土地征收和补偿安置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机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障和发展农民权益。支持南海区进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顺德区深度推进基层治理改革,三水区探索村民自治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切实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

二、推进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扎根实体经济,充分激活科技、金融、人才等发展要素,助推佛山产业二次腾飞。

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把做大做强第三产业作为今年重要工作任务,研究出台更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跨境电子贸易商务,促进物流、信息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康体休闲、商务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挥佛山中医药文化优势,做大健康产业,打造特色旅游业;稳步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公(水)路货运业提升发展;继续开展“万企触电”电子商务行动,促进“广货网上行”。认真落实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行动计划,加快广东工业设计城等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国药集团中药南方总部、苏宁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普洛斯丹灶物流园、王府井商业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继续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着力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一汽大众项目二期、北汽福田、南车高明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经济新增长极。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在线制造”公共云服务平台,推动装备制造、家电、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产品、服务、技术、标准、品牌、市场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环境保护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三旧”改造,进一步落实“三旧”改造政策,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沿线旧厂房、中心城区旧村居、旧物业等改造,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地瓶颈。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兴农为路径,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农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

助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坚持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土地、金融、财税、人才等扶持政策,实行“一企一策”,推动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产值跨越1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以美的集团、一汽大众等重点企业为行业龙头,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等全产业链集群竞争优势。大力扶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继续开展高级经理人、企业接班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帮助企业拓展俄罗斯、南美、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重点支持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等骨干优势企业加速海外生产、投资、并购步伐,打造世界名牌。

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改革政府科技投入体制和评价机制,用好用活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打造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公共研发平台;推动企业与中科院产业育成中心、弗劳恩霍夫协会等科研院所、高校开展项目研究和对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和应用;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各类标准制定和修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持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力争建立一个专利技术交易平台。支持禅城区建设“广东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南海区建设“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顺德区建设“广东省自主创新特区”,高明区建设“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园”,三水区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广东研究院”。

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集聚发展各类金融创新机构和金融服务产品。创建“广东省民间金融改革发展试验区”,激发民营金融机构创新活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信社改革、设立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科技保险试点和国家专利保险试点,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区域融资租赁模式,搭建区域集优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平台。做好企业上市的各项工作,支持企业股改并参与“新三板”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合票据、私募债等融资产品。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加快重大平台和产业基地建设。佛山高新区要认真实施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核心区建设,推进一区五园协同创新发展;建设佛山科技街,促进创新资源汇聚,力争3-5年内进入全国高新区20强。中德工业服务区要深化中德合作,加快聚集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资源,打造国际化的政务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制度和生活配套环境,建设广东工业服务高端国际合作区、广东工业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为中德工业服务区研发成果提供产业化支撑。继续推进南方智谷、智慧新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广东(南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载体建设。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重点引进和培养符合我市发展需求的创新科研团队、创新领军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和企业生产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创新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放开各类人才入户条件,加快“产业社区”建设,解决人才居住、子女入学、科研、文化娱乐等难题,提升城市凝聚力,以良好的事业平台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吸引留住人才。

三、全面实施产城人融合战略,建设宜居宜商魅力城市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速推进城市升级和管理,努力打造中心突出、组团清晰、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城市格局,让产业更高端、城市更美丽、人民更幸福。

力促城市升级提速增值。突出“强中心”战略,成立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跨区域开发建设。禅城老城区要以中轴线规划为统领,力争中轴线北部门户等重要节点开工建设。继续推动祖庙—东华里片区、莲花路—升平路片区等升级改造,形成浓缩岭南历史风情的文化高地。禅西新城要加快佛山市外国语(国际)学校、研发中心、市民广场等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华南国际化产业集聚区”。佛山新城要抓紧推进CBD九大项目和各项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确保商务中心一期、图书馆、科技馆投入使用。千灯湖片区要加快万达广场、广佛智城、广佛国际电商城等项目建设,推动千灯湖特色步行街、虫雷岗山公园等休闲项目改造升级,彰显现代都市风貌。加快推进狮山新城、顺德新城、北江新城、西江新城等组团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轴线和节点更新改造。以水为媒,高标准设计和建设东平河两岸景观灯饰工程,力争打造成为佛山中心城区璀璨靓丽的夜间景观带;以汾江河、绿岛湖、博爱湖、听音湖、德胜河、明湖、云东海等为重点,打造一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滨河、滨湖生态景观区域。全面建成佛山新城东平水道至乐从、北滘潭洲水道30公里长的滨河景观带。抓好各区主要道路“五位一体”改造,完成禅桂中心区29条沿街建筑景观综合整治。实施佛山市域5条高速公路两侧300米范围内旧厂房改造提升工程,促进城市升级形成整体连片改造效果。

打造岭南田园魅力城镇。以田园城市理念[20]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立足佛山岭南水乡特色,遵循组团城市发展规律,依托南庄、北滘、里水、西樵、白坭、明城等镇(街),建设一批集约、智慧、低碳、绿色田园城镇,努力形成“1+2+5+X” 网络型城乡空间结构。加快城镇土地、产业、人才等要素融合发展,推进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高效率、慢生活”的高品质生活方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广明、肇花、江罗、广中江高速佛山段、佛清从南段、佛江高速公路建设,做好广佛肇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各组团间、组团内部交通路网联接,促进组团城市加速融合发展。重点加快中心城区的禅西大道北延线、海五路西延线、绿景路东延线、桂澜路北延线、魁奇路东延线二期、汾江路南延线、岭南大道南延线和顺德区的乐龙路(一期)、南国路东延线、滨河路、海尾立交桥、红旗路(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广佛线二期工程、贵(南)广、广佛肇城际轨道、南海新型公交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广佛环线、佛肇城际轨道7个站点TOD开发建设。加快佛山西站、佛山新城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抓好佛山新港码头、澜石口岸码头搬迁工作。加强能源、水利、通信、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容桂站等一批220KV输变电项目建设,确保国家重点项目500KV“西电东送”换顺线II期工程和500KV东坡输变电工程如期投产。推动光纤入户工程,做好4G基站布局和服务推广。

狠抓城市综合管理。重点加强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和绿化管养提升、建设工地和泥头车污染源头管控、户外广告清理和违法建设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的整洁度、美观度。落实城市管理考核新机制,实行暗检为主、明检为次,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新水平。进一步整合数字城管资源,打造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中心,促进各区数字城管资源联通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开展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城市地下管线专题数据普查,促进数字化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进程,推进智能公交建设,统筹优化公交资源和线网布局,提高线路覆盖率。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佛山市推进区域合作工作方案》,统筹推动五区协调创新发展。扎实开展对口帮扶云浮工作,创新帮扶机制,突出产业对接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新城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对口帮扶,推动云浮振兴发展、跨越发展。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加快推进48个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广佛同城化,抓好地铁线网规划对接、佛陈路东延线接番禺新桂路(海华大桥工程)、魁奇路东延线接番禺南大干线、三山长江路对接广州南浦大道等工作。推动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建设发展。加强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国家级平台对接合作。落实好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佛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把握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契机,加强与广西、东盟地区的经济互动。

四、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美丽家园

实施低碳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佛山实现更长远、更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进一步优化我市城镇化规划布局和功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建立生态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和综合管理制度,严格功能区分类管理,推动各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大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在高明区探索生态保护区试点。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持顺德区开展省城乡土地生态利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新路径。

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及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村。落实最严格的环境责任考核,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全力推进水、气、土壤等环境综合治理。推行“河长制”[21],实施“一河一策”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抓好广佛跨界重点河涌及42条重点内河涌的综合整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22],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污染物指标约束、遏制扬尘污染、整治黑烟车、淘汰黄标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措施,缓解PM2.5、PM10[23]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今年要完成所有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脱硫改造。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养殖场污染治理。强化危险物品产生和经营单位管理,加快建设综合性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保联动协调机制,提升跨区域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治水平。

加快低碳绿色发展步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低碳能源管网规划和建设,扩大低碳能源使用范围。抓好全国电力需求侧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建设,推广三水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项目,推进电能替代工程,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发展绿色建筑,全面完成8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建设,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试点。试行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在陶瓷、家电试点行业,推广碳标志等低碳认证制度。深化禅城、顺德低碳示范区建设,支持佛山新城申报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开展低碳教育,创建低碳社区。全面开展新一轮绿化佛山大行动,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佛山植物园建设。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完善垃圾设施建设,改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优化垃圾处理工作流程,加快建设有害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或储存中心,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和规范垃圾处理行业,推广狮山环保产业园经验,打造垃圾处理高效产业链。

五、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打造岭南文化名城

千方百计加快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比翼齐飞,显著提升佛山城市软实力。

加强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推进仁寿寺、梁园改造提升,加快图书馆现址改造和祖庙古建筑修复工程建设。依托梁园等历史建筑改造,充分挖掘提升中医药和粤剧文化,在汾江河两岸逐步形成佛山古镇风情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商业聚集区。加大对陶塑、武术、剪纸、木版年画等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创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魅力佛山”艺术惠民工程,大力引进高雅艺术展演。不断扩大“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受益面,开展“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公益流动演出活动,努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办好第八届市运会,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和村居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加快亚洲龙舟联合会总部及洲际龙舟广场建设,今年内建成世纪莲游泳馆户外游泳池并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扶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陶瓷工艺、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整合祖庙、仁寿寺、南风古灶、梁园、西樵山、清晖园、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精品路线。继续办好佛山秋色欢乐节、佛山龙舟文化节、佛山陶瓷艺术节、佛山美食节。支持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和佛山文旅街建设,以“一街两脉”[24]文旅轴线为支撑,努力打造佛山文旅绿芯和岭南文旅第一极。

着力提升佛山城市知名度。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鼓励民间文化交流,组织佛山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文化艺术精品到国内外巡回展览(演),推动佛山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媒体推介和新闻统筹力度,将文化、旅游、经贸、科技、外事侨务对外资源与佛山城市形象宣传有机结合,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城市形象推广,在海内外进一步提升佛山的知名度。

力争“创文”通过国家测评。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总测评年。要进一步强化创文工作“一把手”工程,以建设“四品佛山”[25]为抓手,全面动员,针对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强化巡查督办和考评问责机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大力抓好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文明旅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重点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力冲刺“创文”大考,力争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利民导向,持续提升市民幸福感与社会和谐度。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佛山特色德育品牌。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计划,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发展水平,深化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推进特殊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加快佛山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平价医疗服务成果,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探索门诊医保跨区就医办法,完成全市户籍人口和在我市参保的异地务工人员社保卡发放工作。指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提升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处置企业欠薪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加快公办及民营养老福利机构发展,试点实施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承接政府供养对象收养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科学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进新粮食储备库建设。做好新疆伽师、西藏墨脱对口援建工作。

促进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逐步推进异地务工人员基础服务和基本保障“底线均等”,健全异地务工人员入户、就业扶持、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让异地务工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热爱佛山、融入佛山、扎根佛山。充分发挥工青妇、红十字会等群团、慈善组织优势,培育异地务工人员社会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扶贫济困、社交婚恋、法律维权、技能培训等服务。

深入推进平安佛山建设。落实平安创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广专业化精确打击多发性犯罪模式,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抓好“全国安全社区”和“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升市民安全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加强特殊人群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基层“网格化”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扶持“菜篮子”基地、“智慧菜篮子”项目建设,健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网络,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系统,构建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格局。

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新开工建设公租房3360套,基本建成8339套。计划投入6.48亿元建设水环境治理等13个水利项目。加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今年建设130公里。实施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向全市常住人口子女全覆盖。城乡同步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加快残疾人康复工程中心建设。试点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各区至少建立1个市级示范点,为签约居民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公办养老床位建设。实施旅游富民工程,鼓励开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在景区评A、饭店评星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全面启动“市民之窗”网上办事自助服务终端项目,确保全市四级行政服务中心布设“市民之窗”终端设备。加大对高明革命老区和三水南山镇的扶持力度,抓好高明苗村及附近区域铺设自来水供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三水迳口华侨农场危房改造。

七、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建设的试金石,全面推进“六个政府”建设。

建设民生政府。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建立政民互动大平台,让群众参与政府治理。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健全“微访谈”机制,建立改革发展市民建言献策平台,整合民生直通车、12345政务平台等现有渠道,线上线下问计民生、汇聚民意,纾解民困,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的政民互动体系。

建设高效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调研,找准改革突破口,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提升政府执行力,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做到“任务、时限、责任人、要求、措施”五落实。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全面推行“五个一”[26]服务模式,促进治理水平现代化。深化绩效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绩效管理与考核挂钩促进政府治理创新。

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法律权威,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落实《佛山市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市政府重大决策运行机制,将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普法宣传和舆论引导,重点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深化政务信息公开,重点抓好预决算、“三公”经费公开。

建设责任政府。按照权责一致原则,推行权力清单工作制度,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制定和公布,明确权责主体和关系。试点实施岗位职责说明书制度,把行政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建立政府部门行政问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和工作绩效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建设诚信政府。加快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编制政务诚信征信目录,开发政务诚信信息平台。保障重大政策、规划和重点工作的延续性,坚决兑现对群众、企业和投资者的各项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培育诚信政务文化,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的诚信意识。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营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

建设廉洁政府。深入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预防腐败机制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对重点企(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提升对招投标领域的有效监管水平。加强对权力的网络监督,完善网络舆情反馈处理机制。严厉惩处失职渎职、贪污贿赂行为。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减少文山会海,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各位代表!新一轮改革的春天已经来到,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为开创佛山改革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通用6篇)
  • 2023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五篇】
  • 2023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 2023年党支部工作计划及要点7篇
  • 党支部学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
  • 2023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3篇
  • 党支部学习计划(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