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

推进国家什么和什么的现代化建设

编辑:linxiaohui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5    阅读:

建设,读音jiàn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招生考试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推进国家什么和什么的现代化建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进国家什么和什么的现代化建设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是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四十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强调,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全球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广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经济特区广大建设者,向所有为经济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各位来宾,向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四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五是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六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七是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八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九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

  以上十条,是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经济特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去年8月,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有关工作。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第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二,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要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

  第三,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第五,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第六,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全力支持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工作,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支持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生保障和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实践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也为各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分享了发展利益。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推进国家什么和什么的现代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已经开启的全面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尤其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和发挥文化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阶段的文化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如何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直接涉及我国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的重大问题。济南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闫平的新著《国家治理视阈中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以下简称《文化建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与文化民生、文化治理与文化改革等维度,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特色、有深度、有价值的探讨。

  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凝魂聚气”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中承负着“凝魂聚气”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文化建设》一书运用“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等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视角和研究范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和系统表述,从一个新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有功能和重要作用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作者指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发展价值目标、社会建设价值取向、个体行为价值标准三个层面,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历来具有的家国情怀,又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最大化的道德公约数和社会认同感,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实践中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收了人类社会创造的共同文明成果,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家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激励和推动作用。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凝魂聚气”功能,必须着力完善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机制,增强社会成员对国家发展目标的价值认同。《文化建设》一书着重从四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是利益凝聚机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增强大众的精神归属感、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凝聚人心、激励意志的重要基础,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二是舆论引导机制。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价值观宣传,可以产生在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上的社会共鸣与共振,有利于形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社会力量。三是文化传播机制。先进文化具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强大教化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能够世代相传、影响久远,关键在于形成了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且交互作用的文化传播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功能,需要在形式多样、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传播机制中得以实现。四是固化长效机制。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经过个体认知、情感交融、心理感应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运化过程,更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对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不断加以固化并长期坚持。作者的这些研究成果,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意义,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深入探讨公共文化与文化民生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强基固本”地位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基固本”工程。《文化建设》一书专设“公共文化”“文化民生与文化小康建设”章目,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对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化研究。

  作者认为,公共文化建设是精神层面的民生,是塑造人的完美人格、提升人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加强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任务,就是切实推进“文化民生”和“文化小康”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该书立足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对“文化民生”与“文化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路径进行了建设性的探索,尤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了预测性分析,深入回答了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提升人的现代文明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如何发挥先进文化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一方面,社会结构形态、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各方面利益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自然会使人萌生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向往,产生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趣;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会成员休闲时间愈益增多,必然激发人们在提升文化素养、更新审美观念、改善生活方式、促进文化消费方面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当前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又是文化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重要发展阶段,国家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从而制定文化发展的长远目标,着力解决公共文化领域“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切实满足不断增长的“文化民生”需求。

  深入探讨文化治理与文化改革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文化杠杆”作用

  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改革是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建设》一书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对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进一步阐明:文化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杠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树立创新思维,深入推进文化治理,发挥文化改革在促进文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对学术界关于“文化治理”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和梳理,认为文化治理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注重文化治理对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从“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这两个方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适应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通过民主化、法治化、市场化、人性化的现代治理手段,构筑我国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格局。

  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中轴”。作者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南,对我国新阶段新征程中文化治理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探寻:一是要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制度。二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三是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四是要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文化建设》一书深入探讨和回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可以说是一部融学术性与实证性为一体的研究专著。

  推进国家什么和什么的现代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治学、行政学经久不衰的话题,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学、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作出战略部署,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命题和任务。此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变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我们注入新的信心,那就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决心和方向不会改变。

  《决定》指出,新中国七十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社会长期稳定。这两个奇迹离不开中国的基本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们的制度优势有十三个方面,未来我们必须坚持这些优势。同时,会议也强调,要切实推进改革创新,把制度优势全面转化为治理效能。

  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首先需要讨论什么是制度。广泛意义上讲,制度就是规则、规矩、规章。所谓制度供给,就是定规则、定规矩、定规章,为行为提供自由的边界,使任何个人、组织、团体、机构的行动都受到必要的约束和限制。政治学经常说,国家治理水平取决于制度供给能力。对于国家来说,制度就是对发生在国家这个共同体的内部和外部各种事务进行有效管控的手段。在以国家为单位的集体生活中,我们除了面对诸如地震、洪水、海啸、病疫等自然灾难外,还可能会面临公共选择困境,也会陷入社会关系危机,还会遭遇国家自主性危机。要避免和化解这些危机、克服这些困境,都需要国家制度供给。

  许多研究试图说明“治理”的含义,并且在英文governance的语境下去定义“治理”概念。“治理”和“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语义大不相同。“管理”指的是对事务的常规处置,而“治理”强调的是针对麻烦和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管理”需要依规行事,“治理”需要多方协商和创新。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重点体现为两种能力的比拼,一个是发展能力,一个是治理能力。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也需要强调治理是软实力。评估一个国家的状况,应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发展的维度,另一个是治理的维度。一个善治的国家,既要有好的发展,也应该有好的治理。

  治理就是为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就是对各种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实现权力有限制、资本有节制、社会有规制、民主有法治。当然,国家治理不等于不要发展,而是要追求可治理的发展,那应该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实际上来自两个重要的效应,即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的双重效应。制度有它的用处和功用,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要提升制度的优势必须要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我们可以看到,好制度遇上不好的政策,制度会扭曲;好政策遇上不好的制度,政策会空转;好制度遇上好政策,才能创造出发展奇迹。所以,这种双重效应才是解释发展的重要变量。

  治理效能是检验制度绩效的标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提炼出我国制度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现在的任务是,怎样保持这些制度优势,并让它充分发挥到解决问题的效应上来。这一整套制度已经在实践中展现了它的优势,比方说,代表高效性的“中国速度”,应该是举世公认的。高效率得到治理优势的支持,集中性、协调性、持续性就是中国治理的优势。那么,什么制度体系支撑了这种优势?归根到底,中国的治理优势主要归功于三项集中制度的保障。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实行全面领导;其次是土地、森林、矿山、油田、海洋等主要资源国家所有以及多种所有制下经济主体市场化竞争;最后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第一个制度安排保障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并且赋予其在思想、组织、人事、财政、决策等方面的全面领导权力,而且也保障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体系对这种领导权力的协同支持。第二个制度安排保证国家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的开展较少因为涉及私有产权而遭遇阻力,又能发挥国有企业集中资源和私营企业发挥市场竞争活力的综合优势。第三个制度安排赋予中央决策体系以较大的权力,对重大事务相关的问题得以实现“下级服从上级,全国服从中央”的“全国一盘棋”式的治理。这三大制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国家治理的集中性、协调性、持续性,从而保证各项事务推行的高效性。

  这种优势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已经显现出来,未来我们应该更多地让这种优势转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效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优势、完善制度体系,通过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把制度优势全面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以人民为中心,梳理现实中困扰我们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并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国家治理改革的任务清单。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发挥制度集中性、协调性和持续性的优势,以30年倒计时的方式,用5年、10年、15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集中力量切实解决人民关切的、长期困扰中国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问题。通过现实问题的逐一解决,进一步彰显制度优势,最终实现制度的成熟定型。基于上述认识,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界也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把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到治理效能的转化上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和智力支持。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2023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通用6篇)
  • 2023年党支部工作计划 【五篇】
  • 2023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 2023年党支部工作计划及要点7篇
  • 党支部学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
  • 2023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 意识形态工作计划3篇
  • 党支部学习计划(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