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9-06    阅读:

2013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第一篇

南陵县校舍安全工程工作总结

一、工程实施情况及主要成效

1、校舍排查鉴定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校安办及时制定了《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实施方案》,报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于2009年8月12日贯彻实施。一是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在三年时间内,及时消除出现的D级危房,加固、改造B级、C级危房,建立起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长效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我县所有中小学校舍达到抗震设防标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领导小组,由县建委、房管局、国土局、科技局、水务局、教育局和县公安消防大队等单位人员组成,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作用,确保校舍排查、鉴定工作顺利实施。三是2009年8月14日至2009年9月31日由县建委等单位组织校舍安全工程排查组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排查、鉴定,摸清危房底数,查实校舍所处地域灾害隐患程度,掌握总体情况。

县校安办对全县81所中小学617栋校舍全部进行了排查,排查总面积380903平方米,其中:确定不安全校舍72栋,建筑面积28126平方米;其中:B级校舍1栋,建筑面积552平方米;C级校舍63栋,建筑面积26017平方米;D

级校舍8栋,建筑面积1557平方米。2009年10月18日至10月19日,校舍抗震鉴定单位(由市校安办统一招标)——安徽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分三组对这32栋校舍进行实地抗震鉴定,并出具了抗震鉴定报告。这32份抗震鉴定报告全部通过市专家验收组的验收。

2、规划编制情况

我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是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分解下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度目标任务的通知》(皖教秘[2010]68号)文件精神,依据校舍排查鉴定结论,项目规划于2010年11月18日上报省校安办。校安工程规划改造“三重”校舍总面积19931平方米,规划开工学校26个,其中:规划开工加固校舍20栋,加固校舍面积12843平方米,规划开工重建校舍10栋,重建校舍面积7088平方米。“三重”项目总投资1386万元,其中:2009年规划总投资315万元,开工学校9个,加固校舍5栋,加固校舍面积3232平方米,重建校舍4栋,重建校舍面积1822平方米;2010年规划总投资1071万元,开工学校17个,加固校舍15栋,加固校舍面积9611平方米,重建校舍6栋,重建校舍面积5266平方米。

2012年省下达我县校安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40万元,安排新建工山镇戴家汇完小教学楼和籍山镇新胜完小教学楼,总建筑面积3124平方米,总投资368万元。

3、工程实施情况

校安工程“三重”校舍改造项目实施以来,至2012年12月底,32个项目全部完工,改造校舍总面积23055平方米,项目完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额1754万元。其中:

重建项目12个,新建校舍面积10212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105%,完成投资额1110万元;加固项目20个,改造校舍面积12843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100%,完成投资额644万元。

4、工程实施成效

一是摸清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家底”。全县共81所学校,通过对617栋38.0903万平方米校舍排查鉴定,摸清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家底”。二是建立了校舍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动态掌握每一所学校、每一栋校舍的安全信息,有利于校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奠定了全县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的坚实基础。三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及学校的职责,使工程实施有章可循,为工程规范、有序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消除了校舍安全隐患。通过排查鉴定,我县存有隐患的不安全校舍共72栋,面积28126平方米(其中:B级1栋,面积552平方米; C级63栋,面积26017平方米;D级8栋,面积1557平方米)。根据鉴定结论对不安全校舍分别实施加固、重建和拆除,目前安全隐患全部消除。随着一批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全县优质学校增加,薄弱学校减少,促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制定方案

省、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会议后,我县及时召开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主持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落实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

工程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教育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委、县水务局、县审计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科技局、县房管局、县公安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局长任主任。

为确保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我县制定了《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职责的通知》(政办„2009‟49号)、《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政办„2009‟51号),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成员单位职责,制定了线路图和时间表,对校安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形成了共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我县先后制定了并下发了《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宣传方案》及《南陵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2、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效益。

为确保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县财政将规划改造项目所需县级配套及时足额安排到位。

工程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按工程实施进度及时将工程资金拨付至施工单位账户,拨付手续完整、程序规范。无违规拨付情况,无截留、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

3、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税费减免。

为确保校安工程进度,避免因办理工程相关手续而影响工期,我县开辟校安工程绿色通道,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在办理“工程”相关手续时,一切从简,即接即办。

4、强化安全管理,加快工程进度。

为确保校安工程顺利实施,我县始终把加强各类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校安工程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施工安全。一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要求各项目学校妥善做好施工期间学校及学生的周转安置、调课调假等工作,教育广大师生注意施工现场及自身的安全,并制定好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大的影响;二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划分施工区和教学区,设置警示标志和绕行标志、设立专用宣传栏牌等,督促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机械作业范围必须限定在施工区内,确保施工安全。

5、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坚持项目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以县为主的“五统一”,即:统一校园规划;统一项目审批;统一勘察设计;统一招标监督,所有项目都由县招标办向社会统一招标,严禁中标单位转包或分包工程;统一决算审计。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及项目公示制等。

二是坚持实行“五把关”。在工程实施中严格把好施工队伍关、建材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决算审计关。

三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职能,要求各项目学校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项目管理员组成的项目管理“三人小组”,加强项目的现场管理,认真填写好工程施工日志。我局坚持要求施工方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监理方做好监理日志的记录,并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督查,确保所有工程的施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第二篇

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总结

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省、市校安办的领导下,在县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省民生办下达我县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省、市校安办工作要求,我县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6月3日开始启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会议后,县政府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规划组、排查鉴定技术组、保障组和监督检查组等四个工作小组。县委、县政府于2009年8月6日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动员大会,印发了《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及时安排部署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

我县共有210所学校,其中小学183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4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2096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2750544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659516平方米,建筑面积541956平方米,共1074个建筑单体。

二、目标任务

我县2009年和2010年校安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根据《关于分解下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度目标任务的通知》皖教秘[2010]68号文件下达我县的民生目标任务总计212138平方米。其中:2009年重建22059平方米,2010年加固146962平方米,重建43117平方米。资金投入:(1)、2009年投入资金2206.18 万元。中央和省级统筹资金17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15万元(财政下达353万元、发改下达452万元,初中工程210万元),省级统筹资金750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283万元、义保统筹资金46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41.18万元。(2)、2010年投入资金合计8109.49万元。中央和省级统筹资金636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77万元(财政下达977万元、发改

下达500万元),省级统筹资金4887万元(开行贷款488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45.49万元。两年资金合计10315.67万元。

三、考核指标达成暨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度建设、政策落实及组织保证

我县校安工程自启动以来,制定了目标责任管理、工作简报通报、进度周报、成员单位例会、校安工程月调度会、标后管理及工程全程跟踪审计、工程档案终身管理、项目公示、巡查督查、监督举报、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

1、关于制定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县校安办制订印发了《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固校安办[2010]04号)文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主体责任,细化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及任务。县财政局2009年11月6日印发了《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固财[2009]142号文件,文件从专项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报帐管理、报帐程序、报帐凭证管理、监督检查及其他等六个方面制订了详细的资金管理操作办法。关于出台建设优惠政策并落实:关于校安工程有关收费问题县政府2009年11月30日专门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对校安工程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服务性收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形成了《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收费问题协调会议纪要》。县财政局、物价局转发了《省财政厅 物价局《转发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收费的通知》》(固财[2010]122号)文件。县教育局转发了《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固教[2010]115号)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均能严格执行。关于绿色通道:针对校安工程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固镇县国土局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为全县179所中小学校出具了土地使用手续正在办理中的证明,全县没有一所学校因为土地问题影响工程实施。无论是校舍安全排查还是抗震鉴定,都得到了县住建、财政、规划、水务、房产、地震等部门的通力协助;在项目立项、规划、环评以及招投标等方面则得到了县发改委、环保局、国土局和招投标局的全力支持,真正做到了具备条件的优先办,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也帮办,为校安工程量身打造一套最优的工作流程,

把有限的时间真正用在工程实施上。

2、关于建立经常性督查制度并认真实施:县校安办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乡镇包干督查校舍安全工程的通知》(固校安办[2009]03号)、《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固校安办[2010]03号)、《关于进一步落实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片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固校安办[2010]26号)等文件,县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包干校安工程项目的通知》明确了教育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校安工程职责。县校安办将全县工程项目划分为东、南、西三个片区,县教育局抽调三名同志专门负责三个片区日常督查和项目建设的相关协调工作。县校安成员单位每季度全面开展校安工程督查,并形成督查通报。关于制定并严格执行考核办法:县校安办制定并印发了《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考核细则》(固校安办[2010]32号)文件,文件将校安工程纳入各学校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并从12月13日开始对各中心学校、中学、局属学校校安工程进行年终考核。关于设立公布举报投诉咨询电话:县校安办在固镇教育网上及时设立并公布了举报投诉咨询电话,并在县教育局大门口设立固镇县校安工程投诉举报信箱,及时受理各种投诉。对于县审计部门今年以来对校安工程出具的两次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县校安办及时整改到位,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优化,提高工作成效。

3、关于建立档案室和信息系统:我县依据排查、鉴定结论,认真填写各类表格,摄制图片视频资料,完整系统的形成了每所学校、每一栋校舍的纸质和电子档案,建立了校舍安全档案室和校舍信息系统,工程实施后及时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等手续,使档案资料与工程实施保持同步。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校舍安全档案室,成立了以县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校安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固镇县校舍安全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管理人员职责、档案管理、保管、借阅、收集、整理、保密、调阅、利用、统计、销毁等制度。关于信息系统健全,全面准确及时更新:我县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与审核进度多次受到了省校安办的通报表扬,目前我县校舍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及审核进度在全省排在第一【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位。我县校舍系统的数据日趋完善,能够及时地反映出我县的工程状况,积极地促进了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

4、及时准确报送信息及报表:县校安办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共编发43期,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一直排在全市三县六区第一位,有多期被省、市校安办采用转发,其中在省校安网上采用3篇。一篇是:固镇县已于2009年6月底完成校舍排查工作;第二篇是:固镇县国土局开辟绿色通道为学校办理土地使用证;第三篇是:固镇县校安工程进展提速再出实效。我县工程进度市级周报、省级月报及国家月报报送及时,数据真实准确,无迟报、虚报、错报、漏报等现象。

(二)、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以及项目库建设情况

1、制定总体规划及分年度计划情况:2009年12月10日上报省厅规划,改造校舍总面积471522平方米,其中:加固校舍469栋,面积317622平方米;拆除重建校舍485栋,153900平方米。根据省校安办《关于进一步完善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的通知》„2010‟16号文件精神,我县于2010年5月底重新调整完善了三年规划,改造三类重点校舍总面积410327平方米,加固重点校舍287008平方米,其中C类223045平方米,A、B类63963平方米;重建重点校舍123319平方米。分年度实施计划情况:2009年重建25栋,22072平方米;2010年加固256栋,147312平方米,重建41栋,43171平方米;2011年加固137栋,139696平方米,重建64栋,58076平方米。根据省校安办《关于校安工程规划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省校办[2010]57号)精神,我县在深入开展校舍排查鉴定工作“回头看”以后,对工程规划进行了微调,改造校舍总面积417060㎡,分年度实施情况如下:2009年加固5栋1426㎡,重建25栋22072㎡;2010年加固258栋155141㎡,重建38栋43104㎡;2011年加固87栋112494㎡,重建77栋82823㎡。排查鉴定“回头看”工作:我县在深入开展排查鉴定“回头看”的基础上,对校舍逐栋进行再排查再鉴定,尽力做到每一栋校舍鉴定结论的科学、准确。

2、项目库建设情况:本着凡经排查鉴定需要加固或重建的校舍,都要纳入项目库实施加固改造,确保校舍安全的原则,根据我县校舍的危险程度,对每栋校舍分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按照重新调整完善

后的规划逐栋建立了项目库。凡己纳入民生工程任务的重点校舍加固重建项目优先安排,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三类重点校舍安排在2009—2011年改造完,对传达室、厕所等非重点校舍安排在2012年及以后实施改造。我县2009、2010年度实施项目和年度计划及项目库保持一致,项目实施既重点突出又统筹兼顾。关于排查鉴定整改情况:省校安办《关于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抽检工作反馈意见的函》(省校安办函„2010‟43号)文件指出: 我县鉴定工作基本合格,对个别校舍建筑鉴定提出了整改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提出的整改要求,逐项对照存在问题,并和有关县区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鉴定工作经验,整改工作在整改意见下达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回头看”工作。规范、完善、细化了报告内容,整改效果良好。

(三)、资金配套、管理及税费减免情况

1、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微调后的三年校舍改造规划资金需求合计22620.54万元,按中央和省级统筹8县级配套2的比例,我县三年需配套资金4524万元,根据《关于分解下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年度目标任务的通知》皖教秘[2010]68号文件下达我县的目标任务及资金额度,2009年和2010年县级需配套的校安工程专项资金2186.67万元财政局已全额安排,并及时拨付到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户。

2、专项资金管理及规范使用:我县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固财[2009]142号文件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县财政局在银行开设固镇县中小学校安工程资金专户,专门用于核算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申请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填写固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资金审批表,按程序经由学校经办人、学校校长、中心校长、教育局包片监督员、监理公司、校安办、教育局、财政局、校安领导小组等领导签字后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至工程施工单位或供货商所在地企业帐号上。没有将专项资金下拨至乡镇及项目学校,无违规拨付、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无用于支付办公经费、人员工资和奖金、偿还债务等非项目经费支出现象。项目结余资金由县集中管理。我县校舍排查鉴定专项资金160万元,校安办

2011年校安工程工作总结暨汇报材料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第三篇

真抓实干 全力攻坚

全面完成全年校安工程各项目标任务

-----xxxxxx校安工程2011年度市级考核汇报材料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xxxxxx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全县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人口62万,辖11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27个行政村(居)。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38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普通完中4所,职业中学3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民办中学3所,小学173所,公办幼儿园32所,有证民办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5110人,在职教职工4700余人。

2011年校安工程在省、市校安办正确指导下,在县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有力的监督下,经过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我县校安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校安工程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1年工程总体情况。

(一)目标任务

2011年省下达我县校安工程任务167986㎡,其中加固118704㎡,重建49282㎡,资金8080万元(中央和省级统筹资金6464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616万元)。

(二)工程实施情况

2011年共实施改造校舍148栋168757㎡,占2011年下达任务的100.5%。其中重建72栋59987㎡,占省下达重建任务的121.7%,加固76栋108770㎡(因校安工程规划调整,部分加固校舍改变用途不作为三重校舍以及学校撤并、原校舍实体质量较差改为拆除不建或拆除重建等,我县所有需加固的项目已全部进行了改造)。截止5月31日,72栋重建、76栋加固项目全部完成招

标,截止6月15日,72栋重建、76栋加固项目全部开工。截止2011年11月30日,76栋加固项目全部竣工,72栋重建项目全部完工或主体完工。民办学校共4个项目10866㎡全部开工,其中行知中学1栋加固教学楼4766㎡完工。2012年校安工程全部完成工程招标,进入施工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减免费税、开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

1、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县政府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为副组长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校安工程,专题听取工程汇报,参与研究工程实施,深入工程一线调研、督查、督办和监督。帮助协调解决工程实施存在困难和问题,有力的保障了校安工程健康顺利实施。根据工作需要今年三月份我县又成立了由县监察局牵头的校安工程监督检查组和由住建局牵头的校安工程质量管理独立巡查组,加强校安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监督检查。由于2010年我县校安工程成绩突出,县政府奖励4万元,在春节前夕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县教育局、校安办慰问,并赠予1万元慰问金。

2、严格执行各项税费减免政策

县政府2009年11月30日专门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对校安工程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服务性收费进行认真研究,形成《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收费问题协调会议纪要》。县财政局、物价局及时转发了《省财政厅 物价局《转发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收费的通知》》,县教育局及时转发《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免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在工作中

各部门均能严格执行。县招投标局近三年来全部免收校安工程招标代理费,为校安工程节约资金约230万元。

3、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针对校安工程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手续严的特点,县国土局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为全县179所中小学校出具了土地使用手续正在办理中的证明,全县没有一所学校因为土地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在项目立项、勘探、设计、规划、环评、招标以及监理等方面都实行打捆集中办理,得到了县发改委、环保局、国土局、招投标局等全力支持,真正做到了具备条件的优先办,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也帮办,为校安工程量身打造一套最优的工作流程,把有限的时间真正用在工程实施上。

4、积极落实办公经费、办公人员和办公条件

县财政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校安工程专项办公经费,及时足额落实校安办年度工作经费。校安办做到了经费、人员、设备、场所“四落实”, 保证了校安工作必需的办公条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校安办长年租用一台车,保证了教育局校安工程包片监督员日常巡查检查工程用车。校安办配备了摄像机、照相机、复印、打印一体机,每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均配有电脑。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制定了《xxxxxx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方主体责任,细化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及任务。县财政局2009年11月印发了《xxxxxx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细则》,从专项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报帐管理、报帐程序、报帐凭证管理、监督检查及其他等六个方面制订了详细的资金管理操作办法。全面落实了集中办公制度、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月报周报日报制度、通报制度、简报制度、公示制度、独立巡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约谈警告制

度、专家技术指导制度、成员单位包保乡镇教育局班子包保学校制度、工程调度制度等十四项制度,为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资金配套及时、管理规范,工程变更严格程序

1、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2011年省下达我县校安工专项资金8080万元,按中央和省级统筹与县级配套8:2的比例, 2011年县级需配套的校安工程专项资金1616万元财政局全额安排,及时拨付到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户。为弥补校安工程专项建设经费不足,县财政又安排2034万元到校安工程专户,用于校安工程建设。

2、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并规范使用

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严格按照《xxxxxx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县财政局在银行开设xxxxxx中小学校安工程资金专户,专门用于核算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申请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填写xxxxxx校安工程项目资金审批表,按程序经由学校经办人、学校校长、中心校长、教育局包片监督员、监理公司、校安办、教育局、财政局、校安领导小组等领导签字后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至工程施工单位或供货商所在地企业帐号上。没有将专项资金下拨至乡镇及项目学校,无违规拨付、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无用于支付办公经费、人员工资和奖金、偿还债务等非项目经费支出现象。项目结余资金由县集中管理,截止2011年底拨付工程资金达到了规定要求。

3、严格设计及工程变更程序

作为民生工程的校安工程,一定要严把工程变更关,坚持“集体研究、分级审批、先批后变”的原则。我县无标后擅自恶意提高或降低工程造价的现象。工程变更需要增加或减少工程价款的,必须符合固政[2009]70号文件规定,并按投资项目工程变更及概算调整审批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四)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工作措施

1、全面落实项目“七制”

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质量安全监督制、质量终身制。在校舍项目加固改造竣工时严格按照省校安办要求及时在单体建筑醒目位臵设臵永久性标牌,并在省要求的相关人员之外,小学校安工程我们又特别增加了中心校长的名字。

2、集中管理,实行“十二统一”。

针对校安工程量大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为确保校安工程规范健康实施。我县在省要求“五统一”基础上,实行“十二统一”即:统一排查、鉴定,统一规划、立项,统一勘察、设计,统一图审、造价,统一工程打捆招标,统一签定施工合同,统一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质量监督手续,统一监理招标,统一质量监督管理,统一资金拨付程序,统一制作项目永久性标牌,统一竣工验收、备案及决算审计。

3、工程质量把好“十二关”

一是把好施工图纸审查关,确保图纸设计文件合理性和科学性;二是把好施工企业资质关,确保工程源头不出问题;三是把好招标、投标审查关,确保缺乏资信的企业不准进入校安工程;四是把好施工合同签定关,签细签实补充条款,确保工程符合国标;五是把好建筑材料关,建筑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才能进场,进场的材料必须通过县质监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六是把好工程分部分项验收关,确保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七是把好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出勤关,确保施工作业在重点时段和关键环节施工时,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履职;八是把好施工安全关,确保工程规范操作;九是把好工期进度关,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十是把好资金安全使用关,确保资金按合同约定拨付,安全、封闭运行;十一是把好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关,确保不合格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十二是把好工程审计关,确保校安工程全程跟踪

杨疃中心学校2012年度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第四篇

杨疃中心学校2012年度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2012年我镇校安工程均为教学点新建项目,分别为:胡圩小学教学用房、大程教学点教学用房和庙王教学点教学用房。现将工程进展及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1、胡圩小学教学用房360平方米,一层砖混结构,资金来源为省级36万,开工时间为2012年5月,目前已竣工并已通过验收。

2、大程教学点教学用房120平方米,一层砖混结构,资金来源为省级12万,开工时间为2012年5月,目前已竣工并已通过验收。

3、庙王教学点教学用房210平方米,一层砖混结构,资金来源为省级21万,开工时间为2012年5月,目前已竣工并已通过验收。

二、校安工程的管理情况

为搞好校安工程这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按照县教育局校安办及中心学校的统一部署,我校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1、成立校安工程领导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安工程领导组,并明确分工负责校安工程的质量监督,工程签证,资料收集整理,安全、宣传报道及解决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2、为施工方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做到三通一平。

3、营造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报道校安工程。为了宣传校安工程这项惠及千万学子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意义,学校悬挂了横幅,利用宣传栏,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及在教育网上报道,广泛宣传。

4、 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学校校长担任工程质量管理员,根据县校安办提供的三人小组工作日志,对施工过程全程监督并作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并报告监理、质检部门。学校还督促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5、 把施工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要求施工单位将施工区用防护墙进行封闭,并悬挂警示标志,禁止师生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并文明施工。进入校内的运送建材的车辆必须减速慢行。施工用电线必须按规定架设,配电箱上锁并张贴标志。

6、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安排专人收集整理每项工程从立项准备、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的所有资料,确保工程资料的翔实、完整。

三、存在问题

1、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2、农忙期间施工人员少,影响工程进度。

杨疃中心学校

2012年12月31日

2011年校安工程总结报告
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第五篇

2011年宁蒗县教育局校安工程建设项目

监 理 工 作 报 告

德宏州城镇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宁蒗项目部

二0一一年十二月【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制度-----------------3 三、实施监理过程------------------------------- 6 四、现已完成工程量----------------------------- 8 五、工程进度及质量问题------------------------- 9 六、安全文明生产------------------------------- 9 七、结束语------------------------------------- 9

2011年宁蒗县教育局校安工程建设项目

监理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项目经理大家好:

德宏州城镇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宁蒗监理部受宁蒗县教育局委托,我单位在2011年共监理11个校安建设工程(含2010年度工程2个),监理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478.9 ㎡(含2010年未完成的项目2350m),总投资共计 1432 万元(含2010年未完成的项目312万元)。

按照本公司与业主签订的监理合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建设文件、技术标准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先后成立了各项目监理机构,对各项目监理机构派驻了监理人员并全面展开了监理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

一、 工程概况

1、宁蒗县民族小学学生宿舍楼工程,建筑面积1124㎡,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为154万元,合同工期为180天。

2、宁蒗县城关第一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1668㎡,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222万元,合同工期为150天。

3、宁蒗县红桥乡大水沟完小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79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为114万元,合同工期为150天。

4、宁蒗县红桥乡黄蜡老完小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79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为114万元,合同工期为150天。

5、宁蒗县红桥乡中心完小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683㎡,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为213万元元,合同工期为150天。

6、宁蒗县红桥中学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226㎡,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为158万元,合同工期为180天。

7、宁蒗县跑马坪乡二村完小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479m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为64万元,合同工期为120天。【校安工程工作总结】

8、宁蒗县跑马坪乡中学教学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1197.9m2,工程造价为174万元,合同工期150天。

9、宁蒗县跑马坪乡羊安山完小教学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479m2,工程造价70万元,合同工期120天。

10、宁蒗县西布河乡大屋基完小教学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559m,工程造价80万元,合同工期120天。

11、宁蒗县蝉战河乡马鹿潭完小教学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479m2,工程造价69万元,合同工期120天。

以上监理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478.9 ㎡,总投资共计 1432 万元。

2

二、施工监理工作程序

1、建立项目监理机构管理体系 (1)项目监理机构

(2)监理人员的配备

2、监理工作原则

(1)坚持按合同与规范办事的原则。 (2)坚持一切用事实与数据说明的原则。

(3)处理问题、办事和决定要客观、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

(4)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 3、监理岗位职责

(1)编写项目《监理规划》,审批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2)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

  • ·工程类工作总结范文(2016-08-26)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范文五篇
  • 2023年农村党支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高二期末自我评价或小结600字集合6篇
  • 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总...
  • 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工作总结【三篇】
  • 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九篇
  • 学校思政课工作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