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28    阅读:

区2015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一篇

**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自2009年7月,我区启动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在市卫计委医改办大力支持下,仅仅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为我区健康事业有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将我区医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总面积287平方公里,辖区四个乡、镇(场)及四个办事处(**、**、**、**)。总人口约26.8万。其中,城市人口16.9万,农业人口9.7万。**新区卫生系统共有专业预防保健机构2家(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梁苑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4家(**乡卫生院、水稻乡卫生院、杏花营镇卫生院、杏花营农场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51各,核定乡村医生数101人,民营医院1家(**市光明医院)。

二、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积极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015年,我区总参合人口**人(参合农民**人),参合率达到100%。

1、持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15年,我区新农合政府资助由2014年320元/人提高到380元/人,政府资助收入**万元(其中:国家1710.18万元,省级**万

元,市级253.36万元,区级395.88万元)。2015年全区补偿新农合患者50.95万人次,补偿新农合资金3124.05万元。

2、新农合资金筹集水平稳步提高。去年我区新农合工作取得佳绩下,我区新农合筹资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年新农合基金总量达到 3721.22万元(每人470元),其中家庭账户基金554.23元(每人70元),大病统筹基金为3167万元(每人400元)。大病统筹基金由国家、省、市、区4级财政出资。

(二)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

目前,我区所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56家(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卫生院、51家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率达96.5%。

1、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2015年全区基本药物共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201-276个;配备省增补基本药物品种数35-123个。2015年,全区基本药物集中网上采购金额约为553.68万元,网下采购金额约31.03万元。2015年采购总金额584.71万元,回款金额为584.71万元。按照国家药品加价利率15%计算,共让利老百姓约87.7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2、领导重视,积极协调,确保基药足额按时结算。随着基本制度实施的逐渐深入,我区实施基药单位已增至56家,原预算的5万元周转金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难以保障及时、足额向配送公司支付基本药物采购货款。为

确保贷款及时结算,保证按时配送,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药需求,2013年4月,我区卫生局向**区财政局提出了将原预算安排的基本药物支付贷款周转资金**万元调整为**万元的申请。自2013年9月份开始,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基药款按时足额当月结算,确保了基本药物正常供应和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我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纳入卫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将公共卫生考核成绩严格与资金拨付挂钩,做到奖罚分明。通过严格考核,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动态管理机制。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0元(中央、省、市、区财政补助分别为:24元、8元、3元、5元)。我区累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万份,建档率90.32%;建立电子档案**万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城市建档**份,其中城市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份,建档率90%以上。农村建档**份,其中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数**份,建档率达到90%。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实施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重大疾病量化分级管理制度,2015年出生儿童**人,疫苗预防接种**万剂次,疫苗接种率达95%

以上,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基层项目单位应对0—6岁儿童的基础免疫、强化免疫接种及重点人群针对性应急接种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剂次,实接种**剂次。建卡建证率均达95%以上。

3、提高妇幼保健水平。2015年组织开展“妇幼健康有只服务师范”工程,不断加强爱婴医院建设工作,2015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人。

(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乡卫生院和卫生监督监督项目。根据2011年市政府会议和2013年区联系会议纪要,**乡卫生院和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合并建设,选址经**新区建设指挥部会议172号文件通过,新的选址位于集英街北段路北,新解放路路北,市食药监局的北侧。其中:中央资金70万元,区级配套30万元;**乡卫生院项目资金29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万元,区级配套198万元;项目资金在区财政专户统一管理。目前主体已经封顶,年底可投入使用。

二是新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区急救中心是2013年度中央投资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万元(中央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投资金额**元;配备急救车及车载设备、急救调度设备,投资金额**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五)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确保医改稳妥推进

1、新农合拨付诊疗费情况

一般诊疗费按照季度拨付。乡镇卫生院一般诊疗费(含挂号费、检查费、药事服务成本)标准为10元,新农合支付9元,个人支付1元。新农合支付部分由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支付。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卫生院一般诊疗费供给381.73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村卫生室的一般诊疗费(含挂号费、检查费、药事服务成本)标准为8元,其中新农合支付7元,个人支付1元。按照每室每天10个门诊人次计算,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村级一般诊疗费共计**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2、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为更好地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对实施基药的村卫生室按照每服务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0.5万元)的标准进行基药专项补助。其中省财政承担50%,市财政承担20%,区财政承担30%。

2015年,国家、省、市及区财政对我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村卫生室基药专项补助资金共**万元。针对每一笔到位补助资金,都会及时研究拨付方案并及时下拨。确保了我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资金及时到位。

3、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拨付及老年乡医生活补助 2015年共收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1162.89万元,其中中央638.2万元、省级212.7万元、市级181.99

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二篇

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闽委发〔2015〕3号)的要求,稳步推进医改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以列入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医改试点各项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效。

(一)医改工作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一是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区)医改办设在发展改革部门,大多由发改委主任兼任医改办主任。二是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市属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主要负责对公立医院资产、财务、人事、薪酬、绩效、管理目标、改革投入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实行决策和监督,强化政府的办医责任。三是注重总体设计。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到医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参观培训,同时分批在全市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摸清掌握全市情况。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庄稼汉、市长林宝金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医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今年6月18日,经省医改办同意,印发了《XX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南委

【2015】10号),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的医改目标任务、措施办法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规划。四是深入宣传指导。由分管副市长率队分赴10个县(市、区)对我市医改政策进行解读。闽北日报、电视台开设专版、专栏,宣传医改政策,解读各项政策措施。五是狠抓督查落实。建立市、县医改工作挂钩联系制度。各部门分工包县,定期开展督查和指导。六是认真抓好试点。我市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在抓好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结合每个县(市、区)的基础情况,突出重点,确定了各县市区的试点项目,点上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在市第一医院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建瓯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院长公开选拔制度和医保(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在XX市开展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机制的改革;在建阳开展促进社会资本办医和基层发展特色专科;在邵武探索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在延平探索建立市、区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试点,在政和探索建立县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联体试点;在松溪探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机制试点等等。

(二)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朝着“医院收入不降低、医保(新农合)可承受、财政可持续、群众负担有所减轻”的目标迈进,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初步实现了从“以药养医”逐步向“以技养医”的机制转换。

1、药品耗材零差率改革全面落实。在全省,除先期试点的XX市外,我市2014年12月29日零时起,在全省率先启动药品耗材零差率改革。市、县二级33家公立医院同时实施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改革,拉开了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序幕。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院内制剂),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后减少的收入,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财政补偿和医院分担等三个方面进行补偿。县级公立医院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82%,财政补偿15%,医院分担3%;市级公立医院通过价格调整补偿85%,财政补偿10%,医院分担5%。10个县(市、区)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后财政共补助资金共需约2378万元,年可减轻患者负担2300多万元。通过几个月来医院运行数据分析,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有明显变化,医疗费用结构正逐步由药品主导向技术和服务主导转变,医务性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比重由改革前的22.05%上升到26.13%;药占比下降明显,医院药品费降幅为11.07%,其中住院费用中的药占比下降幅度较大,体现医疗技术水平的手术内项目开展较多,技术劳务性费用有较大幅度提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回归。

2、制订院长选拔任用考核制度。根据省上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XX市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办法》、《XX市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细则》,11月13日,市医改领导小组在建阳区召集建阳、邵武、建瓯、浦城等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及医院的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将于近期印发。XX市制定了《XX市立医院院长公开招聘工作方案》,通过公开招聘,选拔出XX市立医院院长,在院长选拔任用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制订了公立医院控费办法。为全面推进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调整医院收支结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制定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办法》,将各项控费标准分解为22项指标,考核各公立医院控费运行情况,即将印发实施。

4、医院收入稳中有升。市级公立医院上半年总收入约5.0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4.88亿元增加0.14亿元增长2.87%。药品收入1.7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03亿元减少收入0.24亿元,下降11.82%;县级公立医院上半年医药总收入9.7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9.54亿元增加0.25亿元,增长2.62%。药品收入3.6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95亿元减少收入0.3亿元,下降7.6%,从监测分析显示,市、县级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药占比下降幅度明显,耗材占比略有下降,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稳步上升。市级医院平均药占比为35.73%,较2014年的41.77%下降6.04个百分点;市级医院平均耗材占比为11.59%,较2014年的11.72%下降0.13个百分点;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26.80%,较2014年的23.26%上升3.54个百分点。县级医院平均药占比为36.50%,较2014年的41.50%下降5个百分点;县级医院平均耗材占比为8.37%,较2014年的8.55%下降0.18个百分点;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26.13%,较2014年的22.05%上升4.08个百分点。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得到提升

1、乡镇卫生院二次改革陆续推进。邵武、建瓯两市认真落实 “一归口、三下放”政策,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激动基层活力。乡镇卫生院人员招聘、使用、考核、调配和交流由卫生局统一管理并将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下放基层医疗机构;XX市建立“两创一立”创新财政管理模式,提出在财政补贴不变的基础上,对乡镇卫生院人员保障经费进行“绩效考评供给制”,等等。

2、分级诊疗制度开始起步。分级诊疗的关键是基层首诊,由于绝大多数地方不具备强制推行基层首诊的条件,我市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规划调整、医保支付、财政投入、人事薪酬、职称评聘、差别价格、绩效考核等综合措施,促进医疗资源流向基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建立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我市各县级医院已下派50名医生及选派40名特岗医生帮扶50所乡镇卫生院,XX市第一医院作为三级医院派出12名医师帮扶2所县级医院,XX市人民医院作为三级中医医院派出8名中医师帮扶2所县级中医医院,完成省上下达的帮扶任务。二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在全面实施社区全科医生家庭签约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将推行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事项写入《XX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并确定今年将积极推进各县(市、区)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据统计,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全科医生团队94支。优先与65岁以上老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5.99万户家庭(19.68万人)签订了服务协议;78所乡镇卫生院、878所村卫生所,成立服务团队481支,与服务对象签订了服务协议达12.53万户家庭,签约人数达44.12万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上意见制定下发适合我市实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四)医疗资源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1、建立横向纵向医联体。结合南平实际,以市第一医院为龙头,整合市第二医院、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和闽北卫校等市级公立医院、单位,建立武夷总医院;林宝金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武夷总医院改革有关工作。武夷山以市立医院为主体,将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纳入一体化,组建武夷山公立总医院;XX市、XX县、XX县也分别组建了市级医疗机构的横向医联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采取“大手牵小手”方式,通过医院托管、项目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在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基层帮扶。如XX县医院委托XX市第一医院管理。市第一医院派出了多名管理和业务骨干帮扶XX县医院,提高了XX县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培训了医疗卫生队伍,新建了重点科室,开展了新技术,为提升XX县医院的综合实力打下了基础。XX县正在积极推进托管工作。许多县级医院也与乡镇卫生院开展联手、托管等活动。

2、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在紧紧抓住国家、省上对卫生加大投入及新医改契机的同时,筹集3000多万元用于全市信息化建设,2014年建成了XX市第一朵“云”——“健康云”。2014年年初,XX市区域卫生云计算服务平台(即“健康云”平台)建成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我市13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使用XX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包括医疗服务、妇幼卫生和公共卫生三大模块)。XX市投入500余万元,XX县投入720万元,建阳区投入160万元对医院网络的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以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光泽、松溪、政和、顺昌4家县级综合医院完成院内平台建设转入相关科室实施,XX市立医院、XX县医院正着手实施电子病历前软硬件环境准备工作。

3、全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从2010年末的10083张增加到2014年末的15536张,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10年末的3.16张增加到2014年末为5.93张,已经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全市总诊疗人次1203.21万人次、住院48.67万人次,比2010年分别增加285.36万人次、12.83万人次,年均分别增长7%、7.95%。由于床位增加,医院病床使用率维持在80%左右,2014年出院者平均住院费用5432.23元,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120.8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6394元和109.45元,次均费用绝对值水平多年保持在全省最低和次低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五)医保、医药配套改革不断深化

1、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已制定了实施“一体化”的《意见》送审稿,将在近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尽快出台,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参保登记,统一缴费标准,统一药品目录、统

一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结算办法,同时结合XX市实际,城乡居民先统一执行新农合“三目录”,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今年,我市城乡居民全面实行大病保险制度。

2、改革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首先是全面推进总额控制,深化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以总额控制为基础的复合式付费方式改革。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实行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考核结果与基金支付挂钩办法,不断提升管理绩效。其次是不断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优先选择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技术成熟、治愈率高且费用稳定的常见病、多发病种作为付费病种,2015年全市将选择不少于20个病种进行单病种付费结算试点,并不断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探索开展按疾病诊断关联性分组(drgs)付费方式。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结算管理工作的通知》(南人综〔2015〕86号),严格控制统筹基金支出增长幅度。第三是建立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协商谈判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核定年度医保经费实行“结余奖励、超支分担”,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促进医疗机构管理机制转变。第四是加强对医保支付的集合监管,加强对医保支付的智能化集合监管,以规范医保支付平台。

3、推动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招标方式改革。按省级药品采购目录和基准代表品的限价,以“阳光操作、公开竞价”为原则,由市药品招标采购领导小组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购的方式进行议价和竞价采购。采取先评商务标、后评经济技术标的“双信封”评审方法。严格执行中标药品“一品一厂家”的规定。遴选优质生产厂家的常用低价药品,直接挂网由医疗机构自行采购。企业配送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在本辖区的药品配送企业中遴选7家配送非基本药物,提高药品配送的集中度和配送到位率,降低配送成本。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积极利用闽北卫生学校的教学资源,定向培养三年制农村医学中专班,充实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所医疗卫生队伍,目前,共召收学员四批,共计254人,2015年毕业84人。延平、浦城、顺昌、松溪乡村医生毕业后定向村卫生室工作。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乡村医生。促进乡村医生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推动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确定XX市为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和退出机制试点。XX市制订了《XX市乡村医生养老制度实施方案》。

2、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加强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领导,将全科医学各项培训任务指标分解下发各县(市、区),并督促各地抓好宣传发动和报名工作。全市共培训全科医师560人,其中全科医师岗位335人,并取得全科医师岗位合格证;全科医师骨干培训91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93人,全科医师规范化

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三篇

XXX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情况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在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增强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提高医药卫生一致的运行效率,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得成果。

(二)基本原则。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

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搬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的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XXX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细想,

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XXX。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通过支付制度等改革,明显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XXX机制有效运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步增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有序开展;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社会力量办医取得积极进展;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层人才不足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药品生产流通秩序逐步规范,医药价格体系逐步理顺;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药卫生的监管得到加强。

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8%以上;

—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XXX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

人每年360元以上;

—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80%以

上,城镇居民医保、XXX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以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

—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3.86张,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以上;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40元以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40%以上;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或接近74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

6.6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5/10万以下。

三、明确政府责任

(一)强化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形成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常务工作和卫生工作的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年度任务,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制,把规划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通报制度,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二)加大政府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转变投入机制,完善补偿办法,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切实保障规划实施所需资金。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在安排年度卫生投入预算时,要切实落实“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

向政府汇报预决算草案时要就卫生投入情况进行专门说明。

“十二五”期间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力度和强度要高于2009-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提高。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县级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要建立对县级公立医院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责任。1、对符合国家规定的额离退休人员费用,由财政承担;2、对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根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纳入财政预算;3、对重点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依据实际情况,按3000—5000元/床年的标准投入;4、对政策性亏损,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按服务成本给予保障;5、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级财政要按照省政府规定的比例承担补偿资金,足额拨付;6、落实对中医的投入倾斜政策。

四、工作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县级公立医院4所,分别为县医院、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含原第二人民医院),其中县医院为二级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为二级中医医院。公立医院编制内职工1815名,编制床位1170张,实际开放床位1470张。乡镇卫生院19家,乡镇卫生院编制内在职职工630人,编制床位640张,实际开放床位684张。全县村卫生室经整合兼并后共有521个。2014年公立

医院门急诊人次数达到45.93万人次,住院病人5.59万人次,业务收入27417万元。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28.99万人次,住院病人3.29万人,业务收入5116万元。

(二)、综合改革推进情况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统筹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2009年至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完成,2014年11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启动。

1、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药品采购XXX机制。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用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扎实有序的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县从2011年1月份开始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自2014年11月1日四家公立医院取消所有药品加成,降低群众就医费用,缓解群众就医压力。仅4家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减少的药品合理收入让利患者每年达500余万元。

2、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业管理XXX机制。制定下发了《XXX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原文[2009]19号),明确政府开办的19家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界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任务。2014年12月制定并下发了《XXX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公立医院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四篇

青龙满族自治县卫生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我县医改工作于2010年8月全面启动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医改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于2010年8月26日召开了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会议,会议由分管副县长纪立功同志主持,张立群县长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并制定下发了医改方案。经过四年来的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

一、医改四年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自医改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县卫生系统团结一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年来,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各项医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我县全面建立健全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3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4.4189万人,参保率为99.8%,新农合参合人数46.9862万人,参合率为96.85%,2014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4.4232万人,参

保率99.9%, 新农合参合人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46.8871

96.36%。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一是新农合筹资水平由2007年50元,提高到2014年的390元。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2007年40元,个人缴费10元提高到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个人缴费为70元。 二是2009年新农合门诊统筹在24396

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面实施销比例为50%。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达到了门诊统筹全覆盖,实现了门诊就医可以报销。三是及时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提高补偿比。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县级医院分别达到了75%、90%和70%。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了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为由2007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1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5万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是探索开展了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试点工作,按照河北省卫计委的要求与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了重大疾病救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 五是落实了对基本药物住院补偿比例提高 10 个百分点。中医药(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诊疗项目、列入新农合报销目录的中药制剂)补偿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新农合优惠政策。 六是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

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重大疾病保障工作。

(三)新农合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农民就医负担逐步减轻。一是我们根据国家新农合基金调高为人均390元的标准,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调整后,参合农民报销比例为乡级85%、县级70%、市级定点医院55%、省级定点医院50%。同时,2014年开展了市级统筹的大病保险。三是探索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将过去单一的按项目比例付费模式改革为目前的总额预算支付方式。四是严格落实定点医院医药费用控制措施。五是积极探索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管理补偿模式,制定了《青龙满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补偿管理办法》。对确诊的慢性病病人进行分类,实行三级管理,定额补助。各项指标排名在全市处于中上水平。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从2010年10月1日起,在全县

24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从2011年11月1日起,我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采购药品的具体剂型、规格、价格、生产厂家均与中标药品一致。在县财政局核算中心设立

了专门账户,进行药款的结算和支付,实行专账、专户管理的审核拨付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药品价格与省上一致。目前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较2010年实施前平均下降了21%,与2010年相比门急诊次均费用下降了14%,住院次均费用下降了3%,初步达到了政府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120覆盖率达到了100%。建立了县、乡、村医疗救治网络,县医院、中医院设立了急救中心,为8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辆,建立了急救科室,配备了急救人员,加强了县、乡、村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协作,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使农村危、急、重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2014年对基层卫生院的破损房屋进行了修缮,同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60万元的检查设备,其余短缺设备将于年后全部配备。村卫生是标准化房屋建设基本完成,入住率达80%左右,结合“一体化”及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实施,将大幅提高。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已经拟定,准备于2014年12月中旬将龙王庙、茨榆山、朱杖子三个乡镇作为试点乡镇实施零差率销售,并按要求予以补偿。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认真贯彻《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要求,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截止到2014年9月30日,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18536份,建档率80.15%;宣传栏每2月更换一次,发放宣传资料12种,播放宣传资料6种,按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和健康教育讲座;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证建证率100%,疫苗接种率99.79%;新生儿访视率90%,儿童健康管理率88%,儿童系统管理率80%;孕产妇早孕建册率40.3%,产前健康管理率60%,产后访视率90%;管理老年人48184人,管理率92.27%;高血压病人建档管理 44934人,管理率70.53%,规范管理30999人,规范管理率68.99%;糖尿病病人建档管理11788人,管理率49.08%,规范管理8820人,规范管理率74.82%;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1226人,管理率29.35%;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卫生监督协管报告率100%;中医药健康管理未开展。

五、乡镇卫生院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已执行年度收支结余50%返还政策,2013年度有结余的5所乡镇卫生院落实了此项政策,2012年以来,县财政按照定额补助的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补助(2012、2013年为1000万元,2014年为800万元),新的绩效考核办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五篇

华县卫生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自2009年医改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及时出台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协同配合,有序推进,全县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我就县三年医改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人口37万人,土地面积1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现辖10个镇,242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境内山、塬、川、滩兼有,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

华县县委、县政府抓民生工程的决心是一贯的,对卫生事业的发展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47所,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所,镇卫生院13所,村卫生室247所,厂矿医院4所,厂矿卫生所4所,计生服务站1所,民营医疗机构73所。全县共设臵床位985张,其中县级458张,乡镇卫生院262张,厂矿医院26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1.2张。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努力推进医改工作

为抓好卫生系统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我们按照2011年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责任书进行了明确分工,确定分管业务的李宪社副局长具体负责医改工作。

二、医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新农合参合率稳步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

2011年我县农业人口260364人,参合农民246128人,参合率达到96.58%。比上年94.53%有所提高。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建立健全新农合长效筹资机制,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今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每人将增加到200元,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积极开展门诊统筹,4月份在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先行开展试点,力争年底前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工作,扩大新农合的受益面。同时,要加强管理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即时结算。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基金管理使用,合理控制基金结余,保障基金安全。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二),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了药品三统一工作。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工作中,我县制定了《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意见》各《关于印发华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华县药品三统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董严强担任。为加强领导,理顺职责,规范集中采购工作,在今年6月份,县政府决定对县药品三统一有关领导机构进行整合,撤销华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杨翠红县长担任,办公室设在了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长李满荣兼任。

2010年10月26日,召开了全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动员大会及药品配送启动仪式。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落实具体工作措施。

从2010年10月28日起,我县已经全面启动药品统一配送工作,卫生局制定了《华县卫生系统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细则》,督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10月28日前全部和配送企业签订了配送合同。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报送配药计划到配送企业和卫生局,配送企业12小时内配送至医疗机构。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三统一药品目录》范围内基本药物品种规格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统一牌匾、统一目录、统一品种、统一规格、统一价格向群众进行公示,并公布县药品统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纪检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我局在2011年11月、12月,2012年4月多次对我县的1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两次督导检查,要求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在基本达到90%以上,原库存药品清零率基本达到90%以上,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截止今年六月,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药品配送金额共计120多万元。

对还没达到要求的基层医疗机构提出了批评和要求积

极改进,并组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了《陕西省基层医疗

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违反规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将严格按照《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中标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违反规定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为加强领导,理顺职责,规范集中采购工作,在今年6月份,县政府决定对县药品三统一有关领导机构进行整合,撤销华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杨翠红县长担任,办公室设在了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长李满荣兼任。

(三) 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明卫生院、毕家卫生院、下庙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工程,改扩建的柳枝卫生院、杏林卫生院、莲花寺中心卫生院工程均已投入使用。赤水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工程内外装饰已经完成,金堆中心卫生院已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0亩,建筑总面积24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的华县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建筑面积6976平方米,七层框架结构的华县中医医院门诊楼主体已完成。投资1235万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华县卫生综合楼(卫生监督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已破土动工,目前已完成地基开挖、回填和基础浇铸。

二是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内涵建设工作。对全县未建、在建、建成的卫生室边督

导、边检查、边初验,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注重内涵建设、软件建设。对全县村卫生室的药品目录、卫防妇幼资料、合疗监督公示、处方、门诊日志等进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发放,达到了诊断、治疗、用药、收费等就诊流程的规范化。

三是采用多种方式,充实村卫生室业务技术人员,县卫生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乡医进行了阶段性的培训。对无资质的乡医组织其学习、考试。对无技术人员的卫生室采取聘请、卫生院托管等方式,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坚决杜绝将村卫生室建设变成私人住宅装修,确保卫生室在达到标准化建设后能给村民提供长远、有力的健康保障。

四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五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完成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确保五月底投入使用。二是华县人民医院扩建,门诊楼主体工程必须在年底前竣工。三是完成卫生监督综合楼主体工程。四是完成金堆中心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五是做好高塘、金惠卫生院综合楼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通过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保健就医环境。

五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强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和村卫生室内涵建设,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开展病历书写培训和书写质量考核评比,规范基本医疗服务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继续实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工作。

六是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组织安排县妇幼院、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开展实施了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宣传、儿童保健、

2016医疗卫生体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六篇

医疗卫生体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我局按照省、市县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和部署,积极发挥工作职能作用,在人员聘用、合同管理、岗位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准入制度、绩效工资等方面积极谋划、平稳推进,确保了我县医改工作的全面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人事管理工作

1、精心组织设岗和竞聘工作。与有关部门协同共进,全力指导卫生部门按照规定设置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拟定岗位设置方案,并及时核准报批;会同卫生等部门对上报的竞聘人员逐人进行审核、确认。加强对人员的竞聘定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查,组织竞聘上岗,通过考试、考核,择优聘用,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对完成岗位设置、人员定岗和签订聘用合同等情况及时进行认定。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2、推行基层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果。2016年10月,全面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核对和岗位设置工作,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设置岗位336个,实有165人。其中设置管理岗位25个,设置专业技术岗位292个,设置工勤岗位19个。扎实推进了我县基层医疗卫生结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二、绩效工资工作

1、制定出台我县相关政策。2016年10月14日出台了《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馆人社【2016】18号)的基础上,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县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

2、全面把握,整体推进,核定了**县基层医疗事业单位2016年度绩效工资总量,共计核定8家单位,165人,工资总量1822896元,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1275360元,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547536元,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6年度农村医改方案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七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医疗健康工程为统领,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着力加大农村医改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着力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中心,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五个突破”,全面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农村卫生室达到“三个一”(一个标准化卫生室、一名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一套基本药物保障制度),乡镇卫生院实现“三个有”(有一个标准化卫生院、有一支适应农村医疗工作的好队伍、有一套基本检测设备),县级医院实现“三个双”(经营双轨制、医疗服务双价格、医疗队伍双配备),基本药物供应实现“三个零”(配送零缝隙、价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三个建”(为所有群众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阵地),具体目标是:

——加强村卫生室能力建设。完成全市239个行政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每个行政村的卫生室配齐5万元的基本检测和诊疗设备;为村卫生室配备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从业人员。

——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完成3所中心卫生院建设改造任务,使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为全市7个乡镇卫生院和7个中心卫生院配齐价值60—150万元的医疗设备;完成以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任务。

——探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现“经营双轨制、服务双价格、队伍双配套”的目标。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所有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和完善覆盖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配送制度。

——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立公共卫生科,确保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设置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专(兼)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为每个农村居民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以上;建立健康体检机制,为农村居民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推进参合农民大病统筹工作。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对个人负担的大额医疗费用给予最高限额达10万元的再补偿。

三、主要任务

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重点开展六项工作,全面推进和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加强村卫生室能力建设

1、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按照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建设标准的要求,完成全市239个行政村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根据全市村卫生室的实际情况,对已经建好并符合要求的可不再重建,对不达标的进行改、扩建,对没有条件改、扩建或没有卫生室的行政村依托村民服务中心或选址进行建设。村卫生室由村集体举办,用地由村集体无偿提供,村卫生室建设结合我市村少人口多的实际,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原则,安排建设面积与规模,1000人口以下的村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1000-3000人口的村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3000-6000人口的村建筑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6000人口以上的村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所需资金由各级政府筹措解决。同时,为每个行政村卫生室配齐5万元的基本检测和诊疗设备。(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

2、加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建设。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人/千人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且从业人员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现有具备资质的人员通过考核直接录用,考核不合格的培训合格后再录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通过培训取得资格并考核合格后可以录用。从今年起,对新招录的村医,要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上岗前先安排到市、乡医疗机构进行1个月以上的临床进修学习(中医带徒除外)。(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为有条件的村招录1名大学生村医,逐年扩大配备大学生村医范围。为鼓励大中专学生到村卫生室工作,今后凡市、乡新招录医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有村卫生室工作经历的人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

3、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以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为基础,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所需药品计划清单定期上报乡镇卫生院,实行统一采购。村卫生室不得私自采购药品。(市卫生局负责)

(二)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1、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成3所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任务,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局负责)

2、加强乡镇卫生院队伍建设。明确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公益性质,按规定的时间,在核定编制的限额内,按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完成人员聘用工作,所有乡镇卫生院实行绩效工资;从2016年开始,分期分批招聘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石家庄市和我市两级财政给予定额工资补贴和相关福利待遇。

积极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016年底前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医师参加全科医师培训,安排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到指定的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所有35岁以下护理人员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开展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免费培养,实行定向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负责)

3、提高乡镇卫生院设备水平。分别为7个乡镇卫生院和7个中心卫生院配齐X光机、心电图机、B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抢救、紧急救护等60-150万元的设备,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急救水平。(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

4、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冀政办〔2016〕4号)要求,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6月底前,完成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等综合改革任务。(市卫生局负责)

(三)探索推进我市公立医院改革

积极推进市级医院实现“三个双”的目标:

1、建立医院经营双轨制。坚持维护市级医院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建立基本医疗服务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保障机制。在保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本着“自愿选择、按需提供、知情同意”的原则,适度开展特需门诊、特需病房、产科陪伴分娩(引产)服务、家庭医护保健、特需护理、特需保健、特需检查、特需会诊、上级医院专家手术等特需医疗服务。提供特需服务的床位数不超过总床位数的10%。(市卫生局、市物价局负责)

2、实行医疗服务双价格。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按比例负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成本加适当盈余、兼顾市场供求情况的定价原则,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服务价格进行公示,并按相关程序办理。医疗费用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市卫生局、市物价局负责)

3、配备医疗服务双队伍。按照定岗不定人的原则,明确基本医疗服务岗位和特需医疗服务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健全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两支队伍,医院现有医护人员注重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外聘国家、省、市级专家承担特需医疗服务,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完成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参与特需服务,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两支队伍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保证患者享受规范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市卫生局负责)

(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规范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机制。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及时用上安全、价廉、质优的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实行网上集中招标、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实行同剂型同规格单一货源采购。(市卫生局负责)

2、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扩展。探索多渠道补偿机制,确保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市卫生局、市财政局负责)

3、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市级医疗机构要将基本药物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首选药优先使用,全面落实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确保用药安全。(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负责)

(五)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阵地建设。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建立录用、考核和退出机制,完善技术装备,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每个乡镇卫生院要设立公共卫生科,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专(兼)职人员不低于核定人员编制的30%。每个村卫生室设置不少于1名人员专(兼)职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市编办、市卫生局负责)

2、搞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继续抓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特别是为每个农村居民建立一套健康档案,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以上。(市卫生局负责)

3、建立定期体检制度。要建立健全健康体检工作机制,为每个农村居民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其中45岁以上居民每年进行一次。(市卫生局负责)

(六)推进参合农民大病统筹工作

1、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开展门诊统筹工作,做好我市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市卫生局负责)

2、推进大病统筹工作。开展参合农民大病统筹补偿工作,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对个人负担的大额医疗费用给予再补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0万元。(市卫生局负责)

3、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按照医疗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水平,拓宽救助渠道和方式,对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实施有效救助。(市民政局负责)

四、主要工作进度

我市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从2016年3月开始,至2016年底前结束。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6年3月——4月)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分解落实责任,部署、启动综合改革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4月至10月)

1、村卫生室建设

(1)4月至5月:成立专门机构,做好摸底调查;统一建设标准,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项目选址,确定建设实施方案。

(2)5月至10月:5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土建工程,9月底前项目竣工,10月底前配备医疗设备。

2、乡镇卫生院建设

(1)6月底前,完成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等综合改革任务。

(2)7月份前,完成乡镇卫生院设备配备。

(3)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6月底前完成3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4)9月中旬前,完成35岁以下护理人员全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报名工作。

(5)10月份完成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免费培养协议签订工作,并到高等医学院校参加学习。

(6)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统一安排日程执行。

3、市级公立医院改革

6月份,积极稳妥的推进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冀政办〔2016〕4号)时间要求,所有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所有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扩展。

(2)自6月1日起,所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均不得再使用非基本药物。

5、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6月份,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室确定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专(兼)职人员。9月份,落实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编制。

(2)10月份前,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电子管理系统安装,为45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为农村居民建立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

6、参合农民大病统筹工作

(1)4月份,安排部署全市大病统筹工作。

(2)5月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实施。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6年11月20日前)

市医改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对综合改革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写出总结报告报市医改办;市医改办、市卫生局联合组织人员对各有关部门农村医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写出综合报告报石家庄市医改办。

(四)迎接省、市考核评估阶段(2016年12月)

全面做好迎接省、市考核评估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医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市医改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乡镇区是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发改、编办、财政、卫生、人事、教育、物价、社保、食药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实行包保责任制,制定全市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任务目标包保责任制,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区、各部门、有关企业,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确保包保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率销售、人员竞聘上岗、分流安置及村卫生室建设等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实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体制机制顺利转型,确保社会稳定。

(二)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支缺口主要由我市财政补助,省、市财政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给予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由市财政负担。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中央和省、市、县财政按比例分级负担。

新建(含改扩建)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16年我市安排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及乡村医疗设备购置资金补贴,其余建设资金除省、市级补助外,以乡镇区、村为主投资,可采取市直各部门及有关企业扶持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设备、招聘“大学生村医”等所需资金,按照省、市、县各1/3的比例负担。医疗设备购置实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

市财政局要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确保各项补助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市政府将根据农村医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拨付补助资金,并按季进行通报。新(改、扩)建后的村卫生室及医疗设备为村集体资产,各村委会要加强资产管理,严禁资产流失。严格落实项目资金专项管理,严禁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评。加强对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工作考核,将农村医改主要任务纳入对各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列入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考核,兑现奖惩,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医改办要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工作的督导;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要定期进行督查和行政效能监察;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农村医改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以上这篇2016年度农村医改方案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公文网网,谢谢。

2015县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八篇

县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我县医疗机构职能,改进公立医院服务方向,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编委办与县医改办所属成员单位历时八天赴xx县、xx县、xx县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中县编委办与三县的医改办同志针对医疗体制改革特色办院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到各地医疗机构实地参观学习。三县在规范管理体制,突出办院特色,合理设置机构,有效配置编制,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对我县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三县的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公益性质。三地各级医院在医改过程中,都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将公立医院的所有经营收入及财政补助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将医务人员的编制由财政差额补助变更为财政全额补助,享受事业单位的一切福利待遇。医院运行性质的改变,使得各医院不再为生存担忧,公益性质得到显着增强,趋利性明显下降,药品与医生的利益链条被有效剪短,过去"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出现了很大改变。

二是健全管理机构。xx县组建了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和县医疗卫生监事会等机构,指导公立医疗机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监督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各项业务、协调医患关系。大力推行公立医疗机构管办分离机制,组建专业化的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要求,履行服务与管理职能,建立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服务平台,实现卫生资**乡优化配置,开展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保证公共财政绩效水平,体现公益性质。

三是实行差异发展。根据新医改精神,xx县将加强探索县级医疗机构差异化发展作为医改的一项主要内容,明确县人民医院以做强做精县级龙头综合性医院、侧重发展适宜于西医优势的学科为主,着重提高危重急症、疑难杂症的救治能力;县中医院以做专做特县级龙头中医院为目标、侧重发展适宜于中医药和中西医特色优势的学科为主,着重提高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有效深度整合资源,xx县对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相关医技科室、人员、设施设备进行优化整合,重新确定专业科室、医护人员编制和床位,将县中医院的妇产科、血液透析等业务成建制转移给该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将慢性肝病、肛肠外科等业务转移给县中医院。xx县、xx县也对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进行了准确的功能定位,分别将三所医院定为综合医疗、中医特色医疗和妇幼保健服务及技术指导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我县医院存在问题

一是医院职能趋同化。我县各医院随着全国医疗机构的市场化、功利化,走上了一条资源投入型的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县各医院的医疗科室越分越细,建院规模越建越大,发展欲望越来越强,医疗设备越来越新,大夫学历越来越高,医疗服务水平越来越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先进设备被重复引进多次,相似的医疗人才被重复招聘多回,相同科室被重复设置多个,造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医疗格局,形成了"样样皆通、样样皆松"发展态势,以前的优势专科、特色品牌日渐衰落,医疗机构日渐趋同化、日渐追逐利化。如组建于xxxx年xx县中医院,近年来医院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原来的中医大夫、新进的中医学生,面对医院绩效工资,为了增加收入养家糊口,往往抛弃传统、放弃草药,多用仪器、多开西药,这样既可短时显效,提高工资,又可增加医院收入。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在这个追逐利益的年代可能面临着被淡化、被遗忘的危险,中医院也变成了一所不中不西、中西皆通、中西皆松的医院。

二是医务队伍建设滞后化。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各医院的办公条件、设备不断更新,但是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始终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群众需求,如县人民医院xx岁以上职工占xx%,xx岁以上的职工占xx%,职工年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全院现有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仅x人,拥有本科、大专人员较多,占全院职工的xx%以上,但是大部分人员的学历多为后期进修获得,含金量远逊于全日制本科生。具备中专学历的人员,近年来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数量依然庞大,占全院的总人数的xx%以上,除部分护理人员外,其余多为历史遗留人员,普遍存在着年纪较大、业务较弱、出勤较差的现象。从人民医院的情况中不难看出,我县医务工作者文化层次普遍偏低,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专业梯队建设日渐滞后,人员结构短缺现象严重。

三是人员编制补充停滞化。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县各医院的住院人数逐年增长。如xxxx年县中医院的患者量xxxxx人次,床位使用率xx.xx%;xxxx年患者量xxxxx人次,床位使用率xx.xx%;xxxx年上半年患者量已经达到xxxxx人次,床位利用率xx%,患者人数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工作量也随之大幅提升。目前,中医院编制xxx名,在编xxx人,其中医生占xx%、护士占xx%、行政后勤人员占xx%,x人长期休假;聘用xx人,包括老专家、护士、勤杂人员。面对与日俱增的患者量,有限的医生、护士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任务,不合理的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未来的要求,人才补充的速度已不能确保医院的高速发展。xxxx年以来县妇幼保健院依据省市要求,新开展了"无痛人流"、"降低孕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新项目,医院业务也逐渐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妇幼保健方向转移,但是根据勃编委[xxxx]xx号文件该院仅核定编制xx名,而依据黑卫妇社发[xxxx]xxx号文件要求,辖区内每x万人口应配备x-x.x名妇幼保健人员的规定,县妇幼保健院最少应配编制xx名。高素质人员和编制的短缺已经某些程度制约、阻碍了医院发展,不能适应医改需求。

三、建议与意见

一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县编委办可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借鉴xx、xx、xx等县的做法,按照医改要求对各医院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明确中医院"以中医为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之路,强化中医专科和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创建中医特色独具、中西医结合的品牌医院;明确人民医院以建设"综合性医院"为发展目标,强化人民医院在急诊急救、外科手术、先进仪器设备等方面优势,力争建成省内同级医院中技术最强、服务最好、管理最先进的三乙医院;明确妇幼保健医院以妇幼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向。县卫生局、人社局、医改办等部门要根据重新拟定职能,做好督查督导、人员招聘等相关工作。

二是实施动态化管理方针。按照"总量调控、优化结构、统筹使用、互补余缺、动态管理"原则,根据我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大型医院业务量不断增加,妇幼保健院业务转型,社区卫生机构逐步兴建,其他卫生机构编制有所空余,结构性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的情况,采取人员有序顺向调配、编制合理有效划转、重新核定编制等方式,有效解决我县医院在人员编制上所存在的困局。要充分利用人民医院、中医院现有的空余编制,根据我县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实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相对优秀的医务、护理毕业生,以补充一些急需、特需岗位;采取动态管理原则,向妇幼保健医院划转部分其他卫生机构编制,调配部分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妇幼保健人员,以促进该院业务的转变、机构的转型,以盘活现有编制的使用效率,利用两所大医院的编制空余,为扩充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好保障。(

三是完善医疗机构体系化建设。实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建设和运行机制改革,确保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县委王书记在中国共产党xx县委十五届二次暨xx县人民政府十六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提出要在xxxx年"争取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和部署,县编委办也已经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黑政发[xxxx]xx号)精神核定了xx名编制,明确了机构性质和职能,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设置,建议县委、县政府能早日考虑兴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县城的医疗卫生体系。县级各医疗机构职能分工各有不同,妇幼保健院本应以妇幼保健工作为主,但由于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深入,该院为了求生存谋发展,曾大力发展临床业务,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自身职能的重新认定,县妇幼保健院开始逐步向保健方向转移,回归本能,但是财政差额拨款、财政差额补助的机构和编制性质,又使得该院始终无法摆脱盈利的目的和投资临床的欲望。医疗机构公益化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县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无所作为,建议应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早日将妇幼保健院的职工编制变更为财政全额补助事业编制,以促进该院转型发展,完善全县的医疗体系建设。

2016年医改工作计划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总结 第九篇

一、深化五项改革

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以推进全民参保为目标,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以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切入点,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全面加快医改步伐,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医改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服务制度。今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较去年又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我们一要根据扩大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服务,二要根据调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账补偿政策执行服务,三要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四要严格报费基金管理,五要加强对一体化村站服务行为的监管。

二是巩固实施基本药制度。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推进卫生院及村站用人机制改革、绩效工资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要扩大覆盖面,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确保各村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要实行集中支付,上网采购率要达到100%。三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实施一般诊疗费的监督、检查力度。

三是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提高村级卫生服务职能为重点。一要争取村站网络服务,进一步加强卫生院基础实施建设,加大村站标准化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村站医疗设施设备的配置,创建二、三村的等级村站。二要强化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实施并全面规范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要建好电子档案,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档率达到上级规定标准,二要加强慢病管理,加强慢性疾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继续深入开展老年人、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重点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可度。三要加强健康教育,做好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四要严格绩效考核,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实施绩效考核内容,开展绩效考核评估,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认真开展督查督导,继续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挂钩,严格做到任务落实、绩效挂钩,责任明确。

五是以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基础,努力挖掘祖国中医药。采取惠民便民措施,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一要在医疗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控制医疗缺陷事件发生,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质量督导,重视医患沟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重点开展各类医疗技术质量专项检查和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医院感染控制,进一步规范处方行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推广使用适宜技术,全面使用基本药物,二要在惠民便民上下功夫,要推行预约诊疗、便民门诊、优质护理等惠民措施,要降低耗材价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行为扭曲,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健康关爱工程”。三要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建立中医药科室,使中医药服务开展好,中医工作落实到人,收集、整理、上报资料等工作也细化到人。

二、强化四项工作

一是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要加强传染病防治。二要加强免疫规划与预防接种工作。三要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四要加强慢病防治工作。五要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二是强化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坚持以“一法两纲”为核心,健全妇幼卫生保健体系,以提升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抓手,加强孕产妇、流动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努力降低各项控制指标。一要大力开展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二要全面实施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三要大力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三是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协助工作。一要加强餐饮环节的监管,二要加强公共场所卫生协管,要强化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协管检查,作好指导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三早’,要开展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减少危害。三要加强医疗市场和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协管力度,打击无证行医,加大对村站违法行为的协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进一步规范村站的执业行为,迅速落实好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确保村医队伍稳定,加强对辖区学校卫生监督协管。

四是强化中医、应急和爱卫工作。进一步巩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大力加强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开展防灾救灾演练活动,加强预警监测,做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大力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三、开展三个活动

全乡卫生要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和“我为医院添绿色,我为病人美环境”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升卫生行业新形象。

一是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一要以“服务好”为基础,努力创新服务方式。要优化门急诊服务,坚持向急诊病人、特困户、五保户等人群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要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实行“便民门诊、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服务制度。二要以“质量好”为保障,严格执行关键措施。要落实核心医疗制度,建立“病案分级评分制度”、“医疗质量月查月报制度”,严格首诊负责制、查房制,实行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基础性保障。要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认真开展“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和病案管理”、“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服务”等专项活动。要规范诊疗活动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要认真落实各项规章、规范,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对“大处方”、滥用抗生素、激素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三要以“医德好”为前提,严格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加大医德医风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四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认不认可、高不高兴作为服务工作好与差的衡量标准,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终极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开展各项工作。要实行医患沟通恳谈制度,广泛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将结果按比例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以进一步加强“医患、护患”沟通和交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降低医患、护患纠纷和矛盾。

二是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以“病人至上,廉洁行医”为主题,与“破除三论、弘扬三风、践行五要”作风建设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一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要全面实行院务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增加公开内容,把病人及其社会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列入公开内容。三要实行整改承诺制度。

三是认真开展“我为医院添绿色,我为病人美环境”活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开展此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外貌、树立医院外在形象。

四、抓好一个保障

卫生事业发展如何,人才是一个关键性的保障。一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重用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卫生人才。二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要发挥卫生院的枢纽传输作用,通过召开例会、专门培训等方式,加大对村站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把“龙头、枢纽、网底”建好建实。三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四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五是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临床需求举办培训班,安排2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急需的业务人才。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医学继续教育,支持参加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资格考试,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五、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

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美化环境为基础,创造使自己感到舒心环境。按照“清洁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门前三包、院内达标,”落实值班清洁制度。坚决不留死角,坚持保洁制度,确保了卫生系统达标整治工作的要求。

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等制度,确保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强化财务监督和审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重点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等信息的公开,杜绝乱收费现象。

七、全面推行院务公开

认真落实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药品采购、财务收支、评先评优等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八、全面统筹抓好其他工作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抓好信访、维稳和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

总之,2016年我院的卫生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抓抢机遇、科学谋划,进一步坚强意志、攻坚克难,进一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但今后开展的工作还多,争取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范文五篇
  • 2023年农村党支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高二期末自我评价或小结600字集合6篇
  • 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总...
  • 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工作总结【三篇】
  • 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九篇
  • 学校思政课工作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