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1-28    阅读:

贵州采风总结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一篇

贵州采风总结

说到贵州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国酒茅台,黄果树瀑布,红军革命根据地遵义,这些都是贵州省代表名词。我一直就对东南地区的少数名族有着很大的兴趣,这次贵州之旅便可以好好的感受这爽爽的贵州了。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贵阳。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方式,民族民间工艺,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

2013年6月23日,我们背上行囊,坐上火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令人神往的贵州之旅。虽然早些在网上浏览过那儿的照片,可是我们依旧满怀期待的想去目睹她的风采。从柳州到贵阳的火车上,有点累,因为是凌晨的火车。还好车程不是很久,第二天9点多就到打了贵阳,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这个色彩斑斓的贵州,马上开始我们在贵州的一周采风之旅。下一站我们的目的地是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从远古的九黎蚩尤,到600年前的千户苗寨,大跨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生活,讲述了一个民族不屈与抗争的发展史。为生存,我们的先祖,在迁徙中流亡,在流亡中迁徙。600多年前,他们翻过雷公山,避入了山高谷深、交通闭塞、荒芜瘴疠、人迹罕至的西江。如今,西江苗寨已发展壮大,全村有1200多户5400多人,人称“千户苗寨”,为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故乡于我们而言,就是现在一个个的千户苗寨们。从贵阳到达凯里已是下午2点,我们下车匆匆吃了午饭,马上有回到大巴,赶往目的地苗寨。

一路上,去西江路途的高坡上,跃入眼帘的,是形如牛角的山寨。偌大的村寨背靠群山,吊脚楼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宁静而适意;清澈见底的白水河蜿蜒穿寨而过;寨前寨后,稻田依依。西江,委实一派温馨而美好的田园风光,一座宁静而朴素的古村落,一幅美丽而动人的水墨画。它,当是慰藉疲惫心灵的家园。

此时正是困意浓浓的午后,大家慢慢安静下来,慢慢的我进入了梦乡......梦里我看见壮观的村落,美丽的梯田,还有那好客的苗族姑娘穿着多彩的服装,跳着苗族舞蹈在欢迎我们,越看越美,越看越激动,我也跳了起来。正高兴着,突然停住了,睁眼一看,原来不是舞蹈停了,是到千户苗寨了,呵呵.....美丽的苗族我们来了。

说西江千户苗寨平常,那它就是一个苗族村寨而已,极为平常;说西江千户苗寨不平常,那是因为它代表了所有苗族村寨的历史和文化,确实不平常。游历千山万水的余秋雨说,西江千户苗寨,一个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西江做客,喝过十二道隆重的拦门酒后,

在苗家的大堂屋里吃长桌饭,你会被苗族姑

娘的歌声所激动,苗族姑娘边唱着边走来给

你灌上一杯她们自家酿制的米酒,“不管你

喜不喜欢,喜欢喝一杯,不喜欢就和三杯”

还没听清楚唱的歌词米酒已经进了你的嘴

里。慢慢回味着歌词,米酒。来这旅游的人可能会一杯一杯的喝,然后酩酊大醉。西江归来去兮,朋友会把他们西江之行酒醉之态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可是,他们会回应朋友云:西江米酒碗作杯,苗姑情歌后面催。醉卧西江君莫笑,古来谁推美人杯。

西江之美,经过余秋雨品题之后,已是世人皆知了,那是在2007年7月,余秋雨到黔东南开展了文化之旅。到了西江之后,你便可以看到规模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群,西江的吊脚楼群规模庞大,极具气势。西江苗寨依山傍水而建,远看苗寨,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近看才发觉它的实用性、科学性、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上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下级竖叫长柱,上级竖叫短柱,“吊脚楼”因此得名。吊脚楼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生活中心、正中堂屋为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摆上长桌,设宴款待,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第三层一般用来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其中一些房间做客房或者卧室,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有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

在寨子里,我看见一个小孩子,才刚会走,爷爷在边上一拍节拍,小脚丫就有了节奏,好玩死了,你看这个就是了不得的传承,一种无形的支撑。当地苗人有句俗话:小孩子会走路就会跳舞,小孩子会喝水就会喝酒,小孩子会说话就会唱歌。你想知道人长大以后,怎么样才能没有烦恼吗,按照心理学的理论通俗地说,小时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我才恍然,理解了,为什么我在长条宴席上,在田埂边,在山路上,在手工作坊里,见到只有微笑与和蔼,知道了没有锁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知道了为什么人人都是那样的好客了!汉人的文化是记录在纸上的,可是苗人的文化表现在葬礼上,在银饰里,在刺绣中,在芦笙里,在长条桌宴席的菜肴里,在笑声中,在歌声中,在醉意中,在这漫山写不完的,美的回忆中......

采风报告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二篇

民族艺术采风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民族艺术采风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10月12日~10月27日

实习地点:贵州苗寨,云南丽江

实习目的:

10月12日我们一起坐上了开往贵州的火车开始了这次的采风之旅,我们分别去了镇远古镇,千户苗寨,黄果树瀑布,云南丽江,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其中最有特点的应该是千户苗寨和丽江古城了。

实习内容: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

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

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

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

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

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

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

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

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

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

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

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

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

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西江苗寨的建筑有以下特点:

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这种建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西江苗族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

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

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

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

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

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

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

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

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

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

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

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除了吊脚楼外,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

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

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

苗寨千户灯夜景

西江千户苗寨夜景更为璀璨、迷人

了。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了各

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

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现那牛头的形状,摄友们陶醉在美景面前,唯有不停的按下快门。

苗寨歌舞文化

到西江苗寨,有个重要环节不能错过,

就是在大广场上欣赏苗族的姑娘小伙们的

歌舞表演。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场的当地苗

族青年男女表演的苗族歌舞节目,虽然已有

点商业化的感觉,但苗族人自己表演的歌舞

节目还是有当地的色彩,华丽的服饰,欢快的歌舞都和美丽的爱情故事都能使你

更加了解苗族人民!有苗族古歌演唱,非常原生态,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苗族古歌有四部分,涵括万物起源、天地洪荒及辛酸迁徙史等)能就此传承下去,也是一大功德。要是运气好,遇到特别活动或是有重要人物出现,还是能够看到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等。

丽江古城

丽江,历史文化遗存众

多。较著名的有丽江七大寺

即文峰寺、福国寺、普济寺、

玉峰寺、指云寺、兴化寺、

灵照寺及北岳庙、白沙古建

筑群、三圣宫、龙泉寺„„

从中可见中原文化和地方民

族文化的结合以及藏族文化

的特征影响。 丽江同时荣戴

国家级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

胜区桂冠。景区内含有建于

南宋的丽江古城及众多的古建寺观;有海拔5596米雄秀的玉龙雪山;有世界著名的最深最险的虎跳峡;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高山植被、丹霞地貌奇观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一带大面积的地质景观„„。 此外,丽江还有以纳西族为主体,白、僳僳等十余种少数民族,奇异多采的民族风情和文化。 丽江,还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有“东方瑞士”的誉称。丽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云岭山脉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两种以上地形特征。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气候变化显著。丽江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我国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 丽江是纳西族的家园,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同时还居住着白、彝、僳僳、普米族等少数民族。 丽江的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纳西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并延续保持下来的东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符号“东巴文”,共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世界

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东巴经书、舞谱、

绘画、祭祀仪式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世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长期的民族交融、多种文化的汇交、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

音乐瑰宝丽江纳西古乐。纳西古乐是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丽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风景。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洪武年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自传至丽江后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在乡村在小镇随处都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保存至今,还有22个曲目,其中有的融进了纳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风格。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聆听纳西古乐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意境。

沪沽湖在丽江地区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因湖泊南北宽而东西窄,形似曲颈葫芦而得名。湖面海拔2680米,面积51.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大水深93米,湖中有5个小岛、3个半岛。湖水清澈蔚蓝,沿湖村庄错落,四周青山环抱。湖西北部雄奇俊美的狮子山是当地摩梭人崇拜的格姆女神山。沪沽湖以美妙绝伦的湖光水色和奇特的民俗风情而著称于世,湖畔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母系大家庭及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阿夏”婚姻形态。

沪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在云南省的湖泊中,深度仅次于抚仙湖,居第二位。整个湖泊,

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

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自然

环境破坏较小,水质纯净。晨曦

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红;朝

阳徐徐上升,则为翠绿;待夕阳

西下,又成一片墨绿。风静时,

平滑若镜,积万顷碧玉;微风起

处,波光粼粼。湖泊周围山峦起

伏,东北,峭拔壁立的肖家火山,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高3787米;西北,状若雄师蹲踞

的格姆山高3755米。湖东,有条

凤凰古城苗寨采风报告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三篇

告 院系:艺术设计班级:姓名:学号:

今年十一黄金周结束后,我们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学校组织的两周的外出采风的征程,在这次采风中,我们走过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名胜古迹,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去了我国最大的喇嘛寺之一的拉卜楞寺,以及川甘交界的一个小镇的郎木寺,看到了有所谓“童话世界”之称的九寨沟的动人景色,路过了四川的映秀,到达成都后,参观了2011年成都双年展,随后我们悠闲自在地行走在湖南凤凰古城的人群中,体验了苗族的风土人情,踏上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张家界,最后怀着意犹未尽的心境,结束了为期两周的采风之旅。

凤凰古城、苗寨

从成都结束以后,我们踏上了去往湖南凤凰古城的路上,在经历了十几个小时路途的颠簸以后,我们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凤凰古城。由于去了以后已经是晚上,再加上坐 一天的车,早已经是累的话都不想说了,出去草草了吃了顿饭,简单的领略了一下路边的风景,就早早的回去睡觉去了,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准备。

早晨起来后,老师通知我们说是要去苗寨,并有一个导游阿姨带路,在车上,导游交我们唱了山歌,因为山歌对不出来就让进苗寨的门,并且交了

我们一些苗家人的忌讳以及对那边人的称呼,很是有意思,称上【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厕所叫打莫斯,管小孩子叫呆呆等等。在苗族美丽的导游的带领

下,我们参观了苗王府,末代苗王龙云飞府邸。也收集了很多的

纹饰,下面这些就是我的一些个人收集。

参观完苗王府后,还专门有个苗寨的小伙子出来接待我们,带

我们去吃苗家饭,他告诉我们说他才17,就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之后,听的我们都傻了,估计在他眼里,我们都是剩男剩女了,呵呵。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老家寨,并去了参观了寨主的家,还见识了所谓的压寨夫人。

从苗寨出来后,我们又返回了我们的居住地—凤凰古城,在那里,我们一共待了三天,每天都是自由活动,算是几乎凤凰古城的街街巷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凤凰古城很小可是很耐看,短暂的时间里,我想抓住她的一切来感受。晴天的凤凰、清晨凤凰、夜晚的凤

凰,不同的时间之窗看到古城、沱江的秀丽、精巧、古朴,实在让人留恋着迷,着迷之后又

让人回味和深思,回味和深思之后又让人感动与震撼!清澈的水,碧蓝的天,纯洁的笑脸,一切似曾相识,又如同梦里,我又怎能不抒。于是,挥动着我用相机记录下这最原始的美丽。我想我不反对。也没有人来反对。别了凤凰,我带着对你爱恋离开,是为了期待下一次重逢的到来。

凤凰古城正面,有好看的、有好吃的,随手拈来,

都是景色,我们悠闲自在地行走在凤凰古城的人群中,倘佯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尤如置身于一幅民族风情画,处处可见的是凤凰民俗、苗家风情,眼睛目不暇接收集特色特产,相机镜头更是不停地记录街头的景致,下面就是我收集的一些素材

为期两周时间的外出采风结束了,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作友。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仍然难忘藏区的那一草一木、一房一瓦,这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厚道,感觉一下子从车来人往、拥挤喧闹的城市,回归到了宁静、安详、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种心情无以言表。同学们依依难舍,一句话:“藏区的景色好美,那儿的人好纯朴。” 这里独特的居民堪称一景,它非常自然、和谐地融进了自己缔造的山水民居之中,令游客们赞叹不已。

外出的采风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我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我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十几天我们先后到过的甘肃的藏区、九寨沟、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方,用心去体会山里人的热情、好客,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外出采风实践教学对培养我们的创造型艺术才能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使自己努力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更培养自己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8贵州民族服饰采风报告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四篇

贵州民族服饰采风报告

2013年4月19日,我们扬州大学服装1001班的全体同学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乘上了K11列次火车,开始了为期九天的贵州采风之行。

次日下午,我们到达了此次采风之行的第一站—镇远。二十多小时的火车,让大家都已疲惫不堪,但镇远这座自然之美的历史古城,以它清新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瞬间缓减了大家的倦怠。镇远是中国文化古城之一,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儛洋河畔诗意盎然。无论是青砖黛瓦,高封火墙,还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都让人心神畅然,流连忘返。

21日早餐后,我们出发前往凯里。途中,我们参观了革家文化的代表—麻塘革寨。关于革家人的种种传说,虽无法考证,却令人神往。进寨的喝酒仪式让我们看到了革家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安逸的生活状态也让人印象深刻。革家人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古朴的民族。革家女子的服饰比较奇特,少女戴红缨帽,结了婚的妇女头戴花冠帕,上穿蜡染绣花衣,并罩以铠甲式披肩,下着百褶裙,腰系丝带,流苏围腰巾,颈配银饰项圈,小腿扎刺绣绑腿。值得一提的是,革家蜡染古朴大方,花纹精致多样。

入住凯里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小七孔景区。景区内各个景点景色优美,趣味盎然。小七孔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为道光十五年建,故得名“小七孔景区”。景区内的水上森林让我难以忘怀。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

2013年4月23日,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台江姊妹节。这一天,苗家的兄弟姊妹们身着各式精美服装游行在长街上,令人目不暇接。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从工艺技法上看,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各种手法相互穿插,或挑中带绣,或染中带绣,或织绣结合,使得纹样百出,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用色上看,他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的鲜艳与丰富。苗族男装上衣大都对襟,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

苗族女装有便装和盛装之分。便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无纽扣,以布带束腰。苗族女便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苗族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桃花围裙。“乌摆”一般全身镶桃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菱形桃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多为红、黄、绿等色。银饰是这场游行中不可或缺的亮点之一。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牙签、髻簪、耳环、手镯、戒指等。项圈由小到大多达七圈为一套,重二千余克。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绕如螺旋,或偏圆,平面上錾出各种花纹图案。项圈是苗家姑娘恋爱、结婚必备之物。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各种图案,常见的有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好愿;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则表现生活情趣;一副牙签要同时具备形美、色明、声脆、实用等优点。

姊妹节当天有一个苗族服饰创新大赛,关于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与创新,这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中华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富有中国气派、博大精深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我国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

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 所谓的民族风格,就是从民族服饰中借鉴一些形式要素,将之运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而民族服饰的要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造型、结构、材料、工艺、图案、服装附件、装饰品、色彩搭配等方面。 我国的民族服饰极其丰富,如何更好的将民族元素运用在现代时尚的服饰中,则需要更多的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另外,就是要对服饰前沿流行信息敏锐的把握和灵巧的应用。【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姊妹节结束之后,我们来到了中国现存的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寨子里别具特色的当属吊脚楼民居和风雨桥。吊脚楼结构严谨,美观而实用,“依山筑屋吊脚楼,高低参差藏幽林。门前芭蕉蔽炎日,屋后清溪淙淙流。”吊脚楼参差藏于幽林,溪水清冽芬芳,树木葱郁诱人,山间鸟语灵动,一副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样子,也许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风雨桥则是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的生活,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自成一道风景。

下一站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从江县芭莎苗寨。当进入寨子时,芭莎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门。芭莎男子的发髻是男子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子头部周围的大部分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下午我们入住了肇兴侗寨。这个寨子,是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唯一一个没有被开发的村寨,雨水浸过的泥路,满是稻梗的农田,规模不大的小商店,三轮车,牛车,抱着孩子串门的妇女„„他们依旧保持着平时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相隔离,淳朴的生活气息令人似乎忘却了城市生活的匆忙与繁琐。

虽同是侗寨,堂安侗寨却又不同于肇兴侗寨。堂安侗寨依山而建,坐落在梯田之巅。寨内石阶随处可见,因历时已久,已经被磨得光亮。居民用水来自山上的清泉,清泉水温润清甜,居民用它来洗菜、浣衣和饮用。寨中的妇女大都身着蓝色或深色右衽上衣,穿黑布小鞋,并挽髻扎深色头巾。这里的生活同样与世无争,安静悠然,令人神往。

入住贵阳的第二天,我们来到天龙屯堡古镇,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它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中国服装发展到明代,综合传统式样自成体系。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束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身着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一双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几天以来,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边走边欣赏,似乎忘却了平日里的烦心琐事。对于此次采风,第一,也是我此次的最大收获,就是对民族服饰的深刻了解,和对于民族服饰在现代时尚中的应用的深刻思考;第二,我看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风民情,感受到祖国疆域的雄伟辽阔;第三,就是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并不断追寻,我们一样会循着美好,一直追寻下去。

古城镇远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革家服饰

苗族姊妹节精美服饰

西江吊脚楼

银饰项圈

肇兴侗寨男子发式

堂安侗寨的生活场景

堂安侗寨的山泉水

凤凰古镇采风报告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五篇

采风报告

班级:09级艺术设计2班 学号:2009055228 姓名:李有伟

采风地点:湖南凤凰古镇,贵州西江苗寨

采风时间:2012年2月22日——2012年3月4日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湘西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我们在冬末的季节来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小”城,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最美的一颗“湘西明珠”,冬末的寒气掩不去它的迷人风采,只平添了一层神秘面纱。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

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西江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之称,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建筑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两处的建筑,建筑风格都有苗寨的样子,却各有特色。

凤凰古城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机勃勃。

最具特色的是沱江吊脚楼,沱江是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

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大都依沱江而建,吊脚楼很多

都是飞檐翘角,三面环廊,吊着的脚都刻着很好花纹,做工特别的精细,有绣球或金瓜的悬柱,壁板漆得很光亮,并装有花窗,花窗上刻有“喜鹊恋梅”、“双凤朝阳”等图案,古朴而富有雅性。

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

枫树成林。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西江苗寨依山傍水南而建,远看苗寨,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

资料。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湘西多半的亮色,几乎是苗人服饰带来的。居住在湘西的八十八万苗人,用斑斓的彩线,为本民族的文化做了最精湛的注解。

凤凰苗族的服饰像其他地区苗族服饰一样精美,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他的精彩在于刺绣、银饰、和纺织,这三方面在头饰上都有很完整的表现。

西江地区女服色彩艳丽,工艺考究。其上衣与台拱地区相同。与上衣相配套的带裙,系由二十余条花带排列组成。每条花带又分为上中下三段,均绣有不同花纹。西江刺绣花图案大都是苗族人民喜爱的龙凤、鸟蝶和牡丹、石榴等动、植物花纹,图案造型富于想像而

又生动逼真,具有浓

厚的民族民间特色。

苗族银饰与刺绣

在凤凰或者西江的苗寨里,都可以看到苗族银饰和刺绣的影子,或苗人身上的衣服装饰,或街上的很多店铺。

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

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

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总结

为期两周的采风结束了,这次的采风活动让我感受良多,虽然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有所不适,不过还是达到了采风的目的。我们深入到民族风情如此浓郁的地方,感受到了无比淳朴浓厚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感受到了古朴悠久的历史气息。学习到了很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和设计的结合,对于我们以后的设计创新有很大的思维开发。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2016采风邀请函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六篇

采风邀请函

先生/女士:您好!

由中国文联《神州》杂志社、作家报社主办,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组委会、中华国粹杂志社协办,贵州省织金县政协、北京文心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践行中国梦“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征评颁奖典礼暨中国文艺家走进织金采风笔会活动,诚邀您参加。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1.中国文艺家走进织金采风笔会活动开幕式,践行中国梦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征评颁奖典礼;

2.参观考察织金名优企事业单位,感受织金践行中国梦取得的辉煌业绩;

3.游览观赏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等奇景名胜,领略织金大美风光;

4.参观体验苗寨、蜡染等少数民族民风民俗;

5.专家讲座、创作交流会;

6.与会书画名家泼墨送宝;

7.组织与会作家艺术家向织金捐赠图书;

8.参观红色圣地遵义;

9.举办文艺联欢晚会;

10.刊发大会盛况及与会作家、诗人、书画家采写的有关宣传织金的文艺作品;

11.与会代表新书发行式等。

12.编辑出版典藏文集《放歌织金》(暂名)

二、活动时间

2016年8月6—10日(会期5天)

三、活动议程

8月6日:全天报到

8月7日:上午:开幕式、颁奖典礼、泼墨送宝等/下午:参观织金名优/晚上:文艺联欢会

8月8日:上午:游览织金美景/下午:体验民族风情/晚上:创作交流会

8月9日:参观红色圣地遵义

8月10日:早餐后离会(自主活动)

四、特别提请

1.走进织金采风,尽情抒写礼赞诗文(或书画作品),结集出版《放歌织金》;

2.寄交礼赞作品同时务请附上个人银行卡(帐)号,以便支付稿酬。

五、报

电话:010—6150755918510072519房荣丽

010—61507559

18515022818祝雪侠

0531-8689330813064073868吴宝华

电子信箱:#url#

七、报

电话:18678882295(张主任)13521426664(刘主任)(0857)7758888(总台)

地点: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金北路151号(近登高楼路):织金县宏州大酒店

接站:织金县火车站、汽车站

贵阳火车站到织金县:k9477(14:25—17:17);k9475(07:09—10.01);k9481(17:29—20:50)。

贵阳汽车站到织金县:金阳站(金阳新区)6:40—17:00每40分钟一趟;第一服务站(云岩区)10:00—15:00每一小时一趟

中国文艺家走进织金采风笔会活动组织委员会

2016.7.16

采风邀请函 [篇2]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源头的发源地,誉称“中华水塔”,青海历史亦如三江之水,源远流长。这里是远古人类栖息的地方,昆仑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华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三万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地域辽阔的高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自西汉起,青海地区,尤其是东部湟水谷地,成为历代中央王朝和西部少数民族政权逐鹿的战略要地。著名的“唐蕃古道”,“丝绸南道——青海道”均通过青海到达西藏,走向新疆通往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之称誉。

青海是神奇的、神秘的、神圣的。在这雄奇的大地间,自然景色神奇壮观,粗犷奔放;青海湖烟波浩淼、碧浪千顷、水天相连,三江水源远流长、一泻千里,是华夏儿女的母亲河;昆仑山横空出世,有惟我独尊之气势;可可西里神秘沉郁,是国宝——藏羚羊唯一栖息地;坎布拉柱高峰险,有鬼斧神工之妙。世居在这里的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民族创建的江河源头文化和文明,更是丰厚、淳朴、鲜明和独特;金碧辉煌的塔尔寺,古朴灵性的昆仑古道场,庄严肃穆的街子清真寺,举世无双的“彩陶王国”柳湾遗址。闻名海内外的热贡艺术极其原生态的六月“花儿会”等等,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领略其恢弘博大的内涵。时光荏苒,千年沧桑皆在弹指一挥间。让我们展开那多姿的画卷,走近江河源头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和文明,倾听那悠悠的羌管笛音,领略民族风流的豪情,感受那远去的铁马秋风......

青海省文联、青海河湟文学学会向国内外各界文化人士组织安排走进原始、纯真的青藏高原,探寻神秘、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感受绚丽多彩的原生态民俗风情,进行青海民族民俗文化采风考察活动。我们热切期望、真诚欢迎文艺界的朋友们,拿起你的画笔、扛起你的摄影机,带着你的采风本来到这充满梦幻与希望的地方,度过记忆隽永、创作丰硕的美好时光。

附:青藏高原文化考察、采风活动简介

中国夏都青海郁金香节

活动时间:2016年5月

活动地点:西宁

活动内容:郁金香花展、花儿会、市民文化活动

中国土族文化节

活动时间:2016年7月

活动地点:互助土族自治县

活动内容:土族“安昭舞”、“轮子秋”表演,土族服饰展示、花儿演唱会

青海三川土族纳顿节

活动时间:2016年农历七月----九月

活动地点: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

活动内容:三川地区土族的傩祭、傩舞、傩戏

青海黄南热贡六月会(藏乡六月法会)

活动时间:2016年农历六月

活动地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

活动内容:神舞(拉载)、龙舞(勒载)、军舞(幺载)等祭祀、娱神、娱人宗教活动

青海黄南同仁民间傩舞“於菟”表演

活动时间:2016年农历十一月

活动地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

活动内容:於菟舞、祭神、娱神表演等宗教活动

青海玛域格萨尔王文化艺术节

活动时间:2016年8月

活动地点:果洛藏族自治州

活动内容:藏族史诗格萨尔演唱会、民族民俗宗教活动

青海玉树康巴艺术节

活动时间:2016年7月下旬

活动地点:玉树藏族自治州

活动内容:赛马、赛牦牛、民族歌舞、服饰表演、宗教祭祀活动

中国黄河文化旅游节暨贵德梨花节

活动时间:2016年4月——5月

活动地点: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活动内容:观赏千顷梨花、原生态民间民俗文化、饮食展示

青海海北王洛宾音乐艺术节

活动时间:2016年7月

活动地点:青海湖湖畔金银滩草原

活动内容:民族文化艺术演出

青海湟中塔尔寺四大-法会

活动时间:2016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

活动地点:湟中县塔尔寺

活动内容:跳欠、晒佛、纪念本尊佛法会、五体投地、整日法会、酥油花展览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活动时间:2016年7——8月

活动地点:环青海湖地区

活动内容: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沿湖风光、民族风情采风

青海湖环湖地区祭海活动

活动时间:2016年农历7月

活动地点:刚察沿湖地区

活动内容:以宗教的形式进行对湖神的和平祈祷

青海民间“六月六”花儿会

活动时间:2016年农历6——7月

活动地点:大通老爷山、互助五峰寺、民和七里寺、循化孟达天池、平安夏宗寺、湟中南佛山

活动内容:“花儿”曲艺演唱会、民间物贸交流会

西宁国际藏毯节

活动时间:2016年3月

活动地点:西宁

活动内容:各藏区藏毯、国际地毯展销及民族文艺活动

国家森林公园坎布拉文化艺术节

活动时间:2016年5月、九月

活动地点:尖扎县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活动内容:民族文化活动

西宁夏都冰雪旅游节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12月

活动地点:西宁

活动内容:滑雪、冰雕、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海北国际摄影节

活动时间:2016年7月

活动地点:海北藏族自治县境内

活动内容:金银滩草原、仙米林-海、神秘核武器基地原子城、青海湖鸟岛、湿地、祁连雪峰、华热藏族风情的采风摄影活动

中国盐湖城昆仑文化旅游节

活动时间:2016年7月——8月

活动地点:盐湖新城格尔木

活动内容:昆仑古文化探寻、西王母瑶池寻古、万丈盐桥、民族民俗游访等活动

“彩陶王国”柳湾彩陶艺术博物展

活动时间:全年

活动地点:乐都县柳湾彩陶墓地博物馆

活动内容:史前文化艺术精品——彩陶展览

除此之外,过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循化县撒拉族的辣椒节、美食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隆务寺的祈祷法会和以唐卡、堆绣、雕塑为主的“热贡艺术”观赏等艺术内容丰富,宗教色彩浓郁,民俗风情淳朴的节庆和活动,各文艺界朋友如欲参加各项文化采风、考察活动,可根据上述各活动时间,提前电告或函告,以便我们组织、安排。

联系地址:

青海省文联文艺创作与文化开发中心 青海河湟文学学会文化交流部(西宁市西关大街58号省博物馆北侧一楼)

联系人:韩征宇 魏国梅

电话:0971——3543134 4917707 6129912 13897638756

青海省文联文艺创作与文化开发中心

青海河湟文学学会文化交流部

采风邀请函 [篇3]

各位作家、文友:

继去年成功举办江苏镇江、江西铜钹山、山东博山、山东巨野笔会后,《东方散文》杂志社与山东省东营市有关部部门协商决定,2016年春季全国散文作家走进黄河湿地大型采风活动将于5月中旬在该市举行。东营有着中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作家在这里可领略到黄河入海口的玄妙奇观:河海拥抱、轻柳野趣、芦苇飞雪、鸟禽天堂等自然胜景;感受兵圣孙武的雄才大略;孙武湖、孙子文化园、孙武祠将一路向你走来。同时,还可体味到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采油壮观场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大殿等名胜。

此次采风活动得到了东营市、广饶县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及鼎力相助,本活动本着开阔视野,以文会友的原则,旨在给作家和编者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参会人员除本刊编委和应邀重点作家外,全国各地凡有创作实力的作者均可报名和推荐他人参加,并在4月底前将近期创作的2篇散文作品发入本刊信箱(#url#),得到认可后即获得参会资格。本活动在筹备期间还得到了有识之土的部分资助,参与者只须缴纳部分费用(550.00元,含吃、住、行、游)。

会议时间:2016年5月21日至23日(5月21日上午报道)

会议安排:5月21日:欢迎仪式、文学交流;22日:游览黄河三角洲,领略神奇的黄河入海景观、胜利油田采油现场;23日:游览孙武祠、孙子文化园、东营博物馆等。

乘车路线:淄博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下车后换乘去广饶县的客车或电话联系,到广饶车站下车后有专车接送。

会议地点:东营市广饶县广饶宾馆

咨询报名电话:石先生13011605559

翟先生0533-8714488

马先生0546-6987000

全国散文作家走进黄河口采风组委会

《东方散文》杂志社

采风邀请函 [篇4]

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好!

2016名博达人和知名媒体走进中国最美森林—长白林-海采风活动,拟于2016年8月28日在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博达人和知名媒体等业界知名人士光临。期间,主办方将开展“赏延边美景 品特色美食 看民族歌舞”寻梦延边系列活动,让远道而来的您感受长白林-海令人目不暇接和叹为观止的风景,领略多彩延边独特的民族魅力。

值此,主办方特邀请您的参与,为魅力延边之行添彩。

此致

敬礼

延边州委宣传部

延边州互联网信息中心

延边晨报社

延边新闻网

2016年7月23日

采风邀请函 [篇5]

何永飞作家/诗人:

山河有幸花争放,时间无私春又到,春风轻轻一吹,到处一片生机盎然,诗意满地,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认真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在云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落实省州文联、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宣传昙华的生态文化、彝族文化、讴歌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大姚县文联和昙华乡党委政府在一年一度的彝族插花节期间联合组织“美丽彝乡”诗会采风活动,特邀请你参加。

活动时间:2016年3月26下午省州作家诗人在县城虎鹏酒店报到,27日全天、28日上午在昙华参加彝族插花节、开展采风活动,28日上午研讨诗歌创作,28日午餐后返程。联系人:起云金(县文联)电话:1398784xx-xx、李海英(乡文联)电话:1588752xx-xx

大姚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大姚县昙华乡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0日

采风邀请函 [篇6]

活动主题:爱就在这里

活动简介: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泰安市委主要发起,泰安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办,泰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齐鲁拍客团泰安站、泰安市泰山小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泰山晚报、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汽车之家福嘉汇、泰安市住建委、泰安长虹影社、教练型企业家俱乐部、泰山爱心人慈善协会、泰安市小红帽公益志愿者发展中心、泰安市自驾旅游协会、汇元爱心出租车、泰安市心理学会、泰山救援队、泰山皮影研究院、泰安市母婴协会、泰安市爱车人俱乐部、烟草公司等19家社会组织联合参与筹备。旨在搭建一个青年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青年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扩大青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众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认知度、认同度,感召更多社会公众加入公益服务的队伍中。

活动由筹备组总体协调规划,自2016年5月四号起,在泰安部分广场、社区、大中院校巡回展示青年社会公益组织活动风采和项目成果。

活动时间:5月4日

活动地点:青少年宫广场

其他事项说明:

1、展出方案扣紧主题“爱就在这里”。展出活动内容可以从“体现爱、感受爱、分享爱、传递爱”等方面设计。

2、因场地等的限制,拟定于5月四号的首场展出——青少年宫广场站,预计能容纳30至40家单位参展。建议参展单位根据自己的团队特色、项目特色等开展一些市民可以体验式参与的现场活动。我们将根据方案的可操作性、活动设计的创新性、公众的参与性等进行优先选择。

3、后期巡展,每场活动时间为两天,每天10点至18点(具体展出时间筹备组将根据整体行程安排、天气情况而定)。

4、其它未尽事宜,请来电咨询。

咨询电话:0538——8228667

采风邀请函 [篇7]

同志:

为响应中央领导同志“把采风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的指示精神,由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国务院发展中心)、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文化发展委员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协)、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国文艺家俱乐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年度中国世纪大采风中华英才、书画名家暨获奖作者表彰大会于2016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或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为获奖代表颁奖并合影留念。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组织委员会郑重邀请你作为代表赴京参会。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组委会

2016年11月26日

垂询:1593888283115838796397

2015采风报告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七篇

第1篇:采风报告

采风时间: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7号

采风地点:杭州

考察对象:西湖,乌镇

正文:

20XX年10月13日——21日

经历拉火车一夜的颠簸,我终于踏上这片如诗如画的江南土地——杭州,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清新的空气,精致的城市布局,星罗棋布的街心公园,人们安逸闲适的神情,铅华淡去,浮躁尽无,这些无一不让我为之心动。坐车的劳累抑郁之情一扫而空,带着清爽的心情,我游览这座夕年“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美丽城市,通过细心的体味,感悟,对比以前学过的知识和资料,我有拉一些自己新的见识,现通过几个角度,对西湖境貌总结如下:

一、从自然地理气候角度看西湖环艺

旧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古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而今,西湖水域面积扩展为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从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形成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湖区附近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建筑与自然气韵相互渗透,色彩调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围环境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从气候上看,西湖十景"中由气候和天气形成的美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苏堤春晓";晚有"雷峰夕照"。古人称西湖"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各有各的彩图,各有各的意趣。这些美景无一不与杭州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几处景观的观赏性和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景致设计,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因素是需要我以后注意考虑和学习利用的。

二、从人文历史文化角度看西湖环艺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西湖更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挥毫泼墨的聚集地中的明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年的积淀使得她比其他地方拥有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湖区附近的园林建筑则充分的把这深厚文化底蕴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出来。

该地区的园林建筑,多如淡雅的山水画,建筑精致,布局以自然和谐为基调,尽可能的利用到周围的环境,并容入其中,建筑色彩色调明快,处处透着一股唐诗宋词般的意境美,悠远而深刻。例如: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这里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桥流水,隐约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这莺啼点出了静中闻声的绝好意境。又有万树柳丝倒挂轻垂,犹如一道绿色的帐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的点景之作,意境不可不谓之清幽也。又如“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素有“小瀛州”之称的“三潭印月”,通过运用亭、榭、桥、石、廊等园林建筑,组成重重层次,构成富有变化的景区。虽然湖中有湖,但不感觉水多,陆地虽狭,却处处引人入胜,特别是当游人踏着那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来到碑亭和“我心相印”亭时,景色变化其妙无穷。从曲桥的湖面望去,那亭亭玉立的三塔正好在“心心相印”亭的两旁和中间圆洞门的框景之中,如是在中秋赏月,那皓月中天,塔内灯光、月色、湖波、塔影,相映成趣,诗情画意,尽蕴育其中。

三、从建筑风格上和环艺设计角度看

该地区环艺设计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极富诗情画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极力创造体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在具体造园的手法上,如为了创造美好的园林意境,造园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为池沼,或为微缩的飞瀑。临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划分景区和空间,在大范围内组织小庭院,并力求建筑的造型、大小、层次、虚实、色彩并与石态、山形、树种、水体等配合默契,融为一体,具有曲折、得宜、描景、变化等特点,构思新颖奇特。整体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北方的厚重粗旷豪迈和严格等级制度下规整的结构布局,该区建筑布局灵活多变,以自然天道和谐为主,婉约精致而园景很少重复。

典型的如郭庄:园内临流建阁,有船坞、假山,高低错落有秩。同时该园还大量吸收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和绍兴景致的特色(如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另外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是绍兴风格。)灵活而深富意境之美。

步入郭庄,先见“静必居”,后入“一镜天开”。前为宅园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处。后为园林部分,是以水为主题的精致花园,也是郭庄特色集中体现的部分。进门经复廊几经周折到正厅,上悬以匾额“香雪分春”。后堂旧有的一幅楹联重新制作后挂在庭前:“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顿时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这是一座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铺装,中间是一个用石板栏杆围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细流不断,形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静气氛。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湖畔的“乘风邀月”轩,敞室临湖,正对六桥烟柳,览尽湖光山色。晴日月夜,确有乘风邀月之妙趣。还有假山上的“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四周湖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饮赏月,那真可谓神仙之乐。还有相邻的一处佳景是二层楼的“景苏阁”,原是绣楼,面临苏堤压堤桥,背后有宁静雅致的花园,此处也是庭园的主体建筑,楼下曾是主人下棋弹琴场所,楼上陈列着文房四宝,是当年主人咏诗作画的地方。矮墙月门前分别题曰:“枕湖”、“摩月”。站在月门里透视,可见葛岭等倩影,如摄入画中一般,倍添人们游园的兴致。跨出月门,便是船坞,不由引人下船,去畅游西湖美景。

在现代代城市发展中,该区极注意开发,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见树当荫,依山就势,按坡筑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园,又新建立出一系列典型如“新西湖十景”。使的整个城市呈现出建筑,人文,自然和谐统一的风貌。

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筑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居家环境要求容入到设计理念当中,杭州之行给我深深上拉一课。

20XX年10月22日——27日

如果说杭州之行园林让我感受到的是精致细腻的贵族气息,那么无疑乌镇带给我的就是如小家碧玉般的温婉淳朴和自然。那是一份江南水乡所独有的宁静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是乌镇的真实写照。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幽静的韵味。

从格局上来说,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的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和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据导游介绍,这是因为当地深受儒家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

从特色建筑上看,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当地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但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也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乌镇也不例外。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而现在仍然有30多座。

我只有幸游览拉西栅的通济桥、仁济桥,中市,东栅的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的福兴桥,浮澜桥和北栅的梯云桥,利济桥。有些桥上还刻有古人的题词(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深含历史文化的韵味,显得古朴沧桑。正是这些桥把小镇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整个小镇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使得动静结合把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拉一起。

乌镇的石板小巷自然而然的融入在水与桥的山水画中,浑然天成。微湿的青板石路让人不由联想到雨打芭蕉,在烟雨朦胧的水乡尽头会不会有一个有着丁香一样芬芳的美丽姑娘,带着淡淡的忧愁在等着归人,如梦如幻。而现在依然在小巷居住的人们所带来的生活气息,又让人感觉亲切温暖。巷深而不失意境,在很多古镇中很难得。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整个乌镇:

形式上,均衡的整齐美。一块块砖叠垒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的一间间小屋,它们平行相连或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自然状态下的整齐美。装饰纹样上多采取二方连续的纹样,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美感。

艺术上,美感来源于她的客观形式美,色调的同一性,黛瓦粉墙,黑白二色。以灰色为主基调,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淡雅,建筑安排变化而统一。

环境氛围上,宁静感是古镇美的另一个方面。古镇的氛围是非常闲适的,所有活动都是自主的,与现代都市的竞争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巷,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笃笃,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

背景文化上,历史厚重感。她的布局、建筑空间形式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逐步形成的,背后映射着历史沧桑感。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都记载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东方文化。

总的来说,乌镇之美在于她因地制宜的格局和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吴山越水赋予她容颜,勤劳的人民赋予她灵气,让人身处其中不由感到天人和一,上善若水。

结尾语:

这次采风考察总体来说收获是丰富的,不仅更加清晰的了解拉江南水乡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更深刻的理解拉天人和一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装饰上的内涵和影响,找到拉自己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设计的一些灵感方向,为以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下拉好的基础。

第2篇:贵州采风报告

踏上贵州的土地,感受苗寨风土人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地处云贵高原以北,以侗族、苗族为最多,在今年的4月24——28日随着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采风的大部队去了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与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同时感受到了苗族聚居地南花村不一样的风景。那里的纯朴民风感染着每一个同学。

24日下午4点多,我们这一批大三的学生,乘上了去望贵阳的火车,180几号人,规模如此庞大,能一起去这么远的贵州省采风,实在不太容易。尽管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但毕竟26个小时的路程,非常的难熬。终于于25日傍晚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贵阳。

贵阳市因位于贵山之阳而得名,简称“筑”,历史上曾称贵州、贵竹,又曾设置贵阳府。贵阳府的名称沿用至清末。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阳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美名。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872米~1659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403平方千米。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2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创立于1941年,原名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等级。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宝山校区、白云校区),设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这也是一所古老的大学。校舍错落林立,绿树成荫,。上午听黄老师讲有关民歌的唱法。讲座生动形象,形式以唱讲结合。耐人寻味。下午我们30几个同学和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交流。与其说是交流还不如说是一场激烈的讨论。就学生会的工作建设,学习上的技术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许久才结束。晚上,我们还观看了他们学校正在进行的舞蹈大赛。不错,他们是个多民族聚居的黄金宝地,他们的学生,几乎都能歌擅舞。结束了与他们的交流,第二天,我们便赶往南花村—苗寨。

论名气,贵州虽不如安徽黄山、周庄古镇、桂林漓江那样耳熟能详,然而贵州的魅力,却在于常让旅游者猝不及防地“遭遇”太多的奇山妙水、古镇民风,有转了一山又一坡的柳暗花明,有漂了一河又一瀑的壮观刺激,有钻了一林又一洞的幽秘莫测,有听了一歌又一曲的民族风情。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传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古族名)部落。史称“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苗族的先民,传说与黄帝、炎帝有合有战的蚩尤,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迁徙的足迹不仅遍布南中国的山山水水,而且漂洋过境,走向异域。如今越南、泰国、老挝以及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苗族人在生活。各地苗族人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还有按住地、服饰等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名称,如“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红苗”“黑苗”等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27日上午10时,我们到达了南花村。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古朴浓郁、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著称。这里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约占中国苗族人口的一半,被称为“中国苗族的大本营”。距州府凯里市16公里的南花村,就是一个供游客参观、居住着180多户苗族人家的古老村寨。

车至山脚,远远可见苗家吊脚楼掩映在半山腰上的绿树丛中,这种瓦顶木制吊脚楼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几个穿着精美刺绣服装、戴着银头冠的当地苗族少女款款走来,犹如古画中的人物。她们在寨门口设置了拦路酒,这是祖辈传下的迎客礼节,喝完后就可以进寨了。

走过一段曲曲弯弯的石板路,眼前豁然开朗。约200平方米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广场上,一个高约7米的图腾柱矗立中央,这就是村民们聚会的芦笙场了。芦笙是苗族一种古老的竹制笙管乐器,其舞曲节奏感很强,富有感染力。当盛装的苗族姑娘们绕着吹笙小伙翩翩起舞时,让一旁观看的游客也脚底发痒,跃跃欲试。

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和山水田园风光,让每一位字号游客陶醉不已,有人说,“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趣,独特的建筑、歌舞服饰之美令人惊叹。”

造访苗寨,还可与村民们一同嬉戏。炎炎夏日,苗家人与游客在山脚下清澈的巴拉河中分享苗族传统的捉鸭子游戏。村民把鸭子赶到河里,游客也潜入水中,与鸭子追逐嬉戏。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同学说,这比在游泳池里“下饺子”好多了。清凉见底的河水、满山满眼的绿色、以及游戏带来的快乐,让同学们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工作中的烦心事,一个个笑得乐呵呵的。不少同学还穿上了苗族的服装,与那边的人民合影留念。各种各样的饰品更是让女生爱不释手。

结束了在苗寨的游玩,我们就踏上了返校的火车。这次采风虽然辛苦,但收获也颇多。

XX年XX月XX日

第3篇:湘西采风报告

一、走进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面积15486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4、58万人,其中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

好山好水好地方,人好酒醉情更酽。自古以来,湘西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异,民风淳朴。境内自然景观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独特神奇。这里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河纵横,洞穴成群,名胜迷人,既有全国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又有工艺精湛、风格独具的古建筑老司城祖师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块洞天福地。

湘西的美在于山。巍巍武陵是湘西的脊梁。高耸入云的八面山呈现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塞外风光”;莽莽苍苍的高望界,林海绵亘,荫天蔽日,珍禽异兽不绝于野;四季绿意诱人的南华山,有如一只栖息于湘西山地的金凤凰。

湘西的美在于水。山青水秀,滔滔酉水是湘西亘古不息的血脉。两岸青峰对峙,青幽迷人的猛洞河享有“天下第一漂”的盛名;静谧的皮渡河,修竹夹岸,十里长廊一画屏;而澄明浩淼的栖凤湖,则是湘西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湘西的美在于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奇山异水赋予了湘西人这种神韵。湘西人既有着“红灯千盏人万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辉煌艺术,又有着谊侠尚义的古道热肠和淳朴的民情。

湘西的美更在于音乐。土家人能歌善舞,其经典主要有土家族茅古斯舞、摆手舞、跳马舞、铜铃舞等。“咚咚喹”——一种土家族特有的吹奏乐器,还有跳马舞、打溜子,冲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苗族人民在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

于是,20XX年6月28日,音乐学系师生一行120多人抵达湘西土家族、苗族这醉人的土地,欲将课堂所学理论赴之于实践,采得大“风”归,进行为期10天采风“淘金”大行动。

二、感受艺术

(一)民歌

湘西民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富于幻想和热情,保留着浓郁的巫风,它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浪漫主义传统奠定了基石。湘西民歌包括了生活在湘西地区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的民族歌曲,有巫歌,傩歌、摆手歌、哭嫁歌、山歌等等,它是土家、苗、汉文化融合与交会的结晶。

在土家族村落,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我们表演了即兴演唱。如此年龄的老人,却有一副硬朗的身体,唱起歌来底气十足,丝毫不比小伙子逊色。这大致相当的曲调,他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已经基本固定。其旋律高亢,声音嘹亮,跳度较大,他们唱起来悠悠缓缓,一点都不觉得费劲。现编的歌词也唱出了对远方客人的热烈欢迎。民歌中有用锣鼓伴奏演唱的号子,多是锄草号子、田秧号子等这类抒情的平缓号子。

终于目睹了土家族“哭嫁”这一千古绝唱,但是他们不叫歌,只是一种风俗习惯。土家姑娘在接到男友通报结婚

的日子前十天半月,邀亲邻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有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内容有回忆母女情,感谢养育恩,诉说分别苦,母教女为人处世等。论文大全,走进湘西。我们欣赏的是一段母亲哭女儿的歌,母亲边哭边唱,女儿趴在母亲腿上只哭不唱。这表现的是真挚的母女情,催人泪下!但她们是请来专为我们表演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真实性,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观到“货真价实”的哭嫁。

(二)器乐

湘西的民族器乐豪放、洒脱,表现了土家族、苗族人民的淳朴、善良。

此次我们欣赏的最多的是吹打乐。论文大全,走进湘西。艺人们表演的曲目很多,《将军令》是上花轿时所演奏,《安庆》是新郎新娘见面时所演奏,无论演出时的节奏、形式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打溜子”是吹打乐的一种,又称“打家伙”、“打家业”等,是盛行于湘西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凡遇土家婚嫁迎娶、逢年过节、调年摆手等喜庆场合都少不了它,甚至有些土民有事无事打打镏子自娱自乐,故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主要由唢呐、锣(两面)、钹(两面)组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五位老艺人站成一行表演,俗称“五人溜子”。那情绪异常粗犷,音量洪大,其旋律又不失优美,打击乐的节奏比较鲜明、固定,就象是在为一曲原始乐舞在伴奏,场面虽不能称为庞大,但丝毫不减热闹的气氛,因此以其特有的魅力,常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论文大全,走进湘西。

两人表演的唢啦齐奏,不显得单调,反而觉得这才是这种古老乐器的魅力之所在,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便是华彩段。这种唢呐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一般的唢呐有些不同,要大一些,按孔多一个。《大开门》、《满堂红》都是为了表达美好祝愿的曲牌。

还有单纯的锣鼓乐,就是一面锣一面鼓。两位老者表演,但这种已不是纯粹的器乐,中间插有少量的唱段。论文大全,走进湘西。据说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功用。

(三)歌舞

民间歌舞又是湘西民间音乐中出类拔萃的品种之一。湘西土家族、苗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的主要传统舞蹈有“摆手舞”、“茅古斯”等,苗族有“鼓舞”、“接龙舞”等。

摆手舞是在摆手节这种土家族习俗中表演的,约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幸运的我们却在这个时候开了眼界。摆手舞在摆手堂门前举行,摆手堂前宽坪中竖了一高约十几米的旗杆,两面龙风旗迎风招展,顶端一只白鹤振翅欲飞。论文大全,走进湘西。在春雷般的大锣大鼓声中引出全场沸腾的摆手舞。大约近30人围成一个大圈,边走边跳,众人双手按照节奏左右摆动,偶尔还唱出声来,多由一人领唱,众人和。锣鼓的节奏时缓时急,表演者的动作也随之变化,也有两个人对跳的,但总的队列不变。摆手舞过后,接着表演了茅古斯舞。这茅古斯舞的十几名表演者全身都披着稻草。开始上来一人,边说边唱边表演,情绪缓和。不久众人齐上,一副反映原始狩猎的舞蹈场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其情绪异常粗犷。老人们介绍,这个歌舞是在原始人狩猎之前跳的,因为他们必须要祭管着野兽的山神,否则打不到猎物,即使打到了也要受山神的惩罚,因此以其实用性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摆手舞与茅古斯舞都是带着一定的祭祀色彩。论文大全,走进湘西。

(四)曲艺

我们还有幸欣赏到了《十二月采茶》、《捡蘑菇》等当地的茶灯艺术。空旷的场地上,三男三女组成对,在小型的器乐队伴奏下跳了起来,演员们还边跳边唱,场外时而人声帮腔。男演员化装成小丑,动作比较滑稽。凤凰茶灯分为文茶灯和武茶灯两种,是凤凰县独有的地方民间曲艺艺术、音乐自然流畅动听。茶灯没有悲苦戏,都是喜剧、诙谐风趣,深受民众喜爱,其内容多为赞美生活、歌颂爱情,是凤凰的民间优秀传统艺术瑰宝。上面的两支曲目是文茶灯,武茶灯一般是一人独唱,众人和。

(五)戏曲

傩戏,又称傩愿戏,是当地较有名气的戏曲品种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康熙末年便有傩戏演唱的记载。傩愿戏表演往往粗放,服饰简单,语言通俗,常用道具有牛角、傩铃、师刀、面具等。县内保留的傩戏剧目有《孟姜女》、《七仙女》等小本戏。曲调有孟姜女调、开山调、师娘调等。傩戏历来无职业班社,艺人多为巫师,或附于坛门。1958年被当做迷信活动禁止,1981年派员参加省傩戏研讨会之后,农村逐渐恢复演出。在傩戏演出中,还穿插着不少巫术表演,如过火炕、吞火吐火、踩刀梯等。特别是上刀梯、滚刺床、走犁头、过火槽是傩戏中最精彩的表演节目。我们欣赏到一道士打扮的老人在锣鼓的伴奏下跳、唱,又似在讲话,又似在做法,以祀丰收年成,显赫先民的勇敢精神。

三、感悟随想

湘西之行感悟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方水土造就出的璀璨的音乐文化,它们带给了我莫大的兴趣,并使我陶醉于其中。在室内呆久了,听多了西方的古典交响乐,看惯了那些华丽的西方歌剧,这些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呈现在眼前,真是耳目一新,有中相见恨晚的感觉,西洋古典音乐能够流行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什么我们的古老艺术就不能堂堂正正的走向世界呢?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还只是一点皮毛,沧海一粟,更多的“宝藏”还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推广。可如今,如此丰富的“宝藏”却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种,得不到那些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一些过时的老古董,没啥新鲜的,不值得去继承,更不用说去发扬光大了。这个危机应该尽快的解决掉,否则这些无形的艺术资源就会面临绝种的境地,对于国家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同时,由于没有过这样的外出采风经验,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也不充分,因此在采的过程中遗漏了不少有价值的“风”,记录下来了的,由于水平十分有限,也难免存在错误。回来之后,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整理出了报告,尽最大努力将湘西之行的个人成果跃然现于纸上。文章中可能纯有大量的谬误,恳请老师能够帮助指导更正!

第4篇:采风考察报告

一个星期的考察采风我们依次去了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重要的城市,从中受益颇多,特把收获做出报告,道以感受!

首先,带着欣喜和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南京的景象真的和郑州差别很大,一路上街道两边的法国梧桐饶有欢迎之意的排列着,整齐而又形态各异,使城市显得更有韵味,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古城墙,这种在电影

里才能遇到过的画面也真真实实的在面前展现了,一快快的大青石砖,无处不在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这个充满浓厚底蕴的古城里我们游览了两个景点“夫子庙”和“雨花台”,夫子庙的最佳观景点是在那个桥上,左边是江南贡院,右边是龙壁,风景煞是好看,不知道曾经有多少文人骚客在这秦淮河畔做过诗文呢,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意境之美真是无可比喻,倒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灵感,这些灵感或许为以后的创作有些帮助吧。雨花台是一个烈士陵园,青石堆砌的台阶与建筑很庄严,气势也都很磅礴,除了树就是青石台阶和墙,中间一道很长的路,简直想象不出来它会是坐落在繁华的城市里,似乎如仙界殿堂一般与世隔绝!

接着,我们去了无锡,游了太湖,并且乘船去了神仙岛,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大的湖,这么美丽的岛屿,虽然下着细雨,但游客依然很多,太湖之水荡着层层之波,无边无际,宽阔之景不禁让人胸怀豁达,不愧是影视基地,看着太湖就会想起三国赤壁之战,水浒传梁山泊的情景,仿佛自己也置于传说之中。游玩了无锡,我们来到了苏州,游览了木渎、同里等富有特色的园林和水乡,江南的水乡古镇都很有特点,但是不深入研究不易寻出不同,所以在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里,早已经把南浔、同里这个几个地方分不清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那路、那水、那房,最美的景区我也认为是乌镇,乌镇的景区基本上就是一条河的沿岸,简单而有型有致,杨柳依依,水波凌凌,意境之美,不言而喻,河岸的景点印象较深的是那个染坊,让我想起了祖祖辈辈用棉花纺线,用线织布的手工年代,同时也叹服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我们还去了杭州西湖,但当时天下暴雨,气温较冷,西湖虽美但未能览其全景,只是坐船看了看三泉映月,所以稍感遗憾,但那雨中的西湖仍是一幅犹如仙境的佳景!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五市中最大的城市上海,当时正赶到世博会,入境查的很严,把我的P3也给扫描出来了,上海的繁华真是没的说,简直让人吃惊,不愧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在行驶大桥上的大巴里观看黄浦江两岸的各国世博馆,当然也远远看到了岸边的中国馆,之后我们的大巴又围着东方明珠转了一圈,同时也见到了《情深深雨蒙蒙》里赵薇跳水的那个桥,然后我们散步在外滩和南京路,那种街道出奇的干净,也很特别,意境难以表达,黄浦江上的夜景真是美的如梦如幻,我们花了一百大洋在轮船甲板上观夜景,同时领略了同船印度人的热情和民俗文化,真是深刻的让人受益匪浅!

游览了这么一大圈,才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而自己又是如此的渺小,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去发现去创造世界更多的美!

2015大学文学社工作报告
贵州苗寨采风报告 第八篇

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2001—2015上半年工作报告

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自2001年创社以来,在校团委、文学院、社团联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和学习学校的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全校广大师生、热爱文学青年服务。社团以“青春、风采、文学”为宗旨,以“出精品佳作、出创作人才”为目标,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服务的社团基本职能,并在每个学期定期办刊办报办活动,提高服务水平,在繁荣校园文学创作中发挥应有作用,为丰富贵州民族大学校园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工作回顾

作为贵州高校文学社团的一面旗帜,我们本着为丰富校园文化、培养更多文学人才,发展以走出去为工作要求,按照百家争鸣,各尽其才的方针,组织和支持社员开展文学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文学刊物。采用多种形式,推介、发动和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向报社、杂志社等刊物机关投稿,并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学校团委、文学院、社团联和广大同学的好评。

一、 抓好社员作品推介工作,提升校园文学影响

对外推介发表方面:我社发展以走出去为目标,一直鼓励社员关心生活,勤于笔耕,踊跃投稿。

根据我们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略况初步统计,在2001年至2015年,我社董金黄、蒋斌、任可迪、阮春权、刘胜品、张琪、吴赵德、乔侃、李光益、冷正林、姚胜顶等社员的文艺作品散见于《牡丹》《星星》《少年文艺》《青年时代》《北京大学报》《贵阳日报》《贵州民族报》《南京大学报》《香港大学中文报》《贵州民族大学报》《贵州日报》《三明日报》《乐山日报》《贵州都市报》等等。期间我社与众多文学社团,写作协会,作家协会保留有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我社与《青年时代》等多家杂志社建立友好关系,并成为它们的稿源之一。

在2015年至2015年,我社李雪、吴天威、刘金凤、杨雪、刘洲军、龙兰金、唐明曾、虎序燃、杨文、罗安培、吴天玄、万章珍、毛灿、谯育林、王庚会、陈天海、吴佳佳等社员的文艺作品散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羊城晚报》《贵州作家》《夜郎文学》《贵州日报》《劳动午报》《贵州都市报》《寿光日报》《经济信息时报》《每日新报》《拉萨晚报》《伊春日报》《贵州政协报》《上党晚报》,社员散文诗入选:《中国散文诗人(2015卷)》《索桥散文诗》等。第40期《贵州民族报民族文学周刊》2版高校文学作品大展·贵州民大站秋韵文学社,文学社有12人文章入选亮相。

省级以上获奖情况:在2001年至2015年,如:《微型小说选刊》社的中国续写征文大赛,我社组织30篇稿件有3篇在全国3800多篇中获奖。在“三网惠三农”全省大学生作文大赛中,(

2015年至2015年,社员刘金凤诗歌获“全球华语诗阵大比拼”有奖征文大赛优秀奖,社员刘洲军诗歌获东坡诗歌奖华语诗歌大赛优秀奖,社员司马玉兰文章获贵州省首届“妇女走进一百年”网络散文大赛优秀奖,社员王庚会《告别老宅》等四篇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苗舞纷飞,芦笙悠扬》获贵州省苗学会“醉苗乡”征文优秀奖,社员罗安培文章荣获《当代教育》贵州省大学生小说、散文、诗歌大赛二等奖,吴天威、刘金凤、吴佳佳文章荣获《当代教育》贵州省大学生小 说、散文、诗歌大赛佳作奖,社员杨雪小说荣获第四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小说优秀奖,社员吴天威、马丽迅文章获贵州贵台酱酒杯“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优秀奖。期间2015年秋韵文学社荣获由《人民文学》、作家网、漓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全国“包商银行杯”征文大赛组织奖,社员吴天威诗歌获入选《2015中国高校作品排行榜(诗歌卷)》。

二、 切实办好品牌活动,巩固发展“民院现象”文学阵地

出版刊物方面:2002年推出文学社第一本刊物《夜郎文集》,之后几年陆续推出《校园风》《期翼》,定期出版《秋韵报》《秋韵》杂志等刊物。至今《秋韵报》已出版到85期,《秋韵》杂志出版2期,出版印行文集(获奖选集等)近6次。特别是2015年,出版印行了《足音与轨迹》10周年庆文集,该书不仅有在校生代表作品,而且还收录了校友作家比如潘年英、王家鸿、空空、王鹏翔、赵卫峰、阿诺阿布、魏荣钊、黑黑、张野、郑瞳、西楚、朱良德、罗树等的优秀作品。

文学活动方面:我社多次举行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学术报告等活动,先后组织了多次征文大赛并获得很好的成绩,2001年以来,我社举办了10次以上新老成员见面会。我社自己组织的“想象杯”“春晖杯”等全校征文大赛已举办了5届,都获得了很好都成绩。2015年,我社在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纪念‘一二九’展现青春活力现场诗、歌大赛”活动;2015年成功举办了“贵州高校文学联谊会暨秋韵文学社八周年社庆”,贵州省各高校的文学社团悉数到场,加强了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学习。2015年10月15日,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贵州大学桃源诗社、贵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学交流会在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202教室成功举行。2015年初成功举办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第五届“想象杯”征文大赛;2015年5月23日成功举办了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第二次改稿座谈会。

三、 加大研究推介力度,营造文学学术氛围

1、我社活动丰富,效果明显,如举办的“中韩大学生文学交流会”让同学们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2、2015年3月18日,汪文学教授受秋韵文学社邀请在2栋104教室做“文学家的身体状况与创作主题”学术讲座;3、2015年10月14日,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举办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主题学术讲座,讲座邀请了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贵州省青年文化学会会长、贵州省网络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田原女士为主讲人,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体育学院院长夏五四教授,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学校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喻子涵教授,图书馆副馆长龚剑教授,北京大学博士潘梅老师等;4、2015年3月22日,秋韵文学社在文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第一次改稿交流会,参会嘉宾有张思源老师、扶平凡博士、喻守国博士。期间组织社员参加相关文学学术研讨会,诗歌研讨会、座谈会等等,社员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开阔了文学视野,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 增进对外文学交流,认真开展采风活动

①2015年10月29日上午,我社部分成员到南明河参加由省环保厅、省文明办、团省委主办,贵州省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联合会、黔中早报协办的“环保行动——千人徒步南明河”公益活动;②2015年11月26日,秋韵文学社和黔风文学社牵手共游平桥采风;③2015年10月21日,我社应贵州师范学院扶风诗社之邀,前往贵师院参加了该校扶风诗社第六届重阳诗会,参与到会的还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学校的高校文学社团。④2015年11月秋韵文学社与贵大桃源诗社共同成功举办“徒步平桥行”采风活动暨首届“采风杯”内部征文大赛,并出版了一期《秋韵》杂志“徒步平桥行专号”。

回顾秋韵十三年以来的历程, 虽然经历过很多挫折、面对过很多困难,但是文学社在汪文学教授、喻子涵教授、张思源副教授、扶平凡博士等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关心下,在一届届民大秋韵人的坚持和努力下,秋韵文学社在美丽的花溪董家堰山依然越来越高的举起文学的火炬。秋韵文学社十三年的成绩来自不易,接下来的工作任重道远,不断考验着新一届文学社学生骨干和中坚力量,相信一届又一届秋韵人将始终坚持为秉承民大“自强不息、全面发展”的校训,发扬民大“奋发蹈厉、庄敬自强”的校园精神而时刻努力,为文学社成为贵州高校校园文学社团重量级的一面旗帜而奋斗。

(备注:贴出为存档。2015年下半年至2015年工作计划略)

2015/6.贵阳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范文五篇
  • 2023年农村党支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高二期末自我评价或小结600字集合6篇
  • 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总...
  • 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工作总结【三篇】
  • 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
  • 高一期末自我评价或总结600字九篇
  • 学校思政课工作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