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4    阅读: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一
《《赛德克巴莱 彩虹桥》观后感》

南京林业大学学术论文 丁敏

《赛德克巴莱》电影观后感

不羁只因侬本多情,学会爱慕全赖有你。时间,是个神奇的魔法,可以褪去墨迹,可以淡忘回忆。而有一种情怀却日久弥新,那就是对历史的印记,那么清新,又是那么的伤感,踏过历史的足迹,漫步往昔的台湾,那一抹令人振奋的回忆,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不管是曾经的斯巴达300勇士,还是现在的赛德克族300名战士,他们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很多人说,他们都失败了,但是失败并不代表。刑天失败了,但他继续战斗,被人尊称战神,蚩尤失败了也被称为战神,项羽失败了也被称为战神。失败并不代表他不勇敢,我们也不能因成败而论英雄。

自古以来,英雄一直是男人心中的荣耀,只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变味了。正如电影里那位日本司令说,不是战死就是自杀的精神不存在了,日本没有了武士道。其实,中国也没有课忠义,没有了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没有史可法的城在人在,没有邓世昌的为国捐躯,也没有张自忠的取义成仁。不是时势不造英雄,而是人们忙着争夺财富,人们忙着嬉笑谩骂,人们都嘴里说着刘墉的话,心里全是和珅的鬼。

叛徒,比敌人更可怕;走狗比暴君更可恶。英雄的失败,自然有英雄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时候是嫉妒是怨恨,更有一批可怕

的叛徒和可恶的走狗。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愿意当叛徒,当走狗。当年的秦桧,让岳飞命丧黄泉,成了那些叛徒走狗的先祖。当年的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让清军的骑兵踏尸中国。当年中国的抗战,更多的人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叛徒的出卖。总之,这个世界,有英雄,就有叛徒,有英雄,就有走狗。英雄可以留名千史,叛徒走狗永远钉在耻辱墙上。

我绝不是赞扬战争,我也绝不是赞美暴力,我只是欣赏那些勇气,那些不畏强权的勇气,那些不怕死亡的勇气。现实的人,很多时候为了展现自己的勇气,最喜欢干的却是自相残杀,骨肉相残,不过是亲者痛仇者快,可是在血的刺激下,谁还能控制住自己?曾国藩虽然是历史完人,但是还是要消灭太平天国,岂不知为帝国主义打开了通道;国民党在日寇全面进攻后,还是妄图残杀中国百姓,让大片中国土地沦丧。想起现在的大学,大四的时候,也总要让你们自己相互竞争下,最好拼个你死我活,也许这是生存训练。只是我知道,连狼这样凶狠的动物都知道团结,而有些人却从来没有懂得怎样做人。

文明和野蛮,像是势不两立的。其实,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有时候我们所谓的文明,也是野蛮,要知道人类是灭绝其他动物种族最残酷的;有时候所谓的野蛮,也是文明,他们爱护自然爱护所以他们敬畏的东西。没有谁对谁错,只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都是愿意承认的。但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反对,以灭绝为目的的冲突。日本的毒炸弹,每一个人正义的人都不会

支持,而近似灭绝种族的行为,更是为每一个有正气的人所厌恶。 有人说,死比活着更容易。我说,是啊,死了一了百了,再也没有痛苦。也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说,是啊,活着是为了继承,为了更好的发展。对待生死,坦然以待,不要苟活,也不要卑微的死去,我们要活的伟大,死的光荣。人生一世,既然生命有数,何必要委屈自己,我们要学着勇敢的面对,生死无所谓,只为能有所贡献。

战斗到最后的英雄,有时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荣耀。战斗到最后的英雄,有时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心。梁山好汉即使是招了安,也照样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我们不是为了战斗而战斗,我们也不是为了英雄而英雄。我们需要活出自己的光彩,为自己,为祖先,为后人!我们永远在战斗!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比起战士们的冲锋陷阵,更让我震撼的是妇女们的集体自杀,他们的大义,他们的勇敢,他们用血染红了那片森林。他们的肉身吊在了树枝上,但他们的灵魂早已飞过了彩虹桥。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宁愿走投无路下自杀祭祖,也不愿成为敌人玩弄的工具,这才是赛德克人。影片结束时,我们看到了彩虹桥,一群英勇的赛德克人骄傲的哼唱着山歌走向彼端。他们用身体赢得了灵魂。

也许是因为“特殊国情”的关系,反侵略战争的电影并不少见,比如早期的《地道战》和香港的《十月围城》等,

但几乎没有一部电影能和《赛德克.巴莱》相比,它不同于《十月围城》主要突出小人物的牺牲精神,和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而是以一个部落的兴衰灭亡折射出台湾,他们被迫割让,被迫接受着敌人的奴化教育,被迫着做一切不愿意做的事,他们也曾反抗过,斗争过,压榨过。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才洗清了百年的奇耻大辱,只希望一切灾难都已经过去,台湾这个受尽惊吓与折磨的孩子应该好好歇歇,选择自己的道路。

对于这样一部真诚、真实又震撼人心的作品,任何言语在它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能做的就是走进电影院,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听,赛德克人又唱起了熟悉的歌谣:“孩子们,在通往祖灵之家的彩虹桥顶端,还有一座肥美的猎场!我们的祖先们可都还在那儿呐!那片只有英勇的灵魂才能进入的猎场,绝对不能失去……族人啊,我的族人啊!猎取敌人的首级吧!雾社高山的猎场我们是守不住了……用鲜血洗净灵魂,进入彩虹桥,进入祖先永远的灵魂猎场吧…”。

结语:只有真正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民主! 中国人最可怕的是现在已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看完这部电影,我欣喜居然也有屠杀小日本场景——震惊了,了解宝岛台湾的人文历史,明白出草的来龙去脉。

更为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赛德克巴莱致敬。

敬礼,礼毕!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二
《赛德克巴莱读后感》

在看了长达近五个小时的无删节版电影过

后,又在youtube上看完了关于整部电影拍摄过程的一个纪录片,感触颇深。

毫无疑问,《赛德克.巴莱》是值得使劲鼓掌的,抗战电影的主角终于不是打不死的英雄,而日本鬼子也摆脱了小丑的模样。

在知道这电影之前,我确实对“雾社事

件”几乎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赛德克”这个民族了。即使之前或许浏览过相关的信息,也大抵当做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小沙子,早早遗落在角落中,如同无数个被湮没的民族一样。然而就在这4个多小时里,这个被湮没的民族从角落缓缓走出,在我面前高唱他们的骄傲,任凭我目瞪口呆地看着,直到退场,耳边仍缭绕着悠远的歌声。其实瑰丽的画面、唯美的配乐、神秘的异族风情、华丽的动作、火爆的战争,凡是能吸引眼球的一切大片元素这里都不缺。可是能让我心怀敬意的,却不是这些。一部好的电影最打动人的部分,我想大概用他自己的

话说,就是那种诚意吧。

电影开篇即是年轻时第一次出草的莫那•

鲁道,他飞速奔跑,穿过树林,踏过河流,他凶狠迅捷,挥刀而下。他被印上了图腾,成为了“真正的人”。

宣告赛德克人成年的仪式,血腥、猛烈、

野蛮、直接……夹带着一股倔强的酣畅淋漓。没有给观众以轻歌慢语的时间,《赛德克*巴莱》的开头一幕,浓烈的就像马赫坡部落的烈酒,猎手们举起手中的砍刀,一刀砍掉了观众对台湾电影清新、含蓄和文艺表达的思维惯性。

震撼性的重口味场面,通过镜头毫无保留地呈现,一种消失的传统生活气场,得以重现荧幕。导演魏德圣,这次要将一种蛮荒之美,

一股纵横之气,灌注在近5个小时的讲述当中。 发生在日据时代的雾社事件,是台湾原住民一次惨烈的反殖民抗争。《赛德克*巴莱》电影即是根据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故事,属于高山莽林中的原住部落;精神,属于血祭祖灵时的诚实无忌。

世外桃源般的山林生活,在充满诗意的镜头中展开,对于赛德克族而言,时间仿佛停滞在不断求生与捍卫的轮回中:不同的部落集体捍卫着各自祖先的猎场,男人们猎取食物以及敌人的头颅以显示勇猛,博得夸耀,女人们繁衍子嗣,以期壮大部落成员。尽管崇奉着同样的神灵,部落之间却时常因为生存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不可调和的世仇。

然而“文明的入侵”,却让他们异常空前

地团结起来。猎猎的太阳旗下,是残酷压迫的升级和传统文明的消失,血性的赛德克人不甘沉沦,他们发誓要做一个骄傲的赛德克*巴莱(真正的赛德克),去获得通行彩虹桥的尊

严!于是男人们杀敌,女人们自缢,孩子们过早地参与杀戮,受过“教育”的族人选择自杀以结束内心挣扎……那场以少对多,以弱抗强的绝望抗争,结局毫无悬念,却是赛德克人最后的自我救赎。

弱势文明怎么样和强势文明相处,从来不

是问题,只是个选择 。 一种是认命,然后逐渐被同化消失在历史里;种族的血脉或许能留

下,但失去文化和灵魂民族部落实际上只是个血统上的概念而已 。

另一种就是像这种面临不可避免的消亡来一次回光返照的爆发在历史上留下最后的闪

光,其实片子里莫那鲁道基就是看穿了这点,要么死绝,要么失去一切只剩下血脉名存实亡 。

我不明白为什么两个部落,或者说那些部

落总是处于彼此厮杀和防御中。这种不息的生存竞争和优胜劣汰,究竟只是像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所说——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还是,其实,会有男人的猎场,先祖的血祭,彩虹桥这样更浮于云端却深藏内心的意念和意志的说法呢?

如果我问,为什么那些部落不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怎么样划分领地,怎么样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公平配置,我估计自己都会抽自己两耳巴子——为什么?难道你觉得会有完全的公平吗?云雾缭绕的台湾黑暗心脏地带不会有两座完全相同是山头,即使完全相同,得到它们的不同的两个部落,由于自身的不同,也不会认为这个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公平的。

一句话,没有绝对的公平。况且,在共有地的悲剧中,我们也看到,每个人其实都是利己的,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不会考虑他人的收益,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大家的收益都有受损,或者干脆集体收益为零甚至为负。 但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所谓落后的祖先,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知足,更懂得节

制,更懂得敬畏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而我们现在环顾四周,我们的周围没有自然,有“人”然。树不是树,花也早已非花。

我觉得这个片子也不是在说所有文明之间都平等,当然更不是在说赛德克文明比日本文明更高贵更美好。当然,一个人要讲另一些人的故事,总得对他们放上一点“同情”。这个“同情”并不是说无条件认同他们的所有想

法,而是尽可能从他们的角度来理解看待这个世界。然后告诉大家,哦,原来他们那里是那样的一套规则。你了解了这些规则之后,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这都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我们因此获得了一些能够理解那种痛苦的能力。

当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全部条件瞬间被抽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三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 随感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台湾经马关条约被割舍后,台湾雾社与日本人对抗的事迹,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也有讲述。

这部电影从两个视角入手,土著人和日本人,主要是以雾社土著的视角演绎了全片,土著人各个部落之间的对弈,是为了追求荣誉与食物;土著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为了自尊与救赎,为了在死后可以抵达“彩虹桥”(一个可以让土著人死后心灵得以净化的圣地)。

在土著人自己的博弈中,每个部落的人都会高喊“血祭祖灵”这深深的体现了土著人自己的文化,他们部落之间的对抗并非是仇恨,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竞争,输了的就是死亡,灵魂的超脱。当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像电影中道泽部落的铁木瓦利斯头目,在年幼时被莫纳头目一次的威胁,成为其心理阴影,直到与日本人作战时,为一己之私协部落战士与日本人联手击杀土著联军。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现在工作的事来,好多电影里都有演绎出这种为一己之私不顾团体利益的人,他们结局都是很凄惨的。果然,铁木最终在对抗中死在了莫纳儿子的刀下,也是在死的瞬间,或许吧,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他明悟了。

土著人自己的对抗只是被电影导演化作了一个精细的片面,而主要演绎的还是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电影中,日本人占领台湾后用的是同化的办法,力求用最小的代价彻底征服台湾,让台湾人成为日本人,着相对是成功的,在电影中也表现出了土著人与日本人的和谐,少数人与日本人通婚、学习日语等。但是,就像土著有铁木这样的头领一样,日本人也不乏类似的人。一个日本小军官,从其本性中瞧不起土著,欺负土著。在莫纳儿子结婚的时候,跑出来挑衅被土著殴打,最终成了两方对抗的导火索,接着战斗就开始了。

战争很惨烈,土著女人为了男人可以无后顾之忧,除孕妇外(电影中日本人不杀孕妇)全部自缢。莫纳首领说“谢谢你们女人和孩子,是你们成就了男人的灵魂”。土著三百战士全部死亡,战死或者自缢,没有俘虏。一位日本军部的军官说了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会在台湾看到消失了几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这里的樱花更加灿烂吗?”

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在那彩虹桥上出现了莫纳和他的300战士,灵魂的超脱用一种意会的感觉在这一刻完美的演绎出来。心存信念,死并不可怕。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四
《我的观后感《赛德克巴莱》》

观《赛德克巴莱》有感

在台港文学鉴赏的课上,我有幸观赏了《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观之如品茗,这是我写这篇感想的原因。在最开始,它是热气腾腾的,叫人特别想去接触;在慢慢的品味中,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这个电影的创作背景、台湾的文化、赛德克人信念的力量等等。总之,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回味无穷。

这部电影,叫《赛德克·巴莱》,意思是“真正的人”。导演魏德圣他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抵住如潮水般的讽刺嘲笑,顶住超乎想象的各方压力,挺过无法捉摸的艰难险阻,忍受无从知晓的辛酸血泪,完成了一部具备史诗意义的史诗巨作。然而电影之所以那么吸引人不在于导演的创作时间长及宏大场景、造价等表面上的东西,而是这部电影所直面的事实本身、所表现的人性解读以及这部电影背后的真诚而心酸的付出,直击人的心灵,给人以震撼。无论是上集《太阳旗》还是下集《彩虹桥》,都无疑是对赛德克人纯净的内心和对信仰坚守的一种赞扬。这部影片甚至让人不禁抛开人们一直注重的民族精神去高歌内心力量给人的震撼。

在最初看的时候,我觉得那种血腥、野蛮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似乎是很不现实的,我竟特现实的认为那是不真实的。但是随着电影的发展,以及后来参看别人对电影的评价,我得知那种暴力是维持原著民族传统生活状态的动力,是一种法则。有人在看完整个影片之后,依然对这种充满暴力和血腥以及夹杂着近乎鸟语的电影嗤之以鼻,觉得这根本就算不上一部与梦想相关联的电影。甚至有些人出于自身那可怜的政治趣味和春眠不觉耻的态度,讥讽和诋毁电影最后所呈现的结局,认为这部电影充斥着魏德圣的汉奸嘴脸。这些人的存在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宝贵,好比一块宝玉被发觉时身边总是会有一坨又一坨的杂土。撇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说,单就电影本身而言,从某个真实角度出发去展现某种价值观的时候,任何不怀好意的批评都只是照出自己丑陋的一块镜子。也有人觉得直逼心灵感受的是,电影中的暴力和血腥场景不仅没有催人恶心,因为那凄美的山歌总是如期响起,让人心醉,让人心碎。在那种如泣如诉的调子中,整部电影,透露着一股不可名状的忧伤和魅惑。那种热血与歌声的调和,反而更直接的增强了对于历史的震撼。

我一直对图腾有着一种敬仰之情。作为一个部落,一个宗族能有自己的图腾文化,我觉得他们是虔诚的、有信仰的。他们信奉自己的神,遵守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她!在这部影片中,同样地赛德克人有图腾,他们将英勇、成年的象征永远的、深深的烙在身体上、心灵上。在烙上图腾的那一刻,孩子们是那么的兴奋,那么的骄傲。他们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信心,一种信仰,一种依靠。再起事前,两个部落的头的对话:“你为何让年轻人送死?”“为了快要遗忘的图腾。”“图腾?你拿年轻人的性命换这图腾,可你拿什么来换他们的生命?”“骄傲。”“可以输掉身体,一定要赢得灵魂”,首领莫那鲁道与一众族人以蛮荒之勇辟开一条血路,来对峙所谓现代文明的践踏。这是图腾的力量,是信仰、信念的力量。

如果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漆,那我就带你们骄傲的野蛮到底——莫那鲁道。

在影片中演绎了文明与野蛮,起初,赛德克人原始的生活方式,以人头数量权衡英勇与否、生食鹿的心脏等行径都让人觉得他们特别的野蛮,好似正宗的野人。然而,日本人为了资源入侵了这里,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造这里的人民。他们用暴力压迫着他们,奴役他们,强行改造。但对于改造后的结果却从未认可,从日本警察对一郎、二郎的言语,我们看出,日本人依然骄横的以为自己才是上等民族,土著人都是永远的奴隶。在《彩虹桥》中,赛德克人忍受了20多年的压迫,最终爆发。他们为了自己的灵魂能重返祖灵,为了自己的信仰,自己内心的声音终于引导他们走向了反抗,他们依旧英勇无比,尽管只有300多人,他们无惧生死,在血泊中,他们走向了光明。然而较之赛德克人的淳朴,日本人那压迫人、

奴役人的欲望,就显得无比的卑劣,无比的让人恶心。因此,文明与野蛮不是表面的现象,不是暴力能改造出来的,也没有定性的对与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种族各自的生活方式,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日本的文明看似文明其实野蛮,赛德克的野蛮确实淳朴的自由。

影片中莫那鲁道展现了一个领导者该有的责任、坚毅、血性的形象,他是忍辱负重的勇士,是运筹帷幄的智士。二十年来,族人的期待和日本的压迫像两把尖刀刺在他的心口,他始终没有忘记祖灵的训示:保护族人,守护猎场。这二十年里,他悄然积蓄力量,静待时机。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

同时,我觉得这部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这一代青年灌输了一种思想:“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它教育了我们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应当有理想、有抱负,并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直面困难,相信定会有长风破浪之时的。

这部影片拥有壮丽山川孕育的阳刚之美,自由之魂铸就的血性之勇,视家园为生命的赛德克人,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五
《《赛德克巴莱》影评》

电影《赛德克巴莱》影评

刚看到电影名字的时候,没反应过来这是一部什么样子的电影,没觉得什么特别的,直到上课老师播放的时候才了解,这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而且电影时长很长,分上下两部。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故事情节也逐步展开,血肉模糊的场景,让人震撼的画面,郁郁葱葱的深林扑面而来,不同于以往的我看过的电影。上课老师播放了不到一半,回去后我又认真的看完了剩下的部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看完电影后,我查阅了一下电影的背景资料,对电影和电影背后的故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论是,这的确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电影。这是根据赛德克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雾社事件真是故事改编的,是一部史诗大剧,是《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同样是台湾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里程碑之作。

故事讲述的是,一群真正的赛德克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所要守护的事情,奋不顾身,献出生命。无论是上集《太阳旗》还是下集《彩虹桥》,都无疑是对赛德克人纯净的内心和对信仰坚守的一种赞扬。这部影片甚至让人不禁抛开人们一直注重的民族精神去高歌内心力量给人的震撼。

影片中每个人物的设置,都是充满了血肉之情和立体感的。人物设置中的各种不同追求和信仰都是让人为之感慨,赞颂的。无论是莫那鲁道对侵略一直未变的反击决心还是铁幕瓦利斯对于赢得莫那鲁

道成为英雄的尊严,都是人性光辉的闪光。所以说,这才是赛德克巴莱,这才是真正的人。

当年轻时的莫那鲁道取下异族人头大喊:“战死吧,赛德克”时的坚决和杀气,就让人不禁感叹他到底有多少的能量。随后莫那鲁道带领族人猎杀,战争,奔跑,放声高歌,导演并没有隐藏他骨子里的野蛮,但正是这种野蛮也让他后来的反抗更加决绝。莫那鲁道被人拉到日本,他看到了满街的人,蛮横的武器,但最终还是奋起反抗,明知之后无非死路一条,还会连累族人。300多个土著士兵自尽或战死,而女人早早将未成年的孩子扔下悬崖或亲自勒死然后集体投缳,为的是不给战士累赘。但,即使这样,在莫那鲁道看来,反抗就是对祖辈的忠诚,所以他不允许一个人脱离队伍。我们可以说他是野蛮切激进的,但正是这种原始的野蛮让这个人物充满了人性深处的光辉,他怎能不向往安宁,只是他选择真正属于他们的原始“野蛮”轻易对抗外来的所谓“文明”。在这里,他不仅是个部落头目,可以说是一个把全部落人们内心呼唤的外化表现,是全部赛德克人的坚决内心。影片最后,他不孤单,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依然高歌的走着,挺直的脊背,高昂的头颅,头也不回的投进自己的应有归宿的怀抱。

影片的符号体系非常完备,原始文明一方以森林、溪流、冷兵器、野兽为标志;而现代文明有两张面孔,一面是温和的——学校、邮局、医院、桥梁、运动会、风琴,一面是残酷的——飞机、大炮、机枪、化学武器。当这两面同时展现在原始文明面前,古老的部落困惑了,生活条件的些许改变,是以精神上的屈辱为代价的,他们对现代文明

的接受是被强迫的,而这正是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症候。

由于影片中有大量的战斗场面,人物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对暴力的血腥渲染,与美丽的自然外景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由于电影中的文戏主要是展现赛德克族的风情和信仰,集体舞蹈和自杀场景对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所以,在动与静的转换中,观众的神经有所舒缓,但却丝毫无法放松,因为整个故事和具体细节都是惊奇的、壮烈的和动人的。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曲激动人心的《出草》,由澎湃急促的鼓点引出,随后就是一段男声齐唱,然后又加上泰雅人的民族乐器口簧琴和西洋乐,气势磅礴,虽然听不懂语言,但此段音乐的画面感极强,几乎不用看就能让人脑海中浮现出少数民族狩猎或是战斗的场面,最后以竹笛和弦乐收尾,结构完整,很自然的过渡到第二曲《太阳旗》。配乐总的基调反映了赛德克人的音乐风格,和影片配合也非常完美。

这部影片给我的感受还是很深的,虽然时长比较长,但还是会逼迫人不自觉的看完。影片讲述了一个跟以往抗日历史剧不同的故事,从另外的角度表达的深厚的反侵略主义色彩,发人深省,鼓舞士气。场面恢弘壮观,气势逼人,堪称经典之作,不由让人心生感慨钦佩之情。向观影者传达了不屈不挠、抵抗到底、永不言弃的人生信条,从这个角度讲,也应该算是一部励志电影。总之,《赛德克巴莱》带给我的震撼远超我的初衷。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六
《赛德克巴莱 上、下 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 上、下 @心得感想

记得历史老师总是说:“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这部电影就是一部赤裸裸鲜血谱成的壮烈血肉史诗电影。它沒有妖魔化日本人,也沒有美化赛德克族,把莫那魯道塑造为大英雄。我只能说每个历史都是那么血腥。或许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用现代的角度来作批评,其实是不公平的。无论是过去或今日,这部电影想传达呈现在观众眼前是人性。看见与自己肤色不同,生活水准落后的人,难免产生的轻视与欺负之心;处事不公,处处偏袒「自己人」的族群意识;利益产生冲突时,逐渐升温的摩擦与误会……这样的故事,不只发生在马赫坡社,不只发生在那個古早年代,它就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魏导12年的精心筹备绝对没有白费,他勇于挑战禁忌、客观呈现历史的勇气值得敬佩。让每个人都上了一堂绝对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课。由于区域历史背景太强大及浓厚,对于台湾原住民的语言、文化、音乐、很难理解到位,但那种任何不愿被奴役和压迫的用生命去换取尊严的民族都是值得敬仰的。电影重现了雾社事件的整段历史。赛德克的民族的气慨让人敬畏。有信仰的民族是值得尊敬的。莫那魯道有一句台词说:「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诚然,促使赛德克族起而反抗的一个原因是生活受到压迫,几近走投无路,忍无可忍的地步,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逐渐失去身为赛德克人的骄傲。种种「文化入侵」都使他们意识到,再不起而做点什么,不只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连灵魂都要消失了……即便如一郎二郎般渴望拜托蕃人束縛,凭知识能力往上爬的赛德克人,最后也不得不正视自己始终低人一等,永远无法与日本人平起平坐、公平竞争的事实。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物的情感冲突都刻画得极度鲜明。这部片最能打动我的,大多不是职业演员,而是沒演过戏的素人。他们的戏份和台词不见得多,却能从眼神里看见丰沛的情感,那股男儿的血性,使我也不禁为之热血沸腾。看完电影,我真的很佩服魏德聖導演。不光是因为他能在台湾电影界不景气的情况下,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拍成这部高成本的史诗巨作電影,而且还能在极度困乏的资源及拍片环境下,克服万难,把电影拍得这么有血有肉。也因为他写出來的台词总是恰到好处,有一中沉稳冷静的执着和味道。无论是莫那对族人精神喊話,要他们「別急着害怕」,还是二郎對一郎說「一刀切开你矛盾的肝肠吧!」都毫不煽情,不走洒狗血路线,而是淡淡的,像一杯好茶,让人回想起來滋味无穷。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七
《赛德克巴莱影评》

赛德克巴莱影评

由魏德圣执导的经典史诗英雄巨作《赛德克巴莱》可谓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通过描述一群为了守护自己梦想,英勇奋战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赛德克人,向世人展现了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让人们为这种强大的力量而震撼。不仅还原了那段被人忽略的历史,更是在这个人们精神信仰缺乏的时代的一剂良药。

影片前段写赛德克的人的信仰图腾,已经他们的自由生活,年轻的莫那以及他的族人狂傲不羁,自由自在,镜头中多次出现他们在猎场尽情奔跑的画面更加展现了他们自由的身躯和桀骜不驯的灵魂。这些都是导演为影片要描述的历史惨剧的铺垫。向我们营造了一个以狩猎为生,还原原始社会以泰雅族歌舞升平的世界。

到了影片中段,日本开始对赛德克族人民进行毁灭性的侵略,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小孩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受着长期的压迫,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马关条约》看似是文明,实际上却是日本人对赛德克族人民惨绝人寰的殖民侵略的诉状。对于这种惨状,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进行描述,更加凸显了面对殖民者高高在上的挑衅又要依附忍受的大环境,民族矛盾也在苦不堪言的压迫生活中淡化,为之后莫那带领的民族抗战的壮烈举动做了铺垫。导演用许多细微的镜头描写如被献血染红的未到季节开放的樱花,日本人对女人的无休止的羞辱将这一个民族在当时所受到的残忍的侵略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日本人的野蛮殖民,赛德克人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的行为,莫那决心为民族尊严而反击,他带领着族人进行了誓死的反抗。导演用了最直白最赤裸的视觉语言来展示赛德克人对抗日本侵略者的行为,他们采用了狩猎的方式猎杀日本侵略者,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对砍杀,斩首鲜血淋漓的场面的展现也是最能彰显影片的主题,真正的对莫那·鲁迪的那句“如果你们的文明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们见识到野蛮的骄傲!”做了诠释。战士们的冲锋陷阵,妇女们的集体自杀这些场面都给予观众心灵上的巨大震撼,导演通过这些用鲜血浸染战场的镜头赞扬了赛德克人的大义,英勇,崇高的民族正义感。他们宁愿站着生,也不跪着死,他们可以在生死关头仍然凝聚在一起以高贵的姿态表明他们的不屈,这都是导演想要诠释的伟大的民族团结,坚强不屈的精神。

导演在整部影片中都透露了一种对泰雅文化的尊敬,对赛德克人最初点燃篝火翩翩起舞自娱自乐的场景刻画的尤为细致,使人们感受到属于赛德克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但也表现出原始文化落后的悲壮。“信仰”二字贯穿了整个影片,赛德克人民正是因为信仰而奋战,为信仰而反抗,也是为信仰而壮烈的牺牲。不仅仅能在日本肆无忌惮的侵略中为殖民者的野蛮愤慨,最能激起人们心中正义感的还是被压迫者在受到屈辱誓死抵抗宁死不屈的精神,古老的坚贞信仰成为每一个勇士刻在心里的图腾,他们的悲壮提升了他们的格调,赛德克人血战日军的光辉历史,将永远载入史册。《赛德克巴拉》就是这样一部英雄的绝唱!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八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刘仁博士/文

世上男人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曰土地;二曰女人。土地可以让男人生存下去,女人可以让男人延续后代。亘古至今,人类战争,莫不为此。原始部族之战,胜者往往将败者部族之男丁赶尽杀绝,而独将土地和女人占为己有。现代战争亦不例外,二战中的法国女人、俄罗斯女人、中国女人、日本女人和德国女人,连同这些民族国家的土地,都随着一族男人的失败而成为异族男人的私产。当然,也有不堪异族男人凌辱,败族男人会将自己的女人连同自己一起毁灭。中国台湾影片《赛德克•巴莱》在宣扬独立和尊严的背后,同样阐述着土地和女人的永恒历史。“赛德克”族原属台湾泰雅族,后期经努力甄别争取,重新定义为原居民之一族;“巴莱”虽然采用了标记西方姓氏的方式,但是其原本语义则为“人,男人”,就像英语词汇中的“MAN”一样,表示“人,人类或者男人”;因此,影片名字“赛德克•巴莱”原意即为“赛德克人”或者“赛德克男人”。该部影片以台湾日治时期“雾社惨案”为历史背景,逼真地演绎出赛德克男人为了土地(猎场)和女人而不惜血战至灭族亡种。刘仁博士在台湾期间,专程去台湾历史博物馆了解“雾社事件”,其图片展示之野蛮惨烈毫不亚于《赛德克•巴莱》影片。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虽然,女性主义在理性觉醒,但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关于土地和女人的战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2012年5月8日晚,在天安门广场宣武门地铁口附近,异族男人用最野蛮的方式凌辱着华族女人;华族男人也使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女人。在向捍卫华族尊严的理发店青年致敬的同时,刘仁博士也在北京深夜的雨幕中深深地自责和反省:华族男人还需要何种更有效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让异族男人在世界各地都不会对华族女人有任何非分之念?华族男人还需要何种制度和理想才能够尊重华族女人并吸引异族女人,让“出口”的华族女人和“进口”的异族女人能够大致保持“收支平衡”,而不至于出现类似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巨额贸易顺差现象?卫慧在《上海宝贝》中编著着西方男人的性旅(sexual tourism)宝典,九丹在《乌鸦》中揭露着小龙女们的争风智慧;遥想六十年前,周恩来总理可曾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大陆已经不再有妓女职业存在!女人是人类社会中的暗物质,女人用婚姻来决定一个民族的所有未来。一个无法保护自己女人的男人自然无法保卫自己的土地;同样,

一个无法保卫自己土地的男人也必定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甄嬛传》枕着《金陵十三衩》眠去,《赛德克巴莱》踏着《勇敢的心(Braveheart)》醒来。

【注释1:本文节选自2012年05月19日《英语新闻•词汇天下》——“ British 英国旅游者在中国因“性侵”被拘”。订阅《英语新闻•词汇天下》(周末版)邮箱:

wordsworld@liurenwords.com。(版权所有,违法必究)】。

电影赛德克巴莱的观后感篇九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

由魏德圣执导的经典史诗英雄巨作《赛德克·巴莱》可谓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通过描述一群为了守护梦想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赛德克人,向世人展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让人为之震撼。此片不仅还原了那段被人忽略的历史,而且为缺乏精神信仰的人们注入了一剂良药。

影片前段写赛德克人对图腾的信仰,以及他们自由的生活。年轻的莫那和他的族人在猎场上自由的奔跑,围猎,展现了他们对自由那深入灵魂的追求,也为历史惨剧做好了铺垫。 到了影片中段,日本开始对赛德克族人民进行屠杀式的侵略和奴役,男人必须服劳役,女人派遣帮佣不能编织彩衣,小孩被迫放弃部族传统学习日本文化。他们长期受着压迫,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马关条约》非但没有带来所谓的“文明”,而且成了日本人对赛德克族人惨绝人寰的殖民侵略的诉状。对于这种惨状,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进行描述,更加凸显了面对殖民者的高高在上和颐指气使,又不得不趋炎依附的屈辱,民族矛盾在赛德克族的隐忍中不断积累,为之后莫那带领族人为了自由奋起反抗做了铺垫。

日本殖民者统治的野蛮,使赛德克人再也无法忍受,莫那决心率领族人为民族尊严和自由奋起反抗。他们采用了部族狩猎的方式猎杀日本侵略者,对侵略者的砍杀是被侵略奴

役的赛德克族隐忍到极点后爆发的真实写照。鲜血淋漓、惨绝人寰的场面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民族面对屈辱的愤恨。莫那·鲁迪那句“如果你们的文明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们见识到野蛮的骄傲!”和鲁迅先生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样,呐喊出了一个受到殖民和奴役民族对尊严和自由的渴望。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的长枪大炮,生化武器,勇士们依旧视死如归,冲锋陷阵,妇女们为了守护民族灵魂集体自杀,不但使我们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撼,也不禁对赛德克人的大义,英勇,崇高的民族正义感而肃然起敬。他们宁愿站着生,也不跪着死,他们可以在生死关头仍然凝聚在一起以高傲的姿态选择死亡,也不愿屈服于殖民者的统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民族团结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本片通过以莫那为首的赛德克人对日本侵略者奋起反抗的描写,表现了对泰雅文化的尊敬。 “信仰”也即民族精神这一主线贯穿了整个影片,赛德克人民正是因为信仰而奋起反抗,也是为信仰而不畏牺牲,古老的坚贞信仰是每一个勇士刻在心里的图腾。

当今,日本不但不反思当年的侵略行径给周边邻邦造成的伤害,反而对历史问题白班争辩,颠倒黑白,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是我们一定不会允许我们的“信仰”受到践踏,任何逆历史潮流而为的行为注定消亡!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集合3篇
  •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范文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三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九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