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2    阅读: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一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 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 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 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 渐

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 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 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 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 《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解爱护珍稀动物,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 ,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 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 柔软。 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 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 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 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 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 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 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 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 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 浑厚、 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 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 《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二
《环保纪录片赏析观后感》

环保纪录片与我

起初,我打心底觉得环保纪录片是那么的乏味无趣,总是会让人看着看着就想直奔梦乡的。但是,在选课,有好几位同学已经上过《环保纪录片》这一门课了,她们在跟我描述这一门课时,慷慨激昂,欣喜无比,仿佛真的好喜欢这门课,并从中学会了很多。于是,我更纳闷了。看着选课系统上只剩下一个名额,而且还是在跃进上课的,我纠结了好久,还是决定带着不解以及对环保的支持选了这门课。

一次又一次的上课,我慢慢对环保纪录片改观了,渐生兴趣。从前几部影片中,我认识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是我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忽略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看不到的一部分。《家园》它通过真实记录大自然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完美地呈现出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球的美丽和创伤,还原了地球生态之美。影片的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能够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孙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原来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美丽。但是,同样令人震撼的,则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于是,这便指引着我思考着我们与地球之间的那些事。

《海豚湾》是我最喜欢的环保纪录片。它让我的思维活跃起来,让我的思想之间迸发出炽热的火花。我的整个思考是由浅入深的,持续了好多天。一开始,我恨日本人。在太地,白色灯塔上随风摆动的鲸形风向标,以及随处可见的可爱

的海豚图案。像ric说的那样,第一次来的人还会以为这是个多么热爱海豚的城市。但这里有数万海豚被村民秘密捕杀,美丽的大海中被N支捕鱼船和渔民们占满,撒网,圈海豚,然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海豚!那蓝蓝的海水变成一片红色,那些日本人的眼睛变成赤红的颜色。其次,社会人为了金钱,肮脏流氓的手段在他们手里似乎变得不肮脏,不流氓了——社会总有阴暗的一角。再往深一层想:24岁的大学生木部真明在观看影片后说:“我同情那些海豚,可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靠食用动植物生存。”有的人会觉得捕杀海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如平常餐桌上的猪肉牛肉。但海豚是海洋里一种高智慧的动物,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有情感的,是能分清敌友,在人们有困难时能挺身而出,甚至牺牲自己,这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在平时,你的同学在你跌倒时扶你一把,你也懂得感恩,何况是救你一命呢。况且,海豚肉是一种有毒物质,汞含量极高。难道你还是觉得海豚适合放在餐桌上吗?而日本政府又凭啥愚昧人民,免费供应海豚肉,并进入食堂餐饮,那不是祸害后代么,看那些小孩大人的欣喜表情真挺替他们心疼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他们是压根不知道捕杀海豚这回事,政府的工作力度真是相当令人佩服。最终回到环保这一层面上,为什么会出现受保护动物呢?为什么只有稀有动物才受保护呢?为什么动物会稀有呢?像日本这种疯狂的捕杀方式,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打断了大自然正常的生物链,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得生态失衡。或许等到海豚的数量屈指可数时,人们才会觉悟,那时候海豚才会受到早应有的保护吧,或许受保护的不仅仅是海豚了吧?

难道人们对大自然的打扰而带来的惩罚难道还不足以让人类觉醒吗?像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

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我们该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家园》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像理查德•贝瑞那样把环保当作人生事业,但我们能够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用自己的环保意识去影响他人,让更多人注重珍惜资源,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地球。

以上就是环保纪录片赏析这门课对我的影响。经过一学期的上课,我懂了,也深深地喜欢看环保纪录片,每次从五山跑到跃进上课,是值得的。因为这其中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环保意识,还有我的认识观、世界观。经过各种思想的交织,我学会着思考,学会了从各个角度认识这个世界。“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

2011-12-6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三
《纪录片《河流与潮汐》观后感——流动,生命,自然,景观》

纪录片《河流与潮汐》观后感——流动,生命,自然,景观

最近观看了一部纪录片《河流与潮汐》,看后很大程度的触动了我,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也许大地与自然是最为难以真正理解与接近的艺术。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感受她的气息,触摸她的肌肤,目睹她的变迁。她的瑰丽感动了我们,于是我们尝试融入其中;她的力量激发了我们最原始的斗志,于是我们开始改变她。在人类智慧与自然的磨合过程中,忽略和发掘始终不屈不挠地争夺着战场。少有的感动来自安迪.高兹沃斯。一个用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将雕塑,艺术,自然和生命紧紧连结起来的可爱的苏格兰老头。

他说艺术于他而言是一种营养品,他需要他们。在他的世界里,万物都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存在于时间的流动中,安静而缓慢地变化着。在《河流与潮汐》里, 他展示给我的是一个远比我以往所意识到的更加深刻而细致的自然。

影片中这位钟情于大地的艺术家似乎可以在任何条件下,用任何材料进行创作。风雪里,大海边,河流旁,他可以忽略一切只执著于工作——那些利用树枝,泥,雪,冰柱,花瓣和叶子构筑的传达着生命和流动的杰作。安迪的作品总是诞生于人迹稀少的野外,尽管搭建的过程枯燥并且随时都可能因为小小的疏忽而功亏一篑,他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每一次重建都被他当作是对石头(或其他)的更进一步的认识过程。他说失败是因为自己显然不够了解石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言语间让我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是将自己真正地交给大地,交给自然。他在了解读自然的奥秘,然后虔诚的将她的特质表述出来,当然也是通过自然的方 式,而不是以一个建造者的姿态试图在自然中插入一些相关的东西。

安迪的作品始终处在时间轴上传达着一种变化。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河流更确切是指流动,石的河流,叶的河流,花瓣的河流,藤蔓的河流,风的河流,动物的河流,也许,还有生命的河流,成长的河流。在这样的理念下,艺术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种如生命般不可知的,存在于四季变换之中的和谐与延展。艺术不是由人创造出来放置于某处,而是自然的产物。艺术家只是倾听自然并恰当地将其产物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无疑将天衣无缝地与环境融合,并追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仿佛它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并自它们产生的那一刻起开始生长。也许 随时间的流动,在某时消失,一如生命的终结。

自然的能量,时间的流动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新奇的变化,好像潮汐与岩石的一次次接触,在不经意间正造成向新事物的变换。我们总是以太过于理性的态度认知世界并忽略了这些敏感而微妙的改变。我想,如果我们在创造现代景观的同时以一颗纯净的心和全新的眼光去感知环境,耐心地聆听自然想通过每一个细节传达给人类的信息,谦卑地记录并整理她的思想,摒弃为了思考作品的经济价值而无形中戴上的枷锁,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接近大地,而我们所做的景观也必然可以引起环境的共鸣,真正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介入现代生活,从而拉近现代生活与原始的自然,生态之间的距离。作为景观设计师,同时也是自然的使者,应当忠

实地向人们传达原始自然向现代景观的衍生。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四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

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师基本上采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园。从这个视觉看到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的高度树立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看到地球已经如此孱弱,我们怎能不动心?就像片中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环保理念和行动。少浪费点时间在KTV,在酒席饭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来看看这类的纪录片,告诉自己,你所需关注的还有自己所在的这个环境,这个地球,尽自己所能,善待它一点. 尤其是那些富人们,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真的很残忍。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与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

心血的结晶。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数据。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

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复理性,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家园》观后感受《家园》这一部纪录片以客观的角度阐述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现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一幕幕自然漂亮的画面带观众认识美丽的地球,并借此宣扬环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尼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戈壁大沙漠;美国德克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的工业城镇……但震撼的,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这一切,触目惊心,更重要是地球60亿人类都应该醒觉,我们的责任所在……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二十万年以来,这个星球历经近四十亿年演化所建立起的平衡,不再井然有序。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过高昂,但现在不是悲观的时刻——人类还

有十年能扭转这股趋向,了解过去我们巧取豪夺地球丰饶资源的完整真相,并改变人类的消耗模式。《家园》没有惊险特技,更没有视觉特效,而是忠实的呈现地球污染、受创的样貌,对照原始的天然美景,形成强烈对比,电影工作者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地球、为生态尽一己之力,时尚界也掏腰包,赞助拍摄,这部纪录片不为盈利,因为再多的商业利益,也远远不及地球付出的代价。仅仅谈以上着一些,应该不够吧!许多人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也感触颇深,却没有在自身的行动上有所体现。当在商场买完东西后,仍然习惯性地向售货员要一个塑料袋;当旅行既可以坐火车,又可以坐飞机时,仍然习惯性地说一句:“飞机舒服”而选择了飞机;当雪白的A4纸用完一面后,不管第二面有没有用过,都习惯性地直接扔到废纸篓中;上下学时习惯性地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到底应该怎样抢救地球呢?别给自己太多的舒适。每个人夏天都把空调温度调高几度或不开空调,不知道能保护多厚的臭氧层;每个人出门在外都多选择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步行,不知道能减少多少污染物排放;每个人都在购物前自备几个环保布袋,不知道能少用多少塑料制品……把自己的舒适分分出一些给地球,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可以抢救地球的方法。其实,保护、抢救这唯一的地球,最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到底永生没养的方法,而是我们从心底里意识到我们之前的过错和我们现在对于地球的责任与义务。为抢救地球尽一份力,不要让自己流下悔恨的泪水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五
《纪录片home观后感》

纪录片home观后感

【摘要】很多人推荐《家园》(HOME),并形容其为“唯美”“震撼”“或许是纪录片拍摄的极限”,将信将疑,找了个带中英文字幕的DOWN下来一看,果然被雷倒了:首先是构图,每一幅图都是精品;其次是配音,英文发音特别纯正浑厚;第三是配乐,女高音直达灵魂的深处。另外,本片以地球的发展史为主线,脉络清晰,从四十亿年前地球也即太阳系的诞生说起,一直谈到近20万年人类的诞生,继承了地球40亿年的丰富遗产,却在最近的50年内让地球失去了它精妙的平衡;本片解说词切中要害,饱含对地球的热爱以及地球遭受破坏的感伤。影片最后介绍了一些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环保方面的举措。放在家里52寸的液晶电视上观看效果很好。其中有说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已经遭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永久冻土已经不再“永久”,而且,冻土下面的甲烷正在并即将大量释放,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整个地球处在一个临界状态,人类正在遭遇一个不可知的未来。热爱地球,关注环保,要悲观已经太晚,行动起来,从素食、节俭开始!(想想52寸的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都是不环保的呀L)

【关键词】环保、家园、生态、资源、地球

【正文】《Home》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航拍下,万里长城、上海摩天大楼、我居住的深圳、曾经到过的印度乌代浦尔的“湖中宫殿”,这些熟悉的景象,在全新的视角下带来了震撼的感受。

震撼的,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这一切,触目惊心!是否此前看到的美景有一天也会沦落至此?!

《Home》(中文译名:家园 / 地球很美有赖你 / 卢贝松之抢救地球)是一部法国制作的非盈利影片,于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首播,并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影、电视、DVD和互联网同步公映发行。而我刚好碰上了明珠台在香港地区的电视首播。

《Home》的导演是著名法国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Yann Arthus-Bertrand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专门从事空中摄影已超过30年,极具声望。他的空中摄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空中看地球)》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售量超过3百万册;同名的免费摄影展在全球110个城市展出,观众达1.2亿人次。而《Home》便是Yann Arthus-Bertrand 30年空中摄影和环保工作的一次动态精华荟萃。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 ( Luc Besson,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导演) 则担任《Home》的制片。

整部影片拍摄时间跨度18个月(在上海的镜头中可以看到建设中和完成后的"环球金融中心"),共计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使用装在直升机上的Cineflex高清摄影机拍摄了733盘录相带,样转载自百分网Gucci, Boucheron, Ellos, SomeWhere, Stella McCartney, Avenue, 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 Sergio Rossi, Puma等。

让影片增色不少的电影配乐,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创作,并由布达佩斯

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绎。影片音乐中融汇了蒙古、亚美尼亚、伊朗等国的吟唱和器乐,使影片犹如冥想般舒缓又带着淡淡的哀伤,以另一种方式,传达了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她孕育出来的万千物种长期一直相互依存。但只有20万年历史的人类,却快速掌控了这个星球并为所欲为,过度索取资源,打破了亿万年来的固有生态平衡。在《Home》里面,我们了解到: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饲养提供肉类的牲口,生产1公斤牛肉就需要消耗1万3千升的水;为了生产纸浆而砍伐原始森林大量种植桉树,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为破坏,快速生长的桉树,抽干了地下的水分,快速消耗地球的资源。 过去50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令这个美丽的蓝星球千疮百孔:大河断流,资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减少,气温上升,气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种灭绝......

*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林地给毁灭

* 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

* 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

* 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

* 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 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

长此以往,电影《Wall-E》里面,整个地球变成垃圾场的命运将不再是科幻情节,也不再遥远,但人类有能力整体移居外星球的日子还遥遥无期,人类正在毁灭自己唯一的家园!

人类早已是地球的统治者,但不能再充当肆意妄为、目光短浅的独裁者,而应该作为地球的管理者,用智慧的远见,与其他所有物种去共同分享、去挽救去持续保育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欣慰的是,许多国家、许多人已经在行动: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风能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重植林木,建立起更多的自然保护区;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减少使用、替代、再用、循环、回收,做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

正如《Home》影片最后所传达的信息:“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是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行动起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答案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六
《记录片观后感》

记录片观后感

前几天,出于对考古的特殊爱好,我一口气看完了《探索发现·洋海古墓》系列的记录片,但遗憾的是只看了六集便匆匆打住,开始重新回到我的学习正轨,但终归是有些收获,这里便与各位可算是“奇文共赏”吧。

关于符号。记得在翻开历史文化册时,当讲到文字时。 虽然与文字相差甚远,但如今回看这些符号与文字的区别,其实符号所蕴含的涵义要比文字多的多。比如一个何字其甲骨文为,所代表的含义便是士兵荷戈而行(因而何和荷也属于古今字),盘问过往行人,而例如一个三角形符号蕴含的含义却可能是生殖的象征,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丰产就意味着一个部落能够存活下来,而生殖的优劣便意味着劳动力,而劳动力则关乎着生产力,因此远古先民便形成了原始的生殖崇拜,一个三角形符号便汇聚了这一切能量,从欧洲到亚洲,先民盼望着丰产,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关于符号的第二点便是原始的神崇拜的形成。如今再看那张大汶口的陶器符号,能看出其中由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最下面像山,中间则有点像缺月,最上面则像日,如果连接起来,其实便可能是天地的代表,因而那个陶器符号的含义很可能便是一种原始的天地崇拜。古代的生产力落后,因而对于一些现象便无法解释而形成神的思想,从而形成宗

教(但一直到希腊,由于殖民活动大规模开始,一些现象是既成的神系统所无法解释的,于是便逐渐延伸出自然哲学),其中便包括类似于萨满教这样的原始宗教,而萨满巫师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洋海古墓出图的一具骨骸,一具干尸皆后来被断定为巫师,而其墓中中则含有大麻等独有的随葬品,可见巫师的地位之高。

关于文化。观看洋海古墓的第二个震惊之处便是其形成及其久远的东西文化交融。大家皆知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才拉开了中西方经济文化往来,而早在其1000多年前,洋海人在人种上首先便体现出欧洲人的类型,其次在装饰上体现出亚述以及欧洲文化痕迹,而在陶器上则体现出典型仰韶文化的特色,可谓中西方文化的神秘交融。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七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是母亲。人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过是刹那的闪现,可是这个刹那,却在20万年间几乎耗尽了地球40亿年的积累。

我们对我们的家园了解多少?她的壮美,她的富饶,她的生命我们看到了多少。《家园》以这样一种深情而缓慢的姿态,讲地球母亲的身世现境一一道来,只有你亲自去观看,否则难以体会其中承载的厚重的情谊和思考,感动于震撼。

从古细菌到蓝藻,原始的地球开始被慢慢净化,氧气开始充沛。从植物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开始显现,地球开始热闹而富有生机。海洋、湿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承载了其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物种被发现,而比起极其丰富的地球生命资源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都是相关联的”。一切都是联系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道理老祖宗早就都说过了。维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类发展的道路。人类发展的20万年,早期也遵循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从一万年前农业发明开始,人类渐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牺牲家园,换取利益。进入近代,尤其20世纪以来,石油,机械,电力相继被发现,这一百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口的爆炸增长,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前所未有,这100年的开采和破坏,比过去的总和还多。100年,几乎就耗尽了地球前40亿年丰富的积累。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都空前的加剧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空前的加剧、加深。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十万增加到几千万。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人类的本性之一就是对于灾难即使提前知道也难以采取行动,滞后性太大,不是懒惰就是推脱,结局就是谁也没有做什么。气候的问题各国吵了几十年,最近更加汹涌,但是吵归吵,实质性的措施依然拿不出来。

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

全球每年军费开支总额超过了对落后国家援助总额的12倍。

每天有5000万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源。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全球50%的谷物被用于制造动物饲料以及生物能源,如果这些谷物作为食物,可以养活全世界的人。

40%的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

冰盖减少了40%。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经枯竭和减产。

„„

虽然,导演最后依然从世界看到了诸多的希望,并且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美好的期望与憧憬。前途到底如何,路确实是在人类自己脚下了。

整部电影,通篇都是我们已经知道但是却被忽视的真相,对于环境的严峻和恶劣,大家都清楚,但是人的这种滞后的惰性,确实很多时候让大家选择性忽视和遗忘了这一切。带有了某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导演就是要打破这种迷梦,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都是陈酒,但是,这个被忽视的陈酒,却散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味道。

吕克贝松,这个法国当今电影的怪杰。曾经以《碧海蓝天》等佳作震撼人心,如今,带着对地球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悲伤,再次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和努力,唤醒世人的眼睛。

影片许多镜头都是高空俯拍,许多景致都震撼的美。一方面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另一方面是人的巧夺天工。但是,人的美景却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上的。许多窒息的美丽背后,就是许多窒息的痛苦。想想死海那个纯净的盐岛,美若如此,却是死海日渐死去的象征。无数生物灭亡的命运,换来了人类的繁荣和生机。我们欣赏它们,却忽视了它们背后的惨烈。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家园,值得我们去守护。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八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Home>>观后感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影片里提到的数据:

我们居住的地球 正面临以下的危机

1、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2、全球花在武器的经费多于援助各国发展经费12倍

3、每日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饮用水,10亿人无法取得安全的饮用水 4、10亿人仍饱受饥饿之苦

5、超过50%的世界商业谷物用在喂食动物与生物燃料上

6、全球40%耕地已废耕

7、每年有1千300万公顷的林地消失

8、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危机。生物族群以快于自然率一千倍的速度死亡

9、75%的渔产品种类已耗尽或面临耗尽危机

10、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11、地球上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12、到2050年时,可能会产生2亿的气候难民

首先,我必须要向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准备了15年,拍摄了18个月,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个景点,《家园》就这样诞生了。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摄影师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与宽广的胸怀。本来应该是一部充斥着批判和控诉的片子,但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平和,没有感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这一手法正如鲁迅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红肿丑陋的伤疤也可以被赞美的美艳无双。摄影者就是如此的温柔一刀,却反而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这一问题。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晚。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看完影片,震撼之余,人们还是乐于选择沉默.因为我们知道沉默是一个好的态度,独善其身可能信守一个人的清白,借王小波的话说,时代问题太过重要,置

身于一个休戚与共的环境里已不容许个人顾及自身的清白;对于我们的时代,虽不能说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而于其中呼吸、感受并能表达者,只有知书明理的人。那么,接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我们,也该沉默吗?

再来说说文明.农业发展,工业发达,文明开始了.我时刻都没有停止过为人类文明感到骄傲.得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从一出生就享受着便利舒适的生活.毕竟让任何一个人回到过去那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也是不大愿意的.但是,让人痛心的是,文明,为什么一定要建立在毁灭之上? 第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开始,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结束。如今,我们正在朝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利比亚的战场上,北约轰炸了卡扎菲的4个儿孙,然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在战火中死去的人,在战火中无家可归的人,还有满天飞舞的战机炮弹,无不是给脆弱的地球火上加油。如果这个也叫文明,那“代价”是不是太过惨重?文明首先应当要建立在和平之上,我是这样认为的。文明应当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在物资上无尽的攫取。我主张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多一些。

布莱希特在《致后代人》中说:假如你们谈起我们的缺点,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时代,要知道,你们逃避的正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有他对于时代的感受,每一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他和时代的关系„„逃避只会让地球继续成为“无望的大陆”。 所以我们不能沉默。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家园》这部呼吁环保的绿色影片并没有过于消极的表述人类过渡开采现今有限能源。影片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是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无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新能源,如风能、光能等,与现代高科技相接合,慢慢被大众采用并取代现今能源消耗。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可以找得到的。人且做,天且看——浮云世事,如是而已。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顾训中

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8226;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斯特&#8226;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数据。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复理性,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

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

电影《家园》观后感

前不久,经人介绍,在电脑前一口气看完了电影《家园》。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是导演历经15年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积极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么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达到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

《家园》观后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是母亲。人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过是刹那的闪现,可是这个刹那,却在20万年间几乎耗尽了地球40亿年的积累。

我们对我们的家园了解多少?她的壮美,她的富饶,她的生命我们看到了多少。《家园》以这样一种深情而缓慢的姿态,讲地球母亲的身世现境一一道来,只有你亲自去观看,否则难以体会其中承载的厚重的情谊和思考,感动于震撼。

从古细菌到蓝藻,原始的地球开始被慢慢净化,氧气开始充沛。从植物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开始显现,地球开始热闹而富有生机。海洋、湿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承载了其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物种被发现,而比起极其丰富的地球生命资源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都是相关联的”。一切都是联系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道理老祖宗早就都说过了。维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类发展的道路。人类发展的20万年,早期也遵循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从一万年前农业发明开始,人类渐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牺牲家园,换取利益。进入近代,尤其20世纪以来,石油,机械,电力相继被发现,这一百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口的爆炸增长,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前所未有,这100年的开采和破坏,比过去的总和还多。100年,几乎就耗尽了地球前40亿年丰富的积累。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都空前的加剧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空前的加剧、加深。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十万增加到几千万。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人类的本性之一就是对于灾难即使提前知道也难以采取行动,滞后性太大,不是懒惰就是推脱,结局就是谁也没有做什么。气候的问题各国吵了几十年,最近更加汹涌,但是吵归吵,实质性的措施依然拿不出来。

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

生态自然记录片观后感篇九
《纪录片观后感

名园观后感1.故宫 1.故宫 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又细腻、生动的向我们展现了 故宫的历史,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 那珍贵的文化精髓,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 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 有城墙围绕。城下东西北三面有护城河。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 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 “外朝” “内廷” 与 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 “太和殿” “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 俗称 , 也称为 “前朝” 。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 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 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 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 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建筑形式:1.皇家宫殿 2.中轴线 3.故宫四门、三大殿、后三 宫 2.颐和园—北方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 颐和园—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苑,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 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 1750 年,1764 年建成,面积 290 公顷, 水面约占四分之三。1860 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 年,慈 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 3000 万两白银重建, 改称颐和园, 作消夏游乐地。到 1900 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 了许多建筑物。1903 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 又遭破坏。1949 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 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 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 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 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 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

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 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颐 和园被后人称为最豪华的监狱。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 ,颐和 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 修复此园。1924 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 2.97 平方公里(293 公顷) ,主 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 220 公 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 落 20 余处,3555 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 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 3000 多间。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 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 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 万寿山、 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 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 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 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 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 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 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 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 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 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 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 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 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 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 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 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 约占全园面积的 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 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 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 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 中的“海上仙山 ”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

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 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 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 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 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 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3.大明宫 3.大明宫 唐代的大明宫,它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峰巅之作” ,因为电 视剧《大明宫词》的原因,人们已不再陌生。 《含元殿赋》中称其“如 日之升,则曰大明”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 年),名永 安宫,是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而修建的夏宫,也就是避暑用的宫殿, 而宫殿还未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于大安宫,夏宫 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大明宫再次 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 “龙朔二年(662 年),高宗染风痹, 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 。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雍、 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 121 钱,且在龙朔三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经过这次大规 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当然,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 修,如玄宗开元元年(公元 713 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 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 “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 , 浚龙首池,起承晖殿。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大明宫在郭 城的东北处,南接都城之北,西接宫城的东北隅,占据龙首原的高地 之上。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之一, 另两座是太极宫和兴庆 宫。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所以又称为“东内” ,大明宫原是太极宫 后苑,靠近龙首山,较太极宫地势为高。龙首山在渭水之滨折向东, 山头高二十丈,山尾高六七十丈。汉代未央宫踞龙首山折东高处,故 未央宫高于长安城。唐大明宫又在未央宫之东,地基更高。唐高宗中 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 大明宫周围环筑有宫城,墙面与太极宫一样为夯土板筑,只有各 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城基的宽度,据考古实测,除 南面墙基用郭城北墙宽约 9 米左右外,其他三面墙基均宽 13.5 米, 深 1.1 米。城墙筑在城基中间,两边比城基各窄进 1.5 米左右,底部 宽 10.5 米,构筑十分坚固。此外,在宫城北部之外,东、西、北三 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亦为板筑土墙。北面夹城最宽,距 宫城墙宽 160 米。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 55 米。夹城的修筑, 在宫城的后部,配

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这里 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的范围很大,东西 1.5 千米,南北 2.5 千米,略呈楔形,共有 11 座城门,大明宫正门 名丹凤门,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含元 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 而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 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 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别殿、亭、观等 30 余所。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 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 尾道。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有 诗云: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朝末年黄巢也曾在这 里稍稍满足了“他年我若为青帝”的心愿,没当成皇帝也凑合了。唐 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干宁三年(896 年)被烧毁。数年因 为战备的原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纪录片 《大明宫》 浓缩了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 而在看 《大明宫》 的过程中,一幅幅记载着历史的画面又如此生动地重现在眼前。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集合3篇
  •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范文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三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九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