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紫日观后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9    阅读:

紫日观后感篇一
《紫日观后感》

观《紫日》有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专业在团委的组织下观看了红色电影《紫日》,对此我有深深的感触。

我打小我就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的.最开始时是觉得"好玩",因为每次都是游击队胜,不但小鬼子丑态百出,而且游击队几乎是零伤亡.后来再看时觉得整体上发空.-----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描绘的一清二楚,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宁执导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讨论,因为它生当其时。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和娜加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这体现在作品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紫日》对秋叶子这个日本人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 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

这种可怕的复杂的民族情感在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确让我们感到气愤、可怕,但我们镇静下来想想,是否应该想到“耻辱”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想到 “敬佩”这个词?为自己的民族从1931.9.18-1945甚至至今对日本的暧昧态度感到耻辱,为日本民族的这种可怕的精神感到敬佩?虽然他们遵循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们却连基本的民族尊严都没有保留呀!

若鲁迅先生在天有灵,知道他的一些后世子孙看到影片中日军刺杀中国百姓的场面而哄堂大笑时,一定愤恨难平。虽然电影中的场景是演戏,但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这样的外侮暴行很多,这样面对外侮而无动于衷甚至从中取乐的中国人始终不少。当年,鲁迅先生因愤恨少数同胞的不争而弃医从文,寄望以笔开启国人心智。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我们不要轻视冯小宁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苦心孤诣。他对国家和民族有一份深沉爱心,有一种责任感,更有一种危机感。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即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世,天下也并不太平。就在中国的家门口,总有那么几个鬼子鼓捣,所谓亡我之心不死,我们怎能继续沉醉于惰性之中、幻想着歌舞升平?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看一看好莱坞的主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U-571》、《珍珠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捧出一部警世大作。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战争的阴影,而在我国,冯小宁却孤掌难鸣!

当今的中国电影缺乏一种主流精神。这种主流精神应当具有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也离不开开阔的世界视野和文化胸怀。对比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它们哪一部不是在强调所谓的美国精神,正因为如此,好莱坞主流电影才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像冯小宁这样孜孜不倦于中国近代战乱的忧患历史,用发自内心的情感讲爱国主义、也具备开放视野的中国导演实在不多,而他的影片竟然受到嘲笑,这一定是我们在哪里出了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段历史都有着其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好莱坞电影反复宣扬的“自由、爱国、勇敢、忠诚”主题就代表了美国的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近代百多年来先贤们前仆后继、孜孜追求的强国梦理应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是以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和世界视野为基础的,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要忘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既拍给中国人看,也要给世界上的人们看一看,给美国人、日本人看一看。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却,而13万万颗中国心如果能连在一起,是现实中任何一种强权都抗衡不了的。

电影不能强国,但确实可以开启民智。历史不会慷慨地给中国许多机会,让我们及早地从少数国人对《紫日》的嘲笑中警醒吧

长安大学兴华学院

08级--车辆工程--彭文强

2011-4-27

紫日观后感篇二
《紫日观后感 2010写大学

时代主题与毛泽东思想

——看<紫日》感想

姓名:李勇 学号:2008041329 专业:08级艺术设计一班 现在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一些历史我们也不能忘记,今天老师送给我们放了《紫日》这个电影我其实很久以前已经看过好几篇了,没一次都很用心,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影片开始时一个中国老人的回忆,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感受他们的苦他们的无聊,我自己就站在了男主人公的角度看了,知道他的无赖他的绝望,看这同胞亲人在自己身边倒下那是什么感受,如今又有多少人会站在你的角度为你想了,所以我希望后面大家看的会站在不同角度亲自去体会里面的感动。我仅以浅见说说吧。

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有难以言说的伤痛。中国人杨眼见着母亲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军装在麻袋被火烧。俄国女兵娜佳总是回想到她孩子所骑的旋转的木马被带有万字标号的德军飞机摧毁。而在日本女生秋叶子的回忆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终因残酷的战争而破碎。战争是残酷的,它破坏的仅仅是和平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等,不再是人,而是充满野性的禽兽和满腔怨恨的皮囊。当屠刀被举起,人类忘记了人类屠杀的是人类自己

一群人缓缓地走向紫色的太阳。贯穿整个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特别把善良二字加重在我们中国农民身上,在三主人公的关系中,特别突出了我们中国农民的善良本性。他有深仇大恨,但这种深仇大恨看落实在谁身上。虽然他没有文化,很土,但他善良。但真正反抗侵略者的主力是谁?是穿着军装和不穿军装的农民。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最后他能打败猖狂的野兽法西斯,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这个人物我写到了从老实、善良到被欺辱、压迫、屠杀再到醒悟、反抗这么一个完整过程。我以为所有正义的人包括想和平的人,都要有一种特别勇敢甚至牺牲自己的精神去争取和平。靠膝盖下跪是争取不了和平的。

紫日宣传的主题是一种超越了民族大义、种族主义、爱国主义的东西,那是一种所有人类所共有的、承载了一切情感和智慧的东西——生命。生命在战争中是那么脆弱,但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它承载了一切的一切,即使那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同样它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不管是对发动战争的国家还是被侵略的国家都是所有人所不能承受的,希望当今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希望我们大家一起珍惜。

紫日观后感篇三
《电影紫日观后感》

电影《紫日》观后感

刚开始时,我不明白这个电影为什么叫《紫日》。后来,主人公杨玉福的话使我明白了,他说,紫色的太阳,这是太阳要落山了。显而易见,这是在暗示我们,所谓的太阳旗就要倒了。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硝烟弥漫的天空下,到处可见流血与杀戮。

战争,和平,无疑是电影的主题。在这个电影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的眼睛。含着泪水却不落下,痛苦,仇恨,愤怒,这是在遭受亲娘被日寇残忍杀害后的杨玉福的眼神。在林子里,娜佳下不去手把刀给他,在秋叶子面前举刀时,杨永福就是这种眼神。在篝火旁,杨永福想起自己刚死去的老娘,看到面前的日本姑娘时,也是这种眼神,所以他拒绝了秋叶子的示好。而日本少女秋叶子,她的眼神是干净的,却也是迷茫的,有愤怒,却也有孩子般的欣喜。

战争把三个不同国籍的人牵扯到一起。刚开始,杨永福和娜佳是像俘虏一样对待秋叶子的,步步提防她。然而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他们渐渐有点生死与共的味道了。秋叶子陷入沼泽,两人犹豫救与不救,杨永福借娜佳的枪去够秋叶子,他不是没设想秋叶子会拿枪杀了他们,可他最终还是救了;娜佳在秋叶子疯狂逃奔时端起了枪瞄准,可最终还是没有开枪,放了秋叶子一马,树林里娜佳望着鹿的那双眼睛,绝美的猎物面前她还是没开枪。草原失火,杨永福飞奔着去救女孩,在滔天的火光中,女孩的机智救了他们三个,看着灰头土脸的对方,他们毫无禁忌的大笑,这一幕真是令人感动。

人性是善良的,只不过,战争让心灵染上了尘埃。

就像日本少女秋叶子,正是邂逅一段初恋的美好年华,却要远离家园走上战场。在法西斯祖国的荼毒下,女孩的纯真也被邪恶的战争洗脑。她想着逃跑,欺骗他们进入日方营区,想着拿到那把枪。在她被灌输的意识里,只是仇恨中国人,仇恨苏联人,杀掉更多的他们。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连自己国家的幼小都不放过,叫他们仇恨和杀戮,只为满足法西斯侵略行径的贪欲,真是令人发指。影片中日本人残虐的杀害中国人的变态行径,日本军官狰狞的可憎面目,也让人不寒而栗。

秋叶子逐渐在迷茫中清醒,她指向娜佳和杨玉福的枪颓然落下。她还不太懂战争的残酷,只知道停战了,战争结束了,她终于可以回家与亲爱的人重逢了。劫后余生的三人有悲有喜,是的,有多少人会喜欢战争呢,为什么不和平共处呢?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丧心病狂的同胞射杀,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残部,为纯真的少女报仇雪恨。影片最后,残余日军丢掉武器后离去,此时天空紫日照耀大地。战争是结束了,可是死去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献血染红了脚下满目疮痍的土地,失去亲人与家园的痛苦需要多久才痊愈呢? 是的,我们厌恶战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远离硝烟,有爱有阳光陪伴。

紫日观后感篇四
《紫日电影观后感》

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电影,却没有战争场面的大肆渲染,没有枪林弹雨里的奋不顾身,没有危急时刻的舍生取义,《紫日》从战争的细节取材,以一个普通中国人、一个苏联女兵和一个受法西斯毒害而走上歧途日本女青年为主角,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战争中的感人故事。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被苏联人从日本人的屠杀中救出来的中国平民杨、苏联女医务兵娜佳,以及他们在求生的路上遇到的日本女青年秋叶子,一起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里求生的经历。其中他们三人之间,有猜疑,有争执,然而更多的是为了活下来的互助。杨的善良,娜佳的正直,以及秋叶子的转变,都很感人,虽然当时日本在和苏联以及中国交战,但是电影却恰恰从这一个角度衬托出了世界人民的友谊。

杨是善良淳朴的中国人的代表,中国人虽然善良,但同样有韧性,也许正是因为中国人的百折不挠,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秋叶子虽然是日本人,虽然受到了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杨却没有杀她,而且在关键的时候还救了她。但是中国人的善良和博爱,并不能成为别人说我们软弱麻木的理由,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去把它发扬光大。但是,我们也需要发展,需要变得更加强大,有爱还需要力量,这样我们才能去保护,去关爱。我想中国人需要这样一种责任感,为了民族的富强兴旺,不懈努力,去把我们的爱送给更多需要的人。

秋叶子是在日本军国主义穷途末路的情况下,受到日本军国主义危害的日本青年人。有很多像她这样的日本青年人,在日本军国主义最后的反击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于这些最后被送到战场的日本青年,我不知道到底该说他们是侵略者还是受害者,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并参与其中,可能还杀过人,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秋叶子的转变,她并不是战争的发动者,只是最后被迫参与其中,也看到了很多无辜的日本平民,在日本政府的误导下,在日本战败的一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无辜的日本人民,也为战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希望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能有邻邦的友谊,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在杨、娜佳还有秋叶子一起在大丛林里求生的路上,杨的善良,以及在危险的时候对秋叶子伸出的援助之手,彻底改变了她,让她抛开了法西斯的思想,看到了另外一个为世界,没有扩张,没有侵略,没有亲人战死异乡,看到了军国主义的错误。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同时我也相信,虽然现在世界上还有争端,还有冲突,还有战争,但这并不能影响世界人民的友谊,因为我们都希望和平安宁的生活。

在荒无人烟的大丛林里,三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为了生存,忘记了战争,互相帮助,最后成功走出了大森林。这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人民的友谊,可以跨越种族,跨越冲突,跨越战争的友谊。虽然现在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但是我想,这些都不能影响世界人民的友谊,当我们面对共同的困难,如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的时候,世界人民会团结起来的,也应该团结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困难,求得生存。

在《紫日》这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中,感人的不是生死大义,不是战友情谊,而是跨越了国家民族的情谊,而这也是如今我们面对一些共同挑战时所需要的。相信世界人民会为了共同的梦想团结起来,构造美好的家园。

紫日观后感篇五
《紫日观后感》

紫日观后感

今天,我和党校小组的同学一起看了冯小宁导演的一部关于抗日题材的电影——《紫日》,觉得是一场心灵洗礼的盛宴,所获良多。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日军杀害。愤怒的的杨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匪徒,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贯穿整个故事的秋叶子的八音盒经过了半个世纪,从满脸皱纹的杨手中,到了头发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兴安岭,当然安放在那里的还有对死者怀念与惋惜。

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紫日不像一般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它没有过多的描写枪林弹雨,英雄主义。整部电影的背景是一望无尽的森林。主人公是三个文化背景政治态度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却在阴差阳错中相聚命运被捆绑在一起。由于三个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每个人对战争和人的看法也不同,每个人都充满了猜忌,防备,仇恨,中国农民亲眼见证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残暴杀戮,所以他的内心充斥着对日本人的仇恨。俄国女军官作为中国的拯救者的态度来参与战争,所以她是高傲的。日本小女孩从小接受着日本军统教育的洗脑,所以她充满了对其他民族的冷漠与仇恨。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深受战争的伤害,都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在不断的行走中,在一次又一次涉及生死的瞬间他们又是矛盾的,他们的内心不断地挣扎,不断的受着拷问,纯朴善良的中国人在举起军刀刺向日本小女孩时却始终下不了手,面对日本小女孩掉入沼泽也始终是无法漠视的,这些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包容平静,,友爱。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进就是活下去,走出去,于是他们开始协作,3个人的心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慢慢由愤怒,仇恨归于包容,平静。

三个渺小的人,但却在大兴安岭演绎这三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希望: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电影中很多次把镜头投向太阳,红得发紫的落日就像是对战争就要结束的一种解读,特别是最后他们在紫日的余晖中快乐行走,我们是否可以解读为他们开始向光明走去呢?无论是哪个民族,无论什么信仰,都是向往和平的,都渴望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侵略战争都是该遭到谴责的。这也告诉了我们,无论我们是哪种人,那种理念,只要我们拥有善良,我们都是朋友。

爱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战争更能持久。也许正是这部影片暗含的观点。人性都是共通的,我们不需要战争。看完全片,更能深刻体会到战争的巨大罪恶,就象冯导说的:“什么都能淡化,战争不能。”记住战争并非要记住仇恨,而是要提醒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诊视和平,维护和平,拒绝战争。几千万中国人的死伤,人在战争中种种行为,提醒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审视一个民族的哀痛,不曾参战也不想参战的我们,珍惜和平,永怀建立一个富强国家的民族情怀。

紫日观后感篇六
《紫日 观后感》

《紫日》观后感

2011年11月9日,第二十一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冯小宁执导的中国抗日题材影片《紫日》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电影节主席查克—鲍勒先生在电影节开幕式上说:“《紫日》是本届电影节中我最喜爱的电影。我非常惊讶的是中国导演居然用这么少的投资拍出如此精美的电影。”当电影节最后一天评选揭晓前他又说到:“我认为《紫日》是最有竞争力的。”评选结果出来后,《紫日》获得了最佳影片奖。

没有大场面的特技制作,没有大牌巨星的参演,《紫日》甚至连台词都是那么的少,《紫日》为何如此成功,它到底讲述了什么能把我们仅仅的吸引住,是什么让夏威夷电影节的那些评委心甘情愿的给出“十分”呢?

我认为是„人性‟,赤裸裸的„人性‟。

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来自不同的国度,带着不同的使命,因为同一场战争,他们碰在了一起。一个是对日宣战的苏联女兵娜佳,一个是背负民族仇恨和杀母之仇的中国东北农民杨玉福,还有一个,则是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少女秋叶子。我们可能不会把这样的三个人牵扯到一起,也不会去猜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但是当战争和命运将他们送进一片与外界隔绝的茫茫林海时,我们才会试着去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而„人性‟,就在这片森林中慢慢的显露。

当娜佳为了避免日本俘虏秋叶子给他们的逃亡带来麻烦而让杨玉福去杀掉秋叶子之时,„人性‟就在此时展现出来了,面对秋叶子企求和恐惧的眼神,杨玉福丢掉了手中的刀,然而在他举刀要杀秋叶子时,我们能看到他脑海中浮现的是自己的母亲被日本人杀害的画面,是自己的同胞被日本人无情屠戮的画面。他恨得直咬牙,从他那悲愤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到在他的心里他恨不得将眼前这个日本女子杀之而后快,然而我们亦能看到他对眼前这个被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少女有一丝怜悯。在悲愤与怜悯之间作何选择,这是一个„人性‟的挣扎点,最终他心中的善性使得他丢下了手中的军刀。在画面的穿插中,中国农民善良朴实的人性与日本法西斯完全丧失人性的凶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另一个人性挣扎的点就是秋叶子,在与杨玉福和娜佳相处的过程中,她心里已经明白,他们是好人,自己不能对他们有恶意,然而脑中常浮现出的军国主义教导使她又觉得眼前这两个人就是自己国家的敌人,自己应该将他们杀死。从杨玉福第一次举刀而未杀秋叶子开始直到他们走出林子的过程中,这两种想法都在秋叶子的脑海中挣扎。影片中杨玉福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还是个孩子,怎么弄成这样呢”。伴随秋叶子的哭泣声,顺着杨玉福的这句话,我们也应当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中间的两个场景对比是非常强烈的,一是当秋叶子盯着那把枪时,她眼中露出的凶光会让我们觉得她仿佛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戮者。二是当她看到丛林中的美景时露出那种天真无邪的笑容时,我们会真心的觉得她就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如此这般的更迭交替,在叩问我们心灵的同时,也对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还有一个人性善与恶的碰撞点发生在影片的末尾,战败后的日军采取了大规模自杀行径,秋叶子为了阻止日军屠杀随军老幼,奔跑着呼喊“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在奔跑中他被顽固的日军头目射杀,倒在落日余晖美丽的秋色里。一个是已被善良缓回而重归善良的人性,一边是杀人杀红了眼而疯狂屠戮的泯灭了的人性,随着秋叶子手中的八音盒发出的纯洁的声音,这两种人性的对比又重重的叩击了我们的心灵。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李贺的那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紫字道出了战争的惨烈,而电影中提到的‟紫日„则是因为有了战争硝烟的笼罩。

影片最后出现了一组二战期间各国伤亡人数的数据,中国死亡人数是3500万人,为世界之最,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警示着人们,和平来之不易。

此时又不禁想起,日本现在还在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当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时,当日本东京参事石原慎太郎发出倡议号召国民捐款购买钓鱼岛之时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此挑战和平的行为,是否对得起那些地下沉睡的亡灵。

作者:苦行僧 2012年五月

紫日观后感篇七
《紫日观后感》

1945军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他与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逃进了林区,中途遇见了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患难见真情,这三个不同国籍、性格各异的人一同踏上了求生之路……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不幸被她那群丧心病狂的同胞射杀了。悲痛欲绝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队,为纯真的少女报仇雪恨 。冯小宁导演用《紫日》这部电影再一次让我们回忆起了战争的痛苦,提醒我们和平的可贵。

命运被战争连在一起的三个人的生死经历,揭示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主题: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这一主题贯穿于影片始终。

据说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当银幕上出现日本鬼子拿一个农妇当靶子绑在树上练刺杀,他的儿子被捆在柱子上,眼看自己的母亲被一刀刀杀死而凄厉咆哮的时候,观看电影的小学生们竟出声地笑了,欢快地笑了! 没错,这是多么令人可悲的场景。可能小学生们不理解电影的内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的成年人在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也会有相同的表现。

首先我要说孩子们无罪,因为现在的中国孩子很少能得到关于那场战争的真实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和平的时

间太长了,我们已经渐渐忘记了当年的耻辱、痛苦。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冯导演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吧!虽然现在的社会很和平稳定,但是我们的历史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和平,这是他们用生命争取来的。

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上阵杀敌,但是爱国情怀是坚决不能缺失的。想起前一阵子一直谈论的黄岩岛事件,虽然这只是一块小小的土地,但却表现出一种态度。值得提出的是十八大再次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些大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活动就是不理智的了。这已经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阻挠,而不是促进。真正的爱国不是跟着别人在网上起哄、煽风点火。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坚持国家的政策,相信国家能处理好一些事情。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学会理性地爱国,把爱国的热情转换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紧跟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早日成为有用之材。一个人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才,报国就是一句空话。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时刻准备着担当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而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紫日观后感篇八
《《紫日》观后感

优秀电影之我看

《紫日》观后感

该片是一部以反映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中、日、苏三国人民共求生存为主题的战争片,表现手法新颖、主题深刻。影片用“战”与“和”的强烈对比以及贯穿始终的八音盒阐述了“紫日”的含义: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降临灾难。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带着不同的使命,因为同一场战争碰到了一起。一个是对日宣战的苏联女军人娜佳,一个是死里逃生的东北汉子杨,一个是来自侵略国日本参加挺身队的女学生秋叶子,杨为娜佳等苏联军人所救,因为误入日军营地被日军包围,后突围向北逃亡进入大兴安岭,途中秋叶子又为娜佳和杨俘虏,于是三个来自不同国度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开始了关系复杂而又艰难的森林逃亡历程:杨和娜佳为了逃避日军的搜捕,秋叶子则为了逃避杨和娜佳的控制。 在一望无际的森林里,3个人的心灵不断挣扎,不断受到着拷问。从最开始的猜忌,防备,仇恨,曲解,到后来的融合,包容,平静,友爱,影片用了3个人的内心独白串联起来,从每个人视角阐述了自己对战争和人性的看法。

在看不见硝烟的大兴安岭,影片用唯美壮阔的风景与日本侵略者

的罪行构成强烈对比。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那一望无际、饱含大自然韵致的北国林莽;有着童话般迷人景色的白桦林;闪烁着金色阳光的河流;浸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无不展现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令人神驰心醉。在这里他们明白了,不论怎样人类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解信任,而不是怀疑与仇恨。

然而,当他们走出森林,残酷的战争又重回眼前。铺天盖地吞没绿野生机的火海画面;法西斯刽子手惨绝人寰的暴行。秋叶子也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在“战”与“和”的强烈对比下,影片的主题也得以揭示。

这就是人性,没有任何一个人热爱战争,每一个人都向往着和谐和平的生活,但是,在战争的总体背景之下,敌对双方就是敌我双方,那就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选取大战争背景下的小环境,来表现反战的主体,把三个人困在一起,这样人性的张扬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演绎出来的故事就会真实,表现也就独到新颖了。

反战的主题不一定就是罢战倒戈,反战的主题在每个人的心里,影片中自始至终贯穿的八音盒就是这个象征,音乐是一种符号,但它却可以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甚至唤醒人们的灵魂。在战争的硝烟下,八音盒中动听的旋律带来的不仅是内心的平静,还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飞机大炮下它是那样脆弱不堪,然而它却用最柔美的音符唤醒

人们内心中仅存的一丝和平。

紫日观后感篇九
《紫日观后感(材料)》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却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女孩。为了能从茫茫林区走出去,国籍不同、语言不通的三个人只得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大森林里,他们经历了沼泽、山林大火、猛虎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

这时,传来了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正当他们满怀希望奔向林外时,秋叶子却不幸在一场恐怖的大屠杀中被她的同胞射杀„„

第一次看紫日好像是是2001年,家里刚刚装了宽带,在线观看的,第一次看了就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杨玉福,这个从日寇屠杀中侥幸逃生的中国汉子,,一边是自己母亲死于日本人的刺刀下,一边是面对犹如杀母仇人的日本女孩-秋叶子,既是恨之入骨又是于心不忍,她毕竟是个孩子,战争毕竟不是由她爆发;最后迫于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怜惜,杨留住了秋叶子的性命,并且当她为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对付大自然的考验。

秋叶子,一个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少女。秋叶子刚开始为了保命假装无力抵抗,任人摆布,到中途诡计多端想报仇,这个日本女孩是非常聪明的,但是最后,在中国人杨玉福的宽恕与对生命的尊重的感染下,这个诡计多端一心想杀死中苏两人的日本姑娘彻底改变了帝国主义给她带来的毒害影响,真正和中苏两人建立起了敌战国的友谊,并且在后来救过中苏两人的命。

娜佳,一个饱经战争创伤无私善良的苏联女兵。娜佳的家园和自己的儿子就是被日军飞机炸毁的,所以娜佳对日本人同样恨的咬牙切齿,娜佳多次要杨玉福杀死秋叶子,可每次杨玉福都于心不忍,毕竟她是一条生命,毕竟她还是不愿意战争。在民族的成很和个人的友谊之间,娜佳还是接受了这个聪明的日本女孩。

《紫日》除了揭露战争的残忍,更揭露了人性的本质,3个人走在一起,对于敌对国,本是恨之入骨的,回想自己的亲人就死于面前这个人的同胞,恨不得喝她的血吃她的肉,但是人性本质是善良的,看着这个无辜的生命,杨玉福实在下不了手。

所谓患难见真情,3个人各有各的特长和本事,少了任何一个人其他的人都不要想活着走出这片原始森林。

片中有个场景很精彩,娜佳的干粮袋很紧张了,如果是两个人的话,节约点吃,也许还走的出去,如果是3个人,谁也不要活着走出这片森林,加上日本人与中苏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杀死秋叶子保全我们两个人走出森林是绝对的选择。 娜佳把刀给了中国男人杨玉福,杨玉福开始下不了手,但想到了日本人活活刺死自己母亲的情景,看着面前这个日本女孩子,杨玉福就像一头野兽红着眼拿着刀走到秋叶子面前,这个时候的秋叶子已经恐惧万分,随时等死了,可就在刀挥起的时候,杨玉福于心不忍了.....

正是因为杨玉福这一刀的于心不忍,才让他们走出了森林。娜佳刚开始怪中国男人心软不杀秋叶子,但是后来娜佳也对这个“仇人”改变了看法。

秋叶子,当秋叶子亲看看到自己男朋友坠机身亡的时候,她对帝国主义彻底绝望了,秋叶子的感受是最复杂的,一边是帝国主义发疯般的杀戮,一边是看着敌对国人丧失亲人的绝望,她也觉得自己的国民罪孽深重,对不起面前的两个敌对国人,但是可悲的是,秋叶子最后死于自己的同胞,留下了那个最宝贵的八音盒不倒翁.....

50多年后,当杨玉环拿着这个八音盒不倒翁的时候,回忆起了50多年前的那一幕一幕.......

昨天晚上在看了《紫日》后,再一次感受了心情的激情澎湃,其中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

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和娜加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这体现在作品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

《紫日》对秋叶子这个日本人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

冯导在影片中刻意刻画了好几个片段,大肆渲染了这种可怕的思想,尤其是片尾那些已经知道战败的军民自相杀戮的片段——他们丧心病狂了吗?他们在互相杀戮时还要彬彬有理的说一声“对不起了”!这个片段中,日本军官悲痛欲绝地说战败了,这是亡国灭种的奇耻大辱……这应该就是日本人内心深处比较切合实际的想法。这种思想无疑也深深地烙在秋叶子的精神深处!

被俘伊始,她就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将“敌人”引入了雷区,而就是在三个人已经成为患难朋友,她受到最大程度的呵护之后,她在白桦林中依然想要夺下机枪,同时她始终在带领他们往军营的方向走,理由只有一个:你们是好人,就算做了俘虏也不会有事的,因为我是日本人,我会让他们放了你们。直到最后当她拿枪抵住杨的胸膛时,她仍然顽固地保留这种意识!直到听到电台里用日语宣告日本投降后,她才彻底放弃了抵抗。

这种可怕的复杂的民族情感在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确让我们感到气愤、可怕,但我们镇静下来想想,是否应该想到“耻辱”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想到“敬佩”这个词?为自己的民族从1931.9.18-1945甚至至今对日本的暧昧态度感到耻辱,为日本民族的这种可怕的精神感到敬佩?虽然他们遵循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们却连基本的民族尊严都没有保留呀!!!!!

在这部电影中,最痛苦的也许是娜加——杨和秋叶子最起码还有共同的语言可以在争吵和闲聊中发泄自己的苦痛,而她呢?却只能把丧子之痛深深埋在心中。

紫日观后感篇十
《紫日观后感》

中华民族精神 (论 文)

《紫日》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单位 艺术学院

姓 名 周明飞

学 号 201030924028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摄 影

指导教师 ___ 陈金龙

《紫日》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曾经在想,如果日本不侵华,清军不入关,婆媳关系好,中国人还能看什么电视剧。抗日胜利六十多年后,抗日片还是如此的流行,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剧情也变得天马行空,飞檐走壁,手撕鬼子也司空见惯了。丝毫没有表现出中国人民的高尚气节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不过在泛泛众片中,也出现过很多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黄河绝恋》《红河谷》《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等等。

《紫日》是一部特殊的坑日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坑日尾声。讲述了杨玉福,娜迦,秋叶子三人在大兴安岭里发生的故事。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揭露了日本侵华的惨绝人寰的事实,还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一个侥幸躲过子弹而获生的中国普通老百姓,表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

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日军杀害。悲愤的杨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匪徒,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电影的开始杨玉福被日本人拉去屠杀的时候,侥幸存活下来,但是他却倔强的站了起来,这不仅有不怕死的精神,还有倔强,不屈服,不愿苟且的精神,杨玉福只是一个普通的河北老百姓,但是河北却是一个我们华夏神州历史的发源地,韩愈《送董邵南序》中有一句话: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在这块土地上,自古英雄辈出,有"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有刺配沧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林冲,有血染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谱写了一首首悲壮的史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担落在了杨玉福身上。

杨玉福是一个不爱表达,忠厚老实,却又外粗内秀,他温和的外表下有着韧劲,和反抗精神,这些性格都是河北人特有的性格,这也

是在几千年历史演变中积淀下来的。河北处于内关的边缘地带,直接面对这关外,是少数民族逐鹿中原的必经之地,他们经受了比其他地区更多的苦难,所以,他们温和的表面下有一颗很强的反抗的心。电影的开始,是杨玉福拿着秋叶子的八音盒,这个八音盒已经在他手里有五十个年头了,可以想象他对那时生死相依之人的感情。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情,一个有情的人才是一个丰富的人,是一个值得去爱的人。我们中华儿女就很注重情义这个词,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

秋叶子带领着他们走出林子的时候,带进了一片雷区,想借此逃脱,结果炸死了一个俄罗斯人,于是娜迦就让杨玉福杀了秋叶子,在心怀国仇家恨的杨玉福那里,他没有手起刀落,干脆利落的处置这个日本人。他在挣扎,在纠结,因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杨玉福拿起刀时想起了他年迈的老母亲,那个绑在柱子上被日本兵活活挑死的倔强的老太太。当一个日本兵出列准备刺杀的时候,杨玉福还在纳闷,问出:你们要干什么?我们什么都没干啊,我们都是老百姓这类的话。他们善良的根本不知道侵华日本人杀中国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反应过来的杨玉福竭斯底里的喊叫,怒骂,让日本人朝着自己来,放过自己的母亲,在生死面前,考虑的是自己的母亲,而没有顾忌自己的安慰,这是孝道,中国人最浓郁的一种感情,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一个重孝道的民族是一个有道义的民族,是一个有人文关怀的民族。血缘是维系家族的纽带,孝悌是巩固家庭的精神。一个崇尚孝悌的国家与民族,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集体,孝悌是民族之魂。 子还曰过: “爱

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不慢于人,不恶于人的人是多么值得去爱的人呀。 孝在孔子那里仅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后来,曾子将孝发展成了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在独尊儒术的中国古代,仁义忠信礼是人们信封的道义。当然,现在中国人也传承了这些理念,并且都得到了弘扬和发展。

秋叶子在持刀的杨玉福面前惊恐万分,她也不理解为什么杨如此痛苦,后来,不忍心下手的杨玉福打算让秋叶子自生自灭,但是行到中途,有折返回去,割断了捆绑着秋叶子的绳子,带着她一起上路了。他也明白,那些干粮只够两个人吃也许才能活着走出林子,但是他还是义无返顾的带上了一个仇恨这的日本人。这说明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宽恕了这个日本人,把很多不快都忍了。说到忍字,可以说中国就有一种文化,叫忍文化,忍拆开来写就是心头上一把刀,这就意味着痛,还不是一般的痛,有个成语叫心如刀绞,但是如果你一旦顶住了这份痛,那确实会被人刮目相看,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中国人的忍,恐怕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这都和中国历史、文化、甚至地理环境有关的。有个成语叫唾面自干,这恐怕是忍到极致了,因为擦掉别人吐在你脸上的唾液也算对人家的不恭敬,那就等着自己干吧。一个人越能忍,说明这个人内心越强大,越王勾践隐忍多年,重于圆了自己复国梦,司马迁隐忍多年,用笔饱蘸历史之墨水,书写华夏五千年。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忍耐处世术。忍一时风平浪静,小不忍则乱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鸡毛信观后感350

下一篇: 鸡毛信观后感

最新成考报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集合3篇
  •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范文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三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九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