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法门之光》开幕式演出观后感

编辑:huangtingt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05    阅读:

  《法门之光》开幕式演出观后感

  看了“法门之光”开幕式演出,当时就想起2015年女众部安居之后的联欢演出,那台演出是我们学僧自己准备,所有的节目都是根据佛经、律典中的佛教故事演绎,既将深奥的佛理以生动的表演诠释,又令观众在开心的笑声后能体味法益。虽然准备的时间短,学僧们多数没受过专业表演训练,舞台很简陋,道具很朴实,但那一场演出是真正喻佛法于艺术的教益,让我至今常常忆起。

  而昨晚的演出,场面挺大,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都挺先进,但除了开始时是男众部和女众部法师精心准备的佛教节目外,其他整场都是儒家、道家的文化演出,茶艺、武术、时尚、诗经等等,连开场之前的短片也是儒家思想的文字和歌曲。如果一个不知情的人偶入会场可能会以为这是一场国学演出,而不知其实演出主题是“不忘初心”。

  依我个人感觉,以“不忘初心”为主题的佛教演出,本来是可以紧紧地围绕这一主线,演绎得很感人,能达到弘法效果的。本可以效仿古德,不放过一切机会,以水月道场,做烟花佛事,例如,演出前场内可播放佛学院的宣传片或是院歌,可将佛经中的经典语句循环播放(佛教中围绕“不忘初心”的语句很多);演出的节目也应紧扣“不忘初心”主题:例如,几个小和尚表演手语“跪羊图”,宣扬不忘四重恩,那种童稚的感情最能打动人;以出家的故事来代替“成人礼”节目,女众部就曾演过一个小品《大丈夫说出家就出家》,若细部再认真琢磨一下,教化的效果定能令人好乐出家;演绎“目连救母”表现至高的孝道也比朗诵几首《孝经》感人;以僧众的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僧人们持戒、惜福……古有《牟子理惑论》论述佛教剃发毁形、救度众生是至上之孝,而今在佛教自己的道场却没将这一主题表现出来,可惜。

  当然我也看到台前幕后工作人员顶着酷暑的辛苦,但正是因为付出了劳动,若没收到相应回报从世间法来说更可惜,所以才认真思考怎样表现才能发挥一场文艺演出最大的弘法效果。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文艺宣传是党的喉舌,可见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佛教中人也可借鉴,弘法是僧人的家务,我们如何能利用现代化的文艺宣传方式,最大限度地弘扬佛法,值得认真思索。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集合3篇
  •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范文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三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九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