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观后感 >

驴得水观后感范文

编辑:huangtingting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9    阅读: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招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分享驴得水观后感,欢迎参考!

  驴得水观后感

  今天看了开心麻花出品的《驴得水》,本来以为是一部喜剧,结果发现是一部悲喜剧,甚至是荒诞剧,背后的意义深的让我看不到底,看完后觉得心情很沉重。

  我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主角配角少到这样的程度,别的电影人再少也会有很多人的背景板,可这个发生在山区小学,还是1942年的三民小学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真是让人觉得有笑有泪,却又让人觉得哭不出来。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三民小学,这所小学是在山沟沟里的一所贫困小学,这个学校包括校长一共只有四名教师,但在民国的教育部中却记载有第五名教师,第五名教师是谁呢?为了能更好的建设学校,也有学校几名教师的私心在内,他们让一头黑驴“得水”当了第五名教师,吃了空饷。这头勤勤恳恳为他们拉水的黑驴就成了学校的第五位教师“吕得水”,教育部的官员下来检查,他们就说吕得水老师去给学生补课了,直到电影开头说的教育部的第三次检查,一定要找到吕得水老师,使他们不得不挖空心思找人代替,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悲喜交加的故事。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曾给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喜剧是把无用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悲剧则是把有用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以前我不懂,今天看了《驴得水》后,我却仿佛理解了些许,这样沉重的东西,如果不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人们,那又该用什么方法呢?

  总之,语言匮乏的我,无法表达出我此时的心情,但有一点,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这部电影,也许,你能把我想说的话告诉我。

  驴得水观后感

  电影《驴得水》是由开心麻花出品,于2016年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它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话剧,讲述了民国时期,在一处偏远地区,一群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老师由于资金短缺,将一头驴谎报为老师冒领薪水从而引发的故事。该片一经上映,在国内大受好评,豆瓣上的评分也停留在了8.3分,是当年国产电影中的最高分。

  整部电影用一个喜剧的外壳包裹了一个悲剧的实质性内核,对于当时的体制和人性都进行了较为彻底地讽刺,使观众在欢笑之余不免产生一定感伤的情绪。由于是一部由话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驴得水》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话剧的影子,整部电影对于诸多电影元素的使用出现了一种机械性的特征,没有通过生动的镜头语言来展开电影叙述,这也导致了在观影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在看话剧的感觉。不可否认,话剧改编电影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的创作形式,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两者之间的转换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导演需要加以考虑的重点。

  1.场景画面的设置

  话剧在电影未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数千年,长期的发展使得话剧形成了一种“舞台性”的核心特征。而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出现也逐渐打破了原有的情况,这种可以用光影的手段记录下一个又一个镜头的艺术形式,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也逐渐拥有了自身“生活化”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完成一部优秀的话剧改编电影,就必须要在“舞台性”和“生活化”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使整部电影更为充实。

  在《驴得水》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近景和中景的镜头来讲述故事,只有少量的远景镜头和空镜头,被用来进行不同场景之间的切换,这使得整部电影并未产生一定由镜头形成的蒙太奇效果。电影从几个老师之间的对话展开,大量台词上的包袱使得镜头的重要性被削弱,画面的叙事性作用被降到了次位。与此同时,画面中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元素,如写满字的黑板,透进阳光的窗户以及一望无垠的草原,想要达到一种电影“生活化”的状态,但实际上,这种场景的设置只是凸显出话剧架空环境的特征,并没有展现出电影的真实性。在这种基础上,整部电影的画面就略显平淡,没有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

  2.叙事结构的转变

  对于一部话剧而言,必须要遵循着戏剧的“三一律”的结构形式,通过严谨的结构和情节来组织整个故事,整条故事线以单一的线性叙述为主,需要对于矛盾进行集中统一的展现。而与此不同的是,电影则在叙事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处于时空上的自由,电影可以不再遵循原有的线性叙述模式,可以根据导演的构思,设置多条故事线来加以叙述。除此之外,电影也不在需要更多集中的冲突来展现故事核心思想,而是可以通过镜头的衔接转换,挖掘事物内在的矛盾冲突,从而表达出整部电影的中心思想。

  《驴得水》整体的叙事结构仍然保留了原有话剧的模式,然而这种出于维持话剧原有结构的方式,使得整部电影少了许多电影该有的叙事风格,观众跟随着剧情的发展,对于大量令人措手不及的人物性格态度转变,感到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剧中“裴魁山”、“周铁男”等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下突然变换起自己在之前牢固树立的人物形象,使得整个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于人物有一定的破碎感。不仅如此,设置这样的叙事结构,如特派员的两次来访,透过台词上的对白,使得都让整部电影有了更多话剧的意味,这样的叙事结构,使得这部作品在进行话剧到电影的转变时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3.台词的转换

  话剧的台词多以对话性为主,更多的是描述不同任务之间的对话,以此来带动整部剧剧情的延续,而电影的台词则更为多元,通过不同类型的台词,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能够被塑造得更加立体,更加充实。

  话剧版的《驴得水》在台词上使用大量的喜剧包袱,充斥着大量的笑点,这主要是出于话剧形式的考量,需要通过台词来带动观众。而到了电影版的《驴得水》中,这种风格的台词形式被保留了下来,大量具有浓厚舞台腔的台词被应用到了电影当中,高密度的台词布置也使得电影有了更多话剧的感觉。诸如“人之所以有些人成为了好人圣人,而有些人成为了小人粗人,就是因为有的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些人没有这个机会”这样的句子,就是在电影中被使用了的,充满了舞台风格的台词。

  对于话剧改编电影,实际上就是对原有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创作者需要在过程中对于原有的话剧形式进行一定的设计,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要突破话剧在舞台、叙事、台词这些方面的限制,要通过大量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剧情和人物的内心,由此推动故事的发展。对于整体的故事,不能强调原有的舞台化,而是更多地将其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故事生活性质的特征。只有这样,整部电影才能够不受原作话剧的束缚,真正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

  驴得水观后感

  任素汐演的女老师赵一曼对上门来的铁匠老婆说:“你丈夫在我这里,就是一个牲口。”

  那一刻,前半段恣意狂欢、肉色明亮的台词快意,忽然蒙上忧伤。

  这是对一群人的脆弱戟卫和独自担当。“你就是太单纯,以至于你什么都知道。”追求她的男老师董魁山这么说过。我同意。

  美人计是合谋,也是她的人情练达至极的领悟力、她的直率至极的生活方式和她的单纯至极的教育理想的主动糅合。扛下这一切的却是她,只有她。(佳佳仙气而虚幻,就像鲁迅小说结尾一个明亮的花环)

  这样肉色至极的台词,却是羊脂球般救赎的开始,是接近《悲惨世界》里艾潘妮的自燃般的性命守护。

  有人说,这剧看得太沉重,出来难受。

  总有人要做殉道者和零余者,奔赴性情和理想而去的女人更是。而且,难受永远不是单向的,一己的。

  这群在现实中推进理想者们,他们的尊严,需要周全,这句话被逼出来了,这句话粗糙而锋利。

  粗糙得符合前半段的下半身逻辑,铁匠老婆不是需要真相吗?给你一句的粗糙而兜底掏的话,回去这对夫妇还能搬转自家局面。

  兜底出的话,锋利如同手术刀,这个需要不断突破底线来圆转的谎言,太需要逆转,如同儒雅的校长拨冗去痛所坚信的“我相信你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没有变”,有一个人肯担当面对这一步步陷落的粗鄙。赵一曼的这句话,来得多是时候!就像江一燕在《南京,南京》里率先举起的那只圣洁如火种的手。

  赵一曼的这句粗糙而锋利的话,也是对这种“做大事不拘小节”的推进方式提早亮出的一记耳光,如同早就打在男老师董魁山脸上的痛楚。

  可惜了荒凉乡村里的那些美好月夜。

  “我要美丽的衣裳,为你贴花黄。这夜色太紧张,时间太漫长,我的情郎,你在何方。眼看天亮……”

  何谓懂得她,爱她?男人的爱必然与女人的身躯捆缚。赵一曼的这句话,终于在知识分子男人董魁山心上戳下一个幻灭的窟窿。

  这样决绝,也是对淳朴本色的铁匠的利刃相向。那支从灰扑扑铁匠怀里掏出来的钢笔,重重地丢在桌子上。赵一曼捡起它,像捡起一朵冷却萎缩的山野草花。她曾经自然而然、情不自禁地对草花盘膝缠怀。就像佳佳清泉般的心照出过“铁匠只是外表脏,他要是洗洗,比你们谁都干净”,可惜“牲口”论一出,他就被利刃深伤而改朝此方向复仇了。

  导演周申说:你只给他知识,而不给他信仰,比只给知识还可怕。

  我来再续一句:赵一曼,你只给他身体,而不给他爱情,比只给身体还可怕。

  当赵一曼在铁匠听不到的地方轻轻地说“对不住”的时候,你不知道是该怜惜她的坚强还是该怜惜铁匠的小心灵,或者是铁匠老婆的巨大无辜,又或者是怜惜董魁山难言的自哀,或者怜惜校长助推的悔意,或者怜惜佳佳问铁男“什么是搞破鞋”时的道德帝们的纯真大眼……

  没有一个灵魂可以幸免这样的利刃兜转。

  仿佛看见她站在温州的河岸边,刚刚千里寻夫至此地。她撑一把布伞,与他告别。此别,念去去千里烟波从此天涯陌路。已别之后,最后一笔稿费飞至、赠别此生: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仿佛看见温柔的杀手,看见罂的情人,看见欲语还休扭头走的缱绻与决绝。

  你怎么接她的招?

  怎么接,都是两败俱伤。

  几十年后他殷殷地写信去,她和夏志清说起过一次:“后来来过许多信,我要是回信势必‘出恶声’”。

  你看,先说狠话的人,必定是受伤最深的一方,也是最晚可能愈合的那个。

  赵一曼的这把利刃,伤的最深的人,还是她自己!她无法愈合,放弃治疗。

  连同只是从一旁远远地看着她的故事的你,也手足无措、百口莫辩、无药可解。

  让人看得难受的剧,对我而言是好剧。把恣睢的一面剥开来给你看,那是他待现实最真诚的方式;把五味八方摆给你、让你起风涌云,那是他待你最温柔的方式。

  进剧场前,心平如镜,现实中各种大戏早就看饱。进剧场,无非就是静坐其间,再反刍一盘端到你面前的种种微缩仿真的荒诞滋味,为柔情蜜意焕发的瞬间暂时沉醉,为与无缝对接俗世流行情境的黑色幽默高赞智商。出来时,能摸到刚刚在其间起皱的感觉,能摸到死水微澜的感觉,于是仿佛被熨过了一般,变得平整光滑。没有你——赵一曼,没有你——《活着》、《蒋公的面子》、《驴得水》,世界怎么温柔得起来。

  话剧的优雅和粗俗的界限在哪里?身心俱柔,灵肉俱欢,是观剧者如我之酷爱之追求之意外。

  《驴得水》就是这样的美好沉沦。

  • ·驴得水观后感(2019-02-20)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集合3篇
  •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完整版范文三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观后感三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九篇
  • 廉洁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