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形容美玉的词语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0    阅读: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一
《描写玉的词语》

描写玉的词语 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 家家抱荆山之玉,人人握灵蛇之珠。

藏玉显真情,佩玉升情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无阳不看玉,月下美人多。

太平盛世玉生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丰年玉、荒年谷,无瑕胜美玉,化干戈为玉帛,莱霞倚玉树,玉貌花容,玉石俱焚,玉洁冰清,玉波静海,玉鱼之敛,玉皇大帝,玉姜避难,玉燕投怀,玉扇之报,玉昆金友,玉人吹萧,玉粒桂薪,玉川之奴,玉润珠圆,玉马白驹,玉山自倒,玉马朝周,玉石难分,玉山将崩,玉田娶妇,玉关人老,玉后无当,玉斧修月,玉石之美也,玉不琢不成器,金吊珠玉,金题玉嫂,金玉货赂,金科玉律,金玉良言,金相玉质,金玉满堂,金声玉振,金校玉叶,金口玉言,金马玉堂,金浆玉醒,金童玉女,冰壶玉尺,冰肌玉骨,冰清玉润,君子必佩玉,洁身如玉,亭亭玉立,温润如玉,守身如玉,以色辨玉,堆金砌玉,抛砖引玉,浑金瑛玉,琼浆玉液,东方玉文化,珠玉溅雾,清脆如玉,良金美玉,良玉不豫,白玉为皇,昆山之玉,昆山片玉,白玉楼成,伯雍种玉,出玉生金,大宋玉音,饭玉炊桂,封金刊玉,赴召玉楼,改步改玉,怀珠抱玉,兰摧玉折,兰田生玉,佩玉晏鸣,窃玉偷香,求玉索剑,精金良玉,象等玉杯,不吝金玉,萧史弄玉,以玉抵鹊,切玉断金,如花似玉,蝇粪点玉,投瓜报玉,候服玉食,葬玉埋香,芝兰玉树,钟山之玉,紫玉成'烟,美如冠玉,炫玉贸石,珠玉在侧,珠磐玉敦,被褐怀玉,夏玉敲金,琼枝玉叶,琼楼玉宇,喷金吐玉,怜香惜玉,香消玉硕,飞珠溅玉,玉树临风,美玉如斯。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二
《描写玉的词语》

描写玉的词语

三尺玉[拼音]:sān chǐ yù

1.喻剑。

东西玉[拼音]:dōng xī yù

1.原指玉酒杯。代指酒。

丰年玉[拼音]:fēng nián yù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

玉,稚恭为荒年谷。"

刘孝标......

丰年玉荒年谷[拼音]:fēng nián yù huā

ng nián gǔ

比喻有用的人才。

乃玉乃金[拼音]:nǎi yù nǎ

i jīn

乃:是。语言像金玉一样。形容文辞优美。

乌玉玦[拼音]:wū y

ù juã

1.墨的别名。

九华玉[拼音]:jiǔ huá y

ù 1.

绚丽多采的玉石。

乱琼碎玉[拼音]:luàn qiïng suì yù

指雪花。

仙姿玉貌[拼音]:xiān zī yù mào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

以玉抵乌[拼音]:yǐ yù dǐ wū

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同“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拼音]:yǐ yù dǐ quâ

抵,抛掷。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

伯玉知非[拼音]:bï yù zhī fēi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似玉如花[拼音]:sì yù rú huā

似:似乎,好像。像美玉和鲜花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美艳。

八珍玉食[拼音]:bā zhēn yù shí

泛指精美的肴馔。

冰壶玉尺[拼音]:bīng hú yù chǐ

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冰清玉粹[拼音]:bīng qīng yù cuì

比喻德行高洁。

冲激玉[拼音]:chōng jī yù

1.即冲龙玉。鼻神。

冷暖玉[拼音]:lěng nuǎn yù

1.传说中冬温夏冷的玉棋子。

击玉敲金[拼音]:jī yù qiāo jīn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切玉[拼音]:qiē yù

1.割玉。形容刀剑锋利。 2.切开的玉。形容洁白。

切玉刀[拼音]:qiē yù dāo

1.宝刀名。即昆吾刀。 2.喻利器。

劈破玉[拼音]:pī pî yù 1.民间曲调名。流行于明代中叶以后。一般为九句五十一字。与《挂枝儿》相似,仅末尾

......

劚山觅玉[拼音]:zhú shān mì yù

比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含玉[拼音]:hán yù

1.蕴藏着宝玉。 2.形容颜色洁白如玉

和玉[拼音]:hã yù

1.卞和之玉。喻稀世之宝。 2.卞和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咳珠唾玉[拼音]:kã zhū tuî yù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哀玉[拼音]:āi yù

1.指如玉声凄清的音响。 2.比喻诗文的清妙。

唾玉[拼音]:tuî yù

1.口吐珠玉。形容工于诗文。

唾玉钩银[拼音]:tuî yù gōu yín 唾:出言;钩银:形容字的笔划刚劲有力。字如银钩,出言如美玉。用作对他人书

法诗文的......

喷玉[拼音]:pēn yù

1.(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谓马势雄猛。

2.借喻人才智不凡。

喷珠吐玉[拼音]:pēn zhū tǔ yù

嘴里喷吐出珍珠美

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喷珠噀玉[拼音]:pēn zhū xùn yù

口中喷出珠

玉。形容口齿伶俐,文辞优美。

噀玉喷珠[拼音]:xùn yù pēn zhū

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

埋玉[拼音]:mái yù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

天公玉戏[拼音]:tiān gōng yù xì

1.称下雪。

守身若玉[拼音]:shǒu shēn ruî yù

保持节操,象玉

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同“守身如玉”。

头玉[拼音]:tïu yù

1.

如美玉一般的头骨。

夷玉[拼音]:yí yù

1.

美玉之一种。

封金刊玉[拼音]:fēng jīn kān yù

1.

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屑玉[拼音]:xiâ yù

1.碾碎玉

石。多指仙家屑玉为食。

尺玉[拼音]:chǐ yù 1.直径一尺的宝玉。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

:"魏田父有......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三
《还怕词穷吗?形容玉的词语和句子!》

还怕词穷吗?形容玉的词语和句子! (文章摘自:中国和田玉爱好者联盟,微信平台号:zghtyahzlm)

人们对玉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玉的美丽所致,这样的情愫,还来源于中国悠久灿烂的玉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影响熏陶。玉石的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的众多艺术品中,制作之作认真莫过于玉器;美轮美奂、历尽沧桑而光彩不改者,莫过于玉器。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之风历史不衰,玉在世人心目中有着无比美好的形象、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

在中国历史的悠悠进程中,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丰富和完善过程中,人们提炼、创造、产生了许多玉有关的词汇、成语、语句和诗编,来表达人们对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重。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凡是用玉来形容人、事、物、理,都是美好的;用玉组成的词,都是褒义词,没有贬义的词句。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基础的,中国人爱玉之风决不是偶然的。现汇集一些常见的、与玉相关的成语,词句,诗赋等,以供大家欣赏:

以玉喻人喻情

亭亭玉立,玉貌花容,玉洁冰清,温润如玉,怀珠抱玉,如花似玉,美如冠玉,洁身如玉,金相玉质,美玉无瑕,玉昆金友,金声玉振,香消玉殒,金口玉言,金枝玉叶,金童玉女,怜香惜玉,精金良玉,金麒玉麟,金龙玉凤,冰心玉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以玉喻事喻物

玉润珠圆,玉斧修月,金帛玉珠,玉粒桂薪,金科玉律,兰摧玉折,金铸玉雕,玉马朝周,出玉生金,白玉楼成,金凤玉露,玉燕投怀,投瓜报玉,切玉断金,灵壁护主,玉女香车,金波玉液,金龟玉兔,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

以玉喻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抛砖引玉,改步改玉,化干戈为玉帛,玉为石,宁为玉碎,不为瓦金;荒年谷,丰年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鉴玉显学识,藏玉见真情,佩玉升情操。

以玉喻景

琼楼玉宇,金玉满堂,金马玉堂,玉树临风,喷珠溅玉,金山玉海,玉海碧波,蓝田玉暖,紫玉生烟,瑶席玉宫,翠惟玉账,碧玉生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赞玉、形容玉的词语、诗句和诗篇美不胜收,可以说还有很多,愿大家的引玉之举,能引出更多的金玉良言。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四
《浅析“玉”词语的使用及文化内涵》

浅析“玉”词语的使用及文化内涵

王雪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密不可分。我国的汉字属表意文字,其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玉集天地之精华,山川之灵气,象征着权力、地位、财富;代表着美好、吉祥、高尚的品德。因而“玉”字及带“玉”的词语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被广泛应用,从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与玉有关的美称词语、敬称词语、象征词语,形象的表达了词语所要表现的内容,影响和推动了汉语语言的发展。这些词语的形成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提高了汉语的表达效果。从它们的被广泛使用中进而可以窥出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

关键字:语言;玉 ;词语;文化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以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工具,文字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发明的。《现代汉语词典》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的文化几乎是无所不包的,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因而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还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唯一的凭借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联系的一部分。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有着该民族悠久而多姿多彩的文化历史深深的印记。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属于表意文字系统。所谓表意文字,是不直接表示文字读音,而是用特定的书写符号来表现语义。汉字“因形示义”,正是从语义着眼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具特殊性的一种文字,由于它的表意性,它与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每一个字都代表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它往往是对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态、古人思想发展状态的吸精抽髓式的精确描摹和记录。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下的精华,是中国文明历史传承的活化石。

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钟鼎文,这两种古文字中均有“玉”字。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有这样的解释:“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1] “玉”是一个象形字,古人用玉象征万物。许慎以他对玉的了解,提出了玉有五德的说法。这五德不仅包括了玉的质地、颜色、声音、雕饰等内涵,同时也包括了人的品质。

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玉便作为美好、神圣、贵重和祥瑞的珍宝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对玉的崇拜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历数千年而不衰。汉字中就有大量是以玉为意符的。玉以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对汉语“玉”语言的形成与丰富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玉”词语的解构和分析也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斑。

一、使用形式

(一)用于美称的词语

1.月亮:“玉宫”、“玉盘”“玉鉴”“玉蟾”“玉娇”“玉弓”“玉腰”,月亮里的“玉兔”;

2.居住之所:神仙居所叫“玉虚宫”,神秘的天界是“玉宇”,“玉宇琼楼”“琼台玉阁”“玉楼金阙”,闺房称为“玉闺”;

3.雪:“玉花”“玉絮”“玉蝶”“玉鸾”“玉龙”“玉妃”

4.乐器、声音:“玉笛”“玉箫”“玉笙”“玉琴”,“金声玉振”“珠圆玉润”

5.文字:“字字珠玑”“玄圃积玉”“戛玉敲冰”“金相玉质”;

6.美味:“琼浆玉液”、“神仙玉浆”“玉膏”“玉脂”“玉醴”“玉屑”

7.人美:“玉容”“玉颜”“玉容花貌”“如花似玉”“仙姿玉色”“粉妆玉琢”“面如冠玉”“玉肤雪貌”“璨然若玉”“玉树临风”“亭亭玉立”“玉体纤柔”“香肌玉润”“冰凝玉洁”“冰肌玉骨”“冰姿玉质”

8.死:女孩子的死为“香消玉殒”“玉碎花销”“玉碎珠沉”;少年文人的死为“玉楼赴召”、“兰摧玉折”

9.与女子相关的:女子肌肤娇嫩,如“香软玉嫩”“香肌玉体”“软玉温香”;美女,如“玉环”“玉簪”“玉搔头”;女子的照片“玉照”;

10.书、印:汉字字典《玉篇》,帝王封诰的文书叫“玉册”,印信是“玉玺”。

11.名字:人名,如三国时代的周瑜,字公瑾,还有刘璋、刘琮、诸葛瑾、蔡琰、陈琳等;《红楼梦》中,和贾宝玉同辈的兄弟取名都从“玉”字旁,如琏、珍、珠、环、瑞;清代著名音韵学家段玉裁、现代文化名人南怀瑾;普通人的名字,如祥玉、景玉、清玉、漱玉、曼玉、碧玉、玉英、玉莲、玉山;地名,如甘肃有玉门市,河北有玉田县,广西有玉林市,云南有玉溪市,青海有玉树藏族自治州,贵州有玉屏侗族自治县,北京有玉泉山;植物名,如玉米、玉竹,槐树花有“玉树”之称,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

还有很多,如对他人兄弟美称为“玉昆金友”,对别人的子弟美称为“芝兰玉树”;祝颂语“玉燕投怀”;成人之美专门的词语“玉成”;茶叶称为“玉爪”,豆芽称为“玉髯”,酒为“玉友”,柑橘为“玉果”;人的心说成“玉房”,嘴说成“玉池”,这里不再一一分类。

(二)用于象征的词语

1.高尚纯洁的道德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冰壶玉衔”“冰壶玉尺”“精金良玉”、“金玉其质”“守身如玉”“松贞玉刚”“璞玉浑金”“冰清玉洁”“被褐怀玉”“玉界尺”“玉壶”“玉立”

2.人才、才华:“玉笋”“握瑜怀瑾”

3.富贵:“堆金积玉”“金玉满堂”“锦衣玉食”

4.真命天子:“玉玺”

5.和平:“化干戈为玉帛”

(三)用于敬称的词语

1.权威:“金口玉言”“金科玉律”

2.皇族后裔:“金枝玉叶”

3.天地神:“玉帝”、“玉皇大帝”“玉皇”;

4.女性书信:“玉音”“玉札”“玉,”请受信人展阅书信为“玉展”;

5.人的行止:“玉趾”、“玉步”

6.男、女:“璋”、“瓦”

还有称君王所赐为“玉赐”;道教的最高境界称之为“玉清官”;旧时对他人之女敬称为“玉女”;称人身体的敬称“玉体”(犹言“贵体”);称人容貌的敬辞有“玉面”、“玉貌”,不再一一举例。

二、文化内涵

(一)祭祀、祈福、宗教崇拜,人神沟通

上述分类中的美称词语中有“琼浆玉液”一词。“琼”就有美玉的意思,词典上对这个词的解释是“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这个词的出处是:汉·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战国楚·宋玉《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所谓“琼浆玉液”、“神仙玉浆”、“玉膏”、“玉脂”、“玉醴”、“玉屑”等等,都是指可食用的玉制品。这些词的背后与人们对玉的宗教崇拜等有很深的内涵。

玉最初是被人们混同石器的,作为生产工具被大规模使用。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和铁取代了石器,人们逐渐放弃了玉作为生产工具的用途,而玉石的美丽色彩、温润光泽吸引了原始初民的注意力。正像他们无法解释闪电雷鸣便在脑海中创造出一个雷公电母一样,无法解释的玉石的美丽使他们将玉视为自然界的神奇产物而顶礼膜拜,认为玉可以与天地鬼神沟通,是通灵之物。人们认为玉是精灵、灵物等神秘化的超越自然的神的载体,于是成为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人通过拜神获得精灵的保佑,袪除灾难。这是一种精灵崇拜或玉崇拜,但还不是宗教,或者可以认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土著原始宗教。[2]

佛教于东汉正式传入中国,东汉朝廷于洛阳白马寺建立了第一座佛教寺院。经南北朝,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这时便与玉发生了联系,以玉造像。这种观念在印度佛教中是不存在的。在佛教影响下,中国道家在民间秘密结社中发展成道教,也主张“食玉”以轻身成仙。在《周礼·典瑞》中记载了古人食玉的说法。古人食玉也是由玉的祭礼作用而推广开来的,希望食玉之后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与神仙互相交流。据说食玉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在以务实著称的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介绍了多种以玉入药的方子,详尽记录了其入药的采制方法、主治病痛和后效。如玉屑,“捣如米粒,乃以苦

酒焙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历代帝王求仙、道士炼丹,也是以玉为主。所以食玉可以健康长寿成为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看法。有很多文献也都记载了食玉、用玉有益健康。从这这样的原因可以个看出,“琼浆玉液”、“锦衣玉食”这类词并非只是单纯的修辞说法,而是的确有所依据的。

(二)权利、地位、财富的标志

用于敬称的词语中有“金科玉律”一词。词典中解释是: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它的出处是: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金科玉律是指皇帝说的话或是比较有地位、有威严的机构所定立的法律条文。

另一个例子就是汉字“璋”的使用。古代社会,男孩称为“璋”,女孩称为“瓦”。《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录之瓦”的记载。“璋”为“玉”旁,与玉有关,代表着尊贵,因此在男权社会的古代,对男孩自然要敬称为“璋”,意为男孩前途远大,可以走仕宦之途;瓦乃俗物,代表着低贱,历来被歧视为命贱的女子自然被称为“瓦”,意为女孩资质不行,只能做贤妻良母。[3]

玉有神圣的审美价值,是神物,又是瑞信,自然就成为了无价之宝。远古时代,各部落、联盟、酋邦的统治者便将玉收贮珍藏起来。在当今,与玉有关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有权势人物都占有大量玉器,并视之为最贵重的财富。最初,玉有通神的功能,于是至奴隶社会阶段,玉器作为礼制的符号而为王室服务。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以及文明时代,各诸侯国和帝国的统治者都收藏有大量的玉器,作为镇国之宝或当作财富,保存起来。周代以后,统治阶级为维护礼制,对玉的名称、形制、规模及用途作了严格的规定。其后,每个朝代都对玉器的作用作了严格的规定。宋代甚至下令规定:“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

[4]等等。玉的礼器作用给玉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玉作为财富的炫耀,常被用来行贿或赠送、赏赐或作抵押品。于是,玉作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意义逐渐形成。

玉作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日益显得尊贵,从民间到皇宫,都认识到了玉的珍贵价值。由此在熟语中,用“玉”来比拟宝藏、财富的用例不胜枚举,如使秦王愿以十五城来换取的和氏璧。各种词句从不同的角度用“玉”体现了事物的罕见、珍贵和占有大量财富。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逐渐用与玉有关的词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反映在汉语词汇上便是大量与玉有关的敬称词语的形成。

(三)德行操守的象征

“被褐怀玉”属于象征词。这个词语的解释为:被,通“披”。褐:泛指粗布衣服。意思是: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用来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这个词的出处是《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出自于(唐·李百药《北

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遂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后人将“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这个句子,改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原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来被比喻为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也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的时候经常用这个语。这两个成语中都用到了“玉”字,都是运用了“玉”的道德内涵。

玉被认为是石中之精美者,玉的纯净、温润、坚硬、绚美等受到人们的重视、喜爱。人们不仅认为人如玉一般的美丽,而且上升到了一个高层次的境界,还认为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要如玉无暇般的洁净。这使玉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首先,要提到一个词“君子”。君子是指才德出众、爱国爱民、高尚正派的文人,并非确指帝王,他们的出身、成分和地位也不是一样平起平坐的。君子性情温顺纯粹、宽缓和柔,与良玉的“温润而泽”之美相契合,受到君子的爱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君子比德如玉”,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中,人们就已经找到玉作为自己象征的物质,以标榜自己是德行高尚、文质彬彬的正人君子,所以孔夫子云“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见《礼记·聘礼》)。[5]那么,由于玉有美好德行的象征,于是,君子都佩玉在自己的身上,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越规出格,不遇凶丧的事情不能将佩玉解下来。文人以佩玉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理应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也可以说君子与玉可以画一等号,君子就是玉,玉也就是君子。君子与玉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玉是德的载体,也是君子的化身,故君子以玉比德。《诗经》中的的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也说明玉的可贵之处。将玉道德化,体现了儒家思想之道德规范,贯穿于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影响至今。

道家认为,“圣人被褐怀玉”,意思是说,穿着朴素,但怀揣美玉。[6]这个境界,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人玉合一的。它强调了玉的品质,薄外而厚内。玉是有属性的,而人是要有收获的。所谓收获,就是得到什么。德者,得也。因此,道家并不把“德”看成是西方伦理道德中的道德。人要有什么收获呢?人天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赋予了什么,就是天赋,而行走这个世界,便是在天赋的基础上获得后天的东西,以此来完善自我的属性。“圣人被褐怀玉”,讲的是人应守住自己的天赋,不要迷失。而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穿金戴银,却往往丢失了怀揣的美玉。[7]

儒与道都认识到玉的完美,玉由单纯的石头进而被认为是道德操守的象征,进而产生了大量的喻义高尚品德的象征词语,丰富了语言的使用。

玉积山川之精化,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等多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玉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时至今日其意义仍然是丰厚的。“玉”族词句在语言的使用中仍然充满生命活力,是美好、财富、吉祥、崇高的象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玉文化在今天仍然传承不息。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语言文字本身是一种文化。[8]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五
《从玉词语看中国的女性文化》

从玉词语看中国的女性文化

玉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的玉石混用,到新石器时代的精美玉器,人们对玉的审美意识在逐步提升,当时人们将玉转化为神物而顶礼膜拜。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观赏功能被人们重视,其审美价值渐渐掩盖了社会价值。汉代以后,玉的功能主要以观赏为主。在如此漫长的玉文化演变中,人们用玉比拟一切走到了极致的“美”。玉成为财富、美德、学识、容貌、信义等美好事物的比拟物。玉所折射出的丰富文化内涵,我们能够从语言中得以证实。

在《汉语大词典》里以玉为词根的词和词组就多达1268个。汉语词汇里面的同根词恐怕没有哪一个能够与之相比了。在如此浩大的玉词语中与女性相关的词语又居多数,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人们在描写女性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玉作为比拟物呢?这中间反映出人们怎样的审美心理?玉与女性之美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呢?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加以剖析。

(一)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这句诗是李白《南都行》中的佳句,此处用“玉色”比喻女子貌美。用“玉”象征美貌的用例,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记载:“彼其之子,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白纯束,有女如玉”等。以《诗经》为契机,人们沿用以玉比美的传统,创造出一大批词汇。这些词语产生在不同的时代,反映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力。笔者试从有记载“玉”的书证起算,剖析“以玉比貌”在各个朝代的用例及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笛赋》中曰:“赤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吕氏春秋•贵直》中记载:“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这里的“玉貌”、“玉女”都用借代的手法,代称美貌的女子。晋代王嘉《拾遗记•后汉》中也有类似记载:“灵帝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戟,摇漾於渠中”。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用“玉”代指的绝代佳人,似乎毫无尊严和人格而言,处于一种被欣赏、把玩的附庸地位。 当然,也有单纯用“玉”形容女子貌美的诗句。晋代的陆机就有:“玉容谁得顾,倾城在一弹”的绝妙佳句。“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是南朝梁代丘迟的诗句。诗仙李白也有“玉

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的佳句。这里的“玉容”、“玉脸”、“玉面”都是形容女子仪态万千,貌美如玉。

到了唐宋时期,形容女子像玉一样美好的词语大量出现。如:“玉人”、“玉仙”、“玉姝”、“玉童”、“玉润”、“玉颊”、“玉蛾”、“玉奴”、“玉芙蓉”、“玉儿”、“玉真”、“玉京人”。这些丰富的词语大多产生于文人墨客的笔下,从这些描写女子容貌的诗词中,可感受到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古人辨玉的标准,在陈性《玉纪》中概括为“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声音洪亮。”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内敛含蓄,温文尔雅,刚柔一体的女子方达到至美的境界。这样,玉与女性在审美实质,审美方向上形神相合。语言经过长久的积淀,充分的反映了这种思维。

到了元明清时期,出现在戏曲中以玉比貌的词语也不少。如:元朝张鸣善的“雾鬓云鬟,楚宫腰素妆打扮,恰便是玉天仙谪降人间”中的“玉天仙”;班惟志套曲中的“是谁家玉卿?只恁般可憎,唤的人一枕蝴蝶梦儿醒”里的“玉卿”;王仲元套曲中的“把一固玉臂蝉娟,闪在瑶台月底”中的“玉臂蝉娟”;还有“玉娉婷”、“玉靥”、“玉 盂”、“玉簪”都指女子貌美。为什么有这么多以玉为词根的词来指美女呢?这与玉在中国社会的审美地位和文化地位相关。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逐步地对玉的审美变化中,似乎能够悟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民族习惯、一种社会心理、一种集团气质。玉作为一种丰富的文化载体,不仅体现了人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一些典章制度,还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模式。正如清朝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二》中所言:“古人之间,凡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以玉比貌”是众多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辜鸿名曾指出:“一个民族中的女姓正是该民族的文明之花,是该文明国家的国家之花。”

中国人对美女的认同或期望,是温文而雅,轻柔悠然,内敛含蓄。如《世说新语•贤嫒》中形容两位女子之美:“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而玉质之坚洁,玉色之温润,真玉之难求,美玉之赏心悦目,这种审美心理和审美享受,与美貌女子带给人们的心理美感相得益彰。在这种审美的趋同下,产生了丰富的以玉比拟女子美貌的词语。这是我们从事物的积极方面入手去看待问题。而实质上中国古代社会里女性的处境告知人们如此多的带有玉的词用在女性身上,也许反映的恰是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我们试从这个角度加以分析。

(二)青莲两瓣开,玉荀双尖跷

“青莲两瓣开,玉荀双尖跷”是明朝玉磬《清江引•蒲靴》中的诗句。此处用“玉荀”指女子经过缠足后的小脚,这在当时被喻为最美。小脚成为中国古代人们审视女性美的一个重要尺度。唐朝杜牧《咏袜》中有诗句“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荀裹轻云。”蒲松龄《聊斋志异•织女》中也有:“隐约画廉前,三寸凌波玉荀尖”的词句。人们用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去欣赏这种残缺美。“玉钩”、“玉弓”也指该含义。见于元代吴昌龄的套曲《端正好•美妓》“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以及明代徐霖在《绣襦记•逑叶良俦》中的:“掀罗幕荡玉钩,弓鞋裙衬双凤头。”都用“玉钩”再现女子的玲珑俊俏和美丽无比。“玉弓”见于清代汪懋麟的《姑苏竞渡曲》:“欲识真珠裙带动,凌波一对玉弓来”。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小脚在元明清时代已蔚然成风。这种风气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史书记载,最初女子缠足大约产生于五代末年南唐李煜宫中有位宫女娘,善于歌舞,李煜命人制作了一朵金莲花,让 娘用帛缠脚,使之纤小上屈,然后在莲花上跳舞,舞姿因而显得格外轻灵飘逸。后世的学者据此认为,缠足自此而始。缠足在产生之初是出于男性对女性轻灵舞姿或纤巧身姿的一种审美欣赏。当这种审美成为主流之后,缠足就演变为风俗。女子争相缠足,那些想让自己的女儿成长为真正的小姐并嫁与体面人家的母亲们从小就要给女孩子缠足。“玉钩”、“玉荀”、“玉弓”就形成于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从这样的文化词语中,我们可探究出这种审美倾向对女性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男性把小脚作为一个爱恋对象而予以崇拜、赏玩、歌咏。女子为求得认同、青睐,心甘情愿地入俗,忍受身体的这种迫害。缠足之风蔓延整个中原大地。清朝康熙皇帝禁止中国人缠足的敕令在几年后被撤回。满族姑娘很快就开始模仿中原姑娘的缠足。清代的方绚曾把小脚分为五类,十八种。一双小脚应该具备如下条件:肥,软,秀。他说:“瘦则寒,强则娇。俗遂无药可医矣!故肥乃腴润,软斯柔媚,秀方都雅。然肥不在肉,软不在缠,秀不在履,且肥软或可以形求,秀但当以神遇”。人们把小脚当作一种艺术品来把玩、欣赏。缠足风俗演变至此,这种审美心理发展成为束缚妇女的一种手段。文人墨客争相在诗文中赞赏、诗化这种美。并且用“玉”加以比拟,提升这种美。

人们不仅用“玉”比喻女子的小脚。女性的肢体、身材、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被赋于玉的含义,用来表达人们对女子的赞美、欣赏和倾羡。如:玉甲、玉爪(指女子指甲的美丽);玉尖、玉指、玉葱、玉粳、玉纤、玉纤纤(手指之纤细、美丽);玉肌、玉软、玉雪、玉质、玉娇(肌肤的洁净细腻);玉柄、玉臂、玉藕(指女子的手臂);还有玉齿、玉腕、玉手、玉掌、玉腰、玉骨、玉体等玉词语,几乎女子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用“玉”来美化。这些词语全面的展示了女子的静态美。形容女子动态之美的词也有很多,如:“玉亭”、“玉姿”、“玉亭亭”“玉精神”都形象地再现了女子的优美姿态。还有丰富的以玉比貌的成语,全方位地

用玉比拟女子,体现其审美标准。内在之美,冰清玉润;外在之美,仙姿玉色;具体之美,粉妆玉啄;抽象之美,瑶环瑜珥;身材之美,亭亭玉立;肌肤之美,冰肌玉骨。美女流泪,是抛珠滚玉;美女娇嫩柔弱,是玉软花柔、软玉娇香、温香软玉、温香艳玉;美女的声音,是珠圆玉润;女子的贞洁之美,是冰滑玉洁,守身如玉;出生名门的女子是金枝玉叶,琼枝玉叶;女子的不幸身亡是香消玉减、玉殒香消、玉碎珠沉、玉葬得埋、珠沉玉没。

玉与女子被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紧紧地连在一起。经过历史长长地积淀,产生了丰富的玉词语。当我们运用和赏析这些词语时,一方面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对玉价值的认可,以及人们对二者审美价值的认同与首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暴露了中国社会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社会现实。而中国社会重男轻女之观念,实自殷代即已有之。”《韩非子》里有这样详细记载“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这种杀女婴恶俗,在商代开始流行。即认为生女不嘉不吉,杀而求吉理所当然。当“玉荀”、“玉钩”、“玉弓”所代表的审美标准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它已成为迫害和约制女性的一个枷索。

(三)结束语

刘大同在《古玉辩》中提出:“伏思吾国文化之开化,以玉为最古,其他皆在其后。”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玉器时代,这样的设想尚未定论,但从中感受到玉文化在中国的深远影响。正如英国伟大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赞许:“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的灵魂。”丰富的玉词语就产生于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玉与女性在形神相合的审美趋同下走到一起。以玉为词根的词语形象的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化的两个方面。本文对此略加剖析,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玉文化的丰富内涵。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六
《形容心灵美好的词语》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⑵志气

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其他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⑶忠贞

忠诚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死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

求法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姜桂之性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⑷真诚

真诚

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讲信修睦 金石为开 开心见诚 悃愊无华 披心相付 披肝沥胆 璞玉浑金 拳拳服膺 全心全意 推诚相信 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 推襟送抱 信及豚鱼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 允执其中 真心实意

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坐言起行 肝胆相照

⑸谦虚

虚心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律已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谨慎

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 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 守口如瓶 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 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

其他

见贤思齐 名列前茅 平步青云 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 绳愆纠谬 水涨船高 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 恶居下流 再接再厉

⑹廉洁

廉洁

不忮不求 澹泊寡欲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纤尘不染 洗手奉职 枵腹从公 一尘不染 一介不取 一琴一鹤 饮马投钱 澡身浴德

无私

大公无私 公事公办 公正无私 公而忘私 顾全大局 国尔忘家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涓滴归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嫠不恤纬 摩顶放踵 舍己为人 舍已救人 舍己从人 先人后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身洁行 一秉至公 衣被群生 以义割恩

不愧屋漏 大义凛然 大事不糊涂 风骨峭峻 刚肠嫉恶 光风霁月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浩然之气 襟怀坦白 明镜高悬 事无不可对人言 守正不阿 守经达权 堂堂正正 危言危行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不由径 严气正性 正大光明 仗义执言

慷慨

高义薄云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勇为

见义勇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清高

不为五斗米折腰 超然物外 超尘拔俗 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狷介之士 落落难合 特立独行 与世无争

其他

目不邪视 相忍为国 修桥补路 眼里揉不下沙子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正义凛然 直道而行 坐怀不乱

⑺勤奋

勤奋

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分秒必争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夙夜匪懈 夙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萤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有恒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死不瞑目

其他

不远千里 不敢告劳 兢兢业业 默默无闻 默默无言 驽马十驾 勤勤恳恳 身体力行 事必躬亲 手足胼胝 手足重茧

⑻勇敢

勇敢

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浑身是胆 临危不惧 履险如夷 能征惯战 排除万难 前仆后继 群威群胆 杀敌致果 舍死忘生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视死如归 所向无前 天不怕,地不怕 挺身而出 铜头铁额 万死不辞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降龙伏虎 一往无前 一身都是胆 一以当十 以一当十 义无反顾 勇者不惧 勇往直前 勇猛果敢 勇冠三军 浴血奋战 斩将搴旗 猪突豨勇

奋勇

身先士卒 一鼓作气 一马当先 纵横驰骋

坚强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 死不足惜 死而无悔 至大至刚

沉潜刚克 胆大如斗 胆大包天 威风凛凛 余勇可贾

⑼公正

公正

不偏不倚 不愧不作 大义灭亲 秦镜高悬 替天行道 天公地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无偏无党 先自隗始

严明

秋毫无犯 铁面无私 铁面御史

明辨

爱憎分明 褒善贬恶 火眼金睛 信赏必罚 羞与为伍 彰善瘅恶

⑽节俭

俭朴

布衣蔬食 粗衣粝食 粗衣淡饭 粗茶淡饭 恶衣恶食 饭糗茹草 荆钗布裙 克勤克俭 牵萝补屋 轻车简从 食不重味 因陋就简 饮冰茹檗

节约

节衣缩食 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宽打窄用 厉行节约 勤俭持家 省吃俭用 细水长流 修旧利废

⑾善良

善良

设身处地 于心何忍

安分

规行矩步 浑俗和光 既来之,则安之 乐天知命 绳趋尺步 束身自好 随遇而安 厚道

情怨理遣 温柔敦厚

仁慈

仁至义尽 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 万家生佛

和善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 善气迎人

温润

平易近人 软玉温香 温良恭俭让 温润而泽

忍耐

忍气吞声 忍辱含羞 忍辱负重 唾面自干 委曲求全

其他

人弃我取 山高水长 知书达礼

⑿团结

团结

打成一片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坚如磐石 精诚团结 磐石之固 铜墙铁壁 同心同德 同心合意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众人拾柴火焰高

齐心

和衷共济 戮力同心 齐心协力 群策群力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 一体同心 一德一心 一心一德 众擎易举

帮助

博施济众 打抱不平 济困扶危 济弱扶倾 解囊相助 救困扶危 相濡以沫 夏雨雨人 燮理阴阳 抑强扶弱 以沫相濡 治病救人 助我张目 左提右挈

同甘苦

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 同生死,共存亡 同呼吸,共命运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有福同享

其他

和而不同 如左右手 天下一家 息息相关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心照神交 血肉相连 意气相投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志同道合 周而不比

心中美慧

秀外慧中

玲珑剔透

慧质兰心

开诚相见

肝胆相照

善良

慈祥

温顺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七
《形容女孩的词》

形容女孩的词

形容女人气质的词语:

捧心西子 文过饰非 宛转蛾眉 文章星斗 鲜眉亮眼 粉装玉琢 红飞翠舞 美如冠玉

信言不美 衣冠楚楚 玉貌花容 粉妆玉琢 粉装玉琢 红飞翠舞 玉貌花容 装点门面 装潢门面 倾国倾城 如花似玉

沉鱼落雁 国色天香 闭月羞花 婀娜多姿 粉妆玉琢 红飞翠舞 美如冠玉 捧心西子 宛转蛾眉 文章星斗 鲜眉亮眼 信言不美 衣冠楚楚 玉貌花容 粉妆玉琢 粉装玉琢 红飞翠舞 玉貌花容 装潢门面 倾国倾城 如花似玉 花枝招展

闭月羞花 冰肌玉骨 才子佳人 沉鱼落雁 齿白唇红 愁眉啼妆 出水芙蓉 绰约多姿 淡妆浓抹 二八佳人 姑射神人 国色天香 国色天姿 花容月貌 环肥燕瘦 娇小玲珑 绝代佳人 梨花带雨 林下风气 眉目如画 眉清目秀 美如冠玉 靡颜腻理 明眸皓齿 千娇百媚 倾城倾国 螓首蛾眉 如花似玉 双瞳剪水 亭亭玉立 我见犹怜 仙姿佚貌 小家碧玉 秀外惠中 夭桃秾李 一表非凡 一表人才 一笑千金 仪态万方 月里嫦娥 稚齿婑媠 掷果潘安 朱唇皓齿

静若处子 动若脱兔

气质美如兰 才华馥比仙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倾国倾城

一代芳娇

形容妖艳:妖娆动人 艳光四射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形容清新:空谷幽兰 清丽脱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暗送秋波

本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语本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霞裙月帔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楚腰卫鬓

谓细腰秀发。借指美女

吹气胜兰

①谓美女气息之香胜于兰花。②形容文词华美

东施效颦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后因以“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颦,同“矉”,蹙眉

蛾眉曼睩

形容女子容貌之美。蛾眉,比喻美女的眉毛像蚕蛾眉那样又细又弯;曼睩,眼珠转动

皓齿明眸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后因以形容女子的美貌。亦借指美女

皓齿青蛾

形容女子美貌。喻称美女或美好的人才

红颜薄命

谓美女遭遇不幸

刻画无盐

《晋书·周顗传》:“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亦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

无盐,齐国丑妇;西施,越国美女。谓以丑比美,比拟不伦不类 明眸皓齿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亦指代美女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六朝金粉

①吴、东晋、宋、齐、梁、陈崇尚华靡,仕女以艳丽见称,因以指美女、粉黛。②指六朝国都金陵的奢侈豪华景象

美女破舌

谓用美女迷惑君王,扰乱国政,使谏臣的进谏不为君王所听信。舌,指谏臣

美女簪花

语出《太平御览》卷七四八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后因以“美女簪花”形容诗文或书法的娟秀多姿

螓首蛾眉

如螓之首,如蛾之眉。谓额广而眉弯。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亦借指美女

十二金钗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瘗玉埋香

指埋葬已故的美女

雾鬓风鬟

①指女子细密而蓬松的美发。②借指美女

雾鬓云鬟

形容女子细密柔美的头发。亦借指美女

妙笔生花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落花时节 春末。

葵花向日 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耳热眼花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耳聋眼花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粘花惹草 〖解释〗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异草奇花 〖解释〗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叶瘦花残 〖解释〗比喻女人的衰老。

眼花心乱 〖解释〗形容心神迷惑不定。

眼花雀乱 〖解释〗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眼花撩乱 〖解释〗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八
《汉语描述美女佳人的词语》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倾城倾国 国色天香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国色天香 貌若天仙 环肥燕瘦 窈窕淑女 秀丽端庄 艳若桃李 花枝招展温柔可人 活泼可爱 亭亭玉立 如花似玉 软玉温香 兰质蕙心秀外慧中 楚楚动人 明眸皓齿 天生丽质 丹唇外朗 皓齿内鲜明眸善睐 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 仪静体闲形容美貌画中娇娇。姿色天然。占尽风流。一貌倾城。皎若秋月。秀色可餐。夭桃浓李。艳色绝世。月貌花容。名嫒美姝。风风韵韵。风流蕴藉。芳菲妩媚。女中丈夫。出水芙蓉。端丽冠绝。方桃譬李。百般难描。百年难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芙蓉出水。国色天香。花颜月貌。光艳逼人。瑰姿艳逸。绝色难求。绝色盖世。绝一代之丽。绝代(色、世)佳人。耀如春华。莲花仙子。明艳端庄。明媚妖娆。面赛芙蓉。貌似天仙。美不胜收。浓桃艳李。倾国倾城。琼姿花貌。秋水伊人。桃腮杏面。桃花玉面。莺惭燕妒。月里嫦娥。香娇玉嫩。妍姿俏丽。艳美绝伦。艳绝一时。艳美绝俗。香艳夺目。艳若桃李。秀色可餐。香草美人。雪肤花貌。巫女洛神。天香(姿)国色。天生丽质。六朝粉黛。仙姿玉色。金枝玉叶。白璧无暇。桃羞李让。春半桃花。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春红。人面桃花,情致两饶。灿如春华,皎如秋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弱水三千,靓女如云。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 描写肤色薄粉敷面。半妆美人。盛颜仙姿 。微施粉泽。杏面桃腮。颜如渥丹。玉面淡拂。丹铅其面。傅粉施朱 。点额寿阳。弄粉调朱。面(美)如冠玉。粉白黛绿。脂粉污颜色。小白长红越女腮。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 眉 毛点染曲眉。螓首蛾眉。红粉青蛾。紫芝眉宇。 淡扫蛾眉。眉似新月。眉清目秀。粉白黛黑。 修眉联娟。扫眉才女。眉目传情。眉目如画。朗目疏眉。柳眉如烟。粉白黛绿。绀黛羞春华眉。丽质仙娥生月殿。婉转双蛾远山色。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 眼 睛暗送秋波。清眸流盼。含情凝睇。明眸皓齿。眸含秋水。双目澄澈。双瞳剪水。雾里看花。星眸微嗔。杏眼明仁。月眉星眼。明眸善睐 。粉腮红

润,秀眸惺忪。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水中望月,云边探竹。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 牙 齿贝齿。齿如含(齐、编)贝。皓齿星眸。素齿朱唇。 嘴 唇唇色朱樱一点。 绛唇映日。 唇 齿唇红齿白。朱唇榴齿,的砾灿练。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头 发风髻雾鬓 。云髻峨峨。斜抱云和 。双鬓隔香红。绀发浓于沐。鬓云欲度香腮雪。仰抚云髻,俯弄芳荣。 笑 容笑遗光。嫣然巧笑。一颦一笑。笑比褒姒。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 两颊笑涡霞光荡漾。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香 气红袖添香。暗香袭人。芳馨满体 。芳香袭人。粉妆玉琢。玉体香肌。兰熏桂馥。相携踏青,绣履遗香。香簟爽眠,幽韵撩人。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颜如玉,气如兰。罗帷绮箔脂粉香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肌 肤冰肌莹彻。柔弱无骨。珠圆玉润。圆润如玉。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肌妙肤,弱骨纤形 。肌理细腻骨肉匀。玉体迎风玉骨冰肌。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体玉骨冰肌 。 腰 肢婀娜小蛮 。潘鬓沈腰。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手 足纤纤玉手。手可生花。 凌波玉足 。修耳隆鼻 。修项秀颈。手如柔荑,颜如舜华 。腕白肌红,细圆无节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体 态小巧玲珑。娇小玲珑。空谷幽兰。楚楚动人。静如处女。仪静体闲。婷婷玉立。窈窕淑女。如花似玉。优雅闲适。掩映生姿。柔情绰态。窈窕无双。风流尔雅。丰姿绰约。娇嫩丰盈。丰盈窈窕。丰姿冶丽。丰标不凡。千娇百媚。媚态如风。增娇盈媚。姣丽蛊媚。艳冶柔媚。妍姿妖艳。环肥燕瘦。粉藻其姿。浓淡适中,修短合度。柔桡轻曼,妩媚纤弱。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 。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长颦减翠,瘦绿消红(美人病之态)梨花带雨,蝉露秋枝(美人泣之态)睡态醉态朦胧惺忪。醉颜微酡。腮晕潮红,羞娥凝绿。春光外泄。酒微醺,妆半卸。金针倒拈,绣屏斜倚(美人懒之态)轻云出岫。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美人睡态) 。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行 动盈盈走来。丰姿尽

展。舞态生风。倚栏待月。英姿飒爽婀娜多姿。柔美飘逸。款步姗姗。袅袅娜娜。雍容雅步。湘纹飘逸。舞尽霓裳。仪态万千(方)。身轻如燕。弱柳扶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步履轻盈,珊珊作响。 踏五色祥云,捧灿烂花枝 。翩若轻云出岫 。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娥娥理红妆,纤纤抬素手。粉腻酥融娇欲滴 。风吹仙袂飘飘举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 。 声 音清喉娇啭。含娇细语。娇莺初啭。嘤然有声。微风振箫(音) 年 龄豆蔻华年。盈盈十五,娟娟二八。药栏花榭生妙龄 打 扮珠围翠绕。楚楚衣衫。珠纱遮面。丰容靓饰。含娇倚榻。花枝招展。丰神冶丽。艳妆华服。 素服花下。海棠标韵。白巾翠袖。淡雅脱俗。淡雅如仙。风娇水媚。金瓒玉珥。衣冠楚楚。丽女盛饰。丽雪红妆。浓妆艳裹。俏丽俊逸。雍容华贵。玉瓒螺髻。铺红叠翠。罗袖初单。金莲凤头。浮翠流丹。罗绮文秀。凤钗头上风。双珥照夜,煜煜垂晖。云鬓花颜金步摇。盛服浓妆韶颜雅容。洁白素衣清幽淡雅。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饰缘。 内 涵宛丘淑媛。色艺无双。才貌双冠。巾帼风姿。淑逸闲华。色艺双全。恬静贤淑。多情善感。天生丽质。貌婉心娴。兰心蕙性。风情万种。淑女才情。温柔之至。温婉柔顺。温雅含蓄 。娴静端庄。秀外慧中。玉女品箫。靡颜腻理 风情各异倚栏游径释闲情。兰质慧心纤指拈棋。态浓意远淑且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奇服旷世,骨像应图。美人才调信纵横,非将此骨眉公卿。为含金柳,为芳兰芷,为雨前茶。小窗凝坐独幽情。情多累美人。芳情惜花踏月。裙拖八幅湘江水映日荷花别样红。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安水边多丽人。琪花瑶草是风流。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引凤。翻紫摇红。 怀恨阿娇。花遮柳掩。红华曼理。 皎皎洁妇。芥芳沤郁。 金钗十二。开颜发艳。 寥若晨星。绿叶醉桃。琼林玉树。 全露天真。稍染腥红。淑丽韶好。 水月观音 香闺秀阁 天女散花香消玉殒。西川紫姑(传说中的美女胭脂神)尤物移人。 叶底藏花。 银甲绣凤。 颜炜含荣。颖之藻仪。 盈盈惺惺。一串骊珠。玉软花柔。冰清玉洁、迥异流俗秋娘渡(度)与秦娘桥(娇)。好风南来,轻摇纨扇。流光溢彩,紫气东来。如短如长,弗浓弗细。燕子楼空,佳人何在。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天寒翠

袖薄,日暮倚修竹。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只见个个均乃容色绝丽、方当韶龄的女子,寻声望去,只见四位十六、七左右姿色绝美,花枝招展的女孩站在一旁,相同的淡红色衣群,秀丽的长发,纤长的身条,迷人的腰段,虽然还没到成熟的年纪,但清淡的朱唇和润红的脸蛋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好象四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生机盎然。花容月貌,皮肤肌白,冰清玉洁,微微欠身,芳容泛起红晕,迷人姿态传出悠扬缥缈的琴声,淡雅清幽意境优美,掺合着月光回荡在寂静的庭院里,似风似雨似花似幻似雾似虹似霓又似梦。曲调婉转流畅,仿佛瀑布间的高山流水,大漠上落雁平沙;又如盎然一新的阳春白雪,苦寒幽香的梅花三弄,沁人心脾,百感横生。 只有雪花才是花又非花,,令世人称赞不已,年年随风飘来,又悄悄消失在天地间。双眼睛晶莹剔透,,满怀芳香,玉成了冰清玉洁的独特风姿,让人哪怕看上一眼,都会有一种消魂蚀骨的感觉。所有的笔墨在此都难以形容她的仙美;真可谓:此女本应天上有,不知为谁落人间。 那女子容色绝美,欣长苗条,垂首燕尾形的发簪,优美的娇躯玉体,身着浅绿色的罗衣长褂,在烛光散射下熠熠生辉,弥漫着仙气,淡然自若,清逸脱俗,犹如不食烟火,天界下凡的美丽仙女。 四女低垂臻首,俏脸微红,谁也不吱声,眼神含情脉脉,喜不自胜的样子,可爱至极。 兰芷慧心,容色绝美,有着像瀑布一样泻在肩头的发丝,蝴蝶式的发簪,映合着粉红色的衣裙,在烛光下泛着星光,像一位美丽的蝴蝶仙子。玲珑的曲线,呈现出少女独特的美,宛如一朵含苞的花蕾幽香绽放。

形容美玉的词语篇九
《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褒义)

⑴高尚

高尚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赤子之心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玉洁松贞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沅茝沣兰 不忘沟壑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杰出

补天浴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雂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铁中铮铮 裒然举首

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恮事宁人 下不为例 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下车泣罪 宰相肚里能撑船

助人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普度众生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将伯之助 绝甘分少

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⑵志气

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磨杵成针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雂心壮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恮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穷而后工 雂飞雌伏

有志者事竟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有为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奋发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其他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⑶忠贞

忠诚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死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坚定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死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死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死不变 忠贞不渝 坚强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步不屈 姜桂之性

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三贞九烈 投梭折齿

⑷真诚

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讲信修睦 金石为开 开心见诚 披心相付 披肝沥胆 璞玉浑金 拳拳朋膺 全心全意 推诚相信 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 真心实意 悃愊无华 推襟送抱 信及豚鱼 允执其中

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肝胆相照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坐言起行

⑸谦虚

虚心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层卑 功成不层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抙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逊志时敏 以莛叩钟

律已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谨慎

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 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 守口如瓶 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 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瞻前顾后

其他

见贤思齐 名列前茅 平步青云 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 绳愆纠谬 水涨船高 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 恶层下流 再接再厉

⑹廉洁

廉洁

不忮不求 澹泊寡欲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纤尘不染 洗手奉职 枵腹从公 一尘不染 一仉不取 一琴一鹤 饮马投钱 澡身浴德

无私

大公无私 公事公办 公正无私 公而忘私 顾全大局 国尔忘家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涓滴归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嫠不恤纬 摩顶放踵 舍己为人 舍已救人 舍己从人 先人后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身洁行 一秉至公 衣被群生 以义割恩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市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 2020年感动中国杜岚和尤端阳先进事迹...
  • 2020年感动中国黄文秀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叶连平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王娅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周秀芳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伍淑清先进事迹及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