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好听的古风叠词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8    阅读:

好听的古风叠词篇一
《淡淡古风》

《淡淡古风》迷上了古风,有着淡淡的韵味,淡淡的情韵。 古诗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心境。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喜欢婉约派的雅致,婉柔,便有万种风情,却无人能解。喜欢李清照的《声声慢》,单凭七组叠词,营造了孤寂凄惨的气氛。后面句句都能让人感到悲凉,读完,让人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凄凉,萧条,寂寞,痛苦,绝望,整首诗词没有一个“悲”字,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无可比拟的凄凉感,让人不由得哀伤起来。 也喜欢豪放派,喜欢豪放派的洒脱,阔达,喜欢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这首诗词气势磅礴,上段赞美了壮丽山河,下段歌颂了历史英雄人物,还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 静阅古诗词,细听古风歌曲,心如止水。看窗外云卷云舒,坐室内思绪飘零,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一言一语一旧事,一词一曲一悲凉,诗词写尽人世间生离死别,豪情壮志,词曲歌尽人世间雪月风花,恩怨情仇。 江南定是古韵最浓厚的地方了,不然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描写江南的古诗?江南雨季,迈过古朴的小桥,坐在古亭中或是独倚幽窗,看江南在烟雨中朦胧,似覆上一层纱。角处青石小巷,一柄油纸伞更添一道景。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便已是烟水迷离。 古朴,典雅,大多古诗词中,总有淡淡的忧伤。但,不论是古诗词,古风歌曲还是古韵浓厚的美景,都有一种淡淡的韵味,引人痴醉入迷的韵味。

好听的古风叠词篇二
《汪曾祺《鸡鸭名家》中的叠词运用》

以《鸡鸭名家》为例试论汪曾祺小说中叠词的运用 摘要:叠词作为词语运用的一个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特点。汪曾祺《鸡鸭名家》中叠词的大量多样化创造性运用,一方面是其小说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体现,一方面也体现出作家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鸡鸭名家;语言风格;叠词;修辞功能

一、运用的特点

汪曾祺小说《鸡鸭名家》中叠言的使用有三个突出特点:(1)使用频率高;(2)使用方式多种多样;(3)有个人创造。以下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 使用频率高

在《鸡鸭名家》当中,全文共518句(指单、复句),用了叠词的有86句,叠词次数达112次,其中双音节、四音节叠词占78次。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汪曾祺在其作品当中惯用叠词。

汪曾祺小说叠词用得多,与作者的气质和对语言的艺术追求有着密切关系。汪曾祺曾自称为“通俗抒情诗人”[1]。所谓“通俗”,就是要使语言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口语化;所谓“抒情”,除了内容方面,在语言则要求有美感,包括音律美。叠词在民众口语里很活跃,在抒情作品里亦多见;叠词的运用,赋予了语言一种特殊的音乐美感,调节节拍,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汪曾祺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其文风当中遗留许多文学创作的古风,故汪曾祺的小说里叠词使用频率高,与他的艺术追求和语言风格是一致

的,是他的语言风格的具体表征。例如:

① 看它们在竹笼里挨挨挤挤,窜窜跳跳,令人感到生命的欢悦。 ② 两副鸭掌白白净净,妥妥停停,排成一排。四只鸭翅,也白白净

净,排成一排。很漂亮,很可爱。

例①这一句中用了两处叠言,“挨挨挤挤”与“窜窜跳跳”两相对称,使句子读来和谐自然,小鸡、小鸭在竹笼里你挨我挤,一窜一跳地动态活灵活现,显得可爱极了。例②,这两句中用了三处处叠言,用“白白净净”,“妥妥停停”来写鸭掌和鸭翅,四字相对,句式整齐对称,读来郎朗上口,节奏感强,自然而又明快。既是视觉上又是听觉上的享受。

(二) 使用的方式多种多样

汪曾祺小说《鸡鸭名家》中叠词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使用方式多种多样。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叠词形式的多样性

叠词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是总体上看,汉语所有的叠言式,AA式(如“画画”)、A一A式(如“挑一挑”)、A了A式(如“看了看”),AAB式(如“熙熙然”)、ABB式(如“暖洋洋”)、ABAB式(如“通红通红”)、AABB式(如“白白净净”)等,在《鸡鸭名家》里都普遍采用了;而且就个例看,意义相同,构词的基本成分相同的,作者往往不拘于某一种叠词形式,而是不同形式换用,显得变化多姿。

2.组配方式的多样性

这里“组配”是指在一个句子或上下文里同时使用两个或几个叠

言词语,彼此配合,或参差变化,显示变化美,或整齐一致,显示和谐美。

① 叠词形式不同的两个或几个词语彼此配合,显示变化美。例如: 可是江南地暖,虽已至“相逢不出手”的时候,身体各处却还觉得舒舒服服,饶有清兴,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

例①两处叠词形式,前者“舒舒服服”为AABB式,后者“潮润润”为ABB式,体现出行文的错综变化,活泼多样。

② 叠言形式相同的两个或几个词语彼此配合,显示和谐美。例如: 余老五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方。陆长庚瘦瘦小小,小头,小脸,八字眉。例②一连运用“高高大大”“瘦瘦小小”两个形式相同的叠词,使行文匀称整齐,具有和谐的韵律。

(三) 有个人创造

汪曾祺的小说中使用叠词的方式或形式,往往比较灵活,不拘常规,有个人的创造。总的看,是为了适应表情达意的需要,有积极意义,虽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将习惯上的AABB式变为BBAA式,为了平仄相协。例如:

①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

例①中,“摆摆摇摇”如果写成习惯上的“摇摇摆摆”,那么它与前面的“文文雅雅”的平仄就会失配,为了能达到平仄相协,作者将其作了变动,从而使它们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使句子读来铿锵悦耳。

2.将习惯上用于甲对象的词语予以重叠用于乙对象,为了特别的表意

需要。例如:

①不过这样大一群鸭子而能如此雍雍雅雅,我还从未见过。

例①中“雍雅”一般用来形容人和艺术品等的气质,而且一般不能重叠,作者构成叠词并用

来描述鸭子,新颖独特,突出了陆长庚能够制服鸭子,让鸭子服服帖帖的本领。

二、叠词使用与作品风格及艺术效果的关系

文学作为作家反映生活的方式,作家的个性特征、个人气质等不能不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所谓“文如其人”、“风格即人”。因此,探讨作家的个性气质、文学素养、性格特征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评论界一般认为汪曾祺的气质具有“仁爱”与“抒情”两种特点。他自己曾多次提到儒家思想对自己的影响:“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1]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作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创作上都产生了影响。作家对生活的态度是平和达观的,表现在创作上也采取“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平和态度,他的仁爱之心也是通过抒情而非说教的方式表现在作品中,对于作家而言,抒情既是一种由仁爱之心而来的气质,也是一种艺术地把握生活的方式。[2]其代表作品《受戒》、《大淖记事》均以抒情见长。汪曾祺曾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称为“抒情现实主义”,意思是以抒情的方式进行现实主义创作。其作品平淡恬静、和谐温馨,充满田园牧歌的情调和浓郁的抒情色彩。他的小说大多故事性不强,情节淡化,没有明

显的艺术虚构,注重生活化。汪曾祺曾宣称:“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语言表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作家的艺术追求也可以从其语言风格特点上反映出来。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极见功夫,他对小说的语言非常重视,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1]而“语言决定于作家的气质”[1]受作家个性气质的影响,汪曾祺小说语言既平和、自然、朴素,具有鲜明的口语特色,又具有抒情格调,有散文诗的韵味,形象生动,富有音韵美,具有和谐的艺术魅力,在其小说《鸡鸭名家》就可以看出:

①余老五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方。陆长庚瘦瘦小小,小头,小脸,八字眉。小小的眼睛,不停地眨动。

这几句描写余老五和陆长庚的外貌,句式短小,语言精练,非常符合口语特色,但又形象传神,且富有韵味。如“高高大大”“瘦瘦小小”,口语化又形象化。

前面说过,言语个人风格体现在作家运用语言的各个具体方面,叠词作为词语运用的一个方面,正体现出作家语言总体风格的某些方面,是其风格的具体表现。叠言的运用可以反映出作家个人气质对其语言运用的影响,也体现了作家对语言的艺术效果的追求。

首先,叠词的运用与作家的个性、气质等有关。汪曾祺曾自称为“通俗抒情诗人”,这种气质特点使其语言表达上注重平淡、自然并要求语言富有形象性,并具有抒情色调。《鸡鸭名家》中叠词的运用

好听的古风叠词篇三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唐诗宋词课件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市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 2020年感动中国杜岚和尤端阳先进事迹...
  • 2020年感动中国黄文秀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叶连平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王娅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周秀芳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伍淑清先进事迹及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