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写智慧的词语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4    阅读:

写智慧的词语篇一
《描写聪明机智的词语》

描写聪明机智的词语百伶百俐 按兵不动 按兵不战 白璧无瑕 笔下生花 便宜行事 变幻莫测 辩才无碍 别具慧眼别具只眼 冰雪聪明 博大精深 博古通今 博学多才 不羁之才 不屈不挠 才高八斗 才高识远才华超众 才华出众 才华盖世 才华横溢 才貌双绝 才识过人 才思敏捷 才思泉涌 才智过人材高知深 材能兼备 察察而明 察察为明 超群绝伦 趁风扬帆 成绩可观 成绩上上 成绩甚佳持之以恒 赤胆忠心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触类旁通 聪敏好学 聪明才智 聪明盖世 聪明过人聪明机智 聪明绝顶 聪明伶俐 聪明睿达 聪明睿哲 聪明睿智 聪明一世 聪明正直 聪明智慧聪明智能 存乎其人 大笔如椽 大公无私 大巧若拙 大义灭亲 大智大勇 大智如愚 大智若愚待机而动 待机而起 单刀赴会 殚精极虑 殚谋戮力 殚智竭力 倒三颠四 德高望重 抵死谩生砥柱中流 调虎离山 动作灵敏 洞察一切 独具慧眼 独具只眼 对答如流 多谋善断 多谋善虑耳聪目明 耳听八方 发短心长 风流才子 福慧双修 盖世之才 感觉灵敏 高风亮节 高明远识高人一筹 高人一招 高世骇俗 告往知来 根孤伎薄 古圣先贤 光明磊落 归纳推理 鬼机灵儿过目不忘 过目成诵 汗牛充栋 鹤立鸡群 化险为夷 灰身泯智 回肠荡气 慧心巧思 豁然贯通机变如神 机智过人 机智灵活 机智灵巧 极智穷思 急中生智 集思广议 集思广益 计穷智短济世之才 间接推理 见多识广 见风转舵 见机而作 见机行事 见解通达 见素抱朴 见微知著见义勇为 交口称誉 教一识百 竭智尽力 竭智尽忠 竭忠尽智 金蝉脱壳 金相玉质 矜愚饰智矜智负能 锦囊妙计 锦心绣口 尽如人意 尽善尽美 尽态极妍 经纶满腹 惊才绝艳 精明干练精明强干 精神满腹 举无遗策 举一反三 绝顶聪明 绝圣弃智 口碑载道 口若悬河 姱容修态脍炙人口 宽容大度 旷世奇才 旷世逸才 兰心惠质 老奸巨猾 乐善好施 力屈计穷 力挽狂澜利令志惛 利令智昏 量体裁衣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料事如神 临机处置 临危不惧 灵机一动六出奇计 洛阳纸贵 瞒天过海 满腹经纶 美慧异常 妙不可言 妙手斫轮 妙算神机 妙有词致妙语连珠 名不虚传 名列前茅 名满天下 明辨是非 明察秋毫 明见万里 明若观火 明哲保身摩肩接踵 谋臣如雨 谋无遗谞 讷言敏行 扭转乾坤 驽马十驾 盘马弯弓 旁求俊彦 匹夫之勇七步成章 七窍玲珑 其貌嶷嶷 奇才异能 弃智遗身 千变万化 巧夺天工 巧发奇中 挈瓶之智锲而不舍 擒贼擒王 青钱万选 情急智生 曲尽其妙 屈指可数 全能全智 人满为患 人山人海人中骐骥 融会贯通 上智下愚 少年岐嶷 舍己为人 深明大义 神而明之 神机妙算 神来之笔神思恍惚 生而

知之 生花妙笔 绳墨之言 圣帝明王 诗中有画 十全十美 识明智审 视死如归饰智矜愚 释知遗形 手急眼快 手疾眼快 手眼通大 手眼通天 守经达权 首屈一指 耍心眼儿思维敏捷 俟机进攻 随机应变 随时制宜 孙庞斗智 痰迷心窍 堂堂正正 韬光俟奋 韬迹隐智醍醐灌顶 天资聪明 铁面无私 通达人情 通权达变 通儒达识 通儒达士 通儒硕学 偷梁换柱头脑清楚 投机取巧 图文并茂 推及其余 完美无缺 亡国大夫 为虎作伥 唯利是图 唯唯诺诺惟我独尊 未卜先知 文情并茂 文无加点 文无剩语 闻一知十 问牛知马 无师自通 无懈可击无遮大会 舞文饰智 袭人故智 下笔成章 先见之明 先知先觉 相机而动 相机行事 写得真帅心不由主 心长发短 心开目明 心灵手巧 心明眼亮 心窍通明 形神毕肖 胸有韬略 雄才大略秀外慧中 虚室生白 虚张声势 学富才高 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压倒元白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掩饰过去 眼观六路 眼观四路 眼光尖利 眼疾手快 眼明手快 眼明心亮 演绎推理 瑶林琼树瑶林玉树 一夫之勇 一览成诵 一鸣惊人 一目十行 一隅三反 一字一珠 以辞取人 以毒攻毒以退为进 以言取人 义正辞严 意气用事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事制宜 引而不发 引人入胜应对如流 英勇机智 颖慧过人 勇而无谋 勇敢机智 用智铺谋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有口皆碑有目共赏 有心眼儿 予智予雄 语次崛奇 语妙天下 玉尺量才 誉满天下 远交近攻 彰明较著照此类推 真才实学 真知灼见 知机识窍 知尽能索 知人之明 直接推理 直谅多闻 掷地有声智昏菽麦 智尽能索 智均力敌 智谋超人 智谋过人 智穷才尽 智小言大 智勇兼全 智勇双全智圆行方 智珠在握 忠心耿耿 自知之明 自作聪明 足智多谋 尊老爱幼 坐收渔利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聪明盖世,学问包天 顾大局,识大体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含糊 顶呱呱 洞察力 够味儿 刮刮叫 呱呱叫 鬼聪明 鬼灵精 很理想 机灵鬼鉴赏力 精灵鬼 亮眼人 了不起 门槛精 明白人 脑子快 耍花招 小聪明 心眼儿心眼灵 有心眼 有眼光 有眼力 最上策机警 便捷 禀赋 不错 才分 才思 才智 出色 创见 聪慧 聪敏 聪明 聪睿 聪颖 地道懂事 飞灵 锋利 高论 高明 乖觉 乖巧 归纳 慧黠 慧心 慧眼 豁然 活络 活泼 机伶机灵 机敏 机巧 机智 尖利 尖锐 狡滑 狡猾 矫健 矫捷 精彩 精粹 精乖 精练 精炼精良 精灵 精美 精明 精巧 绝妙 俊敏 开窍 可观 可以 窥伺 老实 类比 类推 理想理性 良好 良马 伶利 伶俐 伶巧 灵便 灵动 灵活 灵

敏 灵巧 灵清 灵透 灵醒 灵性玲珑 卖乖 美好 美妙 妙计 敏感 敏慧 敏捷 敏锐 明白 明达 明慧 明亮 明智 内秀能干 漂亮 岐嶷 巧妙 轻捷 轻巧 清楚 清醒 锐利 锐敏 睿智 上好 上上 神童 生动圣明 识相 手快 伺机 伺隙 俟机 天禀 天才 天分 天赋 天资 听话 通达 通窍 推导推及 推理 推论 推演 完美 悟性 先哲 心劲 心灵 心路 心窍 心秀 醒目 眼光 眼力演绎 要得 嶷嶷 英明 英童 颖慧 颖悟 颖异 优良 优秀 优异 优质 遇事 圆活 只眼智慧 智力 智谋 智囊 卓见 灼见 资材 资质 自然 嘴乖白痴 背悔 悖晦 笨伯 笨蛋 笨钝 笨人 笨重 笨拙 不敏 不佞 草昧 痴呆 痴钝 痴儿痴傻 痴騃 痴愚 痴子 迟笨 迟钝 迟缓 怵惕 蠢笨 蠢材 蠢蛋 蠢货 蠢驴 蠢人 呆板呆笨 呆痴 呆鸟 呆傻 呆滞 呆子 调皮 冻冰 钝汉 钝劣 发痴 发蒙 戆直 鹘突 古板固执 憨痴 憨大 憨笑 憨子 后怕 糊涂 缓慢 惶惑 昏沉 昏瞆 混沌 机智 鸠拙 老实聋聩 鲁钝 颟顸 蒙懂 懵懂 驽钝 肉头 傻瓜 傻话 傻气 傻子 死板 騃子 梼昧 淘气顽钝 顽皮 无知 幼稚 迂缓 愚笨 愚蠢 愚钝 愚鲁 愚昧 愚蒙 愚懦 愚人 愚妄 愚拙原始 装傻 拙笨

写智慧的词语篇二
《描写人的智慧的成语》

描写人的智慧的成语: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写智慧的词语篇三
《关于智谋的成语故事》

关于智谋的成语故事(只要题目)

36计都是成语。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2计 关门捉贼

虢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8计 暗渡陈仓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20计 浑水摸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2计 顺手牵 第15计 调虎离 第18计 擒赋擒 第21计 金蝉脱 第24计 假途伐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31计 美人计

第34计 反间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3计 苦肉计 第36计 走为上

写智慧的词语篇四
《尝试“智慧写作”》

写智慧的词语篇五
《用心灵书写 用智慧表达》

写智慧的词语篇六
《尝试“智慧写作”》

写智慧的词语篇七
《从阅读中获取写作智慧》

写智慧的词语篇八
《小学生、研究生、作家、教授 共同写“智慧”》

小学生、研究生、作家、教授 共同写“智

慧”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围绕“智慧”这个命题作文章。这个作文题出来以后,网上出现一场吐槽的“盛宴”,有人说江苏题太朴实,朴实得让人无力吐槽,有人说“智慧”涉及范围太大,考生无从下笔。

据一份网上盛传的“2015中国高考作文难度排行榜”显示,网友投票认为江苏作文题目属地狱级别难度,浙江,湖北,湖南开启噩梦模式,安徽,山东,四川,广东是困难模式,福建,重庆,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是一般模式,北京,上海,天津,青海、西藏、甘肃、贵州被列为简单模式。

江苏高考作文真这么难写么?其实不然,我们在考场外做了一个小调查:你觉得最有智慧的人是谁?调查对象有小学生,有大学生,有大教授,有大作家,得到的答案缤纷多彩。这“智慧”,有父亲言传身教的智慧,有童话中小兔善良的智慧,有哲学深邃的智慧,也有大学生和小学生眼中老师的智慧„„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王璟 杨甜子 张琳 策划整理

2015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编者按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写“智慧”,考生普遍认为“智慧”下笔并不难,审题基本无障碍,但写起来却很容易落入俗套。本报请教育专家对今年作文题做出评析,如何在一篇800字的考场作文中写好“智慧”,还真的需要智慧。

“智慧”的“平庸”解说

钱文洎

“拒绝平庸”,我们迎来了“智慧”。“拒绝平庸”不容易,想在一篇小小的文章里对付“智慧”,尤其需要“智慧”。

题目中,提示语曰:“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似一种界定,最后的省略号,却告诉我们,这个界定或者描述,是“无边”的。第二句,还是描述性、形容性的提示:“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也还可以换算成“是”,智慧是有自身景象的。

所以,题目中没有出现与“智慧”形成关系的概念或事物,审题时,只要以“智慧”为核心,就“切题”了。也即,今年的高考作文,不妨说,是以“智慧”为题。

这个题目,无疑显得宽泛,给我们审题减少了难度。可是,“智慧”这个概念,却颇有难度,不是那么容易把握。首先,“智慧”不同于“智力”,“智力”与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计算、逻辑等因素相关,是这些因素的总和;“智慧”,却超出“智力”概念。同时,智慧也超出全部精神结构 “知、情、意”的总和,而体现为这些结合之上的一种悟性、灵感、灵性、才华„„如果说,“智力”体现为“规定性的判断力”,智慧则体现为“反省性的判断力”。它是基于“智力”,又超越“智力”的一种更高的范畴。“慧”较之“智”,具有的精神层面无疑更高。“智”相对于“蠢”言,“慧”却相对于“智”言,难度就在于

此。从“不蠢”,到“智慧”,有多大的距离呢?似乎很难跨越。所以,智慧是艰难困苦中突然爆发的心灵的小火苗,是“灵机一动”时的思想升华,是“狗急跳墙”时越过的思维障碍,是“九十九分努力”后必须的至关重要的“一分灵感”,是“福至心灵”,是“如有神助”„„没有这个心灵的“小火苗”、“悟性”、“灵感”的“飞跃”、“升华”、“光芒”,就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正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成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智慧”就是“智力”达到的“妙”。所以,“智慧”总有那么一种“恍兮惚兮”的不可捉摸的灵动与飘忽。所以,智慧总是独特的,是自由精神、独立意志的产物,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任我行”;智慧,总是飞跑后的“临门一脚”,是“技近乎道”的“一片神行”;智慧还常常是“山穷水尽”后的“柳暗花明”,是“地狱边沿”的一朵小花„„

从广阔的生活和学习中,如何获取这个灵性,如何将其升华为一种“智慧”?有宽泛的、有具体的,有宏大的、有细微的„„那么多的“心灵鸡汤”,给了我们无数的庸俗无聊的“范本”;那么多的“成功学”案例,给了我们似乎光鲜亮丽背后“拼搏”的“升华”;那么多的科学家、哲人、艺术家的故事,让这个题目失去了“书写”的重量。题目有点儿太“宽”了,缺少一种限定的“智慧”。可是,“智慧”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方面,又有点儿太难了。正如要把“平庸”和“庸俗”区分开来的难度一样,要把“智慧”与“智力”区分,也实在是太难。

提示语,前一句以“是”言,有些不妥。“智慧是一种经验”,用“经验”来描述“智慧”,可谓不通;成语中的“熟能生巧”,是说“熟”能够生“巧”,可是未必真的生出“巧”。“能”与“不能”,还需要特别的条件。同样,“智慧是一种能力”,还是错误的描述。如果说,智慧“不是”一种经验,“不是”一种能力,倒是可以很好地激发考生思考“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一种“境界”么?“境界”概念颇为模糊,但主要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程度,用来描述“智慧”,似觉不够贴切。第二句,指向的是“智慧”的“景象”。这就本应较为简单事情,说得复杂了。何况,用“大自然”来比拟,亦觉不伦。“智慧”属于“精神”层面,“精神”与“自然”构成对立关系,“自然的智慧”不过是人的“智慧”的悟解,或者说,应当属于“神”的“智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人”观照的结果。“其自身的景象”,稍感费解。如果说,智慧也像大自然一样鬼斧神工、景象万千„„倒可开拓考生的思路。

不过,这个题目第一句,本身已经用“是”的句法,以及开放式结构,否定了“提示语”。第二句,只要着眼“景象”即可,而这个“景象”本身就是比喻式运用;又,这个句子仍然是对“智慧”的一种描述,还是可以忽略的。因此,以上关于“提示语”的分析,对考生来说,是可以不必在意的。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琳 整理

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四(2)班 高静姝

哪种人是最有智慧的人?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个人,她叫Emma,是我的英语家教老师,很漂亮,会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我觉得她很有智慧,是因为她知道怎么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从不逼迫自己。

Emma老师原来在一家很大的培训机构当老师,可是肚子里有了“小枣儿”之后她就辞职了。不过她其实很喜欢当老师,于是在生下“小枣儿”后,她又开始当起了老师,我就这样认识了她。她的讲课方式我很喜欢,我们可以自由地讨论喜欢的话题,比如《速七》放映时,我很迷主题曲《See you again》,于是那节课的开头,大家就一起听歌聊《速七》,非常开心。 Emma老师是个标准吃货,喜欢烘焙,还喜欢做菜,喜欢在微信上晒。我们上课的时候总能品尝到她做的饼干。有一天她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开个微店呢,让更多的人吃到

她做的东西,同时又能挣钱?说干就干了,她的微店还很受欢迎。最近她特别忙,因为她开发的奔跑蟹、奔跑螺、翻滚虾系列大卖,全国各地的买家都在求货。她要一大早就去菜市场,挑选食材,然后清洗、腌制,非常麻烦,做好成品之后,她还会开车送货上门。有一次我还陪她送过货呢!我问她,难道你不嫌麻烦吗?她笑眯眯地回答:是麻烦,但我喜欢做这些事情,再麻烦都不会觉得累,何况还能挣钱呢。看她的表情就知道,每当买家欣喜地晒出她做的食物,她就乐开了花!一个人能做喜欢的事情,选择想要的生活,不就是最有智慧的吗?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张力欢

六年级,我们换英语老师了。第一天上英语课,当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全班沸腾了,这不是一年级教过我们的毛咏玲老师吗!毛老师已经做妈妈了,体魄比以前“strong”了,但她的眼光依然像以前那样锐利。很快,她就发现有几个“调皮鬼”在做“小动作”。立刻,她那欢快的语调停止了,开始发问。“我想问个问题,要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个步骤。” 哈哈哈,很简单的“脑筋急转弯”。同学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顺着同学们的回答,毛老师说:“对!三个。打开冰箱门,塞进大象,关上冰箱门,over了。好!我再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课的时候,摸个东西出来玩玩,也就是做一个‘小动作’,需要几个步骤?” 大家面面相觑,有的开始扳着手指计算起来,有几个同学面色开始紧张。毛老师挥了挥手,说:“别算了,我告诉你们吧。第一个步骤,偷偷看看周围,观察一下有没有人在注意自己;第二个步骤,把手伸进抽屉里,一阵乱摸;第三个步骤,摸到了东西;第四个步骤,再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被人发现;第五个步骤,拿出摸到的东西,开始欣赏;第六个步骤;开始玩耍摸到的东西;第七个步骤,玩够了,把摸到的东西放进抽屉里;第八个步骤,做贼心虚地再看一下周围的情况。没被发现的,长噓一口气,被发现了,弄个大红脸。” 毛老师一边说,一边配合着适当的肢体语言。

大部分同学不停地哄笑,而做“小动作”的,果真都成了大红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毛老师跟着大家爽朗地大笑着,笑声平静之后,她接着说:“大家看,做一个‘小动作’的步骤比关一头大象进冰箱还要多得多,并且,主要是你还失去了获得知识的机会,很不划算噢!那就让我们把课堂上的‘小动作’变成课余时间的‘大动作’,那样,玩得尽兴,还没有‘危险’。”说完,还做了个鬼脸。

六年级就要结束了,我的小学生活也要结束了,但智慧的毛老师会永远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著名作家 祁 智

猪宝宝一家,明天要到小兔子家吃饭。猪宝宝和小兔子是同学。巧了,猪宝宝的爸爸和小兔子的爸爸也是同学。 “我们在家先吃饱,到我同学家就可以少吃一点。” 猪爸爸很爱面子,“我们饭量大,放开吃名声不好。”

“小兔子告诉我,他们家准备了新鲜的胡萝卜。”猪宝宝说。“多吗?”猪爸爸赶紧问。猪宝宝站起来,前蹄尽量向两边伸展:“有——这么多!”他的怀里,好像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箩筐。

第二天,猪妈妈准备了几盆新鲜的山芋。猪宝宝一家吃得饱饱的,去小兔子家作客。 “再好吃的东西,也不会让我们馋了。”猪爸爸放心地想。他又对猪妈妈说:“如果„„你要记得提醒我。”猪妈妈点点头。她知道,猪爸爸有时候不会控制自己。

小兔子家为接待猪宝宝家,做了精心准备。他们在空地上搭起了棚顶,在棚顶下摆着一条长桌,在桌上放着一摞摞胡萝卜。胡萝卜真新鲜,每一根都有绿油油的缨子。 “早晨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兔爸爸热情地说。猪爸爸的眼睛盯着胡萝卜,口水止不住流出嘴角。猪妈妈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他急忙垂下大耳朵,挡住嘴角。兔妈妈热情地说:“这是新鲜品种,

汁多,咬一口甜到心里去。” 猪爸爸瞪大眼睛,恨不得马上钻进胡萝卜堆里。猪妈妈也忘记提醒了,一根根胡萝卜好像飞了起来。他们的嘴巴,已经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 猪宝宝很为爸爸妈妈担心。他无论怎么使眼色,爸爸妈妈也不看他。小兔子一家开心地笑了。他们准备的胡萝卜,看来很对猪宝宝家的胃口。至于猪一家流口水和“吧嗒”,他们认为是很正常的事。 “我忘记了一件事。”猪宝宝突然说。他说着就跑了。他趟过一条河,穿过一片树林,爬过一道坡,越过一大块农田。猪宝宝跑到家了。他拿了一小二大三块毛巾,又抽了几根绳子,然后跑出门。他越过一大块农田,爬过一道坡,穿过一片树林,趟过一条河。猪宝宝从来没有这么快跑过,但他还是催促自己快一点。

猪宝宝赶到小兔子家的时候,正好开饭。他给爸爸一条毛巾,给妈妈一条毛巾,然后把那一块小毛巾,系在鼻子下面,正好挡住嘴巴。 “呵呵。”猪爸爸和猪妈妈一看就明白了,脸像胡萝卜一样红。小兔子眨眨眼睛,也找来三块毛巾。兔爸爸一块,兔妈妈一块,他一块。 专栏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 申赋渔

许结先生只有小学学历,却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导、中国辞赋学研究的顶尖学者。有人曾问起他的传奇经历,他说:“因为我的父亲。”许结的父亲,是我所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一位父亲。

许结刚出生几个月,父亲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大连山劳教。一次,开山爆炸后,滚落的山石砸断了父亲的左腿。父亲说:“腿断了,倒欢喜起来。因为让我去看小卖部了,不用去抬石头,我就想,恐怕能够看到家人了。” 父亲1960年回来时,母亲已经去世。母亲走的时候,许结才3岁。此后,许结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没有工作,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就教他们吟诗、写诗,好像生活的困苦被诗稀释了,想不到了,就高兴了。

“那个时候,一家人一天的菜金才两角钱,可是父亲还是做出一个决定:谁要是背出一首诗,就给1分钱,到公园路买一块‘小白兔’糖。家里什么书也没有,只能背《毛主席诗词》。父亲就用它教我们平平仄仄。” 老屋前面,有一棵枣树。甜甜的枣子比糖还诱人呢。枣子红红地熟了,邻居挥着长长的竹竿,打落了一地。许多孩子都来捡,许结也去。父亲喊了他回来:“树不是你栽的。”一粒枣子蹦在了窗台上,父亲拿了它,放到树下。“君子固穷,不劳动者不得食。”因为这件事,许结记住了父亲这句话。也就是这样一件件小事,让许结渐渐长大。

13岁时,许结刚刚小学毕业,就随父亲下放到安徽桐城的老家。有一次,父亲让许结写一封信。他拿了笔,手却抖起来,久不写字,已经不知从何下手了。这让父亲很生气,很伤心。许结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买了笔墨。包盐包糖的纸是许结的宝贝。那是《资治通鉴》、《史记》上撕下来的散页。许结细细地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读完了,再练字。看他这样,父亲的脸上就又露出满意的笑容。

1978年,63岁的父亲“右派”帽子被摘了。他给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写了一封信,谈南京大学的改革,谈教育的实质与内涵。短短一封信文采斐然,见识超群,让爱才的匡校长击案称奇。不久,南京大学的聘书送到了父亲手里。阔别20余年,父亲拄着拐杖,重又站到讲台上了。他神采飞扬,他完全不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他的才华和激情换来一阵又一阵雷动的掌声。教室里黑压压一片,大门口、窗台上挤满了听课的学生,甚至讲台上也站了学生,他连转身走到黑板前写字,都很困难。父亲重返讲台的那一年,许结也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六中修理课桌课椅。他开始写作。每有小小的文章发表,最高兴的是父亲,如果收获够大,父亲更以诗相贺。

“父亲其实也不知道我的将来会如何,只是一再跟我说,胸中有才了,才会不错过机遇,才能成就大事。” 1989年,南京大学破格聘请许结为教师。儿子能接过父亲的教鞭,最高

兴的,是父亲。 “父亲弥留时,对家人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要上课了’。”父亲对于许结不只是父亲,还是人生的导师与学问的领路人。中国“诗书传家”的传统在这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得到具体形象的体现。温馨的回忆却夹杂着尖利的社会背景,让人慨叹中国知识分子实在是全世界最完美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承载着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以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 陈真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或心灵的属性。它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直接可观察的属性,如红、方、园、香等。它类似于玻璃的“脆”那样的属性,正常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表现出来。

如用锤子一砸,玻璃就会破碎,这样,“脆”的属性就表现出来了。这并不是说锤子没有砸以前,玻璃的“脆”的属性就不存在。在没有砸之前,玻璃“脆”的属性就已经在那里了。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一样,平时看不见,但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下就会表现出来。 比如,古力下围棋的智慧就远超过常人。这种智慧平常看不见,但一到比赛,这种能力就表现出来。这并不是说他没下棋时就没有这种智慧。在没有下棋的时候他的这种智慧就已经在那里了,下棋只是提供了表现这种“智慧”属性的机会罢了。

类似“脆”和“智慧”这样的属性还有诚实、善良、勇敢等。智慧作为一种能力不等同于知识。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命题知识。如“我知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就是一个命题知识。命题知识涉及到对事物的判断,而智慧指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指对事物的判断。判断可以有真假,而能力只可以具有或不具有(虽然对一个主体是否有能力的判断可以有真假)。能力不同于命题知识。如,一个人可以有保持自行车平衡不倒,连续运动的能力,但他未必了解保持平衡的物理学的命题知识。一个人可以把孙子兵法背得滚瓜烂熟,但他未必知道怎样运用。

尽管智慧需要一定的知识才能得以运用,甚至智慧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其先决条件,但它和命题知识不是一回事。西方哲学家既爱智慧,也爱知识。但比较而言,他们似乎更注重智慧,而非知识。

按照“智慧”的希腊文的原义和在古希腊的用法,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往往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不受人们普遍接受的看法的约束,敢于挑战权威和一般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意见和看法。第二,善于摆事实、讲道理。第三,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二 魏禹

研究生入学伊始,新生入学见面大会上,朱梅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在南师,有些课可以上,有些课可以不上,但是有一位老师的课即使是翘课也值得去听。”言毕,朱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两个字:陈真。陈真?还霍元甲呢。作为已经上了四年本科的新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也是新生见面大会的唯一会议记录。

晚上回到宿舍,闲来无事之时,我打开教务系统,搜索到了陈老师的课程。当时记得名字好像是西方哲学智慧,一并记下了上课时间。讲台上,大名鼎鼎的陈真老师果真像传说中的那样是聪明绝顶的代表,由于大脑运转太快,熵一直处于增加状态,“绝顶”也就是顺利成章了,这是我私自忖度。当时讲到自由意志,陈老师已经在讲台上“手舞足蹈”起来了,与特有的湖北普通话相结合,可以说是引人入胜,余音绕梁。关于究竟有没有自由意志的问题,陈老师举例说:“我在家里,邵老师说:‘陈真,洗碗!’这个时候我有没有不洗碗的自由意志?如果没有,那么有没有推迟三分钟再洗的自由意志?”这个时候在座的同学都乐得不行,哲学原来也可以如此好玩,我深感翘课来听陈老师的西方哲学智慧课程很值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少先队宣誓词

最新成考报名

  • 市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 2020年感动中国杜岚和尤端阳先进事迹...
  • 2020年感动中国黄文秀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叶连平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王娅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周秀芳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樊锦诗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 2020年感动中国伍淑清先进事迹及颁奖词